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闲话《大明王朝1566》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闲话《大明王朝1566》[第77页] |
作者:linyuan_f |
首页 上一页[76] 本页[77] 下一页[78] 尾页[7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五百七十七)南山群童欺我老无力,轮流 play with me(上) 本篇参考剧情第三十九集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大明不可一日无东南,而东南却再无胡宗宪,斯人已逝,生者如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清流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道长龙椅上,惯看秋月春风,一颗仙丹喜相逢,多少操旦事,都付笑谈中。道长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胡宗宪生前的音容笑貌,心底五味杂陈,表情多了几分落寞,哀怨地感慨道,“严嵩父子他们不争气呀!弄得朕连胡宗宪这样的人才,也不能用了。要是他还在,俞大猷和戚继光他们,早就把福建和广东海面的倭寇剿了,今年那几百万两军饷也就省下了,丝绸、瓷器还有茶叶,早就可以卖到西洋去了……”,胡部堂都凉了一个月了,道长这时才想起人家的好,也不知早干什么去了。有一说一,严家父子确实不争气,竟然逼的道长动手倒严;若是道长不倒严,清流也不会上台;若是清流不上台,老百姓每天还能吃上三两五钱米,百官也不会欠俸,胡宗宪更不会死于非命,所以归根结底,一切都是严嵩父子惹的祸,命苦也不该怨道长啊。 讲道理,胡部堂辞官都三年多了,明明已经金盆洗手、归隐田园,就这样还要被清流翻出来,栽赃陷害、斩草除根。说穿了,胡宗宪越是有能力,清流便越是容不下他,清流也知道自己把国家治理的一塌糊涂,他们是真怕胡宗宪会东山再起、卷土重来,于是毫不犹豫地提前下了死手,算是彻底绝了道长的念想。其实严党与清流之间,就差了一个胡宗宪,有胡部堂镇守东南,倭寇估计早就被连根拔了,到时候军费省下几百万两,沿海各省赋税多收几百万两,出口贸易再赚个几百万两,国库每年至少能增收一千多万两银子,有了这么大一笔钱,道长的宫观也修了,百官的欠俸也发了,百姓也能吃上三两五钱米了,岂不是皆大欢喜。只可惜同行之间是冤家,清流的大佬们从不肯吃嗟来之食,宁肯不拿这一千多万两银子,也要坚决弄死胡宗宪,事实证明,宰了胡屠户,道长和清流,还真就只能吃带毛的猪了,实在是可悲可叹。 道长心中百感交集,一时也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心疼胡宗宪,还是心疼每年那一千多万两银子,想了许久,扫了眼黄锦,不置可否地说道,“朕有个想法,等修好了这两宫两观,就让裕王继了位,朕一心玄修。你说说,朝中这些大臣,还有那些封疆大吏,谁能辅佐裕王?”两宫、两观后天就要竣工了,道长这个时候突然说要退位,还问黄锦谁能辅佐裕王,这很明显是一道送命题,黄公公闻言脸色铁青,险些直接被道长吓尿,想也没想张嘴便答,“回主子,这话奴婢可不敢答”。道长嘴角挂着一丝浅笑,慈祥地看着黄锦,心说给你机会,你也不中用啊,这芳草当的好似墙头草一般,遇到此等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也不知道主动帮裕王争取、争取,于是愈发温柔地鼓励道,“朕也不怪罪你,着实回答就是”。十冬腊月大雪纷飞,黄锦只觉得五内如焚,额头上不知不觉多了几滴冷汗,眼中闪过一丝求生的本能,咧着嘴,带着哭腔哀求道,“奴婢实在是想不明白,不是怕主子责怪”。 道长目不转睛地看着黄锦,眼底划过一丝玩味,都说杀头的买卖有人做,赔本的生意没人做,看来也不尽然,一颗脑袋换一份拥立之功,这么好赚的生意都不敢接,这黄锦还真是有贼心没贼胆,又直又笨。道长缓缓收回目光,微微颔首,一本正经地感慨道,“是啊,连朕都迟迟下不了决心,你又怎么能想得明白。我大明朝这么多文臣武将,可真能留给后人的又有几个。现在就打裕王的主意了,甚至把主意都打到朕的孙子身上了,这样的人朕不能不防”。退位的事儿,道长就是随便那么一说,根本当不得真,黄公公想不明白最好,想明白了也别说出来,真要说出来了,这芳草也就留不得了,不经意间,黄锦已经在鬼门关上走了一遭,这就叫伴君如伴虎,一句话说错便是万劫不复。道长心里也憋屈,这满朝文武全都是嘴把式,唯一一个能干活地,还让清流给弄死了,除了裕王爷那三个师傅,道长手头也没什么人可以托孤了,就算有也不能说,否则一准也得被清流给祸祸死。 |
