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职场天地 -> 小瘪三的故事--如何从助理工程师做到研发中心项 -> 正文阅读 |
[职场天地]小瘪三的故事--如何从助理工程师做到研发中心项[第4页] |
作者:zhangshangrong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4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LeoChen2013 283楼 2013-04-08 14:12:52 楼主很佩服你,我是女生,学工科的,材料科学工程,今年大三,未来的职业理想是做一个高级工程师,最后我想转到项目管理方向,毕竟不想搞一辈子技术,楼主你有想过最后做企业的中层或者高层管理吗?你觉得这个想法怎样? ----------------------------- 先做技术,做几年成为资深工程师,再转项目管理,这个路线是比较经典的技术转管理的路线。只要在做技术的时候,把产品相关的经验积累了,然后再注重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同时仔细了解公司和行业的流程,一般可以顺利转到项目管理。至于做企业的中层的话,要求比较高,至少有带团队的能力,同时还要有好的机会。 建议你现在在学校,要先把基础学好。比如数学,力学,材料学基础。等找工作的时候找个对口的技术岗位,再谋求职业发展。 |
@zhangshangrong 281楼 2013-04-07 23:35:47 非常感谢你的信任,关于职业发展,我个人觉得应该踏实而专注的做好本身工作,在 ----------------------------- @z4013006 284楼 2013-04-08 17:25:01 谢谢楼主的回复。我很想进入一家大公司的原因是,有健全的部门,各种完善的先进制度,流程。对一个人,尤其是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能够进入正规,标准化的公司意义很大。就像小时候学规矩一样,我不想成为一个畸形。而且,我所知道的,有大发展的,都是在一些名企呆过的,就我这里的实验室经理,技术经理,一个在汽巴等化学公司做过,是个博士,另一个是从巴斯夫跳槽过来的,月收入1万3,还不包括各种补贴。 他...... ----------------------------- 你的想法太多了,不是说不对,只是看问题不能片面。你能确定你所谓的世界500强就想你想的那样,进去就是完善的制度,然后对你很友好,给你怎样的待遇和怎样好的系统培训,你真的了解你想进入的公司吗? 情况未必有你想的完美。与其去纠结,去幻想,不如好好利用你现在的环境和资源。比如你说的实验室经理,和技术经理。他们完全可以培养你成为一个优秀的工程师,但是你是不是真的真心在跟他们学习技术,你知道你现在做的事情的意义吗?还是只是完成他们交代给你的任务,知道他们交给你的事情的真正目的和用途吗?有问过为什么做这些事情吗? 你真的听进去我的意见了吗?还是你只是在抱怨你自己的环境,有没有想过我的建议是否合理,有没有想过怎么把你现在实验技术员的职务做到比一般实验工程师还好? |
@xuez119 301楼 2013-04-08 17:47:52 额,网络不好,刷多了。抱歉 ----------------------------- O(∩_∩)O哈哈~,我还以为你是再替我翻一页呢,貌似一直在第三页,还是翻不过去啊! |
@zhangshangrong ----------------------------- @z4013006 305楼 2013-04-08 20:38:19 我当然知道这些问题,我也不是小孩子,根本没有尽善尽美的事情,我大学里早就开始外出做兼职,我的社会经历并不差。我就问过技术经理为什么离开巴斯夫,他说离开巴斯夫就是因为那里升职无望,高层都是外国人或者香港人什么的,公司集团太庞大,呆的久了就会明白有很多问题。 但是,他呆了那些年也不是白呆,如果他只是在一个名不经转的小化工公司,可能会有今天这样仅仅30岁出头就可以在一家民营企业担任技术经...... ----------------------------- 你的方向有了,怎么去实现呢。怎么进好的平台,你仔细想过吗?要加入好的公司和好的职位,不是别人给以你,而是你自己达到要求自然可以进入。 怎么使自己达到好平台的要求呢? |
@幻想添空 304楼 2013-04-08 20:37:02 佩服,很踏实也很真实的人生 ----- ----------------------------- 谢谢支持啊,后续会有更多案例分享。 |
终于可以翻一页了,写到今天,大概半个月过去了。期间有不少感慨,主要是文笔不好,所以写的不够吸引人,再加之经验有限,所以难免表达不好。 写此故事的本意,一方面是分享小小的经验,另一方面是给刚刚工作的朋友一些借鉴。可能是讲述的不够清楚,导致会有不少误解。 这里要澄清不少问题。 1.所谓的好公司和好工作,个人认为要能给不同人,不同的职位和不同的需求。比如年轻人可以从中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年纪大点的可以安稳和舒适的工作条件。年老的人可以不担心失业,而且有尊严的工作。因为每个年纪的人会有不同诉求,所以对不同的人心中的理想职业也往往不一样。 2.小瘪三是特例,不能代表所有人,所以大家看看就好。不要死套在自己身上。而且在他的经历中,会出现几个典型的代表人物。比如技术经理兼项目经理Y先生,资深质量工程师J先生,资深设计工程师P先生。后续还会有采购的,生产的,物流的。这些人物是典型代表,大家可以参考和借鉴。 3.对于年轻的朋友,刚刚开始会有很多不如意,其实工作久了,跳槽几次就知道。每个公司,每个职位,各有各的难处。职业发展各自有各自的优缺点。所以不必看着别人的光鲜,然后抱怨自己的环境。我个人建议,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需求突破,尤其在开始阶段一定要忍耐和坚持,跳槽不会是最佳的解决方案,而且跳槽有很多风险。 4.小瘪三的很多选择和经历,也付出了很多代价,现在看来结果还ok。其实过程还是蛮艰辛的,而且他前期的跳槽的决定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后来他发现自己的失误,从头开始积累,但是已经不再年轻。而个人觉得他比较值得表扬的是,在环境不利的时候,他懂得坚持,努力学习,善于利用自身的优势,一次一次突破,最后才做到今天的职位。也有迷茫,也有抱怨,也有苦逼的时候。至少没有在本文宣传。 |
@LeoChen2013 306楼 2013-04-08 20:43:38 多谢楼主了!我一定会像你一样踏实努力的!希望我能和你一样取得成功,祝你事业有成! ----------------------------- 我记得我放弃读博士学位的时候,我最敬佩的大师兄对我说:“在研究的路上,我还只是刚刚踏入门槛,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而你呢,半只脚刚刚要踏进来,就又缩回去了,可惜啊!”我当时不屑一顾的说:“师兄,我要去追求大公司的职业工程师梦想。” 今天看来,自己就是个笑话,连研究的基础理论都不扎实,岂敢称自己是资深工程师。所以我在此也回复你:“在成功的道路上,我刚刚踏入门槛,以后的路还长着呢,你呢到了什么阶段,大家一起好好积累吧。”O(∩_∩)O哈哈~与君共勉! |
