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外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0、11、12卷)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外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0、11、12卷)[第26页] |
作者:耿家强1 |
首页 上一页[25] 本页[26] 下一页[27] 尾页[6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外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0、11、12卷) 2020年09月04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3358-1.shtml (6)布鲁诺的人物相关 人物纪念 布鲁诺死后,罗马教廷害怕人们抢走这位伟大思想家的骨灰来纪念他,匆匆忙忙的把他的骨灰连同泥土收集起来,抛洒在台伯河里。1889年6月9日,在布鲁诺殉难的鲜花广场上,人们为纪念这位为真理而呐喊、为科学而献身的伟大思想家,为他树立了一尊铜像,永远纪念他的勇气和功绩。 宗教敌人 在布鲁诺的故乡意大利基督教的统治根深蒂固,民间流行着各种宗教迷信,当时信徒崇拜圣像、干尸极为普遍。但接受了现代人文主义思潮洗礼的布鲁诺对这一切轻蔑待之。他是基督教会最顽固的敌人。布鲁诺认为天主教会提出的关于上帝具有“三位一体”性的教义是错误的,他对经院哲学家宣扬的“变体说”、“圣母洁净怀胎说”和“上帝创世说”等教义持否定态度。对圣者像,布鲁诺连瞧都不瞧,有一次还把基督圣徒的画像从自己僧房中仍了出去,从而激怒了教会,遭到了教会的迫害。他斥责路德、加尔文等宗教领袖为“世上最愚蠢的人”,并说他们“毫无头脑,没有知识,远远离开了文化与生活,而在永恒的迂腐中发霉腐烂”。他们的所作所为只是“给烂透了的宗教医治溃疡”,“给宗教的外衣修补破洞而已”。布鲁诺在著作和言谈中,历数宗教对科学、哲学、道德、社会关系的危害。他认为是宗教愚昧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对宗教的弊端与危害深恶痛绝,对各级僧侣恨之入骨。他甚至疾呼:不仅有必要把教会财产收归国有,消灭教会经济势力,停建教堂,关闭修道院,而且还应剥夺僧侣特权,迫使他们从事社会公益劳动 (7)布鲁诺因为日心说被烧死?真相没那么简单 实际上,在十九世纪,布鲁诺还被人们当作思想自由的平民先锋形象,而不是科学家的形象。 布鲁诺被当作一个哲学思考者而起诉,因为他大胆的关于“无穷多个世界”或者“地球移动”的看法而被火刑,这样的传说已经站不住脚了。随着《概要》(布鲁诺的审讯过程的概要)的出版,这个传说被釜底抽薪,这部作品显示出在审讯中“哲学或者科学的问题”并不是关注点,并且在科尔萨诺和费勒泊的笔下,强调的乃是布鲁诺的宗教行为。 第二个大千禧年(公元2000年)的三月十二日,这一天是天主教教会的“恕罪日”,用来提醒人们要进行自省。在梵蒂冈城,教皇若望?保禄二世做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事件——他发表了一篇名为《我的过犯》的讲话,请求上帝原谅教会在两千年以来所犯的过错。其中尤其提及了教会所使用过的“暴力手段”,即十字军和宗教裁判所等行为。 颇有些值得回味的是,在距离梵蒂冈城咫尺之遥的鲜花广场上,就挺立着乔尔达诺?布鲁诺的雕像。他就是死于宗教裁判所的审判,而且就在此地遭受了火刑。 然而,就他受刑的原因,绝大多数人对此的看法,恐怕仍然停留在这样的印象之中,即布鲁诺同哥白尼、伽利略一样,都是日心说的捍卫者。或者,更进一步而言,布鲁诺是一位科学的殉道者,他的死就意味着“宗教对科学的压制和迫害”。 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这样一种历史观形成是有客观局限性的:一方面,此前关于布鲁诺的研究一直囿于史料的不足——拿破仑将大批梵蒂冈的文献送到了巴黎去做纸箱子,其中就包括了关于布鲁诺的审判。日后,研究者是从威尼斯的宗教裁判所的存档,以及教皇庇护九世的私人收藏中,重新找到的这些资料;一方面,自十七世纪开始的理性启蒙运动以来,人们一直把布鲁诺视为伽利略的先行者。另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于伽利略的“软弱”进行了批评,也成就了布鲁诺的“英勇”形象。 实际上,在十九世纪,布鲁诺还被人们当作思想自由的平民先锋形象,而不是科学家的形象,用来反对当时的贵族政治和宗教权威。 然而,正如当代著名的文艺复兴研究者弗朗塞斯?A.叶慈所证明的那样,随着史料的重新发现,人们头脑中布鲁诺的固有形象,应该有所改变了。 譬如,在安德鲁?迪克森?怀特著的《科学-神学论战史》当中,有着这样一段文字: 这种新的真理(笔者注:哥白尼的学说)不可能被隐瞒住;对它,无论是一笑拒之还是蹙额压制,都不可能起到什么作用。许多人已经接受了它,但是在罗马教皇能够听到的范围之内,似乎只有一个声音敢清楚地表述这个真理。这位新出现的勇士就是那个怪人乔尔丹诺?布鲁诺。他被从一地追逐到另一地,最后他与追逐他的人展开了可怕的唇枪舌剑的论战。为此,他在威尼斯遭到诱捕,在罗马的异端裁判所的地牢中被监禁了6年,最后被活活烧死,他的骨灰被抛洒在风中。 这段话看起来确实惊心动魄,仿佛整个欧洲都遍布了教会的“盖世太保”。无论走到哪,布鲁诺都随时面临着被捕的危险。然而,这样一段文字却忽视了当时欧洲的复杂情况。 彼时,正值“宗教改革运动”时期,欧洲的宗教版图早已四分五裂,新教和天主教的斗争如火如荼:在德意志,这场运动的发源地,马丁?路德和他的追随者成了“路德宗”教会;在法兰西,胡格诺派和天主教矛盾激化,甚至由此引发了“宗教战争”;在英国,在伊丽莎白一世带领下,圣公会也脱离了天主教。此外,在布拉格——当时哈布斯堡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作为著名的宗教宽容者,皇帝鲁道夫二世旗下则聚集了一批宗教改革人士、天主教人士以及犹太人。 要知道,布鲁诺可都在以上这些地方居住过!因此,实难想象,仅仅作为一个天主教的机构,宗教裁判所能够把势力拓展到全欧洲的各个角落。 