(五百七十八)南山群童欺我老无力,轮流 play with me(中) 本篇参考剧情第三十九集 道长的身体早已是风烛残年、千疮百孔,一病就是大半年,还总也不见好,老头儿又死倔,硬挺着不看太医、不吃药的,看不出半点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征兆,也难怪那些芳草和清流,早早就打起了裕王的主意,这是算准了老天爷留给道长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打算提前帮自己联系下家了。芳草和清流偏向裕王也就算了,最让道长意难平的是,竟还有人打起了小万历的主意,朝一个六岁的孩子下黑手,简直是丧心病狂、欺人太甚,所以张师傅始终进不了内阁,冯大伴也被罚去做了苦力。道长说话从来不是空穴来风,扭头看向了朝天观的那片灯火,默不作声地拔腿便走,黄锦也急忙跟了过去。道长一路七拐八拐,领着黄锦上了一处宫墙,选了个僻静位置站定,将整个朝天观的工地尽收于眼底,道长双眼冒着绿光,在人群之中寻寻觅觅,终于在一个木堆旁,发现了穿着棉衣的冯保。 冯保和一个工人艰难地扛起一根圆木,踩着雪吃力地把木头装上一辆板车,来回运了几趟,那堆木头只剩下最后三根,一个监工的太监手里拎着鞭子走了过来,冲周围几个工人大声吆喝道,“好了,好了,好了,不干你们的事了,都歇着去,这些啊,都让冯保一个人搬”。原本两个人扛着都费劲的木头,竟让冯保一个人扛,其实这小太监也还算厚道,只是让工人歇了,没让拉车的大牲口也歇了,总算是没把事情做绝。冯保心中暗自骂娘,默默弯腰抬起一个圆木,费力地搁到肩上,扶着木头慢慢直起了腰杆,双手吃力地撑了几下,也没能把木头杠起来。道长吩咐黄锦把灯笼吹熄,藏在阴暗的角落里,津津有味地欣赏着冯保被人作践,只见那监工的太监挑着眉毛瞪着眼,兀自哔哔个不停,“还不搬呐,站在这里等过年呐,快点儿,你不是有能耐吗?怎么连一根木头都搬不动,就这样还想着将来进司礼监,做掌印的太监啊,我呸。我再数三下,你要是搬不动,就把这根木头给我啃了。一,二……” “三”字还未出口,冯保咬紧牙关,体内猛地迸发出一股洪荒之力,将那圆木扛上肩头,然后故意使了招神龙摆尾,腰杆用力一扭,那木头重重扫在小太监后脑勺上,猝不及防下,小太监惨叫一声便被打趴在地,一套动作使地是行云流水,既有力量又有技巧,看地黄锦是眉开眼笑、大声叫好。那太监捂着脑袋站起身,攥紧了手中的鞭子,眼中凶光四射,缓缓跟在冯保身后,也不着急出手,等到冯保将圆木送上车,才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狠狠地甩出皮鞭,在冯保后背上“啪、啪、啪”地抽个不停。冯保连续挨了几鞭子,吃痛之下直接扑倒在雪地中,只不过冯保裹着厚厚的棉衣,皮鞭虽然抽地山响,伤害却如同刮痧一般,根本不疼不痒。那太监也发现手中的皮鞭,破不了棉衣的防御,于是脚尖绷直、小腿发力,连续踢出好几脚,总算是让冯保嘴角见了红。 正所谓虎落平阳被犬欺,落坡凤凰不如鸡,见好兄弟冯保被人打到吐血,黄锦只觉得胸中热血翻涌,眼中闪着火花,咬牙切齿地说,“主子,奴婢得下去管管了”,说罢刚要抬腿,便听见道长冷冷地问了声,“管什么”。黄锦强忍着心中怒火,指着冯保愤然说道,“那冯保纵有天大的罪,可他毕竟伺过世子爷几年,要责罚,也轮不到这些狗仗人势的东西来管呐”。正所谓关心则乱,黄锦护得了冯保一时,护不了冯保一世,陈公公手下那么多狗腿子,像今晚这种事,隔三差五便要来上一回,黄公公也未必每次都能恰好撞见,根本就管不过来,而且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道长饶有兴致地看着冯保挨揍,云淡风轻地问了句,“那个奴婢是陈洪的奴婢吧”,黄锦答了声“是”,道长不咸不淡地点拨道,“那就别管,你斗不过他”。有一说一,道长的评价还是相当公允地,在司礼监混,大家斗的是心眼又不是拳头,真动起手来,像黄锦这种又笨又直的货,肯定是要被陈洪血虐的。冯保本就恨陈洪入骨,再加上这些狗仗人势之徒,在一旁推波助澜,两人之间的仇,基本算得上是刻骨铭心、不共戴天了。工地上的皮鞭行为艺术,又持续了许久,直到冯保被凌虐的不省人事,那小太监方才心满意足地停了手,命人把冯保拖了出去。 |
