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哲学 -> 西方哲学思想汇编 -> 正文阅读

[哲学]西方哲学思想汇编[第2页]

作者:田中行者2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1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哲学熔铸着哲学家对人类生活的挚爱,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对人类境遇的焦虑,对人类未来的期待。冯友兰:“中国的儒家,并不注重为知识而求知识,主要的在求理想的生活。求理想的生活,是中国哲学的主流,也是儒家哲学精神所在。”冯友兰进一步提出,“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
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所以过去没有职业哲学家。在中国,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
“人,诗意地栖居”,源自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后经海德格尔的哲学阐发,“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就成为几乎所有人的共同向往。诗意地栖居亦即诗意地生活,而诗意则源于对生活的理解与把握。所谓栖居是指人的生存状态,所谓诗意是指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
“诗意地栖居”,是旨在通过人生艺术化和诗意化来抵制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个性泯灭以及生活的刻板化和碎片化。所谓“刻板化”是指现代技术为了生产和使用的方便,把一切变得千篇一律。而“碎片化”则指人和自然脱节,感性和理性脱节,人成为物化的存在和机械生活整体的一个碎片。
 
这地方,风景不错的,你也来春游了呀
 
哲学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也就是具有人的精神境界和践履人的理想生活;而其他的学习则是掌握具体的知识与技能,从而能够承担某种具体的职业。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
趋一己之利而避一己之害,这是“自然的产物”。在把现代西方哲学称作“语言转向”的同时,人们常常把马克思的哲学称作“实践转向”,并以“实践”的观点去理解和解释全部的哲学问题。特拉斯创始人马斯克:“我一直有种存在的危机感,很想找出生命的意义何在、万物存在的目的是什么。”
胡适:“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存在主义几乎等同于一种信仰,那是对生命自由的信仰。人是注定自由的,而这种自由正是通过人的选择与行动被赋予意义的。如果一个人走上了敢于行动而富有勇气的道路,那么他就是自己灵魂的绝对主宰!
 
萨特:人生之于大多数人而言,既无意义,也无价值。现实主义者注定走向虚无,理想主义注定接受痛苦。哲学不是僵死的概念和刻板的教条,而是一个熏陶、体验、陶冶的过程,是把自己培养成“人”(而不是“某种人”)的终身大事。音乐会引起心灵的震荡,而哲学会引起思维的撞击。
人类不再通过宗教或听命于权威,而是运用理性来认识世界时,哲学便诞生了。科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是倡导追求真理,鼓励创新,崇尚理性质疑,恪守严谨缜密的方法,坚持平等自由探索的原则。狄俄尼索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奥林匹斯十二神之一,葡萄种植业和酿酒的保护神。
亚里士多德开创了以观察和经验为依据,而不是以抽象思维为依据的哲学方法。随着罗马帝国的灭亡,欧洲人对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一无所知。中世纪后期,他的著作从阿拉伯世界重回欧洲。亚里士多德:诗歌比历史具有更深刻的哲学蕴涵,更值得认真关注。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是两种极端之间的中间状态,而任何一个极端都是不好的。这种中和的个性,正是获取幸福的途径。慷慨在浪费和吝啬的中间,勇敢在鲁莽和懦弱的中间,自尊在自负和自卑的中间,谦恭在无耻和羞怯的中间。亚里士多德把中道规定为人们在情感和行为上的处理得适度或恰当。
 
所谓的“希腊化”一般指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后的北非、西亚和希腊世界,包括他去世后建立的三个王朝,时间从公元前334年至公元前1世纪。关于诸神,伊壁鸠鲁认为并不十分了解,同时又没有否认它们的存在。他认为,诸神远离人间,作为神,它们根本无意于干涉一向混乱不堪的人间事务。
对诸神,“我们既无所指望也无所畏惧”,在我们看来,它们似乎是不存在的。荀子《天论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曾经三次在“稷下学宫”担任“学官祭酒”。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斯多葛哲学学派是塞浦路斯岛人芝诺(Zeno)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在雅典创立的学派。
斯多葛学派观点:死亡和不幸难以驾驭,无人能逃,因此必须不失尊严地去面对。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从公元161-180年在位,是罗马帝国黄金时代的象征。作为一个斯多葛学派哲学家,奥勒留让我们看到,一个处于权力巅峰的人,也可以是一位哲学家。几乎亚历山大的所有继位者都自称是斯多葛学派。
 