现在就让我们回顾下布鲁诺的个人历史,以便从细节上澄清更多的实际情况。 1548年,布鲁诺生于那不勒斯东边的诺拉,他日后也非常骄傲于自己的家乡,总是自称是“来自诺拉的人”。他幼年受洗的教名本来是“腓力珀”,不过他加入“多明我会”,基督教的一个著名修会)之后就放弃了这个名字,“乔尔达诺”实际上是他的“法名”,因为这是修会赐给他的名字。布鲁诺少年时加入这个修会,主要是因为这个修会提供免费的教育。 一开始布鲁诺还是很尊敬修会的前辈,称他们为“地上的众神”,但是他之后就很激烈地批评他们是“驴和不学无术的人”。这很有可能是因为,在修会学习期间,他接触到了“瓦勒德派”——这是受到了人文主义学者“鹿特丹的伊拉斯谟”影响的一个团体。正是这个团体使得他逐步形成了日后“反-主流基督教神学”的一些思想。尽管如此,在25岁的时候,他还是成为了一名天主教神父。 布鲁诺与宗教裁判所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在他成为神父之后的第三年。他被指控为有反对基督教思想的行为和言论,因此他被召唤到罗马的宗教裁判所去为自己辩护。在罗马,他似乎没有成功恢复自己的名誉,因此他仍旧“伪装”成多明我会的成员,跑到了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斯。在那里,他写书赚了一些钱。之后开始游荡于意大利北部,期间以讲授天文学基础课程为生。 然后,他决定去当时的宗教改革活动中心日内瓦,在那里改宗成为了一名“加尔文宗”(宗教改革的基督教一派)信徒。最终,他在日内瓦学院中获得了一个教职。教学期间,他开始攻击学院里一名非常重要的学者的哲学观点(从日后布鲁诺的言辞习惯来看,他说的话可能非常不客气)。因此在留下一封道歉信之后,他离开了日内瓦。(同时,他也脱离了加尔文宗。) 随后,他又来到了法国,在图卢兹大学里找到一份教职——在这期间,他又讽刺另外一个教授是“驴”。为了躲避当时法国的宗教战争,他来到了巴黎,并且成功地引起了法国国王亨利三世的注意,接着国王将他推荐给了法国大使米歇尔?德?卡斯特勒瑙,其后布鲁诺随他来到了伦敦。在这里,他将自己的一个作品呈给了伊丽莎白女王一世。 |
外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0、11、12卷) 2020年09月04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3358-1.shtml (6)布鲁诺的人物相关 |
世界信仰百科(26-10)2020.0904。星期五,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3358-1.shtml 4我们一起战天斗地, -------------------------------------------------------------------------------------- 111 |
世界信仰百科(26-10)2020.0904。星期五,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3358-1.shtml 4我们一起战天斗地, -------------------------------------------------------------------------------------- 111 |
外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0、11、12卷) 2020年09月05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3358-1.shtml 他试图在牛津大学进行公开讲座,不过听众们却认为,他逐字逐句地抄袭了著名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哲学家马尔希利奥?费奇诺的作品。他对此非常不满,在自己给法国大使的信里,称牛津的人们为“书呆子、亚里士多德主义者”,以及“驴”。 随着法国大使受命回国,布鲁诺也不得不随之回国。在此时,布鲁诺考虑过回归到天主教,为此他求助于西班牙大使去向教宗求情。可是,大使对他在英国的行为表示不满,因此拒绝了他。 (在法国,他认识了与父亲一同参军的一位数学家,然而他又与之争吵起来……) 在巴黎的康布雷学院,布鲁诺带着挑衅的口吻组织了一场关于“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公开辩论,意在击败巴黎所有的大学。在他的学生替他念完了讲稿之后,一位教授上台骂了他,最后竟演变成了一场骚乱。布鲁诺也因为这场骚乱逃离了巴黎,再也没有出现,而这场辩论也自然就不了了之了。 在离开法国后,他来到了德国。一番周折后,他幸运地作为编外私人讲师,在威滕伯格讲解亚里士多德哲学——这恰恰是因为他对当时主流的亚里士多德哲学诠释的攻击。然而,布鲁诺又一次企图涉足政坛,这使得他牵扯进了德国当时的宗派之争。 随着他所不喜的“加尔文宗”影响的加大,他根据好友的建议前往布拉格,投靠当时的皇帝鲁道夫二世。然而,在鲁道夫的宫廷中,他与持天主教信仰的父亲好友(之前的那位数学家)的再度争论,使得他与天主教团体交恶,也断送了回归天主教的希望。在得到了皇帝赏赐的三百银币之后,他去了德国的图宾根。 在图宾根,他不受欢迎,市政府给了他一点儿小钱,希望他尽快离开;稍后,他去了黑勒姆施泰德(Helmstedt),然而他却被当地的牧师“逐出了教会”;稍后,他去了法兰克福。在法兰克福,他得到了来自威尼斯的邀请。回到意大利之后,他试图获得帕多瓦大学的数学教席。事情未成,只得又返回威尼斯。 次年,他被他的房东举报了,因为房东认为布鲁诺未能教会他许诺的“魔法”。布鲁诺也因此被宗教裁判所拘留了。 (在这期间,布鲁诺又被一同羁押的犯人举报了……) 威尼斯宗教裁判所并未把这件事当成大事,但是根据程序,布鲁诺的案件被写成了报告递交给了罗马,而罗马又恰好发现了布鲁诺就是当年的“逃犯”。 于是当年的案件重开,布鲁诺的各种作品也开始被宗教裁判关注起来。可是,这时候布鲁诺的作品已经太多了……重新收集这些作品又花费了很久的时间,这一耽误又是好几年。另外,也没有什么证据表明,在这期间布鲁诺受到过什么刑讯。不仅如此,在审讯的最后阶段,布鲁诺已经认罪了,并且他还给教皇写了 ,再度表达了重回教会的希望。 直到此时,布鲁诺似乎也没有死刑的迹象,可就在突然之间,风向一变,布鲁诺翻供了! 