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太平洋战争(前六部已出版)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太平洋战争(前六部已出版)[第4页] |
作者:青梅煮酒1970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65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jxn_violet 2015-08-07 17:45:44 《太平洋战争》 易读 整乚理乚版 www.xunlei-mz.net/art_23021_1171.html . ----------------------------- 有坛友介绍一下这是什么吗? |
@yu_xiangyu 2015-08-07 22:59:43 当时的山东巡府李秉 衡是翁同禾的门生,坐视北洋水师覆灭而不发兵救援,伊东给丁汝昌的那封劝降信写的是真好,今天来读还是发人深省,我真的觉得应该选入中学教材 ----------------------------- 伊东的信确实写的很好,作为教材可谓绰绰有余。可惜太长,没有录入。 |
@我是卤蛋 2015-08-07 23:31:14 ----------------------------- 正是您的鼓励和宽容,我才有了继续写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
刺杀风波平息后,日方代表继续以胜利者的姿态进行“军事威胁,外交讹诈”。日本人可谓用心良苦,连大清谈判代表的座位都被安排成面朝大海,为的是能让李鸿章等人随时能看到窗外日本舰船那黑洞洞的炮口。在1895年4月1日举行的第四轮谈判中,日方终于抛出了十分苛刻的议和条款,主要包括:朝鲜独立,赔偿白银三万万两,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开放北京、沙市、重庆、苏州、杭州、湘潭和梧州七处通商口岸等。 早在马关谈判之前,日本国内就开始出现大量谣言,宣称大清国准备赔偿日本白银5到7亿两,另外还准备了2000万两准备抚恤战死日军将士的家属。这些满天飞的谣言使得西洋各国的驻日使节也一头雾水。英国驻日公使在给外交大臣金伯利伯爵的报告中称,中国将向日本支付不少于5亿美元(折6亿多两)的赔款。俄国财政大臣维特也认为,日本将向中国索赔20亿法郎(折银5亿两)。这些说法也并非毫无出处,日本驻英公使青木周藏就致电外相陆奥宗光,建议索赔1亿英镑(折银6亿两)。这些人比起大藏大臣也就是财政部长的松方正义差距可就大了,松方提出的要求竟然是赔款10亿两,真是黑到他姥姥家了。 所有的人用孙涛的话来说就是“很狂躁呀”,唯有首相伊藤博文静如冰封。伊藤清楚,世界上并不只有大清和日本两个国家,如果下手太黑的话,欧美列强肯定会出面干预。伊藤也知道大清的支付能力,如果逼得太狠了,可能导致清廷危机甚至发生国内暴动。挤牛奶把奶牛挤死了奶也没喝上,那才叫不划算。经过周密的计算,伊藤提出的赔款数额是3亿两,底限2亿两。这才是索赔3亿两的来历。 李鸿章对日本的狮子大张嘴极为震惊。他一面奏报朝廷,一面采取拖延战术对除“确认朝鲜独立”以外的条款进行逐条驳斥。之后在日本的要求下,清廷改命李经方为全权大臣,随李鸿章一起议约。伊藤博文在4月8日约见李经方,警告他一旦谈判破裂,“北京之安危亦有不忍言者”,逼迫大清尽快接受日方条件。 4月9日,中方将条约修正案交予日方,修改内容主要是将赔款减为1亿两和缩小辽东半岛的割让范围。4月10日举行的第五轮谈判中,伊藤博文提出日方最后修正案,其中对辽东半岛的割让范围适当收缩,赔款减为2亿两,通商口岸减为4处。这是日本根据西方国家的态度做出的让步。 个人认为,在十九世纪末的远东地区,俄国的维特、大清的李鸿章、日本的伊藤博文是三大杰出的政治家。对于2亿两的赔款数额,李鸿章当然不会立即答应。我们来欣赏一下伊藤和李鸿章对话的部分片段: 鸿章:“又要割地,又要赔款,连打带罚,太黑了。” 伊藤:“这不是对等的谈判,是你打败了,实在没办法。” 鸿章:“就像养孩子,又要让他长,又不喂奶,不死才怪呢。” 伊藤:“中国又不是小孩子。” 鸿章:“请给予赔款数额一定的减免。” 