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职场天地 -> 混在国企二十七年 -> 正文阅读 |
[职场天地]混在国企二十七年[第2页] |
作者:whcbedu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第三十三节附 比较难的八十年代 整个八十年代对于俺来说都是艰难的。特别是84年以后,当时的武钢开始建造职工宿舍了,开始分房子的节奏。这个武钢的有一个屌的打分法。尼玛凡是不住在武钢的家属区的,住在家里的职工都不算无房户,卧槽,尼玛武钢的这一招特TMD孙子,就是因为武钢的没有住房,也没有单身宿舍,很多的职工当时被迫住在自己的家里,跟老爹老妈挤在一起,这样的职工武钢说不算无房户,人家自己住在家里,家里的房子也成了尼玛的武钢的房子,卧槽,见过不要脸的,没有见过这样不要脸的。 当时有的职工一看见武钢尼玛的耍流氓,尼玛了隔壁,纷纷开始作假,在调查无房户的时候纷纷跑到外面租房,或者说一个假的,根本不存在地址,要你们这一些王八蛋去找去吧。凡是弄虚作假的后来的都承认无房户,凡是住在自己家里的老老实实的申报的都尼玛成了有房户,成了有产阶级。这是尼玛什么世道? 八十年代的武钢职工结婚以后,很多职工带宝宝跑月票,艰难异常,我自己的宝宝一岁不到就到厂前的托幼班去上课去了,尼玛的,中午到厂里面的托幼班看宝宝,只看见宝宝稚嫩的脸上,全部是一层金属粉末,心里真是心梗啊。那么强烈的工业污染,宝宝还要带到厂里去。这还是厂里的福利,因为幼儿园规定二岁的时候才才接收。 现在的宝宝都是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自己在家里带,所以八零后也是倒霉的一代。武钢的住房一直到2002年修建八千套住宅的时候,才基本上全部解决。不过武钢后来将分配给职工住宅全部卖给了职工,这也算做了一件好事,当时的卖的价格好像是5-6万人民币。因为说为自己的赎罪了吧。 |
第三十四节 和工人师傅打成一片。 作为一个成功的工厂的技术人员,或者叫技术大拿,和工人打成一片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我自己本身就是工人出身。但是在科技科沾染了一些学究习气。这是相当的不好的。 工人师傅,无论是加工工人还是装配工人,他们长期在生产第一线,有的师傅有一套的自己的绝技。所以熟悉交工机床,和工人师傅熟悉是一个技术人员的不可少的环节。有很多的技术问题,可能我们自己的还没有弄明白,但是师傅已经知道一些七七八八。只要的我们尊重现场的师傅,和他们的做朋友,我们技术人员就会受到很多的以外的收获。对我们的技术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镗床的赵师傅的就有一些这样的绝技,如果我们关门造车,编制的工艺又不和现场的师傅沟通,到了加工的时候的,工人们要找你的岔子,那就简直是现成的。或者每一个小结,都要你来处理,那你就吃不了兜住走。累也TMD的累死你。如果我们的和现场的工人师傅有一个良好的互动,尊重的现场的加工工人,那么的在加工的现场,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师傅们就对主动跟我们提起来。有一些小问题,他们自己能够处理,就自己处理了。 装配的钳工也是这样的,我们的加工工艺没有详细的装配工艺,所以在大型工件在装配的时候,我们一般都要实现到现场,到工人师傅们互动,了解的装配的时候有什么困难和问题,一般的情况下,装配的师傅们都能够组自己解决。特别是热装的工艺的,要求热装的温度,但是实际上只有一个大概的温度,并没有精准的温度,这个时候很多情况下就要凭自己的实际经验。重大件车间装配段的师傅们和我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我在装配的工段的相关技术进行的很顺利。程宝顺和张师傅以及卷取机工段的刘和清和镗床的赵师傅等等都是武钢机械工总厂里面的出类拔萃的工人师傅。 |
@whcbedu 2018-01-08 13:44:06 第三十四节 和工人师傅打成一片。 作为一个成功的工厂的技术人员,或者叫技术大拿,和工人打成一片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我自己本身就是工人出身。但是在科技科沾染了一些学究习气。这是相当的不好的。 工人师傅,无论是加工工人还是装配工人,他们长期在生产第一线,有的师傅有一套的自己的绝技。所以熟悉交工机床,和工人师傅熟悉是一个技术人员的不可少的环节。有很多的技术问题,可能我们自己的还没有弄明白...... ----------------------------- 继续在国营企业当技术人员的可以参考。哈哈! |
