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职场天地 -> 什么人进投资银行,投行面试流程 -> 正文阅读 |
[职场天地]什么人进投资银行,投行面试流程[第13页] |
作者:Scorpio_CJ |
首页 上一页[12] 本页[13] 下一页[14] 尾页[6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Oh, right, 趁放假做了health check,希望一切正常… 竟然前一段时间听说好朋友有高血脂… 昏死,才20多岁… 最近在家,开始加大运动量,大家也要多保重身体,身体不好了,啥都白说… 要多吃水果,多吃蔬菜,少吃点肉,少喝点酒。 Ok… time to get rid of some back-log… 非常抱歉呢,一直没来及的回。年底忙2010 投资策略报告忙了一些。 作者:二两汤面 回复日期:2009-12-11 18:57:33 +_+~看的都晕了,投行果然高风险高回报,健康都回报走了。 呐,lz,我是金融白,无知且无谓的请教一个问题,国家开发银行也算投行么? --------------------- Hello~ 国开行 hmm… 暂时还是商业银行吧,可能会做一些直投吧… 其实有的时候,没有明确的定义,就好像VC和PE,广义,不一样,但有的时候,作的东西差不多。 例如,国开行,以前在某个国企有很多贷款,现在企业不行了,如果不找到好的管理人员,或者买家,那么这些贷款资产就会成为坏帐。 然后依靠人脉,找到买家,最后注资,重组,上市… 这个时候,你说国开行是商业银行呢,还是PE,还是投资银行?还是什么… 借的钱有可能还有一部分变成了 equity,如果在国外,还有可能变成 option, preference shares… 在我的眼里,真正的投行,是连bridge loan都不会provide机构。 只做公司和市场,投资人的中间人,纯皮包公司。 但是后来,由于商业银行的加入,竞争开始加剧,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Loan其实可以说原始投行的上游,后来的演变,可以看成是上下游的integration… 现在的投行,几乎什么都做,例如citi group,上有商业企业零售银行,PE等等,中间有投行,下游还有research,brokerage,trading,各种其他产品…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国开行,暂时还是商业银行,可能还是非零售的商业银行… |
作者:vicki2412 回复日期:2009-12-11 23:01:57 MARK 有没有哪位高人了解中投和汇金的,小女在此跪拜了~ ---------------- 这个问题,要问dontpeeonme,应该他接触多。 中投应该是sovereign fund,应该是PE一类的。新加坡的Tamsek一类的。 还有,这问题,太general… 如果具体一些会更有价值。 |
作者:vicki2412 回复日期:2009-12-11 23:01:57 MARK 有没有哪位高人了解中投和汇金的,小女在此跪拜了~ ---------------- 这个问题,要问dontpeeonme,应该他接触多。 中投应该是sovereign fund,应该是PE一类的。新加坡的Tamsek一类的。 还有,这问题,太general… 如果具体一些会更有价值。 作者:独蓉 回复日期:2009-12-11 23:04:17 投行缓过气了吗,从业压力相当的大哈。 ------------------ 说句实话… 上次和很多朋友吃饭,很多人报了美国1st tier MBA,有些已经有interview了,都感觉,以后几十年,投行,甚至金融的地位会受到打压。 原因是,其实这个圈子里面,有很多人都是有很多想法,学历很高,都知道,虚拟经济毕竟是虚拟经济,真正推动人类发展的,是实体经济,甚至是文化思潮的革命。 很多人都清楚明白,卖卖嘴皮子,弄弄关系就年薪上百万,千万,其实是不合适的。 这个问题,尤其突出在亚洲。 如果在西方,financials serves as 伯乐,和市场通气,为好公司提供life-line, 把好公司推出市场,造福整个行业等等的话,在亚洲,更多的很多时候,是为了朋友,亲戚,有权力的人提供更多的套现渠道。但就这几年,什么long term management, junk bond trading, bull-crap tech bubble, enron, sub-prime, 这些鬼东西,把西方的金融市场也浓得乌烟瘴气。金融界应该re-think。听说glass-steagall 可能重新推出。英国的one off bonus tax也可能是这个过程的开始。 这个是事实,我没有complain。 所以,我的很多朋友现在都在考虑,真正去做一点实质的事情。而不是成天陪客人,空卖嘴皮子等… 最后呢,投行缓过气了没? 其实,也说句实话,经济不行了,输得最惨的,绝对不是投行的人,很多人被fire, 找到工作,pay-cut 40% 还是那得很多。只是没有以前疯狂。出去住酒店还是hilton, shangrila, 4 seasons,飞得还是business, first class,lehman是倒了,但是ex-lehman的人,真正没得喘气的,没有几个。 |
