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大漠风暴之南宋烟云——长篇连载蒙、宋、金、夏跨越七十三载的风云岁月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大漠风暴之南宋烟云——长篇连载蒙、宋、金、夏跨越七十三载的风云岁月[第4页]

作者:凌子峰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3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第十五章 借道南宋
    蒙古灭金的钟声在寒秋将临的时节里再一次敲响。历史的车轮在蒙古骑兵的钢铁洪流里浩荡前行。随着蒙军集结的号角吹动,金国臣民最后一段平静的岁月就此远去。
    在这个关中大地到处洋溢着收获气息的金黄季节里,窝阔台率领着蒙古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奔陕西而去。
    新大汗刚刚即位,蒙古军格外卖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数月间便席卷关中,兵围凤翔府(今陕西凤翔)。
    天空残阳如血,晚霞延绵千里。万里苍穹之下的凤翔府,被一片火红的光影包裹。这座历史久远的关中城池,在深秋的残阳晚霞映照中,凄美里透露着苍凉。
    遥想七年前,西夏的不辞而别,让蒙古大将木华黎在这座坚城之下饮恨而终。从而让铁木真将怒火牵引到西夏身上。身处战火的金国,得以因凤翔府的存在,安度了数年的太平时光。
    七年之后,窝阔台亲身前来,凤翔这座曾经守护金国关中的城池,却在这晚秋的夕阳里,孤独凄凉到已经近乎被金国遗忘。
    从落叶缤纷的深秋到乍暖还寒的初春,凤翔被围半年,却始终不曾有一兵一卒前来救援。这座孤独的城池,在过去的半年里,只能以孤独的身躯,在寒冬里经受着蒙军铁骑的冲击。
    尽管如此,凤翔府的军民在每天据城坚守的同时,还是不时的频频东顾,仍旧在绝望中期盼着能有来自东方的援军来将自己搭救。但现实一次次的让他们失望了,从汴京到凤翔的千山万水之间,始终没有看到一个援兵的影子。
    蒙军围城半年之后,凤翔府宣告陷落,这个曾经守护过关中的州府,就此落在了蒙古人的手中。
    凤翔府失守,京兆府(西安)无险可守。
    镇守京兆府的完颜合达龟缩潼关。蒙古人又兵不血刃的拿下这个曾经统御过天下十三朝的古都长安。整个关中之地,从此不复金国所有。
    而接下来,顺风顺水的窝阔台,将遭遇他南下以来的第一次挫折。
    潼关,一颗楔在由关中进入河南的钉子,成功的阻挡着蒙古铁骑的东进。
    任凭窝阔台使出浑身解数,也只能在城下止步不前。无奈之下的窝阔台,只能在夏季到来之时,怀揣着无奈,北返大草原避暑纳凉……
    有些人虽然死了,但是影响力依然存在。比如,铁木真。
    五月的蒙古草原之上,窝阔台的汗帐里,再一次针对蒙古灭金的事宜被提出来当众讨论。
    而三年前,铁木真在离世之时,便已经预料到今日的时局,特意为后世子孙留下了的破金之策:
    “金之精兵在潼关,其南据连山,北限大河,难以攻破。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则下兵唐、邓州,直捣汴京。金急,必征兵潼关。然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人马疲敝,虽至弗能战,破之必矣”。
    充满雄心的窝阔台,本想就灭金之事,建立远超父辈的功业。可惜对于潼关的久攻不克,注定了他不能彻底摆脱铁木真的影子,独立完成灭金的大业。
    对于铁木真的策略,窝阔台不得不采纳。而他,从此将不得不接受活在自己父亲阴影之下的事实……
