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职场天地 -> (已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空降总监治乱记》让你能够学以致用的管理! -> 正文阅读

[职场天地](已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空降总监治乱记》让你能够学以致用的管理![第15页]

作者:江南游子1975
首页 上一页[14] 本页[15] 下一页[16] 尾页[6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88梦想D 1383楼 2013-02-22 14:46:24
    @江南游子1975
    我对道德经很有兴趣,什么时候给我上课啊,游子?
    -----------------------------
    @江南游子1975 1386楼 2013-02-22 14:53:15
    呵呵,你有问题尽可以问。我会尽力解答的!我的解答可能和标准的解释有出入,但一定是我自己的理解!不会抄百度的!
    -----------------------------
    @88梦想D 1387楼 2013-02-22 14:59:15
    哎,很多年看过,现在只记得,道可道,非常道,其他都忘记了。想看看你的完整一篇关于整体的体会感觉之类的大作阿
    -----------------------------
    呵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还是多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体会吧!如果自己领悟了最好!退一步就算不能领悟,别人再讲解的时候也会印象更深刻一些。
    我曾经和一个朋友谈过,他认为怎么样都是学习,用最简单的方法学到手最经济有效,所以,他喜欢用视频学习。
    我的看法是学到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分析、判读的能力,所以,我喜欢看文字的书。喜欢搞清楚,为什么作者这样说?我能怎么看这件事情?呵呵,一家之言,供你参考。
    常经理点点头,说:“我觉得有必要增进研发和我们工厂的联系。毕竟,中国还是一个熟人社会。交道打得多了,关系熟了,很多问题就好解决了。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我们还是应该多和研发一起搞一些活动什么的。我们在工厂办公,研发在总部办公,隔着几十公里远。很多时候大家打交道都是电话来,电话去。都是一些见不着面的邮件、电话沟通,很少有面对面得交流,就很难建立什么交情。而且研发和工厂考虑问题的重点也不一样,很容易就形成分歧,甚至产生冲突。所以很需要对两边的工作都了解而且双方都熟悉的人来做两边的沟通。从这个角度来说,李工牵头来做这个沟通工作是很适合的。”

    江流也点点头,说:“很好,你们一个从方法上考虑,一个从人际沟通上着手。都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你们能够在这个问题上紧密配合,我想这个项目成功的概率就高了。”

    李义新立刻回答说:“我愿意负责去和研发沟通,不过很多事情还需要常经理多把把关,多提意见。而且常经理刚才提的问题我之前完全没有考虑到,这表明我对沟通的问题把握的能力还是很不足的。我以前以为只是个重视程度的问题,其实我还真没有能力像常经理那样,把沟通的问题考虑得那么细,那么全。所以这方面还需要常经理以后多指导,多给意见。”

    常经理脸上堆满了笑容,说:“谈不上指导啦!其实李工在方法上已经考虑得很完善了。我只是锦上添花,细节上完善了一下而已。”

    江流说:“有你们两位这样表态,我就放心了。那李工,你就再完善一下自己的方案,等我和研发约个时间。我们三个人一起去研发先和夏总沟通一下。”

    江流停了一下,说:“今天很高兴,如果你们没什么事,晚上我们一起吃个饭,我们内部先沟通沟通吧?”两个人都表示赞同,江流想了想,说:“我把老张也叫上。还是去老地方吧!”
    蜀道南2012说得对,核心管理人员对团队的影响的确很大!
    
