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哲学 -> 《理解性哲学——实在主义和意义学》 -> 正文阅读 |
[哲学]《理解性哲学——实在主义和意义学》[第4页] |
作者:柳艺诚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哲学史的很大一部分是由对这些默认点的非难所构成。一些伟大的哲学家往往由于反对别人认为是不言而喻的东西而出名。他们的独特攻击始于指出某个默认点之令人困惑、有悖常理之处。显然,我们如果坚持默认点就不能同时还相信其他我们想要相信的整整一大套东西。所以,必须放弃默认点,代之以某种革命性的新观点。著名的例子是戴维·休谟对因果性是世界中的事件之间的真实关系的观念的驳斥;乔治·贝克莱主教对物质世界不依赖于我们对它的感知而存在的观点的驳斥;以及笛卡尔和其他许多哲学家对我们能够对世界具有直接的感性知识的观点的驳斥。比较近期的例子是,许多人认为威拉德·蒯因的观点是对那种认为我们语言中的词具有确定意义的观点的驳斥。还有一些哲学家认为他们驳斥了真理符合论——即认为,如果一个陈述是真的,而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这个世界上存在着某种事实、情景或状态,它们使得它为真。 |
我相信,一般说来,默认点是真的,对于它们的攻击是错误的。我觉得,我刚才所举的所有这些例子都的确如此。如果这些默认点像哲学家们认为的那样都是错误的话,那么它们就不可能在经历了几百年、有时甚至是几千年的人类历史的风风雨雨之后还保留了下来。但并不是所有的默认点都是正确的。也许最著名的默认点就是这样的默认点,即认为,我们每个人都由两个分开的实体——一方面是肉体,另一方面是心灵或灵魂——所构成,这两者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是结合在一起的,但它们是彼此独立的,以至于我们的心灵或灵魂能够脱离我们的肉体,甚至在我们的肉体完全毁灭之后它们仍然能够作为有意识的实体而继续存在。这种观点被称为“二元论”。我认为它是错误的,我将在第三章中说明理由。 |
哲学中的某些最有意义的问题是那些产生于两个默认点之间的直接冲突、甚或是逻辑不一致的问题。例如,在我看来,人们通常都在谈论着和思考着,好像他们都设想我们具有一种排斥因果决定论的自由意志,但同时又设想我们的所有行为都有决定论的因果解释。因此,在第三章中我所要讨论的一连串默认点都将集中于实在与真理的概念。 |
第三章:实在与真理——“默认点”的意义学 |
对哲学这么投入,你到底是为了什么? |
如果说…我对你有什么想说的话…那我想…我会说…尽量运用平常生活中的文字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因为…于我而言…哲学就是对平常生活中的思考与感想…也许…我没看过什么哲学书…我也无意于去看什么哲学书…但我一样可以谈论哲学…谈论自己从生活与人生中思考领悟出来的…且能让自己明白理解的哲学…因由…我的人生…历经了很多让我觉得疑虑困惑乃至痛苦绝望的事…以至于…在无法向他人诉苦以寻求理解帮助的时候…我不得不自己去思考寻找…比如…人世间的争斗…就曾让我感觉很是困惑烦恼…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争执吵闹…总是让我想不明白为什么…也因而…当我想明白的时候…我总是无意于去他人争论什么…不想将此争论的困惑烦恼施加在他人身上…因此…我曾对你说…不需要去与他人争论对错…若要强求争论对错…怕是…人本身的存在都是错…所谓…人类原罪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惜践踏牺牲他人种种…也因此…相比辩论…我认为…哲学更当运用于对生活与人生的理解与实践…哲学的语言也当如此…尽量平常生活化…我就想说这么多…仅此而已… |
哲学只是在用不同方式解释已有的世界,但创造不了任何事啊 |
通常当我们行动、思考或者谈话时,我们总把某种情况看成是理所当然的,即:我们的行动、思想和谈话与我们之外的事物相关联。我把这种情况用一套陈述表示出来,但是,如果以为当我们实际上在谈话、思考、要不就是行动时,我们也持有一种理论的话,那就错了。我向你提出的关于实在和真理的这一套陈述可以被当作一种理论、甚至被当作一套理论来看待,但是,当某种“默认点”在起作用时——也可以说当它在做它的事的时候——我们并不需要一种理论。诸如此类的预设前提先于理论。 |
