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职场天地 -> 我的黄金十年(一位平凡80后的职场与情感历程) -> 正文阅读 |
[职场天地]我的黄金十年(一位平凡80后的职场与情感历程)[第4页] |
作者:月光哥哥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尾页[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我的黄金十年(84) 如同斯巴达克斯中的奴隶主Batiatus在奴隶市场上挑选角斗士一样。一位农场主也在马市上挑选千里马。 其实,农场主家里暂时也用不上千里马,只是千里马是宝,谁都想要。 农场主买了一匹千里马后,回到家中发现实在没有什么大事需要千里马去完成,便把马养在那里。时间长了,家里人开始埋怨农场主,说好草好料养了一匹没用的马。 农场主也觉得大家说得有道理,便决定给千里马安排活。可农场里除了耕田、拉车、拉磨外,根本没有其它工作可以用到马,于是农场主决定用千里马去耕田。 千里马驰骋惯了,一到田里便开始奔跑,把扶犁的农人拉着摔了好几个跟头,再没有人愿意用千里马耕田了。 农场主又用千里马去拉车,可千里马跑得太快,很快就把车轮子拉掉了。看来千里马也不适合拉车。 农场主没有办法,就把千里马送到了磨坊,让它和一头驴子一起拉磨。开始千里马总是走得太快,驴子根本就跟不上,农场主就让伙计们用鞭子抽打千里马。只要千里马走得稍快了一点,伙计的鞭子就落到了千里马身上。慢慢地,千里马适应了拉磨,和那头驴子配合得非常默契了。 农场主看到千里马终于派上了用场,很高兴。可不久他又觉得千里马既然干着和驴子相同的活儿,就要享受与驴子同样的待遇。于是千里马好草耗料的特殊待遇没有了,每天吃着和驴子同样的草料。 千里马越来越老实、温顺了,拉磨时也不再高昂着头了。 有一天,农场主上山巡视,不慎被猎人布置的狼夹子给夹住了一条腿,随从的人好不容易把他弄回家里。当地的医生说农场主伤势很重,需要立即送到城里救治。农场主当即想起了那匹千里马,他让家人从磨坊里拉出那匹千里马,由医生护送自己去城里救治。 千里马终于又有了驰骋的机会,一上路便开始奔跑,虽然身上驮着两个人,但它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可没跑出多远,千里马就因为体力不支而放慢了速度,最后索性在原地转起圈来了。 等医生回去找了别的马把农场主送到城里,因为延误了治疗,农场主的那条腿只能被截掉了。 从城里治疗回来后,农场主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宰掉了那匹千里马,下了汤锅。 如果我把自己比作千里马的话,未免有点自恋。但我们需要去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是那匹千里马,我们该怎么办呢?甘于接受安排吗?是否最终也会被抛弃,被“宰杀”? 这个故事我很久以前就读过,当时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悟。 但现在结合自身的境遇,我不禁被惊出一身冷汗。 实际上,我刚被调到销售监查部后,每天只是审核并统计销售业务员的发票,后来又开始各处巡店,包括出差去外地。 才从繁重的董办助理工作中解脱出来,我也深深地舒了口气,好好地调整了一下身心。而后,我又用诸如“这个工作不用花太多心思”、“岗位没有贵贱之分”等理由来劝慰自己。 但久之,我忽然想到了这个千里马故事,顿时强烈的危机感袭击我心。 初夏的夜,微凉而又宁静。 公园里,花香四溢,散步与慢跑的人们沿着公园的走道间或从身边闪过。 我和流星雨寻着一处安静的长凳,探讨未来。 初步达成了2010年的规划——流星雨正式毕业后(六月末),找新的工作,最好能去园区;而我,则要系统地学习和钻研人力资源知识,待2011年春节后,要快速出动,去园区和媳妇汇合。 而当下,则要摆脱当前的不利局面,一是要寻找更多实践的机会,二是要发挥自己的价值,避免故事中千里马的命运。 男人,最重要的品格就是勇敢和主动。 有时候,我一旦想到要做某事,往往会忍不住立即去行动。 第二天,我没有同我的上级领导商量,就直接去找到董事长,说到现在的工作对我来说是一种浪费,请领导给我挪个位子。 董事长有点诧异,仿佛真的把我给忘记了。 “人力资源部最近新来了一位总监,你先去协助一下他的工作吧” 没有明确的职务或岗位,我于是又到了人力资源部,主要协助培训模块的工作,参与了一期促销员和销售业务员的培训,制作了PPT的课件。 空闲时间写了几篇文章投给了企业文化部,均被刊发。 后来,企业文化部的经理每期都盯上我要稿子,也算挣点小钱。 忽然就产生了疑惑,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是什么关系? 企业文化是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某个模块? 人力资源管理分几个模块?为什么?各模块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 就以上几个问题,我同总监进行了探讨,当时听总监聊了聊,但似懂非懂。 我深刻地认识到,虽然我将核心竞争力定位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尽管也有几年相应的工作经验,但实际上我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实在是惭愧。 如果这个时候,我去面试人事经理的职位,我又如何能够拥有自信呢? 从网上买了本李宝元的《人力资源管理通要》看了看。 那本书我是我在扬州出差时,在书店看到的,当时翻了翻,感觉作者旁征博引,写的不错。 可买来一读,看作者天马星空地扯了很多,却并没有能够解决我的疑问。 反而让我增加了许多新的问题? 究竟,什么是管理,怎样理解管理? 企业管理究竟管些什么?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重要性如何? 这些问题撕扯着我的心,让我烦躁不堪。 我发现,我必须跳出人力资源管理的小圈子,从整个企业管理的角度去看待人力资源管理,我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人力资源管理。 |
@鱼蛋大王 254楼 2012-10-06 14:14:46 一口气看完,继续关注,如果你能写出一些职场上的例子并加以点评,我认为更好,呵呵 ----------------------------- 感谢留言支持,会陆续写一点职场例子并点评一下,当然也仅是个人的观点哈:) |
@陈思南 280楼 2013-01-23 20:56:35 专门跟到这里,支持公子,与公子也是同行,愿公子能取得更多的成就 永远支持你 ----------------------------- 同行握手,感谢感谢,也请多多指点啊! |
@路会引路 278楼 2012-12-26 07:30:35 哪里有ppt啊,在说什么呢 ----------------------------- 感谢路兄一直来顶,ppt可以在此观看:http://teliss.blog.163.com/ |
@凝香雪飘 277楼 2012-12-23 17:41:15 LZ的文学造纸很高,故事很励志..... 我看了LZ做的系列PPT,形式很吸引人,思路清晰,逻辑缜密,但内容比较泛,也许讲解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效果......欢迎深入探讨培训知识。 楼主可以考虑做一个职业的讲师也是一种方向哦...... --园区一人力资源培训从业人员的小小反馈。 ----------------------------- 恩,非常感谢您的点评,我主要是写自己的成长经历,因此,也就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职业的讲师暂还未考虑,觉得自己经验还是非常欠缺的。 |
@艾言w 265楼 2012-10-29 11:06:07 楼主,很喜欢你写的东西,我现在毕业两年,一开始也是在一家小公司做总经理助理,现在换了一家公司也是做总助,也慢慢意识到自己所做泛而不精,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近期有一家规模中等的集团公司要我去做企划文化专员,正在犹豫中,不知道那个职位是否有发展的前景。 ----------------------------- 我现在就负责企业文化部,企业文化岗位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
@陈思南 280楼 2013-01-23 20:56:35 专门跟到这里,支持公子,与公子也是同行,愿公子能取得更多的成就 永远支持你 ----------------------------- 恩,感谢支持啊,ppt制作结案了,现在开始更新帖子。 |
我的黄金十年(85) 对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学习和研究还没有任何头绪。我决定先把以前的读书笔记和经验、感悟给彻底整理整理,将以前不成体系的个人知识库先梳理一下。 进入信息时代后,许多笔记、感悟告别了纸质载体,被记录到QQ说说或新浪微博上。我将它们一一翻找出来,按照“励志篇、职场篇、智慧篇、理财篇、情感篇”等粗略的框架进行筛检整理。 有一些笔记甚至源自小学时代,为什么呢?因为我从小学时就已经开始记读书笔记,比如,“恨不得点头唤出扶桑日,一口吹散满天星”,“粗柳簸箕细柳斗,世上谁见男儿丑”等等都是我儿时读《西游记》时摘录的,因此这些话语也记得最为深刻。可以说,如果把记读书笔记看作是最初级的知识管理行为的话,那么,我从小学时候,就有意识的开始个人知识管理。 而我又有这样的一个习惯。在用笔记录的时代,我通常开始一本新的读书笔记时,我会把往期的读书笔记进行淘汰整理,对那些我认为已经熟练掌握的知识、已经认为是常识的道理、认为完全是误导的甚至是错误的理念、思想等把它们全部杠掉(就是划掉,“删除”的意思),而一些认为自己还没有能够掌握的知识,没有能够做到的行为指导,一些自己读来依然震撼不已的道理,一些清新脱俗的美文佳句,一些简明严谨的文辞逻辑,则重新摘录到下一个Notebook中,开启新的读书笔记之旅。 就这样,不断延续,到2010年6月16日,我完成了对个人往期全部读书笔记的整理,并分享到网上,这也是我在网上分享的第一份个人编撰的资料。(http://ishare.iask.sina.com.cn/f/8245571.html) 流星雨也开始投简历找新的工作了。我把读书笔记打印出来,给她一份,让她读读背背,也算是临时丰富和沉淀一下自己。 翠翠得知流星雨要跳槽,感觉顿时缺少了一个强有力的帮手,非常不舍。她紧急跟翁总沟通,给流星雨一个涨薪的方案。 但这是我们的人生规划,又怎么会因临时的涨薪而变动呢。 其实,有的时候,一旦提出离职,都是已经决定好了的。很少会因为挽留而留下,包括涨薪。 可见,我们很多时候,不能因为员工提出离职了,才想到去关注他/她,才想到她/他是不是该涨薪了。