他认为他所写的没有任何异端内容,并且坚持一定要见教皇。教皇可能非常恼火布鲁诺的行为,命令结束审判,并把布鲁诺移交给世俗法庭。(要知道,即便按照当时的法律,宗教裁判所没有世俗执法权,故而没有权力判决人死刑。) 然后,便是大家熟知的情节了,在这点上还是没有什么疑议的。 透过他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布鲁诺肯定是一个自视甚高的人。可是,他的脾气也真的非常之差,在任何地方都容易跟人起争执,甚至有时他会主动挑起辩论。他不是没有才华,然而他可能太过自信了,认为“余辈皆凡人,不足解我忧”。另外,他还有一个很差劲儿的毛病,就是爱骂人。其实正是这些因素,使得他在每一个地方都没法停留太久。 不得不说,布鲁诺也绝非一个单纯的科学家形象,尤其是通过法国大使的关系,在接触了宫廷圈之后,他对政治的兴趣经常大过学术。可是,他又希望在学术圈中谋得一席之地,以期通过学术地位来获得政治资本。他在牛津和巴黎所做的公开讲座,便确实有这种倾向。为了博取名望,他甚至一度给自己起了一个140个字母的头衔。 至于他的死亡,就目前来看,很有可能是他错误地估计了当时的形势。在审判期间,他很可能了解到教皇对某位教授的欣赏(他写信赞扬过教皇和这位教授,可是他在此前的另一部作品之中,却骂过此人),他认为自己的学说与那位教授的研究内容十分相似,故而他觉得自己也有希望获得教皇的欣赏,然而他的翻供行为看起来却更像是“顽抗到底”的象征,这才最终断送了他的性命。 虽然,布鲁诺曾鼓吹过日心说,尤其是他在伦敦的时候,鼓吹得最为卖力。不过,这是否意味着他对哥白尼的学说已经有所了解了呢?或者说,他在什么意义上为哥白尼的学说所打动,从而选择了“日心说”呢? 当布鲁诺在英国演讲之时,一位英国名流不客气地这样评价布鲁诺:“这只‘意大利的水葫芦’,他自称是‘来自诺兰的腓力珀?乔尔达诺?布鲁诺,掌握了更为精妙的神学的博士’,这名字比他的身躯还要长……在1583年,他访问了我们的大学。他的内心燃着火,想要取得一些杰出的功绩,在这个久负盛名的地方成名……他试图将很多其他内容立足在哥白尼的想法之上,即地球确实在转动,而天空仍然静止不动;实则反之,转动的是他自己的头颅,而他的大脑仍然静止不动。” 从这段犀利且刻薄的评论来看,布鲁诺是将“很多其他内容”与“哥白尼的学说”联系在一起了,而非简单地做了一个天文学报告。那么,这些其他内容都包括什么呢?这里面有一些几何学的内容,马尔西利奥?费奇诺的思想,对亚里士多德的批评……那么,这些内容又是怎么在布鲁诺的思想中串联起来的呢? 首先,还是让我回答下布鲁诺一直在研究什么。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英国演员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出演的《神探夏洛克》之中,主人公福尔摩斯拥有的一项神奇的技能——记忆宫殿。其实,这个情节其实并不完全是编造的。“记忆术”在古希腊-罗马的时候,便已经为演说家所使用,用来记住自己所要演讲的内容。他们利用城市中的建筑物,将自己演讲的主题与之一一对应,这样一场演讲便成了脑海之中的“城市漫步”。再后来,已经不仅仅用城市建筑,同时还会使用一些其他的符号系统。比如,黄道十二宫的星空图 在那不勒斯学习的时候,年轻的布鲁诺通过与那些人文主义者的接触,应当已经学习过这种“记忆术”了。日后,他之所以能够引起法国国王的注意,以至于能够陪同法国大使前往英国,一方面是因为他独特的宗教信仰状态(同时脱离了天主教和新教),另外一方面则恐怕是因为他对“记忆术”的了解。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便是关于“记忆术”理论的书,《论理念的阴影》。在这个意义上,他如果再晚个几百年出生,或许会成为弗洛伊德或者荣格这样的人物。 可是这种“记忆术”又是怎么与“日心说”联系在一起的呢?这要归功于布鲁诺的独特的“记忆术”理论。 就常识而言,我们会认为,所要讲解或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是与某个客观事实对应的。记忆术只是帮助我们整理思绪,协助记忆的一项工具。然而,在布鲁诺看来,这是截然相反的!他认为“记忆术”中的幻想世界才是真实的,因为它反映出了某种“人类心灵的底层结构”,同时这个结构甚至也是整个宇宙的结构,而这个结构的本质上是“数字”和“几何”的。 为此,他一直试图去构建一套数学系统,来说明这种“几何”结构。(在这个意义上,布鲁诺对于数学的了解,胜过他的天文学知识。) 由于布鲁诺有着“心灵-宇宙”这样的想法,故而他认为宇宙应当是无限的,因为我们人类的想象力也是无穷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批评以亚里士多德为基础的“地心说”宇宙观。这是因为“地心说”有着这样一个哲学前提:宇宙是一个“自我运行”的巨大机体,它的最外围应当是“至高的太阳”的轨道,其余星体则不会超出这个范围,或者就在这个范围左右——这意味着宇宙是一个“有限的存在”。哥白尼的学说,则打破了传统的“地心说”宇宙图景:太阳是中心,其余的行星围绕着它,这或许意味着在这些行星的轨道之外,可能还有更多别的行星和“星体”! 尽管在现代人看起来,布鲁诺的思想非常接近现代天文学。不过,我们仍然得注意这样的事实:从前文来看,布鲁诺一生都在不停的游荡之中。究其一生,他可能都没有像哥白尼或者伽利略,踏踏实实地进行过实地的天文观测。另外,也没有什么证据表明,他真的参与过天文学的学术团体之中。他对于“哥白尼的学说”亲近,更多的是因为“哥白尼学说”中的某些成分为他自己的哲学理论提供了一个基础——正所谓的“六经注我”,而非“我注六经”。 那么,布鲁诺对哥白尼的学说到底有多少了解呢? 他虽然对天文学有过了解,但是这更多地是源于他当年在多明我会中的教育经历。在他所接受的教育之中,其中有一项便是“天文学”。另外,确实有证据表明,布鲁诺拥有哥白尼的天文学手稿!对,就是哥白尼写下的手写体稿件。 然而,他在阅读这份手稿的时候,却不知道是因为笔迹的原因,或者是因为拉丁语的原因,总之,误读了一个词,这导致了他错误地领会了哥白尼关于“地-月系统”的学说。哥白尼认为月亮绕着地球转,而地球绕着太阳转;布鲁诺则认为哥白尼的学说是,地球与月球在同一轨道上,围绕着太阳转! 虽然无碍于他整体上的哲学学说,不过我们却很难说,他认真地验证过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则不可能出现这样低级的错误。 当然,日后在宗教裁判所提出的针对他的八项指控中,确实有一项内容跟“日心说”有些关系,可却又很难说是一个专门针对“日心说”的指控……那么这项罪名是什么呢? 在《圣经?传道书》之中,有这样一句:“太阳升起,太阳落下,匆匆回到升起之地”,当时的教会认为这是关于“地心说”的支持证据。布鲁诺没有认可这种说法,然而他也没有认为这跟“日心说”有什么直接关系,他甚至可能认为这句话表达的就不是“天文学”内容!他认为,这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意在告诉人们“世界总是在变幻之中的”。 这么看来,如果布鲁诺真的是因为捍卫“日心说”而被烧死的,那还是蛮冤的… |
