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闲话《大明王朝1566》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闲话《大明王朝1566》[第73页] |
作者:linyuan_f |
首页 上一页[72] 本页[73] 下一页[74] 尾页[7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五百四十八)形单影只、国病难医(上) 本篇参考剧情第三十六集 张居正自然知道高拱想问什么,可有些话却不方便明说,只得言不由衷地安慰道,“王爷好,世子也安”,高拱瞟了眼王府紧闭的大门,讳莫如深地说,“不要骗我了,国病难医,务必请王爷养好身病,他才是我大明朝的青山”。高拱口中的“国病难医”,翻译过来就是“道长有病”,可惜只有海老爷一个人,是真心想给道长开丹方的,其余人都恨不得道长早日狗带,赶紧把位置给裕王爷腾出来。正所谓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裕王自然是高拱心中的那座青山,好好保养身体,这柴大概还够再烧个六七年的。张居正淡淡地附和道,“肃卿兄,有李先生在,这一点你我都不必担心”,其实张居正心中那座青山,已经悄悄从裕王换成了万历,别看世子爷今年才五岁,但人家山上这柴禾,足够张师傅烧一辈子的了。 高拱满脸忧虑地望着张居正,推心置腹地说道,“听说圣上的病,今天就犯了两次,太岳,我们能不能想办法,让李先生进宫给皇上请脉!”高拱也没把张居正当外人,张嘴就把道长圣体堪忧的消息给透了出来,所谓“让李先生进宫给皇上请脉”,其实就是个幌子,高大人真正的意思是,想编个合适的理由,拉着张居正一起进宫去面见道长,替裕王说几句好话,求求情。张居正自然能听出老搭档高拱的弦外之音,扫了眼裕王府紧闭的大门,一脸正色地低声劝道,“肃卿兄,这一切都无从谈起了,陈洪陈公公今天来这里传旨,挨了王妃的责打,皇上本就有疾,听了这件事,难免病中更易震怒,怒气又添病症。肃卿兄,雷雨将至,你我尤需冷静。”先是海老爷故意在六必居题字,再是陈公公在裕王府里磕地头破血流,眼下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谁也不知道病中的道长,会不会为此大发雷霆,再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如今正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连裕王爷都乖乖宅在家里,闭门谢客了,高拱这厮竟还想拉着张居正进宫去触道长的霉头,不是被猪油蒙了心,就是被那海瑞洗了脑,高大人,千万要冷静阿! 高拱也没料到,这李妃竟是如此肛裂的女子,连上门宣旨的陈公公她也敢打,震精了片刻之后,仍是固执己见地说,“那我们就更应该,把李先生带进宫去,先给皇上请脉,稳住了病情”。高拱想当然的认为,既然裕王夫妇摊上这么大的事,吓地他们连门都不敢出了,我们这些做师傅的,就更应该挺身而出了,至少也要面见道长,争取把老人家的情绪给安抚住才是,也省的陈洪在道长面前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张居正见高拱是铁了心要进宫送人头,只能皱着眉头,苦口婆心地劝道,“不行,现在连吕公公那条线都断了,陈洪他们又推波助澜,李先生这个时候进不了宫”,讲道理,如果说连吕公公都劝不住道长的话,就算让高师傅、张师傅进了宫,估计去了也是白给。 高拱看向张居正的眼神中,夹杂着几分失望,想不到自己多年的亲密战友,竟也成了只图自保的懦夫,强忍着心中的不快,有些不耐烦地催促道,“请李先生出来,我见见他”。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既然劝不动张师傅,高师傅便打算自己带着李时珍,进宫去见道长,反正是病急乱投医,死马权当活马医。张居正淡淡地回了句,“他给王爷服了药,也已经出府了”,高拱仍不死心,不客气地追问道,“哪里去了”,张居正眉头微皱,耐着性子解释说,“李先生的个性你也知道,他不愿说,我们也不好问”。