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宋朝那些人儿》三百载爱恨情仇 一千年世道轮回(300万字长篇连载)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宋朝那些人儿》三百载爱恨情仇 一千年世道轮回(300万字长篇连载)[第7页] |
作者:司马寻欢 |
首页 上一页[6] 本页[7] 下一页[8] 尾页[13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好人天哥 2019-01-24 16:34:07 继续更新, ----------------------------- 天哥,你要每天不给我送只猫来,我就亲自去你家要,你不在家,我就冲着嫂子撒娇……你就看着办吧 |
@雄之鹰击 2019-01-24 18:52:15 希望楼主成为第二个当年明月 ----------------------------- 当年已无明月圆,人间在现李寻欢。 我准备好了好酒一壶,先对饮三杯吧,可好? |
@伴光 2019-01-24 20:01:10 写的的确不错,顶一个 ----------------------------- 姑娘喜欢看历史的不多,但这个历史可以看的,因为我把宋词会写在里面,会很精彩 |
@所有人 虽然点赞的这么多,但还真是不确定大家是不是真的看了,思来想去,想出一个绝佳妙计,从今天开始,每更新一章,咱们就出一道测试题考一考大家,如果真的看了,就请大家思考后做答,回贴提交答案,答的好的,大家给点赞投票,让他赚多多的天涯分,追宋朝还有可能追成个百万富翁,真是天大的好事。 好了,那么问题来了! 第021章的必答题: 请问,宋太祖赵匡胤,从他的父亲赵弘殷身上学到的三个优点是什么?(1,2,3,)从他的母亲身上学到的两个品质是什么(1,2)。如果你和你的爱人要教育你的孩子将来出人头地,你希望从你和你受上身上继承什么优点或品质(简要概括)? 答题要求:原创式回答,我这没有标准答案,判卷的老师是天涯的网友对你回答的点赞数量,当然,禁止水军刷票,我心里还是有杆枰的。我有一票否决权,以后会从每天的优质回答中,选取佳作,出版时一起录用发行。 好了,就从这开始吧, 不能光看,还要动动脑,想一想,说一说: 第021章的必答题答案: (XXXXXX) XX的部分,你自己写……乖…… |
有错别字哈,我再重复一下题目: 第021章的必答题: 请问,宋太祖赵匡胤,从他的父亲赵弘殷身上学到的三个优点是什么?(1,2,3,)从他的母亲杜审萍身上学到的两个品质是什么(1,2)。如果你和你的爱人要教育你的孩子将来出人头地,你希望从你和你爱人身上继承什么优点或品质,你希望你的孩子在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简要概括)? |
@Flyingdove119 2019-01-25 00:09:30 楼主更新快一点,看的人很心焦 ----------------------------- 心焦是什么感觉?辗转反侧,求之不得?哈哈,你这追贴的劲如果用在追姑娘上,一定会收很大收获 |
@平淡长江归来2017 2019-01-24 23:55:18 现在很少能见如此好的贴子 ----------------------------- 能写的很多,愿意写的人很少,因为主要是愿意看的人没有了,能写,写给谁看呢?而我可能跟他们不一样,有人来看,固然好,没人来看就在天涯免费给存着,老了之后,找个小保姆念给自己听,自己写的历史,可以瞎编的,知道不,很爽的。 |
@所有人 有没有早起的小伙伴上天涯找虫吃的啊?有的话吱一声,准备发福利了! |
@一定要点赞 2019-01-25 07:03:01 早上好 ----------------------------- 还真有早起的小鸟儿啊,哈哈 |