不错的贴,楼主辛苦了,加为精品贴。
 
孔德说,他在研究人类智力在不同活动范围的整个发展时,发现了一条根本规律:我们的每一种主要观点,每一个知识领域,都先后经过三个不同的理论阶段:神学阶段,又称虚构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又称抽象阶段;科学阶段,又称实证阶段。
人们普遍认为,除了爱因斯坦以外,牛顿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定律能够说明地球上一切物体的运动状况。科学规律的发现过程,就是从特殊到普遍的过程,也就是归纳过程;而应用规律的过程,就是从普遍到特殊的过程,也就是演绎过程。
培根:稍有哲学知识就会使人倾向无神论,而深刻的哲学识见则使人产生宗教思想。欧洲古代和中世纪属于神学阶段,14-18世纪属于形而上学阶段,19世纪以来属于实证阶段。在实证阶段,人们不再探索宇宙的起源和目的,而是借助于推理和观察,以便发现事物的内在逻辑。
 
古今思维方式的演变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古代整体系统思维方式——近代机械系统思维方式——辩证系统思维方式——现代复杂系统思维方式。人类自从进化为“人”以来,就一直在思考,思维力也是人领先于其它动物的根本特征之一。
目前,人类最底层的思维方式其实只有4种:第一种是发散思维,第二种是水平思维,第三种是收敛思维,第四种是系统思维。斯宾塞(1820年-1903年)把知识分为最低级的知识、科学知识和哲学三类。最低级的知识是完全不联系的知识,科学知识是部分有联系的知识,
而哲学知识则是完全相联系的知识。斯宾塞认为,科学和宗教的对立是各种信念的对立中最古老、最广泛、最深刻、最重要的对立。随着科学的进步,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事物的解释上,科学越来越取代了宗教。宗教不得不把自己局限为对作为整体的宇宙的存在作出解释。
 
科学的终点就是宗教的起点。在生物有机体中,它的各个器官是为着整体的生存而生存的;而在社会有机体中,整体是为了各个部分的存在而存在。除了社会的各个成员之外,社会本身不应成为目的。社会越是实现了个人自由的原则,它的生存价值就越大。维护公民的个人自由是社会的根本职责。
国家的调节作用应当是消除个人之间的冲突及一切对个人自由的侵犯。对叔本华思想影响最大的是柏拉图、康德和佛学。怎样才能减轻和避免人生的痛苦,成为自由和有道德的人呢?叔本华提出的根本方法是抑制人的欲望,主要途径是研究哲学、欣赏艺术,最终达到佛学里说的涅槃。
叔本华认为,无欲是人生的最后目的,是一切美德和神圣的内在本质,这样才能从尘世中得到解脱。成就感就是人的价值感。从人的内心世界来说,每个人都渴望拥有成就感。因为成就给于我们正面的肯定,是我们生存的动力。第一种成就感是与本职工作相联系的,它赋予我们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很多想法跟我想法很相似 但是还不够细!
 