    不久之后,围绕这个策略所制定的作战计划开始在中原大地上被付诸行动。
    又是一年秋风乍起的时节,窝阔台率中军下山西以攻河南,意图破郑州,进而围攻汴京;大将斡陈率东路军,自山东济南南下,而后东进河南;拖雷率右路军从凤翔府过大散关意欲借道宋境,顺汉江东下,经襄阳、唐河、邓州进入河南,北上汴京。
    不出意外,待三路大军会师汴京之时,便是金国寿终正寝,灰飞烟灭之时。
    以蒙古军的实力来看,窝阔台率领的中军和斡陈率东路军实现预定的作战计划似乎是没什么问题的。唯一的不稳定因素便在于拖雷的西路军。
    南宋到底会不会借道给蒙古,成为了此次蒙古三军作战计划中最为不稳定的一个因素。
    但是在拖雷的眼里,关于南宋借不借道的问题,完全就是一个伪命题。在他看来,这么多年里,那些对蒙古人说不的政权,要么被消灭,要么被打残。他有理由相信,南宋不会连这一点都看不明白……
    蒙古的三路大军按照既定的计划开始走在进军的路上。
    窝阔台所在的中军,自然是斗志昂扬,一路势如破竹,经过两个月的奋战,占领所处在山西的河中府(今山西永济)。第二年正月,中路军渡过黄河,进而占领郑州。金国方面的士兵一路溃逃,涌入了汴京城内。
    拖雷所带的西路军也于中路军同期开赴南宋的边境大散关。但是在大散关的边境上,由关中通往南宋的栈道已经被南宋烧毁。
    无奈的拖雷只能绕道甘南,进入宋境沿汉水东进,而后通过南宋荆襄的领土,北上河南。
    拖雷此次由甘南入宋,在南宋境内的所有关隘,他都是强行突破,突不破的就强攻。以其行为来看,完全不像是来借道的,倒像是来攻城掠地的。一直打的南宋边将心里直突突。而鉴于南宋朝廷态度不明,南宋的边将首鼠两端。
    一直到了十月份的中旬,拖雷才打算正式向南宋方面提出交涉,希望能达到借道的目的,好省却自己去汴京城下会师的时间。
    但是由于宋蒙双方在边境的摩擦,这借道的蒙使,一入宋境就被不明情况的南宋守将一刀砍了。而这一下弄的宋蒙双方都措手不及。
    从常规的认识里判断,南宋这时候应该是摸了老虎屁股。
    正在等待消息的托雷,听到这个消息,一时间傻了眼。他想破脑袋也想不通南宋为何有如此大的胆子。但是转身,一个不好的预感在他的脑海里冒了出来:“莫非南宋此刻已经与金国结成了同盟?”
    现在,摆在托雷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借此次蒙古使者被南宋所杀的事件大举进攻南宋,留在这里和宋将死磕;又或者是以战迫和,用武力达成和南宋借道的条件。
    时间不等人,灭亡金国的计划是窝阔台亲自制定的,拖雷这一路蒙军又是灭金计划中,最为重要的核心。拖雷岂能在此刻因为一个使者的被杀,而留在南宋境内深陷战争的泥潭。
    最终,拖雷为了窝阔台的整个大局考虑,还是选择了“忍”下这口气。打算以战迫和。
    这对统一之后的蒙古人来说,实在是难得。
    拖雷一边派出兵马陈兵南宋边境,做出和南宋一战的气势;同时又派出了使者去南宋方面进行借道事宜的洽谈。
    谈判期间,蒙古方面先是细述了宋金之间的百年恩怨,而后畅谈了蒙宋之间的友谊,再又强调了蒙古灭金的决心,最后又以军事的进攻作为强势的谈判筹码。
    老于谋略的拖雷,最终以连哄带骗外加恐吓的方式,成功的从南宋这边骗得了粮草,向导和一条毫无阻碍的道路。
    拖雷统帅下的西路军通过借道南宋,让北上攻汴的征程就此开始。而此时的中原大地,深冬已经悄然来临……
    第十六章 禹山之战
    南宋方面的四川制置使在川陕的边境前脚送走了拖雷,京湖的制置使又在襄阳迎来了金国的使者刘天山。
    南宋借道给蒙古的现实,带来的结果是金国发现自己的后方竟然冒出了蒙古骑兵。而蒙古的这路兵马还在一路北上,军事目标直指汴京。这让金哀宗意识到寄希望于南宋为自己守边已经不太现实。