    -----------------------------
    你说的道理是这个理。但是如果鱼与熊掌不能兼得怎么办呢?有不是公司要求项目必须什么时间要完成,于是还没搞好的项目就匆忙转产。这种事情也很多呀!研发的朋友也来谈谈你们的感受吧!
    //--------------
    我现在的工作是负责公司的一个研发的小项目,另外的话,主要做工业工程(IE等)方面的工作。
    目前我们公司的项目,有时候,机样才确认过,做了评审,需要更改,这时候,没有再验证一次,就直接订批量了,
    很多时候,就是前面的样品更改后,修正了发现的问题,但是同时又带来的新的问题
    但是这样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主要是现在的做事的周期太长,如果来回确认一个事,
    更改两次线路板,二个月的时间可能就过去了。
    、、--------------------
    @mcusun2000 1394楼 2013-02-22 22:43:14
    -----------------------------
    原来工作的时候比较理想化,总认为前段有责任把什么都做好再交给自己。对于前段流下来的问题总是感到愤愤不平!特别是向老板反映,但是老板也不解决的时候!
    后来做的久了,才知道有些时候还真不是那么回事!我们是从自己的工作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但大老板是从他的角度、或者说公司的角度在看问题。
    我们觉得要想做好事情,必须每个环节都做好,但大老板更看重的是:我们做的事情是不是能够实现他的目标,比如订单增加、得到关键客户!所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前段有些事情没有做好,要后端来擦屁股的时候还是很多的。如果不能理解老板的这个想法,在企业里面就很难混上去。
    @xiexuefeng1977 1399楼 2013-02-23 09:44:12
    自上天涯以来从来没回过贴,和楼主的真有共鸣,总结一下看楼主小说体会的一点中心思想:
    管理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要有系统思考
    2、要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
    3、问题的解决着眼目标,工作问题的解决就是效率和效益的问题
    4、对人的解决注意方法,以柔克刚,平衡博弈,讲求双赢
    粗暴解释,也不全面
    楼主小说中举出了......
    -----------------------------
    谢谢@xiexuefeng1977 !谢谢你把我写的东西总结得这么好!呵呵,恐怕让我自己总结也只能这样了。我已经加你为好友了,谢谢关注!
    总部,研发部的会议室。江流、常经理、李义新正在向研发部夏总和其他项目经理做研发转产问题的沟通。李义新详细地描述了最近一年以来一些重大的设计缺陷造成的制造工艺复杂、品质难以保证的案例。对反复出现的一些问题更是多次强调。

    而随着一个个案例被李义新列举出来,夏总原本轻松的表情也逐渐变得沉重起来。在李工叙述的过程中还不时地插话问相关的项目经理。“真的是这样吗?这个问题真的一直没有解决吗?”得到一个个肯定或默认的回答后,夏总的脸也越拉越长。

    在李义新讲解完了之后。夏总对江流说:“今天的这个事情我们已经知道了,今天这个胶片发给我。下面我会在研发部开会研究一下工厂提出的问题。过几天我会再联系你处理这件事。”

    会议结束后,江流让常经理和李工先回工厂,自己则去了刘总的办公室。刘总见到江流,显得很高兴。说要再泡茶,和江流好好品品茶。说完,刘总就到茶桌前面烧水、烫茶杯,准备泡功夫茶。刘总一边准备功夫茶,一边对江流说:“最近工厂的变化很大呀,你做得不错!”

    江流说:“都是大家支持的结果。财务部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帮助我们取得数据,分析问题,找方法。”

    刘总说:“严总是公司的老模范了!这些事情他肯定是支持的。不过你做得也很好。工厂的成绩你是有功劳的!”

    江流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下去。接过刘总递过来的茶杯,品了品。聊了几句对这个茶的评价后,江流说:“工厂的增效降本在各个部门现在都有不同程度地推广。但是质量部碰到了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后续质量部还可以取得更大的成绩。”

    刘总问:“什么问题?有问题就说直接出来,公司是信任你的,你对公司做了很多有益的改革。我们都是支持你的,不要有什么顾虑。”
    江流却犹豫了一会才说:“质量部现在有两个人,我们都找不到合适的岗位给他们。可能他们也觉得质量部的工作没有办法发挥他们的才能。我和常经理合计了很久也没有办法在质量部内部找到合适的职位安置他们。而这两个人又对其他员工的心理产生了影响,不管他们只管别人,下面的人心里不服。”

    刘总皱了皱眉头,问:“是谁?”