第三十五 成组技术GT和计算机辅助工艺CAPP 钟智慧高级工程师坐镇武钢机修厂工艺科,除了对付日常的加工零件的工艺编制以外,开始革新的年头又开始了。当时有一种加工工艺的成组技术,被钟智慧科长看中,并开始在工艺科里面的实施.所谓的成组技术,实际上就是一种零件分类的技术。因为在一个机床加工的时候,效率最高的就是加工相同和类似的零件,这样操作者在加工的时候,可以使用基本同样的刀具、工装,使用同样的装夹风方法。以此来节约加工的时间和成本。 但是机修厂的这样一个小件多批量的生产方式的工厂来说,成组技术并不是太有效,成组技术最有效的是大批量生产的厂家。钟科长搞成组技术当然要依靠一些技术人员的来搞,我这个他的弟子这个时候正好成了这一些新技术的不二人选,因为很多的人不屑于这个所谓的成组技术。 第二个就是开展了计算机辅助工艺,这个我比较喜欢,因为很多的工艺编制都是人工手写的,大量的重复劳动,计算机是重复劳动的高手,为什么不利用。所以在那一段时间内,自己偷偷的自学的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慢慢能够自己上机,卧槽,计算机那个时候是厂里面的宝贝啊,想到计算机房里面的上机,那是废了老大的劲头了。要搞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还要会编程,自己有慢慢的学会BASIC的程序,后来的居然搞了一套自己的计算机辅助工艺。简单的工件,上计算机敲打几下,计算机就可以拍拍打出来工艺文件,复杂的工件,就借助计算机在来人工干预,最后还是计算机打印工艺文件出来。 不敢说的我这套计算机辅助工艺有多好,说TMD差的人多了去了。但是有一条劳资不用天天用手写工艺文件了,很多的技术人员不愿意到工艺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基本上都是重复劳动,再就是天天用手写工艺文件,除了少量的重大产品的工艺文件以外,大多数都是重复劳动。搞到老,也不能整出一个成果来。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应该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钟智慧科长还是相当支持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的这个项目的,在科长的位置上给予了很多的支持。钟智慧不愧是老工程技术人员,他看了我这个计算及打印的工艺文件后说,你可以总结总结发表一篇论文试试看。受到钟科长的鼓励,我开始撰写计算机辅助工艺文件系统一文,写好之后请钟智慧高工审查,然后投向国内的机械权威杂志《机械工艺师》,没有想到稿件受到杂志社的好评,很快就发表了。没有想到的是我的这篇论文还受到大专院校的老师们的欢迎,因为当时的大专院校的机械系也纷纷正在这个项目的研究。其实我想想,我之所有能够高出这个项目来,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就是工艺人员,另外通过自学熟悉了计算机的语言,所以占了一点先机。当时的大专院校的老师,很多计算机语言的都是顶呱呱的,但是工厂里面工艺编制就不熟悉了,这样无法制作计算机辅助系统。 当时很多的大专院校的表示要购买我这套计算机程序,没有想到在厂里面没有几个人看得上眼,在院校却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卧槽,我要是在学校里面当老师,岂不是可以混一个副教授或者教授什么的了? 老夫聊发少年狂,这一年我的论文在各大杂志上面发表了多篇,稿费一年下来都有几百元,在那个工资只有200元的年代,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1988年年,武钢机修厂开始聘任工程师,我是第一批任聘工程师的。 但是很快工程师就一毛不值了,正当我沉醉于技术和论文的时候,我的同学大多数都当上了科长了,尼玛,科长你尼玛工程师拽多了,看他们一个个牛逼哄哄的。论文在学校里面还有用,在工厂里面有毛的用,工厂里面那是要当长的。当了长当屁都响了,人也是人模狗样的了。 |