@zhangshangrong ----------------------------- @z4013006 309楼 2013-04-08 21:01:52 所以我在愁这个事情,我想我还没有到那种已经毕业5,6年,甚至7,8年的情况。我才刚毕业不到一年。 我在第一次回复你的那么多里面,详细的说明了我的情况,还有我为此做的一些事情。我现在的工作只是为了生存。你可以想想,我这样一个专业和化学一点都不搭边的 毕业生,去做化工实验室技术员,本身就有些不合情理。就这一份工作还是我主动打电话,正好是实验室经理接的,他后来说,是因为我的积极主动...... ----------------------------- 真心希望你一切顺利,我在第一次回复,已经给你建议。那些建议是我个人,根据你的现状,以及我对于实验工程师和应用工程师了解,所作出的建议。你要是肯超这个方向努力,再加之你们技术和实验经理对你引导和培养,不出3年可以成为很优秀的实验分析工程师。这个在市面上也是含金量很高的。2-3年后不管你在内部争取升职,还是外部跳槽都没有问题。 还有一个思路就是迎合你自己现在的思绪,想着进入汽车行业想着跳槽,那么第一,你要废掉你现在好不容易积累的1年经验。第2你可能要改变方法,先加入一家小的公司做初级的职位,2年后再跳到大的公司比如舍弗勒,延峰。个人不建议你走后两个路子。 所以如果我是你的话,会在你们公司再积累1-2年,期间要努力研究实验分析,标准,方法,从实验都研究。把实验的分析思路和方法吃透。不要抱怨自己的公司,也不要抱怨所谓的专业不对口,有这些抱怨的时间,不如好好想想怎么积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个人之见,如有偏颇,不要见怪。O(∩_∩)O哈哈~ |
@z4013006 312楼 2013-04-08 21:20:35 楼主,你是不是太忙,以至于没有时间来仔细看我写的东西。 首先,我要说,我有这样的打算是在你写这篇文章之前。不是因为你写的内容,才让我有这样的想法。 其次,你写的东西,确实让我收益很多。 最后,我来这里并不是向你请教职业发展问题的,而是真诚在向您这个汽车行业的资深人士,请教我这样的情况,该如何找到突破口。 ----------------------------- 我也不是什么资深人士,看到你的情况跟我很早期的职业困境相似,都是比较纠结自己的专业或者自己的公司环境。 我知道我说的,你不会采纳,但是我不说是我的问题,因为我没有分享。但是我说了你不采纳,就是你的自由了。 我建议你寻找突破,就是从你本职工作出发。先做成一个优秀的实验加分析工程师。然后不管是外部跳槽,还是内部升职,都有很多优势的。 你只是一心想现在跳槽到一个好的理想平台,一来情况不一定是你想象的那么好,二来你不一定跳的到啊。 |
2011年其实也是比较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由于组织架构,以及Y先生升职,还有小部门新加入两个项目经理和两个工程师。所以小瘪三感觉自己职责也有了重大变化。比如他第一次承担起来带领新的年轻工程师的职责。 这个第一次是很难忘的,一方面小瘪三要考虑如何迎合T先生的需求,一步一步教授他作为应用工程师的方法思路,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工程师的实践积累,所以要安排他能够完成的基础任务。 同时T先生有很多问题,技术的,流程的,项目相关的。有时候真的是很烦躁,但是小瘪三想到,自己刚刚加入公司也是如此烦Y先生的,而每次Y先生都很nice的回答,并很好的传授经验,所以小瘪三认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也如此的教导T先生,不厌其烦的答复任何问题,来者不拒。 |
同时作为部门的key user,小瘪三是部门最早被培训SAP的人。被培训完了之后,还要教会朱丽叶和Y先生还有其他人关于SAP的用法。这些也使得小瘪三在2010年有了关于系统流程的相关任务,比如设计工程师的BOM,Drawing,Spec模块。还有应用工程师的子零件,工装夹具,设备采购模块,还有项目经理的客户样品流程,以及质量模块。 这些培训和被培训的经历,使得小瘪三对于SAP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在培训他人的过程中,小瘪三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的沟通交流的能力。也加强了他后来作为部门关键人物的地位。 |
然后在2011年是如何实现重大突破的呢,技术上小瘪三要做好自己的设计工程师职位。同时要适应leader的角色,对T先生的领导也要做好。项目方面Y先生已经不再参与每周的项目会议,然后会议邀请是L小姐发出,圆桌会议也是L小姐主持,表面上L小姐坐在 位置,但是实际上小瘪三被迫开始了项目推动的苦逼生涯。 原因是L小姐对于产品,对于流程,对于团队成员都没有领导力。而小瘪三作为Y先生的候补代表,或多或少有责任对项目做出贡献。同时大家都知道小瘪三是Y先生的跟班,从项目一开始就跟Y先生做助理的角色,所以从此小瘪三开始了与采购,生产,质量的战争。 |
@说多了全是眼泪d 317楼 2013-04-08 21:54:40 成功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否很遥远?曰:并非如此,成功对于每个人其实都只需要两步:一步开始,一步坚持。丘吉尔曾说过,成功根本没有秘诀,如果有的话,就只有两个:一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二是当你想放弃的时候,请回过头再照第一个秘诀去做。 ----------------------------- 看不出来啊,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见识。丹妞,你真行。我自愧不如,在你这个年纪,我根本达不到你的境界.我也是最近两年,慢慢体会。在年轻的时候,有年长者给我很多建议,我都不予理会,现在看来是自己太年轻,太幼稚。 所以你们年轻人,多多提升思想境界,是很好的事情。尤其看到你的回复。我更加高兴,O(∩_∩)O哈哈~ |
@zhangshangrong ----------------------------- @z4013006 315楼 2013-04-08 21:37:52 恐怕要让您失望了。。。 这个公司做实验。连实验报告都不用写。更不要说什么实验分析了。这几句话应该能让你了解我现在的状况了吧? 还有,其实我在临近毕业的时候生病了,在医院里躺了近一个月,第一份工作也不是这家公司,去年十二月份才进入的这家公司。 你看看,我不跳槽,还呆在这里做什么? ----------------------------- @pbp4 318楼 2013-04-08 21:54:42 既然你有很明晰的决定了,那干嘛还和楼主扯不清楚? 其实我现在的处境跟你很像,毕业不到一年,现在工作不是自己专业的东西,没有核心技术可以学习。 我也很想跳槽,不过我比你悲剧的就是,我自身的专业也没学好,出去找工作也不太好找,所以我觉得楼主的建议还是很好,自己先在这里把一些基础的扎实一下,有那么多技术牛人在,厚着脸皮去学咯。 呵呵 ~~~罗嗦这么多,不好意思了 ----------------------------- 我个人建议,一入职场,大家已经不会太在意你的学校和专业。比如我现在身边的设计工程师,是复旦大学的研究生,我反正是做到了高级工程师兼项目经理(代理)。他比我大一岁,估计还不是高级工程师。 我不是炫耀,至少这个案例,说明不要在乎以前学校。毕业后一切都有可能。如果你不介意,也可以从自己的环境和职位出发,好好规划,2-3年其实就会有收获。与其羡慕那些很牛的人,不如好好想想怎么做到最好的自己。 |
