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康熙平三藩始末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康熙平三藩始末[第2页]

作者:攀登者ABC2019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攀登者ABC2019 2021-03-14 19:11:08
    圣祖一面催令西安将军瓦尔喀抓紧向四川进兵,一面嘱咐他向朕郑蛟麟招抚,派人传达朝廷旨意:你虽反叛,朝廷仍念及你从前效力,卓有成绩。一时出于被胁迫也是情有可原。你在京的子孙家产,并未按法没收和逮捕。可将朝廷派往四川的兵部郎中托必泰尽速遣还。否则,大兵压境,克复城池,后悔莫及!
    吴军占据四川后,圣祖立刻给远在西藏的达赖喇嘛去了 ,希望他能进兵云南、四川,从后方威胁吴三桂。但是,达赖与吴三桂的关......
    -----------------------------
    吴军占据四川后,圣祖立刻给远在西藏的达赖喇嘛去了 (系统居然能把后面三个字弄丢了!真让我不敢相信。)
    @攀登者ABC2019 2021-03-14 19:11:08
    圣祖一面催令西安将军瓦尔喀抓紧向四川进兵,一面嘱咐他向朕郑蛟麟招抚,派人传达朝廷旨意:你虽反叛,朝廷仍念及你从前效力,卓有成绩。一时出于被胁迫也是情有可原。你在京的子孙家产,并未按法没收和逮捕。可将朝廷派往四川的兵部郎中托必泰尽速遣还。否则,大兵压境,克复城池,后悔莫及!
    吴军占据四川后,圣祖立刻给远在西藏的达赖喇嘛去了 ,希望他能进兵云南、四川,从后方威胁吴三桂。但是,达赖与吴三桂的关......
    -----------------------------
    吴军占据四川后,圣祖立刻给远在西藏的达赖喇嘛去了' ',(系统居然能把后面‘ ’三个字弄丢了,简直让我不敢相信!)
    求人不如求己,圣祖不再理会达赖,他调兵遣将,先积极布防,再寻机进攻。这时,西安将军瓦尔喀携前锋统领穆占、佛尼勒等将,率兵从汉中分三路入川,在川陕交界的野狐岭将叛将谭弘的伏兵击溃。乘胜收复阳平关、七盘关、朝天关,斩首万余级,缴获了很多旗帜、器械。
    清军占据广元后进逼保宁,遇叛将吴之茂据险要处固守,清军久攻不下,与之相持,不久,瓦尔喀病死于军中,所部由安西将军赫叶接管。
    此时,处于荆州前线的清军将领大多乐观,都统觉罗巴尔布、护军统领额司泰、伊尔度齐、前锋统领硕岱等人都认为:短期内就可以对江南吴军取得全胜,进取云贵之期,不过八月。只有宁南靖寇大将军、顺承郡王勒尔锦对此观点持保留态度,他认为吴军士气旺盛,粮草充足,又有水利之便,战船齐备,不可轻敌。
    随着吴军占领湖南并控制四川,吴三桂封方光琛为湖南巡抚,封来度为四川布政使,实际行使四川巡抚职权。并开始对湖北展开试探性进攻。
    康熙十三年三月上旬,吴三桂派部将刘之复率军万余人,走水路进犯位于荆州上游的彝陵,企图从侧翼威胁荆州。承郡王勒尔锦见吴军只出动了少数兵力渡江北犯,知其欲试探清军虚实,便选派勇猛善战的护军统领额司泰率八旗精锐数千,星夜驰往彝陵迎敌。
    吴将刘之复在彝陵东南部的长江与清江交汇处,建立五座营盘,佯称要进攻彝陵,实欲寻机暗袭荆州,却不知清军额司泰部行动迅速,很快赶到。额司泰率部乘夜过江,趁吴军不备,与彝陵总兵徐治都南北水陆并击,大败吴军,刘之复部溃败西逃。
    清朝初年的总兵虽是正二品,每个省多达十几个,政治地位只相当于文官正四品的道员。
    这时,湖北的其他一些地方,已在暗中跃跃欲试,酝酿反清。三月十五日,襄阳总兵杨来嘉在谷城宣布起兵,响应吴三桂。
    杨来嘉是福建人,初为郑成功之子郑经的都督,后来降清,被授予襄阳总兵官,驻防地谷城。当吴军陷常德、澧州时,圣祖就开始注意杨来嘉,密令顺承郡王勒尔锦密切注意他的动静。圣祖指出:杨来嘉才能平庸,所部官兵大都藐顽,恐有变故。要勒尔锦加强襄阳的防御,时刻提防杨氏。
    果不出所料,杨来嘉与勋阳副将洪福窜通,在谷城密谋起兵。幸亏襄阳有备,他的计划没能全部得逞,转而投靠了川陕边境的吴军。
    三月十九日,继杨来嘉公开叛清之后,与他合谋的勋阳副将洪福也以所部叛于勋阳。在此之前,圣祖曾提醒兵部:勋阳地界三省,中多旷土,山谷拒塞,奸民易于聚啸。可能有与吴军相呼应者,或可能吴军乘间进犯,特提升佟国瑶为提督,驻于勋阳城内弹压。
