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细数近代欧洲五强争霸(1740-1945年)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细数近代欧洲五强争霸(1740-1945年)[第79页] |
作者:vinifera1001 |
首页 上一页[78] 本页[79] 下一页[80] 尾页[9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三)风暴之战 8月5日,在明登战役后的第四天,法国的地中海舰队离开土伦港,法国入侵英国的计划开始。 此时,英国有150多艘战舰,而法国只有70多艘。显然,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差距。 但是法国并非没有机会。因为英国的的舰队为执行各种任务,被迫分散在各处。法国只要将自己的舰队集合起来,那么横渡英吉利海峡,甚至是与英国舰队一战并非不可能。 这里还要讲一下,就跟组织起一队平民,不能称为军队一样,你即使新修建了再多的战舰,也不能成为海军。 要知道,海员比步兵的训练更难。一个人经过很短时间的训练,完全可以举枪甚至开炮,但是没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航海经历,一个人是很难适应船上的生活,更别说作战了。 这一方面,法国明显的逊于英国。因为英国自从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就颁布了航海法,要求所有向英国进出口货物的船只,必须是英国船只,而且船员的大部分必须也是英国船员。 在严格的航海法控制下,英国的航海业十分发达,尤其是船员的素质极高。而这一方面的优势,正如奥地利的步兵与普鲁士步兵之间的差别,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填补的。 不过,此时的法国别无选择。 1759年年初开始,法国就开始在各港口做准备,在勒阿弗尔、敦刻尔克、布雷斯特和罗什福尔建造运输部队的平底船。计划装载5万多人的部队入侵英国,同时用1.2万人的部队去攻进苏格兰。 为了完成这一运输计划,法国需要将分别在土伦的地中海舰队,和在布雷斯特的大西洋舰队汇合,从而使法国舰队拥有可以与英国舰队一战的实力。 因此,法国此次重大战役的第一步,是使两个分舰队在布雷斯特会合。 当然,这样一个庞大的计划,很容易泄露消息。 消息传到了英国,举国震惊。 英国本来就不是一个陆军强大的国家,为了应付北美和汉诺威的战事,本国能够派出的正规军都已经派出了,此时的英国国内只有1万人的正规军。如果法国真的侵入了英国本土,那英国的形势必然岌岌可危。 为此,皮特-纽卡斯尔内阁召开了紧急会议,大家都在七嘴八舌的出主意。 不过,威廉·皮特拒绝所有人的意见。 皮特认为英国现有防卫措施足以应对法国的威胁。 而皮特自信的根源,就在于英国的海军。 英国早就派出了爱德华·博斯科恩去封锁在土伦的德·拉·克卢率领的发过地中海舰队。博斯科恩1759年5月16日就到达了地中海,并对土伦港实施了封锁。 但7月初,为了补充物资以及修复被法国弄伤的炮台,英国舰队被迫航行至直布罗陀补给。 这就给了法国舰队出港的机会。博斯科恩8月4日驶入直布罗陀港,德·拉·克卢8月5日离开土伦,并于8月17日通过直布罗陀海峡。 然而,逃出的法国舰队还是被博斯柯恩的巡逻船发现。 不用多说了,英国舰队立刻出海追击。法国舰队发现英国舰队追来,舰队司令德·拉·克卢,立刻慌不择路。由于担心前面也有英国舰队阻拦,克卢率领旗舰调头向西,朝着大西洋开阔水域行进。但是由于事出匆忙,法国12艘战舰中的5艘没有看见旗舰转向,而继续向北航行。 而不知道情况的克卢发现自己的5艘战舰没有跟上后,下令7艘船等待会合。 也正是因为这一举动,法国舰队被英舰队追上并在8月18日下午遭受攻击。最终,在葡萄牙沿海的拉各斯湾,英国重创了法国舰队,法国7艘战舰中,3艘被俘虏、2艘被击沉,还有2艘逃跑。 从这场战争,我们能看出来,法国和英国海战的最基本状态就是法国跑、英国追。 这是英国1759年的第二场胜利! |