而是要根据员工的表现和贡献,及时给予相应的激励。好的公司甚至有明确的薪酬管理制度,对何时涨薪及涨薪幅度都有明确的界定,让员工工作的有盼头。 但现实往往是,老员工总也得不到涨薪,不得不通过跳槽来实现升值和加薪。 这个道理相信很多人都明白的。但往往有时候,我们会把责任往上推。 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说,我们常常会讲,工资都是老板发的,我想给下属涨工资,也不行啊。 更夸张的是,有一些工资完全保密的单位,除了薪酬经理、人力资源总监或老板外,中层经理甚至都不知道下属的工资是多少,更谈不上给下属申请涨薪了。 岂不知,如果我们不主动为下属申请涨薪,更上层的老板又怎能关注得到每一位员工呢?是我们自己用的人,我们当然要为其争利啊。你看,古代的将军,打完胜仗后,都要在皇帝面前,将下属的功劳一一禀明,等待皇帝的论功行赏。 故而,曾仕强说,“一个人对上能够尊重上级的权,对下能够维护部属的利,你就是一个有天地良心的人。” 说起这个现象来,真让人桑心。多少离职皆因为此啊。忍不住多8了几句。 2010年7月3号,流星雨离开了学习和生活了四年的大学校园,正式毕业。同时,也准备好去园区国际科技园上班,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 而我,则还泥泞的沼泽中艰难跋涉。 为了先简单弄懂“管理”二字的含义,我下载了大量的管理学教材进行学习。 最开始时候的学习,纯粹还是单纯的接受,基本没有太多的反思和质疑。 然而,随着对资料学习的深入,我越来越困惑了。 我发现,理论丛林中,学说林立,观点纷争,理念混杂,莫衷一是。许多高校的管理类教材不过是全盘照搬西方的理论成果,但因为理论派系过多,只得一一罗列,然后选择一个相对权威的理论作为教材的核心理论来源。而许多的管理大师、咨询大师则继续拾人牙慧,缺乏创新。 我在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我大胆的想,大约如下三种人是很难创新的。 第一是完全对创新无意识的权威迷信者。这一类人压根没有任何怀疑或挑战权威的意识(或可以被唤醒),即使权威理论晦涩难懂甚至难以自圆其说,或者因时过境迁而跟不上时代潮流,也不去做任何的怀疑,而只是怀疑自己或怀疑现实,并为自己对理论不能完全“理解”或因现实与理论不符而深深痛苦甚至自卑。 第二是缺乏挑战权威的勇气或创新能力的怀疑者。这一类人对权威理论存在一定程度的疑惑、怀疑或质疑,但恐人微言轻没有效果或被笑话而缺乏勇气,也或者缺乏“破而能立”、形成自圆其说的理论体系的能力而没有创新。 第三是压根不作为者,信奉“权威自有权威的道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或者可以说,这根本就是懒惰。 理论从创立的那一天起,就是在等待被打破的命运。没有破旧,何来创新? 因此,当我每每无法理解权威理论之时,除了自我怀疑之外,我开始深入思考,反复琢磨,尝试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尝试在纷繁芜杂的理论丛林中理出清晰的脉络,尝试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与梳理,并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一套能够自圆其说而又简洁明了的个人理论体系(即所俗称的“个人知识管理”)。 不期望能够帮助得了别人,但至少能够指导自己,或为自己理清思路,打开思路,以期将来再会有新的突破。 可是,我非管理类科班出生,又是籍籍无名的草民百姓一个,有何德何能可以自己写理论?别羞煞了自己,笑喷了别人。 但是,有一天,我在微博上看到这么个段子,说爱因斯坦年轻时先去中学教书,后当检验员。突然有一天石破天惊,写出了相对论。他为什么有如此成就呢?传记作家弗尔辛认为,这是因为爱因斯坦“并没有与权威科学家进行辩驳、纠缠不休,而是在独立的环境下任由自己的思绪飞扬”。 哦,原来,爱因斯坦在写出相对论之前,大约也是籍籍无名的普通人吧。是啊,权威理论有什么可怕呢,我们不能钻入了前人的口袋而僵化了自己的思维。否则,怎么才能进步?于是,我开始打开WORD,开始尝试着整理一些散乱资料。 在整理资料时,无论是文辞语句还是理论梳理,我都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我想,既然我又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又何必照搬书本、迷信大师? 因此,一定要跳出圈外,一定要切入到事物的本质层面去深入思考,直到对事物的理解能够说服得了自己才行。能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理论系统,与我们的身份没有任何关系,最宝贵的是独立思考的精神。 于是,我的钻研和学习,一切皆以工作中的体验和自己的思考为出发点,以必须能够理解和说服自己为最大原则,我相信大道至简,再高深的道理,都可以朴素地去理解。 |
我的黄金十年(86) 当你尝试着去做一件对你只有好处而不会有坏处或损失的事时,不要有顾虑,说干就干! 不断的看资料,也不断地打开了我的思路;不断地开展新的领域,又不断地找新的资料。学习,原来就是一个淘宝的过程。 然而,大量的未知领域,让我无从下手。我发现任何知识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或多或少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牵连、相互交叉、相互派生的逻辑关系。 我必须跳出局部知识的狭小视野,以全局观对知识进行系统化思考,同时理顺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从全局的高度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知识,使得各局部知识之间相互论证、相互支撑,而不是相互冲突、相互矛盾。 于是,从初始时想学人力资源管理,到发现需要学《管理学》知识,而后,我又开始研究全面的“企业管理”,试图把许多杂乱的管理知识进行归类,但我发现,仍然有许多管理知识,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归属。 有一个微博段子说,职场上的学习,很多时候无老师、无教材、无标准答案,甚至连方向都没有。能否有效突破“三无”的限制,使自己能力得以快速提升,是职场中人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发展高度。要解决“三无”情况下的学习问题,首先必须明确你所要努力的方向。 而我所要努力的方向,就是我的知识地图。 也就是说,我必须先要给自己画好地图,然后再一个一个去攻克那些堡垒。 所谓的这些堡垒,就是一个个的研究专题。职场中的学习按照专题的方式去开展,不啻为一个非常容易出效果的方式。选定某一个专题后,尽可能挖掘这方面的材料,并尝试找出其中隐藏的逻辑关系。在相对系统和全面之后,再按照同样的方法进入下一个专题。这样持续坚持下来,无论在广度、深度还是系统性方面,都会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万事开头难。 当思维无法突破的时候,痛苦,痛苦,真是痛苦,痛苦地想要撞墙! 那一刹那,甚至有想放弃的感觉。 但想起我自己的人生规划,想起自己个人核心竞争力的缺失,我不得不咬牙坚持。 学习不是人生的全部,但学习都征服不了,那你还能做什么? 马云说,今天非常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 是男人,必须为自己负责,必须拼搏,必须豪气干云地去战斗。 没有过不去的坎儿。鼓励自己,敢于去啃硬骨头,全力以赴! 曾仕强说,人生其实只有一个理想,就是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曾经。 我在努力提升自己的曾经,我相信,将来的我,一定感谢现在拼命努力的我!我要未来的自己,一定是自己喜欢的模样。 随着探索的深入,我终于将计划中的知识地图延伸到“自我管理”和“管理技能”领域。终于,我初步完成了自己知识体系的建立,终于从系统和全局的角度,画好了自己的知识地图。 也就是说,我从“企业管理”、“自我管理”和“管理技能”三个维度,分别列出自己的学习计划,所有的课题加起来竟有三十多个。 三十多个啊,对我来说,这个是大胆的计划,是一个庞大的计划。 我不敢相信我能够完成。而且,我给自己定的计划是,要在2011年3月底之前完成,4月份正式开始找工作。 顿时,压力来了。 从酷暑盛夏的7月下旬开始,我开始第一个课题《战略管理》的研究。 很不幸,我第一个课题,就是一个大坑。为了填完这个大坑,我整整花了两个月。 互联网时代给学习和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从开始研究后,我就没有买任何书籍。全部的资料都在网上下载,疯狂的下载,通过百度文库、新浪资料、百度文档搜索下载、百度或Google网页文章搜索等各种方式去搜集资料,仿佛要穷尽互联网的资源。 资料搜集了很多,知识也学习了很多,但这些资料和知识怎么进行有效的整理呢? 知识的整理是对原有资料、信息、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消化吸收后进行编辑整理的过程。这是一个非常耗时、耗力的知识梳理过程,有许多琐碎的工作要做,如果没有将学习进行到底的决心,就很容易半途而废! 对知识整理的结果就是形成一系列的文档,随着文档的越积越多,就逐渐形成了个人的知识库。 2010年9月13号,《战略管理》的文档终于完成。我迫不及待地将它分享到新浪资料以及百度文库上。互联网时代的学习资料来源于网络,我也将学习的结果回馈给网络。 其实,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讲,把学习的结果回馈出来,也就是一种知识分享的行为。 知识的分享过程是一个双赢的过程,我们不仅能够将知识分享给别人,也能够通过知识的互动交流,实现自我知识体系的巩固和完善。同时,知识的交流传播也是一个展示自己才学的机会,客观上促进了个人品牌的传播与推广。你的知识传播的越广,你的个人影响力也就越大。 话说,当我研究完一个课题之后,有一种具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充溢心扉。 特别是,我感到自己的心灵非常的透彻,很多以前困惑我许久的问题,竟然神奇般地搞明白了!有时候,我不禁感叹,“原来人家早就这样了,为什么我现在才知道”? 其实,学习最大的乐趣就在于不断地揭示了一个个困扰自己的那些问题的裙底!我激动地在QQ签名上写道,“学习和研究是一种非常快乐的事情,仿佛是打开天窗见到了明澈蓝天和明媚阳光,是一种心灵透亮的清澈感觉!”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这样啊!没做的时候总是感到很难,很难,几乎感到不可能,甚至想象下都让人后怕。但是真正下决心要做,真正去做的时候,说不定事情会很简单,会很轻松,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所以,古人说的好: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是自己! 而且,学习和进步具有一种惯性,越学习就越饥渴,越饥渴就越想学习,就越有激情,进步就越快! 俺,就这么神奇地进入了个人竞争力提升的良性循环状态! |
