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宋朝那些人儿》三百载爱恨情仇 一千年世道轮回(300万字长篇连载)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宋朝那些人儿》三百载爱恨情仇 一千年世道轮回(300万字长篇连载)[第124页] |
作者:司马寻欢 |
首页 上一页[123] 本页[124] 下一页[125] 尾页[13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大宋的贴子,能坚持更新到今天,要感谢很多人。尤其要感谢我敬爱的悠然兄和西风兄。曾经的过往仿佛如昨,别是一番滋味涌上心头,虽然天涯已不比从前,还是希望悠然兄一切都好,有空常回来看看。虽然断断续续,我还是希望能把大宋这300年写完,不为别的,只为最初的一点小小的愿望吧,谢谢这一路相伴的朋友们,感谢! |
105-大宋为什么没有消灭大理国? 惊堂木一拍! 各位看官,咱们书接上回! 开宝八年,公元975年11月12日,李煜的南唐灭亡。 中国南方的绝大部分区域都已被大宋收入囊中,但让人奇怪的是,赵匡胤并没有一气呵成把仅剩的吴越和漳泉一举拿下。 送到嘴边的肉,赵匡胤难道就不想咬一口吗? 这可能就是赵匡胤有别于其他开国之君的地方。因为赵匡胤始终坚持的是“和为贵”的最高理想。黄袍加身,他是希望用和平的方式当上皇帝;杯酒释兵权,他是希望用和平的方式消除威胁,统一全国的战争,他也希望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式实现“和平统一”。 所以吴越和漳泉两个小国,赵匡胤不是不打,而是认为根本不需要打,他们很快就会主动投降纳土。既然不用动兵就已得胜,那就再等等吧,干嘛要急于一时呢! |
赵匡胤之所以这样自信,就是因为是吴越和漳泉这两个小国一直以来对大宋表现得相当顺从,尤其是吴越,从大宋建国开始,就主动称臣,年年纳贡,态度非常恭顺。 在大宋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吴越积极响应大宋的号召出人出钱出粮,尤其是大宋攻打南唐的战争中。吴越作为围困金陵的东路军主力,对灭掉南唐是做出了突出贡献的。 割据漳州、泉州的陈洪进,从大宋建国时也是主动称蕃(附属国),南唐被灭之后,陈洪进意识到危机来了,就主动派遣自己的儿子前往开封,加强与大宋政权的友好关系。 对于这样听话且顺从的两个小国,如果要以武力收复,确实易如反掌,并非难事。但却有失大国风度,与赵匡胤“和为贵”的理想追求是明显不符的。 如果说这个原因是“不用打”的话,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能打”。 |
为什么不能打呢?因为吴越国当时的国君钱俶,耍了一个小聪明,转交了 给赵匡胤,这封信是当时大宋和吴越联合攻打南唐时,李煜亲笔写给他的,信上说:“钱俶,你怎么这么傻呢?今日我南唐被灭,明天还会有你吴越吗? 一旦吴越也被大宋侵并,赵匡胤会怎样感谢你呢? 你也不过是沦为一介布衣百姓罢了……” 赵匡胤看到这封转送的信后,赵匡胤自然明白钱俶担心和顾虑的是什么。你李煜说我大宋灭了南唐就会来接着灭了吴越,我偏不!你李煜说钱俶投降后会沦为一介布衣,我偏不!,李煜这种预言怎么能让他言中呢?绝不能落下口实!赵匡胤只能反着来。 如果说赵匡胤在收复南唐以后没有顺便把吴越、漳泉一锅端,是有背景和原因的。那为什么之前在攻打后蜀后,赵匡胤没有下令乘胜南下攻打大理国呢? |
咱们说的这个大理国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但如果不是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很多人其实是不知道它的存在。大理国由段思平于公元937年建立,宋朝是公元960年建立,是同时代的国家。大理国共传了24个皇帝,而它的第16任皇帝名叫段和誉,他就是《天龙八部》中男主人公段誉的真实原型。 段誉是个神奇且有作为的皇帝,因为他在位39年,他本人活到了96岁,同样神奇的不但皇帝长寿,这个国家也非常长寿,大理国国祚318年。更神奇的虽然后来被蒙古人所灭,但蒙古人发现大理国是打得下来却管不下来,最终决定把大理交还给了段氏来管,这一管就是130多年。 而大理国之所以能这么神奇,就得要感谢一下赵匡胤当时的一个决定。 |
公元965年11月赵匡胤派遣王全斌、刘光义攻打后蜀,66之后,后蜀君主孟昶出降,后蜀灭亡。王全斌向赵匡胤进献云南的地图,并上疏请求乘胜进军,消灭占据云南的大理政权。 大宋攻下后蜀时,大理国的皇帝已是第五任的段素顺,大理虽然偏居中国西南,但他的消息还是比较灵通,对中原大势的判断还是比较准确,他清新的认识到,宋朝跟唐末和梁唐晋汉周的五代有根本的区别,是极有可能天下一统的,大理对天下大势有准确的判断也有足够的善意,并无和大宋逐鹿天下的非分之想。 大宋攻下后蜀后,大理皇帝皇帝段素顺立即派建昌城的守将到成都祝贺,主动表达了与赵宋王朝通好的愿望,表示愿意上表称臣,世世代代向大宋纳贡。 |
人家大理国都这么友善了,你大宋再派大军进攻,在道义上也站不住脚啊! 面对王全斌的提议,看着云南的疆域地图,赵匡胤用玉斧画着大渡河以西的一大片地盘,意味深长地对王全斌等大臣们说:“此外非吾有也。” 孙髯翁先生曾经在昆明滇池大观楼写过共计一百八十字的“天下第一长联”,其中“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四句中的“宋挥玉斧”说的就是赵匡胤主动放弃大渡河以西领土之事。 咱们最大的疑问是,既然四川六十多天就顺利拿下了,凭借当时的实力,为什么不一鼓作气,拿下云南呢? 除了大理皇帝段素顺主动称臣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赵匡胤清醒的认识到,四川和云南是不一样的,打四川是因为它富庶,所以值得冒险。而云南是不值得打,也不能打的。不值得打是因为它是比较穷的南蛮之地,不能打是因为之前历代有打云南损失惨重的前车之鉴。 |