成就感,指愿望与现实达到平衡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一个人做完一件事情或者做一件事情时,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愉快或成功的感觉。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1813—1855)认为,人的存在分为三个层次、境界:审美阶段、伦理阶段、宗教阶段。克尔凯郭尔一般被视为存在主义之父。
克尔凯郭尔是丹麦的精神灵魂。在哲学和神学上,毫无疑问克尔凯郭尔是丹麦唯一的骄傲。而在文学上,也许只有安徒生有资格与克尔凯郭尔相提并论。对于北欧最古老的哥本哈根大学,克尔凯郭尔也毫无疑问是他们的骄傲,克尔凯郭尔研究所的成立是最明显的体现。
克尔凯郭尔认为,哲学的起点是个人,终点是上帝,人生的道路也就是天路历程。克尔凯郭尔坚信自己深爱着里贾娜·奥尔森(Regina Olsen),但在他们订婚后他却选择放弃婚约。克尔凯郭尔强调这三个阶段不具有时间上和逻辑上的先后顺序,也不是每个人都必然经历的,人生可能处于任何一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转化不是一种“过渡”,而是“飞跃”。在审美阶段中,人们没有目标,只追求乐趣。欲望的无限要求带来的是失望。伦理阶段中个人要承担社团的责任和义务,伦理的生活是自我的利益与他人利益的调节,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合乎律法的生活。
宗教阶段不再是关乎社团的利益,而是听从信仰的召唤。克尔凯郭尔要人们穿透审美生活,在享受生活所带来的幻象和愉悦之后,去发现隐藏在其背后的不幸和痛苦,进而认识到伦理生活的局限,从而最终进入到沉静的宗教阶段。在审美阶段,人的生活为感觉、冲动和情感所支配。
在伦理阶段,人的生活为理性所支配,将个人所欲与社会义务结合起来,遵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准则,趋善避恶,崇尚理想。宗教阶段的生活为信仰所支配。在此阶段,人不再追求享乐,摆脱了世俗、物质的束缚。人生道路的三阶段(境界)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上升过程。
 
“重新评估一切价值”是尼采提出来的著名口号,作为其全部理论的出发点。尼采认为,酒神狄俄尼索斯精神体现了一种无穷无尽的生命力,意味着人的一切最原始冲动都获得解放,而不受任何理性观念或原则的约束。狄俄尼索斯的世界是一个狂醉的世界,是人性得到充分表达的世界。
或者说是人的生命感受最强烈的世界,是个人与世界融为一体的世界。尼采一再强调这是哲学的真正世界,真正的哲学应是狄俄尼索斯哲学。尼采认为,人的生命是一种冲动、创造力,或者说是一种不断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倾向。他说:“生命所追求的首先是释放自身的力量。”
在尼采那里,末人在性质上恰好和超人相反。末人是个性被泯灭的人,是缺乏创造性和自主性的人。与之相反,超人的根本特色是生命力得到充分发扬的人,是具有鲜明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是具有超群智力、坚强意志、绝对自主性、高昂激情的人。
 
在斯宾格勒看来,艺术是人类能为自己的世界感受所寻找到的最直接、最生动的象征性表现。在斯宾格勒(1880年-1936年)那里,文化是一种人类在具有醒觉意识后所逐渐形成的灵魂,是生命的自我表现的潜能。1911年,斯宾格勒辞去了汉堡的教职,移居到南部的慕尼黑。
从1911年到1918年,斯宾格勒像一个苦行僧一样隐居在慕尼黑的小屋里写作。他看到,西方文化只是世界多元文化的一种文化类型,既非世界文明的中心,也不是所谓的最优等的文化。这帮助欧洲人瞩目自身以外的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埃及文化、阿拉伯文化等多元文化世界。
对于西方文化中以技术为代表的工业文明,在斯宾格勒眼里,就如同浮士德一样,一生追求美好,最终却被魔鬼带入深渊。而这种文化所表现的文明形式从拿破仑的时代就开始衰落。斯氏认为,作为浮士德式的文明之载体的技术,是西方社会一切灾祸的根源。“没落”并非死亡和没有出路。
 
先知预言的价值恰恰不在于它的实现,而在于它对社会的批判,在于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1920年代以来,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流传于中国学界,颇受读者欢迎。在1980年代中国学界的“文化热”中,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与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一起因此再次得以重版发行。
《西方的没落》是斯宾格勒最重要的著作,全书分为两卷,第一卷出版于1918年,第二卷出版于1922年。此书,尤其是第二卷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普遍欢迎。斯宾格勒说,大多数文化都经历了一个生命的周期,西方文化也不例外。西方已经走过了文化的创造阶段,正迈向无可挽回的没落。
历史学家不仅要重建过去,更重要的是预言,正因为如此,《西方的没落》也被很多人称为一部未来之书,而斯宾格勒也被称为“西方历史的先知”。斯宾格勒所谓的“世界历史”,不是传统史学所关注的政治史和制度史,而是文化史,他称“世界历史”就是各种文化的“集体传记”。
 