作者:gwyzgtz 回复日期:2009-12-11 23:57:33 家里人也是在HK作金融的,不过是sale side,读LZ的帖子感觉很亲切。不过想问个有些煞风景的问题:听说投行里也有潜规则,女孩子都做得很辛苦。曾经和一位投行的网友聊过,他说上司直接说过,我们这里只有两种女性,useless ladies and shameless ladies, 当然前一种只能走人。 问过家里人,说没这么严重,反正我认识的几位女士好像都过得不错,当然可能是因为她们的position比较高。 ------------- Sup dude~ 呵呵,shameless 如果是厚脸皮的意思的话,那么 applies to anyone, depending on how you interpret it… 潜规则,我不知道你指的是什么。 但是,我可以很明确地说,外资行的规矩还是很明确的。前线员工不允许自己开户不申报trading,甚至,on paper,直系亲属都有规格,需要和自己的house开account trade. 拿deal的方式有很多,但是及其不正规的方式,不会太多人去做。 但是,机会总在那里。很多人为了自己升官发财,什么都可以做得出来。各行各业都是一样的。 有些企业的人,喜欢女孩子帮他们做deal,甚至有专门request女孩子的,比较disgusting… 但是大多数还是很可以的。基本上都是想赚钱的。尤其是民企。美女和亿亿声的生意,没有可比性。而且,投行的女孩子,也没有漂亮到那个地步… 有钱人去找model了。 |
作者:maowuchen 回复日期:2009-12-11 23:58:44 我是语言专业的 一直对经济和金融很感兴趣 研究生想去读商科 但是不知道经济学专业和金融专业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感觉lz真的很热心 祝你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顺利~ -------------------------- 谢谢!祝你2010年一切顺利!!!新年快乐! 很多学校的课程都不一样,学院管理也不一样。我只能说我们大学。Uni Melb. 我们大学,经济后来都是数学,尤其是高等的。Professor里面,有几个有点名气的,一个是哈佛经济,一个是耶鲁经济,还有一个去了澳洲的央行做了很长一段时间。 那个Yale的,大二讲中等宏观课的时候,都是不停地说,如果大三想要eco major, 还要继续读honours的话,必须提高你对数学的喜爱程度。不要到时候证明一个理论,说证不出来,来找我。对不起,我不会浪费我的时间! 全场鸦雀无声,我旁边的老外mumbling, what a cocky ass… I was like, lol lol lol … Finance的话,和数学的联系不大。理论的东西不多,基本都是application。 都是一些portfolio theory, M&M的理论颠过来倒过去… 等等,derivative那边要对各种trading strategy比较熟悉,什么 butterfly spread, bull spread, synthetic 各种spread等等… Trading和 fixed income, hybrid的analysis会多,配合一些管理,forex的东西,还有会计的东西,就是高等级finance课程。 哦,对了,还有excel,编程,也是实用的。 话说一些IBD的人,会自己编Macro,然后方便data input analysis等等,还是在飞机上编的… 我觉得有些玄乎… But anyway… 嗯,大概是这样,我们学校的经济很理论,很数学。我们学校的finance,很实际,很杂。 Hope I have helped~ |
作者:mouse是我 回复日期:2009-12-12 01:03:08 楼主你好! 我是应届的大学毕业生,我对证券和投资方面很感兴趣,决心从事相关的行业,看了所有的帖子,我受益匪浅。我想拥有你这样的职位,我该从哪开始我的职业生涯,我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作为我的起点?我现在想进入证券行业,只能做客户经理,先积累经验。能达到你这样的职位,对我来说是非常艰难的,不过我会努力,至少我要做到基金经理人或投资公司的高层。我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学校并非重点大学,但我对金融方面很感兴趣,有立志一生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即使累死,我也愿意,那也是为了我的兴趣,为了满足我的欲望。其实,中国的社会已经把我残害,中国现在的社会給我一种能一夜暴富、资本非理性增值的感觉。我知道我现在浮躁,但是我不甘心做穷人,我可以踏实的工作,可以诚信地活着,我只是在寻求一个快速致富的渠道,而当下只有资本市场可以給我这样的机会。 我的钱赚得足够多的时候,我也会回报社会。我很诚心的向楼主请教,希望楼主能給我建议。我现在该从哪开始?现在证券公司給我一千元的低薪做客户经理,我也很满足。哪间证券公司比较好,我该选择哪间或者什么样的公司作为我的起点?谢谢!我很诚心的希望前辈能指点迷津! -------------------------------- Hey bro… 我说的直接一些吧,你现在的比较weak一些的地方是: (其实,也不是weak,是对于这个行业比较weak… it’s like, if you want to get into the crowd, you need to change a bit to adapt to it first…) 1. 