    圣祖不幸而言中,洪福一起兵,就率部千余名兵士围攻驻勋阳提督佟国瑶的衙门。佟国瑶同游击(从三品武职)杜英、佟大年仅以三百多名标下清兵同多倍的叛军激战。战斗持续到第二天,叛军还没有攻下。洪福怕清军的援兵到来,不敢恋战,引兵撤退,投往川陕边境的吴军去了。
    湖北杨来嘉、洪福的叛兵,被清军及时击退,没有引起更大范围的骚乱。
    四月初,圣祖又得到驻河南怀庆府总兵蔡禄密谋叛乱的紧急奏报。这一惊人消息,是怀庆府(沁阳市)坐堂笔贴试(文书)向侍卫观宝透露的。
    地处黄河北岸的怀庆地区,不仅临近北京,还控制着战略要地洛阳通往山西、河北之要道,属晋、冀、鲁、豫四达地区,如果蔡禄得逞,则中原震动,后果不堪设想。
    蔡禄与杨来嘉原都是郑成功的裨将,郑成功去世后,他们率部投降清朝,蔡氏被授为河北镇总兵官,驻防地怀庆。据观宝奏报:蔡禄见吴三桂起事后声势浩大,便交通襄阳总兵杨来嘉,策划起兵响应吴三桂。他制造鸟枪购买骡马,命令兵丁以捕鱼为名,身披铠甲而行,实则是军事演习。连当地百姓也觉察出他将谋反,都很害怕。这一情况,刚好被奉命前往怀庆府出差的观宝侦知。即刻回京向圣祖报告。
    圣祖马上派遣内大臣阿密达以南下征剿吴逆为名,领护军速赴蔡禄驻防地怀庆,详查蔡禄捕鱼之由。当天,阿密达即率兵起行。
    @ty_君子坦荡荡990 2021-03-15 10:29:10
    圣祖换成康熙为好!
    -----------------------------
    习惯就好。
    阿密达到达怀庆,蔡禄不出城迎接。入城后,阿密达直奔蔡禄衙署,蔡禄的部下施放箭矢、火炮抗拒。阿密达率部冲进衙署,将蔡禄父子及其侄儿蔡鼎席与同谋者一并擒获。于四月十八日,押解北京。
    圣祖对此非常高兴,表扬阿密达说:“你此行不过十天,就办成了这件事,阻止了一场叛乱,朕深为欣慰。但人命至关,需审实罪由,方可正法,不要株连无辜。至于所获逆贼人口,可散给将士,应重赏受伤人员,以示鼓励。”
    阿密达奉命审讯,获取了足够的证据。蔡禄等供认:曾几次派人与杨来嘉联络,谋划投靠吴三桂。还计划,如清兵来怀庆,关闭城门抗拒,突围往太行山据守。
    圣祖据此罪状,定成死罪,将蔡禄父子、侄儿和同谋者都处斩,其余概不株连。
    蔡禄等谋叛被及时扑灭,消除了清朝一次政治危机,稳固了后方,使清廷得以全力应对吴三桂的叛乱。
    时隔二十多年,吴三桂大军再次饮马长江,陈兵于南岸,整个吴军气势高涨。不同的是,上一次他兵临长江是镇压反清武装,而这一次,却是自己反清。
    吴三桂手下的谋士和将领,多认为应当乘势疾行渡江,全师北向,以争中原。还有人主张沿江东下,下九江,控扼江淮,绝清朝南北粮道。也有人主张据巴蜀,塞崤函以自固。但是,吴三桂却有他自己的打算,并不表态。
    吴三桂知道,位于长江北岸的清军大本营荆州,原本就有八千多八旗兵长期驻防,二月上旬,顺承郡王勒尔锦又率领万余八旗精锐抵达。勒尔锦时年三十五岁,是礼亲王代善曾孙,清初名将勒克德浑之子。
    面对荆州两万余八旗精锐,还有数量更多的绿旗兵,吴三桂心里清楚,凭自己现有的实力,难有把握将之一举击溃。吴三桂刚起兵时有三万人,虽然后来陆续收编了贵州、湖南近十万绿旗兵,但这些新加入军队的战斗力和忠诚度实在没法让他放心。况且新占领的地方人心不稳,如果贸然渡江作战,万一中途失败,势必动摇军心,进退失据,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吴三桂作战大半生,经历无数风浪,就个人经历而言,算得上身经百战、见多识广。早年在关外时,他就领教过满清八旗兵的战斗力:从松锦之战洪承畴的十三万大军土崩瓦解,到山海关之战,李自成横扫北方的几十万大顺军在八旗狂风暴雨般冲击下,溃不成军。八旗军入关后,对各方力量几乎一边倒的碾压。吴三桂所见证的,是八旗军将领人才辈出,横扫天下的一个巅峰时期。
    吴军之所以能在湖南境内长驱直入,势如破竹,没遇到像样的抵抗,那是因为他们面对的都是对清廷三心二意的汉军绿旗兵,还没有遭遇满清八旗劲旅。吴三桂遣部将刘之复渡江北犯,在彝陵被八旗兵击败,就是明证。
    吴三桂当然心有余悸,因此面对部下建议,他悄悄地告诫心腹将领:“你等不知虚实,我与他(八旗军)用兵多年,其骑射是最不可当的。如今我们在南方依山阻水,还可以自守,若到北方平原,你等如何敌得过他?”
