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连载)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连载)[第49页]

作者:总老师麦加
首页 上一页[48] 本页[49] 下一页[50] 尾页[22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李晓润 4762楼
    麦兄和我一样不招斑竹待见。无论写得多好都不能飘红。
    -----------------------------
    拙作配不配飘红不敢说,不过有些飘红的文章,写得好象也只算一般。
    徐兄似乎把人品和能力混同了,所以对杨行密过从偏爱,对朱三过份贬低。乱世争雄,本就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绣花,不可能温良恭谦让。朱温的厚黑和“诈力”是道德污点,并不是能力缺陷,恰恰相反,正是他能在乱世中阶段性胜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依个人拙见,唐末群雄逐鹿中最重要的四个人,依战略水平排名为:朱温、杨行密、王建、李克用;依战术水平排名为:李克用、朱温、杨行密、王建。具体分析,等写到再说了。
    鸟尽弓藏 四


    六月三日(狼虎谷事件发生前十四天),高仁厚的报捷文书以及抓获的俘虏送到了成都。钉人钉上瘾的陈敬瑄没有错过这些新标本,虽然神策军时代的老同事老朋友杨师立已经死了,但他还有儿子在,于是,杨师立的儿子被钉在了成都的北面城墙上(现在知道杨师立自杀的正确性了吧,在下都有点儿怀疑:陈敬瑄以前真是卖饼的么?没当过木匠?),供人参观。

    在众多的参观者中,还包括了陈敬瑄的三个儿子。被钉在城墙上的杨师立之子,本已淹淹一息,但当他看见那几个童年玩伴正身着华服,来欣赏他如何慢慢死去时,突然用尽最后的力气,发出悲愤地长啸:“这种事马上就轮到你们了,好好等着吧!”陈敬瑄的三个儿子忙掉转马头逃走了,在他们身后,只留下凄厉的笑声还在城墙上回荡……

    正当陈敬瑄在成都,对“杀人时如何实现受刑人痛苦最大化”这一学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时候,高仁厚进入梓州衙门,正式就任东川节度使,成为了专制一方的大藩镇。

    从地位上讲,高仁厚差不多已经与提拔他的老领导陈敬瑄一样了,不过他的追求却与注重保权和享乐的陈敬瑄不太一样。高仁厚检查了东川的监狱系统,实行拨乱反正,释放那些受冤枉或罪过轻微的囚犯;他打开了东川的粮库,赈济饥民,避免他们因遭受战乱而流离失所,与民休息。韩秀升说过,天下已找不到公理与公道,那好吧,我至少能在东川,尽力把公理与公道找回来!

    但是,要在这个乱世寻找公理与公道,真有这么容易吗?

    一年多后,光启二年(公元886年)三月,原东川降将,遂州刺史郑君雄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突然发动兵变,攻陷成都之北的汉州(今四川广汉),进逼成都。陈敬瑄调集重兵反击,兵微将寡的郑君雄战败被杀。

    本来这类事情在唐末,平常得就像今天伊拉克的自杀式袭击,不炸死个几十人都不好意思上新闻版面,但陈敬瑄却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干掉高仁厚!

    关于陈敬瑄想杀高仁厚的原因,欧阳修所著《新唐书》的说法,是高仁厚当上东川节度使之后,与陈敬瑄断绝了关系,不再把老长官当长官,使陈敬瑄很恼火。但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没有提到高仁厚曾有与陈敬瑄断交的事,只说陈敬瑄对这位给自己立下汗功劳的旧部下深怀猜忌,决计杀之!两者比较,哪一说更接近真实呢?在下认为,欧阳修的说法与随后发生的史实存在逻辑矛盾,故而司马光的说法更为合理。

    高仁厚做的不少事确实让陈长官不爽:你凭什么处处不杀人,想彰显我常常滥杀无辜?你凭什么给犯人平反昭雪,想衬托我经常制造冤狱?你凭什么开仓救济饥民,想表现我不顾民众死活,一味搜刮民财?一个时时只想着为自己搏取美名,而不惜使领导蒙羞的家伙,哪个领导能够忍受?

    不过陈大人毕竟是大人有大量,对高仁厚的种种“不轨”行为还是忍耐了足足一年多。但到了光启二年春,陈敬瑄发现,自己已经不能再容忍下去了,具体原因倒与高仁厚无关,而是时局发生了骤变:他的弟弟田令孜重建中央权威的努力失败,被迫带着皇帝再次逃出长安。墙倒众人推,那些原先被田公公笼络的、提拨的,被视为田公公死党的藩镇,此时一个个翻脸快过翻书,纷纷倒戈相向(详见后文)!