@zhangshangrong ----------------------------- @z4013006 315楼 2013-04-08 21:37:52 恐怕要让您失望了。。。 这个公司做实验。连实验报告都不用写。更不要说什么实验分析了。这几句话应该能让你了解我现在的状况了吧? 还有,其实我在临近毕业的时候生病了,在医院里躺了近一个月,第一份工作也不是这家公司,去年十二月份才进入的这家公司。 你看看,我不跳槽,还呆在这里做什么? ----------------------------- 每个人对于同一个人,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我以前领导Y先生说,思路很重要,一定要把思路想好。因为有他的教导,我认为最近几年收获最大的,不是工作的内容,而是工作的思路。无论是项目管理,质量管理,设计分析,实验分析,供应商管理,生产管理。我都是学习思路为主,而不是事情本身。 事情本身,或者某个设计,某个质量事件,某个生产事件,某个供应商事件,都只是我运用思路方法的案例,以来帮助我形成自己对于管理方法和思路的验证而已。同时在完成这些工作的同时,我积累经验,对每个职位都有深刻的理解,以增强自己对于项目管理的能力提升。 说这些,估计你不会有共鸣,但是我想表达的是思路很重要,每个人都想的不一样。那么我对于你的情况没有感同身受,所以不能妄自下判断,只能给予你我的理解和建议。具体操作或者选择,只能你自己去琢磨了。 实验肯定不止是实验报告,还有更加高深的DOE实验分析方法,你如果愿意,可以自己慢慢琢磨,自己写。别人没写过,不代表你不能写吧。如果你不介意,可以大家探讨,怎么写你做的实验的实验报告。说不定你自己写了,会有额外的收获呢。O(∩_∩)O哈哈~ |
@zhangshangrong 323楼 2013-04-08 22:10:45 ----------------------------- @z4013006 326楼 2013-04-08 22:21:38 不是你不在意自己的学校,专业的问题。而是用人公司在乎~ 关于我的方向,我现在已经想的很清楚了,就是开始实施的问题。 你说进一家公司去做基础职位,我已经讲出重点了。怎么能进呢? 楼主大哥大,我想问你的就是,你们会要我这样的实习生么? ----------------------------- 我现在团队的成员要求比较高,一般工程师,要本科相关专业,相关工作经验3年以上,英语口语不错。这个是基本要求。如果是项目经理,至少是5年以上工作经验,还要有相关项目管理经验2年以上。 其他组我不是很清楚,所以你不要急吧。我都31了,还是我们团队比较年轻的,你花2-3年时间积累都等不急吗?欲速则不达,职场第一课,忍耐和坚持,做到了会有不错的结果,做不到会有成为跳蚤的危险。 |
@yxtflying 324楼 2013-04-08 22:13:18 继续等待 文章/人生 更精彩的篇章 ----------------------------- 谢谢支持啊,哪位朋友啊? |
@zhangshangrong 325楼 2013-04-08 22:21:12 每个人对于同一个人,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我以前领导Y先生说,思 ----------------------------- @z4013006 330楼 2013-04-08 22:33:25 哎,真的是我表述有问题么?我给你说这家公司连实验报告都不用写的用意是,这家公司,真的没有那么规范,也许是经实验室理对这个实验都了然于心,他只是要我做实验验证他的某些东西,而且民企走出来的,和名企走出来的,能一样么?就是土八路和正规军的区别。没有说土八路不会打仗,但是他们很多都是瘸腿的,也许某一项很厉害,但就像古代的经验科学一样,你知道这样做就会有这样的结果,但是你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 ----------------------------- 所以每个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也许是我说的不够清楚,那就说清楚直接点吧。按照按照我的经验,你现在要跳槽是很难跳到你希望的公司和职位,至少目前是这样的。 那么我给的建议就是,在你现在职位去积累核心的价值,实验的价值是验证分析。所以我建议你朝这个方向努力,这个是方向。 而你觉得这个方向不合理,或者环境所限制,然后要跳槽,那也可以的。那就去努力争取吧! |
@zhangshangrong 328楼 2013-04-08 22:28:22 我现在团队的成员要求比较高,一般工程师,要本科相关专业,相关工作经验3年以上,英语口语不错。这个是基本要求。如果是项目经理,至少是5年以上工作经验,还要有相关项目管理经验2年以上。 ----------------------------- @z4013006 332楼 2013-04-08 22:49:42 我一直是个机会主义者。之前回复有提到过有一家能够进入500强化工企业的机会,为了这次面试,我准备了很多,结果1面,2面,经理面试,到走审批流程,到被通知职位被裁,我不想说我运气不好,总之失之交臂。 我的计划需要很长时间来达到,区区两三年,我怎么可能做不到。如果我进了这家500强公司,我现在肯定在努力的学习工作着,根本不会来这里看帖子。 可我觉得我现在的公司根本不能让我去学习,也没...... ----------------------------- 我们公司一般实习职位是给在校生的,我也不知道原因。你可以查查是否有相关公司,可以争取的实习职位。反正机会给有准备的人,既然你有强烈的愿望要改变现状,那么就一定可以的。 |
对于自己本部门而言,小瘪三已经是不折不扣的部门元老,除了Y先生,就是他加入部门最早。所以后面加入的同事,都被他培训。包括项目流程,产品知识,企业文化,还有SAP流程的培训。在很长一段时间,小瘪三组织了不间断的培训课程,每次一个小时或者两个小时。目的是分享知识和信息,对于L小姐和N小姐来说,可以交流对于产品项目流程以及生产质量管理的经验。对于L先生和T先生而言,可以交流对于设计,实验,分析的理解,以及很多设计思路和方法的分享,比如D-FMEA,DRBFM等。 而对于产品横行的项目组而言,小瘪三开始作为技术代表,协调管理项目。从采购,供应商管理,到生产,到质量,到客户的需求,都要考虑到。一方面要按照流程和不同部门合作,另一方面要考虑如何协调大家,做好行动计划达到客户的要求。 |
在这个过程中,小瘪三有一个重大发现,比如以前感觉很nice的采购部门P先生。他也是个很厉害的角色。私底下和小瘪三关系很好,一开始加入团队,小瘪三就发现P先生记忆力惊人,很多时候对很多信息和数据,根本不需要差查阅资料,全部记住在脑海。 其次有一次和供应商技术会谈,关于塑料件注塑工艺,以及方案P先生可以做出判断,给出很专业的意见。于是小瘪三诧异了。事后问P先生才知道,以前就是工作了7年注塑模具设计,然后才加入公司做采购的。算是经典的从技术转采购的牛人。 |
之所以说P先生,一方面是此人本身做技术出身,然后转型到采购,还在加入项目组2年后因为成绩突出,升职为采购主管,下属3人。这个时候也是小瘪三加入团队2年左右,可以说小瘪三看着P先生如何从资深技术做好采购,获取晋升。 而且小瘪三在跟P先生的接下来的接触和合作中,学到了很多采购对于供应商管理的窍门以及经验,从而为他后续带领项目团队,尤其是借助采购,实现对外供应商管理,积累了很多经验。 P先生是怎样的一个采购主管?小瘪三又是如何偷师的呢?对于技术转采购会是怎样的状态,如何去发展呢?明天更多精彩,O(∩_∩)O哈哈~ |
@z4013006 334楼 2013-04-08 23:16:43 好吧,楼主~看来还是我直接了当的问比较好~ 根据您的从业经验,您看我这种情况,如果想要进入汽车行业,做工程师,该从哪点开始着手? 嗯,不用考虑我喜欢做什么,就像你开始是做应用测试一样的,后来想做质量,到后来真正了解设计的权威而改投设计,到又想做圆桌会议 ,去做项目经理那样。 我一开始想的就是,希望能够去一些大一些的公司,从实习生开始做起,有留用机会更好,没有也没关...... ----------------------------- 非常感谢你的信任,如果你一定要去汽车行业做工程师的话,我的建议是先争取实验工程师职位。因为争取这个职位,你现在的工作经验还是有些帮助。毕竟实验的思路都是相同的,只是针对的产品不一样,你现在做的是化工的,汽车行业的一般是机械产品。先争取加入一个不错的公司,然后再谋求进一步发展吧。 至于如何进入,就只能多查信息,多找机会。争取把简历弄好,然后去争取面试,只要努力会有不错的结果的。 |