(五百七十九)南山群童欺我老无力,轮流 play with me(下) 本篇参考剧情第三十九集 道长意犹未尽地看着,冯保被人像拖死狗般地拖了出去,回头瞥了黄锦一眼,郑重其事地告诫道,“往后你不要太直,也不要当面去和陈洪顶嘴,朕这是为你好,今后能杀陈洪的,大约便是此人”。裕王生性懦弱,色厉胆薄、好谋无断,虽说有些腹黑,但绝对算不上杀伐果断,冯保打死了周云逸,照样能在裕王府混的风生水起,所以说只要陈洪跪舔地好,裕王也未必会把陈公公怎么样,真正有能力、有动机去杀陈洪的,也只有眼前的冯保了。黄锦闻言,不动声色地瞄了一眼冯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想起道长劝自己,“往后不要太直”,下意识地紧了紧菊花,心中忽地荡起一阵涟漪。道长缓缓收回目光,侧耳听了片刻,不置可否地念叨了一声,“应该是他们来了”,黄锦听不出个所以然来,兀自楞在原地,只得一脸懵逼地问道长,“主子,谁,谁来了”,道长神色冷峻,故作高深地说道,“朕带你来就是想让你看看,我大明都是些什么官员,再看看陈洪的厉害!” 此刻西苑的禁门外,足有百十来号官员,人手举着一本奏疏,悄无声息地跪在雪地里,用沉默来表达着自己内心的不满,这场景压迫感十足。执勤的禁军早已列好了阵势,堵在禁门前严阵以待,一个提刑司的太监举着火把,走到众人跟前高声喊道,“你们这是要干什么,要谋反吗”。李清源此刻跪在第一排的正中,目不斜视、义正辞严地答道,“我大明朝有死谏之臣,没有谋反之臣!我们有奏疏要直呈皇上”。大明历来标榜的都是,文死谏、武死战,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就拿这些死谏的清流来说吧,大半夜地堵在道长家门口上访,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死贱、死贱的。像谋反这种诛九族的重罪,清流们这辈子都不会干的,最多就是仗着人多势众,借着上疏之名行逼宫之实罢了,你以为清流是上门来讨薪的,其实人家是来劳务仲裁的,不仅是追讨欠俸,还要道长当众给个说法,至少也得保证,今后的工资要按时足量发放才行。 那太监气运丹田,理直气壮地吼道,“上疏有上疏的路,先交通政使司,再由通政使司交司礼监,这点儿规矩都不知道吗?”上疏有上疏的路,现在这条路化身成了OA办公系统,举例来说,新建一个签报流程,需要由经办人发起、部门负责人审核、公司分管副总批准、然后传签其他条线相关部门,经过层层审批后,流程才能传到总经理手里,像清流这种在奏疏上署个名,便要直接呈给道长的,一般只有实名举报的时候,才会这么干。跪在李清源旁边的一个官员,郑重其事地朗声答道,“我们参的就是通政使司,还有各部衙门的堂官,还有内阁!这个奏疏,我们不能交给他们!请公公将我们的奏疏,立刻直呈皇上”。这人说罢双手将奏疏高举过头,众人见状纷纷效仿,还异口同声地喊起了口号,“请皇上纳谏,请皇上纳谏”。这群清流果然是来实名举报的,各部堂官外加整个内阁,都在他们的火力范围内,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什么叫做“敌在国会山”。 道长此时就站在禁门的城楼上,面色铁青地俯瞰着那群清流,默默地想着心事,黄锦明显是被眼前的阵仗吓住了,一个劲儿地劝道长赶紧回宫,道长摆出一副不为所动的模样,没来由地问了句,“你今年多大了”。黄锦此时心急如焚,怔了片刻赶忙答道,“啊...嗯...,主子知道,奴婢今年四十了,主子今天在这里要是惊了驾,可不得了!奴婢得立刻伺候主子回宫啊”。“惊驾”,道长不屑地撇了撇嘴,霸气侧漏地吹起了牛哔,“惊驾的事你还没见过呢,三十五年了,那一次跟朕闹的人,比这一次多得多了,好些还是大学士。朕一个人对付二三百人,把他们全杀下去了!吕芳当时就在朕的身边,可惜你那时太小,没遇上”。三十五年前,闹过一出“大礼议”事件,那时候道长还住在紫禁城里,就在左顺门外,堵了两百多号官员,道长年轻的时候也是个狠人,下手没轻没重,当场用庭杖直接拍死了十几个人,重伤数十人,用事实证明了,什么叫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讲道理,拿木板子拍肉屁股,它不比舌战群儒香嘛。 |