    世态炎凉呐!陈敬瑄在惊叹寒心之余,不能不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梓州:一定要抢在高仁厚与自己翻脸之前把他杀掉,晚了就来不及了!

    什么,你认为高仁厚是个义士,不至于忘恩负义?你多大了?居然还相信世间有道义?

    不相信道义的陈敬瑄借口进剿郑君雄,向维(今四川理县)、茂(今四川茂县)二州的羌人部落征兵,利用这些羌兵突然袭击了梓州。高仁厚对老长官完全没有防备,被俘,遇害(我不相信高仁厚若真与陈敬瑄断绝了关系,还有可能这么轻易被杀)。

    高仁厚输给了平庸之极的原上司,输得如此轻描淡写,了无痕迹,只给人留下沉重的一声叹息。他死了,像一颗明亮的流星,突然出现,在一瞬间带着耀眼的光彩,划过漆黑的天际,又迅速消失在了无边的阴霾之中。

    在他短短的军政生涯中,所表现出来的才华已经令人赞叹,而他的人格魅力,在当时群魔乱舞,暴徒横行的大背景下,更显得那样出类拔萃!如果换一个时代,他有成为郭汾阳、岳武穆一级中兴名将的潜力,但无序的乱世使他没有机会走那么远……

    高仁厚对五代历史主线的影响微乎其微,在后世也没什么名声,在下之所以特别花一个章节来讲述他的故事,除了个人对他比较欣赏和惋惜外,也是想透过高仁厚的故事,来探讨另一个问题:有人认为唐末没有英雄,其实不是,只是不厚不黑的英雄不能适应那个年代,已经被淘汰了。
    @芙蓉菡萏 4794楼
    凭什么断定高仁厚没野心?“遂据梓州,绝敬瑄”
    我也觉得他很悲剧,他的死也是意外。可惜他死了,五代就再也没有他这样的人了。
    -----------------------------
    关于高仁厚与陈敬瑄绝交的说法,欧阳修采信了,而司马光没有采信,平均而言,司马光治史的严谨度是要高于欧阳修的,所以“遂据梓州,绝敬瑄”的记载不一定可信。在下怀疑,这条记载的源头,可能是陈敬瑄在杀高仁厚之后制造的托词。


    高仁厚如果真有了野心,与陈敬瑄断绝了关系,那他夺取蜀地的条件要比后来的王建优越的多。可他不但没有这方面的实际行动,甚至都没有用心防备陈敬瑄可能的进攻。以高仁厚曾经展示出的才能来看,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浮动之暗香 4784楼
    240页留名,昨天一天全看完了,麦老师速度更新啊,小弟浅薄。不知麦老师还有啥大作吗,有已经完结出书的吗。
    来自UC浏览器
    -----------------------------
    以前写过两个长篇:《慕容垂评传》和《刘裕评传》,其中刘裕那篇出版了,书名叫《气吞万里-南朝第一帝刘裕大传》。
    @非典型忽悠 2012-10-25 16:25:05
    就在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食盐专刚开始执行那一年,盐价就由专卖前的每斗十文上涨为每斗一百一十文(到唐后期涨到每斗三百文以上,而且请注意:铜钱不是美元,它不那么容易大幅贬值),这是多么巨大的利润空间啊!(我想,假如水资源不是这样多,这样易得的话,大唐帝国很可能会出台“饮用水专卖制度”。)
    --------------------
    看到麦加老师描述黄巢起义这段,给老师补个课。
    在下就.....
    -----------------------------
    现在也许是这样,但在唐代水资源还不紧张,应该没错吧?
    @徐兆玮 4818楼
    要是我主持朝政,看到李克用和朱温结怨,要兴兵和朱血拼,那是高兴得合不拢嘴。稍作调解姿态,就会下旨允李兴兵,并命他从河中经洛阳进兵,河南诸镇谨守城池,不得阻拦。再趁势派一支部队尾随晋军,屯驻洛阳郑滑一带,观战。
    战局发展无非如下几种情况:
    1、晋军胜利,消灭朱温。太原和汴州距离遥远,李无法同时控制两镇,要么留将兵防守,自己回太原去,要么请朝廷另派节度使,自己回太原。后者可能性较大,等于......
    -----------------------------
    假道伐虢,徐兄应该听说过吧?而且从李克用后来提出的不兴兵条件看,全部都扩张自己的地盘,却没要求朝廷惩处朱温,哪怕作个表态都没有,他想再次兴兵南下的动机恐不会仅仅是报仇那么单纯吧?
    没钱不是错 二


