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第50页] |
作者:云淡心远 |
首页 上一页[49] 本页[50] 下一页[51] 尾页[7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ciwill 2021-10-17 14:30:49 硬是憋了几天才顶贴! ----------------------------- 多谢老朋友支持 |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云淡心远 |
NO.256 公元783年十二月底,李适分别派出使臣秘密前往魏博、恒冀、淄青三地,向田悦等人许诺,只要他们愿意反正,朝廷不仅会赦免他们的罪行,而且还将授予高官显爵。 这正中田悦他们的下怀。 与朱泚兄弟以及李希烈不同,田悦等人并没有那么大的野心。 当初他们之所以要联手起兵,是因为李适坚持要削藩。 他们是为了维护河朔藩镇的半独立地位、为了让自家在本地的统治世代传袭下去,才不得不造反的。 现在既然朝廷愿意让步,目的已经达到,他们怎么会不愿意接受? 更何况,就算将来朱泚兄弟真的夺了天下,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 因此,在使者到来后,田悦、王武俊、李纳三人纷纷表态同意归顺朝廷。 当然,这一切都是暗中进行的,朱滔对此是毫不知情的。 此时的他正踌躇满志,一心只想着逐鹿中原,与兄长朱泚共取天下。 为了增加自己的胜算,他还遣使与回纥联络,同时又邀请田悦一起出兵。 在他看来,当初田悦被朝廷军队围攻命悬一线,是他和王武俊为其解的围,他朱滔对田悦有救命之恩,田悦没有理由拒绝自己。 果然如他所料,田悦一口就答应了。 朱滔大喜,当即率步骑五万,加上回纥兵三千人,浩浩荡荡领兵南下。 在行军到魏博附近的时候,朱滔派使者通知田悦率军前来会合。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田悦竟然没来,而是给他带来了 。 第一句话就是:不是我不来…… 朱滔顿时菊花一紧。 因为他知道,这不是个好兆头——一个人如果说不是我说你,接下来他就会说你了;如果说不是我吹牛,接下来他就该吹牛了。 他赶紧接着往下看。 信中说:我田悦是一心想追随五哥(朱滔在家中排行第五)出征的,可这一年多来我麾下的将士们一直在打仗,实在是太疲惫了,现在别说是作战,就是连做梦都嫌累。我各种激励手段都用过了,打鸡血、看鸡汤、发红包、把信带给加西亚……,可这些东西对那些兵油子来说,全都像脱了衣服站在体重秤上——用处不大啊。他们不愿去,我也拿他们没办法。不过五哥您放心,只要一旦做通了他们的工作,我一定屁都不放一个,马上以最快速度赶过来帮您…… 朱滔肺都气炸了,忍不住把田悦的十八代祖宗都骂了个遍,一口气骂了整整八十个小时,其语言之恶毒,甚至让方圆五公里内所有的猪都屏住了呼吸! 事实上,他之所以会如此恼火,并不仅仅是田悦把他耍了。 更让他受不了的是,他蓄谋已久的南征计划彻底泡汤了! 因为在他看来,田悦和王武俊就相当于同一个柄上的两支香蕉——只要其中一支变质发黑,另一支必然也好不到哪儿去,现在田悦已经变了心,王武俊肯定也靠不住,如果自己执意南下,两人很可能会联手抄他的后路! 这样的后果,是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承受的。 他只能领兵北撤。 当然,他也不可能就这样空手而归。 在回军路上,为了泄愤,他先后攻占了魏博下辖的宗城(今河北广宗)、经城(今河北威县北)、冠氏(今山东冠县)等地,同时又放纵自己的部队和回纥人在魏博境内大肆烧杀抢掠,接着又领兵进逼魏州(魏博治所,今河北大名),耀武扬威了一番后才返回幽州(今北京)。 从此,朱滔和田悦算是彻底翻了脸,从之前的死党变成了死敌! 这对李唐朝廷来说,当然是件好事。 但从中原战场传来的消息就不那么美妙了。 这段时间,李希烈趁着唐朝诸路军队纷纷回关中勤王、中原空虚的机会,四处攻城略地,如入无人之境,先后占领了汴州(今河南开封)、滑州(今河南滑县)、襄邑(今河南睢县)等大片地区。 |
