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玄宗宰相》 官场斗争、开元盛世 长篇原创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玄宗宰相》 官场斗争、开元盛世 长篇原创[第4页] |
作者:ty_古菱花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1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唐玄宗听完御史中丞的奏报之后,沉思半晌,他认为魏知古在铨选这件事上,做得非常不好,单是收受贿赂这一条,就可以治其死罪,不过,考虑到其曾协助过自己诛杀了太平公主,是一位有功之臣,所以他还不想将其置于死地。 ????于是,在几天之后,唐玄宗下了一道诏书,将魏知古从吏部尚书降为工部尚书。 ????在唐朝,六部的排名顺序为吏、户、礼、刑、兵、工,吏部排在首位,权力最大,工部排在末尾,权力和地位最低。 ????魏知古在被降为工部尚书的同时,还被剥夺了宰相职权,这样一来,他就失去了原来的权势,再也不能和姚崇争抢首辅宰相的位置了。 ????当时,唐朝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负责发布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下辖六部,负责政令的执行。 ????三省的长官都是唐朝的宰相,此外,如果有人被加封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入朝廷权力的中心,也可以被称宰相。 ????在武周时期,姚崇就是通过加封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获得了宰相的称号。 ????现在姚崇担任的是紫微令,就是中书令,为中书省的长官,所以他的这个宰相,比那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还要高级许多,确切来说,就是一位货真价实的宰相。 ????魏知古身在官场,因为过错而被降了职,自己也感到羞愧,于是他闭门不出长达数月,皇帝非常理解他的心情,便让工部侍郎代理了尚书的工作,因为皇帝认为,让魏知古闲置一段时间,好好反思一下,也不是一件坏事。 ????事后,姚崇又向玄宗皇帝请罪,说铨选这件事,本是自己儿子做事考虑不周,送礼请托,可是陛下却处罚了魏知古,这件事如果让天下人知道了,一定会认为是陛下偏袒了臣,所以臣请求辞去宰相之职,希望陛下能够恩准。 ????对于姚崇的请求,唐玄宗并没有批准,他对姚崇说,爱卿之意,朕知道了,但铨选之事错在魏知古,不在爱卿,所以爱卿不必忧虑过多,至于天下百姓,他们自有明面是非的能力,不会错怪爱卿。 ????由于唐玄宗采用了姚崇“不用功臣”的建议,继魏知古被罢相后,刘幽求也被降为虚职,任太子少保。 ????太子少保并无实权,是一种荣誉性的官职,该职与宰相的权力相比,差得远了,为此,刘幽求十分不满,他口出怨言,批评皇帝背信弃义,看到江山稳固了,便狡兔死走狗烹,早知如此,自己当初就不该帮助其绞杀韦氏集团。 ????刘幽求的怨言很快就传到了唐玄宗的耳中,唐玄宗经过慎重考虑后,认为他不适合留在洛阳,便将其降为睦州刺史,同时,为了起到警示作用,还削去了给他实封的六百户。 ????刘幽求心眼很小,不是一个心胸豁达的人,在接连受到贬谪之后,他难以接受,为此,终日抑郁不欢,气愤不已,最后气死在了前往睦州的路上。 ????事后,唐玄宗为了表彰刘幽求在唐隆政变中的拥护之功,追赠其为礼部尚书,并赐谥号为文献。 ????不过,姚崇却认为,刘幽求是一位担任过宰相的人,只能伸不能屈,抗挫折能力太弱,还没有达到一个做大事的人应有的基本素质。 ????此外,还有一个人,名叫钟绍京,他和刘幽求一样,都是唐隆政变之中,绞杀韦氏集团的功臣,当初,刘幽求获封徐国公,而钟绍京则获封越国公。 ????不过,钟绍京在掌权之后,却并不是一个好官,他恣情赏罚,深被百姓所厌恶,姚崇对其为人为官,也早有耳闻,姚崇和绝大多数人一样,很不喜欢这位越国公爵。 |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
????为了与民除害,姚崇便向唐玄宗奏报了钟绍京的种种劣行,包括其赏罚不公、为刘幽求抱不平等事。唐玄宗知道后,认为钟绍京和刘幽求是一丘之貉,这些参与政变之人,天生都有反骨,留着他们,早晚都是朝廷的隐患。 ????于是,为了朝政的安宁,唐玄宗便下令,贬黜钟绍京为绵州刺史,同时剥夺了他的爵位,将其逐出了京都。 ????接二连三的“定策功臣”遭到贬黜,朝中大臣也都看出了皇帝的心思,于是,那些曾经跟着唐玄宗参与过政变的功臣,也都收起了锋芒,为人处世处处小心,生怕一个不小心,也会遭到同样的贬黜。 ????当初,姚崇从新丰回到洛阳之时,朝中有四位宰相,姚崇、张说、刘幽求和魏知古,经过唐玄宗和姚崇的一番运作后,另外三位宰相都不能和姚崇争锋了,唐玄宗看着朝中的新秩序,感到十分满意,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充分任用姚崇这位吏治派宰相,革除弊政,重塑朝纲! ????不过,朝中只有一位宰相肯定不行,于是,在姚崇的推荐下,唐玄宗加封了兵部侍郎卢怀慎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将其升为宰相,从此以后,便开启了姚崇、卢怀慎两位宰相,辅佐唐玄宗的朝野新格局。 ????卢怀慎天生聪慧,年纪轻轻就考上了进士,后来历任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兵部侍郎等职。 ????在唐睿宗李旦时期,姚崇为兵部尚书,卢怀慎为兵部侍郎,姚崇便是卢怀慎的顶头上司,本来卢怀慎也是一位干吏,可和姚崇一比,就差了许多,不过跟着姚崇干,他也轻松了许多,为此,他还是很喜欢姚崇这位领导。 ????在姚崇眼中,卢怀慎为人聪慧,办事妥当,且谨言慎行,是一位令人满意的下属,于是,在其掌权之后,第一时间就把卢怀慎提拔为同中书门下三品,为的就是让其继续做自己的下属。 ????在政务方面,唐玄宗和姚崇负责制定计划,而卢怀慎则主要负责后续跟进,确保计划和政令的执行,在遇到大事的时候,他一般都听姚崇的,不与姚崇争论,也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 ????为此,有人讥讽他,说他是“伴食宰相”,身居高位,却碌碌无为。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卢怀慎的“伴食”是一种为官之道,他不与上司争论,不抢功,不争锋,面对任务,全面执行,不打折扣,这样做虽然不会名流千古,却也是最为稳妥的做法,其实,姚崇欣赏的,就是他这种“伴食”的品质。 ????此外,卢怀慎还是一位清廉的宰相,其家中,门无遮帘,饮食无肉,妻儿饥寒,生活得还是比较清苦。 ????当初,他与魏知古一同主持朝廷的铨选工作,在魏知古趁机大肆敛财的时候,他却是一股清流,拒收一切礼品,闭门谢客,最终魏知古遭到了贬黜,而他却全身而退,还顺利完成了铨选任务。 ????事后,唐玄宗认为他是一个可以信任之人,便让他兼任了吏部尚书,还给他封了一个爵位,为渔阳县伯。 ????于是,卢怀慎摇身一变,成了伯爵,人生至此,可以说是非常成功了。 ????不过,卢怀慎好歹也是一位宰相,凡事都推给姚崇和皇帝决断,似乎有点尸位素餐的意味。 ????后来,在一次姚崇生病请假的时候,他面对堆积如山的文件,感到十分惶恐,连忙向唐玄宗说出了实情,他说自己的才能不如姚崇,所以政务之事,还要请陛下和姚相进行决断。 ????年轻的唐玄宗是一位英明君主,他明白姚崇与卢怀慎的分工,卢怀慎的主要工作就是辅助姚崇,所以重大的政事,当然不能由其决断,随后,唐玄宗安慰卢怀慎,说朕本来就是把天下之事委托给姚崇一人,所以爱卿只要对百官起到镇抚作用就足矣。 ????事后,唐玄宗让人挑了一些紧要文件,送到了姚崇的府宅,命其在家办公,即刻决断。 ????姚崇接到诏命后,不敢耽搁,他处理政务快如流水,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将积压的急件全部处理完毕,卢怀慎看着文件上的批复,不禁感慨, 说姚相不愧是首辅宰相,在病中,依然可以处理政务、掌控全局。 |
不知道为什么,今天更新了两次,都没有了 |
第九章 任崇以政 那年冬季,洛阳城内下了一场大雪,瑞雪兆丰年,位极人臣又心怀百姓的姚崇,心情格外舒畅。 那时,卢怀慎兼任吏部尚书,主管官员的考核和选拔,按照惯例,那年要提拔一批官员,于是,他根据每一位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草拟了一份名单,交给了姚崇审核。 几天前,邠王李守礼的僚属犯法,姚崇一番了解后,认为邠王府的管理很差,便想调换一下邠王府长史,他看了一遍卢怀慎报上来的名单,发现梁州都督源乾曜政绩突出,且执法严明,打算将其调任至邠王府。 不过,李守义是唐玄宗的堂兄,皇亲国戚,而且还有邠王的爵位,姚崇想了想,认为如果要更换其王府长史,最好还是要向唐玄宗奏明,得到皇帝的应允后,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于是姚崇便拿着那份名单,去往了皇宫,准备向唐玄宗请示一番。 洛阳皇宫名为紫微城,紫微城内红墙黄瓦,禁卫森严,不过,在唐玄宗休闲的宫殿之内,也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当时,唐玄宗在大殿之上,一边吃着瓜果梨桃,一边欣赏着台上美女曼妙的舞姿,他手里跟着节律打着拍子,全神贯注,并未注意到姚崇的到来。 姚崇并不敢贸然打搅唐玄宗的雅兴,便请求高力士给通报一声。 高力士是一个精明的小太监,他轻声轻脚走到了唐玄宗的身边,小声禀报了姚崇的来意。 唐玄宗回头了看了姚崇一眼,姚崇立马找准时机,赶快上前,重点表达了自己打算更换邠王府长史的想法。 说完后,他忐忑不安地侍立在旁边,迫切地等待着唐玄宗的答复。 可是,唐玄宗就像没有听到姚崇的奏报一样,手里继续打着拍子,并对高力士说,今年梨园编的曲谱还应该再改进一下,伶妓的数目也应该继续扩充,几个月后,朕要在洛阳举行一场庆典,接受万国来朝,到时候演奏的歌舞,必须要全面体现大唐盛世的恢宏气象。 姚崇见唐玄宗没有搭理自己,以为皇帝对于他的主张并不认同,伴君如伴虎,姚崇感到心中害怕,一时间竟手足无措。 高力士看在眼里,连忙小声劝谏唐玄宗,说姚崇宰相肩负国家重任,陛下应该多和宰相沟通。 这时,宫殿内的歌舞也结束了,唐玄宗伸了一个懒腰,扔给姚崇一个桃子,姚崇立马伸手接住。 这时,唐玄宗说话了,他说爱卿身为紫微令,执掌朝政,遇到军国大事,应当与朕商议,可是,像任用邠王长史这样的小事,爱卿自己决断就好了,完全没有必要来烦扰朕。 说到这里,他还补充了一句,说爱卿的那份名单,朕也不用看了,爱卿选贤任能,并无私心,朕一概照准,名单直接发给吏部,就可以进行官员的调动了。 那年姚崇六十多岁,而李隆基只有二十八九岁,两人之间的年龄差,让唐玄宗对姚崇格外信任,面对唐玄宗的放权,姚崇一边是战战兢兢,另一边也倍感欣喜。 |
