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大漠风暴之南宋烟云——长篇连载蒙、宋、金、夏跨越七十三载的风云岁月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大漠风暴之南宋烟云——长篇连载蒙、宋、金、夏跨越七十三载的风云岁月[第23页] |
作者:凌子峰 |
首页 上一页[22] 本页[23] 下一页[24] 尾页[3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晚安喽。 |
自顶! |
自顶! |
自顶! |
自顶! |
第五十六章 张实诈降 1.真假张实 张实没有说谎,苦竹隘守将之前确是张实的下属,也是张实的至交。但是张实此行的目的却不是劝降。 苦竹隘下,张实孤身一人前往关口,单薄的身影在关门面前显得有些无奈与失落。但是此刻为了迷惑身后的蒙古人,他仍旧装作坚强的向关内朝宋军喊道:“我乃尔等主将杨立的前任上司,也是杨立的至交好友。尔等速速通报杨立,就说老友张实愿为他指引一条明路!” 只等张实说完,城楼之上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张实兄,杨立在此!我且问你,你是否真是投了蒙古?” 张实应声答道:“确实,蒙古军兵锋无人可挡,大宋的江山已经回天无力,我等何不顺天而行,为自己谋求一条出路。” 听到张实说完这些,身后的蒙古诸将脸上露出了得意之色。他们认为照这样下去,这一路沿途的关隘,全凭张实的一张嘴就可以搞定。在他们看来,当初在叙州江面没有将其斩杀,是一个多么明智的选择…… 身处在苦竹隘上的杨立,却怎么也不相信这些话是从他这个曾经敬畏的好兄弟口中所说出来的。但是,事实摆在眼前,这关下的所立的又的的确确是张实其人。 连张实这样铁骨铮铮的汉子都投降了? 此刻的杨立心中生出了一种悲凉之感。这南宋的江山,难道是真的没有希望了吗? 关前的张实在话说完之后,正在等待着杨立的回答。但是眼前的城关之上,却陷入了沉寂。就在他准备再次开口说话之时。城楼上那个熟悉的声音又一次带着凄凉的语气问道:“张都统,难道你忘记了玠余大人生前的嘱托吗?” 听到余玠的名字,张实的脸厐分明是抽动了一下,但很快就被其掩饰过去。杨立的话,还是触及到了他的内心身处。 此时的张实回答道:“杨兄,你我至交一场,我又何苦害你,刚才你提到余大人,难道你不知道余大人是如何含冤而去的吗?王惟忠当年是如何被余晦陷害至死的吗?朝廷当年的举动,已经寒了我川蜀将士的心啦!” 张实后面的蒙古诸将听他说完这些,是越听越喜欢,越听越觉得这张实,实在是实在人,尽说大实话。 看样子这苦竹隘的守将快就要被他说动了…… 但是此刻,在杨立看来,张实虽然极力的在和南宋划清界限,坚定的表明自己的立场,不遗余力的规劝着自己投降。但是他始终不相信张实会投靠的这么决绝,叛变的这么彻底。他的内心身处还是相信这个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兄弟,不是贪生怕死,迷恋权势富贵的人。 而且刚才就在自己提及余玠的时候,张实的脸上分明有着那么一丝的触动,那才是发自于内心的表情。尽管张实隐藏的很快,但杨立相信自己没有看错。 在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关门之上的杨立又说道:“既然你如此苦苦规劝我投降,那你可敢孤身进城来与我商谈归降事宜,而你我二人,也当最后一次以汉人的身份来叙叙这兄弟之谊!” |