@司马寻欢 2019-01-25 06:48:16 @所有人 有没有早起的小伙伴上天涯找虫吃的啊?有的话吱一声,准备发福利了! ----------------------------- @寻找真理之人 2019-01-25 07:22:26 俺是早起的鸟儿找不着虫子咬,看看楼主的帖子也顶饱 ----------------------------- 不,早起的人,必交好运。懒惰的人,能力再强,多无大成,不贪睡的人,能力再弱,终有所获。相信我,不要贪恋那张床和床上的女人,早点起来,多读读书!开开嗓子!一整天都会精神抖擞的! 好了,过会来领红包吧,我准备发钻石了! |
@司马寻欢 2019-01-25 07:29:44 有30人抢钻石,咱们就更新一章内容抢红包 ----------------------------- 快快召唤你的小伙伴来抢红包吧,来,一起喊个口号:读宋朝,做大佬!少生孩子,多敬领导!做个乖宝宝! 去吧,把这句话,刷到你们村的墙头上,村长一定会给你们家发袋大米的! |
@司马寻欢 2019-01-25 07:29:44 有30人抢钻石,咱们就更新一章内容抢红包 ----------------------------- @寻找真理之人 2019-01-25 07:41:14 给你一个写帖子的赞,鼓励楼主!支持楼主! ----------------------------- 真的假的?你这倒是启发了我,如果觉得这个宋朝写的还可以,帮忙写篇原创的推荐贴子吧,帮忙宣传宣传,把咱宋朝的链接带上就行,http://bbs.tianya.cn/post-no05-491839-1.shtml 我天天去给你顶贴点赞去. 哈哈 |
@kalanchen 2019-01-25 08:33:43 http://bbs.tianya.cn/post-free-6034994-1.shtml 我在天涯杂谈发了推荐贴,大家去给我顶顶啊: 《宋朝那些人儿》三百载爱恨情仇 300万字长篇连载 -专业推荐贴 这可能是2019年天涯最好看了小说了,没有之一。 这可能是戏说历史的大神中最能瞎侃的一个了,没有之一。 这可能是我看过天涯贴子中最不会用水军的贴子了,没有之一。 这可能是对宋朝最详细最入微的全景式解读的武侠小说了,没有之一。...... ----------------------------- 这个贴子牛啊,比我写的好多了,来吧,分100万给你写宋朝 |
更新,更新,别催了,暂停发贴哈,我更新完了,你们再发 |
《宋朝那些人儿》022-赵匡胤三次不同寻常的求职经历 各位看官,咱们书接上回! 但是在书接上回之前呢,咱们先批评一下听昨儿听相声观众。忒不靠谱了吧!都答应了领了红包就答题的,结果今天早上我看的是,红包全抢了,答题的一个没有。难道看贴子的,都是没结婚的?怪了! 得今天再这样可不行,红包天天有,答题也得参与一下,后面出书时带着你,你就别矫情了,来,今天读完这一章,参与互动一下。 好了,惊堂木使劲一拍,各位看官,咱们书接上回! 赵匡胤出门找工作求取功名尚在其次,最主的原因是生活所迫,挣到钱让母亲老婆和孩子吃上饱饭,成了赵匡胤最原始最朴素的找工作的动力,跟咱们现在基本一样。 其实当时的京城就是赵匡胤所出生和生活的城市洛阳,既然要找工作,就在洛阳找呗,离家近,方便照顾老婆孩子啊。 赵匡胤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已经20岁的赵匡胤来到洛阳征兵营。 虽然他生于军营,长于军营,但他从小受母亲教诲,本性善良,所以他其实无意从军,但碍于身为禁卫军统领的父亲赵弘殷的苦劝,这才应付着来军营报个名。 兵营负责人高怀德看这个小伙子长的还蛮魁梧的,就问了他一句:“上战场上,要砍人的脑袋,敢吗?”。赵匡胤回答的非常干脆:“我敢上战场,但绝不会杀人!” 这个回答让当时在征兵现场的众将们,哄堂大笑,开什么国际玩笑,你上战场不杀人?玩呢?在一旁的都尉符昭寿听完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上前就要教训这个口出狂言的毛头小子。 不料赵匡胤一身真功夫,不用几招就将符昭寿制住。高怀德见此人虽有好武艺但脑袋可能有点问题,征了这个神经病在在军队里也是毫无用处,于是就没录用赵匡胤,让他哪凉快哪待着去,别跟这捣乱就行。 回到家中,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见儿子灰溜溜的回来了,索然大怒。骂道:“让你种地,你也不愿意种,让你参军你也不愿意参,你到底想干个甚呢?“赵匡胤虽然也怕他爹,但还是硬着头皮回了一句:”爹,孩子的志向不在于此,我会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的。“ 赵弘殷又急又气,但也没招儿,总不能为了这个就把他杀了吧。 |
