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太平洋战争(前六部已出版)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太平洋战争(前六部已出版)[第13页]

作者:青梅煮酒1970
首页 上一页[12] 本页[13] 下一页[14] 尾页[65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欢迎楼上106362820、ati14694465、无事甲、人间流年旋木几位师兄。
    @青梅煮酒1970 2015-10-10 23:24:24
    1.5.3 昭和第一兵家
    战后1946年的一天,在驻东京的美军占领军司令部出现了一个病恹恹的日军老头。老头个子不高却目光炯炯,口气也挺大:“我是来自首的。本人认为只有我才最有资格作为甲级战犯,满洲事变的中心人物就是我石原莞尔,我才是大东亚十五年战争的真正发起者。可惜日本战败了。如果当初由我来当参谋总长,根本轮不到你们在这里吆五喝六,耀武扬威。”一席话说的在场的美国人目瞪口呆,他们真认为遇到的是一个......
    -----------------------------
    @安彦良和 2015-10-11 11:30:45
    石原莞尔还是有点狂的资本
    -----------------------------
    的确如此,恃才傲物。
    @u_106362820 2015-10-11 16:22:48
    这段有崇尚武力的倾向。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倭人崇尚武力,是因为之前他们没有遭受过崇尚武力带给民族和社会的痛苦!!
    唐安史之变到“杯酒释兵权”之前的中国,就是类似武士的,所谓的武人当道的世界,其影响就是“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历史 证明,武力不可能让国家和社会长治久安!崇尚武力的结果是:迅速强大,也迅速覆灭!
    曾经我也对“杯酒释兵权”后中......
    -----------------------------
    诚恳接受师兄的批评,作为军迷,有点鹰派。
    主要是受欺负太多了,有点愤懑吧。
    @u_106362820 2015-10-11 17:37:42
    山本五十六的战略头脑还是挺清晰的。不知道 @青梅煮酒 老师是否看过上世纪60、70年代美国拍的电影《虎!虎!虎!》,很能反映对山本五十六的战略观点。
    要说山本五十六的战役布局和指挥有多强,中途岛战役就是最好的例子。
    珊瑚海海战后,如果联合舰队集中主力,直接从中途岛一路向东夺夏威夷群岛,再威逼美国西海岸,美国就难受了!!
    -----------------------------
    师兄,那部电影何止看过三五遍。
    但师兄的观点我不赞同,以日军当时的实力,运输几个陆军师团打下珍珠港就很难。
    兵临西海岸更难。
    师弟窃以为,珍珠港之后,南云舰队净干一些高射炮打蚊子的事,错失良机。
    当时的首要任务是歼灭美军太平洋舰队的残余力量,不给美军喘息之机。
    @无事甲 2015-10-11 17:53:24
    珍惜我们和平的生活吧。提到军事,必然涉及到战争,战争的残酷是我们在和平时代生活的人无法真正体会到的。那种沙场点兵,马革裹尸的豪壮,运筹帷幄的睿智,千军万马的气势,会激起我们的血性,放大我们震撼。但,我们却不要战争,因为刚才得到壮观的感受是局外人,是旁观者。真正的参与者是很痛苦的。我们宁愿要过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和平日子。
    -----------------------------
    借用一句央视的话回答师兄:
    我们珍视和平,所以回首战争。
    @u_106362820 2015-10-11 18:04:11
    晕倒!!!咋成了墙头草了?!
    -----------------------------
    哈哈。
    师兄批评的是,其他师兄也批评了。今后一定要坚持原则。
    不过航空母舰也归海军管呀。
    @龙汔惠 2015-10-11 12:25:23
    没有日文版这一点,其实这种绝密材料,根本不可能印很多份,然后四处保存。在战败后参谋本部和军令部里面浓烟滚滚了几天,早就烧没了。
    也有可能有日文中文两版——当时的日本高层,不通汉语的没有几个!而拿出这份文件的人,可能略通中文,看了文件之后回去先大体用日文写下来(会写错一部分),然后再翻译成中文(再错多一点),于是就有了错误百出的奏折了!
    -----------------------------
    @感秋华而泪 2015-10-11 13:23:08
    说得太好了,曾经的汉文是亚洲各国的通用语,就算不会说,也会写,写的还是文言文呢。
    -----------------------------
    龙师兄、秋华师妹所言甚是。
    当时日本的高层很多都是中国通,一些人的汉诗写得除了没有神韵之外,初看上去都是有模有样的。

    @yu_xiangyu 2015-10-11 11:51:30
    师妹好!