张居正神色坦然、对答如流,高拱一时也分辨不清,这张师傅是真找不到李先生呢,还是故意拦着不让自己进宫面圣,斟酌了片刻,用饱含深意地目光直视张居正,试探着问道,“太岳,今天晚上,能否到鄙舍一谈呢?” 以前严嵩还在位的时候,高拱和张居这对好基友,经常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喝酒撸串;严党倒台之后,高师傅很快重返内阁做了阁老,张师傅却依旧待在兵部当侍郎,职务与品级上的差距,就像一条无形的鸿沟隔在中间,使得二人渐行渐远,慢慢生出了几分隔阂。有一说一,高阁老平日忙于工作,已经许久都没主动约过张侍郎了,如果是放在平时,张师傅大概会欣然赴约,可今天这个时间点颇为敏感,这个时候去高师傅家里彻夜促膝长谈,实在是有些不合适啊! |
(五百四十九)形单影只、国病难医(中) 本篇参考剧情第三十六集 见高拱约自己今晚去他家聊骚,张居正面露难色,不自觉地瞥了眼紧闭的王府大门,谨慎地低声说道,“王爷再三叮嘱,我是每天都要进府的人,叫我最好不要跟旁人来往。肃卿兄,王爷所虑甚是,这个时候,我们还是先静观其变的好。”虽说张居正每日都能进出王府,但这个漏洞却被裕王早早打上了补丁,特地嘱咐张师傅,最近自己病情比较严重,为了防止病毒传染,建议张居正每天保持两点一线,尽量简化生活轨迹,非必要不聚集,最好不要跟旁人来往,尤其是高拱。高拱一言不发地盯着张居正,眼中半是伤感半是无奈,几次想要说点什么,可话到嘴边却又总是开不了口,最后只能长叹一声,甩了甩衣袖,黯然地转过身,喊了声“回府”,便一头钻进了轿子。不知不觉间,高拱不仅成了裕王府的“外官”,还成了张太岳口中的“旁人”,大概这就是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吧。 高师傅无法理解,为什么张师傅可以每日进出王府,帮着裕王出谋划策、运筹帷幄,而自己却成了个“外官”,被堵在门外;张师傅同样无法理解,为什么高师傅可以入阁拜相,整日里指点江山、治国安邦,而自己却只能待在王府里,给世子爷做启蒙教育。就如那首歌中唱的一样,“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没有谁和谁会是永垂不朽”,无论是友情、爱情还是奸情,都免不了曲终人散、分道扬镳的那一刻,郑所谓本来无一物,万事终成空,这大概便是宿命吧。夕阳西下,一顶孤零零的轿子载着高拱渐渐远去,张居正神情落寞地望着这一幕,竟有些痴了,一时间心中也是百感交集、五味杂陈,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 李时珍给裕王看完病,出了王府,直奔钱粮胡同而去,在胡同口撞见了几个锦衣卫,亮出了自己的身份便被放了行,进了院门,同海老爷寒暄几句,便去拜见海母。海老母见了英俊潇洒的李时珍,也不由得是见猎心喜、眼角含春,由衷地说了句,“李太医,老身一把年纪,从没有想求过谁,更不曾想有哪个人让我望眼欲穿,可是前年在江西兴国,老身可真想李太医啊!”话里颇有几分“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的感觉,海母双眼泛红,低头暗道一声,这也就是自己上了些年纪,若是再年轻个二三十岁,指不定还能给海老爷添个弟弟妹妹什么的。 从海母口中才知道,原来是三年前,兴国全县缺水,一个大地主霸主了上游水源,百姓无法插秧灌溉,海老爷为民请命,亲自与那大地主谈了半个多月,最后不仅替百姓争到了水,也替自己女儿争到了水。那时节明明是全县缺水,可海老爷的女儿却莫名掉进了河里,尸体漂了四五里才被好心人捞了出来,知县的女儿尚且如此,又何况寻常百姓乎,只能说一句, 扫黑除恶任重而道远矣。这里插一嘴题外话,任何时候,哪怕你手中掌着权,见义勇为、挺身而出,那也是要付出代价的,流血流泪不说,更可能连累家人。所以说遇到有些事,拿着键盘对着屏幕口若悬河、义愤填膺尚可,真要寻思着靠自己出手,铲尽天下不平事,奉劝诸位还是要三思而后行,莫要为了逞一时之勇,反误了卿卿性命,甚至贻害家人,到时怕是追悔莫及。 因为女儿夭折,海夫人动了胎气导致流产,身体也落下了病根,海老爷每年俸禄只有30几两银子,一多半都拿去给媳妇儿治了病,可病情始终不见好转,海母生怕海家从此绝了后,整日里都是以泪洗面、心急如焚。说到给海门传宗接代这件事儿,其实海老爷也是尽力了,据史料记载,海瑞一生曾经先后娶过三任妻子、还纳了两房小妾,虽说阵容搭配是挺豪华的,只可惜天不遂人愿,这几位海夫人轮番上阵,要么是生不出儿子,要么是生出了儿子却养不大,所以还是老话说的有道理,多个朋友多条路,指不定哪天晚上,就用上人家了。海母当着李时珍的面,泣不成声地数落海老爷不孝,心里只有国没有家,说海老爷是朝廷的人,又铁了心要当个好名声的官,家里人死绝了也不干他的事,听得李时珍也是满脸的尴尬,因为老人家一张嘴就剧透了。 |