外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0、11、12卷) 2020年09月05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3358-1.shtml 他试图在牛津大学进行公开讲座, |
世界信仰百科(26-10)2020.0905。星期六,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3358-1.shtml 5在那里宣传毛泽东思想, -------------------------------------------------------------------------------------- 111 |
外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0、11、12卷) 2020年09月06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3358-1.shtml 27,1561,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65岁,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284 弗朗西斯?培根:信仰唯物主义实验科学。 |
世界信仰百科(26-10)2020.0906。星期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3358-1.shtml 6你同意么…… ----------------------------------------------------------------------------------- 111 |
昨天丢了,补上 ================== 外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0、11、12卷) 2020年09月06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3358-1.shtml 27,1561,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65岁,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284 弗朗西斯?培根:信仰唯物主义实验科学。 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思想家、哲学家。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家强在本章分7节说明:(1)简述培根。(2)培根的人物经历。(3)培根主要作品。(4)培根人物影响。(5)培根人物评价。(6)培根人物思想。(7)论习惯 [英] 弗兰西斯.培根。 (1)简述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1561一1626年),第一代圣阿尔本子爵,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文家、哲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所以尽管他的哲学有许多地方欠圆满(如带有神学色彩和旧思想的残余),他仍旧占有永久不倒的重要地位。培根被马克思誉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近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是“实验哲学之父”,“是近代自然科学直接的或感性的缔造者”,也是现代生活精神的伟大先驱。主要著作有《新工具》、《论科学的增进》以及《学术的伟大复兴》等。 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是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他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 唯物主义第一人 培根的最大哲学贡献在于,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一系列原则,制定了系统的归纳逻辑,马克思、恩格斯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创始人”。 政治生涯的结束更多 培根作为法官当面接受诉讼当事人4万英镑,被政敌揭发赶下台,被判有期徒刑,关押在伦敦塔,终身不得担任任何公职,政治生涯结束。 (2)培根的人物经历 家庭背景 培根其祖父系一个管家,他掌管着伯利?圣?爱德蒙斯大寺院。培根的父亲尼古拉?培根早年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并参与政治活动,随后购买了原属于他父亲管理的寺院的几处庄园。尼古拉作为一名“新贵族”派政治活动人士,曾担任过女王伊丽莎白的掌玺大臣,被誉为是清廉的、足智干练的、知名的、受人敬戴的,和学识渊博的“新贵”的代表。其思想对培根的影响是很大的。培根的母亲安妮,出身于贵族,是个宗教改革的热心参与者,有着良好的教养和学术气质,曾参与宗教著作翻译工作。她对培根在教育、宗教等方面有着很深的影响。