张朝阳:去做有意义的事情,获得充实感和成就感,这个就是人生的意义,顺便你会感觉到很满足,这就叫快乐。郭德纲:别人经纪人是满世界找活儿,我这经纪人是满世界跟人道歉,对不起去不了,挨个儿去推。我现在这岁数也越来越大,我老觉得自己像一个半退休的人,就是能歇着就歇着吧。
除了相声,看书、写字我也感兴趣,其实我最爱干的事就是一个人待着,谁也别搭理我。我每年在外边吃饭,连十回都没有,这桌上有一个生人我就得问是你走还是我走,我又不认识,我跟你吃饭干嘛?你以为郭德纲来了,酒席宴前弹唱歌舞讲个笑话,把你乐得跟什么似的,这我做不到啊。
一个演员,台上要是疯子,台下也是疯子,那他肯定就是个疯子。人一定要活明白一些。谁都活这几十年,100岁的我也见过几个,但是终归是少数,乐呵乐呵得了。活下来就是意义,每个人活法不一样。还是那句话,来都来了,还客气什么呀。是吧?郭德纲,1973年生于天津,师从相声大师侯耀文。
2013年蛇年第一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郭德纲的出现引起了社会对相声的关注,很多人对相声感兴趣,开始思考相声中的问题。郭德纲算得上一个草根艺人,之所以那么受大众的喜爱,是因为他的艺术作品接地气。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我叫郭德纲。风前看月,雾后观灯。醉中论剑,梦里歌声。
 
托马斯·希尔·格林(1836~1882)是英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哲学家,英国新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先驱。1855年入牛津大学学习,1862年留校任教。格林认为,善是人们行为的最高准则和最终目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个人的善必须在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之中才能最终实现。
格林认为事实存在着内在联系,各种事物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个人处于与他人的相互联系之中,脱离他人的自我是不存在的,自我总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才能得以区分自己和认识自己。没有他人,就无所谓自我。如果一个东西与他物不发生任何关系,我们就无法辩认它。
格林认为,个人与全部他人及个人与全部他人的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格林主张,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有追求善的能力。人是有意志和理性的,人的生存目的绝不仅仅局限于追求快乐,人所追求的是个人的自我实现,个人心灵的自我完善。自由必须服从人类更高的目的——善。
 
自由是为实现善的自由,自由不是无拘无束的消极现象,也不等于没有任何限制。如果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拥有为所欲为的权力,那么一旦实行起来势必会因相互干扰而发生冲突,即使社会中只有一部分个人在无节制地发展个人自由,也必然会侵犯他人同样的自由。
早期自由主义表述是只要放手让每个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幸福,每个人的行动汇总起来自然会增进社会的幸福。而格林认为,每个人以追求私利为目的行为并不能自动地促进社会公益。一块土地被某人占有后,其他人就别指望再染指它,已被占用的土地愈多,留给其他人可占用的土地就愈少。
自由首先不是为所欲为,而是做值得去做的事。早期自由主义主张个人是可以自律的,作为一种强制手段,国家的作用充其量不过是为了个人自由的实现提供保障,国家的职能仅限于保护私人财产和人身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卫国防。权利是一个人出于自我利益的意识而提出的要求。
 