(五百五十)形单影只、国兵难医(下) 本篇参考剧情第三十六集 从兴国到北京,海老爷明明可以坐船走水路,他却非要坐着马车赶路,只为了沿途能蹭朝廷免费的驿站住,这一路走下来食宿全免,确实能省下不少钱,只不过一个多月的车马劳顿,海老爷全然不顾七十多岁的老母亲,还有身染沉疴的妻子,这事儿干的确实让家人寒心。海老爷刚进北京城,连自己家在哪儿都不知道,就主动跑去六必居惹是生非,果然把锦衣卫给引到家里来了。海老爷在兴国作妖,还能说是为了百姓,如今到了京城,海老爷再也不装了,直接选择摊牌了,只要能够青史留名,这厮是啥都敢干,哪怕就是全家死绝了,也在所不惜。所以说这人啊,还是不能当丁克,二、三十岁的时候没孩子,不觉得有什么问题;等到四、五十岁了,要是还没个孩子,这人就容易心里扭曲,做事往往也爱走极端,不信你去看看海老爷跟陈公公,都属于这种情况。 李时珍自然明白海母的心思,双眼放光地拍着胸脯,大包大揽地说道,“太夫人,您老也不要再难过了,我这次来就是为嫂夫人看病的,天佑孝门,我一定尽力,给海家再添个嗣才好”。海母听了这番话,欣慰地望着李时珍,脸上终于恢复了笑容,虽说自己的儿子不争气,好在还处了几个实诚朋友,为了能给海家添丁进口,人家这是又出工又出力的,而且做了好事,既不留名也不留姓的,确实够仗义。不像现在有些女拳师,就为了争个冠姓权,一天到晚吵来吵去的,也不知道孩子跟他爹姓,还是跟他姥爷姓,到底能有多大区别,最后还不都是随了男人的姓嘛。看看人家李先生的胸襟肚量,孩子生出来直接跟朋友姓,这特么才叫海纳百川、有容奶大呢。 李时珍几句话把那海母说的是心花怒放,偷偷从抽屉里翻出一个蓝布小包,里面装着些散碎银两,款款走出院门,喊过一个锦衣卫递上小包,让他帮忙去买点酒菜回来,毕竟一会儿还指望着李先生加把劲儿卖卖力气呢,总不好让人家饿着肚子去干活吧。那个锦衣卫名叫刘二,正好在齐大柱手下当差,一早就被大柱哥嘱咐过了,托他帮忙照看海老爷一家,刘二心想无非是替老人家出去跑趟腿罢了,也谈不上什么犯忌讳的,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就为了这么件小事儿,刘二竟被打了二十庭杖,仔细想起来,特么确实有点冤。 这边厢海老爷家中事情告一段落,再说回陈洪那边,陈公公头破血流的回了宫,他也知道兹事体大,没敢第一时间去精舍找道长复命,而是先去了太医院,找了块白布在头上缠了好几圈,陈洪估计是想先让子弹飞上一会儿,再去见道长。陈洪刻意没给伤口止血,白布上被渗出了一个血红的圆圈,就好像头上顶了个倭国例假旗似的,远远望去分外醒目。道长上午服用了一颗仙丹,到了下午觉得精神好了许多,于是又尝试着坐在八卦台上打坐,吕芳带着两个小太监,正悄无声息地打扫卫生。陈洪蹑手蹑脚地走到精舍门槛前,缓缓跪了下去,轻声禀道,“奴婢陈洪,给主子万岁爷复旨来了”,道长双目紧闭背对着门口,犹如老僧入腚般一动不动地坐着,对陈公公的话好似充耳不闻。见道长不发话,陈洪也不敢再出声,只得抻着脖子朝门里望去,扫了眼擦柜子的吕芳,便一直盯着那两个刷尿盆子的小太监,看的是目不转睛、有滋有味,毕竟刷尿盆子这种事,陈公公才是最专业的。 只可惜陈公公没有把自己刷尿盆的手艺给传承下去,一个小太监刷完尿盆,随手便把铜盆撂在了地砖上,铜盆落地不稳竟发出了一连串“哐哐哐”的声响,所有人都是心中一惊,道长眉头微皱,缓缓睁开眼,双目如电般地射向吕芳,不耐烦地抱怨道,“这一个月来,你已经第三次扰朕的清修了,吕芳,你心里在害怕什么?”讲道理,如果职场上,领导总是故意针对一个员工,对他的工作鸡蛋里挑石头似的百般挑剔,那基本都是在逼员工主动提离职,领导要么是碍于面子不好开口,要么就是舍不得付N+1的离职补偿。至于说吕公公心里在害怕什么,无非是两件事,一是,吕公公上午一直在替裕王和海瑞说话,很明显是吃里扒外,胳膊肘向外拐;二是,陈洪去裕王府传旨,因为冯保的事,磕了个头破血流的回来,虽说出手的是李妃,但这笔糊涂账,自然要算在冯保他老干爹头上,明知是李代桃僵、替人受过,吕芳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
