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太平洋战争(前六部已出版)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太平洋战争(前六部已出版)[第15页]

作者:青梅煮酒1970
首页 上一页[14] 本页[15] 下一页[16] 尾页[65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多谢我是卤蛋、37257956、aiwodezuiai2011、zflyqzflyq、多年没摸过选票了、生命转点、嘉陵江上的鱼夫、自由无涯、潮落复潮起、爷们老牛吃草2014、铁血丹心、徐儒杰、gmqqngeipws、风景旧尘埃、wumaker、Q零、hu5312ABC、小泪无双、fiesta2010、烈火红袍、恋薰茜茜公主、s45620991、33holly、ANNYWCJ、刻舟求剑不果、ccsaamir、木仁桩、玉、龙、David9881202各位新老师兄光临。

    @我是卤蛋 2015-10-15 22:38:57
    楼主今天偷懒了
    -----------------------------
    卤蛋哥,实在不好意思。
    昨天上午接到一个电话,是20多年前刚上班时的老领导打来的,说带夫人来了海南,问有没有时间,方便的话见一下。
    唯一的选择就是别接电话边往外走,然后再请假。
    文章可以改天再写,老朋友来的机会并不多。
    真的食言了,请卤蛋老兄原谅。
    @青梅煮酒1970 1362楼 2015-10-14 23:13
    @我是卤蛋 2015-10-14 23:08:34
    更新啊。
    -----------------------------
    卤蛋哥,不让兄弟睡觉呀?眼都花了。
    明天行不?
    -----------------------------
    @铁__血__丹__心 2015-10-16 11:33:05
    昨天没见发表一个字!把大家都给涮了!
    -----------------------------
    真不是故意的,请铁血师兄见谅。
    @多年没摸过选票了 2015-10-16 13:02:39
    终于追上大部队了 老酒还不更新
    -----------------------------
    师兄好,一会就去写。
    咱们一起前行。但愿有一天我们都有选票。
    @自由无涯 2015-10-15 07:52:06
    中国古语:能战方能言和,这些数典忘祖的东北军的高级将领们呀,都不记住老祖宗的话就这样一枪不发的丢了东北。如果象苏联人一样,先打了再说,也许 历史 就不同了。想起9.18,就是难以言明的痛。这是在明显不处劣势,极有可能打得赢的情况下,却一枪不发的放弃抵抗的痛心。
    -----------------------------
    是的师兄。
    师弟啰嗦这么多日本国内政府和军部的情况,就是想说:当时日本国内的声音也不统一,当时的日本政府甚至军部的一些人都不赞成作战或者扩大作战。在这种情况下,东北军哪怕能象征性地抵抗一下,前边打不赢后边又没有支持的关东军就很可能立即缩回去的!
    那所有的一切都会改写。
    西方普遍认为,1927年-1937年的十年是中国经济的黄金十年,当时的中国正在积极备战。如果能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推迟,那后来的情况可能就会好得多。
    可惜历史不能重来,痛心疾首呀!
    @木仁桩 2015-10-16 17:52:15
    写的......
    -----------------------------
    谢谢师兄的鼓励,不敢有那奢望,业余爱好而已。
    欢迎常来坐。
    @青梅煮酒1970 1330楼 2015-10-14 17:23:00
    @背负青天九万里 2015-10-14 08:07:31
    中国有一个顺口溜:高粱叶子青又青,918打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咱中国的军队有好几十万呢,就拱手让出了沈阳城。
    -----------------------------
    @yu_xiangyu 2015-10-16 18:18:16
    可不是吗师兄:
    东北老百姓还有一句话:小六子太不争气,如果大帅(张作霖)在,断不至此。
    —————————————————
    不用苛责张学良了,他也是个可怜人,能力不行却在那个位置上,小孩子手上有几个玻璃珠这个骗来玩玩那个哄来看看就这么没了,老蒋一唆使他去打中东路,斯大林一哄骗他去搞了个西安事变,真的有人相信国共联合逼蒋抗日就能让张打回东北?只有斯大林能帮他实现这个梦想,可惜斯大林......
    -----------------------------
    玉师兄所言甚是,也的确是勉为其难。
    @龙汔惠 2015-10-16 18:52:51
    最近有两个特别热闹的议题,一个是tpp,一个是国务委员访日,联合执政的公明党邀请586访日,我借楼主宝地说一句,其实发生这样的事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一旦国内形势稳定,就会谋求和日本搞好关系,公明党的做法,不过是受到日本产业界的推动,试探对日本的真实想法。因为中日产业之间互相依赖度很高,尤其是中国一直依赖来自日本的硅圆、模具、环保技术......不然咋会有政冷经热这么一说!
    至于tpp,实际上大可不必担心,......
    -----------------------------
    龙师兄好。
    关于踢屁屁,师弟了解的不多,还请您多多开导。
    制造业如果转移了,影响还是蛮大的吧?
    @嘉陵江上的鱼夫 2015-10-16 23:49:21
    顶一下
    -----------------------------
    谢谢鱼夫师兄多次来做客。
    @David19881202 2015-10-16 20:07:53
    继续支持没话说
    -----------------------------
    谢谢师兄的支持。
    昨天食言,实在抱歉。刚把老领导送走又奔波近百公里回来。
    为了表示悔过的诚意,现在去码字。
    祝各位师兄晚安并顺祝周末愉快!
