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哲学 -> 中国人建立的第二个哲学体系 -- 认知体系现象学 -> 正文阅读 |
[哲学]中国人建立的第二个哲学体系 -- 认知体系现象学[第7页] |
作者:z_y_guo |
首页 上一页[6] 本页[7] 下一页[8] 尾页[1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因此, 罗素的排列诘难是所有与经验有关的认识论所面临的共同困难。当然, 除了罗素排列诘难以外, 所有的认识论对于对象构成都是一个神神秘秘的过程。康德的空间理论谈到我们的空间直观形式规整感觉材料, 但如何规整,却是一个神秘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不可知的过程。 同样, 胡塞尔统握感觉材料, 如何统握,也是一个神秘的过程, 或者说是一个不可知的过程。也就是说, 所有的认识论除了罗素的排列诘难以外, 还有另外一个本质困难, 那就是如何清楚明白地构造空间物体的问题。 但这两个本质困难却是相关的。 |
看你一直在纠缠认识对象如何构成的问题,真的有点可怜你。 这个问题我二十多年前就完美的解决了。 请你看一下我再哲学吧发的两个帖子——《作用主义哲学》,《人类认识的原理》 我现在已经身患绝症,死期不远,唯一放不下的就是我独创的一些我认为会对完善人类理性有很大助益的一些哲学研究成果。,,,希望有人能够把它们发扬光大。 如果你能够发扬光大,我只会感激你,不会跟你争什么知识产权的。 |
|
要解决这个问题, 郭知熠在前面提出了对康德空间理论的改进理论。这个改进理论完全解决了罗素的排列诘难以及如何清晰地构造空间物体的问题。其实, 这个解决方案非常简单。 郭知熠的理论认为,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先在的空间化能力”, 这个能力能够将平面中的物体看成空间中的物体。 |
因此, 当我们通过外感知感知外部物体时, 我们通过视域首先感知到的是一个平面物体, 这是我们的原直观。然后, 我们通过“先在的空间化能力”感知到一个空间物体, 这是原直观的空间化再直观。至此, 我们就完成了空间物体的构造过程。当然, 这只是一个初始的构造。 通过这个初始的构造, 我们可以“立义”。我们的“立义”指的是概念化过程, 而不完全是胡塞尔意义下的“立义”。这个“立义”过程必须运用我们的认知体系, 我们在后面再作仔细地探索。 |
我们首先来看这个理论,它谈到我们有“先在的空间化能力”,这个能力能够将平面物体看成空间物体。这是什么意思呢? 它其实指我们能够通过“看”一个空间物体在一个平面上的投影而发现这个空间物体(当然,如果这个物体本身是一个平面物体, 我们通过看它的投影是无法发现一个空间物体的。这另当别论。) |
那么, 如何来证明我们确实有这种空间化的能力? 其实, 这个空间化的能力我们时时在经验到, 但我们可能根本没有注意到, 更不会将这个经验表述出来。我们在看电影时, 电影的屏幕是一个平面, 但我们从这个平面上, 能够看到空间中的物体和人物,这是我们的空间化能力的一个证明; 我们看照片时, 也可以从一个照片纸所在的平面上, 看到空间中的风景与物体;我们看风景画时, 我们也同样能够看到空间中的事物。所以, 毫无疑问, 我们确实有这种“先在的空间化能力”。 |
应该看到, 我们的上述解答确实解决了认识论的这两个本质困难。通过空间化再直观, 我们可以直接构造空间物体, 而不需要神神秘秘的构造过程。这个直观已经达到了明晰性的要求。所以, 这个空间物体的构造过程也已经达到了明晰性的要求。 并且我们仅仅通过一次“看”, 就可以构造空间物体。 这对于任何已有的认识论体系是不可能的。而这却与我们的实际认知过程是相吻合的。我们在实际认知过程中, 也是通过一次“看”,就能看到空间物体, 而不需要多次的感觉过程,得到诸多的感觉材料, 然后通过整理,或者统握来完成空间物体的构造。 |