文章早上发了两遍,出去忙了一天才发现帖子被吞了,已经补发了 |
(五百五十一)形单影只、国病难医(终) 本篇参考剧情第三十六集 吕芳心里确实装着几件挂怀的事,顶多是有几分担忧,远远谈不上害怕,见道长突然发问,神色坦然地答道,“奴婢在主子身边,会害怕什么呀,回主子的话,主子别生气,奴婢也老了。”记得三年前,也是在这间精舍,道长曾经望着严阁老离去的背影,说了句,“严嵩老了,管不住底下人了”,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严嵩老了、吕芳也老了,严党肆无忌惮、芳草吃里扒外,于道长而言,过去倒严、如今除草,一切都是为了革命工作需要,nothing personal。道长眼中精光一闪,依旧是背对着门口,歪着脖子、拖着长音问道,“陈洪,你心里害怕什么”,陈洪仿佛浑身触电般地一个激灵,楞了一秒,不置可否地答道,“回主子万岁爷,奴婢害怕打扰了主子仙修”。陈洪毕竟是去裕王府传旨的,抛开具体事实不谈,陈公公在王府挨了打,事关道长的脸面,又牵涉到了李妃跟小万历,这事总要有个交待,让各方都能下得了台才行。 道长心中憋着一口闷气,脸上带着几分阴沉,慢条斯理地说了句,“你打扰不了朕仙修,谁也打扰不了朕仙修,进来回话吧。”陈洪斟酌了片刻,小心翼翼地试探道,“为了主子万岁爷清静,奴婢在这里复旨回话就是”,道长脸色阴晴不定,随口吩咐了声,“回话吧”。陈洪不徐不疾地禀道,“是,回主子,奴婢去了裕王府,裕王爷恭领了圣旨,正在抄写那六句话,还叫奴婢代奏主子,他一定赶紧刻了匾送到六必居去”。“裕王坦然否”,“回主子万岁爷,听奴婢传旨的时候,裕王爷那真是诚惶诚恐”,“对你还客气嘛”,“裕王爷对奴婢岂止客气,真是赏足了奴婢的脸,当场还把自己身上的玉佩赏给了奴婢,还问了几遍主子仙体安否”。道长问地坦然,陈洪却是答地诚惶诚恐,有一说一,裕王对陈公公确实是太客气了,连自己随身的玉佩都赏了出去,俗话说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陈洪是道长手中的一把刀,这刀如果变软了,以后还怎么拿出去砍人呢。 道长听了陈洪的话,眉头微皱、心中火起,足足有五秒钟没有说话,精舍内忽然变得鸦雀无声,陈洪惴惴不安地跪在地上,心头更是狂跳不止。“冯保呢,送去了嘛”,耳边再次飘来道长的声音,陈洪暗自松了口气,谨慎地答道,“冯保已经送到了朝天观,交给了管事的太监”。道长心中烦闷,又是好半天不说话,一时也分不清,自己是该替陈洪出头呢,还是该打陈公公的屁股,吕芳此时双手递上了一块面巾,陪着笑说了声,“主子,该净面了”,道长却突然翻了脸,猛地一挥衣袖,打掉了吕帆手中的面巾,气鼓鼓地吼道,“挨了打还是挨了骂,露出你的原形来,让朕看看,也让老祖宗看看!”吕芳脸色一僵,眼中闪过一抹无奈,急忙退到旁边,陈洪则是一声不吭,故意装作畏首畏尾,不敢进门的样子,道长见状更是挑着眉毛,冷嘲热讽到,“老祖宗,他这可是怕你呢,你让他进来吧。” 道长此刻脸上的表情,就如同一个更年期提前了的中年怨妇般,狰狞且扭曲,吓地吕芳急忙跪倒在地,大气也不敢喘一声,陈洪强压住内心的喜悦,提着衣摆三步并作两步,跑到道长面前双腿跪地,楚楚可怜地哀求道,“主子千万不要委屈了老祖宗!”,那副假惺惺的嘴脸,像极了上午冯保在李妃面前,替陈洪求情时的模样。道长被陈公公这句言不由衷的话,逗得是哑然失笑,望着吕芳调侃道,“他说朕委屈你了,老祖宗,宫里宫外十万人都归你管,都像他这样浇水,就把朕给淹了,浇油,就把朕给烧了”。裕王府里,冯保冲着陈洪喊了一上午的“二祖宗”;这会儿回了精舍,道长又管吕芳叫“老祖宗”,而且还是张嘴闭嘴地喊个不停,弄得吕芳是满脸尴尬,一声也不敢吭。 陈洪上午刚刚在裕王那里,替自己浇过水,还顺手捞了块玉佩回来;到了下午,脑袋上顶着个倭国膏药旗,又跑道长面前火烧浇油来了。讲道理,陈公公浇水是为了给自己留条退路,浇油是为了让吕公公无路可走,就他这点儿小心思,在道长的一双法眼之下,早已是原形毕露。道长这会儿也只是给陈洪提个醒,不要总琢磨头顶上哪块云彩上有雨,大明的天上只有一片云,那就是道长,万一陈公公把持不住自己,行差踏错一步,等着他的便是万劫不复。 |