    1931年10月27日,土肥原亲自前往天津,与蛰居于静园的溥仪会了面。会面中土肥原“满怀深情”、“语重心长”地对溥仪说:“满洲”三千万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日本人的权益和生命财产也得不到任何保障。正是在这样“无奈”的情况下,日本才“被迫”出兵自卫。关东军对“满洲”绝无领土野心,只是诚心诚意地帮助“满洲”人民建立自己的新国家。
    看到溥仪还在犹豫,土肥圆保证:这个新国家的主权、领土将受到日本的保护。作为这个国家的元首,溥仪可以独立自主行使权力。他抓住溥仪一心想复辟的心理,力劝溥仪不要错失良机,尽快回到祖先的发祥地光复帝业。
    这边苦心相劝,那边土肥原还策划汉奸在天津租界发生暴乱,然后宣布日本租界戒严,切断交通,隔绝静园与外界的联系。土肥圆还派人给溥仪寄去了一个包裹,里边是东北兵工厂生产的两颗炸弹。在土肥圆的软硬兼施之下,11月8日溥仪从天津日租界的住所跟随土肥圆秘密潜出,经大沽口、营口、旅顺后抵达抚顺。
    1932年2月16日,各地汉奸头目齐聚奉天,群魔乱舞。东北“著名汉奸”张景惠、熙洽、臧式毅、赵欣伯、袁金铠等人粉墨登场,在沈阳大和旅馆召开“东北政务会议”,会议由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主持。会议研究决定迎接溥仪回来出任伪“满洲国”执政,并分配了各人在政权中的职务。其中板垣征四郎任奉天特务机关长、满洲国军政部最高顾问。2月18日,会议发布《独立宣言》:“从即日起宣布满蒙地区同中国中央政府脱离关系,根据满蒙居民的自由选择与呼吁,满蒙地区从此实行完全独立,成立自主之政府。”2月23日,土肥圆再次到抚顺会见溥仪,告知溥仪出任满洲国“执政”。原本以为能够重登帝位的溥仪尽管对于“执政”的安排甚为失望,但也只能“委屈”接受。
    3月1日,张景惠在日本人的授意下发表了《建国宣言》,宣布“伪满洲国”成立,定年号为“大同”。3月8日,溥仪在“新京”也就是今天的长春宣誓就职,同时任命了各“院”、“部”、“委”的负责人。日本驻伪满洲国“全权大使”由关东军司令官兼任。不承认伪满洲国的犬养毅被枪杀之后,1932年9月6日日本内阁通过决议正式承认伪满洲国。9月15日,关东军司令官兼驻伪满洲国特命全权大使武藤信义与伪满洲国国务总理郑孝胥签署了《日满议定书》,规定日本在伪满洲国驻军并担负其“国防”。
    伪满洲国迅即向美、英、法、德、意、苏等17国发出通告,希望获得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除了日本之外无人响应。出人意料的是竟然有一个国家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建交,这个国家就是美洲小国萨尔瓦多。究其原因是萨尔瓦多马丁内斯军政府上台之后一直得不到美国的承认。萨尔瓦多此举完全是为了报复美国,也就是说你不承认的我偏偏就要承认。“满洲国”闻讯大喜过望,欣然与萨尔瓦多建交。连萨尔瓦多运来的咖啡都由满洲国军政大员亲自出面推销。
    看看后来还有哪些国家承认这个伪“满洲国”吧:日本、纳粹德国、维希法国、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斯洛伐克、克罗地亚、西班牙、“汪精卫”南京政府、蒙古、梵蒂冈、苏联。
    除了梵蒂冈出于宗教意义没有更多的政治含义之外,其余没一个好东西。
    @yu_xiangyu 2015-10-17 09:30:46
    这要感谢老蒋没杀他,什么怕东北军兵变的说法很幼稚,东北军有没有这个能耐先不说,当时怕兵变,日苏中立太平洋战争爆发可以杀吧,抗战结束内战爆发可以杀吧,老蒋败退台湾可以杀吧,没杀他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是基于老蒋的同情,杀一个生无所求的人引起议论没有必要,老蒋本人并没有宣传的那样心狠手辣,想反他很多时候忧柔寡断,所以才需要......
    -----------------------------
    胡适是大学者,离开大陆的时候他说,民主这东西,在蒋先生那里,是多与少的问题......
    其余半句,不说也罢。
    李宗仁几乎算他的大半生的敌人,尽管反对其出任副总统,可一旦李当选,蒋先生还是能够接受。
    @stymy 2015-10-17 16:18:32
    终于追上来了,但是还要回头补补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 。
    同为黄种人的邻居,日本人改革成功了。
    同为社会主义阵营,越南也快民主了。
    我们没有理由不成功。
    -----------------------------
    stymy师兄,任重道远呀。
    @龙汔惠 2015-10-17 14:14:13
    其实经济活动最大的特点是参与者广泛,广泛到了人人参与,如此大杂烩导致经济发展几乎是无法预测的,严谨的经济学家从来不预测明天会发生什么,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总结过去,寻找大规律。只有某些砖家才会在电视上胡说什么明天该怎么办。
    经济由于参与广泛,因此往往需要大军无兵法,486时代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一样,大家一起乱抢,从而导致经济总量高速增长。但要想保住这个成果,则必须要有一个兵法,20世纪初......
    -----------------------------
    最近看了龙师兄的话,也有意去看了一些相关的文章,但还是在似懂非懂之中......