(五百八十)南山群童欺我老无力,轮流 play with me(终) 本篇参考剧情第三十九集 道长毕竟是大风大浪里闯过来的人,年轻的时候也见过不少大场面,李清源和他身后这百十来号清流,道长还真没放在眼里,甚至都不配让道长亲自下场跟他们对线,随便派个陈洪出来就搞定了。“主子”,黄锦还想再劝几句,道长却忽然翻了脸,声色俱厉地吼道,“住嘴,再说一句,你就下去跟冯保扛木头去”,黄锦闻言脸色一变,赶紧闭了嘴,放下灯笼,在地上摆了个小木凳,扶道长坐了下去。道长凭栏远眺,默默地在心中唱着几句戏腔,“我坐在城楼观雪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清流发来的兵。我也曾差人去打听,打听得李清源带人堵门厅,一来是内阁无谋少才能,二来是国库亏空失了人心。二百万两银子发了欠俸多侥幸,清流贪得无厌半夜上门来讨薪。身后太监人一个,我是又有埋伏又有兵,天子在城楼把驾等,等候尔等到此来啊,谈谈心。” 道长此刻脸上看不出悲喜,语气低沉,怅然若失地叹道,“该徐阶和陈洪他们出场了,仔细看着,往后给朕写《实录》的时候,把今天看见的都写上,朕没有惹他们,是他们在惹朕”。有一说一,道长也不像他自己说的那么无辜,毕竟百官欠俸少发了四十万两银子,欠了人家清流半年俸禄不说,大过年的还只发了那么点儿破烂,被清流堵在家门口骂街,似乎也是情有可原。陈洪手里攥着皮鞭子,清流手里握着笔杆子,道长很清楚等自己百年之后,注定是要被这群读书人给黑出翔来的,连亲儿子裕王都指望不上,还能指望一个太监,替自己说话嘛。史笔如铁,批判的武器虽然不能杀人,但却可以拿来鞭尸,道长要强了一辈子,最后却成了昏君的代名词,直到今天还有人说什么,明实亡于嘉靖,这都要拜以徐阶为首的那些清流所赐。 果然如道长所言,徐阶领着内阁众人,姗姗来迟地赶到禁门外,排成一排站顶,面向清流大声疾呼道,“国事艰难,我们没有做好,对不起列祖列宗,对不起皇上,对不起你们,也对不起天下的百姓。可事情总得一步一步地去做,这个时候,大家不应该到这里来,惊动了圣驾,你我于心何忍”。徐阁老貌似言辞恳切、态度诚恳,可仔细听下来,除了公开承认,内阁做的确实不好之外,似乎是什么也没说,事情总得一步一步地去做,可清流按部就班地做了三年,大明却是每况愈下,别说是治理一个国家了,就是经营一家公司,连续三年亏损,这管理层也该出面,给股东们一个交代吧。内阁出来道歉是必须的,可除了道歉之外,明年业务打算怎么做,未来发展规划又是什么,如何才能实现降本增效、扭亏为盈,徐阁老可是只字未提,只是一个劲地说扯什么,“大家不应该到这里来,惊动了圣驾,你我于心何忍”, 连张饼也懒得给兄弟们画,简直是傲慢至极。 讲道理,不惊了圣驾,又怎么钓的出内阁这群老狐狸,李清源闻言心中一阵冷笑,眼中闪着火花,郑重其事地答道,“徐阁老,这样话你们内阁,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不知道阁老说的,一步一步去做,要做到什么时候?圣上把大明江山都交给了你们管,北边抵御鞑靼、南边抗击倭寇,都没有军饷,那么多流民、灾民,近在顺天府这两天,就倒卧了一两千饿殍啊...”听李清源这口风,过去这三年,一众阁老怕是没少拿空话搪塞大伙,以前大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不计较,那是因为日子勉强还过的下去;如今年关将近,京官家里都没米下锅了,徐阁老还搁这儿,大言不惭地吹牛哔,明显是犯了众怒。李清源也是个愣头青,张嘴便打了徐阶的脸,说什么,抵御鞑靼、抗击倭寇没有军饷,天子脚下的顺天府,两天就饿死了一两千人,也不知道是从哪个路边社听来的野路子消息。 实话实说,百官的俸禄随便欠,明军的军饷,还真未必有人敢欠,大明这会儿缺的不是军饷,其实是军费。正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明军外出野战,砍死敌人得给封赏吧,被敌人砍死得给抚恤吧,再加上武器装备、后勤补给等等,几百万两银子砸进去,怕是连个响儿也听不见,而且就算你把钱花到位了,这仗还未必就一定能打的赢。如今管着兵部的,是李春芳跟张居正二人,有一说一军事方面,这二位纯属是半吊子的门外汉,连纸上谈兵的资格都不够,唯一懂点业务的胡宗宪,还被清流给整死了,指望清流去指挥作战,无异于痴人说梦,明军最多是龟缩在城墙后面,能把城给守住了,已经算超常发挥了,还要啥自行车啊。 |