2.背叛祖宗的事儿不能干 关于进城谈判这件事,张实自己自然是做不了主的。经过层层的汇报,这件事最终汇报到大汗蒙哥那里。 收到汇报的蒙哥,没有迟疑的便做出了回复:“让他去。” 这时蒙哥谋士游显又一次站出来说道:“大汗此举,是否太过武断。” 蒙哥问道:““何以有武断之说?” 游显道:“张实此去,无非有三种结果。其一,张实此去,说服苦竹隘守将杨立献城来归。此为最为圆满的结果。其二,张实此乃诈降,孤身进入苦竹隘后,与守将杨立共同据守苦竹隘,以继续阻挡我南下大军。其三,张实真心劝降,苦竹隘守将杨立却无心投降,张实孤身入关,或为杨立所杀,或为杨立所困。如此,则我军南下将凭添阻力。” 听完游显的话,蒙哥哈哈大笑道:“先生所虑,不无道理。但今日,我十数万大军南下,当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这川蜀众城,无论其降与不降,我军都将以必取之势,力图拔之。山城归降,固为我所愿。不降,吾将遣大军破之。故张实之去留,实无关紧要之举,先生不必为之所虑。” 听到蒙哥说完这些,其游显不再言语。其内心觉得蒙哥其人虽精于治国,然而在战争中却重武力而轻谋略,蒙军此行必深受其害。今日,自己用言语不能将其规劝,那就只有在日后用鲜血来让其清醒。 游显摇头叹息之后,张实因得蒙哥同意,还是以劝降使者的身份进入了杨立所镇守的苦竹隘…… 苦竹隘内,刀兵森然,杨立等候于关门之内。 就在张实踏入苦竹隘关门的那一刻,守将杨立就立马吩咐手下将张实五花大绑了起来。 昔日好友,没想到以如此方式见面。 看着被绑缚眼前的张实,杨立立刻拔出了腰间的佩刀,架在了张实的脖颈之上。怒目问道:“我且问你,日前你在关下所说之言,可是发自肺腑?你投降蒙古,可为心甘情愿?你背叛川蜀,背叛朝廷,背叛祖宗可为事实?” 杨立越问越激动,激动到大有一时激愤就会将张实的脑袋一刀斩下的可能,这可给诈降蒙古的张实吓出了一身冷汗! 惊吓之余的张实说道:“兄弟,你这是干啥呢?我张实什么为人你还不知道吗?背叛祖宗的事儿咱不能干!前日在城下要不那样说,我怎能脱身进入你这苦竹隘!” 杨立的心,在张实的这一番话说完,终于放了下来。 自己终究没有看错张实,余玠也终究没有看错张实。当年的兄弟杨成,王惟忠,他杨立,张实都是好样的。 这些曾经团聚在余玠身旁的这些人,终究没有给余玠丢脸。 是夜,杨立和张实酩酊大醉。当他们在酒桌上追忆过往的同时,也做好了明日迎接大战的准备…… |
自顶! |
自顶! |
自顶! |
晚安喽。 |
自顶! |
第五十七章 不屈的张实 1.攻破苦竹隘 日前,蒙军眼见着张实以一个降将的身份前去苦竹隘劝降,苦竹隘的守将为其打开了一扇门。但两天过去了,当蒙军再一次看到张实,那是在苦竹隘的关门之上。张实的身后,站着面色冷峻的苦竹隘守将杨立。 不需要任何言语,城关之上张实和杨立的行为表情便已说明了张实的身份已经完成了从蒙军的劝降使者到一名南宋苦竹隘的守将转变…… 尽管这个情况的出现早就在蒙哥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但此时的蒙哥对于张实这种降而复叛的行为仍然感到莫名的生气。毕竟遭遇欺骗,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一件影响心情的事。蒙哥虽然做足了心理准备,但他毕竟也是凡人。所以他下令蒙军,攻下苦竹隘后,务必要再次活捉张实,乱刀分尸以解心头之恨…… 蒙哥生完了该生的气之后,蒙古入蜀大军的十几万人,就在这个弹丸之地,对眼前的这座小小的苦竹隘山城,用人海战术展开了雨点般的攻击。