    加强学习!
    @西门偏西2012 2015-10-17 20:07:58
    顶一个
    -----------------------------
    谢谢师兄理解。
    @18576773482 2015-10-17 11:08:48
    拜读,提一小建议,写 历史 不要带太多的民族情绪,那样就会缺少公正性,最好超脱民族性,比如我看甲午战争,现在的看法就和以前不一样,我希望日胜清败,因为日胜更合理些,而清败有它的必然性,是落后制度败于先进制度的必然,从大 历史 角度来看,清败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如它胜了,中国的今天不如现在。一家之言,仅作参考。
    -----------------------------
    谢谢师兄的建议,我尽量客观吧。
    谢谢楼上背负青天九万里、78qq78两位师兄。
    1.5.6 谁下的命令?
    东北沦陷,源于一句“不抵抗”。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该死的命令谁下的?
    在我以前接受的传统教育中,对于“九一八”事变到底是谁下达不抵抗命令的说法是:蒋介石以反共剿共为主要国策,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给东北军下达了不抵抗的命令。我一直对此深信不疑。后来长大了慢慢觉得,至少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的一代枭雄蒋介石难道真就这点水平?果真如此,他又如何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抵御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最后胜利呢?
    在那个令国人始终难忘的1931年9月18日,跟当时发生事变相关的重要历史人物都在做什么呢?
    9月18日这天早上,在南京的蒋介石先与宋美龄同谒中山陵,然后参加了国府会议,主要讨论工厂检查法等问题。晚9:30,蒋介石登上“永绥”舰前往南昌,督办剿共事宜。也就是说“九一八”事变发生当夜,蒋介石正在去江西南昌的船上。事变发生之后的第二天9月19日他才得知东北发生的事变,尚不知道发生事变的蒋介石应该在当晚无法向张学良下达抵抗或者不抵抗命令。
    那么“九一八”事变发生之时,张学良在哪里呢?答案是北平,在看梅兰芳先生唱戏,剧目是传统名剧《宇宙锋》,——梅先生的音配像我也爱看。梅兰芳和张学良是好友,据后来梅先生回忆说,他在舞台上看到了张学良。当戏演到剧情中赵女在金殿装疯时,他远远瞥见有个人匆匆走进张学良的包厢,他不知道那个人就是张学良的侍卫副官长谭海。后来他就见一群人匆匆离开了包厢。戏还未演完突然一下子走了二三十人,这不仅使在场的其他观众觉得纳闷,也让台上的梅兰芳大惑不解,但他想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就张学良的身份、地位和两人的关系而言,若不是突遇政治或军事上的大事,张学良绝不会如此不给他梅兰芳面子的。
    张学良出去后做了什么?在他的自传《杂忆随感漫录》中张学良说,离开剧院后他来到了北平行营。在接到荣臻的电话后,他与在北平的东北军高级将领进行了研究,最后的答复是“切戒我军勿乱动”。通俗点说就是“不抵抗”。
    似乎可以说,下达不抵抗命令的不是通常所说的蒋介石,而正是一贯宣传的“民族英雄”张学良。
    大家肯定问,你还能找到其他证据吗?只能说我没有,真的没有。——但是有人有。
    一、洪钫的“铣电”说,提出不抵抗的命令是蒋介石所下。
    洪钫是张学良部下,“九一八”事变时是张学良的秘书处机要室主任。据他回忆,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曾经给张学良发了一封电文,电文中指示一旦日本发起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要采取不抵抗的方针,这就是所谓的“铣电”。他还回忆说,张学良曾将“铣电”转发东北各军事长官要求严格执行。
    但是后来查看“九一八”事变前后在张学良发给南京以及下属的全部电文中,只字未提起过所谓的“铣电”。张学良尽管弱智一点,肯定也知道“不抵抗”不是什么光宗耀祖的行为。如果蒋介石真有过这样一封命令他不抵抗的电报,他不但会对大家说,还会举在头顶上大说特说。再者,“铣电”原件在海峡两岸的所有档案馆中都查不到。台湾历史学家刘维开曾经查遍台湾保存蒋介石文档最全的《蒋中正总统档案》,也未找到所谓的“铣电”。这就只有一种可能,洪钫说了谎话。最关键的是,张学良晚年重获自由之后,多次亲口向唐德刚等人否认“铣电”的存在。
    二、何柱国称,“蒋、张在石家庄会面”,蒋向张下达了不抵抗的命令。