    江流说:“一个是陈冲,一个是王副经理。”

    江流看了看刘总,继续说:“陈冲原来是负责IQC质量检验的,后来因为出了好几次漏检事故,而且他也说老是做IQC没有挑战。常经理就把他调到了IPQC,做生产线质量巡检,结果又和产线的工人吵架。最后没办法,只好调他去负责管理质量文件,又老是漏发文件。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安排他好了,只好什么都不让他负责了。但这样对其他员工的影响也不好,而且他还在抱怨说公司没有给他发挥的空间。”

    刘总的脸色变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平常的样子,说:“王平是怎么回事?”

    江流说:“事情发生的时候我还没来,不过据说当初公司让常经理管理质量部的时候就说等质量部的管理上了正轨之后就把王经理调离岗位,另行安排工作。结果常经理来质量部都做了几年了,王经理还是没有安排。而且站在常经理的位置,也很难去安排王经理的工作,也不好管他。目前他不负责具体工作,上班不用不打卡,甚至也不用到工厂坐班。如果他不上班,工厂谁都搞不清楚。说老实话,我们现在的确也清楚他每天在做些什么?”

    刘总没有马上表态,而是默默品茶,江流也跟着品茶,一时间双方都没有说话。
    过了两三分钟,刘总才缓缓地说:“王平应该调出来。他继续呆在质量部的确不合适。不过一时我还没有合适的位置给他。陈冲这个人,的确没什么能力。我是看在跟了我这么多年的份上,才让他在公司呆着。你可以处理他,但最好能够和平解决,不要搞出太多事来。”

    刘总又喝了口茶,似乎想起什么,说:“你对处理这件事有什么好的建议?”
    @江南游子1975 1403楼 2013-02-23 10:43:35
    江流却犹豫了一会才说:“质量部现在有两个人,我们都找不到合适的岗位给他们。可能他们也觉得质量部的工作没有办法发挥他们的才能。我和常经理合计了很久也没有办法在质量部内部找到合适的职位安置他们。而这两个人又对其他员工的心理产生了影响,不管他们只管别人,下面的人心里不服。”
    刘总皱了皱眉头,问:“是谁?”
    江流说:“一个是陈冲,一个是王副经理。”
    江流看了看刘总,继续说:“陈冲原来是负......
    -----------------------------
    @悠然NT 1404楼 2013-02-23 11:23:35
    有进退,不蛮干,确实是一个高手所为
    -----------------------------
    谢谢悠然老兄!人都喜欢自己决定事情,这是我经过无数血泪的挫折换来的教训。所以有些事情即便自己有想法,但为尊重对方起见,让对方说出来会更好!对一些老板也是这样!
    而且这里涉及到的人员的级别又比较高,如果自己擅作主张,说不定就触到了老板的痛脚!所以,还是走一步,看一步,根据老板的反应往前走比较稳妥。
    江流说:“好建议算不上。但是这两个人在公司呆了这么久,对公司的产品也熟悉,也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市场部前段时间也在说缺人,很多市场都没有人去开拓。招聘的人员培训又很费时间,现在合适的人又不好找。说了好几次,要公司员工内部推荐。我觉得市场也是个很锻炼人的地方,如果他们真想做点事情出来,去市场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于不想混日子的人,寻找发展空间的人来说,市场部应该是个最好的去处。市场部是很有机会做出成绩来的!”

    刘总点点头,说:“你的这个想法可以考虑。这个问题我会解决,就等我的决定吧!”

    当天晚上,江流就收到了刘总的通知,一个星期之内把这两个人从质量部调去市场部!

    等到这两个人都调出了质量部,江流把常经理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常经理一到办公室就说:“江总,我要请你吃饭。解决了我的大问题呀!”

    江流也笑了,说:“饭就不用你请了,现在障碍没了。你要承诺把质量部的绩效提升起来就可以对得住我做的这些工作了。对了,这两个人走的时候没找什么麻烦吧?”
    “没有。好像公司给了他们什么承诺吧!具体的我也不方便去打听。据说是都去市场部,什么待遇就不清楚了,感觉他们挺满意的。而且王经理走之前,我还特意请他吃饭。把他好好地恭维了一番。至于陈冲,我也安排手下送了一下。”

    江流笑了笑,说:“能够做到这个份上的,我看也就是你老常了!”