    对于西安事变,很多内幕现在都无法了解。
    只是知道苏联介入了西安事变。
    —————————————————
    要说那个时代最厉害的战略家,我认为斯大林首屈一指,尽管他的战役指挥水平不敢恭维。他需要中国抗日,又很清楚共产党实力不够,所以他要促成国共合作,苏德战争时又马上和日本达成协议。本来就计划出兵东北,又骗取罗斯福反过来求他,唆使 发动朝鲜战争并把中国拖下水。最令人......
    -----------------------------
    尽管充满争议,尽管很讨厌他,但斯大林不愧为一代枭雄。
    @swallow821027 2015-10-11 22:38:20
    青梅兄还在加班写作业吗
    -----------------------------
    可不是吗老兄!
    今天同事喜升老公公,去叨扰了两杯喜酒,回来就晚了点。还好周末,白天已经写了点作业。
    写完发现单位的破网又断了,我、我......
    看了会书,发现又通了,哈哈!
    在《战争史大观》中,石原还提出了一系列惊人的预测:他强调了飞机在未来战争中的决定作用,同时指出了原子核裂变产生的巨大能量很可能应用在未来的军事战争中。石原说“使用这种能量的破坏力可能使战争在一瞬间就决出胜负”,“怪力光线武器的突然出现也很有可能”。今天看这些话我们可能觉得平平无奇,但是你能说出三十年后人类所使用的主要武器吗?石原竟然一语成谶,后来果然有了原子弹,可笑的是首先挨上这种“弹”的恰恰是日本人。
    石原还认为:“中国虽有自古而来的高度文明,但其物质生活又极为原始,各个地方高度自给自足,这些都成为打持久战极为有利的条件。如果日本与中国开战,则一定要速战速决,日本要尽快逼迫中国进行战略决战,在最短的时间内使之屈服,绝对不能打成持久战。但是会不会变成持久战则主要取决于中国的意图。”这就道出了石原对未来中日战争的担心。战略家就是战略家,石原的这些军事思想和后来毛泽东《论持久战》、蒋百里《国防论》里的观点不谋而合。
    皇姑屯事件4个月后的1928年10月,石原莞尔赴关东军出任作战主任参谋,不久板垣征四郎也来到满洲接任河本大作离任后空缺的高级参谋职位。
    刚刚上任的石原很快就提出组织所谓的“北满现地战术”参谋旅行。由于当时的关东军司令官村冈长太郎中将正在等待皇姑屯事件的处分,无法实施。新的关东军司令畑英太郎到任后,立即命令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尔前后组织了三次“参谋旅行”演习。
    三次旅行都是由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尔带队。第一次是1929年7月3日至12日的“北满参谋旅行”,主要课题是研究日军在哈尔滨附近地区进行攻防战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就“有关统治占领地区问题研究”的课题。第二次是1929年10月组织的“南满辽西参谋旅行”,主要课题是研究日军在锦州地区进行作战的问题。第三次就是1931年7月进行的再次“北满参谋旅行”,研究课题表面定为《对苏作战结局之研究》,实是为了对北满地形进行实地军事探测。经过三次参谋“旅行”,他们对长春、哈尔滨、海拉尔、山海关、锦州等地的地形和中国军队的军情进行了刺探。
    在第一次参谋旅行中,石原莞尔就开始初露锋芒。他向参加者分发了三篇论文:《战争史大观》、《回转国运的根本国策——满蒙问题解决案》和《关东军满蒙领有计划》。这三篇论文主要观点有三点:
    一、为了解除日本国内的不安定要素,需要对外进出。
    二、积极解决满蒙问题不仅为了日本的利益,也是为了大多数中国国民的利益,“为了正义”,日本必须果断行动。
    三、从历史的观点来看,与其说满蒙属于中国,不如说应该属于日本。
    石原莞尔的这三个观点简单明了。石原的第一点说的是实话,为了从当时的经济危机中脱困,日本也只有战争可以选择。石原的第二点则是所有侵略者的陈词滥调,将自己的行为美化成为了被侵略者的“利益”而“迫不得已”地发动侵略战争。关于第三点这个“历史的观点”,石原自己也没有做详细说明。
    1931年2月,为了给“历史的观点”寻找依据,石原莞尔特地回日本去拜访了当时日本中国问题的头号专家,京都帝国大学教授内藤湖南博士。
    石原:“从历史上看,满蒙是中国的还是日本的?”
