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宋朝那些人儿》三百载爱恨情仇 一千年世道轮回(300万字长篇连载)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宋朝那些人儿》三百载爱恨情仇 一千年世道轮回(300万字长篇连载)[第122页] |
作者:司马寻欢 |
首页 上一页[121] 本页[122] 下一页[123] 尾页[13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https://www.ximalaya.com/youshengshu/26566048/ 电脑上直接点链接就可进入。手机端APP可以直接搜索:宋朝那些人儿 特别方便,先20集免费试听,还请天涯的各位大侠多多支持! |
大家可以下载一个喜马拉雅FM在手机上,直接搜索:宋朝那些人儿 很方便,请大家多多支持哈, 方便的时候可以在天涯上看文字版 |
不方便的时候可以在喜马拉雅FM上听有声,咱们这个主播非常厉害,是广播电台资深20余年主播,声音醇厚,代入感超强,演绎历史活灵活现、淋漓尽致! 值得大家一听 |
12111楼埋的有钻石红包,大家继续支持一下 |
大宋的贴子继续更新,还请各位大侠继续支持 |
098-江山是打来的不是求来的! 惊堂木一拍! 各位看官,咱们书接上回! 前面咱们交代过,南唐其实是从中主李璟开始走的下坡路,因为不辨忠伪,失于察人,重用奸臣,终于把李昪辛辛苦苦一辈子挣来的南唐半壁江山拱手让人。 到了李煜的时代,他继承了父亲的无知人之能,宠信徒有文采而无实际治国安邦才能的文人墨客,致使本就国力大减的南唐终成奄奄待毙之势。 当南唐国主李煜在和大小周后风花雪月的时候,当他在竭尽所能、委曲求全地向大宋不断进贡的时候,他预感到自已做的再多,也只是在拖延时间。虽然他也不愿意相信这会成为事实,但是好像被灭的命运始终笼罩着自己。 |
确实,宋太祖赵匡胤早已打定主意要消灭南唐,所以不管李煜做了什么,赵匡胤都在有条不紊地做着消灭南唐的准备, 面对迫在眉睫的危机,李煜将会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呢? 李煜能想到的措施,不是备战反击,而是进贡送礼。 对南唐的态度赵匡胤虽然是决意取之,但怎么个取法,是武力取之还是和平取之?很早之前,赵匡胤倒是一直心存幻想的,他希望用各种手段诱导李煜不战而降,自献江南。能够不动干戈,不损一兵一将,一钱一帛就能得到富庶的江南诸州,自然是再妙不过的事。 因为赵匡胤知道,大宋刚刚建国,连年征战,对国家肯定不利。 定下“先南后北”的统一策略后,他为了先稳住李煜,倒也拿出一副开明大度的君王样子,几次对李煜表示自己的怀柔政策,为让他放松对北宋的警惕,赵匡胤还是很做了一些表面文章的。 |
李煜登基不久,南唐有两个罪臣畏罪潜逃到扬州,向当时正在扬州的宋太祖赵匡胤献计如何轻取江南,吞并南唐。赵匡胤立即下令砍掉其中一个的头,并派人把它呈送给李煜。这个举动,既是示好,又是示威。赵匡胤要的就是这半哄半吓的感觉。 从赵匡胤即位登基到南唐灭亡的这十几年里,南唐向大宋进贡的白银多达十几万两,绢、玉石珠宝等更是不计其数,跟以往不同的是,现在要每次多送点,多送几次。在南汉灭亡以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连续向北宋进贡了三次,每次都送的礼也都是下了血本的。 李煜觉得,只是进贡,还是显得诚意不够。所以在开宝四年,公元971年,李煜派自己的弟弟从善带着他亲笔写的报告,到北宋去,向赵匡胤请求把自己的南唐国主的称号改为“江南国主”,而且要赵匡胤取消对他“诏书不名”的特殊待遇。 |
