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唐岛渔夫——大国博弈背后的欧洲中世纪(书接上回)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唐岛渔夫——大国博弈背后的欧洲中世纪(书接上回)[第3页] |
作者:唐岛渔夫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1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罗贝尔家族(七) 而就在此时此刻,奥多的弟弟,强者罗贝尔的另外一个儿子罗贝尔一世(Robert I)正在悄悄地积蓄着揭竿而起的力量。罗贝尔一世当年并没有急于谋求对奥多地位的继承权,而是选择了以退为进。用妥协的方式获取了大哥奥多在家族传统领地的实际控制,并且拿到了属于自己的爵位。当然,在此后的很多年中,罗贝尔就像自己的父兄一样,始终坚持在抵抗诺曼入侵的第一线。 罗贝尔一世与查理三世的默契,仅仅又持续了十年。 公元922年,罗贝尔一世被西法兰克贵族们拥立为王,内战爆发了。 公元923年,苏瓦松战役。 没错,这个苏瓦松,正是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创朝太祖克洛维一世,击败罗马王国的同一个地方。如今,在这块极具象征意义的土地上,罗贝尔一世军队同查理三世的政府军展开殊死一搏。 苏瓦松战役结束,两败俱伤。 罗贝尔一世向他的父亲强者罗贝尔致敬,当场战死;而查理三世,则不幸成为了罗贝尔家族的阶下囚。 这场战役的胜利果实,被强者罗贝尔的女婿鲁道夫(Rudolph)拿到。击败查理三世之后,鲁道夫被选为西法兰克王国的国王。而可怜的查理三世,则满腹屈辱与不甘,在狱中度过了自己的余生,与公元929年离开人世。 |
罗贝尔家族(七) 而就在此时此刻,奥多的弟弟,强者罗贝尔的另外一个儿子罗贝尔一世(Robert I)正在悄悄地积蓄着揭竿而起的力量。罗贝尔一世当年并没有急于谋求对奥多地位的继承权,而是选择了以退为进。用妥协的方式获取了大哥奥多在家族传统领地的实际控制,并且拿到了属于自己的爵位。当然,在此后的很多年中,罗贝尔就像自己的父兄一样,始终坚持在抵抗诺曼入侵的第一线。 罗贝尔一世与查理三世的默契,仅仅又持续了十年。 公元922年,罗贝尔一世被西法兰克贵族们拥立为王,内战爆发了。 公元923年,苏瓦松战役。 没错,这个苏瓦松,正是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创朝太祖克洛维一世,击败罗马王国的同一个地方。如今,在这块极具象征意义的土地上,罗贝尔一世军队同查理三世的政府军展开殊死一搏。 苏瓦松战役结束,两败俱伤。 罗贝尔一世向他的父亲强者罗贝尔致敬,当场战死;而查理三世,则不幸成为了罗贝尔家族的阶下囚。 这场战役的胜利果实,被强者罗贝尔的女婿鲁道夫(Rudolph)拿到。击败查理三世之后,鲁道夫被选为西法兰克王国的国王。而可怜的查理三世,则满腹屈辱与不甘,在狱中度过了自己的余生,与公元929年离开人世。 |
罗贝尔家族(七) 而就在此时此刻,奥多的弟弟,强者罗贝尔的另外一个儿子罗贝尔一世(Robert I)正在悄悄地积蓄着揭竿而起的力量。罗贝尔一世当年并没有急于谋求对奥多地位的继承权,而是选择了以退为进。用妥协的方式获取了大哥奥多在家族传统领地的实际控制,并且拿到了属于自己的爵位。当然,在此后的很多年中,罗贝尔就像自己的父兄一样,始终坚持在抵抗诺曼入侵的第一线。 罗贝尔一世与查理三世的默契,仅仅又持续了十年。 公元922年,罗贝尔一世被西法兰克贵族们拥立为王,内战爆发了。 公元923年,苏瓦松战役。 没错,这个苏瓦松,正是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创朝太祖克洛维一世,击败罗马王国的同一个地方。如今,在这块极具象征意义的土地上,罗贝尔一世军队同查理三世的政府军展开殊死一搏。 苏瓦松战役结束,两败俱伤。 罗贝尔一世向他的父亲强者罗贝尔致敬,当场战死;而查理三世,则不幸成为了罗贝尔家族的阶下囚。 这场战役的胜利果实,被强者罗贝尔的女婿鲁道夫(Rudolph)拿到。击败查理三世之后,鲁道夫被选为西法兰克王国的国王。而可怜的查理三世,则满腹屈辱与不甘,在狱中度过了自己的余生,与公元929年离开人世。 |