    内藤:“中国的。”
    石原:“不能说是日本的吗?为了争取这块宝贵的土地,在‘日清’、‘日俄’两次战争中,我们付出了十万人的生命代价。”
    内藤博士摇摇头:“那是另外一回事,日本守卫自己的生命线是当然的。但从历史上来看,所有的文献都只能证明满蒙不是日本的领土。1900年我发表了第一篇学术论文《明东北疆域辩误》就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那篇论文在学术界得到的评价很好。”
    石原:“是这样吗?那太遗憾了。”
    内藤:“作为一个日本人,我也非常想主张满蒙是日本领土。但历史就是历史,是不可以随便歪曲的。”    
    在这里,我真想为内藤博士点个赞。
    也就是在那次参谋旅行中,当时的石原中佐对随行的关东军参谋们首次发表了他的“最终战争论”和“满洲土地无主论”。在一边听着的板垣大佐十分钦佩,将石原的观点全部记录在笔记本上。回奉天后板垣找来石原再次认真研究。于是一个小团队自发建立了,成员包括石原莞尔中佐、板垣征四郎大佐、花谷正少佐和今田新太郎少佐,几个雄心勃勃的少壮派军人开始定期碰头,专门研究占领和统治满洲的问题。
    石原以三次参谋旅行为基础,制定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作战计划。计划预计在1932年12月之前完成对满洲的占领。据他估计,张学良在东北的部队大约有22万,其中沈阳附近有两万精锐部队,拥有飞机、坦克、大炮等武器装备,而当时奉天附近的关东军只有10900人,从数量上处于绝对劣势。这个“以寡制众”的计划决定以突然袭击方式给中国军队以致命打击,从而迅速攻占奉天,并在其他国家的干涉尚未开始时,迅速占领东北其他战略要地。尽管实力悬殊,几个人还是决定铤而走险。石原捧着计划踌躇满志地说:“好了,还有两年。”
    他们密谋之后所促成的“满洲事变”、中国人叫“九一八事变”就是后来被称为昭和时期三大“下克上”事件的第一件。其余两件辻政信、服部卓四郎策划的“诺门坎事件”和富永恭次、佐藤贤了实施的“北部法属印度支那进驻事件”我们将在随后详述。
    应该说是石原和板垣是在准备进行一场豪赌。其出发点就在于在之前发生的“中东路事件”中,他们已经看清了当时东北主政者张学良外强中干的本来面目。“九一八事变”之所以后来被很多人看作是军事史上的奇迹,从而成就了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的“英名”,都“张大少爷”拜所赐。
    之所以称石原是“昭和第一兵家”,在于石原不仅仅在军事上,而且在政治上也做好了充分细致的分析。石原认为:
    第一看英美。对于日本抢占满洲英、美国不会直接插手。因为苏联红色政权的建立,英美等国正担心赤色浪潮的蔓延,如果由日本来控制东北,正好形成了一道赤色势力南下的屏障。
    第二看南京政府。当时的东北虽然名义上归属中央,但蒋介石根本指挥不动,对于这些面和心不合的异己,老蒋肯定不会大力支援,“中东路事件”中蒋介石的表现就是最好的佐证。石原准确判断出蒋介石很可能会袖手旁观。奉系在当时来说是中国最大的一股军阀力量,如果能借日本人之手,消灭或者削弱奉系的力量,对于中央军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第三看苏俄。石原判断苏联此时正在忙于国内的五年工业计划和集体农庄,平复内战的创伤和巩固政权,一时腾不出手来南进。况且之前的“中东路事件”张学良早把苏俄给得罪到了老家,它不趁火打劫屁股后边捅刀子就算烧高香了。
    石原当然不会忽略国内的因素。对于关东军所采取的行动,虽然日本政府一直持谨慎态度,但军部一直是默许的。行动一旦冒险取得成功,日本政府和军部是不会拒绝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的。所有的问题就归结为: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后来事实证明石原的判断完全正确。
    光有这些似乎还不够。除了具体的作战方案以外,石原还和陆军中枢机关的少壮派军官永田铁山、建川美次、小矶国昭、冈村宁次、桥本欣太郎等人互通了消息,取得上层的支持或默认。石原也清楚一旦真打起来,这些人除了声援吆喝两声不可能干别的事。鉴于关东军万余人与张学良几十万大军的差距太大,石原很早就想串通离东北最近的朝鲜军在必要的时候越过鸭绿江对关东军进行支援。但最初朝鲜军司令官是胆小的南次郎中将,不敢擅自越境,一直到1930年12月林铣十郎上任后这个问题才得到了解决。通过石原和朝鲜军参谋神田正种中佐的积极游说,林铣十郎中将答应届时将日本驻朝鲜军调至朝中边境,随时越境支援关东军。
    在这里,石原的“善谋”与板垣的“善断”得到了尽情的发挥。相对来说,石原冰山一样的冷静更加可怕。“九一八事变”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在长春当地的一个日本牙科诊所,牙医小泽开作正在为自己新出生的儿子起名。他太崇拜那两个“英雄”了,就从这两个人的名字中各选出一个字进行组合作为新生儿的名字,——这个新生儿叫小泽征尔。这个小孩长大以后迷恋音乐,后来与印度的祖宾.梅塔、新加坡的朱晖一起成为东方三大指挥家。搞音乐的朋友可能会熟悉这个名字。
    目前对于板垣和石原来说,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谢谢楼上swallow821027、海之闲友、伊人不是人、xiao840616、103824543、刻舟求剑不果、法皇之蓝、unic0603、铁血丹心、嘉陵江上的鱼夫、yixiaoyixiao28几位师兄光临土楼!