学校名气,fix的办法是想办法读名校MBA或者master in finance之类的。 2. 专业问题,fix的办法,同上,need better post grad。 3. 还有专业凭证, CPA, CFA, FRM之类的。不要听别人说,不重要。不重要是因为,有些人觉得有关系重要。但是要知道,关系就是人际,人要反起脸来,那笔闪电还快。而且,business is business, 商场之内,只有酒肉朋友。专业执照,好的大学,是跟着你一辈子的。而且,西方的专业机构是非常认可的。 像当年我们还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是学得好,不如嫁的好,嫁得好不如生得好,lol lol lol 如果你拥有以上的这些东西防身,那么就离好的financial related的工作比较近了。至于是不是非常好的工作,例如巨大投行,巨大基金,这些东西还是是要看一定缘份的。 起点的话, 我觉得,中小型券商,都可以考虑,或者一些证券规模小,但是背后银行规模大的券商,以前兴业,广发证券等都不大(现在好像也不大?我不是很清楚…)。PE的话,国内industry比较乱,要选好老板。 Big 4,或者中型会计搂,例如BDO什么的,也是很好的起点,但是会对会计要求高,可以考虑有没有bridging course去读。 此类问题,我可能会达到这里了。之前已经比较详细的介绍过投行的要求,面试的一些流程,再由这类问题的朋友可以回去看看。 |
作者:LittleWhiteTuski 回复日期:2009-12-12 07:49:29 谢谢搂主和Dontpissonme的分享。。提供的信息十分受用, 尤其适用于现在我有些迷惑和郁闷的时候。 我是职场新鲜人,三个月前加入了一美资投行在新加坡的Private bank division,目前在structured products 做我的第一个rotation. 过去三个月对lz所提到的soft skills 和 work culture 深有体会,相信这些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学习。。 由于理工科出身,思维和行为习惯比较内敛,再加上是女生,讲话可能会有点soft和too polite. 觉得跟周围的同事的working style 还是有一点差距。 现在非常希望可以早日融入这个work culture. -------------------------------- Yo~~~ LittleWhiteTuski Great start~~~ You should share your interview / work experience with us too~~~ 天涯就是牛人多,呵呵~ 别太辛苦了,新年快乐哦!多陪陪家里人。 我这几天和我妈说了好多话,好开心呢。散散步,做做运动,看看NBA,没有corp announcement, financial statement, telephone conference, business travel, client request, excel spread sheets, earnings forecasts, boring translation, phone / tv interview, morning meeting, analyst meeting~~~ 女孩子我觉得还是矜持一些,不要因为一个career把自己编的朋友家人都不认识了,是谁,就应该是还是谁。改变太多,不值得。 祝你grad program一些顺利! 可以来这里写写你的感受哦! |
作者:o0水0o 回复日期:2009-12-12 13:53:20 楼主你好 我是大四日语系的学生将要毕业。 由于暑期在德国一个船东公司做过,觉得很喜欢,所以一直想去日本船级社。但是我的学校很普通,是真的最普通的那种,而且最近貌似造船业所收打击比较大,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会招人,所以我想尝试door knocking。不知道是不是可行? --------------------------------- Door knocking always applies for looking for work! 不要害羞,然后要有一些技巧,这个要磨练,怎么找HR的人,怎么和生人沟通,这些技巧都是非常有用的。 我去新加坡PWC面试就是cold call.. 打给HR,怎么知道是前台,说能不能转给HR的XXX,这个XXX是在网上看到的。 对方说这个人不在office,然后问什么能帮到我。 我就简要说,我是哪个学校,现在想apply for position,对方竟然开始问我问题,说还要grab a pen~ (cold call door knocking需要运气,后来我知道这个人也是external hiring manager之一。) 然后告诉我拿着简历去新加坡office面试,时间也book了… 挺奇妙的… 2007年3,4月的事情,好像… 可能市场比较好吧。 KPMG就不顺利了,说Singapore - melb的hiring都是melb先经手,才轮到他们。叫我去找melb office. 但最后也有interview,so it worked out. 我的经验: 1. 现在网上找到as much as info you can,直到你想去哪个division,不要到时候再去问vacancy,就不太好了。 2. 在纸上写一下in point form,你要怎么自我介绍,电话上时间短,而且对方看不到你,不能罗嗦,而且还是cold calling,别人不直接挂你电话就已经很好了。 3. 大着胆子,有礼貌,就算被reject不要忘记说Thank you, appreciate your time. 另外,船务的话。 我知道这里有一个朋友是行内人哦!不知道他还看不看,呵呵,如果他看到,能回答你,就最好了。 感谢天涯,让我通过这里交到很好的朋友! |