    东北军主要将领何柱国曾回忆说,“九一八”事变之前的1931年9月12日,蒋介石从汉口、张学良从北平,两人坐火车到河北石家庄会面,就在那里蒋对张下达了不抵抗的指令。但是后来经考证,1931年9月12日蒋介石全天都在南京,上午和下午都有具体的公务行程,作为中国行政首脑的蒋介石其行程肯定会有不止好几个的证人,也就是说蒋介石有不在石家庄“犯罪现场”的证据。这个不像我,下班之后干点好事坏事都没人知道。
    同时,12日那天也有证据证实张学良在北平接待了中国新任驻日公使蒋作宾。依当时的交通情况,张学良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再跑到石家庄。从情理上分析,如果蒋介石要在石家庄约见张学良,张学良绝对不会等会见了蒋作宾之后才匆忙去见,而肯定抛开蒋作宾先去石家庄候着。虽然两个人都姓蒋,可孰重孰轻张学良自然清楚。因此只有一种可能,何柱国的说法和洪钫一样是说谎。
    三、郭维城“‘九一八’事变当夜蒋介石多次致电不抵抗”说。
    1934年才担任张学良机要秘书的郭维城曾回忆称,“九一八”事件当晚蒋介石曾十多次电函张学良不准抵抗。但这种说法也没有根据,因为当时蒋介石正在坐船从南京到南昌的途中,当晚他根本不知道“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四、应德田“‘九一八’后一两日蒋介石下令不抵抗”说。
    1934年才到张学良手下任职的应德田也回忆,称西安事变前夕张学良曾对自己说,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的一两日内给张发过命令其不抵抗的电文。同样,应德田的回忆得不到任何第一手的档案资料证明,此电在任何档案馆都查不到。应德田的回忆显然也像是在做梦。
    五、最最关键的是,作为当事人的张学良晚年承认不抵抗命令是自己所下。
    1990年6月、8月,张学良两次接受日本NHK电视台的采访,坦承不抵抗的命令是自己所下,蒋先生替他背了黑锅。他的原话是:“‘九一八’事变时,我认为日本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了不抵抗命令。我希望这个事件能和平解决。我判断错了,是我自己不想扩大事件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当时没想到日本人会大规模地进攻,所以判断不可乘日本军部的挑衅而扩大事件。有很多学者认为是国民中央政府下达的不抵抗指示,我不能把‘九一八’事变中不抵抗的责任推给中央政府。”
    1991年5月28日,张学良在纽约曼哈顿中城贝公馆接受纽约东北同乡会会长徐松林、李勇等8人访谈时,有人提问:“大陆拍摄的电影《西安事变》说,蒋介石下手谕,令你对日本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究竟有没有这道手谕呢?”张学良立即回答:“是我们东北军自己选择不抵抗的。我判断日本人不会占领全中国,我没认清他们的侵略意图,所以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藉口。‘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是我下的指令,与蒋介石无关。”此时蒋介石早已作古多年,张学良已经恢复了自由,应该不会有所顾忌而不敢名言。他之所以这样说,很可能是良心发现。
    著名华人历史学者唐德刚曾应张学良之邀为他整理口述历史。唐教授曾笑着对张学良感慨道:“我们听了五十多年了,都是这个说法呢:都说是蒋公给你的指令呢。都说蒋公打电报给你,说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民族国家于不顾。又说你拿着个皮包,把电报稿随时放在身上。”对于唐教授的提问,张学良有如下一段记述:“我要郑重地声明,就是关于不抵抗的事情。‘九一八’事变不抵抗,不但书里这样说,很多人都在说这是中央的命令,来替我洗刷。事实不是这样的。那个不抵抗的命令是我下的。说不抵抗是中央的命令,不是的,绝对不是的。我作为一个封疆大吏要负这个责任,不能把不抵抗诿过于中央。这种事情,我不能诿过于他人。这是事实,我要声明的最要紧的就是这一点。这个事不是人家的事情,是我自个儿的事情,是我的责任。”
    以上诸多的证据证明,“不抵抗”的命令是张学良下达的,千真万确。至于后来关于命令是蒋介石所下的诸多传说,很可能是出于政治上和宣传上的需要。
    实际上张学良“九一八”事变时采取不抵抗政策,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认为中日国力悬殊,中国无对日作战实力。在中东路事件中,东北军被苏俄打的满地找牙,之前的日俄战争中俄军又败给日本,当时张学良的头脑中笼罩着严重的恐日情绪。张学良错误地认为,日俄战争俄国战败说明日军战力明显强于苏联,那么东北军与苏军作战都打不过,何况要面对比苏联更加厉害的日本人?中东路事件中苏联是被动的,准备不充分,而东北军是做了充分准备的尚且失败,“九一八”事变日本蓄谋已久,早已作好了充分准备,孤军奋战的东北军又谈何能取胜?