@LeoChen2013 340楼 2013-04-09 00:09:10 我现在就是一名很单纯很傻得大三学生呢,我其实有考虑过读博士的问题,但是很遗憾,确实没有足够的兴趣支撑我读下去,女生读博士真的很辛苦,不仅是学业上压力大,终生大事上压力也很大。我希望的是自己读完研究生之后像你一样,先做技术,做到一定程度后找到一个平台和机会去做管理。这是我最大的理想。呵呵,楼主不要笑我,实在是没有强大的毅力和兴趣专注于科研一辈子。我还想向你请教一个问题,我要不要出国读研呢?...... ----------------------------- 你关于工作的想法,不算傻,还是比较合理的路线。先做技术,积累几年再找机会转管理,是很多技术型管理的路线。只要坚持,一般都会有不错的结果。 至于出国的选择,个人认为出国的话,可以有一次很不一样的人生经历。不出国也可以在国内学习好的研究思路和积累。所以不必纠结,自己想好了就去做就是。 最后祝你成功! |
@qiushmily1314 342楼 2013-04-09 19:35:27 回复第268楼(作者: @zhangshangrong 于 2013-04-07 20:12) 写帖子到现在,日子不长,但是感慨颇多。以前看到别人写的帖子,没怎么体会,现在自己写才知艰辛。特别…… ==========看到楼主的回复和感谢非常happy~感谢楼主,学习了,了解一些关于工程师的知识! ----------------------------- 谢谢你的回复,至少让我知道所写的东西,还是有些许的意义。 |
@zhangshangrong 338楼 2013-04-08 23:43:05 非常感谢你的信任,如果你一定要去汽车行业做工程师的话,我的建议是先争取实验工程师职位。因为争取这个职位,你现在的工作经验还是有些帮助。毕竟实验的思路都是相同的,只是针对的产品不一样,你现在做的是化工的,汽车行业的一般是机械产品。先争取加入一个不错的公司,然后再谋求进一步发展吧。 至于如何进入,就只能多查信息,多找机会。争取把简历弄好,然后去争取面试,只要努力会有不错的结果的。 ----------------------------- @z4013006 339楼 2013-04-08 23:54:52 非常感谢你的答复。这个晚上总算没有白忙。顺便问一下,你说的实验,是不是指做测试一类的实验?有些汽车行业的标准,能否帮我指明一下呢?提个名字就好了,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我都会持续关注你的文章,用心的人,总会发现一些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也想在去面试的时候能够有话可说。不胜感激。 ----------------------------- 测试的标准实在太多,有整车的标准,有系统的标准,有零部件的。而且我也不知道哪个是所谓可以给出的统一的标准。如果非要提前知道和理解这个行业,你可以去看看PPAP流程,这个是汽车行业的标准,对这个产品项目开发,都有明确定义。看完后基本会知道汽车行业的大概流程。 |
在最初加入团队,小瘪三就经常见到Y先生和P先生有争论。起初他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但是后来慢慢对于流程和各自的职责理解后,就发现了一下窍门。 在公司的项目组织构架中,Y先生被定义为项目经理,而P先生是采购部门的代表,一方面P先生要根据Y先生项目的需要来加强供应商管理,但是另一方面P先生又不属于Y先生直接下属。也就是说Y先生要控制项目,所以要给P先生安排任务,比如推动供应商的模具,样品计划,或者质量要求。而Y先生却没有权力制约P先生,也不对P先生做绩效考核。所以这样就使得双方会有很多时候,有不少冲突。 往往在有冲突的时候,Y先生都会和P先生据理力争,一方面需要说服P先生接受任务,并去管理供应商。另一方面也会要做一下妥协,因为P先生也是老江湖,很多时候也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而且在整个项目组,就P先生能够给Y先生有交锋,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都是技术背景出身,另一方面是他们都要负责项目管理的事情。Y先生是公司内部的项目经理,而P先生则是对供应商管理方面的项目经理。 |
小瘪三比较爱思考,在第一年打杂的时候就经常感觉,Y先生处理事情的能力很强,思路很好。知道问题点,知道如何去解决,有什么人或者资源可以帮助解决,还有什么风险,以及后续的方案。 经过不少事情,同时也在Y先生的教导下,渐渐的小瘪三也学会了如何去思考问题。到了第二年,随着小瘪三对流程,对生产和质量,有了不少经验,他的视野也从单纯的技术,慢慢辐射到整个项目。所以很多时候他会去思考,每周的行动计划里面的内容,问题是什么,怎么制定方案。 行动计划有很多技术,质量,采购,生产,甚至物流和财务的问题。而每次的问题,一旦提出来,Y先生都能和团队想到不错的解决方案。一方面是有专业人士在,每个部门的代表都是能力不错的,最为关键的是Y先生,在其中起来领导和协调管理的作用。 |
而在整个的行动计划当中,采购无疑是很重要的角色。尤其体现在所以子零件的管理上面,包括供应商的技术会谈,模具的进度计划,价格谈判,质量管理,以及子零件的ppap计划。几乎都是采购协调管理的,虽然很多工作不归采购亲自做,但是都要透过采购来对供应商进行管理。所以P先生的title一度被称为,project purchasing也就是俗称的项目采购。 Y先生曾经说过,P先生就是对供应商的项目管理角色,一方面要控制供应商计划,同时要协调技术和质量谈判。另一方面要管理供应商成本,进行商务谈判。每年都会有成本的压力,还有Y先生对供应商的时间压力。所以一旦感觉时间很紧,P先生都会跳出来反驳Y先生,质疑项目计划。 |
从最初的认识,觉得P先生很nice,对人友善。到项目会议中,感觉他记忆好,思维敏捷,再到技术会议中,发现其实他以前就是个资深的注塑模具工程师。再到后来的Y先生和P先生的合作的种种事情,有团结,有争论,有妥协,有坚持。 让小瘪三理解了,采购和项目的纠缠,也更加清楚项目运作,以及采购的职责和立场。但是这些都只是旁观,并没有处在其中,然后在第3年,Y先生高升后,小瘪三开始体会项目的辛苦,刚刚和采购交锋,就一直处于下风。 往往问题一出来,要推P先生进度,不是被他扯开话题,就是被他的一些种种理由拒绝。感觉P先生像一条很滑头的泥鳅,不但本身很滑,还有高超的滑头技巧。所以三两下就被P先生给否决了。 |
那么怎么办,怎么才能成功推动采购,从而控制供应商计划,达到客户计划要求呢?小瘪三开始回忆Y先生的风格,同时翻阅以前的行动计划,努力学习经验,同时也私底下征求Y先生意见。 对于项目团队管理,Y先生有自己的见解和经验。比如他一直强调要用技术领导项目。每个计划都会牵扯到技术内容,计划做什么,怎么做,会有什么风险,都有提前想好,才能制定合理的schedule。不然就会有人挑战你,质疑你的项目计划,也就是质疑你的能力。在这个时候,如果你知道产品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做,从技术原理,理论或者分析方法,或者测试数据,讲出要求并做到有理有据,那么项目组成员是很难拒绝或者反驳你。这个就是把技术做好,用技术树立你的项目权威。 同时要对项目的流程了如指掌,比如公司内部的流程,还有汽车行业的PPAP流程,要批准供应商生产,或者被客户批准生产,都必须走好这个流程,也就意味着大家都得遵守游戏规则。那么按照流程去制定计划,必定可以达到管理项目成员的目的。 还有就是做到专业,如果本身项目经理对采购的事情很熟悉,对生产工艺以及设备很熟悉,对质量管理很熟悉,那么就可以理解对方的想法,同时也可以指出对方不合理的地方,从而达到项目管理的目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项目经理要面对客户。所以也是对公司来说,是客户代表。可以把客户的需求当做项目的要求,下达给项目组成员。一方面让组员知道,客户的要求和压力来源。另一方面在极端情况下,可以上管理层汇报,寻求管理层的支持和资源。 |