@黄龙12011 2021-10-18 12:14:24 河北藩镇只想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李希烈可不同,他想做大做强。 ----------------------------- 的确如此 |
感谢大家的支持,下面继续更新 |
NO.257 怎样才能扭转这样的被动局面? 怎样才能让苦难深重的国家重获新生? 奉天小城内的唐朝君臣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有术士进言说,近年来国家厄运不断,应该作出一些变更,以改变运势。 可到底该变更什么呢? 术士没说。 李适只好召集群臣讨论。 有大臣建议给皇帝的尊号上再加几个字。 陆贽立即站出来表示反对:给皇帝加尊号,是为了歌颂皇帝的恩德,在形势一片大好的年代倒还情有可原,可如今国家遭遇丧乱,形势一片不好,怎么能这么做?况且人主的伟大与渺小,和名称有什么关系! 最终李适采纳了他的建议,没有加尊号。 但尊号不变,总得改点别的什么号吧。 可那时不仅没有微信号、QQ号、抖音号,就连句号、逗号、省略号都没有(古代中国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想来想去,只能改年号了。 于是,在征求了群臣的意见后,李适把年号从“建中”改成了“兴元”。 但在陆贽看来,改年号跟加尊号差不多,都只是个形式,没什么大用——就像马铃薯不管是叫土豆还是洋芋头,味道都不会有变化一样。 这当然是远远不够的。 他建议皇帝李适“痛自引过以感人心”,主动向天下人坦陈自己的过失,以凝聚人心。 换句话说,就是下罪己诏。 如果对两年前的李适讲这样的话,他肯定会勃然大怒——那时的他心比天高,什么都不放在眼里,怎么可能认为自己有错? 但现在却不一样了。 天下的局势危如累卵,帝国的命运风雨飘摇,对此时的他来说,只要能平定叛乱、恢复秩序,别说认错了,认爹都愿意! 他知道,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候,他不能再考虑他自己高不高兴,而必须要考虑别人高不高兴;他不能再顾及自己的面子,而必须想办法保住自己的命根子! 因此,当陆贽问出那个我老婆经常问我的那个问题“你知道自己做错了吗?”后,他的回答几乎和我如出一辙:我知道,我一定改! 公元784年正月初一,李适正式对外颁布了一道著名的《罪己诏》。 这份诏书由陆贽执笔起草,李适亲自审定,其态度之恳切,文字之真诚,反思之深刻,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在诏书的开头,李适就用各种贬义词长篇大论地批评自己,语气比法庭审罪犯还要严厉: ……小子惧德弗嗣,罔敢怠荒,然以长于深宫之中,暗于经国之务,积习易溺,居安忘危,不知稼穑之艰难,不恤征戍之劳苦……天谴于上而朕不寤,人怨于下而朕不知,驯致乱阶,变兴都邑,万品失序,九庙震惊,上累于祖宗,下负于蒸庶……罪实在予…… 当然,要想争取人心,光有态度不行,还要有具体的措施。 针对百姓反映最强烈的所谓“交着领先世界的税,受着猪狗不如的罪”的税收问题,李适在诏书中明确表态:除陌钱、间架税以及近年来新增的各种苛捐杂税,一个不留,全部废除! 对于叛乱诸藩,李适也释放出了最大程度的善意——除了之前已经暗通款曲的田悦、王武俊、李纳三人外,他还表示对李希烈和朱滔也都既往不咎,只有已经称帝的朱泚一人不在赦免之列。 应该说,这份诏书起到了立竿见影的良好效果。 史载罪己诏颁布后,四方人心大悦,很多人甚至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而本来就有意归顺的田悦、王武俊、李纳三人则在看到诏书后彻底吃下了定心丸,先后取消王号,上表请罪。 李适随即加封田悦为检校左仆射,王武俊为恒冀节度使,李纳为平卢节度使,正式承认了他们的地位。 田悦等人就这样摇身一变,再次成了大唐的臣子。 |