    常经理说:“山不转水转,凡事留人三分余地吧!何况我和他们本来也没有什么过节。面子上都过得去,以后见面也不会那么尴尬。”
    @江南游子1975 1407楼 2013-02-23 13:48:23
    江流说:“好建议算不上。但是这两个人在公司呆了这么久,对公司的产品也熟悉,也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市场部前段时间也在说缺人,很多市场都没有人去开拓。招聘的人员培训又很费时间,现在合适的人又不好找。说了好几次,要公司员工内部推荐。我觉得市场也是个很锻炼人的地方,如果他们真想做点事情出来,去市场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于不想混日子的人,寻找发展空间的人来说,市场部应该是个最好的去处。市场部是很有机会做......
    -----------------------------
    @cchwdz 1411楼 2013-02-23 20:54:15
    常经理沟通方面也是高手啊,再请教游子老哥一个问题:
    做质量的人性格应该强势还是弱势?感觉在民营企业,质量部弱到爆了,强势的质量人都干不长久来着,游子老哥见多识广,指点一下?
    -----------------------------
    个人感觉是很多民企,尤其是小民企都是在夹缝中艰难求生,明天都不知道怎么熬过去,实在是考虑不了太长远的东西。
    所以,质量工作也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有所变通。要像老板一样考虑,企业现在到底要怎么做才能生存下去?我能为企业的生存做些什么?如果能这样想,而不是一味死死抱住质量标准不放,有可能更能适应民企的需求!
    我的建议很不专业,供参考!
    @温柔仙人球2 1418楼 2013-02-24 11:42:37
    好文必须顶,我曾经也在福永上过班,后在龙华很大的一家企业上班,然后空降到一家民企,工作职责性质与楼主一样,当然火候比楼主差多了,也顺利的失败了。现在在另一家民企,问题与前一家一样,经验多了一点,希望能成功。
    与楼主面临的问题不同的是,公司有两个头...希望楼主给些建议。
    希望楼主一定坚持写下去,多写些与老板沟通的场景,最后会成功的。目前点击率不高,只是渠道问题。。。
    -----------------------------
    呵呵,祝你好运!
    其实你只有几种选择:
    1、那边都不站,凭实力在公司混!但这种选择需要很强实力,否则死得最快!
    2、两边讨好,两面三刀。这需要很高的平衡技巧!想脚踩两条船,往往是会掉到水里淹死的!尤其是两个老板很对立的时候!
    3、选边。那当然是要站在以后赢得那边比较保险。所以要看谁的根基牢!
    4、走人。如果内斗太厉害,就算留下了,可能公司也没什么发展。来此无益的话,不如早归。不要抱着鸡肋不放!
    @茅坑边儿上的石头 1413楼 2013-02-24 02:14:20
    看帖顶贴,尊重LZ的劳动成果。我是一名刚刚于2012年毕业的大学生,一参加工作就觉得自己很傻很天真,常常好心办坏事,或者将一些本该志在必得的事情办砸,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其中的人情世故。真的是应验了红楼里的名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科学理论是门学问,人情世故亦是门学问,二者缺一都会影响工作目标的达成。这道理我是明白了,只是什么时候我才能像LZ一样,从容而恰到好处地处理各种人情世故呢?
    ......
    -----------------------------
    呵呵,谢谢顶帖!你已经懂得考虑别人的立场,回报别人,这已经走在成功的路上了!
    至于什么时候你才能达到自己满意的境界。你可以看得年轻的文学家、音乐家、电脑天才。可基本找不到年轻的管理大师。时间会让你达到你应该达到的地方!路是一步一步走的!好好走好每一步就可以了!
    @lin16828 1424楼 2013-02-24 21:39:05
    签到,细读!