    二、对局势的误判,包括对日本国内局势的误判和对国际联盟的依赖。张学良与日本政界、军界的高层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据说奉天城中,日军在洗劫张学良大帅府时曾经搜出了一份名单,上边多达53人,全部是日本军政界的要人。这份名单曾经让日本人尴尬无比,因为这是张学良对日本要人的一个行贿记录单。正因为此,张学良了解日本国内军方内部、军方与政府之间在对华问题上存在分歧,日本政府和及军方的温和派并不赞成关东军所采取的武力解决方式,前面我们大量文字也说明了这一点。如果关东军的行动是日本上层的命令,张学良很可能会提前察觉。偏偏石原和板垣所策划的行动是先斩后奏,张学良反而得不到信息。——连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都是被动采取的行动。但张学良没有意识到,日本军方和政府、外务省之间虽然在具体手段上存在分歧,在维护、扩大在满蒙的利益方面是一致的。就像石原预测的,对于天上掉下的大馅饼,日本军方和政府绝不会拒绝。同时,张学良也对国际联盟可能的干预寄予过高的希望。无数次的历史事实证明,这注定也靠不住。
    如果说“九一八”事变之初张学良不抵抗是“误判”的话,可是到了1931年12月日军开始挺进辽西、进攻锦州的时候,其吞并东北的意图已昭然若揭,而且蒋介石、孙科、顾维钧也都多次命令或劝说张学良在锦州地区抵抗,张学良依旧采取不抵抗的策略,这就不是一句简单的“误判”所能解释得了的。
    当时张学良执掌的东北与国民政府虽然有名义上的归属关系,但东北军权、政权、财权均集中于张学良之手。蒋介石和国民政府难以真正对张学良发号施令,更动不了东北军一兵一卒。当时蒋介石能指挥的仅为南京附近的中东部数省而已。蒋介石后来曾说:“事实上东北在‘九一八’事变以前仅名义上归属于国民政府,而军权政权财权俨然独立,至少可说非革命势力范围以内之地。”从锦州张学良多次抗命以及后来在西安绑架蒋介石的事实来看,这位张小弟并不是很听蒋大哥的话。如果在东北张学良决心抵抗的话,蒋介石即使下达了不抵抗的命令,他也完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置之不理。
    张学良的不抵抗和一退再退导致东北沦陷,也就有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老百姓的传言,“大帅(张作霖)若在,必不至此,小六子太不成器”。
    三、保存东北军实力与依赖中央思想。张学良毕竟是脱胎于旧军阀的地方实力派,他深深地知道他手中的军队才是最重要的,没有这支军队他连个屁都不是。因此个人和小集团利益在他心中也占有相当分量。之前中东路事件就是由于中央事先慷慨激昂事中不予支援才导致惨败。张学良的意思很明白,要抗日就全国抗日,全国军队一起抗一起牺牲,单让东北军一家牺牲,老子不干。手里有军队,他到哪里都可以立足。即使没有了东北,他还可以拥有热河和平津地区。照样是一方诸侯,呼风唤雨。
    四、糟糕的身体条件以及自身水平已经让张学良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去应付当时复杂的时局,其中原因最后一小节祥叙。
    @stymy 1422楼 2015-10-17 14:12
    @刻舟求剑不果 2015-10-12 11:07:25
    一个关于在大东沟海战中的细节问题。
    在此海战中,负伤的“致远号”陷入了困境,邓世昌下令以本舰直接撞击“吉野号”。这个决定真的是唯一且最佳的选择吗?如果失去战斗力的“致远号”挂出“退出作战区”的信号旗,并寻机撤出作战区域,这或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这既能保存“致远号”,又能保存舰上余下官兵的生命安全。
    失去战斗力的“致远号”向“吉野号”发起最后的撞击,犹如一个手持大刀的士兵向一个......
    ----------------……
    -----------------------------
    @背负青天九万里 2015-10-17 21:48:51
    关于大东沟海战
    邓世昌的炮弹不多,且都是黑火药炮弹。只有近距离开炮,加大命中率,才能更大的杀伤敌人。
    致远舰标定18节航速,实际上开不出来,实际上只能勉强开到15节。
    吉野舰(第一游击队领舰)试航时27节,标定23节。(为什么是这样请看我的帖子还原一个真实的甲午战争)
    邓世昌如果按常规走折线(海战的标准走法)就不可能接敌,只好走直线接敌,不幸中了鱼雷。
    邓世昌冒死把吉野舰(包括第一游......
    -----------------------------
    师兄所言有理。
    事实上很多时候当局者会比旁观者清楚。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出一些“为什么不这样、为什么不那样”的疑问,慢慢寻找一下原因才知道,当事者早已经考虑到了。

    @多年没摸过选票了 2015-10-18 00:33:16
    就算他抵抗,日本人收敛一下,那么,在东北驻扎了那么多年的日本军队会一直不下手,等着全部撤军?
    -----------------------------
    不太同意师兄的观点。
    作为军人,不能因为可能打不过就不打。
    当时东北军的实力远高于关东军,所缺乏的就是一个有勇气、有担当的领导者。

    @yu_xiangyu 2015-10-18 07:45:43
    看到溥仪还在犹豫,......
    -----------------------------
    面对来自德国日益增强的威胁,苏联支援中国更多是为了让中国拖住日本,以避免两线作战。
    @18576773482 2015-10-18 07:59:54
    感谢回复,
    -----------------------------
    赞同师兄的观点。
    日军就是打赢了中途岛也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实际上奇袭珍珠港之后,日本失败的命运已经注定。
    运气可以帮助你打赢一场战役,但是不会帮助你赢得战争。
    因为打赢战争靠的是实力。
    就像靠买彩票可能使你有点小钱,但凭此不可能成为巨富。
    @18576773482 2015-10-18 07:59:54
    你看最后日德不都输的一塌糊涂,今天不是照样是强国,原因很简单,因为它们的政治制度建设和国民素质一直在提高,国运好坏无关。
    -----------------------------
    @感秋华而泪 2015-10-18 10:46:45
    理论与现实永远都存在着巨大的距离,很多人都只看得到光鲜的表面,都忽略了残忍阴暗的一面。当年的日本和德国为何那么风光不可一世???彼此都在搞极端政治,年轻人的愚昧热忱都被煽动起来,就像毛泽东煽动红卫兵一样。当时的日德国家制度都是属于人类 历史 上最野蛮的制度之一,专制且狂妄!!
    至于战后的情况,我没去过德国,不敢妄言,至于日本我有发言权。很多人都在抱怨,我们伟大的党高举国家大义的旗帜来......
    -----------------------------
    秋华师妹从另一个角度给上了一课,受益匪浅。
    @我是卤蛋 2015-10-18 17:49:15
    @stymy 1426楼 2015-10-17 16:18:00
    同为黄种人的邻居,日本人改革成功了。
    同为社会主义阵营,越南也快民主了。
    我们没有理由不成功。
    —————————————————
    越南快民主了,这个不敢苟同,不过我希望它快点走西方的民主道路,看看会是什么结果。
    -----------------------------
    卤蛋师兄好主意!