@钱曲波 2021-10-20 08:06:13 支持 ----------------------------- 多谢老朋友支持 |
@我是毛大海 2021-10-21 15:54:42 又看完了,做个记号 ----------------------------- 多谢老朋友支持 |
@沁娅 2021-10-21 19:33:48 记号 ----------------------------- 谢谢支持 |
|
感谢大家的支持,下面继续更新 |
公众号和微博都能发,就天涯不知怎么回事,始终发不上去,只能截图了。 |
|
@奇正2019 2021-10-22 16:15:22 养寇自重是各镇节度使的基本指令 ----------------------------- 养寇自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李怀光没玩好 |
@Ridiculogical 2021-10-22 17:32:31 做郭子仪这样御下宽,奉上瑾,不错一步的太难了。他的部下都学不会,可能也是被他惯坏了,以为朝堂上就像他们“搞定”郭子仪,郭子仪罩着他们那么容易。 ----------------------------- 是的,像郭子仪这样的武将在中国历史上都非常少。他似乎是纯粹的职业军人,从不干预朝廷决策。 |
@T_y369 2021-10-23 21:48:17 前半生乱搞后半生乱来 ----------------------------- 这是指的谁呢? |
@ty_天天95 2021-10-23 22:11:37 打卡 ----------------------------- 谢谢支持 |
@山路弯弯2020 2021-10-24 18:02:47 周末只能呆家,也好补足了功课,幸甚! ----------------------------- 好久不见,问好 |
NO.259 李怀光上奏说:神策军的待遇比其他各支部队都要高,同工不同酬,将士们对此意见很大,难以驱使他们作战。 言下之意很明显,要想让我去收复长安,就必须先给我的部队涨工资。 应该说,李怀光反映的情况是属实的——神策军作为朝廷直属的禁军,收入确实比包括朔方军在内的地方部队要高得多。 看起来,他的话似乎并不过分。 既然一碗水没端平,我当然可以选择躺平! 但再有道理的话,也要看时候——别人在吃饭,你大讲特讲“根据12种不同的便便气味、颜色和形状判断人体健康”这样的知识点,显然就很不合适。 李怀光现在也是这样。 在这个平叛的关键时刻提这样的条件,难免让人感觉有点要挟的味道,更何况,这个要求,李适目前是无论如何也满足不了的。 朝廷目前这么困难,怎么可能拿得出那么多钱来? 李适很恼火,可是也很无奈。 他只能派出他最倚重的陆贽,让他去做李怀光的思想工作。 陆贽叫上李晟一起,来到李怀光的军营中协商此事。 李怀光一开口就大发牢骚:将士们打的是一样的仗,可得到的粮饷赏赐却相差极大,难道我的部队都是没编制的临时工?你说这让我们怎么能同心协力呢? 陆贽虽然足智多谋,可对这种事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好言好语苦口婆心地劝他以大局为重,体谅朝廷的困难。 不过,李怀光并没有与陆贽多纠缠,而转头是把皮球踢向了李晟:你看,既然朝廷有难处,那神策军的待遇能否(降一降)? 