我的黄金十年(87) 当一个人遇到看似难以逾越的障碍、难以克服的困难,崩溃到想撞墙的时候,这恰是他破茧成蝶、脱胎换骨的前兆!如果你跨越了这道坎儿,你就不是你了,你是一个崭新的、自信满满的自己! 我遇到哪些情况想撞墙呢? 不知道该如何去构建一个新课题的逻辑框架; 面对着网络下载的浩瀚资料(一份课题一般会有参考资料100-300份)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不知道该如何去整理; 对已经整理的理论素材,不知道该如何以一定的逻辑关系来组织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遇到各种不同的理论时,不知道该舍谁取谁,不知道谁才是权威,谁才是实际经验的总结; 当素材中的理论同自己的工作经验相背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当那些高深的理论自己无法理解之时…… 这些一个个的拦路虎如同唐僧西天取经遭遇的妖怪一般,一个个龇牙咧嘴地就跑到了我的面前。 肿么办? 《当幸福来敲门》中说,永远不要让别人对你说,你不能做一件事,哪怕是自己也不可以。假如你有梦想,你就有责任去捍卫它。别人不能做一件事,他就想告诉你,你也不可以。你想得到一样东西,你要踏前一步,实现它。 当我想到如果我能够将这三十多份的课题都完成,那就是多么让人兴奋的事情啊! 当我想到目标的吸引力,眼前的困难瞬间就是不是困难了。就如同打游戏一样,把它们看作是一个个游戏中的坏人大boss就行了。 一、不知道该如何去构建一个新课题的逻辑框架时,怎么办呢? 其实,先从自己的疑惑和问题的角度来出发,就可以初步形成了课题的框架了。 比如,《战略管理》的课题,我们首先会想到: 1)什么是战略?如何理解战略?怎样区分战略、战术、战略目标这些概念?(这个就是2007年面试进入本公司时,董事长的提问) 2)战略为什么重要? 3)在战略管理方面有哪些普遍存在的误区?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4)应该依据怎样的步骤去实施企业的战略管理? 然后,我们根据这些问题,先制定一个初步的,粗略的框架。即,战略概述(定义或概念、特点、重要性、认识误区等)→战略管理的误区及原则→战略管理的实施过程等。 这不就形成简单的课题框架了嘛。 二、面对着网络下载的浩瀚资料该如何去整理呢? 关于这一点,我后来在《课程开发技能》的课题中有过专门的阐述: 课题研究的过程,也就是“采百家花酿自己蜜”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相对较为机械的过程,但也是一个充满“淘宝”兴趣的过程。资料的整理方法就是打开每一份资料,将其中通过自己的判断认为有价值的内容复制出来,放在另外建立的文档中去,以备自己接下来再次完善纲要及内容撰写的需要。 注意,这些有价值的内容要按类别整理,不可以整个地放在一个文档中,这样内容太多,难以整理。而是要按照不同的类别、不同的主题放在不同的WORD文档中,便于检索,便于整理。 对于已经整理的原始文档资料,认为没有价值的,可立即删除,认为还可能进一步去看阅的,可以在文档的标题上做出相应的标记(如“案例很好”、“还可以进一步看阅”),并对这些文档另行放置,比如在原文件夹中另外建立一个“已看阅”的文件夹来放置已经整理过的资料。 然后,可再建一个“整理后”的文件夹,来放置已经整理后的分类存储的文档素材。 随着大量有价值的素材被整理出来后,课题的素材内容非常丰富,这个时候,需要对原有的课题纲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另外,在整理资料的同时,许多有价值的素材也会冲击自己的思维,拓展自己的思路,引发自己新的思考,因此,整理素材后,需要对原来的纲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使得课题内容更加丰满。 三、对已经整理的理论素材,该如何以一定的逻辑关系来组织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呢? 同样,我在《课程开发技能》中总结了我当时的经验: 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系统的。对具体某个课题来讲,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根据课题的逻辑关系分成相应的部分,而不是随机或随意的拼凑。因此,各部分的内容务必是要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织在一起的。 如何判断是符合逻辑呢? 符合逻辑就是合乎情理,就是看上去顺,就是按照我们通常可以理解的顺序去展开。 逻辑的设计非常的重要,每一次开展新的课题,逻辑的设计都要花费我很多的精力。 四、遇到各种不同的理论时,不知道该舍谁取谁,不知道谁才是权威,谁才是实际经验的总结时,怎么办? 其实,遇到这个问题,关键是我们没有抓住主要的矛盾。 想一想,我们学习、我们研究,是为了真正增加自己的真知灼见,是为了解决我们心目中的困惑,而不是单纯为了学习而学习。 因此,不管他公说公有理还是婆说婆有理,不管它哪个是权威,哪个是所谓的实战,我们只选择能够说得通的道理,能够让我们自己真正明白、懂得的道理,能够和我们工作相结合可以释疑解惑的道理。 五、当素材中的理论同自己的工作经验相背时,怎么办呢? 其实,这一点关键就是要对自己真诚了。我们学生时代的学习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只是填鸭式地学一系列的理论,很少去自己思考,或者根本就不需要我们去思考。 而工作之后,我们必须学习真正有用的东西。 那什么才是真正有用的东西呢?我认为真正有用的东西,就是对工作有真正指导作用、能够真正和工作无缝链接的东西。 故而,学习,别人的东西只是参考,学习,是借助于别人的理论结合自己的经验来形成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是“采百家花酿自己蜜”的过程,而绝不是囫囵吞枣、绝不是全盘吸收。 在后来《人力资源概述》这个课题的研究中,在面对人力资源管理有几个模块、各个模块之间有什么关联时,没有任何理论能够让我满意。 那么,这个时候,我并不是选择其中顺眼的、说得过去的就行了,而是,我要对自己真诚,我一定要寻求一种可以说服得了我自己的理论,如果没有,我就自己去创造,直到能够“自圆其说”。 六、当那些高深的理论自己无法理解之时,怎么办? 我相信大道至简,有些道理不懂,说明我们的经验和阅历可能还无法去理解,或者隔行如隔山,我们真的不可能啥都明白。因此,这个时候,则要耐心、则要务实,一是多创造实践的机会,格物致知,二是关注自己的核心领域,钻深、钻透,所谓“千招会不如一招鲜”是也。 |
我的黄金十年(88) 春去秋来,花谢花开。 2010年9月,原企业文化部经理离职了。由于我之前投稿热情较高,董事长让我接手了企业文化部。 许多同事不无感慨地说,仝大才子啊,你进入公司四年了,才第一次放到最能发挥你专长的地方。 企业文化部的工作相对简单,三大模块:一是三份内刊的编辑及出版;二是公司网站的更新维护;三是各种主题宣传活动的策划和组织。比起年初我在董事长办公室的工作,这里个人自主性更高,且有相对多一些的闲暇时间。 我利用每一个时间间隙来编织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将自己的一些感悟或学习成果中能够和公司的文化结合起来的部分分享到企业内刊上,比如,我先后撰写了《莫让光阴带走了你的激情》、《天道酬勤》、《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方向》、《是谁叫醒了自己的灵魂》、《高效率从何而来》等系列文章,有几个朋友私下里都说,内刊文章的可读性提高了不少。 的确,我除了对内刊的排版及校对严格要求以外,对文章的修改和润色也都花了很大的功夫。这样,公司的内刊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文章的质量都提升了不少。 在做内刊的这几个月中,我感受到,内刊的确是一个上传下达非常好的平台。只要你能够请得动领导、激发起员工。那么,内刊上便既有了领导的战略描述和经验分享,也有了员工的风采展示和思想灵光。 你看,领导往往有很多好的想法、宝贵的阅历和感悟但却没有时间分享出来,不妨写写文章,发到内刊上,既可以总结个人的思路、思想,也起到对全体员工的教育和培养的效果;而普通员工们,埋头于日常的辛苦工作中,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才华更快更好地展现出来呢?不妨给内刊投稿。你看,古人可凭一篇文章而金榜题名,我们又怎能忽视文章的魅力呢? 那么,如何才能请得动领导呢?我认为,介个,并非特别难,领导一般都是比较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或者说的更具体一点,领导都比较喜欢也有责任对公司的战略、策略、理念、价值观等做出更为细致和精准解释。 如果领导没有时间写怎么办?这个,也难不倒我们。可以安排内刊的记者或者通讯员约时间去找领导访谈,然后整理出访谈纪要请领导审阅后发表。一份内刊有没有领导的文章分享,往往也体现了这份内刊的份量。 而最可怕的结果就是,内刊变成了编辑部的自娱自乐。而我的个人观点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内刊上尽量不要出现主编或者编辑的文章(访谈除外),应该都是记者、通讯员、领导和各个部门员工的文章。 那么,如何才能调动员工写稿的热情呢?我想,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你遇到了自己就爱写作的员工。但情况往往是,大家工作都很忙,即使爱写,也不太愿意拿出休息的时间甚至挤出工作的时间来写,怎么办呢?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们不能忽视“无利不起早”这样的客观规律。首先,稿费的激励是最根本的,但这样还是远远不够的。你还要告诉同事们,写文章的其他好处,我大约总结一下啊: 其一、写文章是展示自己才华的绝佳机会。当然,这里的才华不是指文采,而是指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考。升职和加薪应该是每一位职场中人的期盼。但我们往往忽略了内刊的力量。内刊正是领导发现人才的地方,特别是会被高层的领导关注。