远的不说,近的如唐玄宗在任的唐朝鼎盛时期,曾两度发兵征讨云南,20万精兵发出,却无一人生还。公元755年安禄山只有15万人就轻而易举的就攻陷了长安、洛阳,使唐朝走向衰落,设想如果大唐还有这20万精兵在的话,何至与此呢?! 所以,在平定四川后。是否攻取云南?赵匡胤看的比我们透彻。 当时的大理和现在的云南有着天壤之别,那是西南蛮夷,未开化的蛮族。云贵高原山高、林密、气候多变,还有剧毒瘴气,中者易亡,素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说法。对于长期居住在北方的人来讲,根本无法适应。在这样的地方作战,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还没开打就生病失去战斗力了,这仗还怎么打?! 即使能侥幸打下来,打下来的大理却会成为一块烫手的山芋,为什么呢? |
因为大理自古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地,五胡乱华时,有很多失败的少数民族都逃亡至此,因此云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非常复杂的,非常难以管理。古代的赋税大多数是依靠土地得来的,而云南境内的可耕土地极其少,换句话说就是根本收不上来多少赋税。 如果赵匡胤最后得到了大理,换来的不是数不尽的赋税和财富,而是为了镇压反叛势力需要空耗国力,那真是得不偿失啊。 况且,云南是你大宋根本就打不下来的。 因为,从战术上看,“土风之不便,沮洳之所陷,瘴疫之所伤,馈饷之所乏”,军人出身的赵匡胤知道大理就是兵家所谓的“死地”、“绝地”,全盛时期的唐朝以20万人尚且不能征服,而此时攻打后蜀的大宋只有区区6万人,就敢挑战一下吗?还是算了吧! 从战略上看,如果赵匡胤当时头脑发热,下令乘胜进军云南。当时四川省虽然已经平定,但从后蜀出现叛乱且持续数年之久的事实看。只要进攻云南,必然的结果是腹背受敌进退两难。 |
所以进军云南是一步险棋,侥幸胜了,也必然损失惨重,大伤元气。如果败了,威胁到的则是刚刚建立不久的大宋政权。所以是否攻取云南不仅是个战术问题,更是关乎全局的战略问题。押上全部身价却赌一个可打可不打的穷云南,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此时大宋王朝的势力范围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而云南地区偏居西南一隅,距离中原地区路途遥远。攻取云南完全符合并不赵匡胤 “先南后北,先易后难”与“远交近攻”的相结合的统一策略。 |
基于这方方面面的考虑,赵匡胤也就顺水推舟,承认了大理国的独立存在,并表示永远不会打大理的主意。 我们看北宋和大理的版图,似乎近在咫尺,但是北宋直辖的州县和大理接壤的并不多,中间很多地区,都是羁縻地区(相当于现在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做为缓冲地带,直到明朝时云南才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南宋建立之后,延续了与大理国的藩属关系,南宋虽然多次向大理买马,却拒绝了大理的朝贡。两宋与大理国为邻近三百余年,两国之间从未没有发生过战争,始终保持着友好、互市的关系。 这不是偶然,是历史选择的结果。 事实上,大宋王朝对于南方的用兵,自收复南唐已经告一段落,至于剩下的吴越和漳泉这两个小的割据政权,赵匡胤在等待他们自动纳土,对于这一点,他有足够的自信可以做到。 |
当时大宋最头疼的敌人是北方的是契丹,建国初期,契丹多次骚扰大宋边境,因为没有幽云十六州做屏障,所以必须调动全国的兵力重点防守与契丹相邻的边境,夹在大宋和契丹之间的,还有赵匡胤这么多年来寝食难安的北汉。 如何统一北方,如何收复北汉,如何应对辽国的威胁? 但是在决定再次对北汉发动大规模战争之前,还有一件大事让赵匡胤寝食难安。 这件事在他登基之初还只是一闪念的想法,但十几年后却成了了坚定的主意! 这件事就是大宋定都的开封,让赵匡胤对首都的认识发了改变!于是他产生了迁都的想法。 他几番暗暗派人考察论证,还决定亲自做一番实地调研。让他没想到的是,迁都的想法却一石激起千层浪,他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反对! 而更要命的是,迁都之议让赵匡胤的生命很快走尽头!还真要了命? 那迁都之议的始末是怎样的呢?为什么所有人都反对他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明天分解! |
《宋朝那些人儿》有声版已在喜马拉雅更新啦! 感兴趣的小伙伴不妨来听听,比看书更有趣,内容更精彩! https://www.ximalaya.com/youshengshu/26566048/ 电脑上直接点链接就可进入。手机端APP可以直接搜索:宋朝那些人儿 特别方便,还请天涯的各位大侠点点订阅,发条好评,多多支持! |
106-迁都之议激起的千层浪 惊堂木一拍! 各位看官,咱们书接上回!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建立了大宋王朝,定都河南开封。 后周政权在开封,根基深厚,赵匡胤是从后周夺来的天下,为了“继承”后周的衣钵,定都开封不是一种主动选择,而是一种顺势而为的承袭,因为开封是政治象征,只有控制开封,才意味着控制皇权。 历史上,开封号称“七朝古都”。既然被多次定都,自然有被定都的道理。 开封地处中原,一马平川,是一个无险可守的地方。它之所以被多个朝代选作都城,关键在于开封地处黄河中游的南岸,黄河在这里做放射状,很适合开凿运河,有四通八达之便。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居中御远”之利。 |