当然,括号里的三个字他没有说。 他期待这话能从李晟的嘴里说出来——只要李晟主动开口削减神策军的收入,那他就站到了部下的对立面,肯定会大失军心。 李晟没有辜负他的期待。 他果然开口了。 只见李晟腾的一下站起来,先是一本正经地敬了个军礼,接着摆出一副小学生向老师汇报的那种无比恭敬的样子,抑扬顿挫地对李怀光说:明公您是大军统帅,我李晟不过是一支部队的将领,像这种事当然要您来裁决,我坚决服从您的号令! 就这样,皮球又再次被踢回到了李怀光这里。 显然,论踢球水平的话,如果李怀光是李毅,那李晟就是梅西! 李怀光无语了。 他当然不可能下这样的命令。 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而通过这次与李怀光的接触,陆贽也感觉到此人大有问题。 回到京城后,他立即向皇帝建议,应赶紧下令让李晟、李建徽、杨惠元三支部队离开李怀光,以免被李怀光吞并。 李适这个人的性格似乎和我丈母娘有点像——我丈母娘是非打折的商品不买,他是非打折的措施不执行。 最终他给陆贽的提议打了个3.3折——只同意让李晟移驻东渭桥,李建徽和杨惠元所部则依旧驻于原地。 李晟就此逃离了虎口。 可他对当前的局势却依然忧心忡忡。 到东渭桥后,他又给皇帝上表说:李怀光反状已明,为防患于未然,陛下应做好撤退到梁州(今陕西汉中)的准备。 这更增加了李适的担心。 然而他此时还不想放弃李怀光,便决定率领禁卫军前往咸阳,亲自督促李怀光进军。 不料这却让李怀光更加不安。 其实他本来对此并没有多想,但有个幕僚对他说了这么句话:此乃汉高祖诈游云梦之策——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采纳谋士陈平的计谋,对外宣称巡游云梦,结果一到地方就夺了楚王韩信的兵权。 李怀光一下子惊出了一身冷汗。 好险! 皇帝太可怕,多亏幕僚有文化! 要是自己也像韩信一样被失去兵权,等着他的肯定也是跟韩信一样被诛杀的命运! |
@2283662 2021-10-24 22:27:29 支持 ----------------------------- 谢谢支持 |
@wangmingsong2011 2021-10-25 13:51:28 居然拿韩信说事……这幕僚,狗头的样子,感觉又是个王某人…… 先把韩信的故事捋一捋……当然了。韩信那些事,基本上大家都知道。聊几个争议问题,涉及君臣互信等方面,再回到李怀光。 1,韩信与刘邦的关系破裂,是谁的问题。 都有问题。刘邦的问题是,韩信为刚担任大将军时,与刘邦有讨论,提过“天下城邑封功臣”等话题,刘邦当时的表现是“大喜”。但韩信直到讨要“齐假王”之前,是没有封邑的。参考韩信之前...... ----------------------------- 看来王兄对汉初的历史非常精通啊,分析得非常精辟,非常佩服。 可惜李怀光是个粗人,没有这样的知识面,更没有这样的头脑。 |
@wangmingsong2011 2021-10-25 14:38:59 尤其是,皇帝李适,“祖宗江山成了这个样子”,他八成也没魄力去捉拿自己。 李怀光想啥韩信呢? 他咋不想想尔朱荣呢? ----------------------------- 估计李怀光根本不知道尔朱荣是谁。 |
感谢大家的支持,下面继续更新 |