我们平时都低调惯了,不妨写篇文章高调一下,或者你这匹千里马就真的被伯乐给发现了。 其二、写文章也是自己总结和提炼工作经验的非常好的契机。我们许多时候,有很多感悟或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渐渐地淡忘。而我们以文章的形式将其凝固下来,就是自己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实际上,这也是一种个人知识管理的方式。 如果,我们平时不想写文章,也就罢了,但是,如果公司有内刊征稿,或者内刊的编辑前来约稿,甚或公司举办征文活动,何不抬笔一试,书写锦绣文章呢? 其三、写文章,是锻炼文笔的必由之路。有人说,我又不是记者,也不是搞企业文化的,要文笔好干嘛。文笔好,有什么好处呢?我就不举古人对文章重视的例子了。且听我从另外的角度来分析。 文笔好,实际上就是善于表达,就是能够非常Easy地将自己的想法诉诸于笔端,也就是沟通能力强,特别是处在现在的信息社会,我们常常要通过邮件、短信、即时聊天工作来实现工作上的沟通和交流。而有观点说,成功因素中85%在于沟通,15%在于专业知识。可见,文笔好,实际上也是个人职场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而且,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经常写个方案、计划啥的,如果文字功底深厚,效率自然很高,对工作显然有很大的帮助。 除了告诉同事们写文章的好处外,我们还要帮助同事们克服怕写文章的心理。其实,很少有人真正特别喜欢写文章的,介个,从小时候开始我们就很怕写作文。小时候,我奶奶常说,“猪怕狼,狼怕虎,学生就怕星期五”,星期五写作文嘛。我奶奶不识字,都知道写文章难,呵呵。 我每每这样跟同事们说,文章重要的是思想,而不是文采。别怕写文章,自己怎么想的,写下来就可以了,只要让别人能够看的明白,能够领会自己的思想就可以了。 然后,我并保证帮助同事们去润色他们的文章(当然,这也是我的职责所在)。但是,我还保证,你只要有文字上来,不管多少,我都可以帮你润色出整篇的文章来。这样一来,大家真的就不再怕写文章了。 当然,我也不是信马由缰地去修改同事们的文章,每一个修改,包括标点符号,我都会同原作者沟通的。这也是任何一个编辑应该遵循的工作法则。 经过以上的一番努力,企业文化工作也做的越来越顺了。我很感谢公司给我这样的一个机会,它拓宽了我的个人职业生涯。虽然,并不是每一个公司都有企业文化部,但随着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虽然,现有的企业文化工作仅停留在内刊等基本的层面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建设、落地,但它却为我打开了另一扇大门,为我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活生生的实践经验,也让我的个人核心竞争力由人力资源拓展到企业文化领域,是我人生当中一段异常珍贵的职业履历。 |
我的黄金十年(89) 2011年3月3日。随着最后一份文档的完成,三十多个课题研究计划——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竟然就被我给攻克了。 巨大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充溢着我的心扉。内心那种模糊的自信渐渐清晰起来。我再一次深刻认识到:自信来源于心有智慧胸有墨,来源于真才实学,来源于拥有真正的技能和本领。 按照之前的人生规划,这个时候我要走出去,开始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要找什么样的工作好呢? 我想,我首先应该清晰地认识自己,也就是进行俗称的SWOT分析中的S、W分析吧。 我的优势是什么呢? 所谓的性格亲和、有事业心、沟通力、执行力强等等这些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层面,算不上是优势,有时候写出来也只是一种点缀吧。 优势要体现在与用人单位所考察的选人维度上是否有交集。 人力资源理论中,选人标准的通用六个维度是:专业知识(k)、专业技能(S)、综合能力/通用能力(A)、个性特征(P)、求职动机(M)、价值观(V)。 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选人最基本的要求。我虽然在专业知识方面经过了近一年的努力钻研,但这也并不能算是非常明显的优势。 而在专业技能方面,由于个人过去职业履历的混乱和现有平台的限制,其水平也只能算是一般吧。或许,我真的不得不把个人的敬业与奋斗精神、学习与分享精神等价值观方面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初露端倪的领导能力勉强算作是优势。 而劣势呢?我们往往最难认识到自己的缺憾和不足。 我想,我的劣势在于,我所努力钻研、学习和总结的专业知识尚缺乏大量实践的验证,且较为泛泛,并未能在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领域深耕。 还有,我做事情常常追求完美,但也往往因此而耽搁进度。 我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这些。我在个人简历中单独罗列出“需提升处”这个模块,并诚恳地写出如下两点我认为是自己需要提升的地方: 理论知识相对丰富,需要更多实践去论证、完善理论体系并加强、提升专业能力; 常因追求完美而影响行动速度,需牢记执行要诀中“速度第一,完美第二”的原则。 同时,在简历的自我评价栏目,我真诚的写道: “1981年生,本科学历,高职教师出身,后辗转北京、苏州寻求个人发展,拥有8年工作经验,期间主要担任过总经理助理(北京)、董事长助理(苏州)、人力资源与企业文化经理(苏州)等职务。职业前期,涉猎较多,后专注个人核心能力的提升。 我认为,1)要获得一碗水的薪酬,需至少创造一桶水的价值;2)人有真才实学好比货有真材实料,方能大展宏图。诸葛亮27岁便拥有惊人的远见卓识,三分天下于隆重,皆是因为其在出山前,已经潜修多年。因此,我不断专注于个人专业知识和核心技能的学习和研究,不断锻造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起步于社会底层,拥有比常人更多的危机感,正是这危机感,带给我持续不断的动力和激情。生活的磨砺和工作的锻炼,也让我的心胸更宽广,个性更开朗,心态更平和,意志更坚强。我一直在朴实的工作与生活中,努力塑造个人的品牌形象。我相信天助自助者,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伯乐。” 同时,我在简历上增加“胜任素质”栏,从“知识掌握、技能概要、通用能力、个性特质”等几个方面展现自己的卖点。 我在“知识掌握”模块,也真实展示了自己这近一年来的努力,我写道: 在前期工作实践中摸索、感悟的基础上,从2010年7月开始,本人对核心技能领域再行学习、研究后,进行系统的梳理并整理成文,形成以人力资源、企业文化为核心,并辐射到战略管理,品牌经营以及管理技能等各方面的“个人理论知识与经验体系”。 然后,我再陆续对个人在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方面的技能做一个简洁的描述。 在通用能力上,我罗列了自己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和思维能力。 “领导能力”:懂信任、懂放权,擅激励,懂珍惜,把员工看作是贵人,不仅带领下属做好日常工作,而且鼓励下属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持续改进,并能以自身的乐观心态和奋进精神,影响并带动周围的同事,不断发掘自身潜力,实现共同进步。 “沟通能力”:能够从员工自身的角度出发,为员工解疑答惑,让员工发自肺腑地热爱工作,并为员工提供职业规划参考,务必让员工个人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思维能力”:思维严谨、细致,擅长组织结构优化设置、岗位工作分析、操作流程(SOP)梳理及指导书编制等工作;并善于通过不断完善和创新,使其更精简、更务实。 这些描述都是我对自己深入挖掘后反复雕琢的最真实的评价。我想,写简历,一定要写真实的自己,这样,在被面试的时候,无论面试官围绕简历中的哪一个点去发问,我们都能很好地铺展开来,兴奋地去展示自己。 在“个性特质”栏中,我这样描述自己:谦和,纯朴,不怕吃苦;勤恳,敬业,持之以恒;乐观、开朗,酷爱运动。 现在看来,这个貌似写的一般啊,没有什么特别的亮点。有时候,写出最能代表自己个性的一两个描述就可以了。罗列太多反而让人无法抓住重点。 写好了简历,就开始满怀憧憬地到各大网站去投递。 流星雨已经在园区上班半年多了,非常期待我也能够找到一份园区的工作。她每天都去招聘网上帮我筛选招聘信息,然后推荐给我。说心里话,当时找工作,她花的心思比我还多。 除了在51job和智联招聘投递简历外,我还通过邮件给用人单位发简历。邮件中拟写了简单的求职信,再附上一份简历,一份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的研究成果。 我期望,用人单位不仅仅看我的简历,也看一下我自己个人对专业知识领域学习和研究的成果,虽然我不是科班出身,但我也同样可以做到很专业。 后来,我读到方文山的故事,我才知道,找工作也不是就我一个人这么做。人家方文山早就这么干了。 方文山是台湾著名词人,是周杰伦的最佳拍档。他当年找工作的时候,并非寄出简历,而是将自己最得意的100多首歌词寄出去,然后,他就被吴宗宪发现了。 如果方文山寄出去的不是100多首的歌词集子而是一份求职简历,简历上仅仅是这样的自我评价,如“将音乐视作生命、团结同事、刻苦耐劳”,你觉得他还会有机会吗? 如此,看来,求职时,我们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展示自己,特别是展示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最契合的那部分自己。 |