“外部实在论”就是“科学实在论”,通常在业界被理解成“朴素实在论”。“外部实在论”是主观唯物主义者的核心世界观,我们不是从理论上自觉地去认识和说明客观世界,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直观的、朴素的和自发的相信客观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宏观实在。 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看到的样子。我眼前有一台黑色的笔记本电脑,它放在一张铺有棕色桌布的桌子上。我的手指触及着坚硬的键盘,而身体却坐在软软的椅子上。杯子里橙汁的酸味令我皱起眉头,但我依然喜欢它。我能听见一系列有规律的声波,通过这些英语句子,我能听到某种语言的意义。同样,我也能通过电脑屏幕上的黑白图案(文字)看到语言的意义…… 固定一个专名的指称,是由于通过一种最初的命名式,比如,通过命名式给某人起名字,后来,那些参与命名式的人就用这个名字称呼此人。于是,在交往中,又有一些人学会了使用这个名字,并且以同样的方式传递给另外一些人。传递的继续形成了一个因果链条。沿着这个链条寻找下去,后来使用这个名字的说话者所指称的仍然是最初命名式上使用它的人。 |
世界上有独立于心灵的许许多多的现象,其中有诸如氢原子、地壳运动的板块、病毒、树木、银河等等东西。这些现象的实在性是独立于我们的。在任何人或其他有意识的生物出现之前,宇宙早就存在了,我们统统在世上消失以后,它还将长期存在。 并非世界上的所有现象都独立于心灵。例如,货币、财产、爱情、婚姻、体育、明星、音乐、跳舞等等,都依赖于有意识的人类,正如山峰、冰川、分子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类一样。 |
正常情况下,我们根据一个人的意识所产生的观念、意象、计划和情感来识别“人物自在”的思想。它还能是什么?如果我问你“为什么需要上大学”,你可能脱口说出几个原因:“学习一门技术和艺术,普遍的掌握知识,具有体面的工作”等等。但是,要分享思想,只能通过内省的方式,也就是说,将注意力转向内在,审察心中所想。不过,内省只能抓住大脑复杂运动的一小部分,而且是在你做出决定之后。 为了描述我们如何思考的方法,实际上取决于“实在世界”的外部“默认”。例如,就在此时,你通过这种活动,将本页的文字转换为富有意义的句子,或者是一手抓住书本,另一手去拿玻璃杯喝水。我们丝毫没有觉察到这种急速过程,但是没有它们,我们就会丧失正常行为能力,变成行尸走肉。而第二种模式是,我们熟悉的“意向运动”,也叫有意识的思维领域,这个领域由感觉反应并靠经验的赋予选择而做出倾向心理性质的所有关注范式而构成。 当一个6-18个月的婴儿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影像时,婴儿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还需要旁人的关照与扶持。然而,它却能够映射出自己在镜中的影像,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其具体过程是,刚开始,婴儿认为镜子里的是他人,后来才认识到镜子里的就是自己,在这个阶段,婴儿首次充分认识到自我。而在此之前,婴儿还没有确立一个“自我”意识。从镜像阶段开始,婴儿就确立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对立。换句话说,婴儿只有通过镜子认识到了“他人是谁”,才能够意识到“自己是谁”。“他人”的目光也是婴儿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他人”不断地向“自我”发出约束信号。在他人的目光中,婴儿将镜像内化成为“自我”。 当我们注视着一个物体,看看它是什么?“镜像”系统决定着眼睛的移动方式,而“看”则压制了你对这个决定的质疑。然后,“物体”分散了你的注意力,你也就不会询问视觉系统是如何把场景分割成不同质地和颜色的了。同样,“看看它是什么”足以不断使你将这一事物与你以前见过的其他事物相联系。我们试图描述思维活动时,其实与平时使用大多数常识性文字时是一样的——就像有人说,“我想我明白你在说什么”,也许这方面最极端的例子就是,我们对“我”这种称谓的使用,因为我们都是听着下面的话成长起来的:我们每个人都被大脑中强大的生物控制,它左右着我们的感觉、想法和决定。我们称其为“自我”或者“同一性认知”,我们相信,不管我们发生怎样的变化,它们始终如一。 “第一人称视角”(自我)这个概念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它却阻碍了我们对以下问题的思考:大脑是什么,它是如何运行的?因为在自问我们做什么时,我们从所有的问题中总结出了同一答案: “自我”使用感官系统观察世界,然后将其学到的内容储存在记忆里。它源于你所有的渴望和目标,并通过挖掘你的“智能”来解决所有问题。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自我意识从“发生的视角”上它又有什么“格式”变化呢?——最开始,幼儿主要是通过自己本能的反映、感觉性知觉以及与外界相关的身体活动,来了解自身以外的世界。一岁或两岁以后,对于存在于时间与空间之中的客观世界,他就进入了“实践的”或者“感觉运动”的认知阶段。