NO.260 李怀光当即上表,强烈反对皇帝来咸阳督战,言语中多有不逊,甚至还带着一丝威胁——有点“你若一定要来,我无法保证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的意思。 这下李适心中更不舒服了。 但直到这时,他还想最后再争取一下,便又下诏加封李怀光为太尉,并赐免死铁券。 没想到这不仅没用,反而起了反作用。 使者刚宣完旨,李怀光就爆发了。 他一把夺过使者手中的免死铁券,将其狠狠地砸在地上:圣上难道是信不过我吗?担心人臣造反才会赐免死铁券,可我李怀光不想造反啊。圣上这么做,莫非是逼我造反? 接着他又命令部队从陈涛斜(今陕西咸阳东)移驻到离长安更远的咸阳城内。 朔方军左兵马使张名振见状再也忍不住了,他当着众将的面,厉声指责李怀光:你不是说不想造反的吗?为什么不去攻打长安,讨平朱泚,反而退到这里,你到底是何居心! 李怀光被揭了老底,顿时恼羞成怒:张名振你疯了! 他当场下令将张名振拉下去处死。 显然,李怀光这次做得实在是太过分了。 很多人以前都还只觉得李怀光是否忠诚不确定,现在则认为李怀光是确定不忠诚。 右武锋使石演芬偷偷派人前往奉天,向德宗李适密报,请求罢免李怀光的兵权。 可这事很快就被李怀光知道了。 石演芬旋即被李怀光诛杀。 如此一来,李适就是再迟钝,也不可能再信任李怀光了。 他加封李晟为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节度使、同平章事(宰相),让他做好与李怀光摊牌的准备。 河中原本是李怀光的辖区,这也意味着皇帝与李怀光已经彻底决裂! 如此一来,李怀光就是再迟钝,也不得不采取行动了。 他派兵趁夜偷袭鄜坊节度使李建徽、神策行营节度使杨惠元的军营,两人猝不及防,只能仓皇出逃。 李建徽侥幸逃脱。 而杨惠元却被追上杀死。 他们的部队则悉数被李怀光吞并。 之后,李怀光又把目光投向了皇帝所在的奉天。 当时奉天城内的大将韩游瑰曾是李怀光的旧部,李怀光便派人给他送了封密信,要韩游瑰在奉天发动兵变。 韩游瑰不傻,当然不可能答应——你李怀光是生怕皇帝猜忌,所以才要造反,我又没这样的担心,凭什么跟着你做这种掉脑袋的事? 他马上就将李怀光的密信转交给了皇帝。 李怀光还不死心,接着又派部将赵升鸾偷偷潜入奉天,命他在城内制造混乱,与自己里应外合。 没想到赵升鸾居然也有着和韩游瑰一样的想法,一进城就将此事向城中的唐军主帅浑瑊和盘托出。 浑瑊连忙报告皇帝,并请他尽早离开奉天这个是非之地,前往梁州避难。 随后浑瑊立即开始着手做各种准备,然而还没等他部署完毕,就听说李适一行已经出城西行了——李适这个人虽然很多方面比较一般,但逃命的速度可真是非同一般! 浑瑊只好仓促召集将士,追上去护驾,文武百官也仓促跟随。 场面狼狈不堪。 知道的晓得这是皇帝和大臣在出行,不知道的还以为那是乞丐们在出工! 很快,皇帝逃亡的消息传到了咸阳。 李怀光马上派出三员将领率精锐骑兵前去追赶。 可这三人却故意拖拖拉拉慢慢吞吞磨磨唧唧——那个速度,怎么说呢,要是让他们进行两万五千里长征,估计到孙子辈还不一定到得了! 直到听说李适一行已经安全进入骆谷(位于今陕西周至西南,是关中与汉中之间的交通要道)后,三人才回去复命。 李怀光非常恼火,下令将三人全部撤职。 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他想到了那个多次跟自己作对的李晟。 |
NO.260 李怀光当即上表,强烈反对皇帝来咸阳督战,言语中多有不逊,甚至还带着一丝威胁——有点“你若一定要来,我无法保证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的意思。 这下李适心中更不舒服了。 但直到这时,他还想最后再争取一下,便又下诏加封李怀光为太尉,并赐免死铁券。 没想到这不仅没用,反而起了反作用。 使者刚宣完旨,李怀光就爆发了。 他一把夺过使者手中的免死铁券,将其狠狠地砸在地上:圣上难道是信不过我吗?担心人臣造反才会赐免死铁券,可我李怀光不想造反啊。圣上这么做,莫非是逼我造反? 接着他又命令部队从陈涛斜(今陕西咸阳东)移驻到离长安更远的咸阳城内。 朔方军左兵马使张名振见状再也忍不住了,他当着众将的面,厉声指责李怀光:你不是说不想造反的吗?为什么不去攻打长安,讨平朱泚,反而退到这里,你到底是何居心! 李怀光被揭了老底,顿时恼羞成怒:张名振你疯了! 他当场下令将张名振拉下去处死。 