小瘪三听Y先生一分析,立马思路清晰起来,技术方面已经渐渐作为代表的角色。但是流程和采购方面的事情,确实不够了解,那么就从采购本是着手吧。先把P先生的本职工作搞明白,我就不相信搞不定他。从敌人的内部瓦解敌人,往往是个不错的法子。 一方面查阅PPAP流程,另一方面仔细研究子零件的AQP计划。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天啊,事情又多又烦。一个子零件的流程,不亚于一个小的项目管理。坑爹的,难怪P先生会耍滑头,这么多事情,还真是比较烦躁呢。 有了这些信息,小瘪三看是换位思考,往往也能和P先生,有来有往。渐渐的感到自己不再处于下风,有不少时候可以让P先生接受计划并遵从项目。算是各有胜负吧。对小瘪三来说,他收获很多,一来是在跟P先生的合作中,学会不少供应商管理的经验。另一方面也是第一次从项目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推动采购,如何协调项目组成员。 |
项目经理和项目采购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导致他们像同命相连的兄弟,也存在合作和冲突。那么在这对难兄难弟中,项目采购又是怎么运作的呢,项目采购的困难在哪里?核心的关键点是什么呢? 小瘪三开始仔细观察,思考,研究,P先生这个职位的核心价值。同时也开始了偷师采购之旅。 |
小瘪三开始使出浑身解数,跟P先生不断交流务必能够获取采购的思路。 小瘪三:P先生,对于采购而言,什么地方比较难呢? P先生:难,什么都难,最难的就是你们老是要求这个要求那个,采购不是神,供应商的模具计划和样品计划也要时间的,检测需要时间,发货也是,这些都要仔细考虑,不然一个计划制定的再好,也难实现的啊。 小瘪三:哦,这么一说还真是比较杂啊。要做好真不容易啊。那你对供应商管控是如何实现的呢? P先生:不是有AQP计划吗?那个是公司为供应商管理所做的,叫做前期质量管理计划。有技术会谈,模具计划,样品对比测量,ppap测试计划,供应商过程审核,供应商ppap提交。这些都要我们负责协调的,而且牵扯技术部门,质量部门,测试部门,人多难协调啊。 小瘪三:技术会谈我懂,就是要设计工程师和供应商谈好技术要求嘛。模具计划我也知道,一般就是供应商设计,制造,调试模具呗。但是对比测量是干啥?PPAP又包含什么东西呢? |
p先生:对比测量嘛。主要是对于新的供应商,或者新产品有新的测试项目,刚刚开始我们的测试系统和供应商的测试系统不一致,就会有不一样的测试结果,为了统一大家的测试基准,而专门设定这个对比测试环节。务必在质量检验之前,把双方的评价基准调整好。ppap你自己不是看了吗,对于子零件的材料要求,生产线的过程要求,都有明确的规定。务必要提交给我们采购部门,其中有材料检验报告,子零件检验报告,还有生产过程文件。然后PPAP样件还得送去我们自己的来料检验测试,去我们自己的生产线试装,去你们工程部做产品验证。 小瘪三:喔,真的是个比较复杂和繁琐的过程啊。那整个过程会有什么问题啊?怎样才能很好的管理这些问题哦? P先生:时间方面经常会有delay的风险,一方面要迎合项目的进度,另一方面很多大的模具需要考虑修模的时间。所以如果前期的设计和图纸能很快的出来,后面就可以给供应商更多的修模具的时间,这样做出来的样品都会好些。还有就是技术和质量方面,前期技术会谈供应商会答应做好这个做好那个,但是很多时候往往样品一出来,就会有很多偏差。而你们设计工程师很多时候又不同意放行,那改模具的时间就会很长了。这个时候如果能够真正的分析清楚偏差的影响,把不是关键的尺寸放行,其实就可以少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只要把握关键的地方,集中精力解决就好。还有就是过程审核,需要SQE去寻找供应商生产过程的问题,同时监督供应商改善,这些都需要我来协调的。还有我们内部试装样品,或者测试样品出现任何问题,也是首先找我麻烦啊。一方面要请工艺工程师或者应用工程师分析原因,另一方面要和供应商沟通好,促使供应商改善。 小瘪三:果然是项目采购,简直就是项目管控的高手啊,一点都不逊色Y先生啊。佩服佩服。 |
果然和采购好好沟通一翻,对于项目采购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个时候项目也加入深度国产化阶段。有几个子零件开始寻求低成本的供应商,同时按照ppap流程进行。这个时候,出现了内部生产通不过。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呢?对于生产管理或者生产的关键在什么地方呢?如何看待生产的核心能力呢?下集更多精彩,O(∩_∩)O哈哈~ |
@说多了全是眼泪d 317楼 2013-04-08 21:54:40 成功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否很遥远?曰:并非如此,成功对于每个人其实都只需要两步:一步开始,一步坚持。丘吉尔曾说过,成功根本没有秘诀,如果有的话,就只有两个:一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二是当你想放弃的时候,请回过头再照第一个秘诀去做。 ----------------------------- @zhangshangrong 321楼 2013-04-08 22:05:45 看不出来啊,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见识。丹妞,你真行。我自愧不如,在你这个年纪,我根本达不到你的境界.我也是最近两年,慢慢体会。在年轻的时候,有年长者给我很多建议,我都不予理会,现在看来是自己太年轻,太幼稚。 所以你们年轻人,多多提升思想境界,是很好的事情。尤其看到你的回复。我更加高兴,O(∩_∩)O哈哈~ --------------------------- @说多了全是眼泪d 353楼 2013-04-09 21:58:46 哈哈,太看的起我了 ----------------------------- 哈哈,多多给我顶贴的,最近人气不旺啊,叫你朋友也来顶一顶的。 |
@qiushmily1314 358楼 2013-04-09 23:24:28 精彩~哎,不够看啊,楼主辛苦,天天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好人有好报,天天传递正能量。天天追,算不算坚持? ----------------------------- 每天至少2小时啊,要整理思路,写好各个环节不容易。书到用时方恨少啊,还是得专业人士才能做好专业事情,毕竟没有直接做采购,质量,和生产职位,所以很多地方写的不是很透彻,如有偏差,切莫见笑。 最后很感谢你的支持和回复,起码让我知道有人在一直关注本文,祝你一切顺利! |
@寻寻觅觅12342012 360楼 2013-04-09 23:57:47 厉害,帅 ----------------------------- 谢谢鼓励,会继续坚持,争取写好后续的部分。 |
@不撒嘴的兔子 362楼 2013-04-10 00:18:45 受益匪浅,楼主继续哈 ----------------------------- 谢谢支持,每天都会都更新,至少在写完之前,O(∩_∩)O哈哈~ |