得到恩准以后,他马上就行动起来,从各方面降低了南唐朝廷内部的各项政治礼仪的待遇。比如说,他下的指示不再叫皇帝才能用的“诏”,而改为王用的“教”;他拆下宫廷屋脊两旁的,象征帝王威严的鸱吻,不再装上去了;他那些封了王的弟弟们也都全部降了一级,改封为公。 总而言之,李煜已经完全顾不上一个君王的尊严和体面,他就是要让赵匡胤知道自己已经是一个服服帖帖的下属,你不用再来打我了,我已经趴在地上了,我已经在亲吻你的脚指头了,难道这一切还不够吗? 够不够?赵匡胤没有直接回话,他和他的大臣们用行动做了回答! 赵匡胤以为,像李煜这种贪图安逸的人,只要对他稍加笼络,给以优厚的待遇,就可以诱使他不战而降,自献江南。 于是赵匡胤诏令在薰风门外皇城南、汴水滨大兴土木,营建一幢俨然皇家宫苑的花园式府第,赐名“礼贤宅 ”,虚位以待,就是留着给李煜的。 |
他为了让李煜及其嫔妃生活习惯乐不思蜀,还特别强调,这座府第的规模要超过当朝宰相府,要和李煜在金陵的宫廷相当,外观既要精美考究,又要雄伟庄严;建筑样式必须充分体现江南特色,尤其是后园,要凿池堆山,修渠引水,建造亭台水榭,移植江南奇花异石,以再现南国小桥流水,曲径回廊的柔婉景观,好让李煜及嫔妃们流连忘返,像当年西蜀降王刘禅一样只知此间乐而不思蜀。 “礼贤宅”完全竣工以后,宋太祖便开始招降李煜的活动了。 他先让从善游览了“礼贤宅 ”,然后命令他连续修书几封,规劝李煜北上朝见太祖。 李从善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自然从命。 可李煜虽然生性怯懦,对赵匡胤害怕得紧,诚惶诚恐,从不敢违命拂逆他的心愿,但他也深知若然北上便永远回不来了,弟弟从善的命运就已确证了这一点,寄人篱下生活的艰难,李煜也是十分清楚的。 |
所以对于“入朝”一事,他倒是时刻怀着戒心的。 朝臣陈乔等对“入朝”的含义也了如指掌,他们生怕李煜耳软心活,一时动摇,时刻在他耳边提醒他“入朝”的可怕后果,他们还献计让李煜以身体虚弱,不宜长途跋涉为由,尽量婉转地拖延“入朝”时间。 因此不管宋太祖怎样地变着花样让李煜入朝进见,李煜硬是以不变应万变地婉拒搪塞,始终没有“入朝”。 公元973年的夏天,赵匡胤派宰相卢多逊出使南唐来给李煜祝贺生日。 卢多逊狡猾,恩威并施,吉祥话说的李煜心暖暖的,李煜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但卢多逊走到南京的宣化口,突然停船,派人回去跟李煜说,朝廷准备修天下地图,就缺你们十九个州的,能不能把你们江南的给我提供一份?李煜能说不吗?敢说不吗?这真是措手不及啊,李煜只好赶紧组织人手连夜画了一本江南的地图副本送过去。为了避免出错,他还叫一个叫徐锴的大臣守着校对了一个通宵。卢多逊轻易拿到了江南的完整版地图。 |
李煜虽然不能确定这个卢多逊要地图是不是赵匡胤的指示,但是他已经很清楚地知道,在宋朝人的眼中,这个天下是已经包括了他们江南的了,所以在他把这个地图副本交给使者以后,又赶紧给赵匡胤打了一份报告。 在报告中,他就表示自己愿意接受领导封的官,但是请求领导能够给他保留江南这份自留地。让他还有一点特区的自治权。对于李煜这种在原则问题上的讨价还价,赵匡胤的态度很干脆,两个字,不行。 显然这个网是在进一步地收紧。. 宋太祖招降李煜的计划虽然被李煜拖延了下来,但赵匡胤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公元974年,他两次遣使南下江南,敦请李煜前往汴梁观礼。 |
第一次是派词门使梁迥出使金陵,口传圣谕说 :“天子今年冬天要举行柴燎告天的盛大仪式,希望你前往助祭 。 ”这是迫使李煜入朝的外交辞令, 所谓“助祭 ”, 就是要李煜以降王的身份亲赴汴梁,陪同宋天子去南效举行祭天大典。 这样,就可乘机强迫李煜对天盟誓,臣居京师,永作赵匡胤的不贰之臣。 李煜倒也看透了这一邀请的真正含义,在朝臣的支持下,根本不予理会,婉言谢绝了。 梁迥见李煜拒绝入朝,便与随从密谋了强行劫持李煜入朝的计划。想待李煜到渡口为他们送行时,乘机挟持他到船上,到时便不由他肯不肯北上了。可是李煜对他们的这种计划有所耳闻,事先便与群臣制订了防范措施,从而并没有中计。 第二次是派遣知制诰李穆作为国信使,带着太祖的亲笔诏书来到金陵。诏书的大意是说宋太祖年冬要在天坛祭天,希望李煜前去共阅祭天。这次会晤是在专门接见外国使臣的清辉殿进行的。 |