第三十七 再回车间 大概是在90年初期,当时已经在工艺科呆了数年之久,又接到了再回车间的调令。什么原因呢? 因为当时相当一部分技术人员都尼玛的当科长和主任去了。这车间的技术工作还是要人来做的。这个时候想起俺来了。 这次俺也是学乖了,到车间不是我要去的,是你们TMD要劳资去的。我是服从分配的。重大件车间当时搞了一个带钢卷曲设备加工工段和一个齿轮工段。需要一个技术人员去,就这样劳资就像胡汉三的还乡团一样,又回到车间去。 当时武钢机修厂当局的几个卵子厂长,名字劳资就不提了。为了忽悠技术人员安心在技术岗位的工作,搞了一个所谓的主任工程师的岗位,名义说的好听相当于科长和车间主任的奖金。其实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狗扯蛋。卧槽,真TMD会忽悠。 这次到了车间以后,俺的服务意识还是比较到位的,说归说做还是要做的。因为机床工人遇到技术问题,第一个就是要找你,你就要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要赶紧的找原因,是设计原因?还是什么原因?总之不能让正常的生产流程宅到你的手上。 齿轮工段的由于普遍采用公法线测量,所以计算的问题比较多,俺就想一个简单的办法啊,将齿轮的计算公式全部扯开,重新简化,然后使用带程序的计算器,将齿轮的计算参数全部带进去,需要计算的时候,只要输入加工齿轮的几个主要参数,需要测量的公法线立马就出来。大大的方便我自己,卧槽,总是首先想到自己,然后也方便的加工工人师傅。 在带钢卷曲设备的工段的技术问题上,因为已经在工艺科做了好几套的卷取机的加工工艺。到了车间以后,加工技术方面注意加强了赵师傅的互动,钳工安装方面注意和刘和清师傅的互动。 所以这次到重大件,基本上都很顺利,打得出去拉的进来。车间的几位主任也没有话说,说什么?有问题立马解决,是我的事情我干,不是我的事情我按照流丢出去。就像击鼓传花一样,只要花不在俺手上,哈哈OK。 再在就是要发挥车间技术组技术员的积极性,一般的技术问题的要技术员去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也要求技术人员说明原因为什么不能解决?这样一来二去,年轻的工程技术员基本上都能够在自己岗位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一个400人的大车间,我居然还混得很舒服,和车间里面的工人和干部关系都处理的比较可以。我的前任就是什么事情都是自己积极主动干,屁大的事情都是亲自出马,一天到晚累的黑池黑池的。尼玛屁大一个弼马温的官至于吗? |
第三十六 烧结机测绘 大概是九零年代,欧盟在全境启动了环境革命,所有的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和工厂都被列入清算之列。法国的一个烧结生产线被勒令全线停产,生产线的设备全部撤除。武钢闻讯之后,决定花钱将其全部购买下来,运回国内组装生产,武钢尼玛的捡洋垃圾的机会来了。 2017年的我到五峰后河避暑住了几天,碰见了一群的老人也在哪里晃悠,咋一问问,原来都是一个大系统的武钢的。都是武钢的人大家不免互相介绍一番,听到武钢机修厂的,后来的武钢机制公司的时候,武钢退休人群有人说到:你们那个武钢机修厂就是现在的武钢重工,现在也是一个伤不起的的货啊,名字整来整去的,搞了好几番,现在也是一个垃圾啊。说完大家不免哈哈一笑。 现在武钢重工就是原来的武钢机修厂,那还真是不能和过去的相比。很多的武钢机修厂的人都说是这个原因,是哪个原因,什么是武钢公司干预过多造成武钢机修厂的今天的局面。卧槽,怎么不检讨一翻自己。法国捡回来的一条烧结生产线,设备重量大概有好几万吨,整个武钢原料的进口工业港里面密密麻麻堆得象山一样。这一条烧结生产线没有图纸,因为购买的图纸那就不是这个废品的价格了,所以全套的生产线都需要重新的测绘成图,这个工作量的将是巨大的。这就是一个机会,谁测绘谁有拥有这套烧结生产线的成套设备的加工制造权利,或者说备品备件的加工权利。 ,为了保证捡回来的洋垃圾,这一条烧结生产线的能够正常运转,武钢当局决定在烧结机安装之前,首先对其全面的测绘。机修厂本来的具有天理地势人和的优势,但是我看到的当时的机修厂对这个屌玩意儿,并不是很感兴趣。当时有一口饭吃,谁他妈的还管以后的事情。北京的冶金设计总院派出了大约有50人的测绘队伍在现场,其他各个冶金设计院所和工厂也有不通程度的参加。武钢机修厂这个经常叫嚣要生产成套设备的大厂,只派出了不到20人的测绘队伍到现场参加测绘,因为没有人员,终于想起我来了,卧槽,给我增加一个助手叫李强,83年的武汉科技大学大专毕业生,让我俩组成一个测绘小组到武钢工业港测绘。 