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第2页]

作者:云淡心远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7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Ridiculogical 2019-12-09 08:31:48
    楼主分析的到位。社会变动,制度总是马后炮。三国到南北朝几百年的军事社会动荡,才有了均田制和府兵制的建立。新的动荡,总是在上位者不经意间发生。
    -----------------------------
    是的,其实到唐玄宗后期,虽然表面上歌舞升平,但实际上已经有很多潜在的危机了。只是当权的人看不到或者没有足够的重视。
    唐朝的衰落和其他朝代不一样,有的朝代是慢慢衰落的,但唐朝似乎是从安史之乱开始一下子从顶峰摔落的。
    @风姿物语2019 2019-12-09 08:07:21
    身为统辖一方的节帅,没有几把刷子,光靠拉关系也是不行的
    -----------------------------
    是的,能力肯定是要有的
    @武汉李云龙 2019-12-09 08:52:53
    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都出自关陇贵族…
    自从武则天上台后,对这关陇贵族不是杀头就是流放,罪名就是谋反……
    安史之乱,无将可用,不要再提什么郭子仪李光弼……
    回纥借兵无异对中原汉人集体屠杀和掠夺,强奸……
    失去民心,即使太宗转世……
    老百姓也不会为李唐流一滴泪……
    -----------------------------
    一声叹息
    @风姿物语2019 2019-12-09 07:29:53
    开头写得不错,搬个凳子过来,坐下慢慢看
    -----------------------------
    谢谢夸奖,欢迎常来
    @风姿物语2019 2019-12-09 07:49:20
    一直不明白,有的人,能看出人家脑后有反骨,面相有反相,是之前看出来的,还是后世人以事后诸葛亮德态度,粉饰上去的
    -----------------------------
    这个很难说。
    也可能是张九龄作为文人,天生不喜欢安禄山这样的武夫。据说不仅安禄山,连张守珪他也不喜欢,唐玄宗曾想提拔张守珪当宰相,被张九龄阻止了。后来唐玄宗想提拔另一个不识字的武夫节度使牛仙客,张九龄也不同意。
    @武汉李云龙 2019-12-09 08:26:14
    武则天杀光了陇右贵族和关中豪强……
    府兵制变成募兵制……
    庶族通过科举改变了关陇豪强的出将入相……
    对外战争被打出翔来了……
    这就如同李德胜同学带着一帮湘鄂赣同学打天下,治天下的却成了一帮江浙沪……
    -----------------------------
    有道理。
    不过,庶族真正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还要到宋朝。
    @ciwill 2019-12-09 22:51:47
    照例打卡
    -----------------------------
    多谢老朋友支持
    @zhaolei72 2019-12-09 12:09:10
    无言顶贴
    -----------------------------
    多谢老朋友支持
    @风姿物语2019 2019-12-09 11:11:03
    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焉!虽有安禄山,幸好还有王忠嗣,假如王忠嗣也是野心家,那大唐这家公司在安史之乱时,就关门了!
    -----------------------------
    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焉!
    确实如此。
    不过安禄山起兵的时候,王忠嗣已经去世好几年了。
    @海州书生 2019-12-10 20:46:17
    唐政府赞美吃人的张巡,是中晚期动荡的根源,丧尽民心。
    -----------------------------
    张巡守城后期这种行为确实很不人道。
    感谢大家的支持,下面继续更新
    NO.7

    史载杨玉环的祖上出自关中名门弘农杨氏,其高祖父杨汪曾担任过隋朝的吏部尚书,不过到杨玉环的父亲杨玄琰这一代,杨家的家道已经中落,杨玄琰的职务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蜀州(今四川崇州)司户(掌管户籍、赋税等的小官)。

    杨玉环就出生在蜀州。

    由于父亲早逝,她幼年时就被在河南府任职的叔父杨玄璬接到了东都洛阳,由叔父抚养。

    长大后,杨玉环不仅出落得亭亭玉立,楚楚动人,是远近闻名的美女;而且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是远近闻名的才女。