显然,李怀光这次做得实在是太过分了。 很多人以前都还只觉得李怀光是否忠诚不确定,现在则认为李怀光是确定不忠诚。 右武锋使石演芬偷偷派人前往奉天,向德宗李适密报,请求罢免李怀光的兵权。 可这事很快就被李怀光知道了。 石演芬旋即被李怀光诛杀。 如此一来,李适就是再迟钝,也不可能再信任李怀光了。 他加封李晟为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节度使、同平章事(宰相),让他做好与李怀光摊牌的准备。 河中原本是李怀光的辖区,这也意味着皇帝与李怀光已经彻底决裂! 如此一来,李怀光就是再迟钝,也不得不采取行动了。 他派兵趁夜偷袭鄜坊节度使李建徽、神策行营节度使杨惠元的军营,两人猝不及防,只能仓皇出逃。 李建徽侥幸逃脱。 而杨惠元却被追上杀死。 他们的部队则悉数被李怀光吞并。 之后,李怀光又把目光投向了皇帝所在的奉天。 当时奉天城内的大将韩游瑰曾是李怀光的旧部,李怀光便派人给他送了封密信,要韩游瑰在奉天发动兵变。 韩游瑰不傻,当然不可能答应——你李怀光是生怕皇帝猜忌,所以才要造反,我又没这样的担心,凭什么跟着你做这种掉脑袋的事? 他马上就将李怀光的密信转交给了皇帝。 李怀光还不死心,接着又派部将赵升鸾偷偷潜入奉天,命他在城内制造混乱,与自己里应外合。 没想到赵升鸾居然也有着和韩游瑰一样的想法,一进城就将此事向城中的唐军主帅浑瑊和盘托出。 浑瑊连忙报告皇帝,并请他尽早离开奉天这个是非之地,前往梁州避难。 随后浑瑊立即开始着手做各种准备,然而还没等他部署完毕,就听说李适一行已经出城西行了——李适这个人虽然很多方面比较一般,但逃命的速度可真是非同一般! 浑瑊只好仓促召集将士,追上去护驾,文武百官也仓促跟随。 场面狼狈不堪。 知道的晓得这是皇帝和大臣在出行,不知道的还以为那是乞丐们在出工! 很快,皇帝逃亡的消息传到了咸阳。 李怀光马上派出三员将领率精锐骑兵前去追赶。 可这三人却故意拖拖拉拉慢慢吞吞磨磨唧唧——那个速度,怎么说呢,要是让他们进行两万五千里长征,估计到孙子辈还不一定到得了! 直到听说李适一行已经安全进入骆谷(位于今陕西周至西南,是关中与汉中之间的交通要道)后,三人才回去复命。 李怀光非常恼火,下令将三人全部撤职。 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他想到了那个多次跟自己作对的李晟。 |
|
@Ridiculogical 2021-10-27 15:37:28 在那么多番镇造反割据的形势下,朔方军真是一股清流。几个不靠谱的节度使都掀不起大浪 ----------------------------- 是的,可能是经过几次内乱,以及国家有意的削弱,后期朔方军的影响力还是比不上郭子仪时期 |
@黄龙12011 2021-10-27 23:11:54 感觉河东节度使从安史之乱始一直到唐末的李克用,从未背叛过唐朝,为什么呢? ----------------------------- 如果不算安禄山曾经兼任过河东节度使的话,好像的确如此。 不过,我感觉唐朝中后期大多数藩镇还是基本忠于朝廷的。闹事的主要就那几个。 |
@chbtianya 2021-10-28 14:37:19 顶楼主,写的不错。 ----------------------------- 欢迎新朋友,谢谢夸奖 |
感谢大家的支持,下面继续更新 |