(五百八十一)举着火把抽皮鞭(上) 本篇参考剧情第三十九集 眼见着李清源口出狂言,赵贞吉心中怒不可遏,说打仗没有军饷,那是兵部的事,李春芳愿意当缩头乌龟,那是他的事;说顺天府饿死一两千人,这可是户部的份内事,就算不为自己,为了师相的面子,赵贞吉也必站出来争上一争。不等李清源把话说完,赵贞吉怒发冲冠地伸手点指,咬牙切齿地斥责道,“你这是夸大其词危言耸听!谁说南北没有拨军饷?哪里就至于饿殍遍地了?一早户部就接到了,大兴、宛平有饿死百姓的消息,我们便立刻动用了通州的军粮,派人赈济了,这些你们难道不知道?户部是欠了你们的俸,不也是一点一点在补发吗?我们内阁几个人,今年都没有领俸禄,还有什么对不起你们的?白天我就跟你们说了,高大人也给你们说了,欠发的俸禄,一定想办法在明年开春给你们补齐,这个时候,为什么还要到这里来闹?明知给皇上修的宫观,立刻便要剪裁竣工,大过年的吉日,你们非要闹得皇上过不好年,才肯罢休吗?” 既然徐阁老的好言相劝,清流们不买账,那赵阁老便只能恶语相向了,先给那李清源扣一顶,夸大其词、危言耸听的帽子,南北的军饷早就拨了,今天也动用军粮去设粥棚赈济了,虽说是饿死了一小撮无辜百姓,可具体死亡人数还在统计之中,这李清源张嘴就说,有一千、两千饿殍,分明是造谣中伤、含血喷人。讲道理,顺天府饿殍遍地,那都是两天前的老黄历了,这群清流早不上疏、晚不上疏,非等今天户部发完了过年的钱米,这才跳出来组团上疏,还说自己不是堵门来讨薪水的。最可恨的便是高拱那厮,徐阁老都答应二月拨给吏部40万两银子了,这货这收了钱还不办事,依旧让李清源带人来西苑闹事,明摆着是在黑吃黑啊,端的是不当人子、不干人事。赵贞吉毫不避讳地戳破了清流们的西洋镜,都说了工资开了春就补发,大过年的,这群清流还要来道长家门口闹事,这些人的良心,怕不是被狗吃了吧。 赵贞吉这番话算是说到了道长的心坎里,道长抻着脖子,迫不及待地等着看清流们吃瘪,只见李清源身旁的一个官员,面不改色地对答如流,“我们不是来闹欠俸的,没有钱过年,我们喝口粥、吃口白菜,也能过的去。我们到这里来,就是要向皇上奏明实情,让皇上问问你们这些内阁大臣,还有各部堂官,这两年到底在干些什么?”有些事属于只能说不能做,比如道长说等两宫两观竣工了,自己便要让位给裕王;有些事属于只能做不能说,比如清流半夜组团堵在道长家门口讨薪,本就是既要当表字,又要立牌坊的事,却被赵贞吉三言两语点破,也难怪清流们恼羞成怒、义愤填膺,特么读书人不要面子的嘛。清流说自己喝白粥、吃白菜也能过年,明摆着是说气话,像海老爷这么抠搜的人,还知道买条鱼、买只鸡呢,既然不想让清流们好好过年,那这个年就谁也别想好过,顺便再问内阁诸位一句,过去两年,你们这些酒囊饭袋到底在干些什么。 有一说一,以赵贞吉这个身份地位,亲自下场和一群六品小官打嘴炮搞辩论,本就是以大欺小、恃强凌弱,众目睽睽之下,即使辩赢了也不光彩,若是辩输了,则更是丢人现眼。赵贞吉毕竟年轻了些,面对同样的问题,徐阶就知道逆来顺受、好言相劝,低头认错没问题,下场对线是坚决不行;道长的段位更高,自己躲在城楼上看热闹,死活不肯露头,把擦屁股的事全扔给徐阶、陈洪去干,就算真要亲自下场,一对一地搞辩论,道长也是偷偷摸摸地跑去诏狱里,对着海老爷哔哔半天,哪怕自己被气得吐血,也绝不肯表露身份,神不知鬼不觉地就把事给办了,还不留半点把柄,这个才叫专业。道长也看出来了,唇枪舌战方面,徐阶这边似乎也占不到什么优势,文斗没指望就只能靠武斗了,探头在人群中搜索了片刻,问了句,“陈洪在哪儿呢”,黄锦打着灯笼仔细看了看,随口答道,“回主子,东厂、镇抚司好些人都来了,只是不见陈洪”。 道长今晚是故意躲着不露面的,就是想对陈洪做一个压力测试,看看极端条件下,陈公公到底会作何反应,若是陈公公心里念着裕王的好,像当初处理朱七、齐大柱那般,有意偏袒清流,那这人就留不得了;若是陈公公学老狐狸徐阶那样,道长不下指示自己便不干活,那这人同样也留不得了,总之陈洪能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工具人,继续留在司礼监掌印,就看他今晚表现如何了。 |