人的意识要求自由,实现个人的自由要求保障个人的权利。国家作为一种强制机关,必须限制个人的某些活动,以保证每一个人在行使自己的自由权利,追求个人幸福的时候,不会侵犯他人同样的权利和对幸福的追求。国家的积极职能还表现在国家有责任为个人追求幸福提供条件。
国家还是公共意志的体现。格林认为,社会、国家不是目的本身,而是创造和维护善的生活的条件,即个人最好地发挥其能力和价值的条件。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社会、国家是个人的工具。社会、国家越是能实现个人的道德理想,就越有存在的理由。鲍桑葵(1848—1923),英国哲学家、美学家。
他关注成人教育,主张向公众普及高等教育。除了专业论文之外他也为学术圈子以外的读者撰写通俗的作品。1907年,鲍桑葵成为了第一批入选英国社会科学院的卓越学者之一。1915年他又当选为第五届国际哲学代表大会主席。泰晤士报在他去世后第二天的一篇文章中称他为
“过去十年中英国哲学界的中心人物”,“在某种意义上是他所在时代英国哲学家最好的代表人物。”鲍桑葵认为,如果在服从社会时我只是在服从自己,那我实际上就是自由的。鲍桑葵认为,较低层次的自由乃是摆脱外在的箝制,而较高层次的自由则摆脱自我的束缚。
 
加为精品贴,楼主继续加油。
 
利维坦(Leviathan)是《希伯来圣经》的一种怪物,形象原型可能来自鲸及鳄鱼,是一头强到足以与撒但相提并论的强大怪兽。“利维坦”一词在希伯来语中有着“扭曲”、“漩涡”的含义,而在基督教则是与七宗罪中的“嫉妒”相对应的恶魔。后世每提到这个词语,都指来自海中的巨大怪兽,而且大多呈大海蛇形态。
利维坦在《旧约圣经》中是一条混沌之龙,是耶和华所创造出来的生物中号称最大的。这个时候它还不是恶魔,只是神所创造的怪物罢了。但是到了《新约圣经》或后来的基督教文学时,它就摇身一变,被视为反抗神、要让世界毁灭的恶魔了。《利维坦》是托马斯·霍布斯创作的政治学著作,1651年首次出版。
托马斯·霍布斯(1588年-1679年)英国政治家、哲学家,早年就学于牛津大学,后做过贵族家庭教师,游历欧洲大陆。他创立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完整体系,指出宇宙是所有机械地运动着的广延物体的总和。霍布斯在1628年完成了修昔底德所著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翻译,成为第一个将其从希腊文原稿翻译为英文的人。
霍布斯在1636年前往佛罗伦斯旅行,并在巴黎加入了哲学团体。从1637年起他开始自称为哲学家和学者了。在霍布斯看来,国家就像一个巨大的怪物(利维坦),它的身体由所有的人民所组成,它的生命则起源于人们对于一个公民政府的需求,否则社会便会陷入因人性求生本能而不断动乱的原始状态。
 
霍布斯当时曾与弗兰西斯·培根交往。1675年,霍布斯完成了整套《奥德赛》和《伊利亚特》的翻译。当受到死亡威胁时,在自然状态下的人必然会尽一切所能来保护他自己。霍布斯认为保护自己免于暴力死亡就是人类最高的必要。在自然状态下,每个人都需要世界上的每样东西,但由于世界上的东西都是不足的,
所以这种争夺权力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便永远不会结束。《利维坦》给后来的洛克、卢梭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该书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列为领袖人物必读名著之一,被列为政治书籍之首。在19世纪的欧洲,更是为各国元首所追捧,是王室教育的基础教材,也是国王日常必读书籍之一。
霍布斯认为趋利避害、自我保存是人的生命运动即人性的根本原则。在没有任何政治权威的自然状态中,人们为了私利而争斗,呈现出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自我保存和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但在人人为敌的“自然状态”中不能够实现。人们为了摆脱这种状态,国家由此产生。
 
霍布斯认为人是生而平等自由的,因此人类的自然状态就叫做享有充分的自然权利的状态。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人们就设法控制或征服他人,相互疑惧,彼此争斗。虽然自然状态下的人是平等的、绝对自由的,但这无疑是一个苦难的自然状态。霍布斯强调,为使人类不致在互相残杀中被消灭,“必须寻找和平和遵守和平”。
能使人类竭力走出自然状态的,就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普遍法则——自然法,它用来限制每个人基于本性与本能的自然权利,以便维护和平与秩序。自然法是指宇宙秩序本身中作为一切制定法基础的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自然法是整个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利。
霍布斯的主要目的是论述人类如何从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和政治状态的,也就是如何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的。为此,霍布斯提出了十四条自然法原则,概括起来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利维坦》是近代西方第一部系统阐述国家学说的著作。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不同的是,利维坦并非一个追求至善的国度。
相反,人们构建出利维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维护世俗秩序。人类所能够制造的最高的人造物,霍布斯主张便是利维坦,主权是它的灵魂,人民的安全是它的事业,和睦是它的健康,动乱是它的疾病,而内战则是它的死亡。你希望保全自己,不希望别人为护卫自己的权利而侵害你,那你也要不侵害他人。
 