    17岁的时候,她被寿王李瑁(李隆基第十八子)看中,嫁入寿王府,被册封为寿王妃。

    《全唐文》中记录了以李隆基名义颁布的册封诏书《册寿王杨妃文》:

    尔河南府士曹参军杨元璬长女(大概是考虑到皇室的面子,此处隐去了杨玉环的养女身份),公辅之门,清白流庆,诞锺粹美,含章秀出。固能徽范夙成,柔明自远,修明内湛,淑问外昭。是以选极名家,俪兹藩国,式光典册,俾叶龟谋……

    就这样,杨玉环就像童话里的女主角一样,一步登天,嫁给了王子,成为了王妃!

    可惜,生活不是童话。

    童话的结尾,总是女主角和王子卿卿我我,恩恩爱爱,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而对杨玉环来说,嫁给王子却只是个开始。

    因为就在她婚后仅仅过了两年,就有第三者插足了。

    这个第三者,不是别人,是杨玉环的公公李隆基!

    公元737年,李隆基最宠爱的后妃武惠妃(李瑁的生母)去世了。

    这让他感到无比悲痛。

    更令他悲痛的是,他始终找不到武惠妃的替代者。

    后宫中的无数美女在他的眼里,就像如今热搜榜中的无数消息在我的眼里一样——尽管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却始终找不到一个让人感兴趣的!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武惠妃不钟情!

    伊人已去,谁才能让我重燃爱火?

    他很苦恼。

    好在,此时有人向他推荐了一个人——他的儿媳杨玉环!

    这就很尴尬了。

    当然,这是对一般人来说。

    而李隆基不是一般人,他是皇帝,而且是唐朝的皇帝。

    大概是因为祖上有部分鲜卑血统的缘故,唐朝皇室中胡风很盛,礼教约束、人伦禁忌比其他朝代似乎要松很多——在李隆基之前就有太宗李世民纳弟媳为妃、高宗李治立庶母为后等多起不伦事件,现在李隆基想纳儿媳,某种程度上说也算是继承了祖先的优良传统。

    因此,李隆基没有顾忌杨玉环的身份,很快就开始了行动。

    公元741年正月,他亲自颁下诏书,宣称寿王妃杨氏想为窦太后(李隆基的生母)祈福,主动请求放弃寿王妃的身份,申请出家成为女道士。

    杨玉环就这样离开了寿王府,披上了道袍,进入一座李隆基为她特置的道观内,成为一名道士,法号太真。

    在之后的数年中,杨玉环一直以道士太真的身份和李隆基在一起。

    很快,李隆基就发现他不可救药地迷上了杨玉环。

    因为他发现,杨玉环不仅天生丽质,还善歌舞,通音律,弹得一手好琵琶,而他本人也是个音乐发烧友,不仅擅长各种乐器,还会作曲——著名的《霓裳羽衣曲》相传就是他的作品,除此以外,他还酷爱戏曲,被后人称为梨园祖师。

    两人虽然年龄相差很大,但却处处情投意合,琴瑟和鸣,感觉比同一规格的螺母和螺帽还要般配!

    晚点的火车,因为总希望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所以总是跑得特别快。

    迟来的爱情,因为总想着把错过的日子补上去,所以总是来得特别猛!

    如果爱情像台风一样有级别,那么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至少应该是千载难逢的25级以上超强台风!