培根的姨夫、朝廷重臣—威廉?塞西尔?博来伯爵,出于培根才华的嫉妒而数次拒绝培根的求职。这种对于培根才能的排斥,同样也对培根的仕途、思想的产生有着巨大的影响。鉴于培根的家族总是与“白金汉宫”有着某种联系,所以,培根家族的事业总是与英国的政治、经济、宗教息息相关。 个人经历 弗朗西斯?培根,1561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一个新贵族家庭。 记载培根幼年时期生活学习的文献不多。培根幼时接受语言、圣经和神学教育后在1573年,年仅12岁的培根被送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深造,大学中的学习使他对传统观念和信仰产生了怀疑,开始独自思考社会和人生的真谛。三年后,培根作为英国驻法大使的随员旅居法国巴黎。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里,他几乎走遍了整个法国,这使他接触到不少新的事物,汲取了许多新的思想,并且对其世界观的转变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579年,父亲突然病逝,他要为培根日后赡养之资的计划破灭,培根不得不回到伦敦。由于生活开始陷入贫困,在回国奔丧之后,培根进入了葛雷法学院,一面攻读法律,一面四处谋职。 1582年,21岁的培根取得了律师资格,此时,培根思想上更为成熟了,他决心把脱离实际、脱离自然的一切知识加以改革,并且把经验和实践引入认识论。这是他“复兴科学”的伟大抱负,也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志向。 1584年,23岁的他当选为国会议员。 1589年,成为法院出缺后的书记,然而这一职位竟长达20年之久没有出现空缺。他四处奔波,却始终没有得到任何职位。 1602年,伊丽莎白去世,詹姆士一世继位。由于培根曾力主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合并,受到詹姆士的大力赞赏。培根因此平步青云,扶摇直上。1602年受封为爵士,1604年被任命为詹姆士的顾问,1607年被任命为副检察长,1613年被委任为首席检察官, 1616年,被任命为枢密院顾问,1617年提升为掌玺大臣,1618年晋升为英格兰的大陆官,授封为维鲁兰男爵,1621年60岁又授封为奥尔本斯子爵。但培根的才能和志趣不在国务活动上,而存在于对科学真理的探求上。这一时期,他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并出版了多部著作。 1621年,培根被国会指控贪污受贿,被高级法庭判处罚金四万英镑,监禁于伦敦塔内,终生逐出宫廷,不得任议员和官职。虽然后来罚金和监禁皆被豁免,但培根却因此而身败名裂。从此培根不再理政事,开始专心从事理论著述。 1626年,3月底,培根坐车经守伦敦北郊。当时他正在潜心研究冷热理论及其实际应用问题。当路过一片雪地时,他突然想作一次实验,他宰了一只鸡,把雪填进鸡肚,以便观察冷冻在防腐上的作用。但由于他身体孱弱,经受不住风寒的侵袭,支气管炎复发,病情恶化,于1626年4月9日清晨病逝。 (3)培根主要作品 《论说文集》 1597年 《关于自然解释的序言》 《论时代勇敢的产儿》 《自然的解释》 《论事物的本质》 《论人类的知识》 《论学术的发展和价值》 《新工具》 1620年 《伟大的复兴》 1620年 《小林子》 |
外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0、11、12卷) 2020年09月07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3358-1.shtml (4)培根人物影响 哲学 培根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一系列原则;制定了系统的归纳逻辑,强调实验对认识的作用。 培根的《新工具》对于开创的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以经验观察为方式的研究自然的方法,是建立在对客观对象的深刻分析的基础上的。这种对物质世界的客观把握,对于英国唯物主义的形成有着深刻的促进作用。培根以后,霍布斯把培根所开创的唯物主义传统加以系统化和片面化,形成了典型的近代意义上的机械唯物主义;而培根的经验主义倾向的认识论,经过霍布斯,被洛克论证和发挥,形成了系统的唯物主义经验论思想;培根的把整体割裂开试图把握本质的方法,给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带来了理论的基础。 培根的《新工具》带给后人的是经验主义、形而上学和唯物主义的理论温床,对后世哲学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 培根的逻辑是以自然科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此之前的科学认识是一种不自觉的认识活动。但是自从培根归纳逻辑问世之后,科学认识又多了一条途径。人们可以更多地借助观察、实验,经验材料进行科学研究。现代科学的建立,使归纳逻辑应运而生,归纳逻辑的产生,反作用于科学,促进了现代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当代科学逻辑,就是在培根的归纳逻辑的启迪下发展起来的。自然科学重视观察、实验,分析综合的传统,是与培根所开创的传统分不开的。所以说,培根的归纳逻辑为自然科学认识打开了又一扇窗。 逻辑史上,有记载的最先使用归纳思想的是柏拉图,随后的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里论述了这种方法。但是真正把归纳逻辑创建成体系的却是培根。培根在他的著作中详细阐述了这种方法的目的、原则,以及方法和局限,使得归纳法以完整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初次创建了归纳逻辑体系。但是这种创建却是很不完善的。培根的局限确定了他仅仅是归纳逻辑的初创者。其追随者穆勒,在总结培根归纳逻辑的基础上,把作为科学发现的方法的“三表法”扩充为“穆勒五法”,最终形式上的归纳逻辑才真正完成。