鲍桑葵认为,日常经验及科学的任务是为人们提供关于事实的知识。哲学不能提供关于尚未认知的事实的知识,其任务是揭示已知事实之间的联系。实用主义强调哲学应立足于现实生活,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作为主要手段,把获得效果作为最高目的。
实用主义者甚至宣称自己的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行动哲学、生活哲学。荣格曾用岛打了个比方,露出水面的那些小岛是人能感知到的意识;由于潮来潮去而显露出来的水面下的地面部分,就是个人无意识;而岛的最底层是作为基地的海床,就是我们的集体潜意识。
荣格认为人格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意识(自我)、个人潜意识(情结)和集体潜意识(原型)。“个人潜意识”包括一切被遗忘的记忆、 知觉和被压抑的经验,以及梦和幻想等。“集体潜意识”是荣格理论中最大胆的、最神秘的、并引起最大争议的概念。理解集体潜意识就理解了荣格理论的最核心部分。
 
弗雷格(1848年-1925年),德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是分析哲学的奠基人。弗雷格的工作没有在有生之年得到广泛的赞誉,但是受到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的称赞。语词在语境中才具有意义,语句是语词成真的条件。弗雷格被公认为伟大的逻辑学家,如同亚里士多德。
唯我论,或称唯我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为“我的心灵是唯一存在的事物”,指出心灵以外任何事物的知识无法被证明。外在世界和其他心灵不能被知道并且可能不存在。唯我论,认为世界的一切事物及他人均为“我”的表象或“我”的创造物的哲学观点。
他们从个人的感觉经验出发,或者从个人的精神活动出发,把世界看作是个人感知的结果或者个人精神创造的产物。他们认为只有自我及其意识才是唯一真实的、本原性的存在,每个人都可宣称自己是世界的创造者,是世界上唯一的实体。唯我论讲究“天上地下,惟我独尊。”
意思就是整个世界围绕着“我”在转动,“我”就是世界的中心,一切围绕着“我”而存在,当“我”死去也就是世界的灭亡。唯我论世界观的最受争议特征是其否定其他心灵存在。我们始终不能直接得知其他人的精神状态。每个自我都有一个世界,而且每个世界都是平等且相对独立的。
 
文明改变世界和平
 
维特根斯坦认为,一切语言都是有限度的,我们只能表达能够表达的东西,这就意味着一定存在不可表达的东西。整个生活就是一条巨大的链条,只要见到其中的一环,整个链条的情况就可推想出来了。归纳与演绎是逻辑思维的两种方式。归纳就是从个别到一般,演绎则是从一般到个别。
人类认识活动,总是先接触到个别事物,而后推及一般,又从一般推及个别,如此循环往复,使认识不断深化。当你排除一切不可能的,剩下的无论是什么——无论多么荒谬——那一定是真相。对逻辑学家来说,一切事物应当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对自己估价过低和夸大自己的才能一样都是违背事实的。
胡塞尔:哲学也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它也能以最严格的科学精神来对待,并且必须以这种精神对待。历史是统一的,哲学史是历史的精髓。所谓异化,就是离开自己本真的存在,或其本真存在被遮蔽起来的状态。萨特: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存在主义不过是寄生其上的思想体系。
 