@小卡M 365楼 2013-04-10 18:28:07 hi,楼主,你好! 一直在看你的帖子,能感受到你工作的用心,和写帖子的认真。咱们是完全不同的行业,但是在学习楼主工作思路上还是收益匪浅。楼主一路上个人的努力让人映像非常深刻。十分难得的是楼主对别人提问的解答,非常耐心,觉得楼主是个非常赞的人,顶贴!支持!加油!nice! @zhangshangrong ----------------------------- 谢谢你的回复,尤其在刚刚开始写帖的时候,我也会觉得每天花2小时写这个是否值得。很多事情最重要的是态度,而不是结果。 正如我现在工作中很多时候很恼火,因为项目组成员,有的时候有一点点困难,不是想办法去解决,而是推脱。如果他们想办法去做,即使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我也不会责怪或者怎样,即使犯错我也觉得比拒绝去做要好。 所以我如果建立团队,首要的条件就是要有好的工作态度。专业基础不好没关系,可以慢慢学习。工作经验少没关系,可以去实践和积累。英语不好没关系,去尝试去练习。但是态度不好,即使能力再强也会坏事。 这样的话,我还是会好好写完我的帖子,不为其他,就为自己有始有终吧。 |
@车底下躲雨的猫 363楼 2013-04-10 02:47:27 半月2点多 终于从头看到尾了,楼主写的很好,期待楼主后续,如果楼主把题目换成抽风一点的估计能在坛子上火的更快的。 请问楼主 怎么找准自己的方向和定位,工作3年还是一直迷茫, 我毕业就一直在一家私企3年 做的销售,但是私企不会注重你个人的发展和培训,只是吧你当做拿来就可以赚钱的机器,而且销售的入门门槛很低,所以私企不会注重培训,也不会在工作中有什么积累,如果在好的企业或者外企,至...... ----------------------------- 你工作3年了,应该对职业发展有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应该对生活,对社会现状有一定的认知。很多时候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O(∩_∩)O哈哈~ 不要介意,我技术出身,说话很直,所以不喜欢阿谀奉承。从现实的角度讲,你如果衣食无忧,不需要考虑养家糊口,可以转去做很基层的技术,比如做样品的技工,或者做实验的技工。工程师的话,你现在还争取不到机会。大概做2-3年,积累实际操作经验,再自学材料,尺寸,工艺知识或者力学,电学,实验理论方法,同时和样品工程师或者实验工程师交流学习。可以转为样品工程师,或者实验工程师。再工作2-3年基本就可以胜任样品或者实验工程师的工作。这个过程需要5-6年,而且是薪水低,职位低,工作枯燥,一般人坚持不了。 所以我建议你根据自身情况发展,3年销售经验完全可以继续做下去。如果你现在的公司不好,那就好好准备跳槽去一个好的公司和平台。最好还是一直做销售相关的产品,比如业内好的企业,待遇也会提升,工作环境会好些,最重要的是工作会有延续性,最你以后的发展有利。你自己好好考虑吧。有什么疑问,可以再问我。 |
生产部一直是个比较有意思的部门,你说他不重要吧,每年升职最快的都是生产的同事。你要说他重要吧,Y先生私底下跟小瘪三说,整个项目组就只有生产的技术能力比较弱。像采购P先生是从8年设计经验的资深工程师转为采购,然后进入团队不到2年就升职为采购主管。而质量部J先生是有着20多年经验的资深质量工程师,也是主管级别,还拿到了公司的黑带大师称号。工程部以前的资深设计工程师P先生也是主管级别,有工作7-8年的设计经验,本身也是个机械硕士研究生,专业能力毋庸置疑。Y先生更不用说,加入团队之前就是5年设计经验加3年技术和项目管理经验,技术和项目都是资深,同时在加入团队1年后升主管,2年就升为技术经理。 |
小瘪三发现他们组还是挺牛的,因为有这些牛人的存在,使得他倍感压力。一方面作为技术代表,要在技术上能够征服他们。另一方面其实也有动力,可以有这么多资深的专业人士,大家一起交流讨论,会成长很快。 比如一开始跟Y先生学习应用技术和项目打杂,再到跟J先生学习质量管理思路,然后是资深设计P先生学习设计知识,最后是采购的P先生交流采购心得体会。唯独生产部门比较特殊,一直是C小姐负责生产线搭建的协调管理,而L先生作为工艺工程师支持生产技术事宜。可惜L先生年纪比较轻,经验少而且也没有小瘪三那么幸运,一直没有资深工程师或者是生产经理带他。这个也一度导致生产很多难题都是依赖总部,一出现问题都要找总部沟通交流。不过好在第一条生产线是在总部搭建好,转移到中国厂。也就意味着只要照搬过来就好,即使这样的产线搭建,也不是个轻松的事情。 |
Y先生说过生产其实是公司增值的地方,也就是说产品最终靠生产实现价值,最后卖的钱都是体现于产品身上。而采购,物流,设计,质量,项目都是为产品服务。换句话说也是为生产服务,因为产品靠生产加工得到,所以生产的好坏直接决定产品的不良率,同时生产的效率也决定了赚钱的快慢。 那么生产线搭建的过程是怎样的呢?其中的关键点在什么地方呢?如何才能很好的管理生产同时增强生产的核心呢?小瘪三开始仔细观察和研究生产的事情。 |
生产部门的C小姐是个口才很好,反应很快的人。从第一次开始项目组会议,小瘪三就深有感触,尽管C小姐不懂技术,但是她英语流利,然后思路清晰,组织协调能力超强。后来小瘪三才知道,C小姐是英语专业出身,做了几年生产部门的一个总监的文秘职务,然后内部转岗做生产计划员。 肯定是在之前,一直跟大老板工作,学习了很多生产管理的思路和方法。所以感觉她平时做计划,做协调管理特别有条理。只有在Y先生解释技术的时候,才会哑火。所以往往Y先生都会用技术的方式给C小姐布置任务,这个尤其体现了技术领导项目的作用。 |
@wbxnn 371楼 2013-04-10 20:32:16 很受鼓舞 这也是我梦想的生活 楼主能介绍下您各阶段职业生涯的年龄吗? ----------------------------- 第一份工作2006年做冲压工艺分析 (24Y) 第二份工作2007年做结构受力分析 (25Y) 第三份工作2008-09应用工程师 (26Y) 第四份工作09-现在 应用工程师(27Y)-设计工程师(29Y)-项目工程师(30Y)-资深工程师兼项目经理(31Y) 这个比较有偶然性,你还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发展比较好。 |
Anyway C小姐在生产管理上很有一手,对于时间进度的计划能力,推动项目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这些小瘪三都看在眼里。Y先生曾经就说过C小姐是项目组内,对于生产线的项目管理角色,事实也是如此,在第一条线搭建不久,也就是C小姐加入团队的第2年,她因为成绩突出,而晋升生产主管职位。 小瘪三找准目标,找准C小姐偷师生产管理。务必了解生产线的搭建过程,还有关键点以及要注意的地方。于是在设备陆续抵达工厂之际,小瘪三一有时间就去生产线转悠,一方面从工程角度要支持生产,另一方面也是为挖掘更多生产方面的东西。这样与C小姐也有了交流和探讨。 小瘪三:Miss C 请教你一下,整个生产线搭建是如何策划的啊?感觉事情蛮多呢? C小姐:可不是嘛。要规划好设备的布局,设备的时间进度,工装夹具的进度,安排好人员培训,设备接电接气的事情。等这些有了,还要组织设备验收,P-FMEA和控制计划的制定。整个生产线的试生产,质量部的内部验收。 |
小瘪三:那这些事情很多很杂,到底哪些比较难做呢? C小姐:设备的时间进度,工装夹具的进度,安排好人员培训,设备接电接气的事情都不难。只要计划合理,再好好跟踪就行,安排好相关人员,做好事情。关键是控制计划要制定好,P-FMEA要做好分析,不然就通不过内部的J先生主导的过程审核啊。 小瘪三豁然开朗,难怪质量部有监督权,就体现在这里了。那么到底是如何制定P-FMEA和控制计划的呢? |