我的黄金十年(90) It's time to start living the life you've imagined. 是时候开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了!但这个时候,我感觉自己还没有准备好,虽然我在理论知识方面强化了很多,但我感觉自己的实践经验还很缺乏,可是,现有的平台,又的确难以提供给我更多实践的机会。 流星雨督促我,抓紧做简历,要抓住这春节后求职的黄金时机。 她说,摩羯座总是希望能把事情考虑周全以后再行动,这固然没错,但这往往也是你犹豫不决的体现。既然决定的事情,就勇敢去做吧,去寻找能真正发挥你价值的舞台吧。 打开QQ空间,翻看当时的心情,回忆当时的心路历程。 “你知道一个男人什么时候最寂寞吗?不是无人相伴的午后,也不是情人不来的夜晚,而是人人说你是高手,但你真露一手的时候,无人识货,甚至还说你不行,此时最寂寞。曲高无人赏,真金无人识。这个时候恨不得用石头把天砸烂。” 怀才不遇其实是一种失败,我们往往会怨天尤人,却没有思考过自己的原因。 不管如何,走出去,给自己一个机会,也给未来的东家一个机会。树挪死,人挪活,走出去,或者会别有一番风景。 然而,毕竟在公司四年了,还是有点留恋的。 而且,在一个公司呆久了,就越不敢走出去了。离开安稳、平静的环境,突然面对未知的挑战,心里还是有点打鼓的。 是啊,阻碍我们前进的,不是我们缺什么东西,而是我们现有的东西。 可是,梦想呢? 还有梦想吗?或者很多朋友会说,哥们,你没病吧?现在还谈什么梦想?! 我想,这世上有两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一是藏在心中的梦想,二是学进大脑的知识。 2012年夏天,与多年未见的大学同学小聚。同学见我还是那么的拼搏,说我这么多年还没有变,似乎永远都充满激情。 后来,我看到他的QQ签名更新了,“人,还是要有点追求的”。 梦想这东西和经典一样,永远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反而更显珍贵。 当社会的风霜吹凉了热血抹平了棱角,当学过的知识没有用武之地丢弃在脑海尽头,许多人早忘却了身为高学历人才的骄傲,沉寂了,平庸了。最可悲的不是身居不足盈尺的斗室,而是丧失了理想和追求,只剩下忍让顺从。没有人生来就是任人践踏的蝼蚁,但如果有一颗甘于平庸甘于卑贱的心,那唯一的归宿就只是蝼蚁。 好走的路都是下坡路。人生之路,要么向上、要么出局,你我没有选择。人生的未知之门,你已知的钥匙只有你自己的信念! 我们也许无法重新选择父母,但我们却有权选择自己的老板。不要傻等伯乐,首先你必须是你自己的伯乐,机会是属于有准备的人。 我反复地雕琢自己的简历,做HR的我,也比较了解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简历。 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简历呢?抛开基本的写简历要求,比如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彰显优势,真诚真实等要点外,其实,就是要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要有针对性。 做好这一点,就要做好对待求职职位的分析,分析岗位的任职资格要求,然后给出匹配度非常高的自我评价、知识技能和经验履历等。 这并不是让我们去造假,真实是最起码的要求。 但是,我们每个人的工作都是比较丰富的。有多个维度、多个方面可以展示。但毕竟不可能和未来的职位需求完全契合。但是,我们可以把自己履历中最贴近未来职位要求的那部分挑选出来,加以包装(请注意,是包装,而非“造假”)。这样,获得面试的几率会大大提升。 简历真的是太重要了。很多人会说,不要嫌我的简历写的不好,请给我一个面试机会,我会一战定乾坤的。 可是,你简历的这一关都通不过,你又拿什么定乾坤呢?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背景极棒但简历写的糟糕的人比比皆是。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简历已经愈来愈成为招聘市场的“硬通货”。理想世界里,只有最适合或最符合条件的候选人才能赢取职位。但在现实生活中,最适合或最符合条件的简历才会使候选人顺利进入最初面试以至最终影响到招聘决策。 终于,一切准备就绪了。默默地投递简历,未跟任何同事谈起自己的跳槽计划。 就是说了,又有谁会在意呢? 在我们的周围,能够全身心关注你的,也就那么寥寥几个,你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有时就如同一阵风,吹过了就没了踪影。所以,我们无需在意别人的评说,无需看别人的眼神,只需走好自己的路就好。 不管走在何处,我们不要迷失自己就好。 让梦想去指引自己。 真诚地对待自己,倾听自己的内心,按照人生规划的方向,大踏步、勇敢前行。 诚如稻盛和夫所言:“在如戏的人生里,为自己写好脚本的人与庸庸碌碌混日子的人,有着天壤之别。以你自己为主角,写一部人生之剧。” 是啊,努力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写好自己的人生之剧。 在连续投递简历的那两周,我清楚的记得每天都会有通知面试的电话。这是非常值得欣喜的。这说明简历上所体现的我,还是受欢迎的,而简历上所展示的我,也是我努力想成为的自己。 流星雨坚持让我去园区工作,因此,许多非园区的面试通知,我都放弃了。 终于有一家园区的外企通知我去面试,有点小激动。是老板在筛选简历时,直接给我打的电话。和我简单聊聊后,约定了面试的时间,然后又让前台美眉告诉我详细的公司地址和乘车路线。 毕竟有了八年的工作经验,对待面试,我早已懂得该如何去面对。 面试就像是一场考试,都是限时交卷。水平高低是决定成绩的一个方面,但发挥也非常重要。 面试之前,我们会参照市面上各种各样的指导类书籍,不能迟到,衣着整齐,懂礼仪,有礼貌等,给别人留下最好的第一印象。 在这些规则的支配下,我们往往会变得谨小慎微,朝着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的方向去扮演角色。 其实,面试的情形千差万别,与其参照标准答案,不如展现真实的自我。 而展露真实的自己,也才有最丰富的素材去与面试官沟通。 特别的,当我们真诚去面对来自于面试官的考察时,我们才最轻松,才最能充分地去展示自己的风采。 其实,做人也一样。 |
我的黄金十年(92) 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春天,真是一个美丽而又温暖的季节,也是一个充满热情和希望的季节! 有所感怀的时候,才会去留意那路边的花花草草,看它们萌芽、变绿,才会意识到春天,才会意识到生活不仅仅是忙碌,生活还有许多期待和梦想。 决定要去新单位了。 曾经有很多次想过,要能够去园区、要能到外企工作该多好。 可是,准备要离开的时候,还是有很多的不舍。 虽然,公司有很多问题,但是,四年来,我从公司中学到很多。 那些人、那些事,都将成为我生命中的过客。 那些为职场辛苦打拼的分分秒秒,那些为感情柔肠寸断的日日夜夜,都已经成为了回忆。 未来,还会拼搏,但那却已是另一番天地。 平静地做好工作交接,低调离开。 但忍不住更新了QQ签名:“2011年3月26日,一种生活方式的结束,一段人生经历画上句号。四年缘份,并不短暂,丝丝伤感,淡淡惆怅。” 度过了一个恬淡的星期天,紧接着也要开始新的工作了。 当然,也开始了梦寐以求的双休。 第一天报道,因时间掌握不准,竟早来1个小时。 在公司外面的马路边上,迎着和煦的春风和暖暖的朝阳散散步,整理心绪,以平静的心态踏入新的公司,开始新的工作。 办理好入职手续后,下属小王带我一一与各部门经理握手。感觉公司的气氛融洽、员工热情,同事亲和,与总经理、主管副总简单沟通后,开始正式切入工作。 新鲜而又愉快的第一天很快结束了。 来不及休息和调整,我就要开始规划新的生活。 当晚,我又更新了QQ签名:“2011年3月28日,人生翻开新的篇章。新的旅途,从这里起步,短暂的适应之后,需制定新的阶段性目标。人生成败,在于点滴汇聚。” 我给自己2011年的规划是: 一、以建立样板工程的心态全力以赴做好管理部的工作,完善公司的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 二、做好管理部的团队建设,在公司支持的情况下,逐渐引入招聘专员、培训专员; 三、高效率抓好日常工作,完成当年的招聘、培训任务及日常的事务性工作。 四、工作之余,继续研习历史,特别是世界历史,此为2011年的最主要的学习任务。 以前的经验积累,给了我很好的工作思路。 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上,我的初步想法是: 1)事情要分轻重缓急,一项一项来,需要制定计划,与主管领导沟通一致后,并按计划实施; 2)虽然管理体系亟待去建设和完善,但救火与防火应同时进行。因此,要理顺当前的当务之急工作,并及时跟进。 3)工作要追求务实、有效,不求表面现象或形式主义。要踏实走好每一步,夯实根基,为公司最终的人事、行政管理体系的形成奠定基础。 4)先从管理部自身的提升、内部建设入手,陆续开展对人力资源、行政系统的建设。 周末看《三国演义》,看到以前大将军征召谋士,谋士均要在开始入伙时有拿得出手的见面礼(计谋),才好立足。 我感悟到,一个人到了一个新的单位,也要迅速能够做出一些拿得出手的业绩,这样才能让自己在开始就站得稳。因此,开始的时候,就要紧张起来,不要等待着慢热。 是啊,许多公司人才储备工作不是很完善的时候,招人往往都是火急火燎的,恨不得立即招到立即就能上岗。 因此,我们换了一个环境,到了新的单位,千万不能放松,要知道,我们还是在试用期呢! 到公司后,我第一个小试牛刀的工作,是根据总经理的要求修订了公司的《公文管理办法》并设计了公文行文模板。 紧接着,总经理又说,公司现有的《员工手册》还是2007年制定的。 于是,接下来,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主管副总的支持下,带领人事团队,完成了《员工手册》的修订。 这次修订最大的亮点,是在原有《员工手册》的基础上,将主管副总(也是新入职)提供的、非常人性化、充满体贴和尊重语言的参考版本,与公司的实际政策和制度结合起来,并严格遵循劳动法的各项规定,最终形成既务实守法、又充满了人性关怀的新《员工手册》。 当然,我在编修《员工手册》的时候,也像之前搞课题研究一样,下载并参阅了大量的网络资料,不仅借鉴了人家的内容,而且在语言雕饰上,也精益求精。 在经过公司高层反复讨论并公示后,新《员工手册》在公司CRM平台上颁布了。 忍不住有同事夸赞我做的不错,特别是销售大区的同事发来了贺电(邮件)。 我们往往越是有了多年的职场履历,越是谦虚和谨慎。特别是刚到一个新环境,一般都比较谨小慎微。 而这相继的工作得到认可,也渐渐就充满了信心。 在公司入职面试时,就发现公司的招聘、面试流程不够完善。 这个也需要着手去整理。 但是,我没有像修订《员工手册》那样从庞大的招聘制度角度去梳理,而是先从招聘流程图、面试登记表、笔试题目、背景调查表、预录用通知书等方面去完善。 因为,招聘工作随时都在进行,从细节开始完善,随时完善随时可以检验,也让同事们从一点一滴中感受到公司人事工作的进步。 后来,招聘专员小陈来了,我便将已经初步完善的招聘工作顺利移交给他。 随着工作的深入,愈发感觉忙了起来。我开始不断追求效率的提升。 我在办公桌上贴上了字条:“速度第一、完美第二,先完成,再完美”。 而后,根据公司当务之急的需求,又陆续完成如下制度并付诸实施,如: 《员工入职管理办法》、《员工离职管理办法》、《新员工入职培训管理办法》、《试用期考核管理办法》、《差旅管理办法》、《公车私用管理办法》等等。 和我同住优租房的同事总是会说,“仝,看到你们管理部不断地颁布新制度,效率真是高啊。” 我说,其实,主要还是因为现在管理部原有很多的工作都没有书面的规则,我们现在就是把许多工作以书面规则的方式固化下来,这样,不仅仅起到指导下属工作的作用,也同时便于根据规则去检查和监督。 这和以前在上一家单位制定《岗位指导手册》的作用类似。 虽然,这里也需要《岗位指导手册》,但是,我们先将具体的工作,以管理办法的方式给固定下来,而后,等人员到位,岗位布局成熟后,再制定《岗位指导手册》。 在团队管理上,我逐渐由开始时的宽容随和,转向到后期的紧张严厉。 每周一次的例会上,我都要求每位下属详细列出上周的工作汇报清单和下周的工作计划。 并且,我要求大家在例会上公开晒一下本人的本周工作完成进度情况,对比一下各自的完成百分比,以希望各自形成竞争的意识。 有一天,员工关系专员小朱终于感到不理解了。 她说,“仝经理,我们工作是为了什么呢?还不是为了生活的更好,更快乐。但是,现在为什么那么忙,那么辛苦,这样岂不是失去生活本来的意义了吗?” 朋友们,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我希望大家一起来探讨下啊。 |