罗贝尔一世 |
鲁道夫标准像 |
苏瓦松战役 Charles III the Simple imprisoned (middle), and Raoul crowned (right). (British Library, Royal 16 G VI f. 248) |
罗贝尔家族(八) 公元936年,鲁道夫病逝。 在罗贝尔一世的长子大雨果(Hugh the Great)主持之下,罗贝尔家族迎回了查理三世的儿子路易四世(Louis IV),加洛林王朝得以继续苟延残喘。然而其实西法兰克的贵族们都心知肚明,这个所谓的王位已经越来越不值钱,而王位的严肃性与正统性,也越来越聊胜于无了。 与之相对,经过了奥多,罗贝尔一世,鲁道夫薪火相传的罗贝尔家族,已经越来越具备天命所归的王者之气。 |
大雨果 Hugh the Great |
卡佩王朝——目录 ◇ 罗贝尔家族 ◇ 欧版谥号 ◇ 卡佩创朝 ◇ 法兰西岛 ◇ 腓力二世 ◇ 阿维农之囚 ◇ 永远的金百合 |
欧版谥号(一) 按照中国历史的一般规律,其实雨果.卡佩应该够得上一个太祖的名头。 雨果.卡佩(Hugues Capet)是罗贝尔一世的孙子,是大雨果的的儿子,罗贝尔家族的政治遗产继承人。我们前文在第二章皇冠传承一节中,就曾经提到这位老兄。雨果.卡佩的名字中间,真正的名字是雨果,而卡佩只是他的绰号。卡佩在法语中的词源来自于一种斗篷,而雨果.卡佩则对这种斗篷十分感兴趣。于是在后来,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学家们索性就称呼他为雨果.卡佩。 依照中国人的视角,这件事看上去十分荒谬不堪。 实则也是如此,不够严肃。 没文化,但中世纪的欧洲人没有办法,也没有选择。 |
雨果卡佩标准像 Charles de Steuben: Hugues Capet, roi de France (942-996) |
欧版谥号(二) 当时的欧洲人,距离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已经间隔了太久太久。即便是距离蛮族大迁徙的年代,也已经过去了五百年。欧洲人在很多时候已经忘记了很多罗马帝国时代的礼仪传统。文化的传统上已经捉襟见肘,文化的创新上更是乏善可陈,绝大部分的文化传承事业,都要依靠天主教会来完成。而天主教的修士们,多半对于不利于天主教教义的部分,予以了隐匿删改乃至于破坏。 欧洲人没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姓名。 大部分人只有名,而没有姓。而且如果参考圣经的神谕来给新生儿取名字,资源也是相当匮乏。所以,很多名字也是不断被重复使用,爸爸用完儿子用,儿子用完孙子用。如果是普通老百姓也就算了,因为当时人类的活动范围并不太大。如果不是参加贵族们发动的战争,很多人就在一个村子里面生老病死一辈子,也没有用姓氏来区分名字的必要。比如,村子里有个叫做保罗的,大家就都称呼他为保罗。那么如果同时有几个叫保罗的,就用职业来区分,比如铁匠保罗,园丁保罗,面包师保罗等等。 但是同样的事情,放在王室身上就有点困扰了。 |
没错,这是村子里的理发师Tony |
@花飞云 2021-07-05 08:20:30 有木有人考证过,北美十三州独立战争时,英军总司令克林顿上将,跟后来的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两者有没有亲戚关系? ----------------------------- 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狄兰诺·罗斯福。 第26任总统T·罗斯福是第32任总统F·罗斯福的堂叔。 第8任总统布伦的高祖是第26任总统T·罗斯福的外高曾祖。 第12任总统泰勒与第26任总统罗斯福是旁4系隔3代亲戚。旁4系就上溯4代是同一父母的兄弟姐妹,旁4系隔1代是一个4代的祖上和一个5代的祖上是兄弟姐妹。 第4任总统麦迪逊是第12任总统泰勒旁2系表兄。 