(五百五十二)换个园丁除草去(上) 本篇参考剧情第三十七集 陈洪见道长言语间谈到了自己,语气还颇为不善,急忙申辩道,“奴婢确实没有挨谁的打,也没挨谁的骂,当着主子的面,奴婢不敢说假话...”,当着道长的面,陈公公既不敢说假话,又不能说实话,只好装出一副楚楚可怜、欲言又止的样子,总之是假话全不说,真话又不全说,算是给了个开放性话题,给道长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跪在旁边的吕芳,面无表情地望向陈洪,眼神好似一汪深潭,幽幽地问道,“陈洪,是什么就说什么,是不是冯保那个奴婢撒赖,激哭了世子,你不得已责罚自己?”冯保已经去了朝天观,吕芳过了今晚便要去南京守陵了,临走前再帮裕王夫妇多担待些,送一份顺水人情,其实吕公公也不算亏,权当是给冯保日后铺路了。陈洪眼珠子转了转,暗暗盘算着利弊得失,能把屎盆子扣在冯保头上,这已经是最佳的解决方案了,既然是吕芳自己开的口,索性就坡下驴也好,何况自己原本也没打算把李妃和小万历给供出来,那毕竟是裕王爷的老婆和孩子,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这眼光总要放长远些才是。 难得吕芳主动把责任揽到自己和冯保身上,算是给道长和裕王找了个台阶,道长也是颇为满意,见陈洪沉吟着不说话,生怕他脑子一热,再把实话讲出来,于是不耐烦地催了声“回话”,语气中带着一丝威压。陈洪拿捏着分寸,故意顿了片刻,委屈地回了声“是”,吕芳直起身,目光灼灼地直视道长,朗声说道,“奉天命传旨却伤成这样回来,这在我大明朝,是欺了天的大罪!主子,冯保那个奴婢,是奴婢一手带出来的,他犯了这般欺天的大祸,说到底罪根还在奴婢身上,是杀是剐,奴才甘愿领罪”。讲道理,要真是犯了欺天的大罪,吕芳也未必敢往自己身上揽,小杖受大杖走的道理谁都懂,吕公公敢一个人站出来领罪,就证明人家老干爹心里有谱,嘴里喊着“要杀要剐”,其实知道自己连根毛也掉不了,最后一定是高高的举起,轻轻地放下。 道长没有理吕芳的茬,而是转过身,双目如电般地射向陈洪,剑眉倒竖,恶狠狠地逼问道,“陈洪,朕再问你一遍,你的头你的脸,是自己碰的打的,还是别人打的?”道长只问陈洪的头是自己碰的,还是被别人打的,根本不关心,陈公公好端端的去王府传旨,为何会把自己弄得头破血流,道长明知道是自己儿媳妇先挑的事,却依旧选择帮亲不帮理,这就叫亲疏有别、疏不间亲。陈洪眼神闪烁,带着几分哭腔答道,“主子是神仙,奴婢不敢说假话,确如老祖宗所言,奴婢见世子被激哭成那样,心里又惊又怕,只好责罚自己,也是担心世子那般小的年岁,哭岔了气”。万历才五岁,小孩子发脾气哭闹,本是情有可原、在所难免,既然陈洪的头是自己碰的,也不算折了道长的面子,又不是啥欺了天的大罪,随便糊弄糊弄也就过去了。道长心里一松,面上却是不动声色,依旧不依不饶地追问道,“裕王呢、李妃呢,他们都不管”。 讲道理,孩子在自己家里都快哭岔气了,当父母的竟躲在边上不闻不问,这也太特么不像话了,陈洪的谎话还是没有编圆,也难怪道长要多此一问了。陈洪早就想清楚了其中厉害,见道长问起,便顺水推舟地说道,“回主子的话,裕王爷是从病床上爬下来接的旨,奴婢是在前院见的冯保,裕王爷当然不知道,多亏王妃在一旁拉着世子,奴婢才得以将冯保拉出府外”,裕王爷知不知道,那真是只有天知道,也多亏李妃在一旁拉着世子,要不然陈公公也不至于磕地头破血流。虽说当着道长的面,陈公公不敢说假话,但奈何道长他老人家就爱听这破玩意儿,陈公公他也是被逼的。 陈洪被打这事儿,至此算是翻篇了,但这芳草还得接着除,一是为了立规矩,好让道长手下那群吃里扒外的贱婢知道,如果屁股坐错了地方,弄不好就得掉了脑袋,简称屁股决定脑袋;二是为了杀鸡儆猴,朱七、齐大柱、刘二是三只鸡,陈洪才是那只猴,毕竟这厮刚收了裕王的赏赐,人家吕芳只不过是种种芳草罢了,看陈公公这意思,弄不好他自己就要变了芳草,道长要是不把陈洪这厮看紧点儿,只怕是要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 |