    -----------------------------
    谢谢,祝大家元宵快乐!今天就不更新了。看明天的吧!今夜就好好赏灯吧!
    @生活就像战斗 1426楼 2013-02-24 22:26:35
    一直在关注楼主,也请教过。
    现在想请楼主再指导一番:我在工厂里,想从技术转到生产管理上,看什么书籍?打算去南方五金或机械厂(五金首选)打工。谢谢!如果能跟着楼主干更好。

    -----------------------------
    呵呵,我做电子,和你的行业不一样啊!从技术转到生产管理,我觉得要避免把管理当成另一门技术的想法。所以关键不在于学什么,看什么书。人情练达最重要!而且你如果不是做到比较高的管理,一般都是执行,组织架构、作业流程也不需要你操心。执行好就行了。在这种情况下,学会人际关系的处理挺重要的。
    一定要推荐什么书的话,建议可以看看《销售魔鬼训练》、《影响力》。前者主要是说怎么向别人推销自己的想法的,学好了应该能提升你的沟通能力。后者是说别人都是怎么被影响的,如果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会让你知道该采取什么手段和别人沟通。
    管理在于行、不在于学。学以致用最重要!祝你好运!
    @cchwdz 1427楼 2013-02-24 22:31:19
    游子老哥回答了小弟这么多问题,多顶贴吧,哈哈!
    -----------------------------
    呵呵,互相帮助才有意思!互惠互利才能持久!
    研发的夏总打了电话给江流,首先夏总表示了对供应链提出问题的关注和研发努力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决心。夏总表示自己打算把研发解决这些工艺制造问题列入研发的考核指标。

    江流首先感谢了夏总的决心和支持,却委婉地提出了常经理提过的那些担忧。

    江流提出的问题让夏总感觉很意外,楞了一下,反问道:“这样做都不行,那你觉得怎么做才行呢?”

    江流说:“我感觉造成目前的局面的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研发和工厂办公地点太远,大家缺乏沟通造成的疏远。同时双方都对对方的工作都缺乏理解,沟通难免产生分歧。大家又没有交情,就很容易起冲突。我想如果大家熟了,我想研发会更重视工厂这边的同事提出来的问题的。”

    夏总想了想,过了好几分钟才说说:“你说的这个倒有些道理,可你觉得该怎么办呢?”

    江流说:“如果研发和供应链的同事不是只打打电话,连对方是什么样都不知道,我想研发和供应链的沟通会有大的改善。所以,我希望能够创造一些机会让两边有工作交流的同事多聚一聚。比如说,吃个饭,沟通一下感情,感觉这样以后沟通会容易一些。”

    夏总想了想,说:“是的,有感情很多问题就好解决了。”

    夏总突然想起一个问题,说:“你们工厂有没有人喜欢踢球?我们研发经常一起踢球,每个星期都有活动。但人数不够,总是没办法踢十一个人的足球。如果你们工厂有人愿意踢球,过来大家一起活动活动应该效果会不错。他们完全可以坐公司的交通车过来,应该不会影响你们的工作。”