测绘的是一个苦差事,特别是在野外的测绘。工业港的野外冬天北风像刀子一样,测绘要使用器材,卷尺,游标卡尺,要使用建议画板首先将图形描述下来,然后根据的测绘的数据,在草图上面标注尺寸,这以后可以要作为备品的图纸。配合我们的是即将成立第二烧结车间的朱德生师傅。我们需要拆开的零件,就要通知朱德生师傅,他们有一帮专门的拆卸的工人,测绘需要他们就打开,测绘之后在还原。 整个测绘的工作整整搞了大半年,夏天的的测绘那也是够呛,金属构件热的发烫,测量画图那是大汗淋漓,盐汽水直往嘴巴里面灌,李强好多次都不想去工地了,但是没有助手,一个人怎么测绘,都是我硬扛把他叫了回来。就这样的一段的在工业港的测绘,和我们的联系人武钢烧结厂二烧车间备品员朱德生成了朋友,因为老朱就是测绘的我们的联系人。测绘当时应该是技术科这样的部位的事情,我当时已经再次回到加工车间。按照道理说:车间的技术人员是应该是保证车间的正常生产的的。但是因为没有人员愿意去,厂里面硬是死啦硬拽将我和李强派到测绘第一线。这他妈的的真是怪事一桩,测绘管车间屁事啊,我们的TMD干这个事情,纯粹就是吃力不讨好的。 |
第三十七节 工人不想干活就说是技术问题 车间里面的加工工人是比较辛苦的,有的工人是碰见技术问题找我们处理,也有个别的工人有的时候不想干活,找理由休息一下,找什么理由比较好?一般都是找技术问题,找别的岔子一般的工人不敢。碰见的这样的不是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这就是考验我们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我们首先还是按照技术问题来解决,解决以后要心平气和的给师傅们解释,问题已经解决了,可以开工了。一般师傅们都会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大家心知肚明不说穿就好。 但是也有极端的情况,有一天,加工一段的工段长找到我,说划线的魏师傅说这个工件有技术问题,他们不能干。卧槽,这一个工件是当时厂里面的挂号的紧急加工件,这时候可不能含糊,我们几个技术人马上跑到一段平台了解情况,魏师傅说他们大概的眼睛测量了一下,工件铸造余量不够加工,要求我们技术退回铸造车间。我马上联络铸造技术人员来会诊。 铸造的技术人员的来了之后,听说工件不够加工,他们认为很奇怪,这是他们的严格按照图纸组织生产的,交付检查过关的。怎么会不够加工呢?我们决定上平台现场划线,结果工件吊上平台以后,经过现场的几方面的检查并没有发现不够加工。但是老魏又提出这里问题,哪里也有问题。这个时候我心里的恍然大悟了,这是老魏TMD的不想干活拿我们技术找茬儿开涮呢。 紧急工件一放就是二天,机修厂生产科和车间主任都急了眼,十万火急要我们技术组限期解决技术问题。卧槽,工人不想干活找我们技术的岔子,我有什么屌的办法,我明白老魏不仁俺们也不义气了。我要一个技术员全程做记录,和老魏开展了一场对话,我首先说加工余量不存在问题,要老魏尽快工作如果是加工余量引发一切问题均由车间技术组负责。但是老魏不开工,还在说这个问题那个问题,最后说道:这个工件太复杂了他干不了?我一看老魏这样说:马上还以颜色:魏师傅认为工件太复杂,本人干不了。好,我马上向车间和上级反映,请他们尽快安排技术过硬的人员来。技术员做了记录以后,我要求魏师傅签字,老魏一听我的话中有话,马上不吭声了。签字他是坚决不签字。你不签字我也不怕,因为我有全程现场记录,相当于有司法呈堂公证。 我回头找到车间主任说:魏师傅的说这个工件太复杂,他干不了,我们技术组问题解决完毕。我的打算就是老魏如果硬要往技术上找茬儿,我就写一个书面的报告说工人现有技术等级有问题,不能胜任现技术级别内的工作。建议有关当局对老魏的技术等级进行甄别,该降级的降级,该换人的换人。 卧槽,老魏那是一个人精啊,看见我们记录在案准备上报,马上乖乖的回去干活,再也不说这问题那个问题。其实就是自己不想干活,有尼玛屌的问题。不想干活找理由,找来找去吃柿子拣软的捏。找技术组的问题,卧槽,这TMD技术组都成了唐曾肉了。老魏的是我们车间的一个刺头儿,五大三粗又会武术,尼玛的车间的干部都有一点怕他,所以很多问题上对老魏都是比较照顾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不和工人师傅直接交锋的,但是你要找我的岔子,我们别无选择也不能客气,因为后面的机修厂生产科还有车间生产组那一帮屌蛋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尼玛马上就会说:你们那个袁星火,什么屌技术组?什么水平?搞一个老魏都搞不下来,第二天就会闹到TMD全厂去。所以老魏的问题解决了,麻辣隔壁重大件车间平矣。 |