    @u_103824543 2015-10-12 10:39:25
    继续努力!
    -----------------------------
    师兄,一定会的!!
    @刻舟求剑不果 2015-10-12 11:07:25
    一个关于在大东沟海战中的细节问题。
    在此海战中,负伤的“致远号”陷入了困境,邓世昌下令以本舰直接撞击“吉野号”。这个决定真的是唯一且最佳的选择吗?如果失去战斗力的“致远号”挂出“退出作战区”的信号旗,并寻机撤出作战区域,这或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这既能保存“致远号”,又能保存舰上余下官兵的生命安全。
    失去战斗力的“致远号”向“吉野号”发起最后的撞击,犹如一个手持大刀的士兵向一个......
    -----------------------------
    师兄好:
    这主要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西方认为生命最重要,所以认为俘虏并不可耻。东方更看重“节、气、义”等,所以才有“舍生取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类的格言警句,所以一旦被俘,生不如死。
    其实当时最理智也最恰当的做法正如师兄所言。
    人人都不是完人,邓世昌最大的毛病就是爱体罚和殴打士兵。但他是英雄,这些就很少提了。
    @法皇之蓝 2015-10-12 12:50:16
    讲太平洋战争的起点从什么时候开算
    -----------------------------
    法皇师兄,应该是从珍珠港开始吧?
    -----------------------------
    @铁__血__丹__心 2015-10-12 16:58:54
    我手中暂无数据资料。但记得之前看的资料显示,在中途岛战役之前,在太平洋战区日本联合舰队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具有压倒性优势,中途岛战役如果直接采取两栖登陆作战(不要分兵去阿留申),直接强攻中途岛,对日本来说结果或许会更好些。
    以当时日本联合舰队的实力,拿下珍珠港不一定有把握,但是拿下中途岛问题应该不会太大吧?!-当然, 历史 不容假设~
    今天才看到日俄战争部分,今后......
    -----------------------------
    铁血师兄好,欢迎您今后常来讨论,交流。
    正如师兄所言,中途岛山本所犯最大的错误就是分兵,没有形成拳头,以日军当时的实力和气势,拿下中途岛不在话下。
    但是守住很难,补给也成问题。
    山本的想法很好,就是借攻击中途岛把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残余力量引出来干掉,完全取得制海权。
    可惜的是,联合舰队给了南云两个目标,让其无所适从。
    @铁__血__丹__心 2015-10-12 14:17:55
    带点感情色彩是难免的。
    再举个例子,鬼子中途岛打败后,回到家里还宣传说取得了“大捷”,以此来安抚国民。
    -----------------------------
    谢谢铁血师兄理解。
    师弟会尽量控制情绪,尽可能客观一点。
    @swallow821027 2015-10-12 00:24:40
    为青梅兄点32个赞
    -----------------------------
    哈哈,师兄,太多了。
    您能来已经很好了。
    今天单位有事,加班到现在刚回来。眼都直花,实在写不动作业了。
    还请您和各位师兄见谅。
    谢谢楼上玉、性感小肌肉、安彦良和、刻舟求剑不果、一瓶普京普京、书舒0520、嘉陵江上的鱼夫、falahufu各位新老师兄。
    @青梅煮酒1970 1234楼 2015-10-12 22:33:00
    -----------------------------
    @yu_xiangyu 2015-10-13 13:39:23
    @铁__血__丹__心 2015-10-12 16:58:54
    我手中暂无数据资料。但记得之前看的资料显示,在中途岛战役之前,在太平洋战区日本联合舰队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具有压倒性优势,中途岛战役如果直接采取两栖登陆作战(不要分兵去阿留申),直接强攻中途岛,对日本来说结果或许会更好些。
    以当时日本联合舰队的实力,拿下珍珠港不一定有
    —————————————————
    我一直不大认同这个观点,日本人为中途......