    金国这次应该是带来了百分的诚意,但是却没有带来一丝合作者该有的态度。在已经被蒙古军四面围攻的时候,却仍然以上国之尊,对南宋方面莅临垂训。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南宋仍旧是20年前的南宋,此时的金国,却不再是20年前的金国。这世道变了,这规矩自然也得变。显然,金国人不懂。
    而今的金国,还是一如当年全盛时期那般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架势,让南宋的京湖制置使觉得金国不像是来谈合作的,倒像是来下达任务的。
    南宋的京湖制置使明显不吃这一套,对于金国的使者,又是一个滚字将其打发走了……
    宋金方面没有达成共击蒙古军的军事同盟,拖雷的四万骑兵得以大摇大摆的渡过汉水,北上河南。
    话说金国虽然被蒙古人追着屁股揍了20年,但是多年来一直在保存实力。尽管辽东、河西、河东、河北的土地虽然丧失,但是其大部分兵力都收缩到河南一地。在黄河以南的地面上,至少还盘踞着不少于四十万的金国主力军。此次拖雷的北上的击汴之路,即使借道宋境,走的依然不是那么顺利。
    苍凉汉水,千年流淌。转眼间,拖雷的四万蒙军已经穿越了川陕边境,到达了荆襄的西北。而就在在荆襄进入河南的汉江之畔,拖雷的北上攻汴之路,即将迎来最为惊险的一战。
    汉水之滨,对岸的金军目视着蒙古人来到对岸,又目视着蒙古军从容渡河。在这个过程中金国的将领张惠建议待蒙古人半渡而击,而主将移刺蒲阿更寄希望于在汉水之北将其歼灭在河边。
    就在这两位一来二去的讨论中,蒙古军已经全部渡过了汉水。让这二位一时傻了眼。
    腊月的深冬让汉江两岸变得萧瑟千里,一直注视着汉江千年的禹山(今河南邓州西南),在此刻也万籁俱寂中,一片荒凉。荒凉到百鸟飞绝,人踪俱灭。
    好在它很快就不会如此寂寞,因为这里接下来,将会成为蒙古与金国决胜的战场。
    后知后觉的金国,在拖雷的蒙古大军全部渡过汉水之后。其二十万大军,才在之前从京兆府逃离的金将完颜合达的率领下,姗姗来迟的来到禹山脚下布阵。
    在绝对的优势兵力下,他们等待着蒙古军的到来。对于之前没有对蒙军半渡的而击,完颜合达并没有什么遗憾。与其在汉水之中将蒙军击溃,他更希望于在这禹山脚下,将托雷的四万骑兵一举歼灭。
    对此,完颜合达很有自信。毕竟二十万遇上四万,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争。
    潇潇汉水,瑟瑟禹山。金军十五万步兵列阵于山前,五万骑兵藏于山后,和刚刚渡过汉水的蒙军就这么对峙着。可是这左等右等,正前方的蒙古军却迟迟没有要进攻的的意思,这就让金军的统帅完颜合达有些沮丧。
    看来是他高估了拖雷的胆识。但识转念一想,毕竟在兵力上有如此大的悬殊,此时的拖雷没有发动攻势也实属正常。而他自己,手握二十万大军,不是也没有向区区四万蒙军进行攻击的勇气吗。
    正在完颜合达冥冥思考之中,金军的后方,却突然间杀声震天。
    让完颜合达没有预料到的是,蒙古骑兵竟然绕到了金军的身后,向部署在禹山之后的五万骑兵阵营,发动了近乎疯狂的冲锋。
    更让完颜合达吃惊的是,骑兵对战骑兵不久,在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之下,出于弱势兵力的蒙古骑兵,竟然一度动摇了金军的阵脚。吓的金军士兵四散奔逃。
    狂风吹起了落叶,飞沙迷离了双眼。蒙军冲锋的号角之声,在山谷之间激扬。昨日还孤独而荒凉的禹山,一时间山野动荡,林木悚然。
    眼看着金国的战线濒临崩溃之际,完颜合达跃马长枪,亲自上前督战,这才稳住了阵脚。而金军一旦稳住阵脚,蒙古方面的兵力弱势就突显出来,在没有被金军合围之前,拖雷匆忙退军。留下心灵震颤的完颜合达在山野的冷风中凌乱。