    @侧卫1985 2015-10-18 19:00:47
    @青梅煮酒1970 1429楼 2015-10-17 21:41:00
    @yu_xiangyu 2015-10-17 09:30:46
    这要感谢老蒋没杀他,什么怕东北军兵变的说法很幼稚,东北军有没有这个能耐先不说,当时怕兵变,日苏中立太平洋战争爆发可以杀吧,抗战结束内战爆发可以杀吧,老蒋败退台湾可以杀吧,没杀他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是基于老蒋的同情,杀一个生无所求的人引起议论没有必要,老蒋本人并没有宣传的那样心狠手辣,想反他很多时候忧柔寡断,......
    -----------------------------
    这个真不知道。侧卫师兄能说说吗?
    @感秋华而泪 1445楼 2015-10-18 10:49:00
    @yu_xiangyu 2015-10-18 07:45:43
    另一个让老蒋痛哭的事件是913林彪坠机。
    -----------------------------
    @yu_xiangyu 2015-10-18 19:14:57
    这是为什么啊?老蒋为何要痛哭????
    —————————————————
    老蒋的痛哭比较简单,一是自己的苦手终于死了,二是没想到是这种方式,印证了自己早年的想法,林和毛不会合作愉快,三是虽然林死了但自己也老了反攻大陆终究成为了泡影。倒是周恩来痛哭了二十分钟意味深长,为避免歪楼简单几句,周最终没有选择林而选择了隐忍,他以自己学生的生命为代价失去了亲手终结文革的机会,四人帮会最终壮大起来......
    -----------------------------
    玉师兄讲的这些很多都是看不到的呀。
    @爷们老牛吃草2014 2015-10-18 20:54:37
    师兄会讲钓鱼岛的来龙去脉吗?
    -----------------------------
    师兄好。
    回头我查查资料,但是估计也要到日本战败之后了吧?
    1.5.5 “一二八”淞沪抗战
    1932年1月5日,“九一八”事变的大功臣之一板垣征四郎从中国东北飞回东京,以小小大佐的身份破格觐见天皇,可谓风光无限。板垣向天皇和日军参谋本部报告了关东军在东北的战况,随后又参与策划在上海发起纷争的计划。板垣在东京给日本驻上海公使馆陆军助理武官田中隆吉少佐发了如下电报:“满洲事变按预计发展,请利用当前中日间紧张局面在上海策划事变,使西方目光转向上海。”
    一贯以惹是生非为己任的田中隆吉接电后大喜,迅速找来了日本女间谍“男装丽人”川岛芳子密谋策动骚乱。1932年1月18日下午,川岛芳子唆使2名日本日莲宗僧人与3名日本信徒到三友实业社总厂闹事。在随后发生的冲突中,日方一人死亡一人重伤,此即谓“日僧事件”。随即田中以此为借口指使日侨青年同志会一伙暴徒于1931年1月19日深夜焚烧三友实业社,砍死砍伤三名中国警员,又煽动1200余日侨集会游行,强烈要求日本总领事和海军陆战队出面干涉。
    为扩大事端,日本驻上海总领事村井仓松1月21日向上海市长吴铁城提出四项无理要求:就“日僧事件”进行公开道歉,逮捕和处罚作案者,对被害者进行经济赔偿,取缔和解散上海以“抗日救国会”为首的一切反日组织和团体。
    消息传到日本国内,声称要在上海对中国进行“惩罚”的,变成了大日本帝国海军。日本海军省次官左近司政三中将早已急不可耐:“陆军在北边大显身手,这次在南边轮到海军来出手了。”1932年1月22日,日本驻上海第1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中将发表恫吓性声明,声称上海市长吴铁城如果对松井所提四项要求不做令日方满意之答复,日本海军将断然采取“适当行动”。同日召开的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对上海事件立取适当手段,由大角岑生海军大臣相机处置之”。
    之后日本海军以保护侨民为由开始向上海调兵遣将。到1月28日,先后有三批增援舰船和兵力抵达上海,得上海的日军力量达到了军舰24艘,飞机20余架,海军陆战队1830余人,其余还有武装日侨4000人。同日,海军军令部又下令调航空母舰“加贺”号、“凤翔”号,巡洋舰“那珂”号、“阿武隈”号等主力舰从本土开赴上海。
    战争日益迫近。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形势,1932年1月23日,担负沪宁地区卫戍任务的中国十九路军在蒋光鼐、蔡廷错主持下召开了驻沪部队营级以上军官紧急军事会议,一致决心保卫上海,并向全军各部发出密令:“我军以守卫国土,克尽军人天职之目的,应严密备战。如日本军队确实向我驻地部队攻击时,应以全力扑灭之。”
    1932年1月24日,日本特务机关再次派人放火焚烧了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在上海的住宅,诬称是中国人所为。27日,村井向上海市当局发出最后通牒,限28日18时以前对日方提出的四项要求给予满意答复,否则将采取必要行动。
    当时南京国民政府认为:在国内军阀割据内乱不已、军令政令不统一、财政拮据的形势下,中国无力与日本全面开战。加之担心战火蔓延到整个长江流域,所以竭力避免冲突,主张忍让。28日下午,上海市长吴铁城复文表示接受日方提出的无理要求。但日方进而以保护侨民为由要求中国军队全部撤出闸北。还不等中方答复,晚23:30,日军海军陆战队在坦克掩护下向西占领淞沪铁路防线,在天通庵车站遇到中国第十九路军对坚决反击。“一二八”事变爆发。