拉各斯海战,法国战败,但仍然有7艘战舰逃了出来。显然,这点小挫折,还不足以打消舒瓦瑟尔制定的大计划。 但是,旧的计划被打乱,新计划的制定自然需要时日,而这一耽搁就耽搁了很长一段时间。 直到詹姆斯?沃尔夫率领英国大军在魁北克城外的亚伯拉罕平原击败了法军,法国这才着急起来。 10月下旬,早已坐立不安的路易十五下令孔弗莱元帅率领布雷斯特舰队的迅速出击,南下莫尔比昂海湾与部队运输船会合,以便发动对英国的侵略。 这一次,法国舰队面临的是由英国海军上将霍克带领的23艘战舰。 霍克1705年生于伦敦,是一位律师之子,其出身并不高。1720年作为志愿军加入英国皇家海军,此后在海外闯荡多年,表现出高超的航海技术和作战技能,1739年被提拔舰长。 在1759年初,当发现法国军队出没于英吉利海峡时,海军部指示霍克率领一支由23艘军舰组成的舰队在布雷斯特海域内封锁孔弗莱。 为了避免拉各斯海战之前英国舰队因为补给而让法国舰队逃离的情况,霍克首次启用补给船运载英国食品至封锁舰队处的方式,使霍克的舰队把孔弗莱牢牢地围困在布雷斯特港口。 这场行动据称是史上第一次成功实施长期封锁敌人海军基地的行动。 霍克的封锁是法国不断延迟入侵英国的重要原因。 然而,事情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尤其是天有不测风云。随着秋季的到来,海上刮起的大风侵袭了英吉利海峡,霍克封锁行动变得格外困难。 不过,天气是公平的,恶劣的天气不断让英国舰队无法继续封锁,也会让法国舰队不敢离开港口。 11月10日,一阵狂风迫使霍克回到了英国的托贝港口。霍克知道,一旦遭到暴风雨的袭击,法国舰队将不得不停靠在海港里。 他没有想到,已经连败三场的法国也不顾冬季海洋的恶劣天气,准备孤注一掷了。11月14日,法国孔弗莱元帅带领21艘军舰已经离开布雷斯特港,前往莫比尔昂。 霍克很快得知了消息,随即发起追赶,并很快在基伯龙半岛海岸附近,追上了法国舰队。 此时的天气开始变得越发糟糕。天空中波谲云诡,狂风肆虐。 此时英国有23艘战舰,法国由21艘,看到霍克的战船驶来,孔弗莱元帅决定驶进基伯龙湾。 孔弗莱的计划是,先接近较为隐蔽的基伯龙半岛(东面)背风处,这一地带所处的海岸线周围到处是暗礁,而且此时狂风大作,英国自然不会深入,他可以借此机会排成作战队形。 只是他万万没有料到,英国舰队根本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而是没有丝毫迟疑的,直接驶入了基伯龙湾。 不用多说,此时的霍克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如果法国舰队逃脱,而且汇合了运兵船并且入侵了英国本土,那么霍克就是国家的罪人! 他坚决不能放过这支法国舰队! 而霍克的底气所在,正是精良的英国海军,这也是威廉·皮特的自信所在! 孔弗莱看到霍克的舰队驶入基伯龙湾时十分震惊,他根本没时间做出任何作战指示。当他反应过来的时候,英国的军舰已经出现在了他的舰队之中,并发出了猛烈地炮击。 于是,欧洲海战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幕出现了。 此时,狂风大作,海浪翻腾,乌云笼罩天空,海平面漆黑一片。而在这狂风暴雨中,英法军队开展了史诗级大决战! 