李煜同上一次一样,以“抱病”的理由婉拒。言辞委婉,态度却很坚决,所以双方谈得很僵。 李穆自恃为大国使臣,十分傲慢无礼,见李煜执意不肯北上,居然阴阳怪气地训斥贵为一国之君的李煜:“古训曰,识时务者为俊杰。看来国主入朝,势在必行,只是时间而已。既然如此,当宜早不宜迟。不然,天子发怒,则将挥师渡江,犁庭扫穴。到那时,国主追悔莫及。”李穆的话,明为劝告,实为恐吓。 李煜不敢直言对抗,但却以柔克刚,绵里藏针地答对道 :“臣事大朝,冀全宗祀,不意如是,今有死而已 。”言下之意是说,我李煜忍辱退让,以小事大,臣服你赵匡胤,无非是想保全江南的半壁河山和李家的社稷宗庙而已。 如若欺人太甚,连这一点都不能容忍,硬要以武力相逼,那我也只有铤而走险,横下心来与你拼命了!李穆对于李煜的答话满不当一回事,当下继续以不可一世的口吻恫吓道 :“国主入朝与否,理当自裁,本使不便多言,不过,朝廷兵甲精锐,物力雄富,南征北伐,所向披靡,尚无一国能为其锋刃。但愿国主明智,切莫以卵击石,还是权衡轻重,及早入朝为好。” |
李煜忍无可忍,平和而坚决地回敬道 :“烦请尊使转奏圣上,臣年来体弱多恙,不禁风寒,眼下更艰于长途跋涉,实难入朝 。 ”双方又不欢而散,结束了这次硝烟弥漫的会晤。 李穆回朝向太祖复命,把会晤的一切详情禀告了赵匡胤。 赵匡胤一听李煜居然敢以死相抗,和平迫降的计划遂告泡汤,于是恼羞成怒,好你个李煜,朕容忍你多年了,到现在还不肯低头,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怪不得朕了! “武力扫平南唐,生擒李煜入朝。”赵匡胤恶狠狠的说道! 赵匡胤一直看重的出师有名的名,也有了,打南唐的这一天终于来了! 大宋能过的了长江天险,打南唐的水军准备好了吗? 李煜说了硬气的话,接下来他拿什么跟赵匡胤对着干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明天分解! |
今天的内容更新完了,各位可以继续嗨了 |
好久没说这句话了!久违了!!!! |
趣说《宋朝那些人儿》——有声小说修订版 http://bbs.tianya.cn/post-free-6094209-1.shtml 修订版发在了杂谈版块,是一杯挤掉了泡沫的啤酒 |
磕磕绊绊到今天,大宋精彩俱欢颜,莫说前路无知己,人间最美九月天 |
https://www.ximalaya.com/youshengshu/26566048/ 电脑上直接点链接就可进入。手机端APP可以直接搜索:宋朝那些人儿 特别方便,先20集免费试听,还请天涯的各位大侠多多支持! |
|
更新继续 |
099-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惊堂木一拍! 各位看官,咱们书接上回! 如果说大宋不喜欢打仗,那南唐更希望不要发生战争,李煜自登基以来,一直忍辱不发,臣事北宋,图的就是偏安江南一隅,保全祖宗遗留下来的半壁江山。 他自登基之日起,无一日不是生活在宋太祖的鼻息之下。 大宋建国之初,南唐有长江天堑的优势,惯于陆上作战的北方军队很难轻易取胜。 自宋太祖公元960年陈桥兵变得天下以来,就积极准备伐南征北,一统江山,对于吞并南唐的准备工作是做得十分缜密周详的。 10多年来,造战船、练水师、积粮草、探敌情,对南唐方面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了如指掌。 |
赵匡胤这次伐南唐,是下了一举成功的决心的。 时至今日,李煜知道战争已不可免,于是意气慨然地对朝臣说 :“一旦宋军南来,孤当身披战袍,亲自督师,背城一战,以保社稷。如果兵败,便自焚而死,绝不作他国之鬼 。” 这话传到汴梁,赵匡胤听了哈哈大笑,对左右大臣说道:“这只不过是文人的气话罢了!李煜有一张厉害的嘴巴,却没有一点真正的雄怀壮志。但凡有一点英雄气概,孙皓、叔宝也不会作降虏了 。” 赵匡胤这番话虽然尖刻,事实却证明他是了解李煜的。 可怜的李煜,对赵匡胤总是抱有幻想,他一方面命令广聚钱粮,加强守备,准备应战。另一方面仍向大宋进献了帛20万匹,白银20万两,贡献宴钱500万两,帛1万匹。希望大宋收到进贡后,能使宋军北退。 |