    日军指挥官盐泽幸一扬言,一旦战争开始,只要他挥动手中的日本国旗,中国军队就会闻风而逃,四个小时之内他就可以全部占领上海。然而盐泽失算了,中国人不都是张学良。1月29日,顽强抗击的第十九路军通电全国,“军人捍卫国土乃其天职,尺地寸草不能放弃。为救国保种而抵抗,虽牺牲至一人一弹,绝不退缩,以丧失中华民国军人之人格”。
    第十九路军3个师共3万余人,第60、第61师分驻苏州、南京一带,第78师2个旅驻守上海。防守市区的第156旅在前来接防的宪兵第16团主动配合下,打退由横浜路、虬江路、宝山路进攻的日军,29日夺回了天通庵车站和上海北站。日军败退租界,通过英、美等国出面“调停”,双方达成停火协议。自认为兵力不足的日军固守待援。
    1月29日,之前因“九一八”事变而下野的蒋介石复出。同日,蒋介石制定对日应对原则为“一面预备交涉,一面积极抵抗”。1月30日,国民政府发布《迁都洛阳宣言》,宣布迁都我的家乡洛阳,但军委会和外交部仍留驻南京。随后在洛阳召开的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上,蒋介石被推举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总参谋长。会议发布宣言,号召“全国军队应抱同一抗战之决心”,同时也提出要军事与外交相辅相成。蒋介石表示一旦“超出忍耐之底限”,就要与日军拼个鱼死网破。这个底限就是不能妨碍行政与领土完整。“如果超此限度,即与之决战,虽至战败而亡也在所不惜”。
    至2月2日,日军从国内增调的航空母舰2艘、各型军舰12艘、陆战队7000人抵沪。蒋光鼐急调第60、第61师参战。3日,日军破坏停火协议向闸北进攻,再次被中国守军击退。日本内阁遂增派第3舰队和陆军久留米混成旅团援沪,第一外遣舰队司令盐泽幸一因指挥不力被撤职,由第3舰队司令野村吉三郎中将接替指挥。
    7日,野村改变攻击点,以陆军久留米旅团进攻吴淞,海军陆战队进攻江湾,企图从守军右翼进行突破。第19路军依托吴淞要塞及蕰藻浜水网地带与日军激战,第61师将进攻纪家桥、曹家桥及偷渡蕰藻浜的日军各个消灭,其余日军又龟缩租界。再次由英、美等国领事再次出面“调停”,以待援兵。
    鉴于上海战况于日军不利,日本又调陆军第9师团参战,改由第9师团师长长植田谦吉中将统一指挥。同时,中国政府派请缨抗日的张治中任第5军军长,率所部中央军嫡系精锐部队第87、第88师及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增援上海,归第十九路军统一指挥。迅速抵达的第五军接替从江湾北端经庙行至吴淞西端的防线为左翼军。第十九路军为右翼军,担负江湾、大场以南及上海市区的防御。2月18日,植田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国守军于20日17时前后撤20公里,被蔡廷锴严词拒绝。
    20日植田令日军全线总攻,采取中央突破、两翼迂回的战法,以第9师团主突江湾、庙行结合部,企图北与久留米旅围攻吴淞,南与陆战队合围闸北。守军第十九路军与第五军并肩作战,密切配合,利用长江三角洲水网地带及既设工事顽强抗击,并组织战斗力强的部队夹击突入江湾、庙行结合部之敌。经过6昼夜争夺战,日军遭受重创,由全线进攻转为重点进攻,再由重点进攻被迫中止进攻。
    面对僵局,日本内阁决定组建上海派遣军,派前陆军大臣白川义则大将任司令官统一指挥。至此日军已是三易统帅。1932年2月27日起,上海日军又得到陆军第11、第14师团的增援,总兵力增至7万人、军舰80艘、飞机300架,战斗力骤增。当时中国守军总兵力处于劣势,装备又差,而且经一月苦战,伤亡严重,造成左翼浏河一带江防薄弱。白川汲取前三任指挥官正面进攻失利的教训,决定从翼侧浏河登陆,两面夹击淞沪守军。3月1日,白川指挥第9师团等部正面进攻淞沪,以第3舰队护送第11师团驶入长江口,从浏河口、杨林口、七丫口突然登陆,疾速包抄守军后路。淞沪中国守军腹背受敌,被迫退守嘉定、太仓一线。3月2日,上海陷落。3日,日军占领真如、南翔后宣布停战。
    淞沪抗战结束。
    日军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付出的代价是陆军死亡620人,伤1622人;海军死亡149人,伤700人。中国军方的损失是牺牲4270人,伤9830人。上海市民在日军的轰炸中死亡6080人,失踪10400人,财产损失高达16亿元。其中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在日军的轰炸中全部被毁,而上海东方图书馆所藏的数百万卷书籍,包括十多万册宋版、元版古籍和清乾隆年间编辑的《四库全书》,也全部被烧毁或抢走。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法学院等均遭到日机轰炸。日本人说,摧毁中国人的抵抗意志首先就要从摧毁文化开始。
    位于长江出海口的上海不是东北的奉天,西方各国在这里都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英国在华投资的80%、法国的90%、美国的60%都在上海。此地发生的争战让西方各国均感不安,纷纷出面进行调停。2月下旬,美国国务卿史汀生出面警告日本,重申《九国公约》等必须维护。之前的2月16日国际联盟已经发出呼吁,“凡任何侵害国联成员国领土之完整、及变更其政治独立者,国联会员国均不应认为有效”。