    而且,他年纪已老,来日无多,顾虑到尚在北京被拘禁的独子吴应熊和长孙吴世霖,他不想白发人送黑发人,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子孙被清廷处死。他思虑再三,试图想出一个既能保全子孙,又不放弃已得领土的万全之策。
    犹豫、盘桓了十数天后,吴三桂在康熙十三年四月初,终于拿定主意,准备以现有战果为条件,与清廷议和。
    他先托西藏的五世达赖喇嘛向清廷说和,为此还送给达赖大量酬金。然后,又在湖南常德给圣祖写了 ,交给被扣留的礼部侍郎折尔肯和翰林院学士傅达礼,释放他们回去,转呈圣祖。走时,还给折尔肯和傅达礼备了厚礼携带回京。
    吴三桂指望以儿孙作为交换条件,与清朝划江而治,只要朝廷能把吴应熊父子放回江南,他的军队就不过江。他认为,自己的大军一路摧枯拉朽,足以吓倒未经世事的小皇帝。他觉得自己的要求合情合理,朝廷没有理由不妥协。
    在云南留守的谋士刘玄初对吴军停顿不前,不过长江甚是诧异。他听说吴三桂释放折尔肯和傅达礼,并送了厚礼让他们回京,马上明白了吴三桂的意图。刘玄初急忙写了一份报告,陈述了他的主张,信的大致内容是:
    此时,应直捣黄龙府痛饮耳。可是,现在却屯兵不进,河上逍遥,坐失良机,等待清四方之兵集结,我真不知这究竟为何?这是不是王送诸大臣(折尔肯等人)入朝为王请命?诸大臣都是辱国之臣,自救性命不暇,怎能为王请命?如说待世子回来吗?我认为朝廷宁可失掉四海疆土,绝不会令世子回云南!
    一般来说,弱者与强者争斗,弱者之利在于行动迅速,而强者在于较量实力。富者与贫者打官司,贫者乐意尽快使案子完结,而富者却乐意把案子拖的长久。如今云南一隅之地,抵不上东南一郡。而吴越之财货,山陕之武勇,都集中在荆州、襄阳、长江、汉水之间,王按兵不进,想与清兵久持,这与弱者同强者较量实力,贫者与富者比赛财富有何不同?
    可是,吴三桂读了这封信后,无动于衷,置之不理,没有给予答复。刘玄初见吴三桂屡次不听自己的建言,不由心生怨气,未几,郁郁而死。
    @攀登者ABC2019 2021-03-15 18:15:12
    犹豫、盘桓了十数天后,吴三桂在康熙十三年四月初,终于拿定主意,准备以现有战果为条件,与清廷议和。
    他先托西藏的五世达赖喇嘛向清廷说和,为此还送给达赖大量酬金。然后,又在湖南常德给圣祖写了 ,交给被扣留的礼部侍郎折尔肯和翰林院学士傅达礼,释放他们回去,转呈圣祖。走时,还给折尔肯和傅达礼备了厚礼携带回京。
    吴三桂指望以儿孙作为交换条件,与清朝划江而治,只要朝廷能把吴应熊父子放回江南,他的......
    -----------------------------
    为什么“ ”三个字,系统就是发不上去?
    “圣祖”二字是书面语叫法,正史上都这样记载。康熙是年号,不是玄烨个人的称呼。
    @快乐大叔2016 2021-03-15 20:11:08
    楼主你这个有没有在西玛拉雅里发呢?那里能听小说,眼睛有点花了,看起来吃力啊
    -----------------------------
    对不起,我现在暂时也只能这样。
    折尔肯、傅达礼两人携带吴三桂的书信还没有抵达京城,圣祖就已先得到消息了。他虽然尚不知道信的内容,但估计吴三桂可能有归降之意,因此一方面表示可以受降,一方面又通知前线的领兵将帅:保持高度警惕,且勿受骗上当。但是,几天以后,当他看到吴三桂亲笔写给他的信件时,顿时勃然大怒,对兵部、刑部官员说:“本来期待吴三桂能悔过自新,束身待罪,未忍加诛(吴应熊)。但吴三桂词语乖戾,妄行乞请,罪在不赦!”
    众王公大臣见圣祖终于动了杀机,马上都以吴三桂怙恶不悛为由,奏请将其子孙宜即弃市,义难宽缓。
    这时,西藏达赖喇嘛为吴三桂求和的书信也同时到了。信里大致意思是:若吴三桂势穷,乞免其死罪。万一鸱张,莫若裂土罢兵。
    圣祖阅后,回信严斥达赖喇嘛:吴三桂负殊恩,构衅残民,神人共愤,朕乃天下共主,岂容裂土罢兵!如其真心悔罪来归,可准予不死。
    @西门一战 2021-03-15 23:00:30
    我操,没有了!