但为了避免赵匡胤不遵守当时的王法不服兵役连累家族,赵弘殷就给赵匡胤出了个万不得已的主意,他让儿子收拾行李,躲的远远的,到复州找他的结拜兄弟王彦超叔叔,谋个差事,挣点工资补家用。 所以,复州就成了赵匡胤找工作的第一站,这个复州是哪里呢?就是今天的湖北天门。你想想看,从河南洛阳,到湖北天门,其实还是蛮远的,当时也没有火车,赵匡胤其实是靠步行,一路走到天门去的。 大老远的跑到天门的赵匡胤心里还美滋滋的,想着王叔叔不管给自己安排个什么差事,应该都差不了。 “哦,匡胤啊,多年不见长高了啊真是一表人才啊,令尊可好?已婚娶否?来此何事?” “什么?到本处谋差啊。嗯……这个……你看我这里暂时也不缺人手,要不你再到别处看看?” “哎,别走啊,你看我这里有些盘缠,不妨拿着路上用,些许薄礼,莫要推辞……慢走,路上小心。” 从王彦超处走出来,赵匡胤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拿在手上的这十贯钱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人家明明是拒绝了,自己还得赔着笑脸说谢谢王叔叔。让他第一次知道软钉子也是钉子。 其实王彦超对待赵匡胤的态度是我们应该要谅解的,一个年轻人,在没有证明自己确实有能力之前,凭着老认识我就得照顾你一下?我老王还真不是那种人,我就是要给你们这些年轻人尝一下被拒绝是什么滋味,你是一块顽石,不磨磨你的棱角,你将来怎么会圆润呢? 其实这件事,对赵匡胤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多年以后,直到他当上皇帝,仍然对当年王彦超没收留他的事耿耿于怀,在一次招待朝中大臣的酒宴上,他就走到当年他第一个投奔的王彦超的跟前,敬了一杯酒说:”卿当年在复州做官,朕去投靠你,你怎么不收留我呢?“ 其实这话问的分量很重啊,话里带着一种明显的不痛快啊。 你看人家王彦超咋回答的。“当时臣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小小刺史,一勺浅水怎么能容得下您这个神龙呢?如果臣子我当年收留陛下,陛下还有今天当皇帝的份吗?“ “哈哈哈“赵匡胤大笑一声,便做罢了,没有再追究。 其实通过这段简短的对话可以看出应对的很巧妙,更能看出赵匡胤有容人的雅量,胸怀宽广。 赵匡胤的第一次求职就这样以失败而告终。 |
赵匡胤的第二站来到湖北的随州,投奔他父亲的老同事老相知董宗本。这个董叔叔心地比较善良,就收留了赵匡胤。给他安排了个差事,陪他的儿子一起读书,按说这是一个好事,既能见知识还能领工资,其实现实跟想象的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麻烦就出在董宗本的这个儿子身上,这个儿子叫董遵晦,年少轻狂,虽然才华和学识远远赶不上赵匡胤,但觉得自己有个当官的爹,你既然落魄了,既然来投奔我爹了,既然是我爹赏你饭吃,那你不识相怎么行呢?所以两个人在一起交流时摩擦不断,没占到便宜的董家大少爷眼里越来越容不下这个容貌雄伟的门客了,时不时的总要找个机会收拾赵匡胤。 赵匡胤也很聪明,对这个少主子是敬而远之,能躲就躲,他问啥,能不说就不说。 找不到打击报复机会的董公子,在心情好的时候也会跟赵匡胤谈谈心,聊聊天。 有一天早夺,他很奇怪地告诉赵匡胤:“跟你说个稀奇的事儿啊,我经常看到随州城上紫云如盖,又梦见自己爬上了一个高台,看见一条百尺长的黑蛇蜿蜒盘旋,随后变成一条巨龙,伴随着电闪雷鸣直往东北方向飞去了……你说,这个梦是个什么意思呢?” 赵匡胤哪会解梦啊?万一说不好被董公子抓住把柄搞一顿,不值当的。