第4任总统麦迪逊与第44任总统、上代总统奥巴马是旁3系隔9代亲戚。 第36任总统约翰逊与上代总统奥巴马是旁3系隔三代亲戚。 第33任总统杜鲁门与上代总统奥巴马是旁7系隔3代亲戚。 第39任总统卡特与上代总统奥巴马是旁8系隔2代亲戚。 第18任总统格兰特与32任总统罗斯福是旁4系相隔一代的亲戚。 第22任总统,也是第24任总统克列文兰德与第18任总统格兰特是旁6系隔一代亲戚。 第6任总统约翰·Q·亚当斯和32任总统罗斯福是旁4系隔3代亲戚。 第2任总统亚当斯与第6任总统亚当斯是父子关系。 第30任总统库里爵和第6任总统亚当斯是旁4系隔4代亲戚。 第2任总统亚当斯和第27任总统塔夫脱是旁4系隔5代亲戚。 第37任总统尼克松与第27任总统塔夫脱是旁7系隔2代亲戚。 第39任总统卡特是第37任总统尼克松旁6系表弟。 第20任总统嘎菲尔德与第27任总统塔夫脱是旁5系隔1代亲戚。 第14任总统皮尔斯与第30任总统库里爵是旁4系隔3代亲戚。 第31人总统胡弗与第14任总统皮尔斯是旁4系隔5代亲戚。 第23任总统哈里森与第12人总统泰勒是旁5系隔1代亲戚。 第9任总统威廉·哈里森与第23任总统本杰明·哈里森是爷孙关系 第41任总统大布什与第14任总统皮尔斯是旁5系隔四代亲戚。 第41任总统大布什与第43人总统小布什是父子关系。 第16任总统林肯与第41任总统布什是旁7系隔四代亲戚。 第13任总统费了摩尔与地41任总统布什是旁4系隔5代亲戚。 第29任总统哈丁与第13任总统费了摩尔是旁5系隔2代亲戚。 第38任总统,也是第40任总统福特是第32任总统罗斯福旁6系隔两代亲戚。 第19任总统哈耶斯和第40任总统福特是旁6系隔3代亲戚。 |
欧版谥号(三) 但是同样的事情,放在王室身上就有点困扰了。 比如说加洛林王朝吧,父一辈子一辈地就是查理,路易,卡洛曼,奥托,洛泰尔这么来回用,用来用去就完全混乱了。这给后世的欧洲历史学家们,也带了相当大的麻烦。于是只能是排序,比如第一个称王的“查理”就叫查理一世,而第二个叫做“查理”的再称王,那就是查理二世。以此类推,就有了查理三世,查理四世……而且,查理二世未必是查理一世的儿子,甚至两个人之间未必一定就有血缘关系。 感觉还是有点乱,因为不同国家之间,也有可能会有很多人同时叫做“查理二世”。甚至是公国,侯国,伯国之内,也一样会有查理二世。实际上,如果我们用查理二世(Charles II)这个关键词来仔细查询,欧洲历史至少能有二十个以上的“查理二世”。不仅如此,你在自己的藩国内的排序可能是“查理二世”,那么如果有一天你由藩国首领当上了国王,按照国王排序,你又有可能是“查理五世”。于是,等于是乱上加乱。 如何区分这么多的查理二世呢? 第一是加上封号,第二是加上封地。再或者,就是为贵族们上“谥号”。 |
问,查理二世家族有多大? 答,一屏装不下! |
欧版谥号(四) 谥号实际上是中国历史的产物,意思是针对皇帝或者诸侯大臣等人物,以官方名义对他们的一生进行总体概括,往往会用到一些专用字,比如“文”“武”“炀”等等。实际上,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学家们,当时也想到了这个主意。当然并不排除,这些历史学家们就是在中国人的启发之下才学会用这个办法来对欧洲的国王们进行评价的。只不过,欧洲的历史学家们并没有制定专门的谥号规范,他们运用了更加灵活的方法来评价国王,为他们上谥号甚至是起绰号。 至此,真相大白。 我们此前的叙述中所提到的很多欧洲历史人物,往往都会同时有一个“谥号”。有些人有“美谥”,比如“大帝”;有些人则不幸被“恶谥”,比如“糊涂”。其中,有特殊功绩的人往往能够得到更高的评价,甚至不用等到这个人去世,在生前就可以拥有不错的绰号——比如罗马时代的日耳曼征服者,非洲征服者,后来的“伟大的庞培”“幸运者苏拉”等等。当然,更多的则是毫无意义的特征描述,比如“秃头”“胖子”“捕鸟者”等等。 有了这些中世纪欧洲历史学家们对于欧洲古人们的“谥号”,就能够让欧洲后世更加清晰地去识别他们的古圣先贤。当然,从此欧洲人也多长了一个心眼,到十字军东征之后,欧洲贵族中间开始慢慢衍生出了“姓”这个概念。并且还会像中国古人一样,同一个姓枝开叶散来到了不同的封地,就衍生出了“氏”的概念。姓与氏搭配,同一个家族之下,再衍生出不同的次级子集。 当然,这里所讨论的姓氏的出现,只是针对欧洲贵族而言。而对于欧洲平头老百姓来说,姓氏的出现则要更晚,有些国家甚至迟滞到了近代。 |
