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三国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很好看(长篇连载)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三国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很好看(长篇连载)[第12页]

作者:蓝水飞舟
首页 上一页[11] 本页[12] 下一页[13] 尾页[2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宛城之战】
    曹操兵不血刃地降伏了张绣,这时候距离他实行“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战略才几个月,一出师不费吹灰之力就取得了成功,便飘飘然起来了。
    张绣无条件投降了,事情本应该就此了结,按以往的作风来看,曹操应该打道回府,留下一些部将来给张绣办理投降手续即可。
    但曹操这一次却没有班师回许都,而是兴致勃勃率军进驻宛城,如果仅此而已,这也没有什么问题,毕竟曹操头一阵子还加班加点工作,现在顺道来宛城看一下风景,当做出门旅游放松一下紧绑的神经也无可厚非。
    不过,在宛城旅游的曹操,他在游山玩水之余,还干了两件蠢事。
    我们知道,人一旦得意就会忘形,一旦忘形就会干出蠢事来,曹操也不例外。
    曹操干的两件蠢事:一是公然霸占张绣的寡婶(亡叔张济的老婆),各位读者请想一想,人家张绣大小好歹也是一个军阀,如今刚一投降,曹操就把人家不放在眼里,这对张绣来说无疑就是一个屈辱;二是用重金拉拢张绣的亲信部将胡车儿,加意策反张绣的干将,想架空张绣,这让张绣心生疑惧,认为曹操想要收买自己的亲信刺杀自己,感到莫大的威胁。
    曹操的一系列骚操作,令张绣羞愤交加,火冒三丈:我叔父刚去世没多久,你就开始对我婶娘动手动脚,伸出咸猪手,这不是往我头上泼粪吗?想挖老子墙角,收买我身边人来刺杀老子,没门儿!
    反了,反曹操他娘的!
    张绣又羞又怒,心生反意。
    这时张绣的谋士贾诩劝他不要激动,只要按这个办法去实施,曹操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张绣问道:“此计何出?”
    贾诩答道:“此事关系重大,不可泄漏。只需如此如此操作,保证万无一失。”然后在张绣的耳边小声说出他的计谋来。
    张绣听后大喜道:“先生妙计,曹贼死矣!”
    次日,曹操坐在帐中饮酒作乐,张绣的寡婶也陪伴在曹操的身边,连日来曹操得到张济的漂亮遗孀,终日沉醉在温柔乡里。曹操也是一个好色男人,他看见人家美女年纪轻轻就守寡,本着博爱精神,抚慰一下寂寞中的美人,共续一段英雄与美人的佳话,在中国的罗曼谛克史上留下一段风流韵事。如果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熟知中国历史的话,我估计这个故事可以给他提供创作的素材,可以写着中国版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
    张绣来到了曹操的营帐外面,有事求见。
    曹操此时正在欢乐之中,有点不耐烦的问道:“有话就赶紧说。”
    张绣说道:“新降的士兵经常逃亡,请求老大允许我把本部移屯中军。”
    曹操不加思考就答应了:“都是自己人,没问题啊。”
    张绣又说道:“部队中车辆少而载重多,请求允许让士兵们把铠甲都穿在身上,武器都拿在手中,这样减轻士兵们的运输劳苦。”
    曹操没有怀疑,答道:“都是自己人啊,就照着你所说的去做吧,没有什么重大事儿就不用过来请示了。”
    曹操一一照准了张绣的请求。
    于是张绣移屯他的部队靠近曹操的中军,分为四寨,这隐隐之中就对曹操的中军主帅大营形成了包围之势。张绣紧锣密鼓的秘密准备着叛变。对于张绣起反意这事儿,曹操被蒙在鼓里。
    万事俱备,只差时辰。时辰一到,刻期举事!
    张绣按照谋士贾诩的计谋布置好一切后,只需等待暮色降临后,就可以洗刷他的耻辱。
    为了这一刻的到来,张绣忍声吞气多日,默默的忍受着欺婶之辱和受辱之怒。
    张绣在投降曹操十多天后的一个月黑风高夜,决定叛变,找回属于他的尊严!