这座川蜀腹地的山城,瞬间就被漫山遍野的蒙军所淹没! 攻打苦竹隘的蒙古诸将中,冲在最前面的乃是汉将史天泽。这是一个和山东李璮,关陇汪世显,河北的张柔一样“出名”的汉族蒙将。多年前,他就和这些人一样,抛弃了自己汉人的身份。多年后,他们在不断为蒙古人攻城掠地的过程中,已经逐渐成为蒙古统治下的北中国实力派。 眼下,为了进一步抱紧了蒙哥的大腿,不仅是史天泽,而且是整个“史氏家族”已经到了舍生忘死的境界。在史天泽的统帅之下,“史氏家族”的家将和子弟兵,开始了在苦竹隘前的悬崖峭壁之上进行着攀岩作业的艰险任务。 经过数日的强攻以及史天泽的偷袭,地势相对平缓的苦竹隘南门,最终还是被蒙军强行突破。随着数万大军的涌入,这座川蜀之地的重要关隘,在抵御蒙古的道路上,结束了它的使命。 苦竹隘虽然破了,但这座关隘里的两个人却还活着…… |
自顶! |
自顶! |
自顶! |
自顶! |
2.进军钓鱼城 看着蒙古军的不断涌入,守关的军兵不断被杀。已经被合围的苦竹隘的守将杨立和张实,此刻只能互相望着对方那布满鲜血的脸庞,露出无奈的苦笑。 “兄弟,此时此刻,你对日前选择进入这必破的苦竹隘感到后悔吗?”苦笑中的杨立向张实问道。 “生于这烽火连天的乱世,你可曾抱怨过上天的不公?” 对于张实的反问,杨立哈哈大笑了起来,随后言道:“生逢乱世,正是大好男儿用一腔热血精忠报国,青史留名之机。生在这乱世,是我等之不幸,亦是我等之大幸,何怨之有?” 如此大气磅礴的回答,让杨立和张实此刻的情境显得更加悲壮。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杨立的声音在已经沦陷的苦竹隘上空激荡。 在向仅存的南宋士兵大声喊出了这两军气壮山河的话语之后,杨立对张实轻声说道:“兄弟,我先走一步了!” 话语落下,杨立带领着仅存的人马冲入到蒙古的军阵之中。而张实也不甘其后,紧跟着冲过上去。 片刻过后,这苦竹隘仅存的一点兵马也没有了生命的气息。由于蒙哥的特别交代,张实此刻正被蒙军按压在地,不得动弹。而他的兄弟杨立,就躺在不远处,嘴间不断有鲜血往外翻涌。 在张实看来,只有抱有一颗赤子之心,所流出来的血液才会如杨立那般的鲜红。因为那鲜红的血液里被杨立融入了常人没有的两样东西。 这两样东西,一样叫做信仰,一样叫做道统…… 苦竹隘的战斗结束了,张实被绑缚到蒙哥的面前。 此时的蒙哥一脸怒气,但当下张实却分明带着视死如归的笑意。诸将看到张实没有要在蒙哥面前跪下的意思,便大喝道让其跪下。 只见此刻的张实完全无视了蒙将的呵斥,反而面对着蒙哥大义凛然的说道:“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会选择悲壮的抵抗,而不是苟且的投降!”说完这句话,张实紧闭着自己的双眼,等待着结局的来临。 而按照蒙哥的战前命令,张实在蒙军的中军大帐外,被当着众将的面,遭乱刀分尸而死。 在生命即将消逝之前,张实用残存的意识,迟缓的睁开了双眼,他看到了自己体内淌出的鲜血。那颜色,是和杨立的一样红…… 苦竹隘的丢失,让南宋的军事重镇隆庆府不复存在。之后的蒙哥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一路南下长宁山、大获城、运山城,青居城,直至兵临重庆府的最后一道屏障——合州! 在到达合州的路上,蒙哥收到了塔察尔又一次在江淮遭遇败绩的消息。 失望过后的蒙哥,即刻命忽必烈统兵江淮,命塔察尔奔赴川蜀。这是一个在此时看起来不太起眼换将命令,但是,就是这个不太起眼的决定,却对后来的宋蒙政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蒙将塔察尔的被撤换,忽必烈开始正式走向宋蒙战争的前沿。而南宋的贾似道正是因为忽必烈的南下,让他有了进入南宋权利中心的机会。 忽必烈和贾似道在尘世的恩怨纠葛还很漫长。而眼下,这个公元1258年的年底,蒙军的近十五万兵马,已经在蒙哥汗的统领下兵临合州治所钓鱼城下…… |
