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外交新策
对于奥地利来说,第一个选择自然要考虑英国。奥地利已经与英国合作多年,只不过时代已经变了。 随着奥地利的“衰落”,奥地利的敌人已经由外部的法国变成帝国内部的普鲁士。但是,对于英国来说,奥地利的“衰落”带来的不仅是普鲁士的强大,更重要的是法国的强大。 这种情况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已经显现出来,英国拉起的反法联盟在应对法国方面十分吃力。随着法国的相对“强大”,英国克制法国的任务非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所以,对于英国来说,新崛起的普鲁士就成了必须要拉拢的盟友。 除了压制法国这一目标之外,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在意大利战场已经明显表现的英国对“均衡”的执着。在意大利,奥地利和西班牙是两强实力,英国倚重撒丁来维持意大利半岛的实力平衡。 而在神圣罗马帝国,以前一直是奥地利稳稳地老大,而且在反法联盟中,奥地利的地位也要高于英国。但是现在普鲁士已经崛起,这对于英国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借着普鲁士,不仅可以制衡法国,还可以制衡奥地利,可以使防止奥地利在帝国内部一家独大,使奥地利的国际地位降低。由此,英国就可以成为反法联盟的老大,毕竟与一个老大哥,跟两个小老弟比起来,哪个用着顺手,自然不需多言。 也就说,英国是不可能为了奥地利去打击普鲁士的。尤其是在汉诺威王室主政英国的时候,汉诺威与普鲁士虽然互相不对付,但是对于压制奥地利这一点确是有共同利益的。 那么,选择就只剩下了一个——法国。 但是,这就跟你在高中时,经过一番权衡在清华北大中选择了清华,但是清华对你并不感兴趣。拉拢法国对付普鲁士,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法国在战争中虽然没有什么实际获得,也没有实现瓜分奥地利的愿望,但还是给奥地利造成了致命的伤害,将奥地利这个3个世纪以来的敌人踢出了大国圈子。它只可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压制奥地利,怎么可能把自己绑在奥地利这艘破船上。 但是,考尼茨并不这么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