作者:yili_87 回复日期:2009-12-12 14:55:19 毕业几年了,还在奋斗国内CPA 很惭愧~,以前还觉得自己读书还可以,一个国内CPA狠狠给了我一巴掌,估计智商就这样了~~囧~ 不过还是要继续努力啊,放弃太可惜了,我的青春啊~~ 膜拜一下楼主,投行门槛很高很高,能进去确实不是什么凡人 EQ IQ都不怎么样的路人甲抱头飘过~~ -------------------- 大家都是平凡的人。 不要看小自己! 没有人别谁多张一个脑袋。 国内CPA的路不通,还有国外的CPA和ACCA。都是不错的路子。 一起加油! |
作者:sophiazou1983 回复日期:2009-12-12 15:39:59 我只看了前面三页,写得相信,认真,楼主是个热心肠的人。也颠覆了我之前对于投行人士的偏见。 我是上海交大毕业的,现在做管理咨询。08年毕业那一年,金融界狂招聘,身边有3个同学去了高生IBD,两个去了大摩IBD,十来个去了中金(IBD+Research),其他国内投行部的也不少。所以说投行里交大人不多,我觉得不准确。 投行的生活,确实很苦,当年我读研究生时,就去了解过,当然,现在和同学交流后,就更确信这一点了。 时间上:周一到周五,投行的生活和管理咨询是比较像的,早的话晚上10点下班,晚的话2,3点下班都正常。但周末投行也是需要加班的。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人手一个blackberry,随时收邮件,老板一召唤,就得去。一个德意志银行投行部的朋友就告诉我,他们给老板请假,不是像我们管理咨询公司,请年假,而是请周末的假-_-b,长期下来,身体是可能吃不消的,我去了顶级投行的同学,有听其中的人抱怨说自己出现了心律不齐或者浮肿等等的症状,要知道,我们毕业2年还不到呢... 钱上:那绝对多,虽说他们自嘲自己是“赚一年,吃三年”,靠牛市过活,但在06,07年股市井喷的时候,毕业后第一年进去的人,在中信投行,据说工资+奖金所有一起都可上百万。 ---------------------------- Sup, Sophia! I take you as sophia~ 呵呵,都说我是很孤陋寡闻的。交大人那么多,在投行的人肯定也不会少,只是我圈子窄。哪个学校都有在投行的人。Goldman的CEO还是Uni drop outs. 交大的牌子过resume screening 应该完全可以的。 好像后来还有朋友觉得我是复旦的,呵呵,太抬举我了,外在国内高考的话,可能考不上呢,呵呵…. 话说复旦的人都不爽交大的?呵呵… Sophia说的是实情。累的程度是不亚于big4, consulting, law的。 工资也是这样的。市场好的时候,citic security 2007年是前线员工平均一人1百万左右,junior哦! 关于请假… 如果有项目,有需要,是无论如何请不了的。 我有的同事,发烧39度,40度,还在熬夜写业绩报告… 我也试过星期天还要做到凌晨1点多。 但是,一般来说,还是能青得了假的。07,08年初年的市场情况因为太好,没有办法,周末当annual leave请也没有办法。 记得那个时候听说有女的抱怨‘怎么还不怀孕,难道要被炒鱿鱼了才怀孕呢!’ 呵呵,sub prime来的时候很多女人用产假躲了过去,然后发现这个industry going down就再也没有回去工作。 Funny industry… 另外… 干一年,吃三年,也要看个人,有些人第一年进了,以为自己很牛X,跑去拿自己第一年的bonus + 贷款买Aston Martin… 结果发现几个月后自己performance出来是 bottom quartile, 被fire, 007坐驾被贱卖,自己还背一身债,然后发现找到的工作 pay cut 40%,打回原形… 可谓,不管在哪里,做人的道理都是差不多的… |
Erh… 今天最后一个了,呵呵,去做下运动~ 作者:violet22442 回复日期:2009-12-14 00:01:11 楼主 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本人现在银行工作 英文水平一般 本科读的是经济学 想以后考CFA一级 现在准备买CFA的资料自学一段时间 你建议我买CFA的一级官方指定教材好些 还是买2010A Schweser Study Notes (I)好些? 另外授课光盘需要买吗 CFA的专业词汇书需要吗? 十分感谢楼主!!! --------------------------------------- CFA的话,呵呵,我也想说说的。 基本上,通过率高的,我知道两种路: 1. 超强人,尤其是记性好的强人,连notes都不要买!这里差一下,官方指定的教材是必须要买的,就算是fail了,下半年,明年也有新的教材,必须要买。算在以美金结算的fee里面。 Notes的话,这类强人不屑一顾,看看官方教材,大致弄懂,就开始交钱2000块还是多少,去拿所谓的真题… 然后每天一套,10几套下来,顺溜得不得了!就上考场了… 我就认识一个,level 1 2 3都是这种方法,1st attemp全过,还鄙视 Schweser 的不是真题,不可靠!>.< 我无语,你牛! 2. 