    -----------------------------
    呵呵,玉师兄,咱俩老是同时回帖,昨晚又把师兄看漏了。
    还好咱是熟人,师兄估计不会怪罪吧?
    对于中途岛之战,可以说的事情太多。其实尼米兹对于守住中途岛也没有信心,但是他知道日本人即使占领该岛也守不住,美国人随时都可以夺回来。
    此时的美国处于劣势,保存那点可怜的力量最重要。所以才告诉弗莱彻和斯普鲁恩斯要以保存舰船为主要目标,这才是战略家。
    抛开战争正义与否的因素,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我觉得德国人确实厉害。尼米兹和斯普鲁恩斯都是德裔。
    如果能坚持到中途岛的话,师弟那一节准备安排超过十万字。
    @刻舟求剑不果 2015-10-12 11:07:25
    一个关于在大东沟海战中的细节问题。
    在此海战中,负伤的“致远号”陷入了困境,邓世昌下令以本舰直接撞击“吉野号”。这个决定真的是唯一且最佳的选择吗?如果失去战斗力的“致远号”挂出“退出作战区”的信号旗,并寻机撤出作战区域,这或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这既能保存“致远号”,又能保存舰上余下官兵的生命安全。
    失去战斗力的“致远号”向“吉野号”发起最后的撞击,犹如一个手持大刀的士兵向一个......
    -----------------------------
    @青梅煮酒1970 2015-10-12 22:21:16
    师兄好:
    这主要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西方认为生命最重要,所以认为俘虏并不可耻。东方更看重“节、气、义”等,所以才有“舍生取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类的格言警句,所以一旦被俘,生不如死。
    其实当时最理智也最恰当的做法正如师兄所言。
    人人都不是完人,邓世昌最大的毛病就是爱体罚和殴打士兵。但他是英雄,这些就很少提了。
    -----------------------------
    @刻舟求剑不果 2015-10-13 10:56:37
    理解,谢谢你的意见。
    激情过度,欠缺理性。成全了心中的大义,却把北洋舰队重要的战争物资(致远号)过度地暴露于风险之中,最后招致毁灭性的损失。
    -----------------------------
    诚哉斯言!!
    @一瓶普京普京 2015-10-13 11:53:19
    祝楼主快乐,大家一齐讨论
    -----------------------------
    谢谢师兄。
    大家快乐才是真快乐,也是师弟发帖的目的。
    @书舒0520 2015-10-13 11:53:46
    参考参考,我认为很好,大家说说
    -----------------------------
    师兄说的太对了!
    谢谢铁血丹心、江湖庙堂、winmax0208、潮落复潮起、matinlda、小二哥的酒、华泰免费开户转户、老马哥、南方的太阳、侧卫1985、卤蛋哥、cghajm、unlock13511、玉、Antikio、joywong1963fen、枫林磊、什么都不睬、白衣行者、辉之不去999、筋肉猫各位新老师兄。
    师弟一定会努力!!
    @潮落复潮起 2015-10-13 17:46:57
    日本之败是彻底的战略混乱导致的失败,到偷袭珍珠港已是垂死挣扎,一切在1940年追认与德意结盟时就注定了。虽然日本与德意有着相似的价值观和扩张欲望,但从国家利益来说,结盟的理由根本不充分,因为失败的代价根本承受不起!日本只要中立,德国败后,最最最惨的结果,也能保住马关条约的成果。更莫名其妙的是,与德意结盟后,居然又不敢夹攻苏联,到1941年,认怂都迟了。所以,最后是亲美的山本五十六发动了决死突击。
    ......
    -----------------------------
    师兄说的是,珍珠港就是轴心国走向失败的开始!
    @刀客老马 2015-10-13 19:02:04
    @潮落复潮起 1256楼 2015-10-13 17:46:00
    日本之败是彻底的战略混乱导致的失败,到偷袭珍珠港已是垂死挣扎,一切在1940年追认与德意结盟时就注定了。虽然日本与德意有着相似的价值观和扩张欲望,但从国家利益来说,结盟的理由根本不充分,因为失败的代价根本承受不起!日本只要中立,德国败后,最最最惨的结果,也能保住马关条约的成果。更莫名其妙的是,与德意结盟后,居然又不敢夹攻苏联,到1941年,认怂都迟了。......