朱温在唐末一把大火烧了长安,胁迫唐昭宗迁都洛阳。而做为朱温发家根据地的开封,在晚唐时,只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城市,朱温以开封为基地,二十余年血战,歼灭群雄,几平海内。 朱温建国称帝之后开封被升为东京,从此一跃成为中国排名第一的城市。后来,李存勖灭后梁,建立后唐,迁都洛阳,将开封府再降为宣武军。但后晋、后汉、后周,皆以东京开封府为都城。使得开封城规模庞大,经济发达,人口聚集,商业繁荣。 大宋建立之初,赵匡胤为了统一天下、开疆扩土而南征北战,开封便利的交通有利于赵匡胤经济、军事往来运输的需要。 十多年过去了,收复了南方大部分地区后,宋初天下初定。但赵匡胤却慢慢发现定都开封的巨大弊端,因为开封无险可守、易攻难守,而北方劲敌契丹对大宋始终虎视眈眈,幽云十六州已是契丹的地盘,大宋的北大门等于始终敞开,契丹随时可以挥师南下,威胁大宋王朝。 |
以开封这样一个平坦开阔之地,想要阻挡契丹的铁骑,只能是加强防卫,以兵御险,久而久之,庞大的军费支出必然是个巨大的消耗。如何改变这个先天性不利的死局?如何摆脱这个随时致命的威胁? 迁都!只能迁都!别无他法! 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迁都是明智之举。开封不行,那能迁到哪呢? 洛阳,对,就是西京洛阳! 你也许会问,中国那么多城市,为何都要迁到洛阳呢,难道这真是风水宝地吗? 隋炀帝在中国历史上最被后人称道的功绩有两件,其一是开凿了大运河,其二就是重建了洛阳城。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大规模营建东京洛阳。诏令一下,投入建设的工匠民夫就多达两百万人;大江南北的良材美石纷纷运抵洛阳,四海之内的嘉木奇卉、珍禽异兽运抵了洛阳,很快就盘活了以洛阳为中心的区域经济,使洛阳从此成为隋唐以来全国的经济中心。 |
军事、经济、政治是任何一个朝代定都时要考虑的最重要的三个方面,对于大宋而言除了当时已不适合再做首都的开封,洛阳理所当然的成为迁都的第一选择。 从地形来看,洛阳不仅位居“天下之中”,而且“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如果把都城迁到洛阳,既有利于防守,还可以省去大量军费开支,减少百姓徭役支出,减轻国家的负担。 迁都洛阳的想法,就是这样从一闪念慢慢变成了赵匡胤深思熟虑后坚定的信念。 但迁都毕竟不是搬次家那么简单,他牵扯到国家的方方面面,必须从长计议,慎之又慎。所以赵匡胤暗地城曾多次派人到洛阳考察论证,虽然很多现实的问题能找到解决方案。但赵匡胤还是觉得不踏实,耳听不如眼见,赵匡胤决定亲自实地考察。但这一切都是在极为机密的条件下进行的。 |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正月,宋太祖赵匡胤下诏说,将于四月到西京洛阳视察。 赵匡胤只是说去视察,而没有说视察的目的是为了迁都。 赵匡胤为为这次视察找了两个很好的理由:一是祭祖,二是祭天。 这两个理由其实都很冠冕堂皇,但是,宋太祖身边的人都清楚他这次去西京洛阳的真正目的,所以都极力反对。 而让我们大跌眼镜的是,大臣们只是私下嘟嘟囔囔的口头表示反对,有一个人居然郑重其事的上书反对,反对的这个人官职并不大,相对,他还只是一个负责记录皇帝起居和日常生活的起居郎,他名叫李符。 反常的是,李符这个人一直以来最被人称道的是很会做官,最擅长揣摩迎合皇帝的心思,而屡得提拔任用。但此时李符却一反常态在太祖巡并有可能迁都洛阳这件事上和赵匡胤唱起了反调。 |
《续资治通鉴长编》详细记录了起居郎李符提出的八个困难: 【京邑凋敝,一难也。】意思是,第一,西京洛阳已经破败不堪; 【宫阙不完,二难也。】意思是,第二,西京洛阳宫殿并不完备; 【郊庙未修,三难也。】意思是,第三,郊祀的庙堂还没有修建; 【百官不备,四难也。】意思是,第四,西京百官官署并不完善; 【畿内民困,五难也。】意思是,第五,西京地区百姓生活贫困; 【军食不充,六难也。】意思是,第六,西京洛阳军粮储备不足; 【壁垒未设,七难也。】意思是,第七,西京洛阳军事壁垒没有设立; 【千乘万骑,盛暑从行,八难也。】意思是,第八,巡幸西京,需要成千上万的人马车辆在酷热的暑天跟着随从,太劳师动众了。 事实求实的讲,这八个困难也许符合事实,但多多少少都有危言耸听的意味,可能宋太祖平时的脾气比较好,如果换个脾气差点的皇帝一定会反这份奏折扔到李符的脸上。 对于李符的上书,赵匡胤的态度史书上只记了三个字:上不从。 |
宋太祖并没有采纳李符的意见。就这样,赵匡胤不顾众人反对,仍按原计划行事。 洛阳,是赵匡胤出生并生活了很多年的故乡,这里有他难忘的童年记忆,有他无忧无虑 的快乐时光。所以,这次赵匡胤西幸洛阳,也不只是实地视察这么简单。 我们往往只看到帝王的无限风光,却很难看到风光背后的高处不胜寒。此时的赵匡胤看似拥有天下,却已是孤家寡人。 一起打天下的义社十兄弟都已黯然离场,心腹大臣赵普已被罢相多年远离身边,传位于子还是传位于弟?杜太后的临终遗言像一把利剑一样猛戳自己的心脏,自己与弟弟的关系,越来越微妙,越来越紧张了。而光义的羽翼已丰,政治势力在开封府盘根错节,自己虽然贵为皇帝,但时时处处都感觉到了这张无形的网带给自己的压力。 这种压力使的赵匡胤失去了往日的欢乐,这种压力慢慢让赵匡胤感觉到了窒息。 |