第三十八 混成技术大拿了? 三次到重大件车间,我发现自己也成了技术大拿了,卧槽,自己给自己擦一点粉。其实说俺也是技术大拿也不过分。 国营企业不就是要学会扯皮吗?其实顾客就是上帝,我们这一些机修厂是带有服务性质的企业,为客户服务应该是我们的职业操守。但是不行啊,如果我在武钢机修厂在外面的什么炼钢、炼铁工厂里面处理技术问题,如果服务工作做得好,人家客户要求什么我们怎么做,我就怎么做。那么你TMD回来,有一帮人要喷死你。 因为武钢机修厂主导力量是搞生产的系统,他们才是老大,你在外面装逼,不是你的问题就随便答应对方,或者把加工工件拖回来,谁来干?最后还是要落实到生产系统,如果这样玩的话,你就死定了,所以当时的机修厂处理质量问题是你的问题,你赶紧处理。不是你的责任和你的事情,你赶紧甩出去,该找谁找谁?国营企业扯皮是一门必修的课程。不会扯皮在国营企业里面是混不出来的。 另外凡是涉及双方的技术问题的处理要求,一定要有记录。有一次热轧厂有一个零件匆匆忙忙的拖到车间来加工,说TMD是天字第一号,紧急得不得了,但是对方没有加工图纸作为依据,只是一个口头说法加比划,按照对方的的要求加工结束以后,对方反咬一口说我们干多了,卧槽,这尼玛没有技术凭据,双方互不相让唇枪舌剑大干一场,你TMD说你有理,我TMD说有理,最后不了了之。 从此以后凡是涉及到双方的加工问题和技术问题,劳资一律当时记录要对方签字认可。对方不认可也不要紧,记录里面有时间和地点,如果发生纠纷我会拿出来,说这是我的当时的记录。如果你们不承认可以做书写时间的司法鉴定。仅此一项避免了无数的扯皮和纠纷。也让喷子们无话可说。尼玛凭据在手,精神抖擞。 对于外来或者生产流程来车间的图纸、工艺和加工零件只要是有问题,我们都会主动联系对方,双方积极处理。很多设计院所的新产品到了车间以后,相关的技术人员都会主动联络一下车间技术部门,因为很多问题最后都要在实际加工当中才会发现,所以事先沟通很有必要。技术大拿是什么?就是看你对方怎么做?您客气一点,俺们也客气十分,现场的技术问题我们多看看。 你要是装老大装逼牛逼哄哄的。您的技术过硬,图纸没有问题,俺就服你算你狠,否则发现问题电话就找你,你就多跑路吧。 车间里面是大专院校的分配来技术人员第一站,所以我也带过好几个技术员,有一个徐玮是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分配来了车间,新来的大学生一般都是心高气傲的,看见车间嘛,不就是看几张烂图纸,哪里加工的时候,多了一点哪里少了一点,没有什么科技含量。知道我这个所谓的主任工程师是一个尼玛721工人大学毕业生,心里多少有一点打鼓鼓。卧槽,又TMD是一个水货。 我主动要徐玮到齿轮工段实习,并给他出了二道题目,第一个就是我在83年的时候看见天津大学机械原理中有关渐开线齿轮加工形成的原理,我认为有一段有错,并给当时的天津大学教授编者写了 ,指出错误所在。 我给徐玮的第一个课题就是让他看看天津大学的机械原理,请他看看这一段渐开线齿轮形成的过程是对还是错?并说明原因。第二就是给他布置一道题,测量齿轮公法线和机床进给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列出计算公式。 哈哈,徐玮也真是不错,在家里整整憋了一个月,跑来找我第一个问题,木有搞清楚,第二个问题主要是齿轮计算的公式换算,我就点拨了一下,徐玮很快就明白了。这一下徐玮也认为俺不是水货,多少有一点干货。 徐玮能吃苦,善于和工人师傅打成一片,我就放心的让他去工作,很快就成了车间的技术组长。可惜机修厂不留人,徐玮后来到新加坡发展去了,我是比较支持他到新加坡的,徐玮到新加坡碰到一点麻烦,那个时候我正好是新加坡项目的负责人,马上找一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老师帮助他解决问题。 怎么呀?不是我吹自己啊,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要服气一个人,还是要有一点干货的。我TMD是钟智慧的高级工程师半个关门弟子,国内的一级的期刊的论文就写了十几篇,在尼玛大专学校可以混一阵子。当然不会怂到哪里去。以前重大工艺编制和车间实际处理能力差一些,被尼玛一些喷子喷上了天,现在武钢机修厂技术这一个池子里面,多少算TMD半条鱼。说是技术大拿也不过分。 所以一个技术员在国营企业里面混,要能说会干,掌握工厂的核心工艺和技术,还要会扯皮,还要会已经一惊一乍,要做好记录保全自己,还要有一点对得起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干货。 |