真可谓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 直到宋军兵围金陵时,李煜依然幻想着,只要能给钱一切还可以商量。所以李煜派遣文才超群的徐铉出使大宋,希望能说服赵匡胤退兵。 徐铉好不容易到了汴梁后,赵匡胤在便殿接见了徐铉。 徐铉凭三寸不烂之舌,大谈李煜如何谨遵为臣之道,小心在意地臣事天朝,江南与天朝的关系亲密如父子,而今江南以子事父,未有过失,如何见伐?赵匡胤任他摇唇鼓舌,待他说完后,冷不丁地反问一句 :“你说江南与我朝如同父子,试问父子之间能够分成两家吗 ?” 一句话把徐铉问得张口结舌。 可徐铉也不是平庸之辈,见此路不通马上另辟他途,在太祖面前夸赞李煜如何博学多才,怜民惜民,有圣人之能。 |
赵匡胤捋须一笑,从容问道 :“你能不能背诵一二首李煜的诗来听听?”徐铉略一沉吟,就朗声念道 :“月寒秋竹冷,风以夜窗声 。” 并说道 :“这篇《秋月》诗,天下传诵,人人知之 。”赵匡胤一听,哈哈大笑道 :“此寒士说,朕不为也 。”徐铉一时不服气,忘了君臣礼仪,脱口而出道 :“那么陛下有高明之篇,微臣愿闻玉音 。”赵匡胤并没有为他的失语冲撞动怒,一捋浓须说道:“朕当年为布衣时,某夜偶于田间步月,忽得一联:‘未离海底千山暗,才到中天万国明。’卿以为如何?”徐铉细品此联 , 深深为赵匡胤的心胸气魄所折服,一时锐气全消。 但他身负重命,岂能轻甘罢休以负主命,于是强打精神再次反复游说赵匡胤,希望他能怜悯李煜的一片苦心,罢战休兵。 赵匡胤开始还能忍耐,看他一说再说,大有不达目的誓不住口的势头,便不悦地拂袖而起,厉声说道 :“不须多言!江南国主何罪之有?只是一姓天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吓得徐铉不敢再言,惶恐的退下。 |
就在徐铉游说宋太祖的时候,北宋军队已然气势如虹地进军常州了。 早在公元974年农历九月,宋太祖赵匡胤,任命宣徽南院使曹彬任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都部署挂帅出征,由山南东道节度使为副帅,曹翰、李汉谅、田领祚等为先锋,排山倒海地向江南进军了。 就在当年十月,宋军就攻占了南唐的池州。 南唐被迫应战,下了戒严令,两国正式进入了交战状态。 至此,李煜企图和平保住社稷的美梦才告完全破灭。 宋师势如破竹,南唐前景黯淡,如日将暮,李煜早就身心交瘁了。 战争的帷幕已经不可避免地拉开了,南唐方面虽然万分不情愿,也还是硬着头皮进入了迎战状态。 战争的形势,明眼人一眼即可看出,双方的实力根本不可相提并论,南唐处于极度的劣势地位。南唐已有经20多年不曾用兵了,真是兵也无,将也无。 现在的南唐,统兵将领再无前朝老将只有新进少年。这些青年将领大都惯于纸上谈兵,没有任何作战经验;他们一心锐意功名,却没有顽强抗战,奋勇杀敌的心理准备,一旦真正的临阵对敌,往往仓猝应战,纷纷败北,甚至倒戈投降。 |
士兵的士气很高,可是军队的组成很杂,没有统一严格的编制。部队的组成五花八门,有义军、新擬军、拔山军、凌波军、义勇军、自在军、排门军及白甲军等13种,是地地道道的杂牌军。 军队的数量不可谓少,士兵的抗敌热情也不可谓低,但是一则没有能征善战,有勇有谋的将领统帅,二则这些军队大都为临时杂拼起来的,平时缺乏严格的训练,作战能力并不很强。 而大宋采取两路夹击的办法,一面任命麾下大将曹彬为帅,潘美为副帅率领本朝兵马自荆南南下直扑金陵;一面命吴越王钱□率领吴越兵马沿太湖自东向西攻取金陵,与曹彬、潘美紧相配合,对金陵造成两面夹击之势。 李煜领导下的南唐这次是插翅难逃了。 |