    -----------------------------
    老马哥:不可否认的是,蒋介石是彻彻底底的民族主义者。
    @侧卫1985 2015-10-13 19:51:10
    楼主您这篇文章是正史还是野史
    -----------------------------
    师兄好。
    除了那些我自己发的牢骚外,师弟说的事都有出处。
    @yu_xiangyu 2015-10-13 21:07:36
    @yu_xiangyu 2015-10-13 13:39:23
    @铁__血__丹__心 2015-10-12 16:58:54
    我手中暂无数据资料。但记得之前看的资料显示,在中途岛战役之前,在太平洋战区日本联合舰队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具有压倒性优势,中途岛
    —————————————————
    煮酒兄别客气,出差旅途中边看你的帖子边讨论也是一种享受。期待你的中途岛,十万字都可以出本七八十页的书了。中途岛确实精彩,双方斗智斗勇斗谋略,......
    -----------------------------
    玉师兄旅途愉快!
    @我是卤蛋 2015-10-13 20:00:42
    想插几句嘴,看到那么多高手老师的回复还是算了吧!只看不说了!楼主继续努力
    -----------------------------
    卤蛋哥好久不见,甚为想念。
    当初正是您的宽容和鼓励,师弟才有了写到现在的信心和勇气!
    @魔鬼筋肉猫 2015-10-13 21:56:32
    看到楼主,
    -----------------------------
    哈!筋肉猫师兄,手头有关中途岛的书就有20多本,越看越糊涂。
    就怕说不清楚呀!
    1.5.4 “九一八”事变
    1931年,日本国内之前持续的经济危机达到顶峰。相比1929年,工业总产值下降了三分之一,对外贸易总额下降将近一半,国际收支出现巨额赤字,储备黄金不断外流,国内市场严重萎缩,工农业产品价格一路狂跌,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失业人口高达400万人。为了解决面临的危机,日本政府开始大幅度提高军费开支,同时也急需一场战争来解决国内存在的诸多矛盾,所需要的仅仅是时机和借口而已。对于蓄意闹事者来说,这种时机可谓无处不在。
    1930年3月,汪精卫联合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地方实力派发起讨蒋之战。同年5月,蒋介石宣布“平叛”,一场大战随之爆发,史称“中原大战”。交战双方都对远在东北的张学良积极拉拢。在胜败局势未明的情况下,张学良对双方都若即若离,一直保持中立立场。6月份蒋介石曾派张群将任命张学良为陆海空军副总司令的委任状及大印送到东北,劝张良立即出兵入关助战,张学良以“德薄才庸”为由婉拒。随后在南京中央军攻占济南、反蒋联盟败局已定的情况下,1930年9月18日,张学良通电宣布支持南京中央。第二天,十万东北军精锐部队挥师入关,早已成强弩之末的反蒋联盟刹那间土崩瓦解。气势如虹的东北军先后占领华北晋、冀、察、绥四省和平、津、青岛三市。张学良随后因“危难之时显身手”被蒋介石正式委以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之职,真可谓一人之下无数人之上。年仅三十岁的张学良达到了个人政治生涯的顶峰。
    武装调停中原大战对于张学良来说可谓名利双收。1931年4月,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行营在北平设立,此后张学良率军常驻平津,主持行营工作。大批东北军精锐出关导致关外防备空虚。从这时起一直到去世,张学良再也没有回过东北。
    尽管名义上已经统一,但实际上当时全国仍是一盘散沙。自1927年秋至1930年夏,中共先后组织多次武装起义。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于1930年10月、1931年4月先后两次对中共苏区进行大规模围剿均告失利。1931年7月,蒋介石再次集中包括部分嫡系中央军在内的30万军队发动第三次围剿。就在蒋介石加紧剿共之际,南方两广再次出现意外情况。1931年9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进行总动员出师讨蒋,并在天津设立“北方军事政务委员会”,任命阎锡山、冯玉祥、韩复榘等人为委员,南方的粤桂军兵分五路向湖南进攻。蒋介石急令剿共前线转为守势,除以一部监视共军外其余各部分别转进“讨逆”。此时的中国大地可以说是一片混乱。
