| |
|
首页 -> 哲学 -> 这是一个晦涩而忧伤的故事 -> 正文阅读 |
[哲学]这是一个晦涩而忧伤的故事[第5页] |
作者:ewt4tggh |
首页 上一页[4] 本页[5] 下一页[6] 尾页[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当我们数字化当下再去回顾”现代存在主义”时,会感觉放了一张阿姆斯特朗的黑胶碟,或者卡带里传出列侬的image |
天快亮了,继续抄写出场人物余下部分 班尼.莱维,1945-2003,哲学家和活动家,萨特的助手,以及有争议的系列访谈《现在的希望》的合作者。 卡尔.洛维特,1897-1973,德国哲学家和思想史家,曾跟随海德格尔学习,并就这段记录撰写了回忆录。 乔治.卢卡奇,1885-1971,匈牙利马克思主义者,经常批评存在主义。 这里补充一下,这位卢卡奇,就是《历史和阶级意识》,可以讲他是马克思主义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重要到举足轻重的地步,这里不详细展开,假如以后有机会再专门介绍他。 |
托马斯.马萨里克,1850-1937,1918年后担任四届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塞尔年轻时朋友,他跟随弗朗兹.布伦塔诺为维也纳学习,后来帮助组织营救他在布拉格的文件。(记得之前我对布伦塔诺的提醒没?胡塞尔与海德格尔都是他的学生,都是被他引发哲学思考),才有了现象学和存在主义。 |
麦克斯.缪勒,1906-1994,德国天主教哲学家,曾在弗莱堡跟随海德格尔学习,后来成为那里一名教授,他写了一篇报告,关于他在1937年因纳粹政权惹上麻烦时,海德格尔如何没有保护他。 艾莉丝.默多克,1919-1999,英裔爱尔兰小说家,萨特和存在主义早期作家后来放弃存在主义,不过她晚年还在写一部海德格尔的研究。 弗里德里希.尼采,1844-1900,德国最早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语言学家,影响了后来的存在主义者。 我修改了这条目的几个字,原文是“德国最早的存在主义语言学家”,显然这是笔误。其实我本来打算重新改写整条条目介绍的。算了,还是维持原著这里的介绍。如果重新写,起码要将他的著作列入介绍,比如《权力意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
保尔.尼赞,1905-1940,法国马克思主义小说家和哲学家萨特儿时朋友,在德国侵略法国时丧生于战斗里。 扬.帕托什卡,1907-1977,捷克现象学家和政治理论家,跟随胡塞尔学习,之后在布拉格教授了许多人,包括瓦茨拉夫.哈维尔(持不同政见的“七七宪章”的关键签署人之一)。 让.波朗,1884-1968,法国作家和评论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巴黎附近留下了反通敌者的小诗。作为《摩登时代》联合创始人之一。他更多以《新法兰西评论》的长期负责人而闻名。 海因里希.维甘德.比采特,1909-1997,德国作家,航运巨头的儿子和海德格尔的朋友,他在1983写下这段关系的详细回忆录,《与马丁.海德格尔的相遇和对话》。 |
好了,萨特终于在这里出场了 让_保罗.萨特,Jean_paul sartre,1905-1980,最重要的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小说家,传记作家,剧作家,散文家,回忆录作家和政治活动家。我补一下,主要著作是《存在与虚无》,曾在1964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拒绝领奖。他和波伏娃是情侣,他们在1955来过中国,他早期也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他身高一米五二,有双不对称高度近视眼,但不影响他情人众多,他嗜好咖啡和烟斗,每天都在咖啡馆阅读写作。 他的葬礼全城轰动万人空巷全球关注,他身前死后,影响无数人,改变了世界。 |
斯蒂芬.斯彭德,1909-1995,英国社会主义诗人和日记作家,战后在欧洲广泛旅行,并在政治参与上对萨特提出异议。 伊迪丝.斯坦因,1891-1942,哲学家,出生于波兰的弗罗茨瓦夫,担任胡塞尔的助手,以后离开,去完成她对“同情心”的现象学研究。然后由犹太教转信天主教。成为卡梅尔派修女。她死在奥斯维辛集中营! 奥利维尔.陶德,1929-,法国传记作家,回忆录作家和记者,萨特的朋友和加缪的传记作者。 弗里德里克.德.托瓦尼基,1920-2008,法国翻译,记者,在奥地利出生,20世纪40年代多次访问海德格尔,并写下他们的访谈录。 赫尔曼.李.范.布雷达,1911-1974,方济会修士,哲学家,1938年英勇地组织了从弗莱堡抢救胡塞尔的档案和手稿。之后在鲁汶建立和管理胡塞尔档案多年。 鲍里斯.维昂,1920-1959,法国爵士小号手和歌手小说家和鸡尾酒调酒师,战后圣日耳曼佩德圈子中的一个中心角色和存在主义者的朋友,在他1947年的小说《情绪靛蓝》中充满感情地嘲笑了萨特和波伏娃。 