秃头查理 |
卡佩王朝——目录 ◇ 罗贝尔家族 ◇ 欧版谥号 ◇ 卡佩创朝 ◇ 法兰西岛 ◇ 腓力二世 ◇ 阿维农之囚 ◇ 永远的金百合 |
卡佩创朝(一) 如上所述,我们这里提到的“卡佩”,实质上也是用以区分雨果本人同罗贝尔家的其他“雨果”的一种方式。只是凑巧,这个雨果.卡佩后来走红了,并且卡佩这个名字,又成了后世罗贝尔家族的另外一个象征。 在雨果.卡佩的时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钻营,罗贝尔家族逐渐成为西法兰克王国在朝最有权势的一股政治势力。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跟很多人的想象完全不同,当时的王国内部,还远没有到罗贝尔家族一声吼,西法兰克抖三抖的地步。 到9世纪上半叶为止,西法兰克王国的封建制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王国的政治版图被切割的七零八落。在朝是虚拟的政治版图,在野则是物理的政治版图。整个西法兰克被分成了若干个大的公国,侯国,伯国等,比如诺曼底公国、勃艮第公国(Burgundy)、阿基坦公国(Aquitaine),布列塔尼公国(Brittany),加斯科尼公国(Gascony)以及香槟伯国(Champagne),安茹伯国,佛兰德伯国(Flanders)等等。而这些大的政治势力以下,则又被细分成诸侯们身后的各路封臣。 |
西法兰克王国封建制地图——公元987年 |
卡佩创朝(二) 以巴黎为中心的罗贝尔家族,充其量只是控制了巴黎京畿这一小块地盘。在此基础上,罗贝尔家族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多年以来的政治声誉,实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基本诉求。当然我们知道,这个“天子”的发言权已经十分有限了。况且,巴黎京畿只是占到了整个王国的约1/15左右。所以,长期以来,罗贝尔家族“挟天子”是真,“令诸侯”是假。白白担了一个权臣的帽子,却既没有赚钱,有没有赚吆喝。 真正让罗贝尔家族乃至于整个西法兰克王国改头换面,换了一种活法的人物,就是雨果.卡佩。 公元987年,西法兰克国王路易五世(Louis V)意外离世。 路易五世是前文提到的路易四世的孙子,去世的时候,仅仅距离他登上王位只有一年。在充满宫廷阴谋的欧洲中世纪,他的驾崩并不算是太过令人匪夷所思。但是这位年仅二十岁国王,尚且没有自己的子嗣。要知道,当时的加洛林王朝已经日薄西山,而罗贝尔家族则如日中天。并且加洛林王朝治下的东法兰克王国,早早就寿终正寝,并且实现了能者上庸者下的选举式王位继承制度。 所有的条件都日渐成熟的时候,西法兰克贵族们召开会议,决定结束加洛林王朝200多年的统治。几股大的政治势力互相角力,最终选举出了雨果.卡佩作为新任国王。 |
雨果卡佩 |
卡佩创朝(三) 雨果.卡佩,实际上是贵族们之间大妥协的产物。 一来,雨果.卡佩背后持续一个世纪的罗贝尔家族名声显赫,并且这个家族通过历代通婚,与加洛林家族已经密不可分;二来,这个家族本来就已经掌握了巴黎京畿的所有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索性就做一个顺水人情。直隶总督到北京上任做皇帝,总胜过两广总督千里跋涉吧。当然最后一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罗贝尔家族空有虚名,而并不具备特别强大的同其他诸侯博弈的权力。在众多的公国中间,推选一个看上去人畜无害的势力上台,总是胜过让自己的直接竞争对手坐大。 于是,在公元987年,雨果.卡佩正式上台。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贵族们之间的妥协,居然催生了一个威名赫赫的卡佩家族(House of Capet)。这个家族跨越千年,直到今天都还在影响着现代欧洲政治格局。 |