    早在1930年年底,日军参谋本部在制定《1931年形势判断》时,就对未来在满洲将要采取的行动进行了充分讨论,最后决定了三个阶段的行动方案:打破现状,建立亲日政权,完全占领中国东北地区。结合这一计划,陆军参谋本部对于即将在满洲进行的活动也进行了一系列精心的准备。1931年4月,由北方士兵组成、原驻仙台的第2师团和原来驻扎在东北辽阳地区的第16师团换防,以适应东北地区的严寒气候。7月,密令驻扎在东北的守备队向苏家屯、奉天一带集结,又向朝鲜增派了一个师团,准备随时渡江参战。为了对付沈阳的高大城墙,永田铁山在视察东北的时候承诺给关东军用于攻击北大营的两门240毫米重炮也专门从本土调运至满洲,配属给驻奉天的第29联队,炮口预先瞄准北大营和飞机场。8月,日军又进行了精心的人事调整。一直从事于策划进攻东北、主持制定过多份解决满蒙问题大纲的参谋本部第二部、情报部长建川美次少将调任第一部作战部部长。原来张作霖的军事顾问本庄繁中将调任关东军司令官,土肥原贤二大佐调任沈阳特务机关长。
    在当时日本少壮派军官中,有三个人被公认为“中国通”,简称“三通”。他们分别是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和矶谷廉介。——板垣征四郎从4岁起日本字都不一定认几个时就开始由其祖父指导学习汉学。三人的“通”还有侧重,土肥原被称为“东北通”,矶谷廉介是“南方通”,板垣征四郎是“华北通”。在这个节骨眼上把土肥圆调到东北,谁都能预料到下一步肯定要有所动作。
    凡事都要有借口,即使对于苏俄、日本或者德国这样的侵略者。也就在这一时期,东北相继发生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
    “万宝山事件”纯属中朝农民之间的民间土地纠纷。日本以此次事件诬陷中国伤害朝鲜侨民,最后在日本的引导下朝鲜半岛掀起了大规模的排华活动,当地华侨死伤数百人。
    “中村事件”相对复杂一点。当年6月,关东军中村震太郎大尉带领三个部下在兴安岭一带作军事侦察,返回途中被中国东北军第三团团副董昆吾发现并扣留。在他们身上搜出了调查笔记、军用地图、指北针、测绘仪器等物。在证据确凿情况下,团长关玉衡下令秘密处决中村震太郎,除重要文件留下上报之外其余一律销毁。
    也真该出事。由于处死中村之前想逃跑的中村曾与团部的卫兵发生搏斗,中村佩戴的日本军官专用手表被打飞,正好被来送夜宵的第三团司务长李德保悄悄捡走。后来李德保在外边嫖娼时没钱结账,就把手表押在了当铺。发现中村神秘失踪的日军沿着中村之前走过的路线寻找,得蒙人密报在当铺中找到的手表就成了日本人的铁证。
    日本借机宣称东北军士兵谋财害命杀死中村,威逼中国交出关玉衡。最后东北军无奈将关玉衡撤职。就这两事件,蒋介石当即指派宋子文与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商议解决,试图通过外交途径消弭东北的危机。
    两次事件在日本引起强烈反响。日本国内的军人们走上街头,狂呼“武力征服满蒙”的口号,飞行员驾机向日本各大城市发放传单,传单上画着插着日本太阳旗的中国东北地图,下边写着:“啊,我国的特殊权益!”
    板垣和石原马上意识到绝佳的时机已经到来,立即决定以此为借口发起行动。行动的日期定在了1931年9月28日。关东军于是频频调动,弹药和器材也开始秘密发放。接到石原密报的神田正种已经擅自将朝鲜军秘密调至鸭绿江边,随时准备在紧急关头越境支援。
    1931年8月“中村事件”之后,日本政府命令外务省密切关注东北的局势。关东军在东北闹出这么大动静,外务省驻满洲的官员不可能不发觉。1931年9月15日,日本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电告外交大臣币原喜重郎:“关东军正在集结军队,领取弹药器材,有在近期采取军事行动之势。”币原随即向陆军大臣南次郎提出质疑和抗议:“此种作法从根本上不符合以国际协调为基本原则之若槻内阁外交政策,绝不能容忍。”当时唯一还健在的明治维新时代的元老西园寺公望也规劝南次郎谨慎行事。此事甚至惊动了裕仁天皇。裕仁谕令南次郎下手整顿关东军军纪。
    一向谨小慎微的南次郎就找来参谋本部作战部部长建川美次问话。建川对于即将在满洲采取的行动心知肚明,对于陆军大臣的提问他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只是回了一句“不能完全否定关东军采取行动的可能性”。闻听此言的南次郎大吃一惊,马上逼着建川部长立即动身前往满洲传达东京旨意,阻止关东军乱来。