    江流连连点头说:“夏总这个办法好!踢个球,运动一下,既能锻炼身体,放松大脑,为工作增添动力,又能增进双方的感情,方便以后的工作交流。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办法。至于时间方面,这个应该不是问题,只要合理安排,不会影响工作的。”
    @王者二甲 1435楼 2013-02-25 09:47:34
    感谢楼主 跟您帖子那么久 第一次说话 感觉不怕问题多严重复杂 就怕领导不给力 感觉有些国企里面 一些领导往往是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 喜欢干一些面子活 不愿面对明明存在 甚至是存在时间很久的问题 这样往往符合自己的小利益 却付出了更大的浪费和代价 有些做出成绩的 往往是针对自己内部的加出来的东西 往往看起来很美 却让自己手下人增加好多的事情 在国企这几年 感觉学的最多的就是如何逃避自己的责任何如何嫁祸于人 呵......
    -----------------------------
    国企不重视提升经营水平,所以才有那句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人才不仅是要待遇,还需要一个能够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国企经营之外的东西太多了,很多人才都难以发挥。而没有人才,企业是很难有真正的发展的。这几年,国企风生水起,有人说是国企的管理水平提高了,但是看看国企在海外的投资和项目吧!仔细看看,我们就知道到底提升了什么?
    @温柔仙人球2 1436楼 2013-02-25 09:49:21
    谢谢游子回复,楼主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无论对任何性质的企业都有很强的借鉴性,这是我看好的主要原因。
    面对我目前的问题:一般说谁招聘你进去,就支持谁的工作,这就说无法选边站,不知这仅是我个人原则,还是这个原则本身有问题?是否可为个人利益放弃一些原则?当然这涉及到做人的问题,难啊!
    第二,有人建议利用反间计,但就算反间成功,后来就必须要求来对付自己人,又怎样下手?最后会陷入矛盾......
    -----------------------------
    呵呵,有些问题是见仁见智的,没有明确的,一定好的答案。我建议你这样考虑: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实力足够强,能够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那就不站队。凡事按道理来。
    如果你觉得自己还需要这个机会,不能失去这份工作。那还是选边吧,而且一定要站在能够接纳你,并且最后很可能会赢的那一边!良禽择木而栖,领导招聘了你,并不是你的主人。
    千万不要想两者得兼,在两个目标之间徘徊。这样做最后的结局往往是什么目标都实现不了。
    @88梦想D 1445楼 2013-02-25 11:41:05
    过来顶啊,最近没有细看.
    @江南游子1975
    若是到一家基础比较差的企业做主管,要主要哪些方面呢
    -----------------------------
    呵呵,你这个问题没有具体情况实在不好回答。我就猜猜你的意思,大致回答一下吧!
    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公司,有几点建议供你参考吧!
    一个原则是不要太过于严苛。因为很多人都缺乏训练,要求高了,大家都做不到,你说是大家错了,还是你错了?
    另一个要注意的问题是选拔人才不要眼睛直盯着外面,不断从外部选人。如果内部的人都没有机会,你知道他们会做什么。有些人是办不成事,但是毁事的能力还是有的。尽量矮子里面选高个。有一定的改善就可以了。别要求太高!
    基础比较差的企业和身体差的病人差不多,先调养,有一定基础在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吧!病人运动量过大可能适得其反,企业也一样!
    @88梦想D 1449楼 2013-02-25 13:21:04
    @江南游子1975
    上面说的项目运作,供你参考。更多的,我还在想。
    -----------------------------
    呵呵,谢谢这位朋友。你的QQ是多少?我加你吧!十分感谢你这么积极地为我出谋献策。
    出版社已经联系我了,书是会出的。你说的意见我会考虑,如果能加QQ,到时候再详谈。谢谢!
    江流又想了想,说:“我们认为研发之所以不理睬工厂提出的问题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研发人员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样做带来的问题的严重性!”

    江流补充解释说:“其实我也很清楚,研发的压力是很大的。有时为了赶上进度,很多人甚至连续奋战很多天,吃住完全都在公司。这个局面是公司目前快速发展所造成的一个必然后果。在这种情况下每个研发人员都要把自己的精力放在重点工作上,对工厂提出来的制造和工艺方面的问题就难免会有一些疏忽。”

    夏总点点头,说:“江总,你能这么说。我们研发累也值得了。至少大家认同我们的努力嘛!不过你说的这一点也的确存在,研发是存在超负荷工作的问题。没办法,这恐怕是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的通病了。不过现在公司的经营情况已经好转了,我们也招聘了不少新人,下周一就要过来报到了。不过想等他们派上用场,解决问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等他们能够分担一部分老员工的职责了,我一定会把这个制造工艺性的问题解决掉。”

    江流说:“我们工厂的问题其实对于研发来说并不难。感觉工厂的这些问题倒比较适合让初级研发人员做个学习的阶梯。”

    夏总眼睛一亮,说:“我们可以让这些新人去负责解决这些制造工艺问题!这样的话,既不占用老员工的工作时间,又能充分利用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个过程培养新员工,从中发现可造之材!”夏总高昂的神情又突然低落下来,说:“不过就是这些工作,这些新人也不一定会做。他们都是些刚毕业的学生,完全没有工作经验。”

    江流笑了笑,说:“其实研发新员工不是都有学习计划吗?让所有新人到公司报到之后都先到工厂学习一段时间就好啦!这样一方面可以增进研发和供应链人员的了解。另一方面,有些培训课程工厂可以帮忙安排,这也可以减少研发自身培训的工作量。”