穆勒五法是培根归纳逻辑的继承和发展。 相对于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这样的哲学家来说,很少有人会喜欢培根的哲学,在哲学史上,培根的地位似乎微不足道。但是,在西方实践哲学的历史演变中,弗朗西斯?培根和同时代的伽利略却起着一个重要转折点的作用,他们共同开创了一种反亚里士多德的技术实践论传统,这一转折对此后整个西方的实践观念具有重要的影响。 归纳法 培根逻辑思想产生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那里的政治、经济、文化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提出了归纳逻辑发展的要求,归纳逻辑的诞生又反过来推动科学的发展。培根在批判和继承旧逻辑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观察实验为主要特色的科学发现的方法—归纳逻辑。培根意义上的归纳逻辑是一种排除归纳逻辑,是古典归纳逻辑的一种形式之一。 培根通过归纳法试图使人们摆脱经院神学的束缚,带领人们去接近自然发现新事物。由于培根为当时最需要方法工具的自然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科学发现的工具”,因此受到了科学工作者的普遍欢迎,对于近代自然实验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培根归纳法对于无论对于哲学、逻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法学 培根的大法官生涯对衡平法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而言,他清除积弊,改进大法官法院的程序,并编撰一部程序法典,为衡平法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帮助恢复了大法官法院和普通法法院之间的和谐关系;他通过司法判决进一步发展了衡平法制度,同时看到了在衡平法领域确立先例原则的必要性并予以实践。这些贡献使得培根成为衡平法发展历史中上承托马斯?莫尔,下继诺丁汉、哈德威克的不可或缺之人。 (5)培根人物评价 马克思、恩格斯称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创始人”;是“整个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这是对培根哲学特点的科学概括。 在评价培根的方法论时,马克思曾说:“科学是实验的科学,科学的方法就在于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归纳、分析、比较、观察和实验是理性方法和重要条件。” 培根死后,亨利?沃登爵士为他题写了墓志铭:圣阿尔本子爵 如用更煊赫的头衔应 称之为“科学之光”、“法律之舌”。 霍勒:“培根的书比任何其他的书更能让人修身养性,他是上帝派来的天才人物之一,他教会我们如何获得成功,如何造就伟大。他让人们相信一点,天才不是拜上天所赐,而是靠着勤奋得来的,劳动能够创造一切奇迹。” 黑格尔:培根真正关心的是现实,而不是理论。 丹皮尔:除波义耳外,培根对于实际从事实验科学的人似乎没有影响,或很少有什么影响。可是他在提高学术界对于当代科学问题的考虑方面,却不无功劳……在培根眼中确实可靠的事实是当时迫切的需要。这是很正确的……他的理论和科学方法在哲学方面也是野心过大了,在实践方面,也是根据太不足了。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培根是近代自然科学直接的或感性的缔造者”。 (6)培根人物思想 归纳法 培根提出了到达各种现象的一般原因的真实方法—科学归纳法。在《新工具》中,培根把实验和归纳看作相辅相成的科学发现的工具。他看到了实验对于揭示自然奥秘的效用。培根认为科学研究应该使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归纳法。培根的归纳法对于科学发展,尤其是逻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培根在《新工具》中,阐述了他的科学归纳法。他认为,归纳法是从事物中找出公理和概念的妥当方法,同时也是进行正确思维和探索真理的重要工具。要获得真正的知识,归纳方法是不可缺少的。他说:“我们的唯一希望乃在一个真正的归纳法。”“归纳法就是为获得真实证明的方法。归纳逻辑不是在知识问题上研究,而是对自然的权力之艺术的科学。”“他指出:“归纳法是发现个体事物发展变化的法则的工具,是获得支配绝对现实的规律和能起决定性作用的形式的方法。培根提出的归纳法,不同于简单枚举归纳,是种排除式的归纳法。他曾这样阐述:对于科学与技术的发现和证明有用的归纳法,则必须要用适当的拒绝和排斥的方法来分析自然,然后,在得到足够数目的反面例证之后,再根据正面例证来作出结论。培根科学归纳法的特点在于,通过查阅存在表、缺乏表和程度表,利用排除法可以逐步排除外在的、偶然的联系,提纯出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总之,培根归纳法就是从观察和实验的事实材料出发,通过排斥法来发现周围现实的各种现象间的因果关系。 培根归纳法的目的是要给人们带来新的知识,它是一种认识的工具,而不是议论的工具。培根强调:“我的逻辑对理解力的教导,宗旨不在使它以心灵的纤弱卷须去攫握一些抽象概念(像普通的逻辑那样),而在使它可以真正地解剖自然,可以真正地发现物体的性德和活动,连同其在物质中被规定下的法则。“我的解释方法不限于涉及心的活动或思论(如普通逻辑那样),而且还涉及事物的性质,所以我要对人心提供一种规则和指导,使它在每一情节都能恰当地把自己投在事物的性质上。” 显然,培根关于归纳逻辑的职责的规定,是与传统的逻辑大相径庭的。培根不仅强调了归纳逻辑要研究思维纯形式的方面,更为主要的,他强调了要研究思维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方法问题。培根的科学归纳法正是以个别的事实陈述为据,通过探询和判明客观事物的因果性必然联系,作出关于事物现象运动变化的一般结论,从而提供关于事物形式(即规律)的认识。 |