    是夜曹操在他的中军大营中与张绣的寡婶饮酒作乐,忽听大营外战马嘶鸣,人声杂乱,紧接着寨内呐喊声响起,曹操知道大事不妙,急忙叫来保镖团长典韦。
    突然之间,曹操中军大营四周草车着火,四下里火起,杀喊声四起。
    此时张绣已经按着贾诩的计谋叛变,集中兵力攻打曹操的中军大营。曹操仓促之间已经来不及指挥大军反扑,对于张绣的突然发飙,这是在曹操的意料之外的。
    曹操此时得意忘形,早就放松了戒备,被张绣打个措手不及,一点提防都没有。张绣直接杀进曹操的中军大营,眼看曹操就要挂掉之时,保镖团长典韦接到急救消息匆忙赶过来。
    典韦是一个猛男,膂力过人,有万夫之勇,幸亏典韦带着保镖团十几个成员过来,每个保镖都以一当十和张绣叛军死磕到底,殊死恶战,才暂时挡住了张绣的攻势,为曹操赢得逃命的时间。
    不久典韦手下的保镖死伤略尽,而典韦全身上下被刺中了几十枪,兀自死战不退,充分发挥革命战士轻伤不下火线,重伤死在战场的大无畏精神。双方短兵接战,典韦用刀砍叛军都砍出缺口不能再用了,随即弃刀,双手挟着两个叛军当武器来迎敌,用人体武器打死几个叛军。张绣的士兵们看见典韦这么威猛,都不敢近前,只好远远放箭射他,瞬时箭如骤雨,典韦被射成刺猬。典韦瞋目大骂叛军,犹死还守拒寨门,血流满地而死。由于典韦的战斗力太恐怖了,就算是死翘翘了,张绣的士兵们心有余悸,还没有一人敢从大营前门进去,只能绕道从寨后而入。
    正是由于典韦的死战,才为曹操创造了逃命的机会。曹操借着张绣叛军应接不暇的空隙,率着一些贴身轻骑逃走。
    张绣率军在后面紧追不舍,曹操在前面逃命,张绣在后面放箭,上演一场追逐大戏,这不愧是古代版的“速度与激情”的戏码。曹操在逃亡过程中,右臂被射中一箭,但更加可悲的是他的座骑“绝影”被射死,扑地倒毙,看来曹老板的大宛良马还是比不上现代的劳斯莱斯。
    曹操没有了跑路工具,眼见就要束手就擒,这个时候他的长子曹昂挺身而出,主动将自己的座骑让给父亲。其实曹昂是把生存的机会让给了父亲,于是曹操得以逃脱。曹昂在后面步行断后,保护其父脱身于宛城,最终寡不敌众,被叛军砍为肉泥。与此同时,曹操的侄子曹安民也在断后的路上力战而死。
    曹操不仅负伤狼狈不堪逃命,还搭上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以及保镖团长典韦的性命!
    月黑偷袭夜,曹操夜遁逃。
    欲将轻骑追,大雪满弓刀。
    曹操在逃回舞阴大营后痛哭道:这一切都是我的过错,典韦死的太悲惨了!
    其实曹操应该说的是:都怪我色迷心窍,一时精虫上脑,干了如此糊涂事才导致张绣叛变的。
    当然这话儿不能在台面上说出来的。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色字头上一把刀,曹操这次产生尝尝鲜的做法,让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众人听了皆悲伤,嗟叹不已。
    其实张绣这次反叛无可厚非,正是因为曹操的一系列骚操作才使得张绣降而复叛。张绣的复叛也恰恰说明,他是一个有羞恶廉耻之心的男人。
    春风冷,心有余悸,深夜遇袭满地血;举头四顾,尸横遍野,叹典韦,惜亲人,皆因我而起!
    曹操悲痛欲绝,在他痛不欲生之时,有士兵慌慌张张的跑过来对曹操说道:“于禁叛变了!”
    于禁叛变了?
    曹操大吃一惊,差点跌落在地,于禁是他的得力大将,可谓是他的左膀右臂,如果于禁这个时候叛变,不是要曹操的老命吗!
    曹操虽然不大相信,但绝对不能马虎,做着最坏的打算。
    这是什么情况呢?
    其实这是一起典型的恶人先告状的事件。事情是这样的:张绣反叛,曹操战斗失利败退回舞阴,在部队溃乱不堪之时,曹操的青州兵由于没人管辖,这群由黄巾军改编后的青州兵趁火打劫,乘机抢掠曹操的其他士兵,沿途打起了秋风来,恢复了他们本来的面貌,变成了一支没纪律的黄巾贼,所以于禁非常愤怒,对部下发布围剿命令:“青州兵也属曹公统辖,他们还敢趁乱作贼吗?”便领兵声讨他们,追责他们的罪过。
    于是就有了上面青州兵向曹操告状于禁叛变的事儿。
    青州兵恶人告状的事情传过来时,于禁的属下非常担忧,有人劝于禁说:“老大,青州兵已经告了你的状了,应该赶快去曹公那里分辩,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于禁答道:“现在敌人还在后面,张绣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追来,不先防备,用什么来抵抗敌人呢?况且曹公那么明智,他们诬告我又有什么用!”