为了摆脱这种难言的痛苦感觉,赵匡胤回到了自己的出生死,他想寻找的也许是童年时天真和快乐。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3月,赵匡胤回到洛阳后,故地重游,不由得感慨万千。在夹马营,他用鞭子指着一个地方说:“朕忆昔得一石马为戏,群儿屡窃之,朕埋于此,不知在否?”手下赶紧开挖,没想到挖了一会,还真把那匹小石以给挖了出来,这让赵匡胤欣喜不已,随行的文武百官看到皇帝如此高兴,也都非常轻松,尽力哄赵匡胤开心。 如果不出意外,这次西巡洛阳确实更像是君臣共欢的怀旧之旅。 没想到的是,这种轻松的氛围被一个炸弹般的消息打破了,因为宋太祖赵匡胤突然宣布他要迁都洛阳。 赵匡胤没想到的是,他的提议遭到了全体大臣的一致反对,而反对是非常强烈的。 百官认为汴梁占据“天下之要会”,汴梁北据黄河,南通江淮,西控河南、陕西,东接山东。河流在这里作放射状向南北分流,没有比开封更适合做首地的地方了。 |
皇帝身边的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向太祖进言说:“东京开封有汴河的水陆运输通道,每年运送长江、淮河的粮食几百万斛,京都军队几十万人全都依赖这条水路得到供给。 陛下身居洛阳,从哪里获得粮食? 何况国库、重兵都在开封,根基安定牢固已经很久,不可以动摇。 如果仓促迁都洛阳,臣实在没发现有什么便利之处啊!” 赵匡胤做了同样的回应:这个理由不成立,不听。对身边大臣官员的两次进谏,赵匡胤一概不听,铁定了心要将都城迁到洛阳。 那么,迁都洛阳的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吗? 还有没有人继续进谏呢? 有!谁? 这个真正有实力进谏的人,不是别人而是赵匡胤的亲弟弟晋王赵光义。 赵光义说:“迁都洛阳,未见便利。” 太祖回答说:“迁都洛阳还不算完,长久之计是要将都城迁到长安”。 |
长安经过唐末五代的战乱,比洛阳更加破败,更不可行。 所以晋王赵光义又叩头恳切劝谏,太祖解释说:“我想将都城西迁,没有其他原因,只不过是想凭借高山大河的险要地利来阻挡敌人,借此裁掉大量的军队,仿效周朝、汉朝的办法来安定天下” 周朝汉朝都城均在长安、洛阳,依靠高山大川的山河之固,成为历史上的盛世王朝。 太祖的解释是说依靠地利的优势,省去冗杂的军队,实现大宋王朝的长治久安。 对于这个迁都的理由,赵光义并不认同,并固执地说了一句让赵匡胤听了如五雷轰顶的七个字:“山河在德不在险!”,统治天下,在于道德教化,而不在于有险可凭。赵匡胤如同被雷击中一般,一时语塞,哑口无言以对。 对于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赵匡胤,是没有办法当面否定或斥责赵光义的这个说法的。 |
赵匡胤看弟弟这么反对,等他走后,不无叹息的看着大臣们说:“晋王说得固然有理,但不出百年,天下必将因此劳民伤财,有亡国之危啊!” 迁都迁都不是简单的搬家,收拾锅碗瓢盆就可以。它涉及到千百万人的生计。大臣们已视开封为故乡,不愿离开故土,不愿放弃豪宅良田,才是不愿说出来的真正理由。赵匡胤内心非常痛苦,他知道,迁都无望了,因为他不能不顾所有人反对一意孤行。 知道迁都无望的赵匡胤到永安陵祭祀父母赵弘殷和杜审萍,宋太祖异常悲恸的说道:“此生不得再朝于此矣。” |
在陵园神墙的角楼上,他怅然四顾,思叹良久后,抽出一支雕翎箭,张弓射向远野。看着那支箭在远处无声落下,他长叹一声,告诉身边众臣:人生终须有归宿,今日箭落之处,就是我死后长眠之所。说完,取出那个玩具石马,命人埋在箭落处为记,并为自己的陵墓命名永昌。这就是传说中太祖永昌陵的来历。 没过多久,宋太祖下诏,返回东京开封。 自三月初九从开封出发,到四月十五回到开封,赵匡胤的这次西巡活动前后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而西巡要考察西京洛阳、准备迁都洛阳最终流产。 虽然迁都之事最终流产了,但此议激起的千层浪却还在继续。 因为看似只是迁都之争背后却大有隐情,这个隐情是什么呢? 赵匡胤和赵光义在此事后都下定决心开始了各自的实质行动,这个行动是什么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明天分解! |
《宋朝那些人儿》有声版已在喜马拉雅更新啦! 感兴趣的小伙伴不妨来听听,比看书更有趣,内容更精彩! https://www.ximalaya.com/youshengshu/26566048/ 电脑上直接点链接就可进入。手机端APP可以直接搜索:宋朝那些人儿 特别方便,还请天涯的各位大侠点点订阅,发条好评,多多支持! |
每层都埋了红包,百分百中奖率,大家挖挖看哈 |
107-迁都之争的背后隐情 惊堂木一拍! 各位看官,咱们书接上回! 迁都之争看似是宋太祖与持反对意见的满朝文武的大臣之争。实际上却是赵匡胤与赵光义二人的兄弟之争。 那他二人争的到底是什么?真的如咱们上面所讲的是为了国家安危和江山社稷所说的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吗?显然不是,从本质上讲,迁都之争实际上是大宋最高层权力阶层的一场政治斗争,是 与大宋储君之间一场明争暗斗的政治较量。 迁都之争,最终以宋太祖赵匡胤的妥协而告终。 |
表面看好像确实是赵匡胤失败了,但真正内心不安的人却是赵光义,这么多年,赵光义一直自信的认为,他是比他哥哥更了解自己的人,所以他读懂了宋太祖提议迁都背后真正所要表达的含义。 哥哥的妥协,并不是自己的讲的山河在德不在险这句话无懈可击,也不是哥哥拿自己没有办法,而是迁都洛阳并不是哥哥内心真正想要的,而是哥哥在试探自己,突然提出迁都之事,也只是想给自己一个警告而已。 赵匡胤虽然宣称他意欲迁都洛阳的原因在于洛阳有高山大川的天然屏障,可以保证大宋王朝的长治久安,但与东京开封相比,他不会不清楚开封比洛阳更具备作为国家首都的优势。 所以,他的这个理由虽然冠冕堂皇,但不会是打算迁都的根本原因。 |