赵匡胤知人善任,鉴于攻打后蜀,王全斌等纵容部下烧杀抢掠而引发叛乱的教训,特地对曹彬告诫道:“江南之事, 一切委托于卿。切记不要暴掠生民,务广树威信,使他们自愿归顺,不要害怕麻烦而冒躁行事 。”又交代道 :“城陷之时,慎勿杀戮 。”并把一把剑授给曹彬,当着众将领的面说 :“卿持此剑,副将以下不听命者,斩之 。” 曹彬当下欣然从命,恭谨地接过宝剑,潘美及众将领都吓得噤若寒蝉,从此一切调度听指挥,每攻下城池,都不敢纵容部下抢掠。 曹彬为人又极为机智,在攻陷金陵之前,他为了防止节外生枝,将领和部下一时忘乎所以而像一般攻陷敌城那样烧杀抢掠,违背圣命,便假装卧病,非要众将及士兵们发誓金陵城陷后不妄自烧杀抢掠才肯起床。 有如此仁智的将领为帅,难怪宋军势如破竹,节节取胜了。 曹彬一路兵马进军池州时,池州守军还以为他们是天朝的巡逻军,特地呈上酒饭去犒师,待到明白过来,便四散溃逃了,宋军轻而易举地便取了池州。 |
然后是水路两路齐头并进、势如破竹,很快地就到达了南唐的军事重地--采石矶。 对宋军来说,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克服长江天险,保证后续部队和给养等能够顺顺利利地运过长江。 我们知道古代长江是没有长江大桥的,要过江的话只能靠渡船。而长江水面宽阔,风大浪大,北方人又不熟悉水战。 因此,怎么让这天堑变通途,历来就是北方的国家在发动对南方的战争时,要首先考虑的问题。解决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败,这也是李煜敢于跟赵匡胤搞对抗的重要原因。 位于长江东岸的采石矶,自古就是长江重要的渡口、扼据大江要冲、水流湍急、地势险恶。宋军的数十万人马要想直捣南唐的首都金陵,就必须渡过长江。而长江下游江宽水急,要造桥渡江,在当时的条件下无异于一个神话。 那么,宋军究竟会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这一难题呢? 这道天然屏障能给李煜提供预想中的保护吗?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明天分解! |
今天的内容更新完了,大家吃完午餐,睡个午觉,可以继续嗨了 |
刚刚更新的一章内容,层层都有红包奖励哈,100%中奖率,赶紧来挖吧! |
https://www.ximalaya.com/youshengshu/26566048/ 喜马拉雅有声版 电脑上直接点链接就可进入。手机端APP可以直接搜索:宋朝那些人儿 特别方便,先20集免费试听,还请天涯的各位大侠多多支持! |
100-一个小人物 天堑变通途 惊堂木一拍! 各位看官,咱们书接上回! 长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南方北的分界线。没有架桥之前,要渡江简直是比登天还难的事。所以有此天险,是李煜还有点信心去坚守的源泉。 让李煜做梦也想不到的是,他想要依靠的这道长江天险早在几年前就让一个他瞧不上眼的小人物给打开了缺口。 坏了南唐好事的这个小人物叫樊若水,也是江南人,他的父亲是池州的一个小县县令。樊公子却心高气傲,不满足只做个县长公子,于是就到金陵来考进士,想靠自己去当个大官,好光宗耀祖。 |
没想到自信满满的他却被考官毫不留情地刷了下来。这樊若水不服气,就直接给李煜写信,提了很多合理化建议,想借此直接结交皇帝,平步青云。 可那个时候李煜正一门心思地烧香拜佛,把国家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佛祖身上,根本没工夫搭理他。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吃了闭门羹的樊若水一气之下,直接投奔了赵匡胤。于是他就琢磨起怎么样到北方去,并且引起赵匡胤的注意。他想来想去,觉得要引起赵匡胤的注意,只有送一份大礼,那么什么才是赵匡胤最喜欢的礼物呢? 自然就是李煜的这个江南河山了。 只要能帮助赵匡胤的大宋部队渡江,就能解决赵匡胤最头疼的难题,这份大礼肯定是他想要的!于是,樊若水就到了离金陵只有八十多公里的军事重地采石矶,在那里当起了侦察兵。 |