    夏总有些怀疑地看着江流,低声问了句:“供应链帮研发培养人?”
    @安然BB 1452楼 2013-02-25 13:49:22
    楼主的每一个回复都很认真很用心哦,非常感动,也学习到了很多。管理主要是执行力和人际关系的处理。谢谢。
    -----------------------------
    中下层的管理主要是执行和人际关系,往上走的话,执行会减少,但是战略规划的东西会增加。现在很多公司缺乏战略规划,最后都是靠执行硬扛,呵呵,所以,需要有执行力的人,需要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其实真要规划好了,哪有那么多要送给加西亚的信呀?
    @88梦想D 1445楼 2013-02-25 11:41:05
    过来顶啊,最近没有细看.
    @江南游子1975
    若是到一家基础比较差的企业做主管,要主要哪些方面呢
    -----------------------------
    @江南游子1975 1446楼 2013-02-25 12:56:33
    呵呵,你这个问题没有具体情况实在不好回答。我就猜猜你的意思,大致回答一下吧!
    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公司,有几点建议供你参考吧!
    一个原则是不要太过于严苛。因为很多人都缺乏训练,要求高了,大家都做不到,你说是大家错了,还是你错了?
    另一个要注意的问题是选拔人才不要眼睛直盯着外面,不断从外部选人。如果内部的人都没有机会,你知道他们会做什么。有些人是办不成事,但是毁事的能力还是有的。尽量矮子......
    ----------------------------
    @88梦想D 1447楼 2013-02-25 13:13:24
    @江南游子1975
    也发现问的不够具体.谢谢.一般都要找到一个突破口,对吧.
    -----------------------------
    解决问题最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对症下药,你不把问题说清楚,我就不知道病症所在,呵呵,你说我怎么下药?只有庸医才敢说自己包治百病!
    江流笑了笑,说:“夏总应该没有忘记我们供应链还有一个从研发调来的人吧?李义新在工厂呆了好几年,以前也做过研发,他对于研发和制造工艺应该是都比较了解的。可能离开了研发好几年,解决比较难的研发问题是比较困难了。但是教一教基础的研发知识,说说设计的工艺问题,这个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夏总点了点头说:“这个确实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而且有些研发的培训教材还是可以由我们提供,由李工负责培训。这个我相信他完全是能够做得好的。”

    江流说:“如果新员工经过了这样一个工厂的培训过程,他们就很清楚设计的可制造性差对生产有多么严重的影响。以后正式走上研发岗位时应该也会更注意这些问题。李工已经把很多问题汇总整理出来了。我相信他的这些资料对于研发新手还是有比较高的学习价值的。而且李工曾经在研发和质量部都工作过相当长时间,以后李工和研发沟通工艺问题应该也会更顺畅吧?”

    夏总点点头,说:“那我们就这么办!我让研发项目经理安排一下,每个新人都要先到工厂学习两周。请你们提供一部分培训内容。然后研发也会把比较适合在工厂培训的内容做成教材给你们。”
    @johnsonmaik 1455楼 2013-02-25 14:53:21
    理解研发的工作压力,培养新同事,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学习了。
    在工作中,有些时候老同事看到资源流向新同事,会有一点点不舒服,关于如何平衡,把握度,还在摸索中,群主可以给些建议吗?
    -----------------------------
    如果是没有付出的获得,大家都会拼命抢!你怎么调和都不行,但如果是要他们产出的,两者要挂钩的,有些人就不一定敢争了。
    最讨厌的是拿公司的资源去赌博的人,赌自己的前程,做得好功成名就,做不好,拍屁股走人。这种人最可怕。所以,作为主管自己心里还是要有一个谱。有些事情说清楚就好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李义新收到了研发提供过来研发的一些关于产品培训相关资料。一个星期后,研发的新员工也开始了到工厂的为期两周的培训。在第一周,李义新主要是让研发的员工充分了解设计的可制造性的重要性。