有一定基础,不看官方的教材,只看 Schweser 的 notes。全部把资料较认真地看完,然后每个chapter题目做完。最后个星期复习ethics和做mock exams,而且还要time,基本上那些notes给的practice exam达到70%左右,考试就没问题。 因为考试的题目比notes上的简单。 我觉得也是这样,notes就够用了。 我听朋友说,有个大行的固执老,坚持不买notes,就看官方教材,做一套CFA送的mock exam… 然后看了一整年书,做了Exam, 胸有成竹,牛币烘烘,去考场… 光荣牺牲… 从此传为佳话… 说他打开notes一看,才发现自己看了无数没用的东西。 Level 1的话。 我觉得,就是notes,然后两个 volume的 practice exams,就够了。 对于工作的人尤其是。没有时间看太多材料的。 Fail了朋友,别在意,无数人与你同在!大行通过的率应该就20%左右… 无数人没时间看,fail… 专业词汇,可以google,呵呵... 大家加油! 今天除夕! 祝大家2010年,幸福美满,健健康康,大吉大利,升官发财!哈哈… 学香港人说,大家一起新年,揾多滴!!!!! |
朋友们新年好啊! 开了office e-mail,又是request,又是road show schedule… 休假的日子要结束了… 回应一下问题。 嗯,说一下有些问题我是刻意避过。这里是职场板块,我不会comment on 经济,股票等东西。所以对于郎咸平的问题,我不会comment。只说一句,对于经济的东西,没有对错,对了错了,都是hindsight,就是只能回头看。 再不明白未来的路的时候,聆听各方面的意见,最后作出most informed的 decision是最明智的。 我个人挺喜欢看以下几个人的comment: 郎咸平,张五常,曹仁超,寒时斌,吴敬琏,Nouriel Roubini, Warren Buffet, 还有 Pimco的一些文章。 他们的数据也很有意思。 回归主题… ---------------------- 作者:scg0439 回复日期:2009-12-29 05:46:00 楼主你好!你如此认真的回答大家的疑问真的很感动,谢谢你! 我是会计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已经通过了CPA,找工作几个月以来,我面临几次选择,已经签了PwC,现在我又拿到了一四大行总行的OFFER,岗位是审计部门的。 我相信财务专业背景对长远发展有所帮助,但是我不想拘泥于财务,有机会还是想往投行等行业转。PwC和总行的工作各有利弊,您觉得那个更有利于长远发展? 还有,这两年BIG4又是裁员又是降薪,您是过来人了站得高看得远,您觉得BIG4只是个低迷期还是下坡路的开始?现在风气不好,连自己也有时候会怀疑BIG4几年工作经历的含金量了。。 谢谢你,辛苦了!! ---------------------- scg0439, hello~~~ 你的情况真的比较难,我只能以我的经历和你聊一下。 如果你想你以后的选择更多,总的来说,big 4会好一些,毕竟big 4的training还是相当不错,而且pwc是big 4当中最大的,系统也比较健全。如果去的industry不错,会有很多和国际接触的机会,学到很多东西。对financial的东西,如果认真学,会了解的非常多,非常solid。HK投行里无数人都是来自big 4,他们的账目的理解,上市账目处理的细节,是相当深刻的。Big 4 活动多,见的人也多,soft skill也能锻炼一些,当然这个最主要还是看自己性格。 而对于research来说,更是帮助非常大,一个行业的人和一个solid big 4 train出来的人,其他东西都一样,那个big 4 train出来的人的modeling skill,大多数情况应该更加突出。因为对financial statement items的理解会深刻许多。That is a big difference. 弊端呢,我觉得是: 1. 薪水开始较低,虽然一开始薪水不是很重要,但毕竟还是不是很是滋味。 2. 国内big 4现在reputation有一点越来越不好的迹象,有一些越来越随便。这个不是我的感觉,我CPA的mentor是ex-big 4 hong kong, 他感觉还是不是很professional,他对HK的big 4 已经牢骚一大堆,但是提起大陆,牢骚更多。我认识另一个人,melb big 4,china team的manager,也是说大陆处理很多事情偏随便。英文的doc prepare的很糟糕,这个和dontpeeonme大哥说的他要改很多language的东西差不多.. 3. industry不要去的太不喜欢,有些industry可以很nasty… 那么…. 商业银行的话,我也做过某大国企行的intern,总部在深圳的,呵呵,你应该知道了吧? 商业银行,现在划分已经非常细,前,中,后台的职责相当清晰。 那么你去了审计,也就是半个会计,一个大后台。 工资,工作稳定程度,辛苦程度应该远低于big 4。 总的来说: 好的: 1. 薪酬较高 2. 工作稳定 3. 工作较轻松 不好的: 1. 后台,接触面窄 2. 大国企弊端,我就省略了… 3. 6-8个月后你的工作可能显得无比boring… 而对于投行前台,PE,consulting这样的行业,对于技能的要求是非常全面的。 我可以比较肯定的说,如果你在商业银行2-3年的experience,而且都是在审计,那么… 你想进入投行front desk的机会基本只有两个: 1: 读MBA 2: Internal Transfer,例如你去中国银行,偶尔bump into中银国际的人,然后别人赏识你,你也很争取,他们那边也有head count,那你就去了。