伊藤:“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 鸿章:“难道不准分辩?” 伊藤:“只管辩论,但不能减少。” 鸿章:“太多了,负担不起。” 伊藤:“中国地大物博,财源甚广,这点钱根本不算啥。” 鸿章:“那请你去中国当首相吧?” 伊藤:“你快跟你们皇上说说,我很愿意去。” 鸿章:“……” 伊藤:“一个月后交割台湾岛。” 鸿章:“台湾不急,已经是你们的口中之物。” 伊藤:“还没吃下去,已经饿的受不了啦(尚未下咽,饥甚)。” 我终于明白了。半个世纪后在新加坡,山下奉文面对英国司令帕西瓦尔中将关于投降问题的解释时,说出的那句“你只能说yes or no”原来就是跟伊藤大爷学的。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在《马关条约》签订15年后,1909年10月26日,伊藤在哈尔滨火车站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杀,此乃后话。 前面已经说过,大清的密电已经被日本破译。此间李鸿章给国内发回大量电文,报告会谈进展情况,国内也会给予批示,这些往来的电报均被日方截获破译。期间慈禧太后曾给李鸿章密电这样的屁话:“辽东和台湾只能给一个。实在不行了才能两个都给他。”伊藤由此完全掌握了清政府的底限,肯定拒绝作出让步。 伊藤非常清楚拖延谈判时间对日本十分不利,因而采取了更加强硬的立场,清廷则一直对日本提出的要求束手无策。几番折冲后看见事情已无回旋余地,朝廷于4月14日电谕李鸿章,大意是:再争取争取,不行就算了吧。 4月15日,中日双方举行最后一轮也就是第六轮谈判。会谈从14:30一直持续到19:30。其间李鸿章苦苦哀求,最初要求从赔款20000万两中削减5000万两,看不行再要求减少2000万两,到了最后甚至向伊藤哀求能不能稍微减一点当做老哥回家的盘缠,说实话李鸿章也真是尽力了,但他的要求无一例外遭伊藤断然拒绝。 小时候学历史,对四个词(话)印象深刻。如果形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那一般就用“蓄谋已久”。如果是敌方提出的什么方案和计划,那就用“臭名昭著”。如果形容对方的凶残和作恶多端,那就是“双手沾满了中国人民的鲜血”。现在我们就要用上第四个,那就是一般近代中国对外签订的合约,都会加上一个形容词“丧权辱国”。 1895年4月17日上午10:00,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在马关春帆楼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日本称《下关条约》)。签完合同的李鸿章心力交瘁。后来他曾经回忆说:“七十老翁,蒙汉奸之恶名,几有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之势。” 条约签订后,受尽凌辱的李鸿章一日也不愿多留,当天下午15:30就乘船离开了马关。李鸿章发誓终生不再踏上日本的土地。一年后李鸿章访问美国时途经日本,果然因“衔马关议约之恨,誓终身不复履日地,从人敦劝万端,终不许”,最后没有在日本上岸。 数年前,我工作了20年之久的一家企业因为经营困难将被一家央企兼并。我的一位师长兼挚友参加了双方重组谈判的全过程。后来在一次酒后,他凄婉地告诉我:“我终于理解了李鸿章。”那之后不久,我告别父母妻小,扛起简单的行囊,踏上了外出打工的征程。 跑题了,书归正传。《马关条约》主约共13款,另约3款,2800多字。我就是全打出来,估计大家也不想看。都是丢人的事,我打着也来气。说实在话我自己都没认真看。还是说说主要内容吧: 承认朝鲜独立,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赔偿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等。 那边李鸿章还在回家的路上,这边伊藤博文4月18日就在春帆楼举行了大型答谢宴会,热烈庆贺《下关条约》的签署。伊藤博文在演说中志得意满地说:“今天我们签订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下关条约》。在诸多外国势力的关注下,我陆海军仰赖天皇陛下的威严,取得了古今未曾有过的殊荣。