    在西方各国的调停下,1932年5月5日,南京国民政府与日本在上海英国领事馆签订的《淞沪停战协定》。协定要求中国取缔一切抗日活动,第十九路军留驻停战线,划上海为非武装区;中国不得在上海至苏州、昆山一带驻军;日本军队撤退到公共租界暨虹口方面之越界筑路,即恢复1932年1月28日事变之前的状态。
    在两国正式签署停战协定前,日本人在4月29日于虹口公园举行阅兵,庆祝日本天皇生日的“天长节”及日军在上海取得的胜利。韩国反日志士尹奉吉混入人群中,向主宾席投掷炸弹,日军上海派遣军总司令白川大将身受重伤,第三舰队司令野村吉三郎中将眼珠突出,一目失明,第九师团师团长植田谦吉中将、驻华公使重光葵均断一腿。尹奉吉后来被捕,在日本被处死。
    除了白川伤重毙命之后无法以僵尸身份出场之外,其余几位受伤者今后都还有不少的戏份。野村吉三郎曾经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好友,后来作为日本驻美大使主持开战前的美日谈判。植田谦吉后任关东军司令官,因为诺门罕战败被打入预备役。而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代表日本签署战败投降书的,就是在这里丢掉一条腿的重光葵。
    借蒋介石2月电令中央军第十八军陈诚部驰援上海参战之机,中共发动了赣州战役,战役由彭德怀任总指挥。到3月8日,历时33天的赣州战役以红军失败宣告结束。这场失败的战役导致被调往上海参战的陈诚十八军被拖住一个月之久,间接拖了整个淞沪抗战的后腿。
    淞沪抗战期间,蒋介石曾派使者去见四川军阀刘湘,被以“不保证使者安全”的理由拒绝。蒋派人去华北让张学良反攻东北牵制日军增援上海,张拒绝执行。蒋派人请广东军阀陈济棠出兵赣南应付红军,好让中央军得以回援上海,陈济棠置之不理。这些都成为蒋介石之后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主要证据。
    @芥末与微笑 2015-10-19 11:52:43
    好像芥末看错了。
    不过一个意思。既然是写史,作者的猜测和个人判断应该不能显现在正文中的。
    不过可以搞一个某小节注释什么的在补充一下。
    -----------------------------
    龟哥,怎么上升到那样的高度了?老弟可没那水平。
    老斜啥样子你还不知道呀?
    就不能发发牢骚吗?
    @刀客老马 2015-10-19 16:01:53
    第一,歪楼不宜太远
    第二,莫谈国是
    第三,呵呵,呵呵呵呵,,
    -----------------------------
    老马哥:
    这是咱们大家的楼,不存在歪楼的问题,还能学到不少新东西呢。
    大家开心就行,就您说的,呵呵呵呵。
    @侧卫1985 2015-10-18 19:00:47
    @yu_xiangyu 2015-10-17 09:30:46
    这要感谢老蒋没杀他,什么怕东北军兵变的说法很幼稚,东北军有没有这个能耐先不说,当时怕兵变,日苏中立太平洋战争爆发可以杀吧,抗战结束内战爆发可以杀吧,老蒋败退台湾可以杀吧,没杀他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是基
    ————————......
    -----------------------------
    明白了,侧卫师兄。
    我原来留了半句,就是有人说:一边是多与少的问题,一边是有没有的问题。
    @swallow821027 2015-10-19 06:44:57
    -----------------------------
    swallow师兄,本来有专门的一段呢。
    你让说,芥末师兄不让说,咋办哩?
    @侧卫1985 2015-10-19 13:13:45
    -----------------------------
    侧卫师兄:
    要展开说的话,没有200字打不住。
    田中隆吉的故事比之只多不少呀。
    有时真的是矛盾,难以取舍。
    跟龙和潮起师兄推心置腹道几句。说实话,尽管不能完全懂,但看两位师兄的论点比写帖子还认真。
    两位师兄的高见,单独发帖都绰绰有余。放在师弟这狭窄的楼道里,真是委屈了。窃以为能在这里畅所欲言,是没把师弟当外人。
    根本不存在歪不歪楼的说法。这楼是咱们大家的,不是客气和虚伪,此乃肺腑之言。
    不是不参与,而是在两位师兄谈论的领域,师弟自认为还没有发言的资格,那是上升到精神和理论层面的东东。冒昧的低级发言反而显得不尊重。
    欢迎两位师兄常来坐,常来说说。
    @u_93919520 2015-10-19 20:26:33
    怎么不更新了?
    -----------------------------
    93919520师兄好。
    今天单位有点公务,送客刚回来一会。
    前天看书睡着了半夜冻醒,忘关空调了,有点感冒低烧,特难受。
    今天师弟偷个懒,不写作业了,请各位师兄见谅。
首页 上一页[14] 本页[15] 下一页[16] 尾页[65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13 13:30:42  更:2022-11-05 01:30:58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