我的黄金十年(93) 当下属有疑问的时候,我们是耐心跟下属解释清楚呢,还是要求他们不要问的太多,严格执行就行了? 很多人认为,我们有权利去要求下属该如何去做,别的不要多问,做好领导安排的工作就行了。 销售部杨经理有一次在例会上就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其他部门的经理未置可否,而我和研发部的邵经理均旗帜鲜明的提出了相反的观点。 为什么呢?我在此先简单谈谈个人的观点。 我认为工作中对来自上级的命令或者观点存在疑惑这是正常的。一是下属可能思想上还达不到上级的高度,对事物的认识不如上级深刻;二则上级是人不是神,谁也不能保证上级就绝对正确。 一、对下属的疑惑给予解释是对下属最起码的尊重。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的领导对我们说,“让你这么做,你就这么做,别问那么多”,我们会是什么感受? 二、下属搞清楚了,真正明白了,才会心甘情愿地去执行,而不是不情不愿的去应付,甚至是故意整出相反的结果以证明领导是错误的,这样岂不非常危险? 三、如果不向下属清楚地解释TA的疑惑,这是在剥夺下属进步的权利。下属怎样能够进步?每一次将疑惑不解的问题搞清楚,这是下属获得进步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除非你不想培养下属,否则,你应该耐心的告诉TA,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 好了,回到上一篇篇尾的问题,有几位网友回答的非常好,都很有说服力。 @彩虹蜻蜓,“年轻人,苦点没什么,有压力才有动力,太安逸的生活毫无意义。关键是,如何让大家感受到工作的乐趣。愿意接受这种模式!” @Summer。“如果这份工作是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那么上班的8个小时就是快乐且充满动力的。” @杜若,“我的观点是:因为热爱、胜任自己所从事的这份工作,所以虽然忙碌,但并不觉辛苦,反而感到快乐和充实,甚至心中会充满感激。” @ ylion-曼,“辛苦和忙也是一种让生活更加快乐的意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可以看到每个点子都运用到实际中,并且让公司的发展更好,自己也会有更多的进步和提高。在工作中忙并快乐着,辛苦并充实着!估计这才是最好的工作状态吧!” @王陈,“1、苦或乐是个人的感觉,如果你觉得很充实,有成就感就不会觉得累,甚至很兴奋。反之就会觉得很累。 2、结合自己的经历,一般觉得痛苦的同时事后发现也是进步最快的时候。当然过程很痛苦。” @spell,“生活的更好、更快乐就看个人怎么去定义这个快乐与好了,就跟幸福一样本身定义不明的东西,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有些人忙中感觉充实、快乐,有些人忙于应付、觉得累。只能说心态不一样吧!如果把大家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这个情况应该会好很多吧”。 而小朱是从人生目的的角度来发问的,于是,我和她从人生目的的角度进行了耐心的探讨。 我说,“首先,你有疑惑或质疑能够大胆地跟我讲,我感到高兴。” 这说明,我并不是那种最失败的领导。你看,松下幸之助不是说过吗:“最失败的领导,就是那种员工一看见你,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没命地逃开的领导。” 然后,我接着说,“之前,我专门研究过《人生规划》这个课题,在其中,我对人生的目的有过深入的思考,同你的观点一样,我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快乐,那么,自然来讲,工作的目的,也就是为了生活的更好,更快乐。” 我接着说,“可是,这种追求快乐并不能只为眼前的快活而荒废未来,要追求快乐的最大化和长久化。我们苦心修炼本领,努力工作挣钱是为了追求未来的、长久的快乐(即是幸福)。” “因此,现在看似辛苦些,实际上,我们是为了追求更心安理得的,更稳定的,更持久的快乐。曾仕强有‘早成功不如晚成功’的观点,那么,与之类比,道理就是‘晚吃苦不如早吃苦’,年轻的时候不吃苦,不该吃苦的时候必定吃苦。” 再结合以上网友们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有时候,工作忙一些,这未必就是苦,而是要看你的心态是怎样的。如果你热爱这份工作,每天都充满朝气和激情,你会怕苦吗?如果你有明确的人生或事业目标,现在的工作正是你在朝目标的方向一点一滴的进步,你还会觉得苦吗?如果你感受到自己的努力给公司带来了良好的改变,自己也不断获得成长和进步,你还会觉得苦吗? 与小朱倾心交谈后,我并将《人生需要规划》这份资料分享给她。 我不晓得她能不能明白我所表达的道理。 她长相甜美而且家境可以,或者难以明白我这底层奋斗者的心声。 但是,从那之后,她再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工作表现也非常出色。她本来就是很能出活的那种员工,后来有几份工作做的相当出色,我现在都能清晰记得。 比如,我设计了公司培训需求调研表后,由她主导实施并撰写调研分析报告,那报告写得思路清晰,观点有据,结论明确,对公司的培训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她用PPT设计的公司校园招聘宣传彩页,转到市场部专业加工后,印制出来,简约而又精美,超出了我的想象。 她是处女座,做起工作来不声不响的,但是执行力方面从来不让别人操心,而且很多事情交给她后,就不需要再反复叮嘱了。应该说是一位非常得力的助手。 但我也常拿处女座这事儿和她开玩笑。 我说,“你知道十二星座中,谁最喜欢吃,谁最爱干净呢?” 她撇撇嘴说,“仝经理,你又笑我了啊”。 后来,招聘专员小陈来了后,小陈偶尔也会这么问她。让她感到处女座在摩羯座跟前真的很受伤。 小陈也是摩羯座,87年的小伙,虽然是苏州本地人,但是很干练很有工作热情。 记得当初面试他时,我担心地说,“你是苏州本地人,生活的压力相对较小,因此,我很担心你能不能吃苦,能不能出活。” 他很诚恳地说,“仝经理,您放心好了,我虽然是本地人,但我也是普通的农村家庭出身,不是什么富二代、官二代,同时,在事业方面,我也有我的追求。” 他入职后的表现,的确如此。 小陈和小朱,真乃2011年人事工作的左膀右臂啊! |
我的黄金十年(94) 进入2011年下半年,管理部主管副总离职。我不得不全面负责人事和行政工作。 负责行政工作是意料之外的安排,这方面我经验也不足。还好,当时的行政工作有行政主管小王顶着,真是感谢她,否则我就不可能把绝大部分精力都投放到人事工作上。 下半年一个新的重量级任务摆在管理部的面前,我们要编制公司的《新员工入职培训教材》。 为什么说是重量级的任务呢?当时,公司销售副总拿出两本行业标杆企业的新员工培训教材,对我说,“参考它们的教材,咱们也做一个吧。” 我一看,真是吓一跳,两本都是A4大小的版面,1.5CM厚度的“教科书”。 但打开资料一看,心中又暗暗惊奇。 书中的许多资料,和我之前研习的课题内容竟然暗合。 也就是说,编纂公司《新员工入职培训教材》将会省力很多,因为很多工作之前都做过了。 当然了,也不可以把原来的资料拿过来直接用,要结合这一年来的工作经验、人生阅历和感悟,以及最新收集到的资料,需要对原有的研究成果(以后统称为“课程”)进行升级,甚至重新开发。 一想到这里,便感到非常的兴奋。 能把兴趣和当前的工作结合起来,这么多么幸运的事情啊! 而且,我现在所做的工作,都是可积累性非常强的工作。 也就是说,我现在所做的点点滴滴,都在为将来的发展添砖加瓦。 按照曾仕强的理论,当一个人运势不济的时候,要蛰伏等待;当一个人顺风顺水的时候,则要快马加鞭,抓住这难得的好时机。 我先从教材的框架开始设计。 除了借鉴人家现成的资料以外,我们还要从如下两个角度考虑: 一、从新员工的角度来想一下,新员工到了新单位后,最想要了解什么? 二、从公司领导的角度来思考一下,公司高层领导最想让员工知道些啥? 基于以上的思考,结合部门员工的集思广益,我们最终形成如下的教材框架,共计四大类16篇课程: ①企业概况(公司简介、企业文化、产品及市场); ②规章制度(人事制度、行政制度、财务制度、信息安全及保密意识、办公OA); ③职业素养(实用礼仪、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心态塑造); ④进阶提升(沟通技能、执行力、压力管理、人际关系)。 以上框架通过了领导的审阅和把关后,我们就全力以赴地开动了,最终历时三个月全部完成。且内容经过高层领导的审阅评定后,得以顺利颁布。 在这个过程中,我对我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与之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二次开发。 与此同时,我发现,虽然才经过了一年多点的时间,我原有的其他课程都需要进行二次开发。 时间进入2012年,在制定部门内部培训的计划中,我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分解为12份课程任务,列入2012年的课程开发的工作计划中。 同时,结合我自己的知识体系,我给自己定了新的学习和研究计划,在2012年7月31日之前,完成自己原有知识体系的二次更新! 我罗列了任务的清单,一共是46份文档的撰写任务。 这其中,有一些是单纯对原有的课程的再次优化,如《时间管理》、《人生规划》; 有一些是对原有的课程的细化和拆解,比如原《人脉经营篇》拆解为《人际关系实务》和《人脉经营实务》,原《目标与计划篇》拆解为《目标管理实务》和《如何制定计划》,原《心理素质提升》拆解为《心态塑造》、《意志磨练》、《情绪管理》等。 有一些则是新增的课程,如《压力管理》、《标准管理》、《讲师授课技巧》、《课程开发技能》、《面试官技能训》、《该学哪些管理》等等。 