它在世界上壮大了日本的名誉和国威,此乃国家之喜、民众之幸,请诸君永远记住今日在下关诞生的历史荣誉。” 以战争的方式赚取外汇,这让紧追西方大国的日本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从此被视为民族英雄。后来,在春帆楼之前的空地上塑起了这两人的青铜雕像,表情坚毅,目光如炬,仿佛在为天皇和日本开拓着万里波涛。 《马关条约》签署的消息传到国内,举国公愤。全国18个督抚中10个反对签约,朝霞林院侍读奎华等155人也联名上书反对朝廷签约。此时恰好北京正在进行会试,各省举人群聚京城。文人打仗不行,道理很懂,大家立即推举康有为上万言书,提出“迁都练兵”三策。倡议迁都洛阳再战小日本,这就是史称的“公车上书”。前线的宋庆、李秉衡等将领也纷纷上书要求拒约再战。在局势已经无可挽回的情况下,傀儡光绪皇帝于5月2日批准了和约,并于11日下《罪己诏》。 1895年5月8日,中日两国在芝罘也就是今天的烟台交换两国皇帝的批准书,条约正式生效。 |
早在开战之前的1894年6月,就有一个28岁的年轻人上书李鸿章,指出仅仅器物上的改变不足以战胜西洋,必须改革制度。1895年2月,在广州爆发了一场武装暴动,史称“广州起义”。起义的组织团体叫“兴中会”。他们已经看清了大清王朝的腐败没落和不可救药,准备以武力来推翻满清,建立共和政体。他们的“带头大哥”就是那个上书李鸿章的年轻人,姓孙名文字逸仙,他还有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叫孙中山。 1895年6月2日,大清全权代表李经方与刚刚晋升为大将的台湾总督,也就是在大东沟海战中那个死里逃生的军令部长桦山资纪,在停泊于基隆外海面的“千代田”号巡洋舰上完成了台湾交接手续。之后桦山资纪率领日本近卫师团等陆军30000多人直扑基隆。从这一天起,日本的太阳旗在这座被葡萄牙人称为“福摩萨”(美丽之岛)的宝岛上飘扬了半个世纪之久。台湾军民与日军展开了长达数月的殊死斗争,是为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又称“乙未战争”。战争一直持续到1895年10月。 甲午战争是日本明治维新之后第一次对外发动的侵略战争。战争的胜利让日本国内一片亢奋。各政党以“举国一致”的名义煽动和支持军国主义,表现自己的存在价值。知识界高唱“甲午战争是文明对野蛮的义战”,连国民都沉醉于对朝鲜和中国民族成了优越者和胜利者的欢喜和夸耀之中。战争的胜利还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完全摆脱了半殖民地地位。 相对而言,中国的国际地位则一落千丈,财富大量流出,国势颓微。甲午战争失败对中国社会的震动之大,前所未有。一向被中国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歼北洋水师,索得巨款,割走国土。朝野上下由此自信心丧失殆尽。清朝的独立财政至此破产,自此靠向西方大国举债度日。 我们来看看日本通过甲午战争获得的净收益。随后的“三国干涉还辽”使得中国拿出3000万两赎回辽东半岛。这样,日本一共勒索了中国23000万两白银(折算35000万日元)。当时日本政府年度财政收入才8000万日元,之前“亿”这个词对于日本来说仅仅只有字面上的含义。无怪乎外相陆奥宗光激动地说:“在这笔赔款以前,根本没有料到会有好几亿元。所以,一想到现在有35000万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还是民众都顿觉无比的富裕。” 实际上日本通过甲午战争的所得远远不止此数。后来日本在库平银上大做文章,“库平实足”一项多得1325万两。日方还要求中国在伦敦银行用英镑支付,“镑亏”一项日本又多得1494万两。清廷还需要每年向日本支付在威海的“驻军费”白银50万两,三年总计150万两。日本掠夺的舰船、武器、物资、金银货币等最少8000万两,合计34000万两,折合48000日元,等于日本六年的财政收入。以此为契机,日本顺利过渡到金本位制。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一个正处于高速上升期的国家忽然凭空得到了六年的财政收入那意味着什么。正因为此,在春帆楼前竖起了一块石碑,上边写道:“今之国威之隆,实滥觞于甲午之役。” 1896年,日本很快就实施了第二轮的扩军计划。陆军由7个师团增加到13个师团,常备军由5万人增加到15万人,战时兵力由20万人增加到60万人。海军更是有大幅度的增长。可以说,没有中国赔偿之银,日本根本不可能在十年之后打败沙俄。 仅仅十六年之后,大清亡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日本人发起的甲午战争,提前为一个没落的东方王朝敲响了丧钟。 十年后,他还要再次为另外一个没落王朝掘下坟墓。 |
