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职场天地 -> 【职场正能量】与其仰望成功,不如弯腰成长(连载中) -> 正文阅读 |
[职场天地]【职场正能量】与其仰望成功,不如弯腰成长(连载中)[第5页] |
作者:职业规划鱼 |
首页 上一页[4] 本页[5] 下一页[6] 尾页[1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TOP猛龙断空斩 2013-01-09 11:34:59 我想做销售 能给我点介意吗 现在 20岁 对与销售我很陌生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想做销售,应该先自己学会普及点销售基础知识,毕竟别人的指点也不能面面俱到,而是可以就一些具体的问题和你讨论下。所以,先把基础工作做好,然后在提问会更有针对性。 |
@跟咸鱼没区别 2013-01-09 07:52:46 如果社会再多几个像楼主这样的人,那社会何愁不和谐,社会何愁不进步,二老何愁不安康!楼主,社会期待您的继续! ----------------------------- 你过奖了,我只是尽自己的一些微薄之力来写点东西,喜欢看的就捧个场,呵呵。 |
【除了“成功学”,还要学点“失败学”】 相信大家对于成功学并不陌生,因为绝大部分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的读过几本,当然自己包括在内。自己从小也非常爱读名人传记,那个时候并不知道是成功学,只是在羡慕别人获得成功喜悦、激动的同时,还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动力、启示,或者灵感,从而也想效仿名人,希望有一天成为名人。 工作以后,便很少在去主动接触。一方面觉得它并不能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另一方面无止境的看这些书籍会浪费自己很多时间。现在回过头去再看那些书的时候,才明白许多成功学书如出一辙,都是一味的告诉人们一定要成功,成功以后有多好,才能被别人尊敬和仰慕。对于很多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来讲,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危害。一方面它只是告诉人们要给自己设置一个美好的愿景,却没有告诉人们如何才能实现,毕竟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成功的途径不同。另一方面没有告诉人们没有成功或者成功以后该怎么办,毕竟从“优胜劣汰”法则来看,只有一小部分人会成功,大部分人都不会。所以,成功的人容易在取得成就后迷失自我,而很多人不成功的人,反而容易忘掉人最根本的东西,却把成功作为个人“信仰”的全部。 所以,社会上很多正处于成长期的年轻人会迷茫,因为他们思考几个问题,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到底物质和精神哪个更重要?为什么自己不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 |
@snowgh 2013-01-08 22:35:55 刚入职不久,觉得几个人的人品很垃圾,见到他们没答理过,我实在装不出来,怎么办?? ----------------------------- 首先,你要问下自己是否已经做到足够好了,然后在评价别人是否是垃圾?也可能你在对方眼中也是垃圾。其次,你才入职不久,你重要的是选择适应环境或者选择离开,这样纠结度日对于双方都没有好处。有时候做好一件事,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重要。最后,你眼中的垃圾可能在别人眼中是块宝,试着换个角色、角度来看待,也许你会有意外收获。祝你好运! |
如果详细和他们沟通的话,发现大部分人是“成功学”的受害者。因为他们在潜意识中认为人活着就应该为了成功而努力,否则不如不做。导致他们的期望值很高,眼中和脑海中以财富和成功为主要目标,经常向别人询问什么职业最赚钱,来钱最快。但是,现实中的成功离他们又遥不可及,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到工作中,虽然想着骑驴找马,但结果是马没找到,还虐待了自己的驴。他们开始思考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其实潜台词是告诉别人,我怎么这么失败? 古语云:失败是成功之母,自己从小一直好奇,到底谁是成功的爸爸,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成功不会是成功的爸爸。因为所谓成功人士的传记和经验,即便是那些成功者也无法说清楚他们成功的关键原因,即使认为他们说的都是真话,但不是所有真话都说了——也意味着很多成功经验其实是倒推的结果,只是因为成功了,所以当年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而已。 |