Ancient Coat of arms of France. Azure semy-de-lis Or. 卡佩家族祖徽 |
卡佩王朝——目录 ◇ 罗贝尔家族 ◇ 欧版谥号 ◇ 卡佩创朝 ◇ 法兰西岛 ◇ 腓力二世 ◇ 阿维农之囚 ◇ 永远的金百合 |
法兰西岛(一) 按照我们今天的观点定义,以雨果.卡佩为代表的罗贝尔家族所占据的这块“京畿”之地,被叫做“法兰西岛”(Island of France)。 法兰西岛的得名众说纷纭,但首先搞清楚一点,法兰西岛并不是一个“岛”,而是一块被河流所环绕的地区。环绕这个地区,有三条大河——瓦兹河(Oise),马恩河(Marne)和塞纳河(Seine)。究竟是不是因为三面环河,就有了法兰西岛的这个称呼,我们也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确认的一点是,今天的法兰西岛以巴黎与奥尔良为中心,是现代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法国所有22个大区中间,人口最稠密的一个。 就古代的西法兰克王国而言,在这样的一片地区定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
法兰西岛 |
法国政区图——很多人看过这种图,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法兰西岛” 找一找,在哪里? |
盗图一张 |
法兰西岛(二) 打开一张法国地图,可以看到法国的地理条件令人艳羡。西面北面与大西洋相邻,南部是地中海,西南部隔比利牛斯山同西班牙相邻;东南部是绵延起伏的阿尔卑斯山脉,隔开了法国本土与意大利,瑞士等国家。只有在东部与东北部,法国同德国,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家,拥有共同的欧洲北部大平原。这块平原从波德平原向西经过法国,跨海一直延伸到了英格兰。 我们后文还会涉及到,因为成因的不同,法国的平原要远比贫瘠的波德平原条件优越的多。而且,整个法国本土的这个不规则六边形,除了东南部中央高原之外,大部分都是十分平坦的平原与丘陵。即便是这个略显突兀的中央高原,平均海拔也不过700米左右,且具备十分充沛的降水,农业和畜牧业都十分发达。所以,在工业革命到来之前,法国这个地方完全称得上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地理条件虽然十分优越,但地缘条件却不是一般的差。 中世纪的西法兰克,西北方向上直接面对的就是英格兰人的威胁,况且我们在此前的章节中也已经涉及到了部分此方面的信息。当时的“威廉征服”之后,英格兰的国王同时还兼任了诺曼底公国的大公,俨然已经同大陆政权分庭抗礼;此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伊比利亚半岛都是西欧人民不断发动十字军战争的最前线,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中世纪结束;更加糟糕的是,东法兰克王国本来就时不时地干涉一下西法兰克的内政外交。而在奥托大帝之后,神圣罗马帝国的诸多德意志邦国同样具备非常强的攻击性,并且也热衷于合纵连横的政治游戏。 这只是对外。 |
|
法国地形图 |
法兰西岛(三) 这只是对外。 对内,由于早期欧洲封建采邑制的盛行,辅以平原丘陵遍布的地形条件,西法兰克王国的土地上,并不容易出现一个据险自守的独大的政权,并且随之依托这个政权,实现整个西法兰克的力量整合。 就当时的西法兰克王国而言,内部一盘散沙,各自为战;外部则危机重重,强权环伺。 当加洛林王朝退出历史舞台之后,西法兰克的权杖轮到了卡佩家族来执掌。卡佩家族世代经营我们今天看到的“法兰西岛”,这种情况在西法兰克王国这样一个多平原丘陵的无险可守的政治区块,显得弥足珍贵。 我们不妨,从中国人的古老智慧中寻找解题样本。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依托山川河流走向的“山河形便”自然形成的行政区划,往往可以承载一块独立的地理人口单元。比如龙兴之地的关中,秦岭背后的巴蜀,长江环抱的江南。这样的地区进可攻,退可守,关上门可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打开门则又可以徐图天下,逐鹿中原。 |