    -----------------------------
    Good night!
    偏沅巡抚卢震,弃长沙潜逃岳州,当年四月初十处以绞监候。获释,管乌喇船厂。放归,后卒于康熙四十一年,年七十七。
    吴三桂在湖南兵势日炽以及京城杨起隆事件,使朝廷意识到,吴应熊虽然已被拘禁,但他留在京城,终究是个隐患。倘若同其父暗通消息,则危害不下。所有这些,不能不使朝廷有所顾虑。
    早在三月九日,兵部尚书王熙就曾带头上奏疏,请诛“逆子”吴应熊。吴应熊的妻子是皇太极的女儿,圣祖的姑母,吴应熊就是圣祖的姑父。王熙请杀吴应熊,是从政治上考虑,实为国家安全计,否则,谁有胆量敢索要皇帝至亲人的命?而且这还是大多数朝臣的主张。但圣祖顾忌此事将会连累自己的姑母,因此,一直拖而不决。
    现在,吴三桂写给他的这 ,让他下了决心。为了打击吴三桂的气焰,起到震慑吴军的作用,圣祖决定将吴应熊父子处死。当然,他没有按照廷议,将吴应熊及其诸子吴世霖等人凌迟处死,而是考虑吴应熊久在京师入侍,不忍心加以酷刑。予以宽大处理,只将吴应熊及长子吴世霖绞死,其余诸幼子免死,没入官。
    吴应熊父子被处死的事,由朝廷发布公告,通告全国。
    吴三桂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时,正在饮酒。霎时,脸色大变,不禁手发抖,杯子放了下来,泪水涌出了眼眶,悲怆地说:“上少年乃能是耶!事绝矣!”推食而起。然后,默默地在背地里伤心:“今日之势,真是骑虎啊!”心中颇有自悔之意。
    圣祖之所以没有将偏沅巡抚卢震定成死罪,是因为他是文官,手中无兵权。后来的事实证明,清朝的地方文官(巡道、知府、知州、知县)大多数都能坚守城池,拒不投降。但他们手中往往无兵,所以清朝的地方文官(其中绝大多数还都是清廉之官)在这场浩劫中损失惨重,死伤极多。迎降叛军的多数都是对自己地位和现状不满的武将(总兵、副将、参将、游击)。朝廷如果对地方官员的道德、律条标准要求太高,其中很多人也只能选择投降而不敢逃跑。
    吴三桂起兵仅三个多月,已领有滇、黔、湘、蜀四省,不久,福建、广西、广东、浙江、陕西等省或地区相继叛清,更远至长城以北,也燃起了叛乱烽火。此次叛乱,发展之快,来势之猛,波及之广,规模之大,都是空前的。
    广西地接云南、贵州,形同一体。吴三桂一发难,圣祖首先想到了广西,他想利用广西来阻止叛军北进。但是叛军进展神速,该计划没有成功。圣祖退而求其次,力图稳固广西,牵制叛军。圣祖在给驻桂林的广西将军孙延龄、都统线国安、巡抚马雄镇、驻柳州的广西提督马雄等指示中说:“你们身在地方,必有确见,要同心协力,谋定而后动,以副朕倚任之至意。事平之后,自将帅以致卒伍,朝廷都不吝重赏。凡有机密军情,可报告给宁南靖寇大将军勒尔锦。”
    但是到了康熙十三年二月底,孙延龄竟然在桂林叛变,投向了吴三桂。
    孙延龄也是辽东人,其父原为孔有德下属低级武官,早在清太宗时期,随孔有德降清。孔有德随清军入关南下,留镇广西,其父升为将官,孔有德将自己尚未成年的独生女孔四贞约定许配给孙延龄。后来孔有德殉死于桂林,其父随之也死于阵中。朝廷给予恤典,批准孙延龄袭父二等男爵,特赐孔四贞白银万两,每年俸禄视同郡王待遇。孔四贞成年后,便与孙延龄结了婚。康熙五年五月,朝廷命孙延龄为镇守广西将军,统辖定南王孔有德旧部,驻守桂林。
    孙延龄以妻父而贵,独掌一省军权,他也效法吴三桂,骄纵无忌。凡本省武职官员任免,他都擅自决定。康熙十二年七月,他的部下都统王永年、副都统孟一茂、参将等多人联名上疏,揭发他诸多不法事:贪污国家财政、纵容部下残害百姓、昼闭城门、乡民不敢入城等罪状。他们的揭发材料先送交两广总督金光祖,他据实上奏。
    圣祖特派兵部侍郎勒德洪赴桂林审理此案。这时,御史鞠珣乘机进言,说孙延龄出生微贱,又属外姓,享有已故定南王孔有德的待遇,不知感恩图报,胆敢为非作歹,委任其兄孙延基总管属下兵事,军心未服,已引起讦告纷纷。应将孙延龄调回北京。
    勒德洪桂林之行,很快将王永年所揭发各条款调查清楚,情况属实。据此,兵部清圣祖将孙延龄治罪。圣祖斟酌再三,予以宽大,免予处分。
    孙延龄对王永年等人揭发他,怀恨在心。对朝廷派勒德洪前来调查他的问题,心中不满,敢怒不敢言。正当他怨恨之际,云南突变,朝廷命他同王永年同守广西,等待机会进兵云南。孙延龄对对他的仇人王永年同他一样受重用,心中很不服气,又怕他再参劾自己,心里很不安。这时,吴三桂派人送来给他的一封亲笔信,向他通报云南已经起兵,要他在广西立即采取行动,事成共享富贵,百般引诱他起兵。孙延龄得吴三桂书信,颇为高兴,以为机会终于来到。他首先想到的是必杀王永年等人,以泄心头之恨。也发泄他对朝廷的不满。
    地主家余量也不多。但我将努力耕耘,每天更新三千字,保持不断顿!