当然,以他那清晰、敏锐的政治头脑,他也不会幼稚到仅仅因为出生在洛阳、在洛阳有美好的童年回忆就将国家的政治中心搬到那里。 除此以外,还有没有另外的原因呢? 当赵匡胤在西京洛阳南郊祭拜天地的仪式完成以后,他仍然留在洛阳,迟迟不肯离去。 当赵光义磕头恳切劝谏返回开封时,宋太祖说:“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 仔细分析这句话,赵匡胤为什么会强调“我想将都城迁阳,并没有其他的原因”。 为什么会强调“无它”呢? 赵匡胤的这个特别强调,难道没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吗? 解释,在很多时候是为了掩饰,强调“无它”,正说明“有它”。 那这个它到底是什么呢?赵光义和赵匡胤的心里都无比清楚,那就是自己在开封的政治势力已经让赵匡胤深感不安到必须迁都的程度了。 |
如果真是这样,那哥哥的妥协就太有深意了,看似是自己赢了,但实际上是自己主动掀开了最后一张底牌,自己的强势,携满朝文武大臣给哥哥的压力,哥哥真的会就这么忍了吗?如果哥哥真的采取行动了,那接下来等待自己的一定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满盘皆输! 迁都之争中表现的无比强势的赵光义,事后后悔不已。 但一切都无法挽回了,兄弟俩的感情,在迁都之争过后,实已破裂。两人之间的矛盾已不可调和。哥哥接下来会采取什么行动呢?这是赵光义想都不敢想的! 那自己该怎么办呢?难道只能坐以待毙,多年苦心经营的一切毁于一旦,让哥哥要了自己的命吗? 这是一个看似无解的死局,因为在兄弟亲情和皇位之争中间,没有一丝兼顾的可能性。 而造成这个悲剧的始始作俑者,竟然是赵匡胤与赵光义共同的亲生母亲,杜太后。杜太后临死之前订立的“金匮之盟”,出发点是为了赵氏江山基业长青,世代传承。但杜太后毕竟不是神仙,她无论如何也算不到自己这个兄终弟及的决定,会要了自己两个皇儿,两个皇孙的命。 |
把时光拉回到公元961年杜太后临死之前。 杜太后临终遗命,把赵匡胤和赵普叫到身边,就是为了让宋太祖明白一个道理:赵匡胤之所以能当皇帝是因为周世宗把皇位传给了一个年仅7岁的小孩子,使得国无长君,人心不附,所以才有了众人拥护和平夺权的机会。 这是事实,是赵匡胤无法反驳的事实。赵匡胤点头之际,杜太后说出了自己的临终遗愿:必须吸取历史教训,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在本朝重演,所以皇位传承采用兄终弟及的方式,让宋太祖将来把皇帝之位,先传匡义,匡义再传匡美,匡美再传德昭,如此,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幸,国家之福。 杜太后并不能预见未来,但她却清清楚楚的看到了五代的风云变幻,有鉴于前朝旧事,为避免重蹈覆辙。所以她提出的这个先传弟再传子的方式,也在情理之中。 但让我们不解的是,杜太后行将离世,交待遗命之时,为什么要将最重要的当事人,自己的亲儿子赵光义拒之门外呢?如果赵光义也在场,传位之事就是板上钉钉绝无争议的了。 其实,可能是我们把事情想简单了。 |
因为杜太后很清楚,传位之事的执行者是肯定宋太祖赵匡胤,但多年之后,赵匡胤能不能真的按自己的要求执行,杜太后是没有确切的把握的,因为这个传弟不传子确实是违背人性的,事态的发展,往往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旦赵匡胤不按这个执行,随便找个借口,就可以要了赵光义的命。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杜太后并没有让赵光义在场,她想的是用承诺和道德约束赵匡胤按自己的临终遗昭执行。但遗憾的是,由赵普记录的这份遗诏,并没有如杜太后所愿公诸天下,宋太祖将它收在了金匮之内,藏在了皇宫的密室之中。 杜太后的遗昭始终没有公布,让赵光义心中充满了疑惑。 |
自小赵匡胤与赵光义兄弟二人手足情深,大赵光义12岁的赵匡胤始终对这个弟弟疼爱有加。即使在赵匡胤当了皇帝之后,兄弟二人依然十分亲近,直到母亲病危,赵光义被拒之门外,突然之间,他和兄长的关系变得非常微妙,母亲为什么行将离世却只召见哥哥而不召见自己?临终之前母亲究竟说了些什么?以至于哥哥始终不愿意对外公布遗诏,甚至对自己也是绝口不提! 越猜疑,越好奇,始终得不到答案的赵光义在惴惴不安中嗅到了一丝不祥的气息。 而此时的赵光义已经22岁,在母亲去世之后,本来亲密无间的兄弟俩之间开始产生了深深的隔阂,赵光义看哥哥的眼神,多了一丝哀怨和不解,甚至还带着几分哀求。 而赵匡胤看在眼里,心里却别是一番滋味。有些话,他心里明白,但无法也不能跟弟弟明说。只能采取实际行动让弟弟自己去揣摩吧。 |
公元961年,杜太后病逝后不久,一份来自宰相范质的奏章在大宋朝廷引起了轩然大波,奏章中宰相范质不吝笔墨,对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和赵廷美大肆褒扬,并请求册封他俩官爵,虽然也提到要给宋太祖的两个儿子赵德昭赵德芳提高待遇。 而此时赵廷美只有16岁,而赵德昭仅比叔叔小4岁,已经12岁了。范质对德昭的称呼非常怪异:襁褓者。襁褓者是形容婴儿的,12岁的少年,宋太祖的皇长子,宰相范质就是再老糊涂都不至于犯此等低级错误啊!而且这份提议本身就非常诡异,皇族封赏历来都是非常微妙的事,暗藏很多玄机,不会有大臣去主动触碰这个敏感的话题,因为搞不好就会卷入皇权分争,而人头落地。 宰相范质在后周历来以沉稳老练著称,如果不是赵匡胤的明确授意,吃一百颗熊心豹子胆,范质都不会在皇位继承人的问题发表任何意见的。所以,给赵光义封官加爵,很明显是赵匡胤本人的意思。 |