小瘪三在苦苦思索这些的时候,L先生开始邀请技术,质量,以及公司内部的FMEA专家一起讨论和制定P-FMEA。真的是天赐良机,踏破铁鞋无觅处啊。参加P-FMEA的讨论,无疑给了小瘪三不一样的感受。之前在生产线做样品,就只是操作层面感受工艺方法。但是P-FMEA可不一样,这个可是产线的关键点之一。每个工位逐一分析,可能存在的工艺风险?探测手段?预防方法?一轮下来,头昏脑涨的。但是收获超级多,起码知道了很多注意事项,还有工艺本身的要求,和关键参数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L先生本身工作经验不多,但是手头有不少资源,比如德国总部以前的类似的P-FMEA文件,然后集合公司FMEA的思路,以及J先生的工作经验,小瘪三的三脚猫功夫不够看,不过对分析计算以及产品的理解还是有贡献的。不管怎样制定这个不是他的本职工作,在这个团队合作中让他收获丰富。不但是对FMEA本身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于生产的工艺分析,以及后续的控制计划的制定,也开始思路清晰起来。 |
在此过程中,小瘪三还学习到了一个定量计算设备稳定性的CMK计算,同时联系到以前参照的SPC研究,以及工艺参数的标准设置。简单来说就是稳定生产时,一般工业过程服从正态分布。从概率论的角度,可以去抽样计算工序的制程能力。 公司有固定的excel表格,把50个样品数据一一填进去,基本就输出结果。1.33或者1.67以上的合格,否则要调整工装,检查工艺参数的合理性。大多数人都不关心怎么算出来的,但是小瘪三比较执着,他把excel表的计算公式找出来,然后自己一一比对,结果他找到了计算的具体公式,其实也没什么诀窍,就是用50组数据的均方差S当做偏差,再把抽样的平均值和产品规格的中间值比对,看具体对于产品极限规格会有几个sigma在规格之内。以此来控制以后超出规格的产品不合格率。 说起来轻松,其实还是有不少专业的东东。要是CMK不过,怎么改善是个难点。必须有很好的工艺知识和经验。这个是核心关键点所在了。不管专业对于小瘪三而言,他学到了知识,这个才是他的乐趣,才是他的追求。 采购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都偷师成功,下一步呢?明天继续精彩,O(∩_∩)O哈哈~ |
@小云不哭 375楼 2013-04-10 21:12:35 留名 ----------------------------- 感谢支持,常常顶贴更好,O(∩_∩)O哈哈~ |
@_light_music_ 380楼 2013-04-10 23:42:37 为了回复楼主,特意登下好久不用的账号。 感谢楼主的经常分享,非常受用,比那些似乎天生牛逼哄哄的各种传记里的名人故事要精彩的多!我一定会每段都认真拜读。 刚工作大半年,整日迷茫和抱怨中度过的机械小硕。十分佩服楼主的做事方法和毅力。 本人在天涯所阅的最有营养,最有收获的帖子,目前为止,没有之一。 希望楼主继续坚持写作,我觉得楼主叙事脉络还是很清晰的。继续加油,祝...... ----------------------------- 我也很久没登陆了,就在半个月前不知道自己发什么神经,开始写这个故事,本意就是自娱自乐,到后来还是看到不少人,真心顶贴。所以也希望可以给人分享一下小小经验。 既然你都这么夸,我受之有愧,每个人在常规的职业路上,一开始都是迷茫的。包括故事的小瘪三也是一样,而且他很纠结和固执,以至于在前面的三年中,几乎每年都换,所以走了不少弯路。在你现在这个时间,一定要仔细想想如何去积累经验,发展自己的个人能力,只要把握住你这个职位的关键点,找到相关的学习方法和思路。基本2年就有明显的提高,一般3-5年坚持下去都可以做到主管级别。之后的发展就要在注重专业能力的同时,提高沟通,协调,组织,领导力。之后再积累3-5年有望升到经理。 如果不介意,可以再多多交流吧,我不知道你的具体工作职位和环境,不能给出具体建议。不管怎样特别感谢你的回复,也祝你一切顺利,事业慢慢好转。 |
@车底下躲雨的猫 363楼 2013-04-10 02:47:27 半月2点多 终于从头看到尾了,楼主写的很好,期待楼主后续,如果楼主把题目换成抽风一点的估计能在坛子上火的更快的。 请问楼主 怎么找准自己的方向和定位,工作3年还是一直迷茫, 我毕业就一直在一家私企3年 做的销售,但是私企不会注重你个人的发展和培训,只是吧你当做拿来就可以赚钱的机器,而且销售的入门门槛很低,所以私企不会注重培训,也不会在工作中有什么积累,如果在好的企业或者外企,至...... ----------------------------- @zhangshangrong 368楼 2013-04-10 19:55:53 你工作3年了,应该对职业发展有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应该对生活,对社会现状有一定的认知。很多时候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O(∩_∩)O哈哈~ 不要介意,我技术出身,说话很直,所以不喜欢阿谀奉承。从现实的角度讲,你如果衣食无忧,不需要考虑养家糊口,可以转去做很基层的技术,比如做样品的技工,或者做实验的技工。工程师的话,你现在还争取不到机会。大概做2-3年,积累实际操作经验,再自学材料,尺寸,工艺知...... ----------------------------- @车底下躲雨的猫 384楼 2013-04-11 01:05:35 感谢楼主的回复,我现在想去外企,普通本科,英语0基础,通过怎么的努力能进入外企,即使是一个一般的外企也可以啊 ----------------------------- 选一个类似产品的外企,直接做国内市场的,这样你的价值能得到体现。可以为企业带来客户。重点体现你的客户资源,然后英语稍微准备就可以了。欧美企业的流程体制还是不错的,祝你成功! |
----------------------------- @zhangshangrong 382楼 2013-04-10 23:55:41 我也很久没登陆了,就在半个月前不知道自己发什么神经,开始写这个故事,本意就是自娱自乐,到后来还是看到不少人,真心顶贴。所以也希望可以给人分享一下小小经验。 既然你都这么夸,我受之有愧,每个人在常规的职业路上,一开始都是迷茫的。包括故事的小瘪三也是一样,而且他很纠结和固执,以至于在前面的三年中,几乎每年都换,所以走了不少弯路。在你现在这个时间,一定要仔细想想如何去积累经验,发展自己...... ----------------------------- @_light_music_ 383楼 2013-04-11 00:13:38 好的,今天太晚了,以后一定向楼主多多请教! ----------------------------- 嗯,那就下次再交流,O(∩_∩)O哈哈~ |
在经历资深设计工程师P先生教导,研究了资深质量工程师J先生的质量理论,学习采购主管P先生的供应商管理,经历生产部门C小姐和L先生的新产线搭建过程。特别是Y先生指点的项目各个环节的思路方法,小瘪三对于项目小组的运作有了深刻的体验。这个时候他刚刚加入公司第2年。 2011年是第3年的开始,注定会是个精彩的一年,为什么这么说呢。T先生的加入让小瘪三摆脱了基础的应用工程师事物,专注于设计工程师的事情。Y先生的升职使得项目管理协调的工作落在了L小姐和小瘪三的头上。一方面所以技术事宜都归小瘪三主导,包含供应商技术会谈,样品设计,样品测试分析,生产线技术支持,质量分析技术评估,客户技术谈判。另一方面对项目每周的例会,表面上有项目经理L小姐发起和组织,但是实际由于L小姐的弱势,使得很多时候都是小瘪三主导和推动。这样以前Y先生领导大家的局面不再,经常出现小瘪三和采购的,生产的,质量一起争论。 一开始小瘪三占不到上风,经过Y先生的教导,思路清晰以后,从技术,从项目流程,从客户要求,往往能跟P先生,C小姐还有J先生达成一致。但是还是感受颇深,领导力比起Y先生低一个档次不止。 |