@康少爷2015 2015-08-08 07:23:08 ----------------------------- 谢谢少东家。 |
@我是汉族人2014 2015-08-08 07:43:30 ----------------------------- 多谢夸奖,愧不敢当。 |
@青梅煮酒1970 2015-08-08 00:23:29 这是一辈子的伤心地。 ----------------------------- 的确如此。 二十年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换来的不过是用一只手拿住都不会掉的些许买断金,还有一张卖身契而已。 |
@u_104456958 2015-08-08 08:06:17 兄弟 :在外打工不易,看人家脸色,听人家二话。 ----------------------------- 老兄,可不是吗?! 不但二话,三话、四话都要听。 有时真是静不下心来写东西。 |
@充美周少 2015-08-08 11:58:13 ----------------------------- 欢迎充美周少老师光临。 |
@u_103824543 2015-08-08 16:33:30 历史 证明:弱国无外交!有人说李鸿章是大卖国贼,也有点冤枉他,他也有苦衷和难言之隐,上面还有西太后和皇上,他没有最后的决定权!他也尽力了,毕竟赔偿金也减少了!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 赞同老师的观点:外交必须以实力为后盾。 马上就要说到日本在三国的威逼下退还辽东半岛。 |
@清馨2013 2015-08-08 17:39:56 ----------------------------- 欢迎清馨老师。 |
@踢着石子去上学 2015-08-08 18:07:01 ----------------------------- 老师可不敢那样说。 袁腾飞老师是大专家,俺不过是个业余爱好者而已。 小时候在农村老家,倒真是经常“踢着石子去上学”。 感觉那样路好像一下子近多了。 结果是鞋子经常露脚趾。 |
@魔鬼筋肉猫 2015-08-08 20:38:28 ----------------------------- 谢谢魔鬼筋肉猫老师。 |
@u_103665739 2015-08-08 21:13:25 怎么看不到更新 ----------------------------- u-103665739老师:只有晚上才有点功夫呀。 |
@312501200 2015-08-08 22:03:53 楼主加油 ----------------------------- 谢谢312501200老师的鼓励。 |
@u_104456958 2015-08-08 08:06:17 不尿他们就是了 ----------------------------- 老兄,那样不行呀。 首先要先吃饱饭。 |
1.2.10 皇帝急,太监更急 甲午之败,郁闷的不仅仅是中国人。 早在开战之初,北方的沙俄就企图借刀杀人,利用日本人的力量削弱中国,为自己下一步在远东的扩张创造条件。战争后期,沙俄还试图引日本南下,公开提出“俄国对日本占领台湾,当无障碍”。但到了1995年3月,得到日本要求大清割让辽东半岛的消息后,俄国大惊失色。外交大臣罗巴诺夫立即上奏沙皇,声称“日本不仅对中国战争,还要对俄国作战,日本人在占领南满之后,绝不会就此止步,势必向北推进”。罗巴诺夫要求立即采取行动进行干涉。俄财政大臣维特更是叫嚣:“日本的行动是针对我国的,假如日本占领南满,对于我们将是极大的威胁。”维特提出马上对日本采取军事干预。 当时独自在远东对日本开战,俄国还没有必胜的把握。俄国在远东尚无合适的海军基地。由于海参崴每年有五个月封冻期,因此俄国早已对中国旅顺军港垂涎三尺。