所以就指着自己的喉咙,啊啊啊的啊了几声,意思是说,我的扁桃体发炎了没法说话啊! 赵匡胤这次侥幸逃过一劫!可是总有逃不过去的时候! 有一次两个人针对如何带兵打仗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因为两个少年都是武将世家出身,各自的见识都不少,在讨论过程中,赵匡胤年轻人那点血性上来了,一点也没给这个少主人面子,口若悬河的引经据典,且说的有理有节。董遵诲被说的理屈词穷,想了半天也没接上话。 其实,只不过是一场辩论,如果董公子有点度量的话,既然输了,就低个头,大大方方的说一句;我输了!又怎么样呢。没想到,这个董公子被气恼了,大为不悦,拂袖而去。 |
此后的日子赵匡胤过的越来越憋屈了,唉,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赵匡胤知道自己应该离开的日子到了。不想委屈自己讨好董公子的赵匡胤,第二次失业了。 后来赵匡胤当了皇帝后,一日闲来无事翻看战将的花名册,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董遵诲。赵匡胤嘴角微微一笑,对手下说:“把那个董遵诲给我找来,我要见他“ 话说接到通知的董遵诲马上就有一大小便失禁的感觉,同样生在五代十国这个乱世的董遵诲太清楚自己当年让赵匡胤受够窝囊气后被迫离开后,赵匡胤会怎么想自己,现在人家当了皇帝了,要出当年的那口恶气,自己能有什么办法保全自己的这条小命呢? 所以董遵诲临行前,把写好的遗书交了给老婆之后,就从容的上路了。到了开封见到皇帝赵匡胤,态度再也没有少年时蛮横了,平平静静的跪了下去,“伏地请死!” 如果你是赵匡胤,你会把这哥们杀了吗? 我想赵匡胤一定也动过把他咔嚓了的念头,因为他当年从董宗本出来之后,自己已经是走投无路了,身无分文,无处容身!自己躲进菜地偷啃白菜时,他能不怨董遵诲吗?自己偷吃包子被包子铺老板娘拿着擀面杖追着打的时候,他能不怨董遵诲吗?自己每天走到天黑不知何处落脚天亮了不知该挑哪个方向继续走时,他能不怨董遵诲吗? 想想董遵诲给自己制造的不堪回首的过往,看看现在他跪伏在地怕的要死的吊样,赵匡胤的心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 赵匡胤疾步上前,伸出了那双有力的手…… 不是打,而是把董遵诲一把扶起来,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后来被李宗盛在《爱的代价》里借用了:“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卿尚记往往日紫云及龙化之梦乎?) 董遵诲又一次重重的下跪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一次跪下是自己心甘情愿的。 其实,人是很难在一瞬间就原谅一个人的,赵匡胤早在很多年前就慢慢原谅了这个心高气傲的董公子,这次叫他来不过是想跟他开个玩笑出口气而已,曾经的往事,早就没放在心里了。 成为强者之后,还能对曾经为难过自己的人宽容以待,不仅是强者的所谓姿态,而是一个帝王应有雄怀。 赵匡胤是个念旧情的人,他对为难和磨砺过自己的董遵诲宽怀待之了一生,此后的好几年,董遵诲的部下击鼓鸣冤,公开实名举报他有军阀作风,“诉其不法十余事”。赵匡胤把董遵诲再叫过来,当面训诫一番,让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训诫完之后,赵匡胤突然想起一件事,问董遵诲“阿姨现在还好吗”,董遵诲悲伤地回答“在幽州(契丹的地盘)”。赵匡胤记在了心里,悄悄派人花钱把董遵诲的妈接了回来。 当然,从此以后,董遵诲对赵匡胤的佩服已经不是冲着他这个皇帝的名分了,而是真真切切的对这个人发自内心的佩服。他再也没给赵匡胤丢脸,在甘肃治理西北通远军十四年,为大宋震慑西夏立下了汗马功劳。宋史专门为董遵诲立传,我们今天才得以从通过这些小事和细节从N多个侧面去了解赵匡胤是个怎么样的人。 |