个人觉得,在这个“成王败寇”的年代,虽然向成功人看齐和学习成功的经验很重要,但是,我们有时候更需要冷静下来,从一些所谓的“失败学”中来探寻下别人的心路历程。它不是教我们如何体会失败,而是教会我们如何最大限度的避免失败,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 首先,成功学确实可以让人看得心潮澎湃,亢奋不已,重新获取努力的信心。其实,这个过程就像精神鸦片一样,可以短暂欢愉,但是过瘾后带来的则是无尽的寂寞空虚冷。所以,自己很少去写别人如何成功,而是喜欢将一些走过弯路的案例进行分析,目的是能够以一种理智而深刻的角度将问题进行剖析,从而让读者明白困惑的真相。因为人只有失败的时候,总结的教训才深刻和真实,可以像镜子一样对照自己的现状。反而可以让我们对于事情发展的关键节点进行分析和把握。 虽然这些咨询者当前的状态是失意的,但可以让人学会理性的看待现状和问题本质,并根据提到的内容进行反思和思考。所以,很多年轻人读完后告诉我,每次读完自己所写的文章,有的人会感慨为什么没有早点看到这篇文章,而有的人则会感觉到倒吸一口冷气,并暗自庆幸还好没有像案例中的人那么选择。更加深刻的体会了什么叫做“少走弯路,就是捷径”的道理。我想,自己所写的“失败学”已经达到了最终目的。 |
@云雨惜2011 2013-01-11 18:48:34 道理易懂 ----------------------------- 如果你从这个帖子中看到的只是道理,那么说明我这个帖子失败了。如果你从这个帖子中看到的只是道理,那么说明你该好好反思自己了。自己说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问题自己是否仔细考虑过,是否有效执行过,是否在不断地要求自己,当你做好了,当你再回来看的时候,可能不仅仅是一些道理了。 |
@838426 2013-01-11 12:34:18 楼主不回复很正常,楼主该说的都说了。你连帖子都不看,或者用鼻子看的,问一些楼主解释完的问题,你觉得你对的起楼主的劳动吗。这不是学校,楼主没必要回复你。还有,别用命令的口气与人说话,你老师没教你礼貌吗。 ----------------------------- 呵呵,没有你说的那么严重,不是我不想回复,而是自己确实太忙了,都没来得及更新呢,才刚外出工作回来,这两天我还会继续更新和针对性回答一些问题,感谢关注,晚安。 |
其次,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昙花一现”的成功人士,很多人对于他们的陨落看法不一。个人觉得,不管外在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至少很多成功的人一旦取得成就以后,他们会花很多时间来“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和“体会”别人的各种赞美之词,会成功前更加忙碌。尤其是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讲,肯定会增加一些不必要的应酬,结交一些所谓的朋友,这些行为势必要占用他们原来用于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加上学习也要看状态,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整个人都很浮躁,无法沉下心来,总结的东西自然很虚。更容易在无形中放大自己的优点,却低估自己的缺点。时间久了,跌倒只是早晚的事。 平时生活中,有很多咨询者好奇的问我,您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什么您每天工作这么长时间,时刻不停地在工作,不觉得累吗?我回答:虽然很累,但是还是要坚持。因为自己明白,很多事情都遵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原则,当一个人感觉自我良好时,其实是开始退步的起点。一旦松懈,势必要打破原来良好的习惯和状态,比如学习习惯、思考习惯和总结习惯等等。这些东西不是一天建立起来的,但如果不坚持则很容易放弃,而当这些基础能力和宝贵品质被放弃的时候,也意味着一个人在一个行业里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被抛弃只是早晚的问题。 |
最后,不管到了任何时候,人是靠精神生存、靠思想站立起来的。少了这些做支撑,即使年少得志,拥有再多的金钱和物质,也只能是个暴发户或者土财主,更无法将这些钱财留住。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少年得志的年轻人,经历过一段辉煌期以后迅速倒下的原因。因为他们缺乏对工作由内而外的热情,反而坚信“先成功后幸福”的模式,为了成功而成功,在有所成就以后发觉还不如以前幸福,有了一种“高处不胜寒”的迷茫,不知道下一个目标是什么。自己曾接触过一些类似的年轻人,年纪轻轻,身居高位,忽然不知道自己该要去哪里了,因为以前所期望的东西都得到了。 所以,不管我们当前是成功,还是失败,其实这些并不关键。因为成功或失败不是终点,而是瞬时状态而已,关键要不断给自己设置更高的标准来要求和约束自己。同时,我觉得不管是谁,都需要对工作和生活充满了敬畏之心。因为敬畏,所以才更加认真。因为认真,所以容易做出成绩,这样才避免长期生活在后悔之中。我相信,只要每个人能够在工作上不断地积累,即便不能取得多大的成功,最终的结果至少是离成功不会太远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足矣。 |
【接受自己不是万能,才能变成一个能人】 据自己观察发现,当前年轻人最为困惑的一个问题是不知道该做什么工作,因为在招聘网站上琳琅满目的岗位中,好像哪个都可以做,但又觉得都不想做。一方面羡慕着销售等岗位的高待遇,但是承受不住压力和各种应酬。另一方面羡慕着会计、建筑等岗位的专业性,但又苦于没有专业基础。所以,他们会花费很多时间纠结到底在哪个岗位上。这个人群不仅包括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有很多有了一定工作经验的职场人。 在一次咨询中,自己遇到了一名有类似困惑的咨询者。他已经工作了三年时间,分别做过销售、市场助理等岗位,但觉得这些岗位都有不能接受和不适合的地方,所以在想该做什么职位比较合适。我问他有什么选择工作的标准和方向吗?他说,只要有人肯给我机会,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可以做,并且我也有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做的很好。 |