海战持续到第二天才见分晓。 结果是法国21艘战舰中只有14艘逃离了战场,而英国军队则损失了2艘战舰,还仅仅是因为在暗礁搁浅所致,所有船员也都被救了出来。 这是英国在1759年的第四场胜利! 随着法国布雷斯特舰队被消灭,所有入侵英国的可能性都不复存在了。 霍克也因为其传奇的战斗,而被人们成为“不朽的霍克”。 此后法国仅存的几艘战舰只能龟缩在港口中,而英国舰队则开始驶向更广阔的大海。 籍此,英国和法国在1759年的大战中,英国取得了四场胜利。 这一年,被称为“奇迹之年”,也被称为“胜利之年”! 如果有人问起来,英国是在哪一年成为真正的世界霸主,那就是1759年! 而这一切都是在威廉·皮特的领导下实现的。 |
(四)印度之战 然而,英国的胜利却不仅仅是这些,他还在印度取得了对法国的压制性胜利。 而印度胜利的操刀手,自然是原印度公司的小职员——克莱武。 英国和法国在印度已经打了两仗。第一仗是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期间,法国占领了英国在印度的据点——马德拉斯。 但是战后,法国交还了马德拉斯,用来交换英国在北美占领的路易斯堡。 战争结束之后,法国在印度的最高长官迪普莱克斯意图驱逐英国在印度的势力,联合当地的土邦对英国动手。 就在法国要成功之际,名不见经传的克莱武横空出世,击败了法国。 最终英法两国签订了和约,恢复了战前的态势。这就是两次卡纳蒂克战争。 虽然战争结束后,两国的势力没有变化,但英国在战争中的胜利抬高了英国在印度的声望,也让英国本土对印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1753克莱武在结婚后在英国本土住了两年。在此期间,他在接受了首相威廉·皮特的赞许和议会的奖赏,被晋升为上校,然后又被派回了印度马德拉斯。 这一次,英国觊觎的目标变成了印度最富庶的地区——孟加拉。 1756年孟加拉邦主去世,传位给他孙子西拉杰·乌德·德拉。 这位西拉杰只有27岁,根据记载其性格残暴,酗酒,喜怒无常,当然这种记载肯定多出在英国之手。不过,年轻的邦主,自然要面对很多觊觎者。 其中就他的伯父,军队主帅米尔·贾法·阿里·汗亲王。而英国正是这位亲王的支持者。 年轻的邦主自然看得透亮。于是1756年西拉杰一即位就立刻向英国人发难。 邦主很快占领了英国在孟加拉的据点加尔各答,有60多名未逃走的英国人被捕,邦主把他们关进了英国人用来关印度人的牢房,6月20日当牢门被打开时,40多人已闷死了,这一事件被称为“加尔各答的黑牢”。 东印度公司长官派刚返回印度的克莱武带3个皇家步兵连600人和900印度土兵于12月航行到加尔各答。 1757年2月3日,两军对峙,此时邦主有4万人,而克莱武仅有不到2000人。 这一次,克莱武决定采取斩首行动,直接偷袭孟加拉军队的主营。因为克莱武知道,印度士兵在失去主帅之后,往往会不知所措!这一点,在我们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中也表现出来。 2月5日清晨,克莱武会合了皇家海军600名水手加上600名步兵,试图趁着大雾绕过孟加拉军的战线直袭主帅营。 但是这次他的运气不佳,直接闯入了敌人阵地中央。在敌人强大火力下,克莱武最终不得不决定撤离。此次战斗被称为第一次孟加拉之战。 这一次,克莱武的战术没有奏效。好在此时年轻的邦主听到了西北部阿富汗军队入侵的消息,于是与克莱武签订合约,双方的关系暂时缓和。 这次战役虽小,但是对于克莱武个人来说,非常重要。他早起凭借冒险取得了名声,但是这一次却吃了亏,这让他在以后的战争中不得不更加慎重。 孟加拉的局势动荡之时法国人也没闲着,克莱武的老对手迪普莱克斯亲自来到孟加拉的大本营,向年轻的邦主赠送了30门大炮作为见面礼。