也许读者会觉得奇怪, 为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解答方案却没有人想到?因为这两个本质困难非常关键, 特别是对于胡塞尔更加关键(我们在后面再解释为什么对于胡塞尔更加关键)。罗素提出“罗素的排列诘难”也有好多年了, 为什么没有人想到一个解决的途径? 为什么罗素本人没有想到一个解决的途径? |
我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 我认为, 也许这个解决方案并不是很难, 但真正困难的地方是想到这个解决方案。 我们经常从照片中看见空间中的人和物, 经常从电影中看到空间中的人和物, 但我们根本不会去想在平面上看到空间物体的问题, 更不会提出“从平面上能看到空间物体”的命题, 因为这个命题看起来是自相矛盾的。作为正常人, 我们很难提出“从平面上能够看见空间物体”这样似乎自相矛盾的命题。这就是提出这个解决方案特别难的地方。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多年(甚至几个世纪)没有人提出这个解决方案。 |
补丁学说。楼主所说的认知体系现象学就是拼凑西哲的, |
不知道小学学历能不能参与? |
下面我们来证明郭知熠的理论确实解决了罗素的排列诘难。 这个证明我们在前面讨论过。 鉴于有读者仍然有理解方面的困难, 我们还是再仔细地彻底地证明一遍。 首先我们来证明罗素的例子:人的眼睛确实应该排列在人的嘴巴的上面。 |
假设我是观察者, 而另一个人是被观察者。 我站在这个人的对面来观察他,我能够看清楚他的整个头部。在我的原直观下, 他的眼睛正是在他的嘴巴的上面。现在我们要证明在我的空间化再直观中, 他的眼睛仍然在他的嘴巴的上面。我们知道, 所谓的空间化再直观, 就是将平面上的物体看成空间中的物体, 而平面中的上下关系在空间中是保持不变的, 这是因为平面物实质上是空间物的投影。因此, 这个在平面中的上下关系在空间物中保持不变, 那么在平面(原直观)中人的眼睛在人的嘴巴的上面, 在空间化再直观中, 人的眼睛也当然在人的嘴巴上面。这个证明就完成了。 |
对于更一般的情形, 我们的证明过程是完全类似的。 假设有两个物体, 在我的面前是左右排列或者上下排列,那么, 在我的原直观中以及空间化再直观中, 这种左右关系以及上下关系保持不变(这和我们讨论人的眼睛和嘴巴的空间位置是完全类似的)。但如果这两个物体不是左右排列或者上下排列, 而是前后排列,这两个物体的投影关系可能使得我无法辨别出它们的前后排列顺序。但如果我在此时换一个角度, 譬如我从前面走向侧面, 再观察这两个物体, 它们就从前后关系变成了左右关系, 因此问题到这里就完全解决了。我们确实解决了罗素的排列诘难。 |
最近看到有读者认为, 我也需要解释在平面(也就是原直观)中为什么人的眼睛一定在人的嘴巴上面。 这个是不需要解释的,因为这是我们的原直观。 我们必须假设在某一点上我们是不可怀疑的, 否则, 我们就会陷入无穷倒退之中。 如果你说, 我的原直观是错误的, 因为一个妖怪蒙蔽了我的眼睛, 我们就无法继续下去了 (不过, 如果记住我们在这里的“自我”是先验的自我,而不是经验的自我,其实也就不会有妖怪蒙蔽“我”的眼睛了)。 |
至于第二个本质困难, 也就是如何清晰地构造空间物体的问题,我的理论也给出了完满的解答。 这个构造过程是清晰的, 不含混的, 没有任何神神秘秘的过程。 原直观到平面图,空间化再直观到空间物体, 这个过程没有丝毫不清晰的地方。所以, 这两个本质困难都完全解决了。 |
我们现在再讨论为什么胡塞尔会更加欢迎郭知熠的这个解决方案。 我在前面说过, 胡塞尔实质上非常痛苦(当然, 这是郭知熠的猜测。不过, 这不是一个无根据的猜测), 因为他需要达到明晰性。胡塞尔的著名口号是“回到事物本身”, 也就是要让哲学回到完完全全的明晰性,使得哲学达到笛卡尔似的绝对不可怀疑性。可是, 胡塞尔在对象的构成问题上却无法使得他达到这种完全的明晰性。他后来发展的对象构成理论中的“统握过程”就是一个完全的未知过程, 因为如何统握这些感觉材料是完全没有人知道的。我以为胡塞尔是知道这个困难的, 也是想尽一切方法来解决这个困难的。 但非常可惜, 胡塞尔最终没有解决这个困难。 |