    撤退之后的拖雷,深知凭自己目前的军力,终究无法撼动眼前这座庞然大物。所以在禹山小试兵锋之后,就开始采用游击战术,袭扰金军,焚烧其辎重,伺机北上汴京。
    蒙古军来去如风的袭扰战术,成功的牵制了金军的主力,让其欲撤不行,求战不能,就这么一直尾随着蒙古军走在前往汴京的道路上。
    汉水东流,时光不歇,一转眼,黄历翻篇,又是一个新年来到。
    时值正月,拖雷虽然还在河南境内与完颜合达缠斗,但是此时的整个中原战局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窝阔台率领的中军已经占领了郑州,东路军也由山东进击河南,大有和窝阔台会师汴京的趋势。
    此时的完颜合达在金哀宗勤王之命的召唤下,不再与拖雷部的蒙古军缠斗,率领着还剩下的十五万金国精锐,开始走上北上护卫京畿之路。在行走的过程中,又和金将杨沃衍,武仙两路人马会和。一时间军力大振。
    此刻,在完颜合达的手中,已经聚集了金国一半的主力军队。
    然而,此时拖雷的蒙古骑兵却一反常态,开始由之前的北上攻汴,转变成袭扰,阻击完颜合达部的北上增援。
    如若说禹山之战时的拖雷是想极力摆脱完颜合达的话,那么当金哀宗的勤王之命下达之后,此时的完颜合达是想迅速的摆脱拖雷。但是事实是这二人却是谁也摆脱不了谁。
    就在二人这停停打打,打打停停中纠缠不清时,天空飘下了正月里的第一场大雪。而这场不合时宜的大雪降临,对于完颜合达这支数量庞大的金军来说,却是一场致命的伤……
    第十七章 决战三峰山
    正月的大雪,覆盖了前进的道路。刺骨的风寒,吹打着蒙金士兵那久经战乱的身躯。蒙、金这两支兵马仍旧在这大雪纷飞的正月里继续纠缠着。
    对于拖雷和完颜合达来说,通往汴京的这条路,实在太过于狭窄了,窄到注定只能有一个人过去。而剩下的那一个,只能作为一个失败者,倒在胜利者前进的道路上,被千军万马踩踏而过。
    茫茫天地,银装素裹。在刺骨的严寒之中,这两支充满纠葛的兵马,来到了钧州境内(今河南禹州市)。而钧州外围,有三座高耸的山峰,此刻正在风雪中迎接着蒙、金两军的到来。
    在此之前,这三座不知名的山峰尽管已经诞生了不知几千万年,但是在过去那季节的轮回和时空的深乡里,他们一直不为外人所熟知。他们只能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冷眼旁观着虚幻的世界,在沉默中聆听着尘世的纷纷扰扰。而周围的世人,一直未曾试图去感知这三座山峰独立于世间的孤独,甚至从来不会高看他们一眼。
    如果山峰也有性别之分的话,那么这三座山峰无疑是三个男人,三个其貌不扬而又饱经沧桑的单身男人。
    他们看似沉默,其实也渴望被世人发现,被世界认知。从此摆脱不知名的存在,摆脱那千万年以来的卑微。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一个地方要是想出名,要么是有仙人青睐,要么是有故事发生。而对于三峰山这样普通的山峰,要想获得仙人的青睐,恐怕再等个上前千万年。相比较之下,还是有故事发生来得靠谱一些。
    而现在,一场决定金国命运的战争,即将围绕着三峰山展开。而三峰山这个名字,将会跟随着金国的命运被永远的载入史册。只要日后有人探寻金国的历史,就必然会看到三峰山这个名字跃然纸上。更有兴趣者,或许还会亲身前来探寻一番。而和三峰山一起载入史册的还有拖雷,完颜合达,完颜陈和尚,杨沃衍,武仙,张惠,高英这些不为人知的名字。
    我们不能定义,到底是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成就了三峰山的千秋之名,还是世人因三峰山而记住了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或许在一个悲凉的故事里,时间、地点和人物已经融为故事的一体。而我们却肤浅的将他们拆分而区别开来,这对于故事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解读和亵渎……