    
    @奇正2019 2019-12-10 23:19:26
    觉得这些问题都归罪于唐玄宗也不太厚道,毕竟李隆基完成了相当的多的使命,解决也不是一两天就完成的,后来的皇帝一个比一个混蛋,只能归于天命了,事实上大唐还有机会纠正,肃宗就算了,代宗走几步臭棋,德宗更是臭棋不断,就这样无力回天了
    -----------------------------
    肃宗也走了很多臭棋
    @Ridiculogical 2019-12-11 16:42:30
    临潼是我小时候的春游去处 — 不过那时没有华清池
    -----------------------------
    逻辑兄是西安附近的?
    @wangmingsong2011 2019-12-11 21:22:21
    武则天至少还主动的向李治靠近。
    杨玉环这个事情,史书上写的简单,人家跟李隆基说“你儿媳妇杨玉环不错”,然后李隆基一拍大腿“可不是咋的”,然后就进行了一个杨玉环“出家”,再之后,就成了贵妃。
    明摆着,有些让人觉得奇奇怪怪,但谁也说不出来哪不对劲——杨玉环本人当时的态度是什么?
    这个或许重要,也或许不重要了吧……
    反正,一个背锅侠似的人物。
    李隆基的锅,她背!
    杨国忠的锅,她背......
    -----------------------------
    一个背锅侠似的人物。
    确实如此
    @zhaolei72 2019-12-11 12:42:40
    看过长安十二时辰的杨玉环,和妖猫传的玉环,这个人物深入人心,东亚人人皆知
    -----------------------------
    是的,据说杨玉环在日本也很有名气
    @奇正2019 2019-12-11 16:33:12
    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
    @武汉李云龙 2019-12-12 14:15:10
    楼主,据说杨玉环天生敏感体质,很容易XGC……
    这才让李隆基这老货获得征服感……
    据说,据说……
    -----------------------------
    据说的事不能算数的啊,最好要找到史书的原文或者考证者的证据

    
    范冰冰饰演的杨贵妃和赵文瑄饰演的唐玄宗
    感谢大家的支持,下面继续更新
    NO.8

    公元745年七月,李隆基为寿王李瑁新娶了一个姓韦的王妃。

    仅仅一个月后,他就迫不及待地册封杨玉环为贵妃。

    至此,在等待了近五年后,杨玉环终于有了正式的名分。

    那一年,李隆基61岁,杨玉环27岁。

    随着杨贵妃地位的确立,她的家人也都跟着鸡犬升天。

    杨玉环的三个姐姐也都是风华绝代的美女,也都得到了李隆基的宠幸,分别被封为韩国夫人、虢(guō)国夫人和秦国夫人。

    姐妹四个经常一起出入宫廷,和李隆基一起嬉戏,一起通宵夜谈……

    四人中,虢国夫人的性格最为豪放,有时甚至敢于不化妆就去见皇帝。

    有杜甫的诗为证: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峨眉朝至尊。

    此外,杨贵妃的父亲杨玄琰也被追封为太尉、齐国公,其母则被追封为齐国夫人,叔父杨玄珪为光禄卿,堂兄杨铦(xiān)为鸿胪卿,堂兄杨锜为侍御史,杨锜还迎娶了皇帝的女儿太华公主……

    细心的人也许会发现,这个名单中似乎少了一个人——当初抚养她的那个叔父杨玄璬!

    不是李隆基和杨贵妃健忘,而是杨玄璬必须被遗忘。

    因为当初杨玉环嫁给寿王李瑁的时候,是以“杨玄璬长女”的身份被册封的,而如今作为李隆基的贵妃,之前她这段曾当过儿媳的历史就必须被淡化,必须让别人认识到,之前那个“杨玄璬长女”寿王妃和现在的“杨玄琰之女”杨贵妃不是同一个人!

    尽管这听起来有些自欺欺人,但就和皇帝的新装一样,只要大家都心照不宣不点穿就够了。

    其实这件事大家都知道,李隆基也知道大家都知道,大家也都知道李隆基知道大家都知道,但大家却都装着不知道,李隆基也装着不知道大家都知道,大家也都装着不知道李隆基知道大家都知道。

    时间长了,李隆基也就有了这样一种错觉:杨玉环似乎从来就不没有当过他的儿媳,而是上天赐给他的真爱。

    杨贵妃对他来说,就是不开心的时候的酒一样的人,是渴了很久之后的水一样的人,是断网很久之后的WIFI一样的人……

    他和杨贵妃最喜欢的地方是华清宫。

    华清宫位于今西安市临潼区,是修建在骊山上的一座行宫,以温泉而闻名。

    李隆基对华清宫情有独钟,自从即位以来几乎每年都要到这里居住一段时间。

    有了杨贵妃后,他更是把这里当成了自己和贵妃的度假别墅,两人在这里度过了大把大把的快乐时光。

    有时,他们聊聊天;有时,他们扯扯淡;有时,他们喝喝酒;有时,他们弹弹琴;有时,他们打打牌;有时,他们跳跳舞;而更多的时候,他们会一起泡泡澡。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这是何等的惬意!