胡塞尔把“统握过程”放在他的对象构成理论中,我认为他是不得已的(我在前面说过, 他是偷偷地放在那里的),他是惴惴不安的。因为“对象构成”是现代认识论最基本的问题, 也是最核心的问题。没有了对象构成, 认识论就成为毫无用处的东西, 认识论就是一个完全的失败。可惜, 一直没有人对于他的对象构成的统握过程提出质疑(如果已经有人对于他的统握过程提出了质疑, 算郭知熠孤陋寡闻), 这么明显的毫无明晰性的对象构成理论居然没有人质疑, 这与胡塞尔的宗旨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啊!郭知熠算是服了胡塞尔之后的这些哲学家了。 |
胡塞尔一方面把“统握过程”偷偷地放在他的对象构成理论里面, 一方面又积极地寻找解决的途径。胡塞尔想通过人的动感系统来解决从二维到三维的困难, 也就是从平面物到空间物的困难。胡塞尔提出了一个新的感知能力, 动感能力。这个“动感”不同于我们基本的感觉, 譬如我们的视觉, 味觉,听觉等等。 进而胡塞尔考察了单眼动感系统, 双眼动感系统, 想通过这些考察找到从二维到三维的突破, 也就是找到对于深度空间的知觉。但我认为, 胡塞尔的这些努力是完全失败的(我没有考察完胡塞尔这些讨论的细节)。退一万步说, 即使胡塞尔的这些努力成功了, 这个过程也还是离胡塞尔自己所要求的明晰性相差十万八千里啊!而且, 单眼动感,双眼动感, 头部动感, 身体移动动感等等, 这么多繁杂的考察, 与我们所要求的“一次看”就能看到空间物体也相差十万八千里。 |
很有意思的是, 很早以前英国经验主义者贝克莱就指出, 感觉真正能够把握的只能是二维空间, 而三维空间只是联想的产物。对于深度的感知不过是被联想的宽度感知。贝克莱认为,我们不可能感知到深度, 因为距离投射到我们的眼睛上只是一个点。不管这个距离有多长, 它投射到我们的眼睛上只是一个点。我们看到, 从二维到三维的问题远在贝克莱就已经开始了。显然, 贝克莱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所以, 郭知熠认为, 对于深度感知的考察虽然不能说是无意义的, 但对于我们当前问题的解决却是毫无希望的。 |
我个人希望, 读者诸君在看到这里后, 能够完全明白郭知熠的理论确实解决了认识论体系中的两个本质困难, 一个是罗素的排列诘难, 一个是对象的清晰构造问题。 这两个本质困难属于认识论的基础部分,因而有着非常非常重要的意义(我认为, 这个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因为对象构成是任何认识的第一步, 如果连这个都无法保证其明晰性, 胡塞尔的哲学就整体坍塌)。 同时, 也希望读者能够看到, 郭知熠的理论是对于康德的空间理论的重大改进, 也是对于胡塞尔体系的重大改进。 没有这个改进, 胡塞尔的体系就整体坍塌。没有这个改进, 所有的认识论都无法摆脱罗素的排列诘难。 |
我们可以通过比喻的方式来理解胡塞尔的尴尬: 这就好比建立一座大廈, 胡塞尔发现他所建立的这座大廈有一个巨大的漏洞,于是, 胡塞尔偷偷地塞满了稻草堵住这个漏洞。可是, 另一方面, 他又积极地寻找新的办法去完全地解决问题。可是, 他实在努力了, 但还是没有找到。 后人看到了这个稻草所堵住的漏洞, 却没有任何人表示怀疑, 而是大家一致叫好。 |
我们知道, 康德非常得意于他的空间理论, 因为他认为他的空间理论是哲学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这个空间理论第一次强调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它通过主体先天的空间直观形式整理经验材料,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经验材料,使得认识成为可能。正如康德自己所说, “人为自然立法”, 而不是自然法则躺在那里,等我们去发现它。只是康德无法给出具体的整理经验材料的过程。 |