(五百八十二)举着火把抽皮鞭(中) 本篇参考剧情第三十九集 赵贞吉被问的哑口无言,内阁其余人也是低头不语,装作神游物外,那官员见状,有些气急败坏地逼问道,“过了年就是嘉靖四十五年了,你们有些什么方略,能救我大明的江山社稷,和百兆天下臣民呢,回话”。讲道理,这届内阁唯一的方略就是,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清流执政了快三年,依旧是一副盲人瞎马、夜半临池的模样,你问徐阁老,有什么方略能救江山社稷、天下苍生,徐阁老自己都不知道该去问谁呢。一群清流也跟着起哄,纷纷喊着让内阁赶紧“回话”,徐阶等人僵在原地,噤若寒蝉、不敢吭声,场面已经逐渐失控,陈洪依旧是踪迹全无,道长眉头微皱,眼中波光一闪,冲着黄锦明知故问道,“知道他去哪儿了嘛”,黄锦内心一阵暗爽,巴不得陈洪自此人间蒸发,故作为难地答道,“奴婢哪里知道”,道长嘴边挂着一抹邪魅的冷笑,阴恻恻地说了声,“就在朕的脚下”。 陈洪此刻正站在道长脚下的禁门内,摆出一幅便秘的表情,若有所思地在想着心事,忽然门外冲进一个提刑司的太监,小心翼翼地禀道,“陈公公,小的劝不走他们”,陈公公眉头一挑,剜了那太监一眼,一字一顿地吩咐道,“谁让你劝,轰~啊”。那太监被陈公公盯地头皮发麻、菊花发紧,低头应了声“是”,便窜了出去,陈洪兀自站在原地,眼中闪着点点寒芒,表情逐渐变得狰狞恐怖,好似要杀人一般。道长端坐在城楼上,面沉似水,自顾自地念叨了一句,“他在找,找朕下旨,他好大开杀戒”,今晚便是道长对陈洪的一场试炼,有些事当断则断,如果一定要等道长打了招呼,陈公公才能放开手脚做事的话,那用他真心还不如用黄锦呢,用个笨人掌印,至少道长心里还能踏实些。禁门外的场面已经失控,百十号清流乌泱泱地乱成一片,嘴里骂骂咧咧地喊个不停,徐阶眼中波澜不惊,面不改色地冲着清流们跪了下去,其余阁老见状,也只得一同跟着跪了。 徐阁老手里自然没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方略,只能奉上自己的一双膝盖,虽然给足了清流面子,却并没有什么卵用,斯文也不能当饭吃,哪怕徐阶跪下朝大伙磕仨头,也不如给每人发二十两银子,来的实在。黄锦被眼前这幕吓了一跳,大惊小怪地喊道,“徐阁老给百官他们下跪了”,道长不屑一顾地瞥了一眼,心里清楚,徐阶这一跪,分明是跪给自己看的,证明他们内阁确实已经尽力了,徐阁老都被逼地跪下了,道长也不好再多说些什么。陈洪从门缝向外望去,只见内阁全体跪倒在地,那百十来号清流依旧我行我素地叫嚣个不停,眼中闪过几缕凶光,焦躁地来回踱步,又等了一会儿,刚才那个太监灰头土脸地又跑了回来,垂头丧气地说道,“陈公公,轰都轰不走啊,他们非要见主子万岁爷”,别说是门外那些清流了,就是陈公公他自己,也急着想见万岁爷呢,可惜道长好像凭空消失了似的,根本就找不到人。 陈洪心里清楚,道长这是故意在躲着自己,若是过不了今晚这道坎儿,自己这个掌印太监怕是要当到头了,于是牙一咬心一横,冲着身后众人高声吼道,“主子万岁爷在清修,请旨已经来不及了,都听好了来!冲出去,打!”,说罢狠狠一挥手,一群东厂番子齐声喊“打”,举着火把、攥着皮鞭,好似猛虎下山般地冲了出去。那群清流一脸懵逼地跪在原地,不知所措地互相张望着,直到皮鞭抽“啪、啪、啪”地抽到身上,才如梦方醒般地发出阵阵惨叫。一时间火把相映成辉,皮鞭上下纷飞,夜半三更、月明星稀,几百人挤作一团,清流们被抽地匍匐在地,撅起了屁股,露出了后背,那些东厂番子眼中闪着异样的光彩,皮鞭子越抽越上头,颇有几分激情四射、欲罢不能的感觉。徐阶被赵贞吉从地上搀了起来,干巴巴地喊了两声,“住手,不许大人”,便躲在一旁,装模作样地吃瓜看戏,陈洪此时也走出了禁门,双手抱在身前,无动于衷地看着清流们被打地满地打滚、抱头鼠窜,心中还莫名生出了一丝快感。 |