    为了加深印象,李义新还安排了新员工到产线的学习实践。通过一些亲自参与装配的体验活动,让研发员工了解一些不合理设计给生产带来的困难。再结合这些不合理的工艺造成的质量问题的单板的参观,让这些研发的新人对于研发设计的工艺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周末,根据常经理的建议,安排这些研发新员工和质量部的员工进行了一场小场子的足球比赛。赛后,大家一起去聚餐。这让原来工作一年也认识不了几个研发人员的质量部员工多了不少熟悉的研发朋友。

    第二周,李义新把汇集设计缺陷系统地向研发新员工做了讲解。讲解完了之后还选了一些不合理设计让员工找出问题。为了增进趣味性,李义新还把人员分成了两个组,做了一个供应设计的竞赛。这大大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踊跃回答的场面让人对未来的研发改进工艺充满了期待。
    @会武功的农夫 1465楼 2013-02-25 17:33:09
    楼主,真是德才兼备之人,能提出如此新奇的管理方法。实在是受益非浅啊。
    -----------------------------
    过奖了!不过有些人总喜欢从对抗的角度考虑问题,其实没有必要。阳光比北风更能征服人!
    @hwding1967 1434楼 2013-02-25 08:46:59
    先有成绩,再与上层沟通,再处理人,步骤正确,水到渠成!
    有了成绩,不骄傲,处理人,三言两语讲关键,着实老道!
    一个成熟的管理人,不但要有经历,更要有学习和反思的习惯。
    看来楼主很自信,做实这一块,再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岗位,还会有所突破!
    这文章很接地气,不管新的老的人,都会有所益,谢谢了!
    -----------------------------
    谁都不喜欢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老是给自己添麻烦的人。所以要先解决老板的问题。有了好印象,很多事情都好办!所以,我一般碰到棘手的问题都是先打听一下老板的心情,尽量等老板心情比较好的时候去找他。
    至于再提升,呵呵,谁都想,问题是机会在哪儿?
    @小城故事3L 1469楼 2013-02-25 21:32:24
    豆荚--上海
    A是销售 B是采购,公司的下单模式 是销售下单给采购,采购下单给工厂和催货的,销售相当于项目经理了。A 11年4月下单 但是交期是11年12月 结果A把这个订单给忘记了,B 采购也没有催,觉得11年12月份晚交货 产生了一笔巨大的赔偿费,但是事情发生后老板没有说责怪销售,反而责任都在采购,一般情况都是销售和采购各打50 大板的
    -----------------------------
    老板判断一个人要看这个人的价值在哪里,他有没有履行好自己的主要职责,而不是简单地看到错误就分别打板子。
    对于一个销售人员来说,他的价值在于市场开拓,内部的事情做不好,并不是很影响他的主要价值。所以,对于销售来说,忘了跟一张内部单,这不是什么大的错误。
    但是对于一个采购来说,采购订单没有跟,这个采购就是连最基本的职责都没有尽到,这个采购还有什么价值?
    这么说可能还有人不服,我再举个例子。如果现在有歹徒抢劫,大家没有反抗,我们认为很正常,但如果人群里面有警察,也不敢发对歹徒,我们会一视同仁吗?
    这就是为什么老板只处罚采购,不处罚销售的原因!
    @小城故事3L 1473楼 2013-02-25 21:52:29
    袄,我明白了。谢谢。但是销售还是有一点责任的是吧。
    -----------------------------
    销售是有一点责任,但这并不重要。为了这么点事不值得大张旗鼓地去处罚,可能背地里单独说一下就行了。怨在不舍小过!如果对于小的错误斤斤计较,这个管理就会惹得天怒人怨!
首页 上一页[14] 本页[15] 下一页[16] 尾页[6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职场天地 最新文章
总结提炼我的十五年体制生涯
回顾一下至今为止的人生,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武汉找工作,真难!!!
乡镇公务员值得考吗?记录乡镇公务员的日常
我找到怎么发帖了
学校那点事
飘——民办教师之教学日记
校招季,请各位应届生谨慎选择进入银行业。
〖天涯头条〗深圳,我的天堂,我的地狱
读书改变命运,记录自己考证的日子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01-12 00:57:27  更:2022-01-12 01:08:14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