而我的改进了的康德空间理论也强调认识过程中的主观作用, 强调人本身的认识能力。而且这个过程更加直接, 人本身就具有从二维物体中看到三维物体的能力(直接跳过任何的整理或者统握),这个能力也正好表明了“人为自然立法”。 完成了空间物体的构造之后,我们在随后再讨论“立义”过程。 |
D)。立义过程理论 注意我们的“立义”概念与胡塞尔的立义不完全相同。 通过原直观我们得到一个平面物体, 通过空间化再直观我们得到一个空间物体。 现在我们要知道这个空间物体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 这就是我们的“立义”过程。与胡塞尔不同, 我们将发展“立义”过程的细节理论, 这个理论是郭知熠所独有的。 |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这个过程其实非常自然, 我们要求“立义”也非常自然: 假如我要认识一个东西, 这个东西放在我的面前, 我要知道这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这是认识论的最基本的问题 (有没有读者不同意?)。因此, 我们的理论体系是哲学的最最基础的部分。 我们所做的工作也是在哲学最最基础部分的重要突破。 所以, 郭知熠认为, “认知体系现象学”将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哲学理论之一。 |
这也充分说明了建立“立义过程理论”的合理性,以及必然性。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人建立? 经验主义者, 康德,胡塞尔都没有建立郭知熠在这里提到的“立义过程理论”, 也没有人讨论意义理论, 也许海德格尔例外。 我在“立义过程理论”之后再发展“意义理论”。不过,我的意义理论将是非常非常特别的, 它与我的超存在主义的体系密切相关。) |
我们说过, 在这里的“自我”不再是经验自我, 而是将经验自我悬置之后而得到的先验自我。先验自我是不依赖于“我”的, 甚至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 它是独立于任何人的先验主体。如果我们在胡塞尔的先验还原中不考虑认知体系的成分, 或者说将自我的认知体系悬置, 那么, 我们会得到胡塞尔意义下的先验自我。 但如果我们在先验还原中加入认知体系(或者说不将认知体系悬置), 那么, 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带有认知体系的先验自我。 考虑到认知体系可能有无穷多个, 那么, 这种先验自我就可能有无穷多个。所以, 我们得到了一个先验自我群。 我们后面再讨论这个先验自我群之中的不同的先验自我之间的关系。先验自我群中的元素我们称之为先验自我元, 我们可以用“先验自我X”, “先验自我Y” 等等来指称先验自我元。 |
我们现在以海德格尔的“讲台”为例。 在一个以现代文明人为标志的先验自我的眼里, 他会将空间化再直观后所得到的空间物体“立义”为“讲台”。但在一个来自黑森林的农民为标志的先验自我的眼里,他不会将空间化再直观后所得到的空间物体“立义”为“讲台”, 他可能会将它立义为一个装东西的箱子。 而在一个来自塞内加尔的黑人为标志的的先验自我的眼里, 它可能将该对象(空间化再直观之后所得到的空间物体)看作一个巫师作法的台子。 |
首页 上一页[6] 本页[7] 下一页[8] 尾页[1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哲学 最新文章 |
在无限的时间尺度下一切事件都是必然发生的 |
世上真的有因果报应吗,可为什么命苦的总是 |
谈谈唯心主义 |
浅谈男女性思维差异 |
唯物主义很肤浅很错误很弱智 |
不要用成绩来评判一个学生 |
哲学思想只适合有道德的人 |
无神论的欠缺九 有时候无法判断的问题 |
越来越觉得,在中国,人少,畜生多 |
现代的社会形态,,,,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