社会不仅是一个文化领域,而且是全部文化的保存者和传递者。沉默并不是教人缄口不语,而是希望人们能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说。让我们的生活中多一些高质量的谈话,少一些无目的和平庸的闲语。让思考的火花在沉默中放出光彩,让语言的艺术在思考中得到升华!
沉默是金,意指不常说话的人易取得成功。沉默并不等于无言,它是一种积蓄、酝酿。就如同拉弓蓄力,为的是箭发时能铮铮有力,直冲云霄。形式上的静止,并不代表思考的停滞。正相反,深邃的思想,正是来源于那看似沉默的思考过程。有的人喜欢夸夸其谈,将并不成熟的思想,过早地说出来。
这样,对于他自己,失去了进一步思考、提高的机会,使本来可能很有价值的想法,随口溜走了。而对于听的人,由于说者的滔滔不绝,很容易忽略了其谈话的重点及思想的核心,随耳一听罢了。还有的人因为说话前缺少足够的思考和语言的组织,造成言不达意或逻辑不清,反而影响了感情的交流。
人们在写文章前会仔细推敲,然后才落于纸墨,所以清楚、流畅。由此可见,思想需要语言的表达,而语言的形成更需要经过冷静思考和反复推敲润色的过程。人们往往只看到博学的人侃侃而谈,却忽视了他寒窗苦读的默默无闻;人们往往只赞扬潇洒自如的谈吐,却小瞧了正在沉默中酝酿的思考。
 
乔布斯:我坚信让我一往无前的唯一力量就是我热爱我所做的一切。所以,一定得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选择爱人时如此,选择工作时同样如此。工作将是生活中的一大部分,让自己真正满意的唯一办法,是做自己认为是有意义的工作;做有意义的工作的唯一办法,是热爱自己的工作。
你们如果还没有发现自己喜欢什么,那就不断地去寻找,不要急于做出决定。就像一切要凭着感觉去做的事情一样,一旦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感觉就会告诉你。让我能够做出人生重大抉择的最主要办法是,记住生命随时都有可能结束。因为几乎所有的东西在死亡来临时都将不复存在,只剩下真正重要的东西。
谁都不愿意死。然而,死亡是我们共同的归宿,没人能摆脱。我们注定会死,因为死亡很可能是生命最好的一项发明。它推进生命的变迁,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你们的时间都有限,所以不要按照别人的意愿去活,这是浪费时间。不要让别人观点的聒噪声淹没自己的心声。
 
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同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中国经济整体平稳增长的主要动力,
不是来自于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刺激。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源自中国人口本身的活力、城市化进程、资本和资源的持续投入、技术的进步和制度的改进。凯恩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通常自认为能够完全免除于知识的影响,其实往往都还是某些已故经济学家的奴隶。”
凯恩斯出身剑桥,他的老师就是大名鼎鼎的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一战爆发后,凯恩斯加入了英国财政部,并在战后作为财政部的首席代表出席了巴黎和会。在二战期间,他又主动担任财政部顾问,并于1944年率领英国代表团出席了布雷顿森林会议,还在1946年被选为世界银行的第一任总裁。
凯恩斯主义诞生于1929年的世界性大萧条背景下,当时英美两国失业率都在20%以上,股市暴跌,大量企业倒闭与破产,银行发生挤兑风潮,资本主义经济已经走到崩溃的边缘。凯恩斯主张国家直接干预经济,反对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由于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社会既不能提供充分就业,
又不能公平地分配社会财富和收入,因此资本主义经济不能依靠市场自发运行,政府可以进行必要的引导,对某些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加以制止。凯恩斯主义为罗斯福新政的施行奠定了理论基础。自由与平等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就一直是主导人们的社会价值观,但对于市场而言,并不是越自由越好。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1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哲学 最新文章
在无限的时间尺度下一切事件都是必然发生的
世上真的有因果报应吗,可为什么命苦的总是
谈谈唯心主义
浅谈男女性思维差异
唯物主义很肤浅很错误很弱智
不要用成绩来评判一个学生
哲学思想只适合有道德的人
无神论的欠缺九 有时候无法判断的问题
越来越觉得,在中国,人少,畜生多
现代的社会形态,,,,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07 21:49:49  更:2021-07-08 12:43:33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