    冬天,两人最爱的是在华清宫泡温泉;而到了春天,两人最爱的是赏花,尤其是看牡丹。

    这天,李隆基与杨贵妃等人带着一帮随从前往兴庆宫内的沉香亭欣赏牡丹。

    眼前是国色天香的牡丹,怀里是倾国倾城的贵妃,李隆基几乎都要醉了。

    花美,人美,他的心情更美。

    见皇帝如此开心,他最喜欢的乐师李龟年主动提议,让他来唱歌助兴。

    但他才刚一开口,李隆基就忍不住提意见了:赏名花,对贵妃,怎么可以用旧的歌词?还不快让人找李白来填新词!
    @余幸林 2019-12-13 07:26:00
    楼主再考证一下捉生将是干嘛的,你这个明显的是望字胡编
    -----------------------------
    可否具体指点一下?以便于我更正。
    麻烦了。

    
    唐代画家张萱所作的《虢国夫人游春图》
    @zhaolei72 2019-12-13 19:03:12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安史之乱后,杜甫遇到流落民间的李龟年,感慨万千
    -----------------------------
    是的,这首诗很有名。
    不过据说有人考证过,说杜甫应该没在岐王府见过李龟年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最爱——华清宫

    
    唐华清宫图
    @海州书生 2019-12-15 10:08:12
    迷信暴力,用运暴力解决所有问题,最终得到长久的暴力回馈,是大唐中晚期的悲剧来源。
    -----------------------------
    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
    感谢大家的支持,下面继续更新
    NO.9

    对如今只要上过小学的人来说,李白这个名字绝对是如雷贯耳的。

    可以这么说,在中国古代所有的诗人中,要论成就和知名度,李白如果称第二,那就没人敢称第一!

    但李白的来历却有些不明不白。

    无论是他的出生地还是家世,一直以来都是个谜。

    《旧唐书》的记载是:李白,字太白,山东(泛指崤山以东地区)人。

    但《新唐书》的说法却完全不一样: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即十六国时期西凉创建者李暠,由于李唐皇室自称是李暠的后代,追尊其为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武则天的最后一个年号,也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一个年号,即公元705年—707年)初,遁还,客巴西(今四川绵阳一带)。

    而最详细的记录出自唐人范传正所作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凉武昭王(即李暠)九代孙也。隋末多难,一房被窜於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流离散落,隐易姓名。故自国朝已来,漏於属籍。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

    如果后两种记载可信的话,那么李白的祖上应该和唐朝皇室同宗,在隋朝末年因某种罪名而被迁到了西域的碎叶城,其父在武则天统治末期潜逃回了内地,居住在绵州昌隆县青莲乡(今四川江油)。

    有人因此认为李白很可能是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建成或李元吉的后人,玄武门之变后为避朝廷追杀而逃到西域。

    不过这一切都只是猜测而已。

    事实的真相,就和你我的青春一样——曾经是有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已经找不到了。

    至于李白的出生地,至今也没有定论——有人说是碎叶城,也有人说是江油。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

    他应该是在江油长大的。

    据说李白出生时其母曾梦见太白金星,故为他取名“白”,字太白。

    李白自幼聪颖过人,十岁就精通诗文。

    不过他并不是个文弱书生,而是性情豪爽,善于击剑,轻财好施,颇有侠士之风。

    公元724年,24岁的李白带着一大笔钱,离开家乡踏上了远游之路。

    他先是玩了峨眉山,之后又顺江东下,出三峡,经江陵(今湖北江陵),游洞庭,登庐山,抵广陵(今江苏扬州),随后又南下苏州、杭州等地。

    公元727年,李白来到了安陆(今湖北安陆),估计信奉“千斤散尽还复来”的他那时钱也花的差不多了——他自称在扬州不到一年就花掉了三十多万。

    不过他似乎并不担心,因为他还有另一句人生格言“天生我材必有用”!