好事来的毫无征兆,任命赵光义开封尹兼平章事的诏令从天而降,赵光义的人生道路就这样猝不及防的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 咱们前面已经讲过,周世宗柴荣在继承郭威皇位之前的职务就是这个开封尹兼平章事,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官职,它的同义词是:皇帝的储君。这是五代十国时期,不少朝代确立继承人的一种做法。 赵光义也同样读懂了这个任命背后的意思,哥哥把自己任命成了皇位的继承人。 赵匡胤通过这个任命,巧妙的向全天下释放了一个信号,弟弟赵光义是他心目中储君的最合适的人选,诏令一出,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不传位给儿子,而传位给弟弟,这与历朝历代将皇位传位给感嫡长子的制度完全不符,从来都是父死子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依此类推。这种继承制度最大的好处是稳定,这是先天的,是按母亲的身份和出生顺序为准,该谁谁,不用商量,非常明确。 |
虽然朝廷的非议不断,但年仅22岁的赵光义却一扫心头的阴霾,高兴无比。 事到今天,赵光义才明白,是自己错怪了哥哥,将皇位传给自己这个弟弟而不传位给儿子,肯定会引发朝廷的争议,所以哥哥用心良苦的用这种迂回的方式,将传位之事做的如此缜密,做为弟弟的赵光义应该感激涕零啊! 未能见母亲最后一面的遗憾,对母亲遗诏内容的种种猜疑,对哥哥诸多举动的种种不解。 这一切都已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自己当上了开封府尹兼平章事,坐稳了储君的位子。 如果事情就这么一直顺利的发展下去,也许咱们前面说到的两兄弟你死我活的悲剧就不会发生。 但现实是残酷的,任何事物在未来发展中都会出现变数。 而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让赵光义一次次陷入痛苦的防御和煎熬中。 除了哥哥,还有一个令他心生寒意的人也在一步步逼近,没错,他就是赵普。 那接下来哥哥赵匡胤对赵光义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在皇位继承之争中赵普又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明天分解! |
《宋朝那些人儿》有声版已在喜马拉雅更新啦! 感兴趣的小伙伴不妨来听听,比看书更有趣,内容更精彩! https://www.ximalaya.com/youshengshu/26566048/ 电脑上直接点链接就可进入。手机端APP可以直接搜索:宋朝那些人儿 特别方便,还请天涯的各位大侠点点订阅,发条好评,多多支持! |
108-为了这个皇位我准备了16年 惊堂木一拍! 各位看官,咱们书接上回! 时间是个可怕的杀手,它不但会夺走所有人的青春,也会改变很多人的关系。 赵匡胤、赵光义和赵普三人的关系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亲密无间走向了彻底决裂。 《续资治通鉴》记载,杜太后在世时,赵光义每次出门时,她都会特别嘱咐:“一定要赵书记陪行。”对于这个建议,赵光义从来不敢违背,且始终执行。 在赵光义被封开封尹的同时,赵普出任了枢密副使,建隆初年,赵匡胤在平定李筠和李重进的叛乱之后,曾就如何统一天下的问题同与弟弟赵光义一起“雪夜访赵普”,亲切的喊赵普的老婆为“嫂子”,三人席地而坐,堆炭烤肉,把酒畅谈,很是亲密无间。 大宋开国之初的铁三角组合还是可圈可点的,这是他们之间一段难得的“蜜月期”。 |
但他们之间关系的恶化就在不经意间已经开始。 杜太后立下金匮之盟时,赵匡胤才34岁。一个三十多岁的人怎么可能在自己的后事安排上死缠不放呢?因为自己还年轻啊,有足够的时间去权衡和决定的。所以,不想违背母亲遗诏的赵匡胤,封弟弟赵光义为开封尹,位同储君,只是权宜之计,先给弟弟吃个定心丸,自己还有能力、有充足的时间改变现状、稳定大局。 6月份母亲去世,7月份就任命22岁的赵光义为开封府尹、同平章事,职位上等同于宰相,权力是掌管整个首都。但赵匡胤没想到的是,22岁的赵光义,可不是自己眼里的小孩子,虽然年轻,但赵光义的雄心壮志却很大,政治天赋与赵匡胤也不相上下。 |
既然哥哥把自己放在了皇位继承人这么重要的位置上,必须未雨绸缪,为将来做个好皇帝提前做好一切准备,当然,哥哥也还年轻,准备工作只能秘密进行,开封是首都,是政治中心,自己在一把手的位置上有当然的便利,所以,从当上开封府尹的那天起,赵光义就一直在秘密网罗人才。 虽然赵匡胤在封赵光义为开封尹时,顺势收了他的禁军军权,但这并不影响赵光义壮大实力,赵光义顺势而为转向扩大自己幕府势力,结交朝中诸多大臣,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文人墨客、亡命之徒、三教九流应有尽有。 开封府内文武兼备、有将有兵,还有各种奇人异士。 |
请记住他们的名字:武将如高琼、傅潜、戴兴、张逊、王超、王汉忠、王能、元达、王荣、葛霸等;文人幕僚如陈从信、宋琪、刘嶅、程德玄、贾琰、程羽、石熙载、柴禹锡、杨守一、赵镕、弭德超、窦偁、王显等。 这些人现在看着大多有点陌生,但在太宗朝却都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也会成为咱们大宋王朝第二部的主要演员,给咱们上演很多精彩的故事。 这些人来历不一,有一直跟随赵光义的,也有赵光义从各将领、节度使手上挖来的。 后周进士石熙载,在赵光义任殿前都虞候兼泰宁军节度使时,其为掌书记,赵光义到了开封府,奏请其当了开封府推官。澧州通判贾琰,很有才干,被赵光义奏请为开封府推官。还有魏震、刘嶅,与石熙载、贾琰共同成为赵光义的重要幕僚。 |
亳州人陈从信,攻于心计,赵光义引入开封管财政。马步军都虞候张平,本来已是禁军高级将领,却被赵光义调入了开封府。 还有名将高琼以及很多在各地名气很大、未被提拔的军事人才,如张凝、戴兴、安忠、王超、葛霸、李重贵、耿全斌、王荣等等,被其召入开封府。 除此外,还有亡命之徒王汉忠、巫医程德玄、道士王怀隐,都被赵光义召入开封府任职。 这些人貌似不起眼,可都是各领域的奇才,既引不起朝廷的重视,但在关键时候又能派上大用场。 明面上,朝臣中符彦卿是自已的老丈人,和楚昭辅、宰相卢多逊等人关系也不错,大宋第一名将曹彬后来与赵光义还成了亲家,可见两人的关系也并不一般。 |