米雪儿.维昂,1920-,鲍里斯维昂第一任妻子,多年来是萨特圈子一员。 西蒙娜.薇依,1909-1943,法国伦理哲学家,政治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当她看见其他人还在受难受苦时,她在英国拒绝舒服的生活拒绝吃任何舒服的食物,最后因此死亡。 科林.威尔逊,1931-2013,英国小说家,“新存在主义者”哲学家和文化史作品畅销作者。特别是《局外人》。 沃尔斯,1913-1951,德国画家和摄影师,久居法国,和存在主义者圈子里一些人是朋友,过早死于酒精中毒。 理查德.赖特.1908-1960,美国作家,在巴黎旅居多年,作品包括《局外人》,一部关于美国黑人生活的存在主义小说。 |
最后一位 荒谬.音乐会,1900-,身高一米五二,有一对不对称的近视眼,操流利的普通话,粤语,四川话等多省语言,精通哲学,政治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创立多种哲学史,思想史,观念史,社会史观。对哲学史上所有流派和主义均持审慎评估态度,对现象学,存在主义也保持一定距离。对21世纪人类的生化机制,智能偏好,数字内化持怀疑态度。 |
这本书的出场人物表写完了。为什么要写这么一份出场人物表呢?因为透过这样的人物表,可以大概地,鲜活地还原存在主义这场运动的背景和宏大场景。 这些人物并不是此书的全部,这些只是和存在主义以及萨特前后相关的人物,作者另外提到很多人物,由于不是和萨特或存在主义相关的,都没列入此表里。 |
好诗 |
赞一个 |
对海德格尔和萨特哲学思想的理解,要对时代和师承关系的了解,也要对之前的哲学有所了解。除了阅读原著还要参考一些书籍。不然对海德格尔和萨特的存在主义不够深入或出现偏差。比如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的“此在”含义,对他说的“抛进世界里”的含义,都可能不够准确理解。对萨特的存在主义本质,对他“存在先于本质”的含义,对他关于人生本身就是哲学,也不一定清晰理解。 |
关于海德格尔和萨特的关系,无论哲学上还是两人关系上,都有直接关联,萨特很早就看过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而海德格尔则是很晚时候,才有友人再三推荐下,看了萨特的《存在与虚无》,那是已经战后五十年代,海德格尔在信里很婉转表达他对萨特《存在与虚无》的感想,“看得出你对我的“存在”的理解很直接”,而私下他却对别人说《存在与虚无》是“垃圾”。他对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大为光火。显然,萨特很受海德格尔影响,他的《存在与虚无》是对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致敬(书的厚度也一致,也同样啰嗦唠叨),而海德格尔却对萨特没有好感,如同他对老师胡塞尔一样,只是表面客气。 |
不管如何,在二战前后,有那么一群彼此认识,彼此有关系的人,占据了哲学领域,从布伦塔诺开始,因为他提出意向性问题,使他的学生胡塞尔开创了现象学,同时因布伦塔诺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质疑,启发了胡塞尔的学生海德格尔反形而上学,最后也反老师胡塞尔的现象学,而海德格尔的好友雅斯贝尔斯此时提出了轴心时代理论,胡塞尔也影响了梅洛-庞蒂和萨特,这两位法国青年分别走上知觉现象学和现代存在主义。并和朋友加缪和伽达默尔等构成法国哲学微信群。而马尔库塞从忠实于老师海德格尔,到后来走向马克思主义,并最后指责老师的纳粹历史,正如海德格尔另一个学生也是情人阿伦特一样……这些战后德法哲学家,其实都是一个圈子一个微信群共同一个吧贴的人。 |
作为重要中坚之一的海德格尔和萨特,其实他们在战前和战后,思想都发生极大变化,海德格尔在战后,放弃“向死而生”,而萨特也放弃了“存在主义的伦理”,海德格尔在战后,对世界的“此在”更多是从“泰然处之”不介入不离开这样的态度观看,萨特则更多是将存在主义实现在社会行动尤其政治行动上。也许这和法国被德国打败,不战而降,后来又成了战胜国,德国成了战败国,萨特和海德格尔两次变化了自己国家身份。不管怎样,欧洲哲学圣地,从原来的弗莱堡,转到法国巴黎高等师范。 |
首页 上一页[4] 本页[5] 下一页[6] 尾页[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哲学 最新文章 |
在无限的时间尺度下一切事件都是必然发生的 |
世上真的有因果报应吗,可为什么命苦的总是 |
谈谈唯心主义 |
浅谈男女性思维差异 |
唯物主义很肤浅很错误很弱智 |
不要用成绩来评判一个学生 |
哲学思想只适合有道德的人 |
无神论的欠缺九 有时候无法判断的问题 |
越来越觉得,在中国,人少,畜生多 |
现代的社会形态,,,,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