第 三十九节 初到深圳 1993年的,俺都四十岁了,四十的男人一朵花,卧槽,我怎么没有看出来的哪里是一朵花?这一年的我第一次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的地方深圳。深圳在那是年代就是中国人特别有思变的青年人向往的地方,红透半边天啊。我一直到93年才到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真是难为情。 武钢开发公司在深圳成立一个武钢振兴钢材公司,就是买了一条的老掉牙的剪切钢板的生产线,利用武钢的薄板原料,加工成不等的钢板,在深圳也是大发其财。但是老掉牙的生产线的有几个零件损坏了,生产线停产,又没有图纸,听说武钢机修厂有一个卷取设备生产的工段,所以要求派员前来帮助测绘出图顺便检修。混了这么久,测绘了这么多的热轧、烧结设备这一次终于这一次测绘到了深圳了。这样厂里面要我带上卷取钳工刘和清等二人,在春节前到深圳,限期完成任务。 我倒是觉得这是一次了解深圳的好机会,八十年代深圳招商局来武汉招收工程师,人家就是看见俺是一个职工大学的文凭,没有纳入其中。大家都说的深圳怎么玄乎,正好俺也去窥探一翻。到了深圳,很快到了武钢振兴的钢板公司,生产线已经停产。我们一看立即开工测绘制图。卧槽,我算是开眼界了,这一条的剪板机是尼玛的五十年代的德国的剪板机,机器不知道经过多少的东家,现在到了武钢的手里,已经是有一点破烂不堪了。 我们几个都是熟手,所以不到一周的时间,全部的测绘制图工作全部完成,装配上了测绘零件以后,我准备给对方建议说可以开工了,但是这个时候刘和清师傅说:慢,这个剪板机经过我们以后,要检查一下剪板机两块剪刃之间的间距,不然容易发生冲车的危险,冲车就是两块剪刀刃之间没有间距,上下发生碰撞的事故。刘和清师傅拿出塞尺一测量,乖乖两个剪刃之间完全没有间隙。如果贸然直接开车咔嚓一下,就是大事故。卧槽,真是行行出状元,刘和清利用剪板机的间隙调控机构,慢慢讲间隙调整到0.02-0.04毫米。达到通用剪板机的技术标准。 在武钢振兴钢板公司期间,我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公司的机构,结果没有发现几个人,完全不像内地的武钢人满为患,吃饭是公司免费提供一个盒饭,每餐都有鸡肉,现在谁还还吃鸡肉,那个时候科稀奇的。这一些都是当时武钢罕见的。原来准备看看有没有机会到这个振兴钢板公司来工作,现在一看没有任何机会。 深圳当时还是来料加工为主要产业,外来的打工人员众多,到处都可以看见宿舍里面的晒的万国旗,成为深圳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到深圳到处跑了一圈,机械加工类似的企业非常少,多是玩具、服装加工、电子元器件来料加工。厂方看见我们工作完成得很顺利,也介绍我们到深圳的沙头角晃荡一翻,哇撒,黄金价格比内地真是便宜不少,大家都大包小包采购一翻。领略了一翻的深圳的风光。临近春节火车票不好买,振兴钢板公司给我们每人提供一张机票回武汉,飞机票现在不算什么,但是在那个时候只有厂长才能坐飞机,我们一般的出差只能望其项背。深圳是我第一次坐飞机。卧槽。 回到厂里交差以后,碰见生产科一个吴副科长,这厮不怀好意说到:袁星火我以为你这次到深圳就不会回来了。言下之意就是你不是这么喜欢改革开放吗?喜欢新鲜事物吗?到了深圳回来作甚?我当然是一笑了之,卧槽,我TMD傻?我四十岁了到深圳就不回来?大锅饭就你一个人吃?老子不能吃? 93年的深圳之行,给我留下深圳的印象,为我下一步离开武钢机修厂打下来一个基础。卧槽,劳资要走的时候,自然会走的。这一年我还抽机会,到了重庆市一趟,见到了小时候的朋友龚三波,见到他所创办的一个汽车零配件贸易公司,第一次看见这家伙有了一个长安面包车,口水那是一个哗哗的。 |