具备了上一段落提到的知识,他就能在自己周围的环境中令人满意地活动,并能理解即使在自己看不见的时候,外界的物体也依然继续存在于时间与空间之中。到了会走路的时候,他就继续发展自己的内在行为能力或大脑运算能力了。虽然这些行为能力能够在外部世界中隐隐约约地表现出来,但是由于有了新出现的能力,这些行为活动便仅仅在大脑内部,或许仅仅在想象中发生。比如说,一个儿童到达自己的目的地后,要想回到熟悉的出发点去,他不必尝试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他只要简单地考虑一下,将每一步都逆转,反方向倒退到原先的出发点就行了。在此期间,儿童开始具有使用符号的能力,他能用各种形象化的比喻或心理要素,如词汇、手势或图画,来代表外在“真实生活”中的物体。他也能够在使用各种符号系统,如语言或绘画方面变得熟练起来。 |
外部实在论的基本主张——有一个实在世界,它完全地、绝对地不依赖于我们所有的表象,所有的思想、情感、意见、语言、论述、文本等等而独立存在——是如此地明显,并构成了合理性、甚至可理解性的一个如此基本的条件。我们的镜像神经元就是一种“背景”,而这种“背景”是和外部实在论站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思想、言谈和经验是与实在世界直接关联的。例如,当我们看着诸如树木、山峰之类的对象时,我们通常总感知到它们;当我们谈话时,我们通常总是使用语词来指称不依赖于我们的语言而独立存在的世界中的对象;当我们思考时,我们常常想到实在的事物。而且,如我前面已经提到的那样,我们关于这些对象所说的话是真的还是假的,取决于它是否与在世界上的事物的情况相符合。 |
不过,“外部实在论”也不是无法质疑的。如果我们一定要找出一条能够贯穿各种各样的“反实在”的线索,那种被诉诸于外在怀疑论的论点,就是所谓的视角主义。 视角主义是指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看。也就是说,任何事实都有一个给定的判断,它首先在知觉现象的本质直观下被特许;也就是说,从某种角度去看、在某种具体的语境下,“它”(事物本身)都是对的。“视角”意味着多样性观点、多元性媒介,把它当做“主义”(教条),意味着后现代思潮容易激发的观点——“如果侧重并探讨事物(你做出的某个判断)”,首先需要给定“情境”。 视角主义是相对于直言判断的反实在主义,他们主张“选言”和“假言”的逻辑判断,并认为:“实在”(也即所谓的‘命题’)如果不存在前提、预设,那么就无法被认识;他们认为一切“事实”(也可称之为‘概念’)本质上都是带有视角性的,事物的要求和事物的评价总是发生在一种框架之内,这种框架提供了相对性的符合论——世界是通过指称的描述和解释。简单来说,事实必然植根于感知框架之中;除了从某种观点、某些前提、某一角度、某一态度以外,我们无法接近、无法表现,也无法与实在世界相交涉。如果没有接近实在的直接的途径,那么谈论“事物本身”就真正是毫无意义的,实际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我们的立场、角度或观点的“事件(事实)”。 |
实际上,视角主义所谓能够提供“自由”的思路,其实质是在“玩”权力游戏。 他们诉诸的理论认为,关于实在的知识决不是“无媒介的”。然而这恰恰会导向一种既定观点、一套特殊的偏好、或者更糟糕的是,被险恶的政治动机——例如,效忠于一种政治集团或意识形态所传递。也就是说,相信这种主张,意味着我们对这个世界决不可能有无媒介的知识,因此,也许就没有什么实在的世界,或许连谈论它都是毫无用处的,或许它都不是什么有趣的事。所以,20世纪后期的后现代思潮,那种所谓反实在论的根据多少有些忸忸怩怩和含含糊糊。 |
很明显,否定外部实在论的动因是一种权力意志。这种权力意志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在所谓人文学科的“文化人”看来,如果没有实在世界,那么科学就与人文学科处在相同的基础上。它们二者都处理社会构成物,而不涉及独立的实在。从这样的设定中,各种形式的后现代主义、解构学说等等很容易地发展起来,因为它们完全被从必须面对实在世界的那些绳索和限制中解放出来了。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哲学 最新文章 |
在无限的时间尺度下一切事件都是必然发生的 |
世上真的有因果报应吗,可为什么命苦的总是 |
谈谈唯心主义 |
浅谈男女性思维差异 |
唯物主义很肤浅很错误很弱智 |
不要用成绩来评判一个学生 |
哲学思想只适合有道德的人 |
无神论的欠缺九 有时候无法判断的问题 |
越来越觉得,在中国,人少,畜生多 |
现代的社会形态,,,,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
数据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