    这位建川少将身高只有1.47米,据说后来在苏联被个子并不高大的斯大林在肩膀上拍了一巴掌就差点拍坐在地上,惹得斯大林哈哈大笑。个子小不代表没能力,这位建川也是陆军大学21期的“军刀组”成员。能到参谋本部的人至少是牛C,能到参谋本部第一部也就是作战部的人肯定是牛B,能当上作战部长的人那绝对是牛A了。建川部长实际上是支持侵占“满蒙”计划的,满洲之行对于他来说是言不由衷。阳奉阴违的建川表面上按照南次郎的命令立即动身去东北劝阻板垣等少壮派军官的行动,暗地里却将消息透露给参谋本部俄国班班长桥本欣五郎。心领神会的桥本接连向奉天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发去了秘密电报:计划败露建川出动,事不宜迟赶紧行动。
    土肥原在一开始并不知道这个计划。因为石原和板垣所在的关东军总司令部在旅顺,而土肥原在奉天。也许满洲合该有此一劫,收到电报的是正好那天在奉天特务机关值班、刚调到此担任土肥原副手的花谷正少佐。这样在没有进一步扩大知情范围的情况下,石原和板垣很快得知了建川出动的消息。    
    9月15日,陪着上任不久的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中将进行巡视的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花谷正、今田新太郎四个人在奉天特务机关的会议室召开了秘密紧急会议,研究建川部长要来的问题。大家商量了半天也没想出万全之策。于是板垣拿了一支铅笔竖在桌子上说:“问天命吧,铅笔往右倒就不干了,往左倒咱们就玩命赌了。”
    板垣一松手,铅笔往右倒了下去,那就是说计划中止了。
    但是今田跳了起来,涨红了脸叫道:“你们不干我一个人干。”
    一句话使得整个密谋现场的空气为之一变。其实今田只不过是说出了大家想说的话而已。板垣立即决定原计划提前十天,由原来的9月28日提前到9月18日。至于建川部长,交给花谷少佐就是,想办法用酒把他灌得不省人事就行。
    建川本身也是有名的“挺进将军”。前面我们提到,石原事先是和建川打过招呼的。建川本来就不愿意去,军令在身不去又不行。“陆大”军刀组也绝对不是浪得虚名,建川想出的招数就是磨洋工。从东京出来建川也不坐飞机,先走陆路,然后坐海船横穿朝鲜慢慢而来,就是为了给石原和板垣留下足够的时间。估计途中还在嘀咕桥本欣五郎应该把消息发过去了吧。等他坐火车到奉天,已经是9月18号傍晚了。从15日到18日,东京到奉天这段距离建川走了四天。
    9月18日上午,一切看似都很平静,板垣陪同本庄繁检阅关东军实弹军事演习。下午,板垣奉命至奉天迎接建川美次,本庄繁则乘车回旅顺关东军司令部。
    当天晚上关东军举行盛大招待会为部长接风洗尘。看到这个架势的部长马上意识到:马上就要动手了。建川也就揣着明白装糊涂,对于没让他去旅顺而带他来奉天一事不闻不问,反而主动端起了酒杯。几杯酒下肚,善解人意的建川部长很快“醉倒”。随后被护送到奉天城内日本人开的菊文旅馆,花谷还找来艺妓陪伴这位旅途疲累的将军。——这差事不赖!
    1931年9月18日22:20,爆破专家、数月前刚刚调任柳条湖分遣队队长的河本末守中尉带领的的一个小分队以巡视铁路为名,在奉天北面约7.5公里、离东北军重要驻地北大营800米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了42包小型炸药,损坏了一小段铁路。爆炸发生后不久,一列从长春开来的列车从被炸地点顺利通过,只是车身有些颠簸。这一切都是关东军精心策划和计算的结果。后来的花谷正说,“爆炸必须恰到好处,既将铁轨破坏一段制造出被炸的事实,又不能使交通运输瘫痪,影响之后的兵力调动”。同时,他们将3具身穿东北军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袭击日守备队。在那个没有手机的年代,“中国军队炸毁南满铁路”的消息以难以置信的速度迅速传开。
    板垣征四郎大佐闻讯大喜,立即以本庄繁司令官的名义发出了命令:
    独立守备第2大队立即攻击北大营。
    第5大队从北面攻击北大营。
    步兵第29联队攻占奉天城。
    事先早已布置好的两门240毫米大炮立即猛轰北大营。随后,几百名红了眼的日本士兵枪上膛、刀出鞘,嘶叫着向北大营冲去。
    @沧海凝眸 2015-10-13 22:39:19
    先收藏,再顶贴。顶顶更健康!
    -----------------------------
    谢谢师兄,大家都健康!
首页 上一页[12] 本页[13] 下一页[14] 尾页[65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13 13:30:42  更:2022-11-05 01:30:53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