外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0、11、12卷) 2020年09月07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3358-1.shtml (4)培根人物影响 哲学 |
世界信仰百科(26-10)2020.0907。星期一,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3358-1.shtml - 7此致 ------------------------------------------------------------------------------------- 111 |
外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0、11、12卷) 2020年09月08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3358-1.shtml 唯物主义 他是新贵族的思想代表,反对君权神授和君权无限,主张限制王权;拥护清教主张改革,但反对革命。他对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提出必须清除它给人们造成的错误认识和偏见(他称之为假相),以便给认识和科学扫清道路。他继承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承认自然界是物质的,认为构成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是真正的分子,即事物的简单性质,它是有限的不变的。千差万别的事物都是由它的不同排列和组合构成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最重要的特性,运动是有规律的,其形式是多样的。他称事物运动的规律和规定性为形式。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形式,从而获得行动上的自由,以便征服自然。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 他提出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开端,它是完全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泉源。他重视科学实验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必须借助于实验,才能弥补感官的不足,深入揭露自然的奥秘。他重视归纳法,强调它的作用和意义,认为它是唯一正确的方法,但它否定了演绎法的作用是片面的 他把自然科学中孤立静止的研究方法移植到哲学上来,造成了欧洲近代哲学所特有的局限性。他的哲学具有神学的不彻底性,他主张双重真理,承认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死等宗教教条。 他的唯物主义哲学对近代哲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主要著作有:《新工具》、《学术的进步》、《新大西岛》、《亨利七世本纪》、《培根随笔》等。其中培根的《谈读书》入选人教版九上第15课。代表作《新工具》,在近代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广泛的影响,哲学家由此把它看成是从古代唯物论向近代唯物论转变的先驱。 逻辑学 培根在《新工具》的第一部分,从两个大的方面论述了人类产生谬误的途径:观念上的和方法上的,并通过对这两方面的具体分析指出二者之间的联系。第一部分内容,是对旧逻辑——亚里士多德“三段论演绎逻辑”和经院逻辑的批判,培根把它称为“破坏部分”。由此,培根提出创建新的科学方法的必要性,并为自己的“科学归纳法”逻辑的出场揭开了序幕。第二部分是关于归纳法的一些具体要求等,被成为“建设部分”。由此,培根把传统逻辑带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归纳逻辑成了以后逻辑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培根认为: “归纳法就是为获得真正证明的方法。归纳逻辑不是在知识问题上研究,而是对自然的权力艺术的科学”, “归纳法是发现个体事物发展变化的法制的工具,是获得支配绝对现实的规律和能起决定作用的形式的方法。”“在这里,培根给我们勾勒出了归纳法的定义,即,科学归纳法是从事物中正确找出公理和概念的方法,是进行正确思维和探索真理的重要工具。 哲学 培根主要是一个哲学家,而不是科学家。他一开始就探索实验方法的各种可能性,要做科学上的哥伦布,同时要引起别人的注意,使他们能把这些可能性变为现实。在方法论上,培根努力想把学者传统和工匠传统的方法结合起来,以便导致他所说的经验和理性职能的真正合法的婚配;由于两者被粗暴地和不幸地隔离开来,所以人类大家庭才陷入混乱,在估计这两个传统在当时所处的情况时,培根把工匠技术日积月累的成长和哲学发展的错误路线作了一个对比。他认为,虽然致力于机械技术的早期的人们工作粗糙,笨拙不灵,但不久他们就获得了新力量和新才能。古代哲学生气勃勃,但后来就一蹶不振。对这种相反境遇的最好解释是,机械技术往往是许多人共同努力而产生的单一结果,而哲学上则往往是一个人才毁掉许多人才。许多人屈服于一个人的领导……从而不能作出什么新的贡献。因为哲学一旦和使它发育成长的经验隔离开来,哲学就变成死的东西了。但只要把实验和理性的这两种机能更紧密地和更精纯地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有很多的希望。 培根从根本上批判了自古希腊以来的学术传统。他不满意古希腊哲学家以及由此而发端的轻自然哲学,重道德哲学、政治哲学和神学的学术传统,他认为正是这种传统妨碍了自然哲学的发展,使自然哲学处于幼稚状态。 培根认为,古希腊哲人仅有的一点自然哲学研究,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研究也是不得门径的。