(五百五十二)换个园丁除草去(上) 本篇参考剧情第三十七集 陈洪见道长言语间谈到了自己,语气还颇为不善,急忙申辩道,“奴婢确实没有挨谁的打,也没挨谁的骂,当着主子的面,奴婢不敢说假话...”,当着道长的面,陈公公既不敢说假话,又不能说实话,只好装出一副楚楚可怜、欲言又止的样子,总之是假话全不说,真话又不全说,算是给了个开放性话题,给道长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跪在旁边的吕芳,面无表情地望向陈洪,眼神好似一汪深潭,幽幽地问道,“陈洪,是什么就说什么,是不是冯保那个奴婢撒赖,激哭了世子,你不得已责罚自己?”冯保已经去了朝天观,吕芳过了今晚便要去南京守陵了,临走前再帮裕王夫妇多担待些,送一份顺水人情,其实吕公公也不算亏,权当是给冯保日后铺路了。陈洪眼珠子转了转,暗暗盘算着利弊得失,能把屎盆子扣在冯保头上,这已经是最佳的解决方案了,既然是吕芳自己开的口,索性就坡下驴也好,何况自己原本也没打算把李妃和小万历给供出来,那毕竟是裕王爷的老婆和孩子,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这眼光总要放长远些才是。 难得吕芳主动把责任揽到自己和冯保身上,算是给道长和裕王找了个台阶,道长也是颇为满意,见陈洪沉吟着不说话,生怕他脑子一热,再把实话讲出来,于是不耐烦地催了声“回话”,语气中带着一丝威压。陈洪拿捏着分寸,故意顿了片刻,委屈地回了声“是”,吕芳直起身,目光灼灼地直视道长,朗声说道,“奉天命传旨却伤成这样回来,这在我大明朝,是欺了天的大罪!主子,冯保那个奴婢,是奴婢一手带出来的,他犯了这般欺天的大祸,说到底罪根还在奴婢身上,是杀是剐,奴才甘愿领罪”。讲道理,要真是犯了欺天的大罪,吕芳也未必敢往自己身上揽,小杖受大杖走的道理谁都懂,吕公公敢一个人站出来领罪,就证明人家老干爹心里有谱,嘴里喊着“要杀要剐”,其实知道自己连根毛也掉不了,最后一定是高高的举起,轻轻地放下。 道长没有理吕芳的茬,而是转过身,双目如电般地射向陈洪,剑眉倒竖,恶狠狠地逼问道,“陈洪,朕再问你一遍,你的头你的脸,是自己碰的打的,还是别人打的?”道长只问陈洪的头是自己碰的,还是被别人打的,根本不关心,陈公公好端端的去王府传旨,为何会把自己弄得头破血流,道长明知道是自己儿媳妇先挑的事,却依旧选择帮亲不帮理,这就叫亲疏有别、疏不间亲。陈洪眼神闪烁,带着几分哭腔答道,“主子是神仙,奴婢不敢说假话,确如老祖宗所言,奴婢见世子被激哭成那样,心里又惊又怕,只好责罚自己,也是担心世子那般小的年岁,哭岔了气”。万历才五岁,小孩子发脾气哭闹,本是情有可原、在所难免,既然陈洪的头是自己碰的,也不算折了道长的面子,又不是啥欺了天的大罪,随便糊弄糊弄也就过去了。道长心里一松,面上却是不动声色,依旧不依不饶地追问道,“裕王呢、李妃呢,他们都不管”。 讲道理,孩子在自己家里都快哭岔气了,当父母的竟躲在边上不闻不问,这也太特么不像话了,陈洪的谎话还是没有编圆,也难怪道长要多此一问了。陈洪早就想清楚了其中厉害,见道长问起,便顺水推舟地说道,“回主子的话,裕王爷是从病床上爬下来接的旨,奴婢是在前院见的冯保,裕王爷当然不知道,多亏王妃在一旁拉着世子,奴婢才得以将冯保拉出府外”,裕王爷知不知道,那真是只有天知道,也多亏李妃在一旁拉着世子,要不然陈公公也不至于磕地头破血流。虽说当着道长的面,陈公公不敢说假话,但奈何道长他老人家就爱听这破玩意儿,陈公公他也是被逼的。 陈洪被打这事儿,至此算是翻篇了,但这芳草还得接着除,一是为了立规矩,好让道长手下那群吃里扒外的贱婢知道,如果屁股坐错了地方,弄不好就得掉了脑袋,简称屁股决定脑袋;二是为了杀鸡儆猴,朱七、齐大柱、刘二是三只鸡,陈洪才是那只猴,毕竟这厮刚收了裕王的赏赐,人家吕芳只不过是种种芳草罢了,看陈公公这意思,弄不好他自己就要变了芳草,道长要是不把陈洪这厮看紧点儿,只怕是要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 |