    于禁先设立营垒,没有按时去拜谒曹操,等到壕沟营垒都安排就绪,把防御工作都安排妥善之后,才过去拜见曹操,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向曹操禀报。
    曹操听了于禁的禀报,非常高兴的说:“淯水的危难,我已经惊慌失措,你能在混乱当中整顿军队,责讨抢掠的暴行,安营筑堑坚守阵地,有不可动摇的节操。即使是古代的名将,也不可能做得更好!”于是叫来了行军书记,在功劳薄上记录下于禁的功劳,累计于禁的前后战功,封为益寿亭侯。
    这次战争就是宛城之战,又称“淯水之战”,以曹操损兵折将而结束。此战可谓是曹操一生中最耻辱的一次战争,比后来的赤壁之战更让曹操觉得耻辱。这一次战争,曹操不仅被打的丢盔卸甲,他本人都差点命赴黄泉,连他最中意的接班人长子曹昂也在此战中殒命。多年后曹操想起来,还心有余悸。长子曹昂战死,此战对曹操的心理创伤远大于战场上的失败,以致于后来曹操临死之前还对曹昂念念不忘,还耿耿于怀此战的溃败。
    无奈之下,曹操下令班师,率军返回许都。
    宛城之战是曹操一生耻辱之战,“北地枪王”张绣绝地反杀,以曹操的惨败而告终。
    第二十五章 袁术称帝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正月,曹操在宛城之战遭遇惨败,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以及大将典韦等人战死,败退回许都,实力受到一定的影响。
    这个时候,有一个野心家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称帝。其实在这个乱世之中,有资本的人都想开创一番大事业,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成就。但在这些土豪地主们当中,有一个人的野心最大,野心大到要当天下第一把手,他就是袁术。
    此时袁术看见他的北边的邻居曹操溃败回家,心想终于不用看对手曹操的脸色了。而南边的邻居荆州牧刘表不足为虑,他只会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肯定不能拿自己怎么样的,总而言之,此时此刻是称帝的好时机。
    袁术想当皇帝,也不是一天两天头脑发热忽然兴起这种想法的,为了称帝,袁术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
    【袁术的准备】
    早在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冬,李傕和郭汜在弘农郡的曹阳涧一带打败回老家的汉献帝及公卿百官时,袁术就以为称帝的时机已到,召集部属们来开会。会议主题:谁来当皇帝?
    大家接到袁术的开会通知后,准时来到会议厅里等待袁老板的到来。袁术看见人来齐了,便大声的对部属们说道:“现在刘氏天下已经衰微,汉室气数已尽,天下大乱四海鼎沸,全国形势纷扰混乱,我袁家四代都是正国级干部,天下老百姓们都愿归附于我。我想秉承天意,顺应民心,现在就登基称帝,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袁老板公然把称帝的想法说出来,众人听了这番话,都低着头,谁也不敢说些什么反对的话,只有他的秘书阎象发言道:“当年周朝自其始祖后稷直到周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他们可说有两分,可他们还是小心翼翼地做殷商王朝的臣子,服从事奉殷天子。老大您虽然累世高官厚禄,但恐怕还比不上姬氏家族那样昌盛;况且眼下汉室虽然衰微,但也不能与残暴无道的殷纣王相提并论吧!”
    阎象这番话说的有理有据,袁术被驳得哑口无言,只好不吭声,心里却是非常恼怒,这个不识相的家伙,你拿着我的俸禄,不替我说句好话就罢了,你是不是不要饭碗吃饭了?虽然袁术很愤怒,但也不好当众发作,阎象所说的都是事实啊。
    当然,这个会议只不过是袁术称帝前试探部属们的反应,他的真正的准备工作是积极扩充自身的实力。
    这些年来,袁术为了称帝已经准备了很久。或许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袁术反对袁绍韩馥拥立刘虞为帝时就已经有了称帝的想法,只是当时他的实力不够强大,压抑在心中没有对外说。而如今,一切都不同了,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曹操被张绣打败,袁绍和公孙瓒在拼死争夺北方四州,犹若寡断的刘表看家守户,孙策在江东单干,同时其他的军阀自顾不暇,不选择这个时机称帝还待何时?