@猫顿女 2013-01-14 22:20:03 老师最近很忙吗?更新的速度比原来降低了呢。 还想问下,“中华职业咨询网”上每次老师发出的文章,是转载的还是自己写的呢? ----------------------------- 最近工作很忙,所以更新慢了点。我们网站上的内容是转载的,否则我们也不可能一天写一篇。 |
我继续问他,假设你准备参加一场演出活动,包括导演、演员、剧务、摄像等岗位,你想最想选择哪个岗位?他回答,想做导演,因为自己善于对于事情进行总体的指挥、安排和实施进度的把控。我又问他,假设已经有人了做导演,在剩余的岗位中你会选择哪个?他想了下,然后说随便哪个都可以。我继续说,请试着增加每个分工的专业门槛、难度及时长,比如,演员必须是科班出身,摄像必须持证上岗,剧务最好是有过相关工作经验,你会选择哪个?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用意,惭愧的说这些问题确实没有深入考虑过,是自己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 没错,很多人之所以纠结到底该做哪个工作的问题,根源在于他们把自己看成了一个万能的人,没有做不了的岗位,并且给他们潜意识中有一个前提是公司要给他们提供机会和学习时间。但是,他们却没有对于这些想法仔细考虑下,到底在现实中是否行得通。 |
首先,一个人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受到家庭影响、教育背景、亲朋好友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对于职业的选择性在逐渐变小,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实压力增加,个人可塑性降低,都决定了很多人已经失去了一些岗位的机会,而这些因素恰恰成为他们职业发展的绊脚石,只是很多人没有发觉而已。对于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岗位来讲,如果没有经过几年专业而系统的学习,将很难胜任专职岗位,很多公司考虑成本的问题,也不会给非专业人士机会。即使一只脚踏进某个行业,能够做的只不过是一些皮毛岗位,而不是自己想想中专业岗位。 比如,对于一些学历不高的人来讲,如果没有硕士或博士以上的学历,基本很难有机会去正规国办大学当老师。对于一些非重点大学金融类研究生来讲,即使想做金融类岗位,基本也只能从客户经理开始做起,和普通的销售没有太大区别,这样的职业转型意义不大,甚至还不如之前的岗位发展好。 |
@yu13xiao 2013-01-15 16:28:35 看了很多职业规划的帖子 发现又回到原点: 分析自身性格特点,找到自身的感兴趣点; 定下五年后的目标,逐步准备并实现。 终于想通,明天辞职,重新开始! ----------------------------- 好运! |
其次,一般认为自己什么都可以做的人,往往都不了解自己优势和特点,称之为没有职业“根基”的人。因此,他们就像墙头的草一样,想法随着时间而随时变动。今天想做这个职业,明天又想做另外一个。但是他们始终无法下定决心,因为他们内心并不是足够确信,更多的时候是处于“只要我想做,别人给我机会,我都能做好,但是能不能做的开心就不一定了”的自我安慰之中。并且,他们不明白一个职业发展空间的大小,不仅仅取决于想做和可以做,还要取决于能否坚持做下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 经常有年轻人问自己,李老师,您觉得哪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好、工作环境好、工资待遇好?对于这类问题,自己一般会开玩笑的说,我觉得厨师行业挺符合你的标准。很多人会好奇的问,不会吧?自己解释道,你有没有发现很多在五星级酒店的厨师收入很高呢?也可以拿年薪,工作环境也不错。难道这个不符合你所说的发展前景好,工作环境好和待遇好的“三好”问题吗?虽然这是玩笑话,自己其实想通过厨师这个者岗位来表达一个观点,虽然名字一样,但是,有的人在五星级酒店拿年薪,有的人在路边摊领着微薄的收入,发展可谓天上地下,而决定他们发展的不是岗位的区别,而是人的区别,是自己想给谁做菜的区别。总想做什么都好的岗位,但更要反问下自己凭什么馅饼会掉到自己头上?自己为接住这个馅饼准备了多少? |
首页 上一页[4] 本页[5] 下一页[6] 尾页[1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职场天地 最新文章 |
总结提炼我的十五年体制生涯 |
回顾一下至今为止的人生,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
武汉找工作,真难!!! |
乡镇公务员值得考吗?记录乡镇公务员的日常 |
我找到怎么发帖了 |
学校那点事 |
飘——民办教师之教学日记 |
校招季,请各位应届生谨慎选择进入银行业。 |
〖天涯头条〗深圳,我的天堂,我的地狱 |
读书改变命运,记录自己考证的日子 |
上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