而邦主也立刻给了法国在孟加拉的贸易特权作为回礼。 此时,七年战争在欧洲也打响了,克莱武于是出兵占领了法国在孟加拉的据点。 这一举动,自然再次引起了孟加拉邦主的不满。于是,冲突再次爆发! 1757年6月23日,经过前期双方不停地试探,决定印度近代历史的普拉西会战开始了。 此时,克莱武的军队拥有大约900名英国正规军和2200名印度人,这当中核心是本土带来的皇家39掷弹兵连和第12炮兵连。 而西拉杰邦主则拥有大约35000名步兵和15000名骑兵。不过,这些部队的成分非常复杂,其中大部分都是临时从各村征募的壮丁。 邦主军队的核心是它的精锐骑兵。这些骑兵训练有素,斗志高昂,是邦主的底牌所在。此外,孟加拉军有50多门火炮,而且由40多名法国炮手操作。 总之,孟加拉的军事力量不容小觑。克莱武也为敌人数量之巨而震撼,毕竟这差距实在太大。 很快,战斗打响了。 虽然孟加拉人数众多,但是英国凭借着克莱武选定的有利地形展开了防守。然而,面对着庞大的敌军,英军的局势已经岌岌可危,克莱武甚至考虑退入树林。 不过,就在这时战场形势发生了逆转。到中午12点,一场大雨突降,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大雨使双方都沉寂了下来。 雨后孟加拉的所有火枪火炮都因为火药被淋失去了作用,而英国部队由于规范的操作,完全没有让火药受到伤害。 扭转乾坤的时候到了。 这时克莱武表现了过人的冷静,他命令部队在敌军有动作之前按兵不动。 看到英国军队没有任何动作,孟加拉军队认为英国的火器也失效了。 于是,孟加拉的精锐骑步兵发起了全线冲锋。 可想而知,迎接孟加拉骑兵冲锋的是英国阵线的密集火力,具体效果,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明登战役中,英国步兵击溃法国三次骑兵冲锋的场面。 孟加拉骑兵前锋很快被击溃向后逃窜,后军在混乱中又陷入淤泥, 这就是战役的决定性时刻,下午2点,包括掩护侧翼的部队在内,全部远征军发起反击,陷入混乱的孟加拉军队一触即溃。 而此时,一直与英国暗通款曲的邦主伯父米尔.贾法也倒戈了,向自己的侄子发动了进攻。 下午3点胜负已经分晓,普拉西会战结束。 英国人只以死伤75人的代价大部分是在炮战中遭受的;击溃了孟加拉的7万大军,战败的邦主西拉杰被处死,英国东印度公司随即建立起以米尔·贾法尔为邦主的傀儡政权。 普拉西战役虽然只是一个小仗,但它的结果却比世界上许多最大的战役还重要。它为英国人征服孟加拉,加强了英国在印度的作战资源和经济资源,为彻底打败法国在印度的势力,以至最后征服整个印度铺平了道路。 普拉西战役后,英国立刻便把斗争的矛头又指向了法国。占领了法国在孟加拉的属地后,英国人又来到了南方攻打法国在卡纳蒂克的据点。 法国自然也不愿意轻易放弃印度贸易,于是派遣远征军来到印度,并再次开始围攻英国在卡纳蒂克的据点——马德拉斯。 英国人探听到法国远征的消息,马上派遣舰队运载增援部队,抢在法国到达之前开到了马德拉斯。 于是,法国对马德拉斯的围攻变成了一场消耗战。 与此同时,英国舰队击败了法国舰队,使法国陆军失去了海上的支援,从而迫使法军撤除了对马德拉斯的包围。 此后,法国舰队再次进入印度海面,企图增援法国陆军,但很快又被英国舰队打败。 由此,英国人便成为印度洋的海上霸主,战场形势已经完全朝着英国的方向发展。 虽然,英法在印度的最终决战还要等到第二年,也就是1760年才能爆发,但英国胜利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
首页 上一页[78] 本页[79] 下一页[80] 尾页[9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