第四十节 准备混混研究生 90年代俺也陆续在《机械工程》,《机械工艺》《重型机械》等全国杂志上线发表论文10余篇。在大学里面能在全国机械杂志上面发辫论文,那是评定职称的重要标志,但是在工厂就是狗屁一个。 东北工业大学机械系李益民教授,曾经给我来信征稿,要我写一篇一万字的介绍有关的计算机辅助工艺的文章。说这篇文章对你将来职称或者报考研究生会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当时时间有限,没有动笔。 北京工业大学的一个老师也来信说:他们正在编撰机械部的机械工艺师大型书籍,要求我提供相关的计算机辅助工艺的介绍,包含计算机编程以及能够在当时计算机的运行的软坚和系统的基本流程。 92年,南京航空学院的一位搞成组技术的教授,看见我写的文章以后,来信了解工厂实际情况,一来二去之后,我表达了报考研究生的想法。 教授说:报考研究生首先高等数学和英语要及格,这是硬指标,专业课就比较好办了。教授同时说工厂的人员,报考主要难度是基础课。正好教授要到武汉出差,相约在武昌民主路的一家宾馆里面面授机宜。 命运捉弄人,这一话一点不假,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那天晚上,俺从武昌司门口走到民主路,再从民主路走到司门口。就是没有看见教授住的宾馆。真TMD邪门。 第二天,我在电话里面给教授解释,教授不相信,认为我在扯淡。这样的我的一点研究生梦想到此结束了。 |
第四十一 终极大忽悠-主任工程师 就在自己认为也成了技术大拿。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时候,一转身发现技术员、工程师成了傻帽傻逼的代言词。我的哪一些同学很多都当了科长和车间主任,手握小金库,满嘴牛逼逼。很多职工见了你,都说袁星火你TMD还在当工程师啊?工程师算尼玛一个屌,什么时候当主任啊? 这不是当面的打人的脸吗?这就是现场的工人风格,不用藏着椰着,有什么就说什么。我一听也对啊,上班的时候找了一下厂长,厂长尼玛忽悠我说,哎呀,你是我们厂里面的人才,你这样的人才,我们当然是要重用的。当时俺还灰常感动,厂长这样高看俺,俺一定要好好干,争取早一点被重用。 时间过得快,转眼几年过去了,当年班上第二集团的同学,纷纷脱离了技术岗位的苦海,进入了牛逼的科长和车间主任的岗位,把劳资看的是一地的口水,最后劳资也被重用了,被评为车间的《主任工程师》,当时把俺激动的几晚上都没有睡觉。 有一天厂里面召开科级干部大会,主任工程师说的是科级干部,劳资以为车间干事会通知我科级干部去开会,结果劳资等到黄花菜都凉了,都没有看见干事来通知我开会。事后俺偷偷的问了下干事,张干事,科级干部大会,怎么没有主任工程师啊,干事的眼神尼玛怪怪的,望着我一声不吭。 俺是明白人,马上抓一包好烟塞进干事的包包,把干事捞到一边行了一个礼说请兄弟明示,请兄弟明示。干事说:主任工程师说是享受科级待遇,其实是扯鸡巴蛋的。就是你们这一些老工程师不好安排,科长提不上,搞了这样的岗位忽悠你们的。说白了说是科级干部,其实不是的。奖金系数不算,科级干部开会当然不能通知你参加了。伙计不要说是我说的。 尼玛,搞了半天劳资的主任工程师还是和职工大学的文凭一样。是尼玛的水货。怪不得科级干部会议,不通知你参加,主任工程师根本就是一个大忽悠。高,实在是高,高家庄。 国营企业就是这样,你如果一段时间混不好,后面永远混不好了。你在30岁,40岁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后面的二十年或者三十年了,你TMD一辈子就是这样了。连将来的20-30年的都可以看见,这尼玛太可怕了。以前听说过时光机器,可以穿越时光回到从前,现在有了国营企业的天光机器,可以看到将来,卧槽。 这个时候,我要想一想了,是继续在武钢机修厂混,当一个技术流氓,人家也不会提拔你也不敢把你怎么样?60岁的将来你都可以看见了。 还是另外谋一番出路,退一步风平浪静,走一步海阔天空。树挪死,人挪活。怎么挪?因为职工大学的文凭,只能在武钢内部承认学历。挪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早在1984年,俺刚刚评上了工程师的时候,正好深圳特区来武汉招收工程技术人员,俺就递交过简历,深圳招技团的人员一看简历很感兴趣啊,再一看武钢职工大学文凭,人家就不愿意了。工作人员说:您这个文凭是不承认的。 要挪动就只要夜奔梁山,舍弃自己在武钢的工作25年的所有,从头再来。这个决心我当时实在是不好决断。出去自主创业说得好听,万一失败自己都如何面对。况且本人从来没有下过海,没有做生意的经历。就连我们的厂的吴总工程师都说:你TMD还会营销?老老实实在车间呆着吧,卧槽。 |