不是不可能的。我们这边有这样的人。不过这样的机会… 可遇不可求,to be honest。 ------------------------------------------------- 以上是我提供的info,而如果是我的话。 我会做两个事情,before making decision: 1. 打电话给PWC,问我现在有没有要分到哪个industry,加班费有没有? 2. 打电话给commercial bank,问他们的audit具体什么工作,有没有training。 当然问问题的技巧我就不说了。 如果commercial bank那边什么都没有,都是on job training,而big 4 industry 还ok,我会选择去big 4。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不求安稳,我求发展。 commercial bank的audit经验,是不count towards I-bank’s demanded work experience. 除非你不介意去i-bank的back office,但是我见到的job post,就算是I bank的back office,都是指明想要 big 4 trained candidate, if not compulsory big 4 辛苦一些,也许,我是说也许,你能看到不一样的天空, so, are you willing to give a shot? 呵呵,hope I have helped~ good luck with your career doesn’t matter which path you choose. |
作者:Moonpainter711 回复日期:2009-12-29 11:00:53 首先想赞一下lz的热心以及充沛的精力! lz能不能说说IBD和研究部的区别? ---------------- Sup moonpainter~ Er… 我之前好像也有简略说过? 我在简单说下。 IBD: 投资银行部。主要从事: 1. 处理上市过程,从牵头 lead-management,或者 initiating 到 保荐 Sponsoring 承销 underwriting,通俗的说,就是,找公司 -> 重组 弄得适合市场 -> 找投资人 -> 上市 发股票,卖股票。 3. M&A Advisory,和ipo的区别在于可能没有上市发股票这样的东西,取而代之的是more complex negotiation process 和 complex law frame-work。在香港,上市是listing rules等code,并购的话外加 take-over code,这些东西,行内的i-banker都没几个懂,要找律师,但是完全不懂就不行,因为要摆布公司,而且不能被律师和counter party 摆布。过程是很复杂的。M & A 也可能涉及发股票,什么placement,rights-issue,甚至new shares issuance。 4. 各种transaction,例如M&A,IPO的 finance arrangement。 如果遇到management buy-out, leverage buy-out,还要联系各种PE,大的投资人等… 5. 对于小的IBD,也会帮助公司攒写一些有的没的financial advisory piece… 因为transaction按照大小可能分级别。在香港就有noticeable, major , very substantial,还加还有connected, 和 continuing connected transactions… 这些都是联交所规定,如果要做这样的东西,都需要告诉股东。一般情况,大的transaction例如VSA (very substantial transaction) 都需要advisor,甚至整个transaction都是这个advisor initiate的,例如,这次吉利收购 Volvo,就是ford一个advisor,吉利一个advisor。 而对于小的IBD,一些小的transaction也需要他们的纸头advisor,例如connected transactions,如果数额到达major的话,必须一个第三方的advisor来给股东出具objective的expert opinion。那么这个IBD就有生意了。 收费化,差距可以因为transaction的交易额相差无数… 如果需要extra finance,则需要额外收费。 在深入的,我就不细追了… 呵呵,a bit too technical… 而且我不讨论ECM,很多时候IBD会包括ECM,ECM主要做marketing,超大公司,可能也就10-20个人是IBD的1/10左右。 Research: 研究部。 在国内的券商眼里,这个就是个back office或者 supporting device。 这种想法主要是因为国内金融系统非常简陋。 没有fixed income的instrument,没有derivative,连shorting都没有。 券商的研究,除了call buy,几乎没有人call sell. 因为投资人卖出赚不了钱,得罪投资人,得罪公司的东西,傻瓜才会去做。 中石油天价的时候,也没几个券商说sell,最多就是中性。 这个是国内research的无奈。 那么国外呢? 