    果然,在那里他凭借自己天生的才气赢得了前宰相许圉(yǔ)师孙女的爱慕,两人结为了夫妻。

    自此,李白寓居安陆三年。

    不过,对于一心要“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志向大得当伞可挡住泰山当桶可舀光长江的李白来说,让他憋在家里,简直比憋尿还难受。

    公元730年,他终于再也憋不住了,离家前往长安,拜谒了京城的许多名流政要,想寻求发达的机会,但却始终没能如愿。

    两年后,他只好黯然离去。

    接着他又花几年的时间先后游历了洛阳、太原等地,最后才兴尽而归,回到安陆。

    再过了数年,许夫人病死,李白又移居东鲁(今山东一带),投靠自己在当地任官的亲戚,期间他曾与孔巢父等五人隐居于徂(cú)徕山(今山东泰安、新泰之间),日日酣歌纵酒,吟诗作赋,号称“竹溪六逸”。

    公元742年,李白南游会稽(今浙江绍兴)。

    在那里,他结识了著名的道士吴筠,二人相见恨晚,一起隐居在剡中(今浙江嵊州)。

    正是因为吴筠,让李白终于有了入京做官的机会!

    
    @奇正2019 2019-12-16 00:29:17
    那段知道的绕口令我竟然读起来朗朗上口,说明我与楼主的文风保持高度一致
    -----------------------------
    哈哈
    @明英宗2018 2019-12-16 05:06:23
    好帖
    -----------------------------
    谢谢夸奖,欢迎,
    @奇正2019 2019-12-17 00:18:35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弗身去,深藏功与名!据说青莲居士还是个武林高手
    -----------------------------
    是的,李白善于击剑,颇有侠士之风
    @ciwill 2019-12-16 23:32:10
    顶帖!
    -----------------------------
    多谢老朋友支持
    @蛋蛋de小忧桑 2019-12-17 13:39:20
    继续更 ,速度啊
    -----------------------------
    明天上午继续
    @Ridiculogical 2019-12-17 16:40:22
    祖籍成谜,但看起来李白的父兄辈至少不缺钱。
    -----------------------------
    是的,李白的父亲据说是大商人,应该不差钱
    感谢大家的支持,下面继续更新
    NO.10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李唐皇室把道教始祖李耳作为自己的祖先,大多笃信道教,晚年的李隆基对道教更是无比沉迷——他一心想修炼长生之术,为此还专门在华清宫修建了长生殿。

    听说吴筠在道教界的名气后,他特意命人请其入京面谈。

    一番交流下来,李隆基对吴筠极为欣赏,遂留他在京,盛情款待。

    吴筠也抓住机会,在皇帝面前大力推荐自己的好友李白,说得李隆基龙心大悦,当即派使者前去宣召李白。

    使者到来的时候,李白正在家中闲居。

    得知皇帝召他,他顿时欣喜若狂。

    这从他当时写下的这两句诗就可以看出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就这样,时年42岁的李白第二次来到了长安。

    这一回,他受到了皇帝和朝臣们的热情接待。

    时任秘书监的贺知章在看了他的诗作后更是惊为天人:子,谪仙人也!——你简直是天上被贬谪到人间的神仙啊!

    之后,李白终于实现了自己多年来入仕的夙愿——被任命为翰林待诏。

    但很快,他就失望了。

    因为当时的所谓翰林待诏,只不过是需要随时听候皇帝召唤的御用文人,虽然待遇不错,钱多事少离皇帝近,但实际上并无任何实权。

    这对于渴望建功立业的李白来说,显然是无法让他满意的。

    我想要的是房子,而你给我的却是桔子,就算给得再多,又有个屁用!