结尾篇 终极大逃亡 俗话说的好,天无绝人之路,正当俺东想西想的时候,97年武钢开始了第一批人员退休。其中有可以提前退休的条款。 这不就是宋公明送来的及时雨吗?俺一看,马上开始活动,倾其全力准备在这一场斗争中,毕其役而全其功。当时的提前退休的条款是很严格的,我申请提前的退休的时候,已经是退休的尾声,也就是运动后期了。同时还要是不可救治一类重症患者。 劳资的也加紧了活动,尼玛,搞一个水货主任工程师也忽悠老子,劳资背水一战,俺是惹不起,躲得起。就是要把不可能的事情,办成有可能。 所有的大屌们,都认为我的提前退休是不可能的,就是我所在的这个工厂这一关就过不去。国营企业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既不用你,也不放你,尼玛憋死你。 但是只要思想不落坡,办法就比困难多。当提前退休批准函送到厂里面的时候,所有的大屌们都TMD傻眼了。大屌们放下身段温柔的问过,袁星火你是不是办一个居家休养?回答是No。 就这样,在国营企业工作了二十七年之后,俺毅然决然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工作环境,放弃了所谓的主任工程师的头衔,我也看不到60岁的以后的我了。今后的道路也许跌宕起伏,也许穷愁潦倒,也许到处要饭,但是劳资愿意。 干得好不好,都是大爷自己的事情。尼玛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哈哈,俺那个时候刚刚43岁,四十三岁的大爷我不干了,谁他妈的爱干谁敢去,毅然决然的走向了自主创业的道路。 拜拜了主任工程师,拜拜了国营企业。 |
@whcbedu 2018-01-13 10:36:49 第三十七节 工人不想干活就说是技术问题 车间里面的加工工人是比较辛苦的,有的工人是碰见技术问题找我们处理,也有个别的工人有的时候不想干活,找理由休息一下,找什么理由比较好?一般都是找技术问题,找别的岔子一般的工人不敢。碰见的这样的不是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这就是考验我们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我们首先还是按照技术问题来解决,解决以后要心平气和的给师傅们解释,问题已经解决了,可以开工了。一般师傅...... ----------------------------- 现在俺还经常看见老魏,两人哈哈一笑 |
@魏德刚 2018-08-03 14:07:24 怎么不写创业的事了,我也在钢铁行业干了多年 ----------------------------- 你好,想在钢铁行业干了很多年的同道致敬,我后来创业不是钢铁行业了,而是另外的行业,已经写了名字叫自主创业十八年,目前正在继续写啊。http://bbs.tianya.cn/post-saytenya-39039-1.shtml 谢谢 |
有的时候看运气,我们单位技术口就有人办理居家休息 ,后来外面不行 ,又申请回去了。也有代干的工人,出去后来不行又回来了,不过回来代干当不成了,回车间当工人。 |
又来了,继续胡侃武钢机总厂的烂事。 |
2014年还是2015年的,有一点事情到武钢机总厂的去了一趟,结果后来生意不好怪柜台,武钢机总厂,改成了武钢机制公司,大概是厂长们嫌弃厂长的名号太小了,要搞成总经理才过瘾。 劳资拜拜以后,据说又改成了武钢重工,卧槽,这尼玛不就是东施效颦吗?看见人家三一重工誉满天下,想到劳资改一个武钢重工那不也是誉满天下吗?结果呢?结果就是一天不如一天,一年不如一年。上台的厂长、经理、董事长个个牛逼哄哄,工厂还是每况愈下。 我到当年的厂办公大楼的时候,居然还要登记才能进门,以前机总厂的时候,那都是岔的,看来好的东西冒学到,吹牛逼讲排场到处无师自通。 到厂里的久一点事情整完了之后,想到当年的二金工车间看看,毕竟俺在哪里当过工人、技术员、工程师。结果进了车间以后,你赫老子,还是几台当年的破镗床在哪里晃荡晃荡的,走到了当年的当工人的生产二段,更是吓人,没有几台机床在工作,一副凋零的样子。 俺带了一个照相机,原来准备拍几张照片做留念,一看这个样子算了吧,拜拜您。掉头回转驾车去。 |
这是当年二金工车间团支部组织活动的照片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职场天地 最新文章 |
总结提炼我的十五年体制生涯 |
回顾一下至今为止的人生,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
武汉找工作,真难!!! |
乡镇公务员值得考吗?记录乡镇公务员的日常 |
我找到怎么发帖了 |
学校那点事 |
飘——民办教师之教学日记 |
校招季,请各位应届生谨慎选择进入银行业。 |
〖天涯头条〗深圳,我的天堂,我的地狱 |
读书改变命运,记录自己考证的日子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