国外的research分得非常细,上有economy,下有equity, fixed income,derivative 3大块。 这里只谈股票,就是equity。别的牵扯到很多product design的东西,我也不懂,不谈。 Equity research最主要的职能就是给机构客户服务。所以,有些公司严格规定,不能和媒体说东西,Goldman管的是最紧的,也因为他们最牛。而且分析员也怕说,万一说漏了什么,就麻烦大了。二来没有意义,排名和媒体,散户没有关系。 全行业最权威的II,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的排名机制网站上也有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google。 给机构客户服务什么? 1. 出报告,任何分析员认为的有必要comment的公司风吹草动,都可以写。这里写不写,写什么,是分析员自己把握的。但是一个必须要写,就是业绩,无端停牌 2. 路演,有所谓的non deal road show,deal driven road show,non-deal就是没有涉及IPO之类的路演,一般是带着客户去见公司,或者带着公司的人去见客户,例如,大老安排,我们要开始做一个industry的global marketing,在欧洲的客户想将XX银行的人,那么就打电话给公司的人,看看谁有空,能飞去欧洲。 Deal-driven就是ipo之类的,本身券商自己的IBD有业务,需要research配合,research就要倒出去和客户讲这个公司或者这个transaction等等… 3. 各种marketing… 例如在某某大酒店开一个研究发布会等等… 例如20xx年的策略会,邀请客户,公司来,然后甚至可以安排1 on 1 interview. 4. 其他还有各种requests… 因为要讲求服务,基金不愿意干的事情,都可以找你,从找XX数据到‘能不能看你 model 啊?!?’ 都有… 除了服务客户,就是内部服务了。 最主要是支持IBD,Sales。 IBD主要是数据支持等等… Sales就是各种requests… 最后就是闲的没事儿可以应付媒体,增加自己曝光率,也增加公司知名度。 媒体的事情,主要是经济师,策略师应付,例如CS的逃X,CICC的哈XX等等… Research做的东西和IBD是几乎完全不一样… IBD几乎不需要modeling,reports writing等等,而research几乎不需要24小时陪客人,写pitch book。 嗯!先说这么多,这个post应该还是有些value的。呵呵。 |
回2个关于大学的问题…. 作者:无敌掌门小麦兜 回复日期:2009-12-30 12:51:31 请问下楼主,如果想在香港的外资投行工作,香港本地的大学毕业的本科生有希望么?希望大么?还是只要内地北大清华的才有可能,港大、中大的有可能么?在本科学校上会很劣势吗? 作者:kyle_cartmen 回复日期:2009-12-31 17:50:44 跟帖很久了,想问下楼主,你认为国内顶尖大学的学生和同级国外顶尖大学的学生的差距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最好结合例子说明哈 O(∩_∩)O谢谢 ------------------------ Hey 无敌掌门小麦兜,香港的大学,就几个,如果我没错,应该是,港大,中大,科技大,城市大,理工大,浸会,现在应该多了一个岭南。 如果想去HK外资,不是没有可能,港大,中文大,科技大应该有不少毕业生是进了外资大行的。而其他的,在学校的名气上是有劣势的。我记得以前有一个帖子里面我是说过的, 对于刚毕业,其他什么情况都一样的人。香港大行的挑选标准是:1.美国一流,英国1流先选;2. 美国2流,香港,新加坡,日本,加拿大,澳洲1流,国内排名超一流北大,清华等,(如果进入麦格理, 里昂,法国兴业,mainfirst,野村,大华这样的相对regional的行,当地毕业的学生会更有优势,有的时候不输给英美一流);3. 其他院校, 所以,纯本科来说,还是差距比较大的。 说句实话,没有背景,关系的本科生,我基本没有见过别的国家的在大行,除了英美1流… 什么U Penn, MIT, NYU,LSE等等,其他国家的,以master,或者honors,double degree, double major居多。没有办法,香港人崇拜英美。 但是,你说没有机会也不是,如果你成绩出色,很多的在校award,校外的competition award,那么你过resume screening还是有机会的。但是面对英美,海归强大竞争,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长期在国外的香港人,这群人,有着几乎native的English加上非常open minded的视野,非常厉害。 加油,it won’t hurt to apply. Polish your resume to make you stand out. ----------------------- 说到kyle_cartmen 的问题… Dontpeeonme提到language的issue,我觉得这个是最根本的问题… 同样国内顶尖大学和国外顶尖大学比起来,在英文的 听说读写上,基本上,没有可比性… 而在中文的听说读写上,也没有可比性。 金融专业知识上,这个太难说。