(五百八十三)举着火把抽皮鞭(下) 本篇参考剧情第三十九集 西苑禁门前的广场上,早已乱作了一团,东厂、镇抚司的衙役个个面目狰狞,手执火把、挥鞭如雨;手无缚鸡之力的清流们,东倒西歪地躺在雪地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诸位阁老叉手站在一旁,脸上神态各异,心中各怀鬼胎,嘴里劝个不停,可惜并没什么卵用;唯有陈洪一人,披着一身血红色的大氅,挺直了腰板傲立雪中,霸气外露地凹着造型,颇有几分睥睨天下的架势。道长兀自端坐在城楼上,听着下面一片鬼哭狼嚎,脸上不悲不喜,眼中古井不波,黄锦深知作为一颗合格的芳草,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自己必须得说点什么,于是毫不犹豫地跪在道长面前,大声疾呼道,“主子,奴婢要参陈洪,主子容奏”。道长冷冷地问了句,“参他什么”,黄锦直起身,郑重其事地说道,“未曾请旨,毒打百官,这是僭越”。讲道理,像毒打百官这种事,闷头干就完了,如果非要找道长请旨,那被毒打的,可能就不是百官,而是陈公公了;其实当初冯保打死周云逸,也是同样的道理,道长只说要打周云逸的屁股,可究竟是用心打、还是着实打,到底是打死还是打残,全靠冯保自己领会道长意图了。 道长心说这胖子果然是又笨又直,就他这点儿道行,拿什么去跟陈洪斗法啊,耐着性子又点拨了一句,“他为什么要毒打百官”。陈洪为什么要毒打百官,因为这群人把矛头指向了道长,自然该打,为了屁大点儿的破事儿,他们能堵在西苑门口闹事,今天你不给他们点颜色瞧瞧,指不定过几天,他们就敢去玉熙宫揭瓦了。黄锦心中一个激灵,已是悟出了其中关节,放缓了语气,苦苦劝道,“百官有错,无非是对徐阁老他们有所不满,上个疏,也不至于遭这样的毒手啊,主子”。瞎子都看的出来,百官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黄锦也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硬着头皮替百官洗地,一边说他们只是对徐阁老有所不满,一边埋怨陈洪下手忒狠、不讲武德。道长低头望着黄锦,恨铁不成钢地叹道,“你啊,太老实了。他们这不是对徐阶不满,也不是对内阁不满,他们这全是冲着朕来的,无非是因为朕盖了几座房子想养老,严嵩和严世蕃在他们敢这样?朕用陈洪,就用在一个‘狠’字,要是连陈洪现在都没有,我大明朝立刻就会翻了天。” 黄锦确实是个老实人,连撒个谎都撒不圆,道长也懒得同他多计较,看看眼前这些讨人嫌的清流,道长不自觉地怀念起了严嵩的好,甚至连那一无是处的严世蕃,也显得可爱了许多。道长扪心自问,若是严嵩父子尚在,今夜哪里轮得到陈洪登台献丑,国事又何以颓唐至此啊,倒严无异于自毁长城,可惜三年前自己一时糊涂,竟然相信了清流的鬼话连篇,待到木已成舟、时过境迁,方觉昨是而今非,追悔莫及却又无能为力,等闲白了中年头,空悲切、徒伤悲。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如今的大明,连陈洪这样的二流角色,也俨然成了中流砥柱,而且听道长这口风,大明可以没有胡部堂、可以没有海老爷,但若是没了陈公公,只怕要亡国有日了,端的是细思极恐、讽刺至极啊。道长俯下身盯着黄锦,语重心长地解释道,“朕不得不这样做,你现在应该明白,朕为什么要吕芳到南京去,这样的事,吕芳不会干,朕也不想让他干”。 很多事都是屁股决定脑袋,跟你想不想干、会不会干,没有半毛钱关系,谁坐在掌印太监这个位置上,碰上今晚这种事,都要如陈洪这般心黑手狠才行,正所谓慈不掌兵、义不行贾,关键时刻若是压不住场子,那便是害人害己。黄锦闻言如遭雷击一般,再抬头时眼眶中已是泛着泪光,经过陈公公这番封建主义皮鞭的洗礼,那百十号清流总算消停了,一个个都乖乖地在雪地里躺平了,偶尔还能听见几声啜泣、几声哀嚎,却是再也没人嚷嚷着要见道长了。徐阶见状,不失时机地挺身而出,冲着陈洪用力挥手,义正词严地吼道,“你再不助手,干脆连我一起打好了”,实话实说,陈公公这一顿鞭子抽下来,清流这边基本算是团灭了,再继续鞭尸下去,意义也不大了,剩下的便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