之所以花这么多笔墨去写董遵诲,是因为赵匡胤第二次求职经历的失败,把他推向了年轻人的最低谷,也让他真真切切的体会到,没有证明自己的能力,王彦超这样的正派人是不会徇私给自己机会的,有机会证明能力了吧,不会处理人际关系,董宗本叔叔想帮自己都帮不了,自己仍然难以在人际关系复杂的环境中立足。 自己接下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呢?天下之大,自己去四处碰壁,到底哪里才是自己的容身之所呢?赵匡胤从湖北随州漫无目的的走到了湖北的襄阳,天色已晚,他就在附近的一座山上的寺庙里借宿,没想到寺中的方丈见到赵匡胤后大惊失色,立即下跪,对赵匡胤说:“公子,你怎么到此地来了?方向搞错了啊!鲸不游浅滩,虎不落平阳,您应该一直向北才对啊,往南岂有霸业啊?” “您老就别开我玩笑了,我已经饿了好几些天了,还谈什么霸业呢,肚子都吃不饱,你们出家人不是不打诳语吗?何故欺我一个沦落天涯的人?”赵匡胤很尴尬的说道。 “公子,和尚我这就吩咐为您准备斋饭,您今夜尚且在此将就一夜。明天别往南走了,掉转头,往北走,定遇贵人” 第二天,方丈将他在寺中积攒多年的香火钱,悉数赠予赵匡胤。又给他指了指往北的具体方向,老僧道:”今日一别,不知何日还能相见,老衲送公子十六个字,还望公子牢记在心,‘遇郭乃安,历周始显,两日重光,囊木应谶’。赵匡胤茫然不解,但也不好多问,只好说领教了,我一定宾记在心。就辞别了老和尚上了路。 其实倒不是这个方丈真的能掐会算,而是这方丈在外出化缘时得到了一个重大消息:后汉大将郭威,奉朝廷之命,为了平定河中节度使李守贞的叛乱,抵御北方契丹人的入侵,正招兵买马,扩充实力。 |
对于赵匡胤这样的武学之才,这正是一个大好的时机。他已经资助了九个像赵匡胤这样的年轻人,说的都是一样的话,赵匡胤是第十个。这个很有点现在风险投资的概念,不指望全部都有回报,只要有10%的成功率,有百倍以上的回报,依然是很赚的。但前面那九个不是靠谱咱不知道,因为正史和野史上都没有写,但投资赵匡胤这个绝对是靠谱的,而且回报率远远不止百倍,而是千倍万倍,因为赵匡胤当了皇帝后给这个寺庙很多实实在在的资助,更重要的这个和尚被写进了24史的宋史时里,从此青史留名,这对一个小寺庙的和尚而言,是非常难得的。 当时的赵匡胤听信了方丈的指点,北上寻找自己的贵人,倒不是他真的有多相信给自己相完面后方丈说的这番话,而是因为拿了人家的战略投资,人家给指的方向,你不按这个来,人家一生气,要收回投资,自己又回到身无分文,那就太尴尬了。 反正自己也不知道要去那,那就按这个方丈指的方向走吧,万一碰对了呢,找个给钱多的好工作,不也挺好吗? 赵匡胤折回头往北走的这一年,恰好是乾祐元年,公元948年,也就是刘知远建立后汉的第二年。刘知远当了一年皇帝后,就一命呜呼了,就把皇位传给人他那个18岁的小皇帝刘承佑,并册封了5个托孤大臣护佑,郭威就是其中之一,军队的最高长官。 小皇帝觉得把这样厉害的叔叔留在身边,太危险。所以刚当上皇帝任命郭威为招慰安抚使,领兵西征,去教训桀骜不驯的李守贞。郭威随即出征,开始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实力。 赵匡胤经庙里那和尚指点,绕过华山,来到了陕西的临潼。刚好碰上郭威招兵的军队。 就这样两个开国之君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小地方见面了,但当时两人都还没开国呢,郭威正在给后汉打工,赵匡胤正在第三次找工作。 但这一次赵匡胤感觉自己好像找对了,虽然只是和郭威互换了一下眼神。赵匡胤就高兴在内心唱了一句流行歌“确认过眼神,我遇到了对的人“ 那郭威会是赵匡胤的好老板吗?他俩之间又会上演一段什么样精彩故事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明天分解。 |
今天这章,有点长,为了让你们看爽,就一次性全发上来了,好了,你们全欢吧,我得好好工作了 |
首页 上一页[6] 本页[7] 下一页[8] 尾页[13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