    @攀登者ABC2019 2021-03-15 08:03:17
    这时,湖北的其他一些地方,已在暗中跃跃欲试,酝酿反清。三月十五日,襄阳总兵杨来嘉在谷城宣布起兵,响应吴三桂。
    杨来嘉是福建人,初为郑成功之子郑经的都督,后来降清,被授予襄阳总兵官,驻防地谷城。当吴军陷常德、澧州时,圣祖就开始注意杨来嘉,密令顺承郡王勒尔锦密切注意他的动静。圣祖指出:杨来嘉才能平庸,所部官兵大都藐顽,恐有变故。要勒尔锦加强襄阳的防御,时刻提防杨氏。
    果不出所料,杨来嘉与勋......
    -----------------------------
    果不出所料,杨来嘉与勋阳副将洪福窜通,在谷城密谋起兵。乘湖广提督李胡拜来谷城巡视,将他擒拿,即起兵叛乱。幸亏襄阳有备,他的计划没能全部得逞,转而投靠了川陕边境的吴军。后来李胡拜被吴军押送贵州,不屈而死。
    就他跟吴三桂的关系来说,彼此还颇有一点瓜葛。因孔有德当年曾与吴三桂联过姻,将女儿孔四贞许配给吴三桂的次子,其次子未成年夭折,婚姻不成。吴三桂就认孔四贞为义女,孔四贞才得以嫁给孙延龄,他自然也成了吴三桂的“义婿”。由于这层关系,孙延龄与吴三桂颇为密切,吴三桂也在信中称他为“婿”。
    他得到吴三桂鼓动起兵的信,又得知吴三桂已派他的从孙,即吴应麒之子吴世琮为龙威大将军,率兵即将来广西,他不再犹豫,准备起兵响应。
    二月二十八日,孙延龄诈称议事,把诸将都骗到他的府中,事先埋伏下精兵,准备下手。议事完毕,当诸将陆续起身离座时,他布置的伏兵齐出,将毫无准备的都统王永年、副都统孟一茂、参将胡同春、李一等三十余人全部杀死。紧接着,又派兵包围了广西巡抚马雄镇衙署。一点也无防备的马雄镇和家属被围在宅院里,束手无策,孙延龄出示吴三桂的命令,要马雄镇投降。
    马雄镇也是辽东人,降清后,属汉军镶红旗。康熙八年,授山西巡抚,未上任,又改任广西巡抚。他坚守臣节,坚决不从叛。他穿好朝服,面北叩拜,说:“臣无能,仅以一死报国!”准备自尽时,被家人发现救了下来。马雄镇料自己很难逃脱,只能设法让儿子逃出虎口。他乘孙部围守不严,先让长子马世济偷溜出衙署,辗转到了江西赣州,江西巡抚董卫国将广西情况紧急上报朝廷。圣祖才知广西发生叛变,立即接马世济进京,当面听取了报告。圣祖感念马氏忠诚,特授马世济四品京卿。之后,马雄镇的次子与长孙也先后乘隙逃离巡抚衙署,抵达京师。
    孙延龄并不想杀死马雄镇,他的目的只是劝降。所以只派兵把马雄镇一家围在家中,等待他回心转意。这时,吴三桂令孙延龄尽快采取军事行动,他下令出兵,攻打桂林东南部的平乐等地。
    两广总督金光祖闻讯,派人火速进京报告。孙延龄起兵一个多月后,圣祖下令讨伐他。
    圣祖在讨伐谕旨中,历数朝廷自顺治在位和他登位后,给予孙延龄得种种优厚待遇,恩重位崇,确属实情。圣祖强调,孙延龄以微贱出身,平庸无大才却荣登将军之位,皆出于朝廷对其岳父孔有德功绩的追念和报答,而孙延龄不知感恩图报,反而背叛朝廷。圣祖有理由表示他的痛恨和愤怒。
    其实,孙延龄叛清并没有深远的政治目的,只是因为懵懂无知。四月,他还给圣祖上疏,为自己辩解,他说,滇、黔叛乱之始,他已两次向朝廷做了报告。朝廷以桂林重地,曾指示要集兵固守,他遵奉旨意,屡次下文,通知两广总督金光祖居中调度,要提督马雄赴桂林面商机宜。不料他们两人引诱他的部下王永年等人谋害他,幸好他们的阴谋败露,本旗官兵才将王永年等人除掉。金光祖以“奸计未遂”,诽谤他谋叛作乱,欺骗朝廷。因此他不得不申诉自己的苦衷,请皇上明辨。
    圣祖一眼就看出他在替自己狡辩,没说老实话。