    闲话少说,回归正题。
    接到金哀宗勤王命令的完颜合达,杨沃衍,武仙等人意欲摆脱拖雷的纠缠,带领着二十万大军在饥寒交迫中展开着急速的行军。但是这二十万大军每日所消耗的粮草,在这需花飘落的冬季里,成为了一个重大的问题。
    好在此时的他们,终于在风雪之中来到了距离钧州城只有十里的三峰山脚下。
    进了城,一切就好办了!钧州城内那在风雪中袅袅升起的炊烟,似乎是对他们最深情的召唤。
    然而,就在通往钧州那座充满着希望的城池的前路上,却突间然横陈着一支不知名的蒙军。
    看样子,这些蒙军似乎已经在这里等了很久了。而完颜合达回身,他的后方依然是尾随不休的冤家拖雷……
    这支突然出现的神秘蒙军,是窝阔台派来接应拖雷的中军。
    当窝阔台在占领郑州,进逼汴京之时,考虑到拖雷所面临的巨大军事压力,便迅速抽调兵马绕过汴京外围,前来接应拖雷的北上。而就是在这批蒙军和拖雷会和之后,让三峰山通往钧州的最后十里地,成为了金国彻底走向沦亡的开始。
    其实这支兵马其实早已和拖雷会和,只不过匆匆北上的完颜合达一直没有发觉而已。当完颜合达发现这支蒙军之时,此刻的金军,已经陷入了蒙军的包围圈中。
    大雪已经持续了数天之久,金军的二十万人马多日未食。没过膝盖的积雪,让这二十万大军每前进一步都要花费巨大的力气。他们的双手已经被冻裂,脚趾已经被冻烂,兵器已经结冰,甲胄已然僵硬。此刻只需轻轻一击,他们便会在这数尺之深的雪地里轰然倒下,再也不会起身。
    而反观此时拖雷的骑兵,他们一个个跃然马上,精神抖擞。在拖雷眼里,眼前这支奄奄一息的金军,更像是是一群待宰的羔羊。
    风雪依然没有停止,拖雷他们时而围攻金军,时而撤退,时而袭扰,时而抢劫。在这寒风瑟瑟,白雪皑皑的钧州城外,双方的战斗,一直围绕着三峰山进行。
    在蒙古军的袭扰之下,金军挨饿受冻,军心不稳,士气低落,体力不支已成为常态。而身处在这大雪纷飞的中国腹地,这种天气上的寒冷,对于自小在极北之地长大的蒙古人来说,恰恰又助长了他们的优势。
    在蒙古军的不停骚扰之下,距离钧州城那短短的十余里,让金军感受到了什么是生与死的距离。
    就在金军精疲力竭,心力崩溃之时,蒙古人却在三峰山脚下突然让开一条前往钧州的道路。极尽崩溃的金兵这时不疑有诈,争先恐后的向均州城撤退。而这一退,二十万大军就此全面崩溃,等待着他们的将是尽数被消灭的结局。
    在金军撤退的路上,拖雷指挥着早已埋伏了好数万的骑兵。在金军不顾一切奔向钧州的路途中,蒙军突然杀出。双方就此围绕着三峰山进行了一场大决战。
    饥寒交迫的金军,此时又怎是蒙古骑兵的对手。激战不久,随之而来的是全面溃败。在溃败的过程中,金国将领张惠、高英战死,武仙率领少数骑兵逃走,移刺蒲阿被俘虏。主将完颜合达,将领完颜陈和尚,杨沃衍败退钧州。
    三峰山一战,金军兵将战死大半,而没有战死而溃逃至钧州城内的兵将,也只是比城外的那些人多活了三天而已。
    三天之后,蒙古人攻破了钧州城,之前逃入城内的兵将或战死,或因为不投降而被杀,这支占据金国一半军队的生力军,除了武仙率少数人马逃离之外,全部被蒙古人消灭……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3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12 14:46:29  更:2021-07-12 14:56:05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