我没有见过清华的教科书,复旦的一些人我见过,他们是非常solid的,但是我也见过非常不行的… 某上海顶级大学的毕业生,竟然说accounts receivable 是non-current asset… 还说deferred tax有非常重要的implication,(那个figure就0.1% of asset不到)我好奇问了一句,你知道DTA / DTL怎么来的么?她说,太复杂了,只有审计的懂… 我听了差点昏倒… 一个是专业知识的贫乏,一个是无法容忍的attitude… 说句实话,LSE,U Penn的毕业生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情,起码… 就算可能不知道也不会说得好像自己很知道一样… 另外呢… 就是视野和课外活动。 按照比例来说,国内毕业生去clubing,drinking,业余sports team,义工的人是少非常多。 个人觉得这个当中原因很多, 有文化的原因:歌舞厅,酒吧,好学生会去么?但是在国外,这个太common… 义工,community service? 算了吧,国内街上宣传都见不到… 别和我说现在的名校大学生都去酒吧,clubing。国内的club,一个spirit都是少则RMB40,贵的RMB70,门票还RMB100,真有这么多人去? 我去的时候见到的都是白领,海归,富二代,绝大多数90后MM也绝对不是名校的 国外呢?我一个在高盛的朋友,大学的时候,是club的Staff… 没事儿就去那边打工的,上次还我们一堆人走VIP access 避开排队… 有因为城市生活习惯不同:业余运动队?国外非常普遍,墨尔本的体育场每天晚上都有不同的业余队打各种比赛,联赛,我们暂时没有这样的条件。墨尔本篮球队A grade到F Grade,半专业队也有,我当时就在校队打球。就算你打的非常差,都能去F队,参加训练,参加每周比赛。我们的大学,好像不能随便参加篮球队… 那个时候,我们篮球队还有很多别的活动,例如去一个Camp,开车3个小时,一堆人camp out,早上3 on 3 competition,下午 BBQ 闲聊,晚上party… 这样的活动对社交能力是很能培养的。 然后到了birthday的时候,就是无数的party… 香港现在都有很多投行的人仍然坚持和朋友组队打业余的league,也有叫我去过,我觉得太累… 不过明年我考虑一下,呵呵,要不然就去gym~ 最后就是打工… 我认识一个DB的,在polo Ralph Lauren卖过衣服,在别的地方鞋子 有人整个暑假泡在农场摘果子,摘葡萄,帮着酿酒等等… 有人冬天去日本当滑雪老师 如果你是面试官,看到这样的东西写在一个毕业生的简历上,你会被他、她吸引么?呵呵,I don’t know about you,我肯定会。 就拿我自己来说… 我当过红十字义工,当过会计助手,当过食品销售,篮球队,去过国内某大银行总部实习,这些经历都在面试的时候被问到过。 和我国内高中同学后来去了顶尖大学比起来,我觉得我经历也还是很丰富的。 国内其实支教等活动都非常好,应该要把握机会。 少打点网游,呵呵… |
作者:sunken_cheeks 回复日期:2009-12-21 09:58:59 Scorpio_CJ, 很感谢你的回复。 1) 就你所知,投行Editor“工作强度极其大”,这主要是指加班非常多吧,平均几点上班、几点才能离开?周末也会加班? 2) 薪金“4-5万港币”,税后有多少?香港这个幅度的薪金,扣除16%或17%吗? 3) Editor没有住房津贴的?年底Bonus也没有?如果有,大概几个月? 4) 好的Editor在香港各大投行之间跳槽机会有吗?若有,最高可到多少月薪? 5) 我自己测算,香港5万港币,只相当于上海的3万人民币的水准(把住房、水电、宽带、出租车交通、吃饭等全部考虑,香港的开支也按同级别测算),你是否同意? 知道你非常忙碌,所以只希望能收到你“简明扼要”的回复,谢谢! ------------------------- 不好意思,拖了那么久… 1) 工作时间不定的,IBD来deal了,朝九朝1都有可能。周末加班是有可能的。一般都是朝九晚10左右。 这个是IBD,如果是research,很多公司morning meeting在7点多,然后出报告,那么editor起码要7点多来,晚上6,7点走应该ok… 如果住远一点,早上可是要5,6点起床啊… 2) 4-5万,税后的话… 你算13%左右的tax吧… 如果你有学习等等的reduction,会少一点。 3) 一般没有住房的,bonus可能有,是分析员的1/3 – 1/2 左右吧… 我猜的… >.< 4) 有跳槽机会。最高的话,6-7万吧… 应该要7,8年以上了吧... 我真是不到,我还不知道哪个人做了那么久… 5) 香港的消费的话… 可能差不多吧… 但是住房等问题,如果你能忍受,一个月4-5千也完全可以。 吃饭的话,要求不高,一个月3000够了。 Hope I have helped~ |
首页 上一页[12] 本页[13] 下一页[14] 尾页[6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职场天地 最新文章 |
总结提炼我的十五年体制生涯 |
回顾一下至今为止的人生,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
武汉找工作,真难!!! |
乡镇公务员值得考吗?记录乡镇公务员的日常 |
我找到怎么发帖了 |
学校那点事 |
飘——民办教师之教学日记 |
校招季,请各位应届生谨慎选择进入银行业。 |
〖天涯头条〗深圳,我的天堂,我的地狱 |
读书改变命运,记录自己考证的日子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