    此时的袁术,才是真正的大户人家,治下有数百万人口。在当时人口就代表着生产力跟战斗力,后来的三国归晋,说到底还是实力差距太大,以至三分归一,由此可见袁术是当时几个少有的超级大军阀之一,甚至比起曹操来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个时候的袁术,正值鼎盛时期,占据了扬州六郡、豫州的汝南、陈国和沛国三郡、还有徐州的广陵和下邳两郡,地盘横跨三大州,总共计十一郡,可谓是当时最为强大的一股势力。这些地区大多数是受到战争影响最小的区域,也是当时最富饶的地区,无论是人口密度还是经济发展水平,都在全国的平均水平之上。
    淮南地区土地肥沃、水利条件极好,是有名的鱼米之乡,这片地区战乱波及较少,社会稳定,百姓富庶,其中汝南是东汉第二大郡,实力相当于现在的上广北,真正的国家一线城市。更加可怕的是,袁术还拥有了强大的战争武器——带甲10余万,兵力是当时最多的!毫不夸张的说,此时的袁术已经有了称帝建国的资本!
    富足的黄金地盘,强大的军事实力,袁术做为当时最为强大的一个大佬之一,野心和信心都极度爆棚。放眼天下,能与我抗衡的人寥寥无几,谁敢阻挡我称帝?
    袁术称帝念头已决,虽然阎象引用周文王拥有三分之二的天下依然还向殷商称臣的故事进行劝谏,野心膨胀的袁术自然不采纳他的意见。手下的反对不会阻挡袁术称帝的决心,因为袁术坚信,这个世界上是用实力来说话的,不是用仁义道德来说话的,只要我足够强大,天下唯我独尊!
    袁术与以往称王称帝的农民领袖不同,他们打下一些地盘后就扯虎皮拉大旗,家里没有多少钱粮,就敢开几千人的大锅饭,而袁术不同,他是开得起几千人的大锅饭的土豪,他相信自己已经是时候登上九五之尊,到了称帝的时候了。
    综合来看,袁术选择称帝的时机还是很好的,但他忽视了一点,此时天下群雄并起,还远远不到个人称帝的时候。
    其实这个时候最应该做得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不要以为有地盘有实力就可以逆天行事,因为比这些更加重要的就是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违背历史潮流者终究会被淘汰。
    当然,为了称帝,袁术还研究了公关学说——谶纬之学,懂得为自己宣传造势,找一个合理的称帝理由。
    【称帝的依据】
    袁术为称帝这一天的到来,已经做了很多的秘密工作。这些所谓的秘密工作,终极目的就是找一个合理的称帝理由。
    可能有的读者会问:称帝需要理由吗?在这里,我可以很明确的给出答案:非常需要!在古代,人们讲究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称帝这件关系到天下苍生的大事,无理由也是可以去做的,但实际上,“名分”是不可少的,是有必要去做的一件事儿。
    孔圣人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出生官宦世家的袁术耳濡目染,身教言传,深刻明白其中的窍门。袁术要登九五之尊,很有必要向老百姓提供了他称帝的依据,甭管这个依据是否真正合理,只要有理由就行了,至于能忽悠得了多少人,这另当别论。做到“名正言顺”这点,则可谓“称帝有道”。
    这个称帝的依据从哪里来呢?饱读诗书的袁术自然想到要从古书上来寻找。于是袁术就搞起学术研究来,改行当一名古典研究者,废寝忘食般的翻阅古书籍,希翼从中找出一个合理的称帝理由。他从浩如烟海的古书籍中寻找他的依据,寻找他称帝的答案。但非常可惜,他找不到一个光明正大的称帝依据,白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
    对此时的袁术而言,称帝是一定要称帝的了,给国家当高级别打工仔是不可能的了。他一直寻找机会称帝,不可能因为没有一个称帝依据就轻易放弃称帝的。
    袁术苦苦冥想,终于灵光一闪,想出了一个在他看来非常合理的称帝依据,真可谓“踏破铁鞋无处觅,得来全不费功夫。”当然这也只是袁术个人的看法,并没有代表其他人也这么想的,但这已经无关重要了,即使忽悠不了他人,至少也可以骗骗自己,给自己一个心安的理由。
    在当时,民间广泛流传着这么一句谶文“代汉者,当塗高也”,其实这句话流传是流传,至于是什么意思,大家都不太清楚,如果这句话是“张三者,是高人也”,想必就没有其他的解释了。
    袁术在冥思苦想时偏偏想到这句谶文了,他反复揣摩着这句话的意思,强行给它赋予新的含义。袁术固执的认为袁姓出自于陈,陈是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认为自己字“公路”,而路与涂相同。袁术这样一路歪解下来,那这句谶文岂不是说取代汉朝的人就是袁公路嘛。袁术内心大喜:这是预示着我有天子命啊,是个当皇帝的料,上天已经选定了我来当国家一把手了,准没错!