    无奈,他只好借酒浇愁,每天不是喝得烂醉,就是在喝醉的路上。

    这次李龟年派人来找他的时候,他又醉了。

    来人只能把摇摇晃晃的他硬是架到了沉香亭。

    然而李白此时依然在酣睡不已,脸上被泼了八十八盆冷水后才勉强睡眼惺忪地醒来。

    不过,对李白这样的天才来说,写诗似乎比呼吸还要本能还要自然,根本不需要动脑子,只要一提起笔,那些美妙的诗句就会像打开了自来水龙头一样源源不断地喷涌而出……

    于是就有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三首既写花又写人、既辞藻艳丽而又浑然天成、既独立成篇又无缝衔接的诗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叹为观止。

    每一句、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精准,那么贴切!

    如果说这些字是子弹的话,那么它们肯定个个都是十环!

    因此,李白的诗刚一写完,李隆基就迫不及待地命李龟年按李白所填的新词引吭高歌,还拿起玉笛亲自伴奏,而杨贵妃的笑容更是比身边的牡丹还要灿烂!

    从此,李隆基对李白的文才更加佩服,对他也更加礼遇。

    不过,李白再被礼遇,也不过是皇帝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工具而已——如同一只夜壶,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用用,不需要的时候就丢在角落里!

    杨贵妃才是李隆基晚年最不可或缺的那个人。

    为让她开心,他是不惜一切代价的。

    杨贵妃生于南方的蜀地,特别爱吃当地产的荔枝。

    李隆基听说岭南的荔枝口味更好,便决定从岭南运过来——爱她,当然要给她最好的!

    可岭南到长安有数千里之遥,那时又没有飞机和高铁,且荔枝又特别容易变质,怎么办呢?

    这难不倒李隆基。

    他下令让沿途各驿站配备专用的快马和骑手,一站一站接力,马停荔枝不停,人歇荔枝不歇,昼夜兼程地从岭南把荔枝运到长安。

    晚唐诗人杜牧的《过华清宫》描述的就是此事: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蛋蛋de小忧桑 2019-12-18 09:11:50
    继续
    -----------------------------
    后天上午继续
    @zhaolei72 2019-12-18 12:01:35
    开元盛世,谁能预感到批土批会爆雷?估计少数人先知先觉了
    -----------------------------
    是啊,谁能想到会在最强盛的时候突然崩盘呢
    @wangmingsong2011 2019-12-18 12:52:16
    荔枝,搁在古代真的是太难弄了。我只知道俩皇帝搞过送荔枝这种事。
    李隆基这个劳民伤财又被小杜同志一首诗,尽人皆知。
    拓展一下另一个——雍正。
    雍正时代起,清朝的南方的大臣用桶栽种荔枝,所以能吃到,成本没那么天价。当然,数量依然有限:后来的乾隆时期,运来一百桶荔枝树,总共摘下来470个,乾隆自己才吃4个,给皇贵妃2个,剩下的皇子宗亲、主要大臣,一人也才一个。
    雍正是看到荔枝来了,赶紧叫人......
    -----------------------------
    雍正的事我之前倒不是太清楚,学习了
    @奇正2019 2019-12-18 14:42:27
    李白就适合写诗!不然中国诗歌的高峰谁给盖起来
    -----------------------------
    是的,在诗歌上,李白属于天才

    
    感谢大家的支持,下面继续更新
    NO.11

    不过,正如再好的美玉也会有瑕疵一样,再深的感情也会有波折。

    李隆基毕竟是皇帝,后宫中美女太多,诱惑太多,常在河边走,难免不湿鞋,常在美女旁,难免不动心,他有时也会有受不住诱惑的时候。

    也许,对很多男人来说,爱情往往只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而对有些女人来说,爱情却往往是她们生命的全部。

    杨贵妃就是这样的女人。

    她想要的是唯一,而不是之一。

    她无论如何也忍受不了自己唯一挚爱的男人和别的女人卿卿我我。

    因此她也难免要吃醋,有时醋劲还挺大,搞得李隆基很生气,甚至还曾两次把贵妃撵出了宫。

    一次是公元746年七月。

    那次,杨贵妃“妒悍不逊”——因妒忌而态度凶悍,出言不逊,李隆基一怒之下命人将她送回到了她堂兄杨铦的家中。

    你走吧,朕再也不想见你了!