    吴三桂在湖南与清军相持,牵制了清大批援军,未能如圣祖之愿进兵广西,孙延龄才得以维持下去,他自称“安远大将军”。向广西平乐、梧州等各处发号施令,起兵反清。他招收万羊山土寇,派去部分旧军,把他们组成五旗,每镇兵士两千人,纵容他们分掠附近各县邑。
    土寇缑成德乘机作乱,率部攻打平南县。知县周岱生为官清廉,守城拒战,贼攻益急,从早晨战至午后,周岱生在城陷后被俘,贼寇劝其投降,大骂不绝而死。妻子杨氏,先自刭死。长子周儒,且哭且骂,死的尤其惨。
    孙延龄叛变时,广西提督马雄尚未从叛,他俩之间素来就不和睦。当孙延龄派人前往柳州,勒令马雄从叛,遭到拒绝。孙延龄大怒,率兵进攻,被马雄击败。
    然而,广西已属于孙延龄的势力范围,马雄独立难支。而且吴三桂的军队已进入广西,声势正盛,马雄无法守住柳州。他准备放弃抵抗,投降吴三桂。马雄对外声言:“我降平西王,不降孙延龄!”
    平时,孔有德旧将就不服孙延龄,况且马雄已同孙延龄交战,结怨更深。他宁降吴三桂,耻于居孙延龄之下。他派人前往湖南请降,吴三桂大喜,立授马雄为怀宁公。广西都统线国安也步其后尘降吴,不久病死。
    孙延龄招降了万羊山土寇,线国安死后,其部也归附孙延龄。眼看着自己兵强马壮,孙延龄膨胀起来,自己铸印设官,还自封:安远王。
    @牛广人 2021-03-16 21:23:34
    好文。
    -----------------------------
    多谢
    孔孟之道的根本思想是以民为本。三藩平定后,玄烨曾亲往曲阜孔庙拜祭,聆听孔子后人孔尚任讲解孔子事迹,感慨之余,亲书匾额:万世师表,还将白衣出身的孔尚任录取为官。后来孔尚任写成《桃花扇》,歌颂秦淮名妓李香君,如实记述明朝遗民抗清斗争,批判南明腐朽政权……
    要想真正的民族平等,任重而道远。
    康熙十三年三月底,杭州将军图喇派人星夜疾驰,向朝廷报告了一个惊人消息:耿精忠据福建反叛,福建总督范承谟被幽禁,福建巡抚刘秉政从叛。
    耿精忠是耿藩第三代王,即耿仲明的长孙、耿继茂的长子。他于顺治十一年留京入侍,世祖把大哥肃亲王豪格的女儿许配给耿精忠,称和硕额驸。康熙二年,耿继茂请求让耿精忠回福建学军事。康熙十年,耿继茂去世,圣祖准许耿精忠承袭靖南王爵。十二年,耿精忠听说平南王尚可喜将撤藩回辽东,也被迫请求撤藩。吴三桂起兵后,圣祖停撤平南与靖南两藩,命他仍留镇福建。
    耿藩所在的福建,盛产鱼盐,百姓皆以此为生,耿精忠借此横征盐课,盘剥百姓,掠取大量财富。他利用海运之便,跟荷兰及东南亚各地大搞走私贸易,无所顾忌。耿精忠还瞒着朝廷,利用海外贸易私购得火排枪数千支,深藏于自己的府库。
    吴三桂起兵后,马上派人飞驰福州,劝诱耿精忠共同起兵。耿精忠本来就不想撤藩,在这个问题上,他与吴三桂有共同利益。所以,吴三桂约他起兵,很使他心动。但是,他没有立即答复吴三桂,一来,他还没准备好,二来,他还想看看形势变化再说。
    一小撮小丑心里扭曲,靠谩骂过日子,否则,他们一天都活不下去!
    等吴三桂起兵三个多月,陆续占领湖南、四川之后,他深受鼓舞,开始采取行动。耿精忠的极个别部属知道耿比较迷信,为促使耿精忠早日起事,故意编排了四句与耿精忠名字有关的谶语,在福州城里各处散布:
    七星再拜真天子,分明火从耳边起,杀尽三山牛出血,身骑白马军中止。
    意思是说,耿精忠就要做皇帝了。这无疑促使耿精忠进一步坚定了反叛的信心。耿精忠接受了吴三桂之约,开始进行秘密筹划。为此,他还与占据台湾的郑经联系,共同反清。他在写给郑经的信中说:孤忠海外奉正朔而存继述,奋威中原举大义以应天人,速整征帆,同正今日疆土,仰冀会师,共成万古勋业!