身为当今皇帝的弟弟,大宋帝国未来的储君,有多少人都会变着法的主动巴结结交,更何况赵光义主动大方的屈节送礼。有多少人能抵挡赵光义送钱送物这种杀手锏呢,所以很多人就在收了礼之后,暗地里成了赵光义的势力。 赵光义的城府之深、谋略之远,不能不让我们佩服。 他还拉拢了御史中丞刘温叟、禁军殿前司控鹤指挥使田重进等,虽然没有成功,但一百个里有一个,比例实在是太低了,就连赵匡胤的心腹大太监王继恩都被赵光义拿下了,咱们还能小看赵光义吗? 其实,最让我们感到诧异的是赵光义对于皇帝后官的渗透,不仅对大宋皇宫的太监官女们个个善待,对皇帝身边的近侍更是想尽办法拉拢,其中内侍王继恩成为赵光义最重要的目标。 王继恩是赵匡胤身边最为亲信的内侍,伺候着赵匡胤的饮食起居。 赵光义大方的送钱,王继恩表示自己不缺钱,您自己留着吧。 |
但赵光义并没有放弃,他派人将王继恩的父母接到开封,并为他们修建了豪华的宅邸,并对王继恩说,你能为皇帝尽心,我就不能替你尽孝吗? 不爱财的王继恩,却被赵光义的这份真诚给打动了,王继恩诚惶诚恐非常感恩的说:“晋王的大恩大德,小人没齿难忘。我只不过是个太监而已,您却给了我父母这么高的荣宠,小人实在担当不起。” 赵光义亲切回答说:“不用推辞,这座宅邸只不过是一点小小的心意。如果我有一天能够得势,绝不会亏待于你。”王继恩拜谢不已,并殷勤地说,“小人感思藏德,日后定在陛下面前为晋王美言。” 赵光义就是在这种私下暗暗的左右结交、拉拢中,他的触角不断延伸,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网络。网罗了不少人才,也拉拢了很多朝臣,实力不可小觑。在这些势力的不断协助下,开封城中逐渐遍布了赵光义的眼线,每一个角落发生的任何事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
而赵匡胤亲近的兄弟们,韩令坤、慕容延钊、张令铎、王审奇、韩重赟等都已故去。石守信、李继勋等人在家养老,就连战将王全斌也死了。在朝中唯一能与之抗衡的就只剩赵普了。 面对赵光义在开封府不断扩张的势力,赵普陷入深深的纠结之中。 虽然自己是杜太后指定的辅佐赵光义的顾命大臣,自己也多次警告赵光义韬光养晦,低调行事,但这些警告根本没有一点效果,看来赵光义日益成熟,不能再掉以轻心了。 这种宣战表面上看是两人在宋太祖赵匡胤面前争权争宠,但赵普知道,自己是不断给赵匡胤敲响警钟,提醒皇帝注意,不能执行杜太后的遗诏。开封府的势力已然成了势,储君得势,是对 最大的威胁,这一点赵匡胤怎么可能不知道。 对于开封府势力的日益壮大,他怎么可能一点都没有耳闻? |
只不过没人敢提醒他罢了,赵普现在处处于弟弟光义做对,通过他俩明争暗斗的一件件事,赵匡胤终于清醒的认识到,弟弟开府尹的势力已经尾大不掉了。此时的赵匡胤才感觉到一丝威胁正在靠近自己。 怎么才能制止事态进一步恶化?赵匡胤想到了制衡! 必须要用另一股势力打压开封府。赵匡胤想到了赵普! 于是在杜太后死后三年,公元964年。原后周留任的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集体下台,赵普升任宰相,权力在开封尹赵光义之上! 赵普知道赵匡胤的这个任命,不完全是因为自己的才干,而是赋予自己不能为外人道的使命。为了这个使命,赵普开始了对赵光义的处处打压!势均力敌的较量总是互有胜败,但同时也让赵光义那根敏感的神经,始终不敢松懈。而赵普选择的这条路了是一条不归路,无论胜败,他都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那赵普和赵光义之间的这场明争暗斗到底是怎么打的呢? 既然都是赵匡胤的左膀右臂,能实现赵匡胤期望的互相制衡吗?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明天分解! |
中秋佳节,相聚不易,感谢大家一路同行! |
109-明争暗斗潮汹涌 权力之争本无情 惊堂木一拍! 各位看官,咱们书接上回! 杜太后去世后,宋太祖始终没有对外公布遗诏,正是这看似无意的举动,却让赵普猜到了赵匡胤内心深处的真实心意。透露出宋太祖在储君人选问题上的摇摆不定。 一方面,认可弟弟接班人的身份,另一方面,又迟迟不肯公布遗命。 是赵匡胤不想失去最后回旋的余地,也不想公布后助长赵光义政治势力的膨胀。而对自己产生不利的影响。 该如何表态?如何站队呢? 赵普心里想的很明白,由谁继位,自己接下来的命运会有天壤之别。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是宋太祖的儿子继位,那自己作为前朝重臣和老臣,对太子又有拥立之功,在新朝依然会被重用,依然的荣华富贵。 |
如果太祖死后继位的是赵光义的话,那以赵光义的政治经验和政治地位,是自己无论如何都难以驾驭,也控制不了局面的。相反,做为赵光义哥哥的前朝老臣,肯定会受到打压,那等待自己的可能是更加悲惨的结局。 赵普知道自己这次抓住的,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随着赵普升任宰相,打压赵光义已经不再需要遮遮掩掩了。 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赵普坚定的站在了赵匡胤这一边,竭尽全力打压赵光义。 开封府,宰相两路人马各显其能,互相攻击,互相打压,但他们不是毫无顾忌,而是很会把握节奏。 碰到国内有战事就偃旗息鼓,稍停一阵;碰到无战事的年份,则挑起争端攻击不断。 第一波攻击第一个卷入战火的是冯瓒和刘嶅。 |