    于是,身下无枪的田公公为了手中有枪,不惜血本,在西川募兵,开始了规模不小的枪杆子重建计划。经过一番努力,他征募到五万余人,建新军五十四都,分属左右神策军,加上原先随从皇帝逃到成都的数千神策军。如果仅从数量上算,掌握在田公公手中的中央禁军已经不比李克用的人马少,可以列入一级大藩镇的水准了。只是其中暂时既无精兵,亦无良将,不过这个缺陷不久也得到了改善。

    原来,田公公的对头杨复光死后,他直辖的忠武八都马上堕落成一支无人约束的大兵匪,众人推都将鹿晏弘为首,离开河中南下,转掠襄(今湖北襄樊)、邓(今河南邓州)、金(今陕西安康)、洋(今陕西洋县),所过之处,奸淫烧杀,鸡犬不留,堪比鬼子进村。

    中和三年(公元883年)十二月,八都兵杀进兴元(今陕西汉中),赶跑了原马球赛季军,节度使牛勖,抢占了山南西道(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在“击球赌三川”中的四名参赛选手,他们当上节度使后被赶下台的顺序,正好与比赛名次成反比,谁说这种选官方式没有合理性来着)。

    鹿晏弘为人心胸狭隘,能与兄弟们共患难,却不能共安乐,他表面上让其余七都都头做各州的刺史,却一个也不许他们到任,结果八都中的王建、韩建等五都离他而去,投奔成都的朝廷。

    正为枪杆子建设费尽心思的田公公,突然接到这份从天而降的大馅饼,大喜过望,立即将五位都头全部认作干儿子,将这些兵马编成“随驾五都”,当作自己直辖的精锐部队。

    身怀利器之后,自然杀心自起,田公公决定打上一仗,检验一下自己建军的工作成果。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十一月,田令孜派出禁军讨伐鹿晏弘,五都出奔后实力大衰的鹿晏弘不是禁军对手,只得放弃兴元,往东逃回老家许州,朝廷因此重新收回了山南西道的控制权。

    这件事不太出名,但它是大唐中央政府最后一次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收复一个藩镇!

    公正的说,田公公一生虽然作恶多端,但在重建中央禁军这件事上,不管他的动机为何,还做出了成绩的,只是这付猛药随之带来的副作用也非常严重。

    中和五年(公元885年)正月二十三日,在成都住了四年多的皇帝李儇起驾回銮,三月十二日,到达国都长安,他发现,自己快要认不出这个地方了:满目望去,尽是断壁残檐,到处长满荆棘野草,不时有狐狸和野兔出没其间,就像今天拆迁改造城中村时,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形成烂尾工程。

    这里真是朕的长安么?真是朕的大明宫么?李儇心情很不好,他下诏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光启”,想冲冲喜。

    比李儇心情更不好的是田公公,因为他必须直面更棘手的难题:没钱怎么办?
    @徐兆玮 4839楼
    田公公没钱?找朱温要吧,刚包庇了他这一级谋杀犯,还赏了他官。还不找他要点回报?
    -----------------------------
    这时的朱温也算不上财主吧?
    没钱不是错 三


    随李儇回京的嫔妃宫人、文武百官,再加上新建的中央禁军,数量达到六万多人,组成一个吃公款的庞大消费集团,靠什么来养活?还有重建长安,重修宫殿的经费,又到何处去筹措?原先在成都,有兄弟陈敬瑄当政的西川作底子,银子问题还能勉强维持,现在到了残破的长安,中央财政的赤字危机立即爆发了。

    当时大多数藩镇都不再向朝廷缴纳税金,少数几个还肯缴税的,也因为天下大乱,兵匪横行,道路不通畅,很难如期保量地送到长安,朝廷还能够直接收税的地方,只剩下京城、同、华、凤翔等几个被战乱严重破坏的州府,正常岁入已非常微薄。

    雪上加霜的是,原先田公公拿手的非正常创收方式同样不管用了:一、朝廷自身不给力,号令不出国门,使朝廷官印的含金量越来越低,越来越缺少吸引力,而藩镇可以在自己的地盘随意任命地方官吏,又加剧了行业竞争,因此田公公的官服批发市场严重疲软,卖官的利润率越来越低;二、经过齐军与唐军反复几轮斩草除根式的竭泽而渔,长安的富商巨贾已变成遥远的传说,连条小泥鳅都没给田公公留下,要倚仗权势,巧取豪夺,也没有工作对像了!