    时过不久,算命大师张鮍又为袁术卜卦,说他有做皇帝的命,天指示,不可违。
    《资治通鉴》记载:“袁术以谶言‘代汉者当塗高’,自云名字应之。又以袁氏出陈,为舜后,以黄代赤,德运之次,遂有偕逆之谋。” 按照汉朝儒家“五德始终”理论,汉朝属于火德,依五行相生来推导,取代汉朝者应该是具有土德、色尚黄的势力。
    袁术根据谶言中的“塗”音土,部首也是“土”,自认为符合五行相生的理论。袁术通过解释这一句谶言,认为他袁术命中注定要当皇帝的。
    而在几年前,在孙坚得到传国玉玺不久后,袁术就扣留了孙坚的妻子,巧取豪夺了这枚国家象征的传国玉玺。
    如此种种巧合,说袁术不是有做皇帝的命,岂不是太让人难以置信了?
    袁术手握传国玉玺,听了算命大师张鮍的话,又加上自己强行解释的谶文,终于按耐不住自己内心的狂喜,认为这是天赐。
    在这里,我要和各位读者简单提一下,汉代是流行谶纬符应之术的,每到重要的历史阶段,社会上都会有各种预言、歌谣、符图、纬书现世,为各种政治活动造势,其实这种老把戏是有一定的市场的。当时的人们讲迷信,很相信这一套老把戏,因此汉代的经学之中往往混杂着很多谶纬,尤其是《易经》。儒学大师董仲舒先生就提出天人感应学说,用来解释人和自然、宇宙的关系,创造性的改造阴阳五行学说,强调君权神授,用高高在上的神灵来给君权笼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归根到底这两者在根本上都是要维护、巩固封建统治的。
    总结一下,袁术称帝的理论依据如下:
    一、他姓“袁”,“袁”字的部首是“土”,应土德,与“塗”字的部首相合,正是取代汉朝的火德。“袁”通“辕”,指辕门,即军营、官署的大门,“当塗高”者,靠近大路而高大的东西,即是辕门。
    二、他名“術”,(“术”字的繁体字写作“術”),字“公路”,“術”的古义与“塗”都是同种意思。
    三、袁姓出自于陈,陈是帝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帝舜是土德,所以袁氏属土德,当取代汉朝为天子。
    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袁术给自己强赋的称帝依据不过是一种文字游戏。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告诉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我们要把袁术称帝的理论依据放在当时的具体环境去理解,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来的。
    在当时,谶纬学问是一种非常严肃的学问,甚至是帝王之术的一种,淳朴的老百姓们对这一套理论信之不疑,这玩意儿在当时是吃得开的。袁术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谶纬知识,并利用自己的声望和地位对已存在的谶言进行“权威”解释,做出对自己有利的解释。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感叹袁术的谶纬之学的造诣,如此看来,袁术也是一个搞星象占卦的人才,忽悠老百姓的本领可谓是一流的。
    袁术经过刻苦钻研,是时候把他的称帝理论成果公之于众了!这个理论的发表,让袁术获得了“加冕”的荣誉,迈向王权的最高顶峰。
    【称帝】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二月,袁术正式称帝,都城为寿春(今安徽寿县),建号仲氏(又称仲家)。关于这个“仲氏”国号,究竟是什么意思?一千多年来,就有很多争议了。历史上的国号一般是一个字的,比如秦、汉,元、明、清等等,但袁术创造性的以“仲氏”两个字来命名国号,就有很多人认为,袁术称帝是底气不足的,所以才以此命名。伯仲叔季,是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而袁术觉得自己只能当老二,他没有像在许都的那位少年皇帝一样拥有皇帝的合法经营执照,所以他袁术的这个皇帝只是一个后备皇帝,这有点像石敬瑭的“子皇帝”一样,上面还有一个大大的皇帝压着他。到底是不是这个意思,现在我们无从得到确切的答案了,只能去问袁术老板了。当然了,死人已经不会说话,这个答案可能要永久埋藏在地底下了。