    可杨贵妃早上刚走,当天中午,李隆基就反悔了。

    然而碍于帝王的面子,他又不好明说,只好对身边的人吹毛求疵,大发脾气,不是鸡蛋里挑骨头,就是鱼香肉丝里挑鱼。

    关键时刻,幸亏他最宠幸的太监高力士给他解了围。

    高力士本姓冯,出身于岭南望族,是被后世尊为岭南圣母的冼夫人(冼夫人的事迹可见我的另一本书《彪悍南北朝之铁血后三国》)的六世孙,曾祖冯盎(àng)在唐初被封为越国公,其父冯君衡曾任潘州(今广东高州)刺史,因遭人诬陷惨遭诛杀,年幼的高力士则被阉割入宫,成了一名小太监,后被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故而改姓高氏。

    高力士性情谨慎,办事细致,很受武则天的宠爱,还被任命为宫闱丞,负责传达诏令。

    武则天死后,高力士又慧眼识珠,把宝押在了当时还是临淄王的李隆基身上,成为李隆基在宫中的耳目,为李隆基的上位出了不少力。

    李隆基登基后,高力士很自然地成了他最亲近的贴身太监,还被封为从三品的右监门卫大将军、知内侍省事。

    这样的任命在唐朝是前无古人的——要知道,当初唐太宗为了防止阉人干政,曾经规定宦官的官阶最高不能超过四品,而李隆基却为高力士打破了这个界限!

    这是李隆基的一小步,却是唐代宦官参政的一大步!

    后来的史学家甚至认为,正是李隆基的这个任命为唐朝后期的宦官专政开了个坏头!

    不过,高力士本人的人品还是不错的,终其一生,他对国家和皇帝一直忠心耿耿,从不利用自己的职权胡作非为。

    李隆基对他也特别信任,常对人说:力士当上,我寝乃安——只有高力士在旁边,我才能睡得安稳。

    此次贵妃被逐,善解人意的高力士看出了李隆基的心思,伏地奏请迎回杨贵妃。

    这正合李隆基的心意。

    当天夜里,杨贵妃就被接回了宫中。

    两人就此重归于好。

    四年后,这样的事情又发生了一次——杨贵妃又一次因忤旨被赶回了娘家。

    这回,劝谏的换成了户部郎中吉温。

    吉温借着入宫奏事的机会故意激将说:妇人见识短浅,违背圣情,确实有错,可是贵妃毕竟久蒙恩宠,就算要治她的罪也得在宫中进行,怎么可以让她在外边受辱呢?

    李隆基对此本就有些悔意,便马上借坡下驴,命使者给贵妃赐御膳。

    杨贵妃对使者说:臣妾冒犯圣颜,罪该万死,陛下没有杀我而让我回家,看来我跟陛下以后是不可能再见面了。妾身上的衣服珠玉都是圣上所赐,只有发肤是自己的,陛下的大恩大德,妾无以为报,就用这个来感谢陛下对我的恩宠……

    话还没说完,她就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随后,她剪下自己的一缕秀发,交使者带回去。

    使者回去复命,李隆基大惊,怜惜之情顿时如晚期的癌细胞般再也无法抑制。

    他当即派人将贵妃召回,从此愈加宠爱,再也舍不得与她分开。

    
    @奇正2019 2019-12-20 14:13:59
    在天比翼鸟,在地连理枝!这个唐明皇还真是多情,爱美人不爱江山!陈玄礼和高力士的确为唐明皇立下大功,至死不渝呀!楼主可否插段文字说下这唐明皇的号的来历
    -----------------------------
    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
    是这个吗?
    @flying777300 2019-12-20 21:20:10
    安禄山是不是胡璇舞跳的特别好?嗨翻,打了兴奋剂一样
    -----------------------------
    是的,《旧唐书》记载说:(安禄山)晚年益肥壮,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7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6-26 18:10:13  更:2021-06-26 18:45:21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