    郑经收到信后非常激动,马上率水师抵达澎湖,静观其变。
    耿精忠召集藩下都统马九玉,总兵曾养性、江元勋,参领白显忠、徐文耀、王世瑜、王振邦、蒋得宏等商议。其他将领都赞成起兵,唯独马九玉认为福建地偏山僻,又有海寇郑经掣肘,不十分赞成。
    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流史、融合史。生活在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他们最终的归宿,不是西迁(中亚、欧洲),就是南迁(中原腹地)。历史上的南匈奴、东突厥、鲜卑、党项、契丹、女真、蒙古,不断南下与中原“汉族”混血、融合。金国灭亡之时,迁居中原的女真人已全部汉化,被蒙古人统称为“汉人”,即第三等人。反倒是南宋的汉人与南方少数民族,被称为“南人”,即第四等人。辽国被金国灭亡后,余部迁徙到中亚、新疆一带,还保持着中原汉人的生活习惯,至今中东欧的一些国家还称呼中国为契丹。
    现在所谓的汉族,其实只是说汉语,写汉字,只是文化上意义上的“汉族”,他们的血缘、血统早已不再是春秋战国世代的那个华夏族,恐怕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有人拿日本人与满族人比,真是可笑。日本是个孤岛,跟中国隔着十八万八千里,土地不相连,在古代怎么可能有大的交流。中国不是日本,中国也不是孤岛,所以古代各民族之间没法相互断绝。所以,我们应该有包容的心态。中原农耕民族的优势是文化能够保留下来,所以民族同化能力强,但游牧民族也有他们的优势,学习能力强,上进心强。
    好了,时间关系,就说这么多。
    耿精忠的母亲周氏知道儿子的谋划,很是生气,屡次责备他,力图阻止他胆大妄为,但耿精忠根本听不进去。
    耿精忠属下诸将官大都愿意随他叛变,福州只剩下以福建总督范承谟为首的少数障碍。耿精忠决定以议事为名,将藩承谟及其他地方官员一起骗来,逼他们同反。
    范承谟,字觐公,号螺山,此时年刚五十岁,是清朝著名文臣范文程的次子,追溯远祖,可至宋代的范仲淹。范是名门之后,从小就受孔孟之道教育,忠君报国,清白做人,已成了范氏家族的传统。圣祖知他为官清廉,品学纯正,才大胆提拔他。
    福建总督原驻漳州,因为将要撤藩,朝廷命移驻福州。范承谟到福州不多日子,就爆发了吴三桂叛乱。范承谟的幕僚见耿精忠的藩属部队突然变得军容齐整,门禁森严,迹象反常。就劝说范承谟:“不可与之同城,恐遭其害,应以出巡为名避开他。或者占据延平、建宁(建瓯市)、邵武、汀州(长汀县)等上游,号召七闽之师于峡西,可以制之。”
    但是范承谟说:“若如此,是逼其反也,使其出师有名。”没有采纳。
    耿精忠谋划好后,暗中布下伏兵,密令说:“凡文武官员走入府内与不动者,活!奔出者,斩!”
    三月十五日一大早,耿精忠派人到范承谟的衙署请他有要事相商,范承谟本欲托病不去,这时,巡抚刘秉政也来到衙署约他同行。刘是汉军正红旗人,耿精忠谋反,他被迫参与其事。耿精忠怕范承谟不来,特令刘秉政约他同来,以消除范承谟戒心。
    范承谟问他所商何事?近有何消息?刘秉政支吾不清,用别的话来掩饰。范承谟虽然心生疑窦,但他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坦然应允,同刘秉政骑上马,并而行,一直到靖南王府前,昂然而入。与范承谟同来的地方官员还有福州知府王之仪、建宁府同知喻三畏、侯官县知县刘嘉猷等。
    刚进入院中,耿精忠的伏兵就亮出刀刃,杀气腾腾。耿精忠要他做出选择,要么降,要么死。范承谟见状,义愤填膺,骂不绝口。耿精忠下令将他当场逮捕,有两名甲兵不认识范承谟,上前误把刘秉政的胳臂抓住。都统马九玉急忙申斥:“不干巡抚事!”刘秉政低头无语,两颊微红。马九玉一挥手,让他退下,他惶恐斜趋而出。
    耿精忠见范承谟倔强,命人把他强押了下去。本来站在人群最后面的侯官知县刘嘉猷,这时走出来踏阶而上,厉声喝叱耿精忠。福州知府王之仪、建宁府同知喻三畏也同声骂贼。耿精忠喝令甲兵杀三人,刘嘉猷把手轮起做搏击式,众甲兵乱刀齐下,刘嘉猷与王之仪、喻三畏一同遇害。与他们同来的福州城左营千总(正六品武职)廖有功见杀三人,愤怒大呼,拔刀奋击,杀伤十余人,也被杀。闽县知县鞠维谦欲乘乱逃出大门,也被甲兵杀死。