鉴于网友们发现的问题,我把帖子里有问题的图片都折叠隐藏了,欢迎大家继续批评指正。 |
????姚崇认为更换邠王长史是一件重大的事,便与卢怀慎一起召见了源乾曜,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考察。 ????在吏部,源乾曜神态清明,气质爽朗,回答问题有条不紊,姚崇和卢怀慎很喜欢这位梁州都督,在与邠王稍作沟通后,就把源乾曜派到了邠王府,任长史,同时,还让其兼任了少府少监,打理皇室私财和生活事务。 ????源乾曜在履行少府少监职责之时,与大内总管高力士颇有交集,在工作中,高力士发现源乾曜为人低调,办事麻利,是一个可靠之人,于是,他向唐玄宗讲述了源乾曜的优点,唐玄宗感到好奇,在一个黄昏时刻,抽时间召见了源乾曜。 ????源乾曜第一次拜见皇帝,表现得极为镇定,唐玄宗听闻其为进士出身,便想考一考他的文采,让其当庭作诗。 ????稍作思考后,源乾曜张口就来,即兴赋诗一首,其中有两句,日霁庭阴出,池曛水气生,唐玄宗听后,拍手叫好,然后对源乾曜说,爱卿才华出众,诗作意境深远,朕最近在梨园组建了一支歌舞团队,爱卿如果感兴趣,可以随朕去指点一番,为宫廷增添几分欢乐。 ????源乾曜见唐玄宗兴致很高,便奉命随行,去往了梨园。 ????梨园之内,十几位伶妓粉面红唇,正在排练新编的曲谱,唐玄宗驻足静听,耳畔传来丝竹管弦之声,那曲调音韵悠扬,令人浮想联翩。 ????后来,在源乾曜少府少监的职责之内,便有了主管宫廷乐工、伶妓的一项内容,工作内容就是协助唐玄宗排练曲艺歌舞。 ????至此,源乾曜已经身兼数职了,一方面他要整顿邠王府的纪律,另一方面要打理皇室财产和生活事务,此外,他还要给唐玄宗排练歌舞,不过,他在切换各种角色的过程中,却显得游刃有余,其能力,姚崇看在眼里,不禁深深敬佩。 ????姚崇隐约可以预见,源乾曜的仕途绝对不止于此,将来,唐玄宗一定会对其大加重用,并让他来处理国家大事。 ????没过多久,源乾曜果然因为政绩卓著,将邠王府治理得井井有条,受到了唐玄宗的大加赞赏,唐玄宗随即加封其为安阳郡公,并将其调任为京兆府尹,让其全面负责京城的管理工作。 ????至此,源乾曜成了一名举足轻重的朝中大臣,不过,他并未因此得意忘形,而是继续保持低调行事的办事风格,在朝野上下,受到了一致好评,连姚崇也连声称赞,说自己提拔的官员不计其数,不过提拔了源乾曜,却是自己感到最有成就的一件事。 ????不过,姚崇在说完这句话之后,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说错话了,因为提拔官员、伯乐识人,体现的应该是皇帝的慧眼,而非宰相之功,为此,他连忙向唐玄宗请罪,说自己言语不慎,说错话了,还请陛下治罪。 ????对于姚崇这位中书宰相,最初,唐玄宗确实心有戒备,因为宰相把持朝政、大权独揽之事,在各个朝代都经常发生,不过,在经过一番观察之后,唐玄宗发现,姚崇并不是一个结党营私之人,他事事汇报,面对皇帝,没有丝毫隐瞒,令唐玄宗感到十分可靠。 ????听到姚崇的请罪之言,唐玄宗摆了摆手,说爱卿不必过度紧张,朕任你为紫微令,就是把天下交给爱卿了,所以,只要爱卿为大唐社稷尽心尽力了,即使意外出现了一些错误,朕也不会责怪,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便是如此。 |