心中有目标,风雨不折腰。在2012年春季的校园招聘间隙,结束了一天繁忙的招聘后,回到快捷酒店里,我又开始紧张地开发课程。 当心中有目标,就不再被外界的评价左右,就不会轻易激动和沮丧。不管外面风吹雨打,我自是在自己的课程殿堂里闲庭散步。 当心中有了追求的目标,就会不断激励自己朝着目标前进。我当时有一个口号就是,我的2012年,“我要用自己的一年时间实现别人三年的收成”作为目标,来督促自己,勤奋不辍。 当心中有了笃定的目标之后,人生便充满了方向感,尽管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坚持,需要牺牲大量的业余时间,需要2年、3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去实现,可是,我,已经在路上…… 这个世界上,是什么让我们最感动? 如果让我说,我想说,那些奋斗的日子,想起来最让人感动。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网上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非常激励人,“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努力的你。” 是的,现在的我,真的感谢那时候拼命的我。 那时候,公司8:30开始考勤,我每天都会7:30就到达公司。公司每天17:00下班,而我平均是19:00才下班。虽然是双休,但我几乎每个周六都会去公司免费加班。 努力完成公司的工作后,我又全力以赴地实施自己的个人计划。 每天晚上回到远在胜浦的优租房后,我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课程开发。 奋斗的日子,很辛苦,却也像梦一样,让人怀念。 清晨,六点多钟,醒了。 洗漱完毕,骑上电动单车,沐着暖暖的朝阳,从“明日之星”优租房出发,途经车行稀少却宽阔笔直的现代大道,朝公司匀速驶去。 每天,要骑行19公里,50分钟,方能到达远在杨东路上的公司。 冬天,很冷,或者,下着雨,湿了衣襟。 从没有感到辛苦,心中似乎只有快乐。 快乐,不是因为路边有美丽的景色,而是因为心中有目标,和不断与目标靠近的那份欣喜! 下班了,又是19公里,人车稀少,灯影陆离。 我想,那宽阔的马路上,那朦胧的灯光和斑驳的树影下,我那执着而又坚毅的身影,已成为了我心中永久的印记,是我那如歌的岁月中,最美丽的风景! |
我的黄金十年(95)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的罪恶和无耻,却被堂而皇之的掩藏在明媚的阳光之下。作为卑微的草民,面对各种无底线的卑鄙和龌龊,面对无处不在的流氓规则,面对日益污浊的空气、每况愈下的水质乃至“生化危机”的食品,我们又能如何?我们又该如何? 我们似乎已经陷入了“不吃饿死,吃了毒死,相互陷害,同归于尽”这样的死循环。 而这些不过都是表象,不过是阳光下那些显而易见的腐败和变态。而那些黑暗的角落,掩藏着的不可想象的肮脏,才或许是这一切的根源。 你看不懂我说些什么,我也不知道我说的这是啥。 有时候真的感到非常窒息,但我从没有放弃对美好的希望。 无可奈何时,不妨关注一些简单的快乐。 公司旁边,是一条还不算非常浑浊的小河,直通阳澄湖。 当天气晴好时,河里都会有许多的小鱼儿自在游弋。 每天早上,来到公司后,我都会去小河边瞧一瞧,看鱼儿自在的悠游,或者,扔几瓣面包屑,看鱼儿争先恐后地抢食。 这些,总会让我想起童年那无比欢乐的捉鱼时光,让我暂时忘掉烦扰,体会一下这些简单的快乐。 甚至,我每每从这些简单的快乐中,体悟到生活的美好。 这些简单的快乐,包括,每天中午在公司打二十多分钟的乒乓,偶尔在优租房的操场投投篮,包括去超市买一堆好吃的零食,或者陪流星雨逛街时在观前街的大洋百货又淘到一件喜欢的衣服。 当无可奈何时,就安静过自己的小日子吧,在这些简单的快乐中,体悟生活的美好。 但我明白,如果不努力拼搏,这些简单的快乐也是一种奢侈。 夹缝中生存的我们,不得不更加奋进和努力。 2012年夏,忽然决定要买房子,一瞬间压力陡增。 有时候,拼搏不仅仅是因为有梦想,还因为那些你逃不脱的压力和责无旁贷的责任。 特别是男人,更应该勇敢去面对这个残酷的社会,充满豪情、充满勇气,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未来,为家人谋幸福,为自己圆梦想。 想想毕业这么多年来一直逃避要成家立业的这个现实,竟荒废了许多青春。 还不如早做打算,早点感受责任和压力,或者这提前感知的危机感,能让自己的小宇宙早点爆发,以至于现在只能用“大器晚成”这个成语来作为自己对未来的期待了。 我并不是超人,有时候也会很累。 比如,有的时候从公司回到家,感觉晕晕沉沉的,便直接躺倒床上睡到晚上十点多,再起来洗漱刷牙,然后接着睡。或者有时候,未洗漱就一直睡到天亮了。 不过,我感觉自己的精神恢复的很快,一般有一个晚上深沉的睡眠,基本第二天上班的精力都能保证。 同住优租房的同事对我的艰苦拼搏感到不可思议。 我说,我比你大五岁,有许多压力你现在还体会不到。况且,由于个人出生环境的不同,我不得不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到2012年6月30日,我的46份课程任务全部开发完成,比原计划刚好提前一个月。 而后,紧接着进入PPT的分享计划。 为什么我会想到要在互联网分享PPT呢?在我刚开始在新浪微盘分享PPT的时候,就有许多网友不止一次的问我。 是的,为什么呢? 起先,是因为我做的一个《团队精神及忠诚度》的PPT,使用了网络的模板并进行了创新和优化,感觉还不错。 当时,看到很多网上的PPT达人都在分享自己的作品或者模板。 我想测试一下自己的水平究竟如何,就将作品发到新浪微盘和百度文库上,结果下载量和转发量非常可观。 而后,又发了《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和认知》、《时间管理》等几个作品,也比较受欢迎。 我想,我从迷惘、困惑中,一路艰辛地走过来,最终建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非常不易的。 一定有很多人,也同我一样,充满了困惑,在职场的漩涡中或不咸不淡或苦苦挣扎。 我何不将我的钻研成果分享出来,说不定可以帮助许多朋友缩短个人成长的时间。 只因之前在网上直接分享WORD,效果一般,网络资料太浩瀚了,我的那些浅薄的文档,很快就被互联网淹没。 何不做成喜闻乐见、赏心悦目的PPT呢,我想,这样,将会有更多的朋友关注,会惠及更多的朋友。 而且,我做课题研究的全部资料,几乎全部是来自于网络,这个计划也算是反哺互联网吧。 我内心则把这个计划命名为“攒人品计划”,期待将来会给我带来好运。 于是,就这样,意料之外的,开始了PPT的分享计划。 期初,我的设想是,从46份文档中,挑选个人最满意的课题,完成18份PPT的分享——这已经不是一个小的任务了。 后来,我觉得完全可以做30个,因为,我觉得还有许多的课题值得分享。 再后来,我又将任务扩大到38个。“38”这个数字并非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而是我精心选择可以分享的课程刚好又扩大到38个。 我计划是2013年3月底前完成全部的分享任务,然后留下一个月的时间续写《我的黄金十年》直到完成,然后再一身轻松地迎接五一与流星雨的婚礼。 当然,分享PPT的计划对我自己也有很大的好处: 其一、积累PPT素材、熟练PPT制作技能; 其二、对原有知识体系进一步的梳理和完善,并加深记忆; 其三、许多成品和模板,将来工作中都可以随时调用,将大大提升将来的工作效率; 其四、接受网友的点评,在与网友的互动中提升课程的质量和PPT技能; 其五、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走出自己狭小的人生圈子; ……等等或许还有很多。 又是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我给自己排列了时间表,以1-2周的速度分享一个,应该可以完成的。 于是,从2012年7月份开始,我工作之余的所有时间,除了周末陪流星雨逛街之外,全部用在了制作PPT上。 进入了2012年那个漫长的冬季,苏州阴冷而又潮湿。每天晚上,我围着被子,坐在电脑前,用冻的发抖的手设计模板、构思动画。 2013年春节期间,我把电脑带回老家,完成了第33、34、35号的作品。这是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能够在假期中完全按计划完成了工作任务。 在家人看春晚的同时,我还在制作PPT。 心中有目标的人,真的会有可怕的动力! 每制作一份新的PPT,模板设计、素材搜集都煞费苦心、耗尽脑汁。 但是,我越做越熟练,思维越来越开阔,速度也越来越快。 很多网友开始称呼我为“高手”甚至“大师”了,甚或有的网友惊呼我为“PPT领袖”,在我做到第16份作品的时候,某网站这样介绍道: “最近PPT界新出了个高手他叫布衣公子,他的作品设计精美,排版漂亮,内容丰富……” 这些都是我始料未及的。其实,这些PPT都只是分享课程的副产品,很显然,大家关注PPT更甚于关注课程本身的内容。 但我从做PPT的过程中,也深深的感悟到,“熟能生巧”、“量变引起质变”这些朴素的道理。 许多网友常常问我,如何才能制作高水平的PPT呢,问我看了哪些书或者视频。 我仔细回想了一下,真的没有特意看过任何书和视频,我只是像当初开发课程那样,从疯狂下载的各种PPT资料中,寻找自己喜欢的模板,然后模仿,然后再尝试着创新,多做,反复做,直到被网友称为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