    剩余官员人人惊慌,不知所措。耿精忠大呼:“剪辫!”刘秉政先剪,其余人也纷纷跟着剪。
    耿精忠将范承谟关在一间土屋里,他绝食十天,没有死。耿精忠派巡抚刘秉政来劝降,一见面,范承谟上前就是一脚,刘秉政没提防,竟扑倒在地。范承谟笑着说:“逆贼本该死,我先夺其魄!”刘秉政被斥回。
    耿精忠又使人问他:“听说你曾与杭州的水月和尚交游,还记得他曾给你写过什么话吗?”范承谟斥责说:“我家世代遵奉孔孟,忠孝大节,岂是死生所能夺!即使水月作过预言,也必以忠孝劝人,岂肯妄言祸福?你回去告诉你主,善自为计,不要取灭族之祸。”
    耿精忠将范囚禁在戒备森严的地牢里,连同他的五十余名家属,也一同拘禁起来。
    范承谟大义凛然,深深地感染了他的部属和看守他的人役。他的手下,有一个叫张福建的,决心救他,持刀夺门而入,斩杀数名看守士兵,终因寡不敌众,力竭而死。看守范承谟的,还有一个名叫嘛尼的蒙古人,已受耿精忠散骑郎之职,他有感于范承谟忠义,欲救出范承谟,但事情败露。耿精忠十分恼怒,将他处以磔刑。嘛尼厉声说:“我宁愿与忠臣同死,不愿与逆贼同生。”
    耿精忠解决了反对派,大权在握,自称“总统天下兵马上将军”,比吴三桂称“元帅”稍低一格。他效法吴三桂,以复明为幌子,令百姓蓄发易衣冠,改穿明朝服饰,废弃康熙钱,自己铸钱,名曰:裕民通宝。没有人敢反对他,如有不从的,马上处死。
    耿精忠还下令,将位于福州城东,于山九仙观的王天君神像,由原先的坐像该为立像,改“奴才相”为为倨傲不恭的神态,喻意对清廷的反叛。
    耿精忠大封从叛人员:以曾养性、白显忠、江元勋、马九玉为将军,其叔耿继美、耿继善也封将军。黄国瑞、林芳孙、徐文耀、王世瑜、王振邦、徐尚朝等为都督、总兵;以巡抚刘秉政为总制使;提学道张文韬为吏曹;陈梦雷、廖廷云为户曹;金镜、林日光为礼曹;蒋得宏、郭景汾为兵曹;李似桂为刑曹;郑章为吏曹;夏季旺为工曹、萧震为福建布政使、吕应斗为兵备道、王进为左都尉、徐光武为中都尉、朱鸿弼为右都尉。
    耿精忠在出兵之前,向福建各州县发去起兵檄文,命令他们响应归附。然后兵分三路,俱领兵一万,东路由曾养性率部进攻浙江省的温州、台州等沿海地区;中路由江元勋率部先取浦城,出仙霞关,耿继美为后援,再进攻浙江省的衢州、金华;西路由白显忠率部进犯江西省的广信(上饶市)、建昌(南城县)、饶州(潘阳县)等处。同时,派耿继善率兵接管位于福建本省中北部的延平、邵武、建宁等处。
    耿精忠的战略是:占领江西,跟吴三桂所占据的湖南连城一片,占领浙江,领有东南沿海地带,据长江下游地区,跟吴三桂所据长江中游成犄角之势。
    起兵之后,顾虑到漳州、泉州等下游文武官员可能不服,使他不能全力北攻,便写信给给郑经,许以提供福建沿海战船给他,换取郑经由海道取沿海郡县作为声援,耿精忠在信中说:“贵藩将水,吾将陆,江、浙唾手可得也!”
    郑经得书后,从澎湖亲自赶到到厦门岛,以探虚实。
    耿精忠的檄文到处,位于漳州地界的海澄总兵赵得胜、漳浦总兵刘炎,率先剪辫缴印归顺。耿精忠加赵得胜为威远将军、刘炎为定远将军。还委派刘炎代表他,差人到厦门迎接郑经。刘炎遣胞弟刘煜往厦门。刘煜作为耿精忠的特使到厦门后,郑经优礼待他,刘煜见厦门瓦砾遍地,茅草盈野,船只散处停泊,居民寂寥,心里很看不起。回来对刘炎说:“海上兵不满两千,船不过百只,安能济事?”
    刘炎便以其弟所见向耿精忠报告:“郑氏附居厦门,孤悬海外,一片荒芜。负犁既无其人,采樵又乏其山。兵不过数千,船仅数百只而已。靠舟楫以为居,乘波涛而剽掠,安能成其大事?当摈绝之,切不可与通往来!聚集亡命,扰我边疆,为害不浅……”云云。
    起先,耿精忠还顾虑闽地难平,却没想到檄文到处,福建各地守将纷纷响应,短短十数天,全省竟然悉数归附。耿精忠开始后悔与郑经联盟,认为多此一举。即至看了刘炎的报告,更坚定了他的想法,马上通告沿海各处边界,还照以前禁例:“寸板不许下海!”彻底断绝与郑经来往。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6-26 18:10:13  更:2021-06-26 18:42:41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