????在得到唐玄宗的信任和授权后,姚崇着手进行改革,当时大唐虽然华丽繁盛,但是由于奢侈浪费和广建殿宇,国库已经见空,他经过一番了解后,倡导的第一件事就是厉行节俭。 ????国库空耗,最应该率先践行节俭的就是皇宫,不过唐玄宗却是一位讲究华丽的君主,姚崇担心皇帝不同意,不过他想来想去,认为此事势在必行,而自己要做的,就是说服皇帝,得到皇帝的支持,随后,他在一次朝会上,奏明了自己关于推行节俭的想法。 ????唐玄宗坐在纯金龙椅之上,集仙殿内雕龙画凤,装饰华丽,他听完姚崇的奏请后,当即拍板,表示全力支持宰相工作,他说推行节俭,一定要推广到民间,而想要倡导全民节俭的风潮,皇室必须为表率! ????于是,唐玄宗当即下令,让高力士、源乾曜等人,积极配合宰相姚崇,全力推行宫廷节俭,为天下百姓树立榜样。 ????朝会过后,姚崇、高力士和源乾曜在紫微省一番商议后,草拟了一份奏折,内容就是推行节俭的各条措施,三人认为并无异议之后,便由姚崇呈报给了唐玄宗。 ????唐玄宗看过之后,未改一字,直接发了一道诏令,内容就是:天子的车马,衣服上的金银装饰,全部毁铸,以充盈国库,后妃以下,严禁穿戴珠玉、金银和锦绣。全国上下,反对奢侈浪费,推行简朴风尚! ????诏令一下,洛阳城内纷纷效仿皇家,简朴之风渐行,一些暴利的奢侈品店铺,也在官府的要求下,摘下了硕大的鎏金牌匾,关门大吉了。 ????连唐玄宗的一日三餐,也有所削减,刚开始,唐玄宗见晚上的膳食少了七八道菜,还以为是内侍省给克扣贪污了,他让高力士说明情况。 ????高力士胆战心惊,连忙奏明,说这是宰相姚崇推行节俭的内容之一,在保证御膳质量的同时,缩减菜肴的数量,减少浪费。 ????闻言,唐玄宗微微皱了皱眉,他知道推行节俭是好事,可是削减了皇家排场,他身为一代帝王,在心理上,一时间还是不容易接受。 ????那晚,唐玄宗只是简单吃了几口,就让人撤下了菜肴,高力士见皇帝脸色不好,小心翼翼地说,如果陛下不同意此举,奴才可以让御膳房恢复膳食规格,保全陛下的体面。 ????唐玄宗想了想,深吸了一口气,说不用了,就按姚崇的意思办吧,宫廷的奢靡之风太盛,确实该改一改了。 ????由于唐玄宗以身作则,姚崇的节俭政策初见成效,不过,凡事都可能遇到阻碍,在民间,一些富庶的商人依然穿金戴银,奢侈浪费。 ????其中有一个人,名叫王元宝,他是洛阳城内有名的富商,早年靠贩卖琉璃起家,后来逐渐发展,达到了富可敌国的地步。 ????那时,王元宝为了炫富,不但穿金戴银,连家里的庭院都是由铜钱铺就,而且他还有一个爱好,喜欢金质器皿,他吃饭用金碗,喝茶用金壶,就连其洗脚盆都是金的,其生活的奢侈程度令人咋舌。 ????王元宝的这种情况,传到了姚崇的耳中,姚崇经过一番调查,确认了王元宝的奢靡状态,他认真思考一番后,认为富商的这种炫富行为,会在民间形成不良风气,所以必须进行遏制。 ????于是,姚崇下了一道政令,要求王公、文武百官及富裕士庶,禁止穿戴和使用金银物品,反对一切奢侈浪费行为,违者杖责八十,情节严重者,杖责一百。 ????在唐朝,杖责八十乃至一百,是十分严厉的刑罚,如果一个人被杖责八十,基本上就被打死了。 ????这条政令发布之后,绝大多数富商都收敛了自己的行为,不过,王元宝仗着自己是洛阳首富,认识很多皇亲国戚,认为即使是犯了王法,当时的官府也不会拿自己怎么样,于是,他依旧我行我素,在洛阳城内四处招摇,很快就引起了唐玄宗和姚崇的注意。 |
????那时,唐玄宗正因为日常开销被缩减,宫廷华丽程度大减而心情郁闷,他听说东都之内,竟然有一个富豪比自己过得还奢侈,便气不打一处来,于是他召见了王元宝,要与其谈谈心。 ????王元宝听说皇帝要召见自己,觉得这是一件有趣的事,因为他见过很多王公贵族,却没有见过皇帝,这次去皇宫里逛一逛,正好开开眼。 ????