NO.261 当时李晟的处境颇为危险。 由于被夹在朱泚和李怀光两支叛军中间,李晟的部队已经成了一支孤军,雪上加霜的是,粮草也快要没了。 部下都劝他尽早离开这个险地:天子都走了,咱们得跟领导保持一致啊! 李晟却坚决不肯:长安是皇家宗庙所在,是天下的根本,如果大家都走了,谁来光复京师! 他命人前往渭河北岸运粮,不到十天就搞到了大批粮草。 这下将士们总算安心了一些。 李晟随即召开誓师大会,在会上他流着眼泪对将士们发出号召:国家多难,我李晟打算与诸位一起戮力勤王,建不世之功,诸位愿意跟从我吗?…… 他那副慷慨激昂的样子,简直可以完美匹配岳飞的《满江红》! 将士们全都深受感染,齐声高呼:唯将军之命是从! 之后李晟率部厉兵秣马,做好了迎战李怀光的准备。 但李怀光却没有来。 不是他不想打,而是他打不了。 史载李怀光为了进攻李晟,曾三次下达动员令,但部下都拒不从命。 他们私下里说:若是让我们去打朱泚,我等肯定会尽全力,但若是造反,我们绝不听命! 对李怀光这个主帅,很多人都极为失望,他们有的还在观望,有的已经开始逃亡——今天二十,明天十八…… 除了部下不听话,令李怀光恼火的还有朱泚。 早在正式造反之前,李怀光就和朱泚经常暗中联络。 那个时候朱泚见李怀光兵多将广,对他的态度比小学生看到班主任还要恭敬,不仅在来往的信函中总是尊称他为兄,还请求他在关中称帝,两人约为兄弟之国,可后来得知部众与李怀光离心离德,朱泚一下子就变脸了,居然狂妄到把李怀光当手下的臣子相待,不仅厚着脸皮给他下所谓的诏书,甚至还妄图征用他的军队! 李怀光气得脸都绿了。 当初对我像舔狗,如今把我当成狗!朱泚,你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不过,再怎么生气,他也只能生闷气。 因为他现在面临的局面非常尴尬。 对内,他担心部众会哗变,对外,又担心那个不怀好意的朱泚和在附近虎视眈眈的李晟,真可谓是内外交困…… 接下来该怎么办? 李怀光有些迷茫。 他召集几位亲信,讨论今后的去向。 节度巡官李景略劝他迷途知返,领兵攻打长安,诛杀朱泚,将功赎罪,再请求皇帝原谅。 但都虞候阎晏却给出了另一个建议,离开关中这个是非之地,归保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河中是朔方军自安史之乱结束后多年来的驻地所在,算得上是李怀光的大本营。 到底该听谁的? 李怀光纠结了很久,最终还是选了第二条路——归保河中。 会议结束后,他私下对李景略说:你的提议,很多人都不赞成,你还是早点离开吧,留在这里可能会有危险!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李怀光不是个无情无义的人。 事实上,他完全算得上是个好人。 但作为大军的主帅,最重要的,是要有清晰的头脑、良好的大局观、和在复杂形势下把握方向的能力。 而这些,他都没有。 他有的,只是匹夫之勇和妇人之仁。 他也许是一个合格的将领,是一个合格的朋友,却绝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 这是小子我的看法。 这可能也是李景略的看法。 在走出营门后,李景略回望军营,忍不住失声恸哭:想不到这支军队会走上这样的道路! 是啊,近三十年来,朔方军一直是忠义的象征,一直是大唐最得力的保护神,曾多次挽救危局,拱卫朝廷,可现在却在李怀光的带领下走上歧途,这怎能不让人感到痛心! 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
@钱曲波 2021-10-29 08:03:18 山西是大唐龙兴之地。李怀光能站住吗,肯定站不住。 ----------------------------- 迟早的事 |
@卢清江 2021-10-29 16:54:46 叙述的详略得当。 ----------------------------- 谢谢夸奖 |
@ty_天天95 2021-10-30 10:32:55 打卡 ----------------------------- 多谢老朋友支持 |
|
天涯不知怎么回事,又发不上去,只能截图了 |
首页 上一页[49] 本页[50] 下一页[51] 尾页[7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