在长江边上的这些日子里,樊若水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情报搜集得差不多了,他赶到北宋,向赵匡胤献上了这份大礼,建议宋军在采石矶造浮桥渡江。 他的造浮桥渡江的建议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宋朝开始在湖南一带的水域中,大量建造做浮桥用的船只。等宋朝的先头部队攻下采石矶之后,这里的造船工作也已经完成,并且在石牌口,就是今天的安徽怀宁还举行了一次模拟演习。 随着赵匡胤一声令下,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顺流而下,迅速抵达了采石矶,从长江的北岸一直铺到南岸,船上再用铁链和绳索一绑,铺上厚实的木板。只三天的工夫,宽阔的长江江面上就出现了一条自古以来,从来没有过的巨型浮桥。 这座浮桥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长江大桥。数十万北宋大军如履平地般地从长江北岸滚滚而来。那么,面对闻所未闻的浮桥渡江事件,李煜和他的大臣们又会做何反应呢? 现实是残酷的,就在李煜还在把浮桥渡江当做一个天真的童话的时候,宋朝的兵马粮草已经沿着这座开创了历史的大浮桥,源源不断地运过了长江。 |
当李煜接到这个消息,顿时慌了手脚,马上调动部队想从水路两路来进攻在采石矶的宋军,想要摧毁这个浮桥。可是却被站稳了脚跟的宋军打了个稀里哗啦、一败涂地。 打败仗的消息传到金陵,李煜知道大难临头了。 他别无选择,只能做最后的挣扎,打好金陵保卫战。于是,他下达了戒严令,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动员群众出钱出力保卫国家。 同时,他还下令,在各种公私的文书上停止使用北宋“开宝”年号,改用天干地支纪年。当年就叫做“甲戌岁”,以此来表示何北宋彻底翻脸,不再接受赵匡胤的领导。 宋军迅速渡江,一鼓作气,长驱直入金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金陵城关,将金陵城团团围住。由于曹彬没有立刻下令攻城,城中的李煜君臣还浑无知觉,安之若素。 农历五月,李煜忽然心血来潮,要上金陵城楼上巡城一周。 |
这一登上城楼,可把他吓得目瞪口呆,原来他看到金陵城外白鹭洲上,营帐密密匝匝,战鼓响彻天宇,可那迎风飘扬的大旗上,全都写着醒目的“宋”字。 这一下子,李煜才明白金陵已被宋军包围了。 我的天! 直到此时,他才似乎明白了什么,马上下令召见三军统帅皇甫继勋。 皇甫继勋何许人也?他是当时南唐与北宋作战时的总指挥,官至神卫统军指挥使。 他本是魏州人,父亲皇甫晖是中主时的一名虎将,不仅勇猛过人,而且对南唐忠心耿耿,授职神威军都虞侯江州节度使,加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周世宗攻取淮南时,血战而死。 中主和李煜感动于皇甫晖的忠心,对皇甫继勋优厚有加,加封高位。 |
可皇甫继勋的品性与他父亲完全不同,他为人骄纵淫逸,贪图富贵,只图个人私利而置国家命运于度外。 南唐北宋交战后,他身为三军最高统帅,不思如何克敌制胜,保家卫国,而是千方百计地设法保全自己的家财。他骨子里很希望李煜弃城投降,免得自己受牵累。 于是他不仅自己不积极抗战,鼓舞士兵奋勇杀敌,反而处心积虑地设法抑止部下的士气,不让他们为国拒敌。 部下中有些血性男儿,自动请战的,他便杖责囚禁,以此杀鸡骇猴,断绝其他人请战之心。 有时听到南唐兵败的消息,他就幸灾乐祸,甚至厚颜无耻地对部下说 :“我就知道会打败仗的 !”更为可恶的是,皇甫继勋恐怕李煜追查责任,把一切军情都扣留下来,根本不向李煜呈报。 所以当宋军兵临金陵城下时,李煜及朝臣还蒙在鼓里。 惊醒过来的李煜,设计把皇甫继勋诱进宫来,数其罪状,厉声喝令推出门外斩首。 |