为了体现自己富豪的身份和体面,他在进宫之前,还特意穿上了奢华的锦绣长衣,他看了看铜镜之中的自己,光彩照人,红光满面,俨然一副财神爷的模样,于是,他嘴角上扬,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那天,唐玄宗在梨园之内,接见了王元宝,在皇帝眼中,这位洛阳首富嘴宽鼻厚,肚子浑圆,好似一头待宰的豚彘。 ????唐玄宗知道王元宝有钱,但不清楚其富有的程度,便让王元宝形容一下自己的财富。 ????王元宝最喜欢谈论自己的钱财,他向皇帝禀报,说小人家中的绢布不计其数,就是将南山之树,每一株都系上绢布,树都被系尽了,小人家中的绢布依然还有很多。 ????当时,姚崇就侍立在一旁,他看着王元宝手上硕大的金戒指,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富商居然如此胆大妄为,前来拜见皇帝,也敢穿金戴银?这分明就是与朝廷公然对抗的行为! ????为此,姚崇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惩治一下这位富商,让其知道官府的厉害。 ????随后,唐玄宗并未多言,他请王元宝看了一场梨园伶妓新排的歌舞,那天,王元宝眉眼弯弯,满是笑意,他以为皇帝是欣赏其赚钱的能力,从而在竭力地拉拢自己。 ????不过,梨园内的演出很快就结束了,在王元宝走出宫门的那一刻,两旁的官兵立马把他架了起来。 ????这时,姚崇走到王元宝的面前,他宣读了皇帝的圣旨,说王元宝违反朝廷禁令,生活奢靡,在民间形成了极为不好的影响,按照的禁令,现予处罚,杖责一百! ????听到这里,王元宝被吓得全身瘫软,幸好还有官兵架着他,让他没有直接摔在地上。 ????那天,王元宝的惨叫声在宫门外持续了半晌,打到最后,其口鼻都流出了鲜血,不过,唐玄宗和姚崇并没打算要其性命,便给他留了一口气。 ????王元宝被送回家后,疗养了半年,人参、灵芝等补品,使用得不计其数,最后总算保住了性命,从此以后,他也学会了低调和收敛,再也不敢和朝廷公然作对了。 ????在王元宝卧床养病的这段时间,姚崇也并没有歇着,他奉旨对王元宝的商铺进行清算,以垄断经营和欺行霸市等罪名,收缴了王元宝的大部分财产,王元宝富可敌国,干掉这个钱袋子,国库迅速充盈了起来。 ????唐玄宗在看完户部报上来的国库账目之后,顿时感到心情舒畅,他心想,有了国库的这些钱,朕就不用再束手束脚了,盛世就该有盛世的样子,岂能因为钱财而困住了手脚? ????那天晚上,姚崇向夫人郑氏讲了关于王元宝的故事,郑氏听后,静默半晌,她问姚崇,说朝廷这样做,是不是有点太狠了?打了富商一百廷杖,又查抄了其资产,基本是要了富商的性命。 ????闻言,姚崇的态度很坚决,他对郑氏说,矫枉必须过正!惩治王元宝这样的人,必须要下猛药,良药苦口利于病呀! ????姚崇推行节俭的政令非常成功,不过这只是其小试牛刀,当初,他曾在新丰行营,向唐玄宗提出了“十事要说”,包括为政先仁义、不求边功、中官不预公事、国亲不任台省官、行法治、租庸赋税之外杜塞贡献、寺庙宫殿止绝建造、礼接大臣等内容。 ????至此,唐玄宗已经兑现了当初的承诺,让姚崇担任了中书宰相,而接下来,姚崇要做的就是按照“十事要说”的思想,全面进行改革,选贤任能,兴利除弊,将大唐推向一个全新的盛世,实现其人生抱负,造福天下苍生。 在姚崇居中的宅院之中,有一株半百之年的梅树,在那个寒冷的冬季,那株老梅忽然开满了红白之花,姚崇闻着幽幽的花香,心醉不已,那一刻,他觉得自己的前世就是一株老梅,在苦寒之时,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 ? |
欢迎讨论和点赞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1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