另一方面小瘪三开始对组内的管理,培训新员工是他的第一步。比如对L,N小姐的PPAP流程培训,公司的产品开发流程。同时对T先生和L先生的DRBFM和FMEA培训。最主要的不是培训本身,而是通过培训加深彼此的交流,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同时培训要求不少沟通交流能力和思路的锻炼,这些和被培训不是一回事。要考虑如何讲清楚思路方法还有案例。最为重要的是要能够理解对方的接受能力,让对方真的接受你所讲解的知识。所以一个好的培训不容易啊。 |
对于培训小瘪三一直都有自己的理解,培训不是你什么都不懂,然后期望上一两天课就全会了。思路一定要清晰,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工作是本质,培训是手段。对于小瘪三而言,培训是他自学,然后积累,然后和高手交流的一种方式。所以他培训之前,必定自己先把培训的理论理解了,然后找到组内的专业人员,针对具体的问题请教 。自己亲自做了案例,再参加培训的。所以小瘪三明显感觉他在培训的时候,都是提问具体的例子怎么分析。而很多其他的人,还在理解怎么回事 小瘪三以前组,人员少,但是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培训少不了。Y先生技术出身,很喜欢研究技术问题。所以他们两个经常一起谈论,如何把技术的思路工具方法,应用到具体的实际工作。每当有问题必定做起来,用起来。而且每年Y先生都安排给小瘪三安排了各种培训,有技术,质量管理,项目的培训课程。比方说技术质量管理工具FMEA,小瘪三都是自己做了2个技术分析案例,再参加培训的。比如DRBFM也是自己先做了一个小例子,再参加技术专家的培训。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小瘪三利用自学,加之工作中的实际案例,加上培训的思路和分析方法,渐渐的形成自己的技术和质量风险思路,也为后续的项目管理埋下了伏笔。 |
这些还不是重点,最麻烦的其实是带新员工。回首第一次带T先生的事情,往往会感觉累心,不是一般的累。要考虑T先生的level,要考虑如何让他接受。从一开始的项目组织结构,项目各成员的角色,再到应用工程师的职责。然后是工作流程,思路方法,再到产品知识,测试分析标准。实验的具体操作,MSA测量系统的评估,再到实验报告的撰写。大概3个月后T先生才慢慢上手,做一些简单的测试验证的事情。 期间非常纠结的是,每天都有不懂的事情问你,而小瘪三本身工作也多,但是还得耐心的教导T先生。每次不但回答问题,还要针对事情本身的原理或者关键点出发,总结自己的经验,分析思路和方法以及结论。往往耗时耗心血。 |
渐渐的小瘪三发现其实带领下属也有收获,比如自己要讲清楚仔细,不然T先生听不懂,这让小瘪三知道,每个人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不一致,很多时候只有从基础的原理和思路到分析数据,到结论并有理有据才能让对方明白。要做到深入浅出,不容易。得要自己理解的特别透彻,还有要有很好的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 接着小瘪三开始交一些初级的测试分析工作给T先生,一方面是培训T先生的工程能力,另一方面是分担他自己的部分工作。这样到半年后T先生开始承担所以的测试验证,同时开始一些分析类型的工作,基本胜任应用工程师职位。 |
随着T先生的成长,小瘪三也慢慢的积累了培训他人的能力,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亲力亲为带下属很不容易,真的是呕心沥血。从最初T先生一点都不懂,到后来的熟悉公司文化,项目流程,应用工程师职责和工作范围,再到接受基本的任务,工作内容和基本理论方法。再到初步适应工程师角色,一点一滴都看在大家的眼里。 然后小瘪三开始考虑,如何提高T先生的工程分析能力,怎样才能让T先生有很好的分析思路呢。一方面小瘪三在和T先生的交流中,反复强调思路分析方法,但是效果不好,T先生还是不懂就问,也不怎么自己思考。这样可不好,一个优秀的工程师,不是天天问别人答案,而要自己反复思索,自己查找资料,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回忆自己刚刚开始跟着Y先生学习的时候,一开始什么都不懂,都是问Y先生得到很好的思路和答案。后来渐渐的每次去问,Y先生不是简单回答,而是反问小瘪三自己有没有想法,刚刚开始小瘪三没想法,到后来小瘪三渐渐也被Y先生问出来经验,自己也会慢慢去思索去寻求答案。对,就是这个教育的方式,才可以让T先生迅速的加入工程师思路。 后来T先生一有问题,小瘪三不再直接回复,而是反问:你觉得呢?刚刚开始T先生很诧异,不知所措,后来反问多了。T先生开始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小瘪三再给T先生解释,同时把自己的经验和积累说出来。T先生慢慢的就这样完成了从产品的零基础,到基本胜任应用工程师职位。 天啊,真是个坑爹的任务,以后再带人,肯定不这么亲力亲为了,太TMD的累啊。小瘪三心里想,总算把T先生教会了,下一步应该轻松不少。接下来会是小瘪三轻松的日子吗?还是会有更加巨大的挑战呢?O(∩_∩)O哈哈~ 人生就是这么多的曲折和意外,就在小瘪三以为自己会渐渐轻松下来,不料Y先生给了一个意向不到的任务,从此小瘪三开始了长达一年的职场战争。到底是什么样的任务呢?后续还会有什么样的精彩呢?小瘪三的故事,明天继续。 |
@zhangshangrong 393楼 2013-04-11 21:29:45 随着T先生的成长,小瘪三也慢慢的积累了培训他人的能力,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亲力亲为带下属很不容易,真的是呕心沥血。从最初T先生一点都不懂,到后来的熟悉公司文化,项目流程,应用工程师职责和工作范围,再到接受基本的任务,工作内容和基本理论方法。再到初步适应工程师角色,一点一滴都看在大家的眼里。 然后小瘪三开始考虑,如何提高T先生的工程分析能力,怎样才能让T先生有很好的分析思路呢。一方面小瘪三...... ----------------------------- @车底下躲雨的猫 394楼 2013-04-11 21:51:25 我怎么感觉做技术的刚来时 还是什么也不会啊,像小T一样,估计换别人也一样吧?要是换个资质好的能学的更快,那小T 什么都不会 怎么去的你单位???关系??? ----------------------------- 一般会有一些基本要求的,比如相关专业本科以上,英语基础,相关行业工作经验2年以上,这样是基本需求。小瘪三是在项目组建的时候,很缺人,所以很幸运的加入了公司。T先生是在项目组走了两个工程师,而项目事情很多的时候,也很幸运的加入公司。一般的话,不缺人的时候,要求会更高一些。比如采购,生产,质量相关成员都是工作很多年才有机会加入公司的。 |
@纪念2011年 395楼 2013-04-11 21:55:28 楼主加油 ----------------------------- 谢谢支持,明天进步一点点。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4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职场天地 最新文章 |
总结提炼我的十五年体制生涯 |
回顾一下至今为止的人生,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
武汉找工作,真难!!! |
乡镇公务员值得考吗?记录乡镇公务员的日常 |
我找到怎么发帖了 |
学校那点事 |
飘——民办教师之教学日记 |
校招季,请各位应届生谨慎选择进入银行业。 |
〖天涯头条〗深圳,我的天堂,我的地狱 |
读书改变命运,记录自己考证的日子 |
上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