    袁术不顾阎象等人劝告,正式在寿春称帝,改国号,设百官,祭天地,正式过上了皇帝的生活。袁术生活用度全部参照皇帝的标准,后宫佳丽虽然没有三千人,但妻妾也有数百人之多。从此,袁术正式手捧传国玉玺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洋洋得意的望着下面的公卿朝臣。
    袁术称帝后,生活上他奢侈荒淫,挥霍无度。后宫数百名妻妾都穿罗绮丽装,吃着美食佳肴,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他的士兵们却吃不饱穿不暖,饥寒交迫。袁皇帝不是没有钱粮,只不过是他把所有财物都花在他与美女们的身上,而对下面的员工们不闻不问,绝不去省察体恤。在他极其腐败的统治下,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不久江淮一带就民不聊生,许多原本富庶的地方都断绝人烟,饥荒之中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真是苛政猛于虎啊。
    但此时此刻的袁术,他选择性的失明失聪,对他身边所发生的这一切置若罔闻,在宫殿里整日自称“仲家”,如果地下秦始皇有灵了,听了估计气得都要掀开棺材板起来斥责道:袁老二,你算什么鸟东西?竟敢篡改朕的自称,皇帝是叫做“朕”,不是叫做什么狗屁不通的“仲家”!
    如果当时有世界吉尼斯纪录的话,我估计袁术应该会去申请,毕竟“仲家”也可以看做是一种称呼的创新,袁术也可以成为一位世界纪录保持者。
    袁术公然称帝,就相当于公开叛乱,果不其然,引来差评如潮,各路诸侯借讨伐逆贼的名义,开始联合集结针对这个以下犯上的袁逆贼的作战。袁术虽然实现了念念不忘的皇帝梦,过了一把皇帝瘾,然而袁术的败亡,也从称帝这一刻就开始了。
    当然,此时的袁术绝不会想到,仅仅过了两三年后,就走向了穷途末路。纵观这位一时风光无限的没有营业执照的皇帝败亡之路,这让人不得不感叹: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野心家是怎么炼成的】
    如果我们真读三国,不看演义,袁术远没有《三国演义》里描述的那么无能和不堪,绝对不是世人所认为的“冢中枯骨”,他的智商在众多军阀中绝对可以位居平均数以上的,我们要尊重真实历史,不要被小说演义带偏了,解读历史上真实的袁术。不可否认,袁术是一个有才能的人,也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不肯屈居于人下,具有做大事业的素质,但他又是一个权欲极强的人,在权欲的驱动下,个人的野心极度膨胀,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野心家。
    那么,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野心家是怎么炼成的?
    要讨论这个话题,首先来看一看“野心家”这个名词的定义:指权欲极强的人,经常出身社会下层,因欲望强烈而极具意志力,为自身利益能对自身及他人下狠手。
    通过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提炼出野心家这几个特质:欲望强烈,有意志力,利益至上,六亲不认,心狠手辣。
    一个人想做一名野心家,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或者条件?
    首先你要有野心,第二你要成家,这两者缺一不可。光有野心是不够的,做到成家才算是野心家。用“厚黑学”创始人李宗吾老先生的话说,人要有大出息,无非要脸厚心黑,即把厚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同样的道理,野心家素有大志,不肯屈居于人下,因此而会变得手段多样,工于心计,城府深,为了能满足自己的权欲需求,会不择手段,不顾各种礼义廉耻和仁义道德,把“脸厚心黑”贯彻落实到他的实际行动上来。
    为了能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就用袁术的具体例子来分析野心家,告诉读者,野心家究竟是怎么炼成的?