西法兰克封建地图 |
法兰西岛(四) 而如果我们同样把目光对准缺少山川河流掩映的平原地区,比如黄淮海平原。守如果守不住,攻同样也攻不出去,要想在如此一马平川的地方干出一番事业,确实并不容易。和西法兰克王国一样的地缘条件,相似课题也一样考验着中国古代统治者们的智慧。 中国古人所采用的经营模式,叫做“平原筑大城”。 在偌大的平原之上,将城市建立在河流之侧。河流提供丰富水源与便利交通,并且以此为依托,建设足以承载大量经济人口繁衍的巨大城市。非常经典的一个例子,就是当年在河北地区称雄几百年的古邺城。如果在平原之上发生战争,大城将提供最大的军事动员潜力,并且大城虽然并无天险,但敌人的行军途中,却并不敢随意绕开这样一个分分钟能够抄你后路的堡垒。 所以,法兰西岛的绝对面积固然不大,但法兰西岛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是一个天然的“平原筑大城”的优良范本。西法兰克这样的政治板块,一盘散沙则就一盘散沙,而一旦有人有意愿去整合所有割据政权的分裂势力,建设一个强大的西法兰克。以“法兰西岛”为基地,则是一个最优选择。 |
邺城——典型的平原驻大城 |
卡佩王朝——目录 ◇ 罗贝尔家族 ◇ 欧版谥号 ◇ 卡佩创朝 ◇ 法兰西岛 ◇ 腓力二世 ◇ 阿维农之囚 ◇ 永远的金百合 |
腓力二世(一) 卡佩王朝从加洛林王朝手中接过了枪,但并不意味着卡佩家族就能够短时间内扭转乾坤。实际上,面对封建采邑制汪洋大海之中的“法兰西岛”的窘境,卡佩王朝所能够大杀四方的武器并不多。好在这个家族拥有极其强大的审时度势,明哲保身的独特基因。西法兰克王国境内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般地弱肉强食,恃强凌弱,是当时时代的主旋律。贸然冲进这样的屠宰场中怒刷存在感,并不是一个明智选择。 于是,卡佩王朝索性背靠法兰西岛,闭关修炼,苦学内功,既修大桥又修路,多生孩子多种树。这一等,就等了几百年。卡佩家族强大的生孩子基因,保证了新生的卡佩王室代代男丁,也保证了西法兰克王国没有再出现像隔壁老邻居神圣罗马帝国那样的混乱王室纷争。 作为立志建设强大祖国的西法兰克人民来讲,王室能生孩子,这是必要条件。 只是光有必要条件还不够,还必须要等待政治强人的出现。 天佑西法兰克,这样的政治强人恰到好处地出现了。 这个人是腓力二世。 |
天主教一夫一妻制下,代代男丁不绝,在当时的欧洲中世纪,是一个奇迹。。。 |
腓力二世(二) 腓力二世是卡佩王朝的第七代国王。 如果算上那些作为下一代国王接班人培养的,但却不幸夭折于老爹去世之前的共治国王,腓力二世就是第九位国王。 腓力二世以及腓力二世的老爹路易七世,都是我们前文讲十字军东征期间出现过的老熟人。路易七世和德意志国王康拉德三世曾经一起组织并参与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而腓力二世本人,则同英王理查一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的腓特烈一世一道,组织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当然我们也知道,正是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期间,腓力二世同英王理查一世交恶,闹得越来越不可开交。 作为卡佩王朝第六代国王的路易七世,是一个体弱多病的人,他一生中最大的困扰就是生不出男丁。卡佩家族向来以儿孙满堂著称于欧洲贵族豪门,而到了路易七世这里,绝对不能断了烟火。我们前文说过,这是一个欧洲中世纪王朝能否兴旺发达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路易七世同阿基坦公主埃莉诺( Eleanor of Aquitaine)的第一段婚姻,从路易七世十五岁,一直持续到了国王三十一岁这一年。长达十六年的你侬我侬,春秋正盛的路易七世居然就只有两个女儿。 |