从彼得大帝开始几百年来,在远东寻找一个深水不冻港已经成为俄国多少代人的梦想。就陆军而言,贯通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刚刚开工,俄国的陆军主力远在欧洲,在远东开战运兵和后勤都存在不少困难。 俄国首先想到了自己的盟友法国。正好法国也准备在远东扩大自己的势力,法国的目标首先是台湾。有着共同美好愿望的俄、法可谓一拍即合。 俄国还觉得不过瘾,还想把英国和德国拉进来。英国的主要利益在长江流域,《马关条约》增开口岸对英国有利。加上英国很清楚俄国对远东的扩张野心,正想借日本的力量来牵制俄国,日本在华得到的利益可以有效地阻止俄国向南扩张。鉴于此,英国对俄国表示你玩你的,我兴趣不大。 出乎俄法意料的是德国却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原因很简单,在德国统一并很快强大后,世界基本被瓜分完了,有劲也没处使。中日开战初期,德国反应冷淡。但后来德皇威廉二世眼见日本很快要打败清军,就觉得这也是德国染指远东的好机会。德国的算盘是:让俄国和日本闹出矛盾可以在亚洲牵制俄国,提高德国的安全系数。同时,德国也想浑水摸鱼在远东建立一个海军基地,最合适的地方肯定是中国。 可以说,各怀鬼胎的俄、德、法三国联合出面干涉,并不是出于公义而是出于私欲。 就在《马关条约》签字当天,俄国外交大臣罗巴诺夫对德、法两国驻俄公使说:“俄国政府决定,立即以友谊方式,直接向日本政府提出不要永久占领中国本土的请求。我们的计划是,如果日本不接受此项友谊的忠告,俄国将考虑三国联合在海上对日本采取共同军事行动——切断日军在中国大陆与本国间的一切交通。”德、法当即满口答应。德皇威廉二世甚至立即下令派出一艘装甲舰和巡洋舰开往远东。 4月23日,俄、德、法三国驻日公使一起来到日本外务省递交了备忘录,向日本提出“友善劝告”:“今天日本国割占辽东,既有危害中国首都之虞,也让朝鲜国之独立有名无实,有碍维持远东之和平,故今劝谕贵国确认放弃占领辽东半岛。”三国限定日本必须在十五日之内答复。 此时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因为肺结核正在休养。值班的是外务次官林董。面对突如其来的“友善劝告”,林董不知所措,无言以对。俄国公使希特罗沃进而解释道:日本占领辽东半岛可能会引起冲突。德国公使哥特斯密德更牛,马上进行了威胁:日本必须做出让步,如果与三国开战,日本没有任何取胜的机会。 刚刚战火平息的远东刹那间再次风声鹤唳。俄国命令其太平洋舰队立即开始在黄海、日本海一带游弋,并将在远东的5万陆军部队全部集结到海参崴,作出一副进攻的架势。德、法两国的军舰也开始频繁活动。俄国甚至唆使大清政府延迟对条约的批复,给日本施加更大的压力。 其实这个结果有一个日本人早就预料到了,让人惊讶的是这竟然是一个军人。他就是我们前边多次提到的海军大佐山本权兵卫。早在大东沟海战刚刚结束之时,山本就向首相伊藤博文报告,俄、德、法三国在频繁接触,恐怕对我军不利。这样的事情连外务省都没有警觉,作为一个军人的山本却预见到了,不能不让人为之侧目。山本还清醒对告诉首相:“总理,日本现在没有和这三国对抗的实力,无论他们提出什么要求,我们都只能忍。”事实证明之后发生的一切都在山本的预料之内,可见能成为“海军之父”那也绝不是浪得虚名。 慌了手脚的日本人立即召开了御前会议研究对策。其实不用开会就清楚,日本与三国开战毫无胜算。不算欧洲,仅当时俄、德、法在远东的军舰总吨位就达12万吨,内含铁甲舰4艘。而日本联合舰队加上刚刚俘获的大清军舰总数才不过8万吨。况且日本海军已经在海上作战了近一年,大部分舰只伤痕累累,士兵也是疲惫不堪,与三国开战必败无疑。 情急之下,日本幻想拉拢英美对抗俄德法。但英美认为日本占领辽东半岛对他们也没什么利益可言,为这点事也犯不着去得罪那三个瘟神,因此拒绝了日本的要求。英国发给日本的照会说:“英国对日本抱有最诚笃之友情,同时也不能不考虑本国的利益,因此不能应日本之请而援助日本。” 陆奥宗光终于明白:在实力面前,外交竟是如此地孱弱。他无奈地向内阁提出,只能接受三国提出的条件。陆奥宗光在后来的外交回忆录《蹇蹇录》中说,如果不那样做的话,“有逐两兔而不能得一兔之虞。” 1895年5月4日,日本内阁及大本营、重臣召开了联合会议。会议决定向三国提交以下复文:“日本帝国政府根据俄、德、法三国政府之友谊忠告,决定放弃辽东半岛之永久占领。”