    纵观袁术的一生,他经历了官僚、职业军人、军阀、皇帝等角色,一路高开低走,一路打怪升级成为三国称帝第一人。袁术出身于“四世三公”之家,家族显赫,门客故吏遍及四海,百分之一百的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袁术是口含着金钥匙,手握着大钻石出生,家里是有金山银矿的。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按老马的理论来分析,出身尊贵的袁术一出生就获得了前面四种需求,实际上的确也如此。所以袁术的一生中只剩下了自我实现需求,为了实现最后的这个需求,袁术就不得不努力一番了,毕竟这最后一种需求老祖宗也不能给他带来的,只能靠自己去努力争取了。
    上文“野心家”这个名词的定义说野心家经常出身社会下层,从家庭出身来讲,袁术是出生于社会高层的。不过出生在穷人家的孩子,他要为生存而忧虑,可能与生俱来就有“野心”,但也不排除悲观失望,不思进取者。而在富裕家庭长大的孩子,可以获得的东西虽然很多,但也有好吃懒做、挥霍无度者。总之,研究表明,上流社会之所以有相当大比例的人有“野心”,家里有钱有矿不是最主要原因,家庭影响和社会环境才是真正的因素所在。
    我们知道,父母对孩子成功理念的灌输,在一个人的一生中起到重要作用。袁术出身尊贵的大家族,老祖宗四代人都干到了“三公之位”,堂堂正正的中央正国级干部,放眼四海,没人可与之相比。袁术想在职位上超越家族的老前辈们,再往上爬的话,只能去当皇帝了!袁术一出生就眼比天高,正是由于这种心理作祟,发誓一定要去超越自己的老祖宗们。袁术不缺乏阅历、手段、城府以及势力,最重要的是他还野心勃勃,超级自信,这个高智商的人跨出了那关键的一步登基称帝,实在是在意料之中的。
    上面已经说了野心家有什么特点,现在可以给出一个公式:能力+欲望+厚黑=野心家。
    说了怎么多,相信大家已经理解了野心家是怎么炼成的了。

    第二十六章 征伐叛逆者

    袁术称帝的消息一传开,震惊了全国各地很多诸侯,他们万万想不到,袁术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登基称帝!虽然当时的东汉帝国已经分崩离析,地方豪强数不胜数,土豪们拥兵自重,但大家都没有在明面上与中央政府撕破脸皮,还是装模作样的以汉臣相称。就是强如袁绍者,在表面上都忍气吞声接受由曹操掌控的中央政府的命令,袁术称帝无疑是公开否认中央政府,公开向天下人宣示他才是这个帝国的首脑。
    此时的东汉帝国皇权势微,各地诸侯拥兵自重,其实很多人有称帝之心,但却都无称帝之胆,因为他们知道,此时无论是谁公然称帝,都会成为众矢之的,成为天下人的敌人,各路诸侯的攻击目标。总之一句话:谁敢称帝,谁就是罪大恶极的乱臣贼子,人人共伐之!
    此时各路诸侯都在积极扩充自己的实力,正是逐鹿中原的敏感时期,谁选择了称帝,就是选择了与天下人作对,成为各路诸侯讨伐的对象。袁术的野心让他失去理智,做出最错误的选择,他缺乏政治嗅觉,错判形势,并且低估了其他诸侯的实力,以为他就是天下第一,谁人能拿老子怎么样?
    【决裂】
    其实早在袁术将要僭号称帝之时,孙策就写信劝阻袁术。孙策的这封信很长,在此就不再引用原文,也不需要对原文逐字逐句去翻译了,我写文章有一个习惯,不喜欢大篇幅去引用原文或翻译原文,除非是关系到整篇文章的结构与主旨。总之孙策这封信可以用一句话来,就概括其内容:袁老大,您家世代都是帝国的重臣,是天下人的期望,您不可以做这种僭号称帝的事儿,否则就会成为天下人的公敌,听我一句劝,取消干这种蠢事的念头吧!
    当然,袁术听不进去孙策的忠告良言,认为孙策是来给他泼凉水的。于是孙策向天下发表了一篇通告,官宣断绝了同袁术的往来,向天下人撇清了袁术的所作所为与他没有一点关系。
    袁术称帝后,首先扔来臭鸡蛋的就是原本同一条战线的孙策。在许都的曹操看见袁术擅自称帝后,江东地区的头领孙策与之绝交,觉得孙策是一个可以拉拢到自己战线的盟友,便上表任命孙策为骑都尉,袭父爵乌程侯,兼任会稽的市委书记。我们知道曹操是一个实际主义者,他给孙策封官赐爵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孙策与吕布、陈瑀等人一起讨伐袁术,把袁术这个叛逆干掉。
    孙策接到了中央这个盖着皇帝的大红印章的任命书,觉得自己是江东地区的一把手,统领这么多兵马,也有资格当个将军。孙策不是孙悟空,他当然知道骑都尉这个官位的级别,玉皇大帝可以用弼马温来糊弄孙悟空,但曹操还是小看了孙策的胃口。
    封我骑都尉,就想叫我去打袁术,你想得美啊!曹操啊曹操,你是打发叫花子么?