公元966年,赵普升任宰相的第三年,一封密报被紧急送往开封宰相府,密报的内容和一位名叫冯瓒的大臣有关,这个冯瓒是宋太祖极其赏识,大加褒扬并准备重用的人,当然,也是赵普宰相之位最有力的竞争者,更是赵普必须加以提防的敌人。 冯瓒时任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公元965年大宋灭蜀战争结束后,叛乱又起,急需得力人才前去管理。赵普推荐冯瓒权知梓州。此举既迎合了赵匡胤心思,又迷惑了赵光义。 同时赵普还派了一个家仆到冯瓒身边做卧底。 这个家仆的工作也很给力,一到冯瓒的身边就开始收集冯瓒的黑材料,冯瓒接受贿赂贪赃枉法的证据,被一一详细记录在了密报里,呈送到了宋太祖面前。 果然不出赵普所料,对冯瓒极为器重的宋太祖龙颜大怒。急召冯瓒回京诘问,赵普的目标,原本只是自己在朝廷中的劲敌冯瓒,最大的胜利也无非是通过检举,让冯瓒失去与自己抗衡的实力。 |
赵普自己也没料到,这个针对的冯麦瓒的计划,竟然有了意外收获,赵普又派自己的心腹守在潼关,查抄了冯瓒的行李。发现了一包一包的礼物,题封上名字都写的清清楚楚,都是送给谁谁谁的,在这一批礼物的目的人当中,其中有一个人叫刘熬,赵光义幕府里的刘熬。后来的学者甚至猜测,这些礼物当中肯定有直接送给赵光义的。 这些被查抄的礼物,连同写给刘熬的信一同被送到了宰相赵普的面前,看着这些东西,赵普陷入沉思,赵光义和刘嶅,一个是自己在朝中最有力的竞争对手,一个是将来有可能将自己推下宰相之位的未来皇帝。 赵普想到了宋太祖愁而不决的心思,他决定利用这件事大做文章。 |
很快,赵普进宫觐见宋太祖。当宋太祖问及冯瓒是否回京时,赵普巧妙看住了时机,看似无意的提到了潼关守将发现的证据,赵普又一次发挥了出色的口才,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娓娓道来。 他说,冯瓒明白自己应诏进京,难逃受贿枉法的罪责,于是带上了金带等昂贵的礼品,准备送给朝中能帮自己逃避严惩的大人物,赵普没有明说,但是很显然,冯瓒寄希望能帮自己逃过一劫的大人物绝不是刘嶅,而是刘嶅的主子,开封尹赵光义。 |
赵普的分析一针见血。 让宋太祖惊出了一身冷汗,大臣犯法,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向皇帝求情,而是求助于弟弟赵光义,在大臣们看来,赵光义已然是可以掌控朝廷大避的关键人物。 难道,这不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吗? 证据确凿,冯瓒无可抵赖,只能认罪。至于行囊里是不是只有金带珍玩,是不是还另送其他人,我们无从得知。我们知道的是,赵普力主处死冯瓒。本来对经济问题较为宽容的赵匡胤最终免除冯瓒死罪,但将其削官流放登州(今山东蓬莱)沙门岛,将刘嶅罢官。 刘嶅虽然没有收受贿赂,却也牵连其中,被罢免官职。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被铲除,另一个权力威胁者失去一名得力干将,赵普完美的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刘嶅被罢免的消息传到了开封府,赵光义一时难以置信,这个意想不到的打击,瞬间惊醒了赵光义,冯瓒欲向刘嶅行贿是不争的事实,但刘嶅根本没有接受贿赂,却遭到如此打压。 打狗还得看主人,刘嶅是开封尹幕府的主要人物,朝廷上下无人不知。将此莫须有的罪名强加在刘嶅身上,很显然这是冲着自己来的,赵普多年处心积虑的暗中打压,如今已经变成皇帝的公开旨意,这让赵光义惶恐至极。 |
赵光义回过神来,仅仅一个奴仆就有这么大的能量?有没有其他内鬼?一经排查,居然发现自己礼遇有加的幕僚宋琪果然有问题。 这个宋琪是赵普的同乡,而且与宰相赵普、枢密使李崇矩都来往过密。 这还了得,怎么可能留你这个双面间谍?赵光义找个机会,在赵匡胤面前一说,就将宋琪逐出幕府,外派知陇州(今陕西宝鸡陇县),后来一直未能回京。 来而不往非礼也,面对赵普的出手,赵光义的开封府开始了强有力的反击。 出手的是勇猛无比的雷德骧和坚韧无比的赵玭。 雷德骧当时是大理寺即最高法院的官员。 968年九月,赵普的下属擅自增减刑名(修改了法律),没有按程序报告给他。他觉得很郁闷,就愤而求见赵匡胤,但性子太急了一点,他等不及通报,就直接闯到内殿,言辞激烈。 |
就事论事也就罢了,他又扯到赵普强买强卖住宅、还受贿聚财。 下属做的事跟赵普到底有多大关系、有没有直接证据?雷德骧并没有深思熟虑,但整赵普的黑材料却是证据凿凿,这可就是处心积虑了。 赵匡胤问他,你这么大声干吗?激动个啥?他回答,我是怕皇帝你没吃饭听不清楚。 简直是目空一切! 赵匡胤大怒,如此不讲礼仪,而且借工作事项为名、实为举报肱骨大臣,还有没有规矩?他斥责道,鼎铛都有耳,你难道没听说赵普是我的左右手吗?他拿起柱斧就把雷德骧的两颗牙齿给打掉,再命左右拖出,就要处以极刑。 |
幸亏被赵普阻止了。雷德骧被贬为商州司户参军,但赵普绝不是好惹的。他派奚屿恶整雷德骧。雷德骧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一天,奚屿略施小计,把雷德骧叫来谈话,暗中却派人去雷德骧家里搜查,一下就得到了雷德骧诽谤朝廷的文章。 上报朝廷后,赵匡胤将雷德骧削籍为民、流放灵武。 这似又是赵普赢了,接连失利的开封府,并没有善罢甘休,这才刚刚开始,鹿死谁手并不一定,如果一只蚂蚁咬不到你赵普这棵大树,那成千上万络绎不绝的蚂蚁呢? 接下来赵光义又会安排谁来出面对付赵普呢? 赵普又会不会在战斗中慢慢迷失方向丧失自我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明天分解! |
《宋朝那些人儿》有声版已在喜马拉雅更新啦! 感兴趣的小伙伴不妨来听听,比看书更有趣,内容更精彩! https://www.ximalaya.com/youshengshu/26566048/ 电脑上直接点链接就可进入。手机端APP可以直接搜索:宋朝那些人儿 特别方便,还请天涯的各位大侠点点订阅,发条好评,多多支持! |
首页 上一页[123] 本页[124] 下一页[125] 尾页[13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