路易七世同志 |
阿基坦公主埃莉诺,1858年创作,现藏于威尔士卡迪夫国家博物馆 Queen Eleanor by Frederick Sandys, 1858, National Museum Cardiff |
腓力二世(三) 于是路易七世将这件事情归罪于王后,国王固执地认为,摊上一块不能种庄稼的盐碱地,这件事情是对每日辛苦耕作的老黄牛的最大不公平。于是国王找到借口同埃莉诺离婚,并开始了第二段婚姻。可惜第二段婚姻也并不那么圆满,新媳妇依然只给路易七世生女儿。 讽刺的是,阿基坦公主埃莉诺后来二婚嫁给了兼任安茹伯爵与诺曼底公爵的亨利二世(Henry II),并一口气为亨利二世生下了五男三女共八个孩子。可见,不是人家的地不好,而是路易七世这个老黄牛是个废物。更加让人绝望的是,这位亨利二世同志后来成为了英格兰的国王(后文会讲),埃莉诺带来的阿基坦公国居然也顺势成为了英格兰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纯爷们,路易七世绝对咽不下这口气。 公元1160年,路易七世再婚。 第三次婚姻之后的公元1165年,四十四岁的路易七世终于赖赖巴巴地生下了自己的独子——腓力二世。至少从结果来看,路易七世的辛苦求子之路的确是值得的。 腓力二世,是一位改变了法国历史的人。 |
辛勤的老黄牛——路易七世 |
诺曼底的位置,安茹的位置 在地理上,这两块土地连成一片,是可行的 |
神奇的埃莉诺公主 当过西法兰克王后,也曾经当过英格兰王后,英法双后 |
腓力二世(四) 首先来讲,西法兰克王国自腓力二世开始,才改称为“法兰西”(France)。 换句话讲,从腓力二世开始,才有了中文语境的法国这个说法。 很多人在读欧洲史的时候,法兰克和法兰西总是傻傻分不清楚,中间蹿入了一个西法兰克王国的名字,跟法兰西的中文译名长得又太过雷同,于是更加干扰了我们的视听。 书中暗表,其实你压根就不用分的太清楚。 法兰克和法兰西的差别,是由中文的翻译问题造成的。 欧洲语言都是表音文字,那么早期日耳曼化的法兰克(Frank)其实就是Franc,而到了后来罗曼语彻底成为今天法国的共同语,c的发音也就发生了转变,由“k”转向了“s”。那么,法兰克(Franc)与法兰西(France)的词根其实就是一个。只不过,法兰克是名词格,而法兰西则是形容词格。法兰克就是法兰克,而法兰西则代表“法兰克人的”。 腓力二世将“法兰克”刻意官方写为“法兰西”,并非为了改弦更张。恰恰相反,他是为了更加凸显法兰克人的属性。 |
经历这么多年,西法兰克终于熬成了法兰西,始于腓力二世时代 |
腓力二世(五) 如果放在今天中文语境中的话,法兰克往往被用来指代卡佩王朝之前的那个“法国”,而在卡佩王朝创朝之后的那个法国,则经常用“法兰西”来指代。而这种指代,是用来匹配中国人教科书中的法国历史的。对于法国人或者对于欧洲人而言,这样的刻意分离两个政权名称,并没有太大意义。 所以,我们之前所说的“法兰西岛”,这个地理名词一定是在腓力二世之后才出现的。顺序应该是先有了法兰西才有了法兰西岛,而并非先有了法兰西岛,才催生了法兰西。 将国家名字从法兰克改成了法兰西,腓力二世也确实有这种资格。 以中世纪的标准而论,腓力二世的国王生涯,堪称完美。 在军事上参与了十字军东征,本身就已经是欧洲中世纪国王们无上的荣耀。而在历次同周边国家的合纵连横之中,腓力二世总是显得游刃有余。 腓力二世同志的法宝,统一战线。 当时腓力二世所面临的最大内政以及最大外交敌人,都是英格兰。 因为自诺曼征服以来,英格兰与法国本土诺曼底已经统统划归到了诺曼王朝。诺曼王朝的存在使得法国国王极其尴尬,从内政上来讲诺曼底人算是法国国王的封臣。而在外交上来讲,英格兰国王又算是可以和法国国王平起平坐的人。更加要命的是,后来那位多子多福曾经让路易七世蒙羞的安茹伯爵亨利二世,继承了诺曼王朝家业,亨利二世于是就开创了属于自己的金雀花王朝(Plantagenet dynasty,后文还会讲)。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1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