    孙策有点不爽,觉得骑都尉这个职务太低了,不符合他的身份,朝廷起码要给他一个将军的封号。当然,孙策不会明言伸手去向曹操要的,他派人向前来送敕书的议郎王誧透露了这个意思。王誧也是一个聪明人,经人提示就明白了孙策的心意,当场就以皇帝的名义宣布孙策为明汉将军。这年头,中央特使是可以代表中央政府行使某些权利的,也由此可见,孙策的这个明汉将军在曹操那里,只不过等于一张签字的空头支票而已,不过对于孙策来说,他不缺少钱粮,不需要去中央银行的柜台上取钱,这个头衔对他来说还是需要的,毕竟孙策之前所有的官职都不是中央政府所任命的。
    孙策得到他所想要的将军头衔,曹操得到孙策的许诺攻打袁术,双方各需所求,都觉得很爽!是啊,孙策可以名正言顺去征伐袁术抢他的地盘,曹操可以不花一分钱就可以借孙策等人的力量痛揍袁术这个叛逆者,他们能不爽吗?
    孙策按诏书要求,积极整顿兵马,准备去与吕布、陈瑀会面,共同谋划军机,分析讨袁形势。当孙策率军走到钱塘时,但想不到这个时候事情却发生了变化。吴郡市委书记陈瑀看见孙策大摇大摆的开着军队过来,联想到这个胡须都没有长全的家伙,年纪轻轻就打下大块地盘,日后必定对吴郡有所图,不如自己趁其不备,乘机夺取他的地盘。于是陈瑀派都尉万演等人秘密渡江,拿着三十多个印信分别送给丹杨、宣城、泾县、陵阳等地的山大王祖郎、焦已以及吴郡乌程严白虎等人,让他们作内应,等孙策的部队一开拔出去,马上攻取他的老巢,平分他的郡县。陈瑀的这个阴谋的确够毒,想在孙策的大部队开出去攻打袁术的时候,内部空虚时趁机袭击孙策的地盘,攻下江东集团总部,把孙策这个竞争对手一举搞定!
    但陈瑀万万想不到,他的这个“十面埋伏”军事行动竟然被孙策发觉了。陈瑀低估了孙策的军事嗅觉,孙策自小就追随父亲孙坚打仗,长时间混迹在战场第一线,一有风吹草动就会从酣睡之中惊醒,陈瑀的这一阴谋岂能瞒过孙策?孙策看见同一战壕上的战友竟敢在他背后打黑枪,怒不可遏,派部将吕范、徐逸统兵直扑陈瑀老巢,在海西一带大破陈瑀,俘获他的将士和妻儿等人,共有四千多人。陈瑀只身一人,单骑走冀州,如丧家之犬一样,往北逃奔袁绍。袁绍倒也豪爽,给无家可归的陈瑀一个故安都尉的官职,算是安慰了一下可怜兮兮的陈瑀。
    陈瑀偷鸡不成蚀把米,孙策乘机收编了陈瑀的部队。紧接着孙策派徐琨赶走袁术所任命的丹阳市委书记袁胤,平定宣城以东各地,之后孙策亲自进攻丹阳泾县以西,此时,大部分的江东地区已姓孙了。这些胜利只不过给了孙策一些满足感,但更大的惊喜还在后头——袁术手下当官的周瑜和鲁肃,相继弃官渡江来投奔了!周鲁二人早就知道袁术难成大器,如今他僭号称帝了,败亡更是在旦夕之间了,这两个聪明人怎么可能会傻傻的在他那里领着一份工资等死呢?
    孙策看见周瑜和鲁肃来投奔,大喜过望,亲往迎接周瑜,任命周瑜为建威中郎将,而孙策对鲁肃也很赏识。
    这个时候的袁术,我想他已经有了危机感。他的最得力的政治盟友孙策都与他决裂并攻打他,而之前联盟的其他盟友也不可能给他提供任何帮助了。袁术称帝,直接导致他的政治联盟的瓦解,并且还树立了许多敌人,成为众箭所射的靶子。这下子,袁术连名义上的带头大哥都干不成了。孙策的公开决裂,使得袁术丧失广陵、江东等大片土地,让袁术势力范围缩水一半,对于袁术来说无疑是一记当头闷棍。从此袁术陷入曹操、孙策、吕布以及刘表等势力的包围之中,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了。
首页 上一页[11] 本页[12] 下一页[13] 尾页[2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6-28 22:46:43  更:2021-06-28 22:52:35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