自顶! |
自顶! |
自顶! |
自顶! |
自顶! |
自顶! |
自顶! |
自顶! |
自顶! |
自顶! |
第五十八章 王坚斩杀蒙古使 1.王坚的半生回忆 钓鱼山下,自西北而来的嘉陵江、渠江与东北方的涪江于此交汇在一起,浩浩荡荡的往重庆府流去,直至汇入万里长江。 钓鱼城守将王坚,孤身站立在钓鱼城的关门之上。背靠城楼,俯视大江,静听着三江之水的涛声,陷入了沉思。 三年前,也是在这年关将近的的时节,刚刚平定大理的兀良合台和来自汉中的火鲁已经兵临城下过一次。在历时数月的防守之中,妄图南北夹击的兀良合台和火鲁赤二人最终被他击溃,不得不悻悻而归。 如今,三年过去了,这座倔强的山城,以他不屈的性格依然在战火中坚挺。 但是,那些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苦竹隘、长宁山、大获城,运山城,青居城或因蒙军的强攻而城破,或因蒙军的兵锋而投诚。 现在,这些不幸的消息,早在数日前便一如这三江之水一样,源源不断的传到了钓鱼城里。 面对蒙哥十多万大军的御驾亲征,正在眺望江水的王坚明白,钓鱼城,作为庇护重庆的最后一道屏障,现在到了体现它使命与价值的时刻了。 而身处于乱世之中的人,每逢危险来临之际,都会不由自主的去回顾自己到目前为止的一生。 作为猛将的王坚此时也不例外。 25年前,正处于青壮之年的王坚正逢宋蒙交恶,蒙军大举南侵。那时的王坚拿起了手中的武器,骄傲而光荣的站到了抗击蒙古的队伍中。那个时候,他有一个让其为之自豪的统帅,名字叫做孟珙。 跟随着孟珙在京湖的那段日子,这是他一生最为快意恩仇的时光。而他以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民族的延续所做的这一切,在他看来,那是一生的荣耀所在。 随着后来的余玠入蜀,被调往川蜀的他,又成为了余玠的忠实部下。从此,他便在川蜀大地抵御蒙古的道路上,奉献了自己一生中宝贵的二十年…… 自公元1254年驻守钓鱼城以后,他便意识到这座山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战略价值。之后的他开始在这山顶方圆十余里之内,修缮城墙,加固城防。随着坚城的竣工,他又开始着手在城内打井蓄水,囤积粮草,开垦良田,招纳流民。时至今日,钓鱼城因王坚的苦心经营,已坐拥良田千亩,囤积粮草数百万石,招纳流民十多万,大小百余水井遍布山城各处。 可以说,现在的钓鱼城,已经被王坚打造成了一座孤悬山顶的自给自足之城。 如若以今日的眼光来看王坚,王坚他不仅仅是一个将军,更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现在的钓鱼城,无疑是他此生打造的最为得意的一件艺术品。这件艺术品不仅仅具有供世人观赏的艺术价值,更具有抵挡蒙古十多万铁骑进攻的实用价值…… 静听着山城冬日里的风声,嘉陵江畔的王坚,其脸上虽有处于大战之前的忧虑,但也不乏战而胜之的自信。 |
自顶! |
首页 上一页[22] 本页[23] 下一页[24] 尾页[3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