    奈何?如果不能裁军,无法节流,那就只能开源了,田公公将血红的眼睛,盯上了离长安很近的一处大财源:河中盐池。

    前文已经提到过,河中盐池原本是中央直辖的国有企业,因为天子逃亡山南,才被王重荣的河中军政府给乘机纳入地方管辖。王重荣得到这株摇钱树后,也没签什么合同,便单方面宣布每年向中央上缴食盐三千车作为承包费,将盐池给包了。

    我查不到这里的一“车”盐究竟有多少斤,也不知道当时河中盐池一年的产量是多少“车”,但可以肯定,朝廷分得的只是皮毛,大头已为王重荣给独占。

    光启元年(公元885年)四月,也就是李儇一行回到长安的第二个月,看不惯别人数钱的田公公正式上疏:既然黄巢已被剿灭,那么当时为应对剿匪战争需要而制定的一些临时措施,就没有必要再沿用下去了,应该回归正常制度才对。比如河中的两盐池,就应该重新国有化……

    李儇下诏:准。并且加授田公公为两池榷盐使,主管两池盐务。

    至此,田公公的第一步计划执行得很顺利。但他似乎没有充分估计到国有化计划第二步的困难程度,王重荣可不是没有还手能力的长安富商啊!

    果然,王重荣得知田令孜要夺走他钱袋后,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抵制措施。一方面,王重荣不断上疏朝廷,提出种种理由,坚决反对河中盐池的国有化计划;另一方面,王重荣拒不执行让他交出盐池的圣旨,拒绝中央派来的人接管盐池。

    没有实力作后盾,皇帝的诏书也不过就是一纸空文。

    都是盐巴惹得祸 一

    虽然不论从历史,还是从法理上讲,唐中央都应该对河中盐池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但田公公最初还是希望通过谈判来解决争端。明明没有打赢的把握,还要主动挑起战争的,那叫脑残。田公公的大脑至少目前还没那么残,他派出了自己的干儿子田匡祐出使河中,会晤王重荣,协商河中两盐池产权改制问题。

    应该说,田公公这么做,动机是良好的,只可惜人选是操蛋的。当然了,田匡祐是完全有理由操蛋的,想想看吧:我干爹是田令孜!那李儇不就是我干兄弟了?这比“我爹是李刚”都还要牛气得多,光荣之至啊!为了不辜负这一巨大的“光荣”,田匡祐一向其他大臣面前,用飞扬跋扈的神态,和颐气使指的作风,来维护干爹的尊严,那感觉倍儿有面子!

    自然,到了河中,他也不会改变在朝中养成的这一“良好”习惯。本来,王重荣虽然不肯交出盐池,可也并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大,因此很隆重地接待了田匡祐,饮宴馈赠都非常丰厚。然而小田公公不领情,他逻辑非常清晰:你们讨好我,就等于讨好我爹,没有过火的,只有不到位的!可惜他忘了一个重要的区别:河中不是朝中,王重荣手里有兵,也不是必然讨好田公公才能过平安日子的朝中大臣。

    很快,小田公公的给脸不要脸和狗眼看人低,终于把河中上上下下都给激怒了,王重荣又没有朱温的脸皮厚,干脆拍案而起,怒斥田令孜弄权误国,罪大恶极!以及田匡祐凶暴无礼,死有余辜!

    到这个时候,小田公公才算明白了这是什么地方,吓得魂不附体:天哪,这个人连干爹都敢骂!那他似乎也敢杀自己了!这时,幸得河中的监军宦官出面调解说情,再加上王重荣也没有朱温心黑,就放了小田公公一马。

    田匡祐连夜离开河中,逃回长安。回到长安,小田公公立即拜见了干爹,将王重荣抗拒朝廷命令,和辱骂干爹大人的一系列严重罪行,又添油加醋了一番,建议干爹赶快动手,决不能轻饶了这个目无咱们阉党的混蛋!

    老田公公毕竟比干儿子要沉着得多,不会这么轻易就喊打喊杀的,他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先礼后兵,施展出在动武之前的最后一招必杀技,力图不战而屈人之兵,至于这一招的名称,在下觉得可以叫做“乾坤大挪移”。

    五月,朝廷下诏:调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为泰宁节度使接替齐克让,调泰宁节度使齐克让为义武节度使接替王处存,调义武节度使王处存为河中节度使接替王重荣。这一串听起来有点儿像绕口令的人事调动令,如果从地图上看,就是让三位节帅象走马灯似的,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了三分之一圈。

    如果比较一下三镇的大小与贫富,那么河中最强,泰宁次之,义武最弱,执行这道命令的话,王重荣和齐克让都是吃亏的,王处存则占了便宜。用不着神机妙算,田公公也可以料到,三位节帅中,只有王处存贯彻中央新指示的积极性较强,王重荣和齐克让多半不会听令。齐克让听不听调令,田公公一点儿也不再乎,其实不听更好,重要的是把王重荣从河中挤走!

    田公公的人事调动令
    

首页 上一页[48] 本页[49] 下一页[50] 尾页[22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13 13:30:42  更:2022-11-05 01:23:06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