培根批判亚里士多德的思辨哲学,认为亚里士多德把对自然的认识从属于无用的思辨、逻辑和辩证法,以潜能和现实等逻辑范畴构筑世界,这就使他的自然哲学富于思辨而无实际用途。在他看来,古希腊有一些哲学家如赫拉克利特、德漠克利特、阿那克萨哥拉以及恩培多柯勒等,尚有一些自然哲学家的味道,因为他们的学说涉及到经验和事物的性质本身。而亚里士多德则不同,在他的《物理学》、关于动物学著作以及其他自然哲学著作中,虽然常常涉及经验,但他的结论却并不是从经验得来的,而是先验的,因而经验常常被裁减得适合先验的结论。而且,他也经常人为地给事物增加一些性质,这从根本上是对自然哲学的败坏。 培根特别从方法上批判了古希腊理性支配下的自然哲学研究。他认为自古以来,从没有人认真地借助于一种试验程序从感官出发,开辟一条人类理解之路。首先,人们在研究事物时往往诉诸于前人的说法和意见,然后便开始沉思默想,这种方法为意见所左右,是完全没有基础的;其次,人们也经常求助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来研究事物。但这种逻辑只是在一些既定的原则和原理下,发现与之符合的事物,它既不能发现原理,也不能穷究原理,最后,只能把它归于信仰。即使古代经验主义者所谓的“经验”,也不过是“脱箍之帚”,它是一种随心偶遇、漫无定向的经验。他所说的“经验”是用归纳法整理过的经验,这种归纳法就像蜡烛,能够照亮经验的道路。于是在《新工具》中,他系统地论述了归纳法这一探究自然的新方法。 法学 以其哲学理念为基础,培根本人对于英国法有一个宏大的法典化、系统化的构想。他将英国法视为一个不定型之物,但可根据与自然法相一致的原则,以一部完整的法典的形式对其加以重塑,从而使其转变为一门彻底的科学。作为英国司法界的领袖,他认为自己必须担负起这一使命,而将之前零散的命令系统化的《大法官法院法令集》的编撰恰是培根履行这一使命的重要成果。 在培根1923年版的《学术的进步》一书中,他以“执政官法院”之名对大法官法院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在书中,他探讨了执政官法院因法律固有的不周延性而有存在的必要,同时也指出必须对其管辖权予以限制;他也坚持普通法和衡平法必须有明显区分,而不能混同,否则将导致自由裁量权最终取代普通法的结果。而且,没有法院能够“基于衡平的借口”违反“一部明确的制定法”而作出判决。此外,就大法官法院的运作,培根认为,有必要“为法官制定明确的规则,并且向人民予以公布”。[7] |
外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0、11、12卷) 2020年09月08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3358-1.shtml 唯物主义 |
世界信仰百科(26-10)2020.0908。星期二,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3358-1.shtml 8无产阶级的战斗敬礼 ------------------------------------------------------------------------------------- 111 |
外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0、11、12卷) 2020年09月09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3358-1.shtml (6) 论习惯 [英] 弗兰西斯.培根 人的性格可以影响人的思维,而人的言论又多取决于他的知识和思想,但行为却多取决于他们长期养成的习惯。所以马基雅维利明确地指出,不能相信性格的力量,不要相信豪迈的言辞,除非它们能被习惯所证明,他举了一个例子,如果要谋杀一个人,那么在挑选刺客时,找一个生性残忍或勇敢妄为的人并不可靠,而那种手上曾经染过血的杀手则是可以信任的。 也许马基雅维利忘记了刺杀亨利三世的克雷姆,刺杀亨利四世的瑞瓦雷克,以及行刺威廉公爵的约尔基和杰尔德都不是这种人,但尽管如此,他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一切天性的语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我们常听到有人发誓以后要做什么,或者不再做什么,而结果却常常是一切照旧。在这一点上,也许只有宗教狂热的力量才可与之相比,除此之外,似乎一切都难发战胜习惯。 发到一个人可发诅咒、发誓、夸口、保证,但到最后还是难发改变一种习惯。 我们也看到过习惯的统治或专制,那些印度人,他们静静地躺在一堆木柴上自焚来做牺牲。不仅如些,她们的妻子还争着与她们的丈夫一起自焚。古时候,斯巴达少年习惯于在迪安娜的祭坛上爱笞刑,他们会一动也不动,我记得,在英格兰的伊丽莎白女王继位不久,一位被叛处死刑的爱尔兰反叛分子向女王的代表提出请求,希望用藤条绞死他,而不是用绞索绞死他,因为发前的反叛分了就是用藤条绞死的。 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习惯精神上和肉体上所具有的力量。因而,习惯可以主宰人的生活,所以人们应该努力养成好的习惯。不可否认,从幼年时代就开始养成的习惯,会非常完美,我们称之为教育,而教育只不过是一种早期的习惯而已。因而我们可以看到,与以后相比,年轻时的舌头是最为灵活,易于学习各种语言和声音,在运动上关节非常柔韧,易于铸出各种姿势和动作。的确,年龄大了之后,便不能自如地做出这些动作。有的人,心智开放而不闭塞,随时准备接受新的知识,不断完善自已,但这种情形毕竞只是风毛麟角。。如果说,一个人的习惯力量已经足够强大了,那么在固体中,如果有榜样可以仿效,有同伴可以劝慰,有竞争可以激励,有荣誉可以建立,那么在这种地方,习惯的力量将是非常巨大的. |
外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0、11、12卷) 2020年09月09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3358-1.shtml (6) 论习惯 [英] 弗兰西斯.培根 |
首页 上一页[25] 本页[26] 下一页[27] 尾页[6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