(五百八十四)举着火把抽皮鞭(终) 本篇参考剧情第三十九集 大兴县城门外,临时搭建起了几座粥棚,十几口铁锅里煮着稀粥,漫天飞雪中飘着袅袅炊烟,粥棚附近的雪地上,倒卧着成千上万的灾民,人群中有几十个衙役来回巡视,时不时地俯下身,去探一探灾民的鼻息,将那些早已冻僵的尸体,用破席子一卷,运到一旁的空地上,随便堆成一堆,便算交差了事。海老爷面色铁青、满目凄然,带着一个户部的吏员,匆匆走到一处粥棚前,从衙役手中要过铁铲,在锅里搅了搅,才发现粥熬得就跟白开水似的,这清汤寡水的玩意喝下去,光走肾也不顶饱,难怪周围的灾民宁肯躺平等死,也懒得过来喝粥。通州的军粮早就运到了,结果粥棚依旧是无米下锅,气的海老爷扔了手里的铲子,冲着几个衙役大声咆哮道,“这叫粥嘛!清汤寡水的能照出人影,每锅再加五斤米,加米!”能不能照出人影不好说,但清汤寡水却能照出人心,连灾民救命的粮食都不放过,这大兴县胥吏的良心,怕是大大的坏了。 那几个衙役低着头不吭声,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每口锅下多少米,标准都是提前定好的,毕竟“官”字两张口,喂饱了上面那张口,才能轮到下面那张口;等当官的吃饱了,才能轮到灾民去吃,潜规则也是规则,是规则就该遵守,如今海老爷张嘴就坏了规矩,每口锅加五斤米,等于是剜大兴县的肉,去补户部的疮,这不是扯淡嘛。见那几个吏员没反应,户部的吏员也是气不过,直接闪身进了粥棚,喊了声,“让开,让你们加米就加米”,随即抄起一筐米,二话不说就往锅里倒,虽然看着挺解气,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等海老爷他们扭头走了,一锅粥该是多少米还是多少米。所谓的饿殍,其实大多数都是被活活冻死的,光喝水不吃饭,成年人至少能撑上一周,可若是在冰天雪地里躺平了睡大觉,估计半宿就能把人给冻成冰雕。所以说这粥棚就是个摆设,温饱、温饱,只管“饱”不保温,明摆着是在草菅人命,何况他们连“饱”也未必管得了,可笑户部那些糊涂官,还巴巴地从通州运军粮过来,说真的,哪怕从北京运点棉衣、棉被、帐篷什么的,也比运粮食强啊,只能感慨一句,官僚主义害死人啊。 大兴县的城门外,海老爷怅然若失地缓缓踱着步,放眼望去天地一片苍茫,可脚边不远处便是成堆尸骸,眼前这一幕赤裸裸地诠释了,什么叫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正所谓大悲无泪、大悟无言,此刻海老爷仿佛置身于冰山地狱一般,满心悲怆却挤不出半滴泪水,满腔肺腑却又开不了口,思忖许久海老爷终于悟了,都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既然如此,那海老爷便要教教圣人,到底该如何做个人,就先从一篇小作文开始教起。此时的大兴县令,披着厚厚的皮毛大氅,正坐在屋檐下,对着个炭火盆,悠哉悠哉地品着茶,身后一个吏员跑过来禀道,“县爷,户部的海主事,海大人来了”,七品大兴县令压根就不买六品户部主事的账,满不在乎地吩咐到,“叫他过来”,话音未落,身后的海老爷便搭腔了,“不用叫,我在这儿呢”。那知县急忙放下茶杯,站起身冲海老爷拱了拱手,假装正经地说了声,“海主事”,身旁还有个会来事儿的书办,撑起一把油纸伞,贴心地替自家县太爷遮风挡雪。 海老爷不动声色地瞟了那县令一眼,倒背着双手,用公事公办的口吻问道,“这么多死了的百姓,你打算怎么处置”,那县令想当然地答道,“眼下正在安排人,准备挖一个大坑当义冢,一处埋了”。大兴知县摆出一副理所当然的态度,就好像在说一件无关痛痒的琐碎事,海老爷眼中闪着寒光,深深地剜了那知县一眼,强忍着胸口的怒火,故作平静地说道,“还有这些活着的人,现在算是有了碗粥喝了,夜间他们睡哪儿”。人死如灯灭,挖坑埋了也就埋了,关键是活着的这些人怎么办,光给他们喝粥,也解决不了夜里保暖的问题,若是再这般置之不理,只怕明天还得再挖一个更大的坑。海老爷的问题一针见血,但那县令却是两手一摊,愁眉苦脸地唉声叹气,“我也犯愁啊,这么多人,哪儿有地方让他们睡啊”。知县的态度很明确,只要灾民不进城,他们喜欢睡哪里便睡哪里,正所谓天为罗盖地为毯,日月星辰伴君眠,实在没地方睡了,这不是还有个大坑嘛,躺坑里避避风,顺便把眼一闭,也算是一步到位了。 |
首页 上一页[76] 本页[77] 下一页[78] 尾页[7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