(五百五十三)换个园丁除草去(中) 本篇参考剧情第三十七集 道长目不转睛地盯着陈洪,嘴角挂着一抹冷笑,阴阳怪气地说道,“真是十步以内必有芳草啊,宫内二十四个衙门都长满了草了,锦衣卫就不用说了,身上就绣着芳草,现在连朕的儿子、孙子院子里,都长满了芳草了,我大明朝真是繁花似锦,绿草成茵哪!”吕芳伺候了道长四十年,又是十万宫务员的老祖宗,宫里宫外经营了数十载,早已是桃李满天下、芳草逼连天了。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道长也明白运动式的除草,基本没啥卵用,所以斩草并不需要除根,道长只是希望在自己咽气前,这些芳草不要一股脑地倒向裕王就好。吕芳低头跪在旁边,满脸的从容不迫、无动于衷,陈洪则是做贼心虚地偷瞟道长,心头一阵乱跳,额头上冷汗直冒,悄悄用手捏着裕王的玉佩,想把这要命的玩意儿赶紧藏进裤裆里。 陈洪的小动作,自然逃不过道长的一双慧眼,道长突然喊了声“陈洪”,把陈公公吓地一个激灵,道长眼中带着一丝戏谑,淡淡地问道,“朕上午还有一道旨,叫你把东厂、镇抚司的奴才,都召来打个招呼,你传旨下去了吗?”陈洪楞了一下,定了定神,心有余悸地禀道,“回主子万岁爷,还没来得及,奴婢这就去传旨”。道长似乎用尽了耐心,脸上肌肉微微抖动,眉宇间带着几分愤恨,冲着陈洪大声呵斥到,“一个小小的户部主事,刚到北京就在朕身上做起了文章来,镇抚司十三太保,倒有两个替他在说话,是谁给的胆子?你干什么去了,立刻传旨,从镇抚司、东厂开始,锄草去!”俗话说见一叶而知秋,海瑞在六必居抛砖引玉、引蛇出洞,让道长彻底认清了现实,如今是芳草丛生、长江泛滥,且已经隐隐威胁到了皇权稳固,凡事先易而后难,攘外必先安内,为今之计,也只有先锄草、再治水了,只是矫枉难免过正,这陈公公又是个心黑手狠的主,芳草们经此一遭,皮肉之苦自然是少不了。 夜半时分,司礼监值房屋檐下,并排摆着四把椅子,东厂、镇抚司的数十名头目,分作四列整整齐齐地站在院中,见人来齐了,面无表情的陈公公领着其他三位秉笔太监,缓缓走出房门,其他三位公公在椅子上正襟危坐,唯有陈洪一人站在当中负手而立,众人见状不约而同地单膝下跪,齐声高喊,“属下参见陈公公、黄公公、石公公、孟公公”。陈洪头上依旧顶着那块倭国的例假旗,仗着自己口含天宪,满脸的倨傲不逊,双眼中射出阵阵凶光,狐假虎威地大声嚷道,“把那条腿也给我跪了”,等到众人双腿跪地,陈洪又说了声“有旨意”,其他三位公公急忙站起身,齐刷刷地跪在陈公公身前。 “镇抚司、东厂,你们这些奴才听着,从太宗文皇帝设镇抚司、东厂便有规矩,该两司统由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直接掌管。有些奴才竟敢越过陈洪,擅自向吕芳直接禀事,朕什么时候给你们改的规矩,或是吕芳给你们改的规矩。朕视尔等为手足,无奈尔等视朕为虚设,更有闻知讽谤朕躬之人,不单不愤君父之慨,且为其百般开脱者,朕白养了你们这些奴才。着陈洪,向尔等再申祖宗之法,将有上述犯科者先予薄惩,以示警戒,带进来...”。道长的旨意文白相糅、声情并茂,只是字里行间多了一股浓浓的醋意,再搭配上陈洪那半阴不阳、又尖又细的声线,本该是一篇雄壮威武的锄草檄文,硬是被陈公公念出了几分,中年怨妇吃自家老公飞醋的既视感。 虽然旨意里没有具体点名,但众人都知道,作奸犯科的就是那朱七和齐大柱二人,陈洪话音刚落,下午替海母跑腿的锦衣卫刘二,被两个东厂番子用力押了过来,直接推倒在陈公公面前。院中众人纷纷抬头向刘二望去,齐大柱眉头紧皱地看了眼朱七,朱七却是目不斜视地跪在地上一动不动,颇有几分从容不迫的气度,陈洪脸色阴晴不定,用眼角的余光扫向朱七、齐大柱二人,阴恻恻地问道,“这个奴才是谁的属下,自己认”。黄锦心中不忿,抬起头不屑地盯着陈洪,较真地问道,“且慢,请问陈公公,旨意宣完了没有?”。讲道理,现在宫里宫外最大的一颗芳草,就是他黄锦了,陈洪没去找黄公公的麻烦,想不到黄锦这厮,竟还敢主动跳出来挑衅,只可惜道长的旨意是冲着朱七、齐大柱去的,陈公公眼下除了给这黄胖子穿点小鞋,一时半会也奈何他不得。 |