皇甫继勋刚被带出宫门,等候在宫门外的军士们一拥而上,将他一刀刀的活割而死。 早就对他恨之入骨的南唐士兵这才出了一口恶气,大家欢呼雀跃,士气十分高涨,当夜就有人暗袭宋军营帐。 应该说,南唐士兵为国视死如归的精神是十分感人的。 一个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李煜现在就处于这样的痛苦之中。杀了皇甫继勋之后,李煜亲自处理军政大事。可是这位一贯文采风流,从来没有见识过战争的帝王,他又能有什么好的办法呢?李煜发现自己已经处在别人的包围圈里,是真正的无路可走了。 妄图卖国求荣的皇甫继勋被诛杀了,可是南唐军中仍然找不到智勇双全而又决计为国献身的良将。 |
就在曹彬包围金陵的同时,南唐的东面又连连告急,吴越和北宋军队联合起来,合围润州(今镇江)。润州在地理位置上十分重要,如果说采石矶是金陵的西大门的话,那么润州就是东大门。金陵城了里的后勤补给主要就是通过它来完成的。 为了守住润州这个生命的通道,李煜派跟随了它多年的侍卫长刘澄去当润州的节度使兼留后,也就是城防司令。 临走的时候,李煜对刘澄依依不舍地说,你本来是不应该离开我的,我也舍不得让你走,可是这个重任只有靠你才能完成了。刘澄当时也很感动于李煜的这番信任和君臣之情,泪流满面地向李煜保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臣誓与润州共存亡!但他回去之后,刘澄就把所有的金银珠宝全部装上船只带走了。 还对外面扬言说,这都是陛下先后奖给我的,现在国家有难,我要把它全部都捐献出来,保卫国家。他这些话传到李煜的耳朵里,不消说,李煜心里是喜滋滋的,为自己有这么一个忠臣感到欣慰了。然而,李煜没有想到,他这个忠臣却是个投降派。 |
当李煜托他以重任并情深义重地惜别时,他心里的确有一点感动,可是一旦离开李煜回到自己家中他那惯常的自私心理又开始发挥作用了。他思前想后,断定南唐肯定不堪宋军攻击,投降是迟早的事。迟降不如早降,免得损及自家财产。 为了挟迫部下将领同他一道投降,他居然用众将领妻儿老小的性命相要挟,众将害怕一旦城陷危及全家老小生命,不得已只好听凭刘澄安排。 这样,吴越不损一刀一甲就占领了南唐军事重镇润州,并迅速西进与曹彬统率的宋军会师,二路军队合二为一,围困孤城金陵。 金陵城中一片恐慌,献城请降的议论骤然滋长起来。 |
李煜心中也有一些动摇,但在大臣陈乔等人的坚决反对下,又坚定了抗战到底的决心,于是下令征调各地留守前来勤王,并派卫尉卿陈大雅突围出城,召洪州守将朱令斌率领本部人马来解金陵之围。 朱令斌原为神卫军都虞侯。他身材魁伟,当真是虎背熊腰,矫捷善射。他生来眼窝深陷,人称“朱深眼”。 林仁肇被毒杀后,调任他为镇南军节度使,统辖15万水陆兵马,驻守洪州,人称江南第一大将。 他率领的这一彪兵马,的确是一支能征善战的劲旅,是当时南唐实力最强的一支军队。 如果这支兵马顺利开到金陵,虽不一定可以战胜宋军,但周旋一段时日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穷途末路的李煜别无选择,他只能孤注一掷,把最后一线生机寄托于江西十五万大军朱令赟的援军身上。 朱令赟的援军能够及时赶到吗? 南唐的命运因此得到改变吗?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明天分解! |
新的一章更新完了,各位可以继续嗨了 |
每一层都埋的有红包哈,100%中奖率,大家可以挖挖看 |
https://www.ximalaya.com/youshengshu/26566048/ 喜马拉雅有声版 电脑上直接点链接就可进入。手机端APP可以直接搜索:宋朝那些人儿 特别方便,还请天涯的各位大侠多多支持,帮忙点点订阅,发条好评哈 |
|
首页 上一页[121] 本页[122] 下一页[123] 尾页[13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