我的黄金十年(96) 不知道朋友们注意到了没有,在2013年的两会期间,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接受媒体采访时,建言政府做工作报告要放PPT,不要只用纯文字。 李彦宏说,政府工作报告“干货”很多,提到了很多数字,“有些数字我能理解,但是有些数字跟我离地比较远,就没有深刻理解。那么多的内容,委员、代表各自的背景都是很不一样的,我相信绝大多数委员或多或少对其中的某一项是不熟悉的。 我们在公司里开会,讲业务是放PPT,用图表这些更直观、更容易理解的形式来讲数字。因此,建议未来的政府工作报告不要只用纯文字,可以在现场大屏幕上放一些PPT,把这些数字用图表或者图片的形式表达的话,更能够帮忙大家理解这些东西。 的确,我们能够感受到PPT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了,不仅是教学课件、工作汇报、产品展示、项目介绍、活动宣传需要用PPT,而且,一些简单的平面设计、动画制作甚至电子杂志都可以通过PPT来实现。 比如,当时,小王要做公司内刊的电子版,但她不会用AI也不会Corel DRAW,我说,何不尝试使用PPT呢?用PPT排版非常方便灵活,排完后转存PDF格式就可以了。果然,小王按照这个傻瓜办法,顺利完成了任务。 2012年的公司年会,人力资源部要求做一个动感、喜庆的年会视频,我和小陈花了两周时间,用PPT实现了视频制作,现场效果还不错。 平时,每一期公司新人训和在职训的电子海报,都是小朱和小胡(培训专员)用PPT设计后,保存为JPG格式,发布到公司CRM平台上。 如何做好PPT呢?身为PPT使用者和爱好者,我的确积累了一些浅薄的经验,之前都没有怎么好好地总结,今天,大概梳理一下自己的一些感悟,分享给各位朋友,也期待朋友们能够参与碰撞,给予完善或补充。 我个人理解,PPT仅是一种辅助表达的工具,其目的是让PPT的受众能够快速地抓住表达的要点和重点。 因此,好的PPT一定要思路清晰、逻辑明确、重点突出、观点鲜明。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但如果要达到以上要求,首先在PPT的构思阶段,就要先拟好大纲,设计好内容的逻辑结构。 如果要是由现成的文字内容转制PPT,则要对文字内容进行提炼,使之精简化,层次化,框架化。这方面,小陈做的非常好,可见摩羯的逻辑思维能力的确很强。 而小朱对内容的概况和提炼做的就不尽如意了。我也正是看到她在做PPT时对那些整段整段的文字不知所措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在做文字开发的时候,就要很好地体现逻辑关系和大纲结构。 如何才能体现PPT的思路和逻辑呢? 我们需要在PPT具体的设计中展现出来。我一般的设计是: 一、有目录页,通过明确的目录纲要来展现PPT的主要内容; 二、有过渡页,通过章节之间的过渡页,让受众随时了解PPT的内容进度; 三、每一个内容页,都有明确的一级标题、二级标题甚至三级标题,仿佛就似网站的导航条一般,这样,可以让PPT的受众能够随时了解当前内容在整个PPT中的位置,仿佛给PPT的每一页都安装了一个GPS,这样,PPT的受众就能牢牢地跟上PPT表述者的思路了。 四、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字体设计来区分不同的章节,这样更方便PPT受众对PPT内容进度的准确把握。 五、可以通过不同的动画设计来展现PPT的逻辑关系,比如,通过母版实现局部切换的动画方式,就可以很好的区分PPT的逻辑并列、包含等关系。 |
我的黄金十年(97) PPT的版式设计,最难的是创意。 创意怎么来?以我自己的经验来看,创意很难凭空想象出来,创意需要一个触发点去激发我们的灵感。 这个触发点来自于工作或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或者单纯是心中某时灵光一闪,但你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出现。 《个人知识管理》中那个鞋带的穿梭运用,是有一天我在上班的途中偶然迸发出的想法。到了公司后,我立即找相关的素材,竟然让我找到了高清而绚丽的矢量图!而后顺利设计完成。 《如何制定计划》、《课程开发技能》、《讲师授课技巧》等作品的封面设计是从锐普网友分享的国外网站上找到的灵感。 《组织管理实务》的封面设计是有一天偶然打开手机优酷时,从优酷的欢迎页面中模仿而来。 《标准管理实务》中的版面设计纯粹模仿的是WIN8的Metro风格。 《执行力提升训》、《激励方法集萃》中的颜色及部分版面设计,是来自于欣赏“夏酷工作室”部分作品的灵感。当然很多作品中都有一些细节是来自于各位网络PPT达人作品的借鉴和模仿,比如秋叶、面包等各位老师,不一一点名,在此一并谢过! 《人才选用育留》中那个非常有特色的栏目条设计,完全从国外网站的某个设计模仿而来。 《实用沟通技能》的那个有放大镜效果的封面,则是某次浏览一份企业内刊中找到的灵感。 《塑造五种心态》、《人际关系宝典》、《情绪管理指南》的封面设计来自于“So Easy办公效率平台”的资料,包括我早期作品中的许多图表,皆来自于该平台的分享,在此深表感谢! 《简明薪酬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导航创意来自于某杂志中的版面设计参考。 每一份PPT作品,都是一个故事,那创意出现的一刻,最是让人欣喜。 当我们没有创意的时候,怎么办? 是不是停下来,等待创意出现后再去行动? 根据我的经验,不管有没有创意,先尝试去做。 我记得,在我每做上一份PPT的时候,对下一份的PPT的设计方案还没有任何的构思。 但当我完成了上一份作品,下一份的PPT构思也就会自然而然的出来了,真是很神奇的感觉。这给我的感悟就是,许多事情,你要先动手去做。往往在做的过程中,思路就不断打开了。 因此,不要怕没有创意,要从行动中去寻找创意,去发现创意。 该如何去行动呢?我通常的方法是: 一、在庞大的素材库中寻找灵感——采百家花,酿自己蜜;每次,我整理自己素材库的时候,都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二、在生活中随处去留意灵感——随时去发现美;比如各种海报,指示牌,店面门头设计都有可借鉴之处;我常常在陪流星雨逛街时,在一处精致的海报前驻足停留,流星雨说,又找到你PPT设计的创意了哈? 三、在与网友的互动中激发灵感——思维碰撞出火花;很多份PPT流星雨也给了我许多宝贵的意见。 四、在浩瀚的互联网中去探寻灵感——素材无穷无尽,创意千变万化。互联网时代的学习和创新的便利是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我们怎能不好好利用互联网呢? 创意大师赖声川认为:“创意是可以‘练’的!”他相信,创意固然神秘,却是有法可学、可管理的。 我不知道怎么去练这个创意,但我发现,不断的创新,会让我们的思维越来越灵活,视野越来越开阔。 由于我们的特色教育,我们儿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被禁锢了,我们不得不努力去打破僵化的思维,去塑造独立思考的精神,去重新培养自己的想象力,这不得不说是一件悲哀的事。 但我想说,除了多做多模仿以外,还要敢于去创新。 创新其实就是要打破常规,就是要摆脱定式思维的束缚,勇于尝试进而得到创新。 近2400年前商鞅在变法前与甘龙、杜挚的辩论中所体现出的创新精神,如今读来依然让人敬佩和神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M?R?柯美雅说,“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所以任何东西都有改革的余地。” 2500多年前,老子就在《道德经》中提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创造思想。 什么是创新?通俗地说就是,别人没想到的你想到了;别人没发现的你发现了;别人没做成的你做成了。这就是创新。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了创新,便不会有今日人类的文明,可能还同猩猩它们一起过着钻木取火的原始生活。 不拘于常规,才能激发出创造力。不同寻常的思维方式才有不同寻常的创新结果,抛开思维惯性才能抛开历史经验的局限。 比如,利用类比思维,鲁班从割破手指的齿形茅草而得到的启发发明锯子;采用逆向思维,诸葛亮从孙膑添兵减灶的办法中得到启发,利用减兵增灶的办法,摆出增兵的架势,瞒过了司马懿,安全撤军千里。 扯远了。 但我的确从PPT的设计与制作中,体会到了创新的重要性。 同时,也逐渐摸索出了一些创新和激发灵感的方法。 不再害怕创新。 后面的作品中,对版式的设计也越来越随意,创新点也相对较多。这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尽量不要去重复原来的设计,尽可能的尝试创新,这样才能有所超越,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打开自己的思维,为想象力插上翅膀,自在飞翔。 至2013年3月8日,38份PPT作品的分享任务也全部完成。 回首2012年这一年,真是充实而又拼搏的一年啊,虽说不一定能达成“要用自己的一年时间实现别人三年的收成”这个目标,但这一年,的确收获颇丰。 个人知识体系重建完成,更新46文档; 通过PPT的方式分享了30多份课程,个人PPT技能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买了房子,筹备婚期,我的人生终于从一片混乱中渐渐步入正轨。 |
@白木幺二 327楼 2013-04-08 23:56:38 握爪 ----------------------------- 握爪 |
@一帆风顺zU 328楼 2013-04-23 15:40:55 呵呵,楼主写了好几年啊。。。。。 ----------------------------- 是啊,中间歇了做PPT,做完PPT再续写,写完又开始做PPT |
@六块菠萝 329楼 2013-04-23 23:33:48 楼主这个跨度厉害了,4年啊。 我跟楼主是同龄人,我今年也是毕业十年,再回首,过程纷繁芜杂,令人唏嘘;但生活总是朝着好的方向再发展。 希望楼主的正能量。 人生有几个值得回忆的十年呢? ----------------------------- 您好,我是03年毕业,如今整十年啊! |
@月光哥哥 2012-05-29 21:09:57 我的黄金十年(83) 海伦?凯勒说,“人生最大的灾难,不在于过去的创伤,而在于把未来放弃。” 于是,我狠狠心,与过去诀别。 虽然,那里曾有许多美如仙境的回忆,有许多难以割舍的牵挂,有让人痛彻心扉的往事,和让人怅惘无尽的遗憾…… 过去了就是过去了,一切都已经烟消云散,永远不会再出现在眼前。 没有谁能够找回从前,就让记忆伴随着我们,开始新的人生征程吧。 我相信,这是一个成熟男人应...... ----------------------------- @hrroom 2016-03-14 14:59:51 应该留空给林舒的,而流星雨,希望不是如其名,在自己空虚寂寞的时候选择的女人,是很难真心爱的。不过婚姻往往就是这样,最后选的都不是自己最爱的人,而是在需要的时候愿意选择陪伴自己的人 ----------------------------- 这个故事一开始就是个错误,我不想一错再错啦,谢谢您,虽然我如果再继续坚持,结果可能会不一样。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尾页[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职场天地 最新文章 |
总结提炼我的十五年体制生涯 |
回顾一下至今为止的人生,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
武汉找工作,真难!!! |
乡镇公务员值得考吗?记录乡镇公务员的日常 |
我找到怎么发帖了 |
学校那点事 |
飘——民办教师之教学日记 |
校招季,请各位应届生谨慎选择进入银行业。 |
〖天涯头条〗深圳,我的天堂,我的地狱 |
读书改变命运,记录自己考证的日子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