(五百五十四)换个园丁除草去(下) 本篇参考剧情第三十七集 陈洪只是冷冷地睨了黄锦一眼,故意不说话,黄锦眼中冒着火,提高了音调逼问道,“到底宣完了没有”,陈洪依旧是那副高高在上的模样,阴阳怪气地回了句,“宣完了又怎么样?没宣完又怎样?”黄锦闻言倏地站了起来,针锋相对地顶道,“宣完了还让我们跪着,那我们现在跪的到底是皇上,还是你啊!自己不讲规矩,反倒让别人讲规矩。起来,都站起来!”在职场上,规矩从来都是给底下人量身定做的,领导当的越大,便越不用守规矩,这就叫有权才能任性。黄锦其实也是粗中有细,自以为抓住了陈公公宣旨过程中的小漏洞,果断发起了一波铿锵有力的反击,想要带领芳草们雄起一回。听着黄锦那极具煽动性的话语,朱七心头一热,眼中闪过一抹亮色,紧咬牙关刚要起身去挺黄公公,只见陈洪面目狰狞地喊了声“谁敢”,那声音好似一只愤怒的老鸨。 有几个想要起身的芳草,都被陈公公这一嗓子,给吼出了硬直,僵在原地动弹不得,此时只剩下陈洪与黄锦两人,面对面地站在院中,四目相对、分外眼红。陈洪换上了一副老阴哔的表情,嘴角吊着一抹坏笑,背着手阴阴地念了声“上谕”,黄锦闻言只觉得一口老血闷在了心头,没想到自己竟被陈洪反蹲了一波,只得无可奈何地低头跪了回去。“真是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宫里二十四衙门长满了芳草,现在就连镇抚司也长满了芳草。锦衣卫你们这些奴婢,看看你们身上穿的衣服,哪一件不是花团锦簇?却不知贵贱,偏要往上面添草!朕四季常服不过八套,朝廷那些三品以下的官,都不如你们穿得好,功夫练过了头,胳膊肘向外拐了!一个小小的户部主事,竟敢在你们眼皮子底下,做起朕的文章来,十三太保里,倒有两个帮他说话的!” 陈洪惟妙惟肖地把道长在精舍说过的话,又鹦鹉学舌般地复述了一遍,朱七和齐大柱不约而同地挺直了上身,坦然地望向陈公公,陈洪则是邪魅地笑了笑,故作亲切的柔声说道,“原来是七爷和十三爷,七爷好,十三爷好”,声音柔中带脏,就跟老鸨在门前拉客似的,把那朱七、齐大柱听得,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朱七强忍住生理上的不适,面不改色地说道,“陈公公,属下犯哪条治哪条,领罪便是”,说罢和齐大柱一起,先是取下官帽郑重地放在地上,然后熟练地宽衣解带,三下五除二便赤裸着是上身,用壮硕的肌肉,直刺陈洪的双目。陈洪眼中闪着点点寒芒,心说老子可不吃你们这一套,想要色诱我,走我的后门,那是痴心妄想,于是冷笑了几声,端足了架子,拿捏着语气说道,“刚才黄公公问我,皇上的旨意宣完了没有,我告诉你们,皇上的旨意都宣了,该跪的跪着,其他的,有椅子请坐椅子,没椅子的,在院子里委屈点,坐着吧。” 三位公公坐回了椅子上,其他头目盘腿席地而坐,只剩下朱七、齐大柱跟刘二三人,跪在地上等候发落。陈洪居高临下地俯视着面前的三人,换了副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腔调,皮笑肉不笑地数落道,“刘二,你在镇抚司里,待了快二十年了吧?真没想到,你这样的老人,也会当差当到,替罪官家里去买东西。你摸着你的胸口算一算,皇上喂你一家人的东西,吐出来都得装上好几船了吧?竟然这般没有天良,我该怎么治你呀?”都说柿子要捡软的捏,七爷姓朱,就冲他这姓儿,一听就不好惹;十三爷又是张真人降世推荐给道长的关系户,短短两三年便做了十三太保,也是个不好惹的;唯独这刘二,在单位里混了二十年,一直提拔不上去,既无背景、也无关系、更无能力,像这类三无人员,最适合被陈公公拿来立威。 刘二也是真的冤,照顾海老爷一家,那是领导齐大柱亲自交待的事儿,谁能想到帮领导办个屁大点儿的私事,竟会给自己招来这般泼天大祸。不过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经过陈公公这一顿板子的考验,刘二总算抓住一个,能跟两位领导同甘苦、共患难的机会,也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说不定以后捞着个机会,领导还真能提拔他当个小头目啥的。讲道理像道长这么抠搜的人,给锦衣卫的工资,一年也发不了几个钱,只不过人家肯定有自己生财的路数,二十年零零总总算下来,大钱未必有,但刘二在北京城里,混个有车有房、有妻有妾,总还是可以的,若是把这些钱都换成大米白面,估计是真能装上几船的。 |
首页 上一页[72] 本页[73] 下一页[74] 尾页[7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