以上内容于5月5日告知三国公使。 俄、德、法,乐开了花。 日本随后的附加条件使得俄国大为不悦。日本要求大清以1亿两白银赎回辽东半岛。德、法认为,日本放弃对辽东半岛乃是对俄、德、法三国的让步,并非对中国的让步,因此不能再对中国提要求。俄国还算“善良”,认为日本开价太高,1000到1500万两就行了。中国的领土被双方像大妈买菜一样地讨价还价。日本后来降到5000万两,经过清廷的力争和俄国的斡旋,最后以3000万两“成交”。 1895年11月8日下午4时,李鸿章和林董签订了《辽南条约》,其主要内容是: 一、中国让与日本国管理的奉天省南部地区及辽东湾东岸、黄海北岸、奉天所属诸岛屿,永远交还中国。 二、中国支付3000万两酬报费,于1895年11月16日交清。 三、酬款交清后,三个月以内日本军队从该交还地一律撤回。 从1895年11月30日开始,大清逐步收回海城、金州、大连湾、旅顺,到1895年底,辽东半岛全部“光复”。 作为回报,1896年6月李鸿章专程访问俄国,双方签订了《中俄密约》。《密约》商定,大清答应俄国修建一条通过中国东北的大铁路(就是后来的中东路),日本要是入侵俄国的远东或者中国、朝鲜,中国所有的口岸都对俄国开放。自此开始,东北变成了沙皇俄国的势力范围。 1897年11月,山东爆发了“巨野教案”,德国借机抢占胶州湾。次年3月,德国强迫清廷签下了《中德胶澳租借条约》,租借胶州湾99年。山东变成了德国的势力范围。 1898年3月,俄国军舰驶入了旅顺口,以“替清政府守地”为借口强迫清廷签订了《中俄旅大租借条约》。 1898年4月,法国强租广州湾,期限99年。 1898年5月,日军按照《马关条约》的约定从威海卫撤走。7月,英国与清廷签订《中英订租威海卫专条》,强行租走威海卫。 回头再说日本。退还辽东半岛,相当于把吃到嘴里的肥肉吐出来。对于日本这个刚刚崛起的新帝国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一直怀恨在心的日本于是开始卧薪尝胆,十年磨剑,伺机复仇。 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 |
终于完成了第2节。 一个字,累。 |
@yu_xiangyu 2015-08-09 00:01:33 写得不错,离太平洋还早,日俄战争也是重头戏。补充一点的是清军撤离台湾后,刘永福带领黑旗军与日本在台湾继续作战,给日军造成的死伤居然和甲午战争期间清军的成绩相差不大,再联想到到刘铭传的台湾抗法战役,雾社事件,228事件,台湾人民的彪悍可见一般,只可惜物是人非,今天的台湾人已血气不再 ----------------------------- 的确如此,“乙未战争”中日军伤亡较大。 |
@青梅煮酒1970 331楼 2015-08-08 23:14 1.2.10 皇帝急,太监更急 甲午之败,郁闷的不仅仅是中国人。 早在开战之初,北方的沙俄就企图借刀杀人,利用日本人的力量削弱中国,为自己下一步在远东的扩张创造条件。战争后期,沙俄还试图引日本南下,公开提出“俄国对日本占领台湾,当无障碍”。但到了1995年3月,得到日本要求大清割让辽东半岛的消息后,俄国大惊失色。外交大臣罗巴诺夫立即上奏沙皇,声称“日本不仅对中国战争,还要对俄国作战,日本人在占领南满之后,绝不会就此止步,势必向北推进”。罗巴诺夫要求立即采取行动进行干涉。俄财政大臣维…… ----------------------------- @我是汉族人2014 2015-08-09 06:10:06 日俄战争是1904年爆发的! ----------------------------- 谢谢汉族人老师指正,是1904年,学生写错了。 另日军得知大清要割让辽东半岛的消息是1895年3月,不是1995年。 致歉。 |
今天不想写作业,请各位老师见谅。 回头看看前面发的内容,思考一下。 |
哇! 一下子来了这么多老师呀。 这下摊上事了,摊上大事了。 现在就安排翠花去买沙发,顺便多带点好茶叶。 单位安排今天到协作公司办公务,不知道今天能不能回来。 晚上能回来的话,再给各位老师回帖。 见谅。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65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