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太平洋战争(前六部已出版)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太平洋战争(前六部已出版)[第44页] |
作者:青梅煮酒1970 |
首页 上一页[43] 本页[44] 下一页[45] 尾页[65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正文) 1941年2月11日,日本新任驻美大使野村吉三郎海军大将抵达华盛顿。2月14日西方情人节这天,野村正式向罗斯福总统递交了国书。国务卿赫尔当时也在座,他对野村的印象是,“身材高大、健壮,有一幅诚实的面孔,体格上和普通的日本人截然不同”。宾主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罗斯福说,他宁愿称呼野村为“将军”而不愿称呼他为“大使”。后来野村在自己的回忆录《使美记》中提起这次会面时描述道,“那场面亲切而融洽”。两个人开始并没有谈公事,而是畅谈了几十年前的“革命友谊”。但是野村可不是来叙旧的,话题终究还是要转到两国关系上来。野村向罗斯福转达了日本渴望和平的意愿,立即得到了罗斯福的认可。分手时罗斯福告诉野村:“美日关系每况愈下,其根源在于日本不断地对外扩张。太平洋上大家都要有活动的自由。如果因此而发生战争的话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好处。”野村对罗斯福的话表示极为认可,并承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达成双方谅解,缓和两国关系,让“太平”洋真正地名副其实。 其实早在野村代表日本政府正式开启美日谈判之前,在头一年也就是1940年年末,美日两国一些热心的“业余外交家”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和平尝试。1940年11月25日,美国马里诺外方传教会的两名神父沃尔什主教、德劳特神父就曾经专程赶到日本开展民间的和解行动。在日本负责接洽的是前大藏省官员、时任产业组合金库理事的井川忠雄。一直搞财务的井川有一个唬人的绰号,叫做“外务省编外大臣”。 看似都是些普普通通的民间人士,但他们背后都隐藏着大腕级的实力派人物。德劳特神父是美国邮政部长弗兰克.沃克的好友,而虔诚的天主教徒沃克是罗斯福总统幼时的玩伴,也就是光着屁股一起长大的,此前还长期担任过罗斯福总统竞选办公室的主任,于公于私都能跟总统说上话。47岁的井川忠雄同样是近卫文麿童年的同学和好友,几年前还曾经为近卫组织过一个智囊团。井川和野村一样也是亲美派,他还娶了一个美国人做老婆,尽管后来离婚了。他来往美国和日本之间利用的都是私人身份,说是处理与前妻的经济纠纷。井上之前曾经担任过日本驻纽约领事馆的财务主管,在美国有着广泛的人脉。 在井川的帮助和引荐下,两位神父不但走访了外务省,还拜会了当时陆军省军务局长武藤章、外务大臣松冈洋右和首相近卫文麿等军政要人,也拜访了著名的亲美派人士前大藏大臣池田成彬和野村吉三郎。松冈外相似乎对两位神父不太热情,在他的心目中日美会谈那是他分内的事,任何人包括近卫的参与都会引起他莫名的反感。两位神父向这些要人表示,尽管日本与德国、意大利签署了《三国同盟条约》,还进驻了法属印度支那北部,但双方仍然有通过和谈达成谅解的可能。 两位宗教人士回国后,沃克安排他们在1月23日进入白宫同罗斯福进行了两小时的谈话,——谈的不是宗教而是敏感的政治问题,当时赫尔国务卿也在。两位神父向两位领导汇报说,日本“温和派”有意“改变与欧洲轴心国的政治关系和对中国的态度”,“承认美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假如日本能够与美国取得一个保证日本安全的协定,温和派就会取得对军方的优势”。 尽管赫尔表示类似的话他以前已听到过多次,可是“不能忽视在太平洋避免发生战争的任何机会,来自大西洋彼岸希特勒的威胁足够诱使我们在太平洋力争暂时和平的结局”,哪怕“成功机会只有二十分之一、五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也行”。赫尔同意两人以个人身份继续与日本作非官方的接触,并且决定由沃克继续充当联络人。这样纯民间的活动已经具备了一些官方的性质。 其实赫尔内心对日本并不信任,他认为日本政府的心意丝毫没有改变,只不过是希望摆脱在中国的困境以便放手在东南亚进一步冒险。他劝告罗斯福总统暂时观望,看看野村来了以后谈些什么再说,罗斯福当即表示同意。 正规军野村到达美国之后,这些游击队迅速与负有和谈使命的野村取得了联系。野村开始对井上并不信任,出发前松冈也曾经告诫他要远离此人。但是这位银行家在3月8日安排野村在赫尔家里与国务卿进行了一次私人秘密会面,让野村感觉到这小子还真有点能耐。随着42岁的岩畔豪雄大佐的到来,一群皇帝不急太监急的业余外交家也开始忙碌地工作起来,想当然地提出了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案。 在开启正式会谈的1941年4月16日,野村大使向外务省发回了一封电报,电报内容就是由几位民间人士联合起草的《1941年4月9日通过私人媒介和日本个人向美国国务院提出的建议》。这个文件大家似乎很陌生,因为后来它的官名改成了大家熟悉的《日美谅解草案》。参与制作草案的就是野村、井川、岩畔和两位神父几个人。 在此之前的4月14、16两日,赫尔国务卿两次召见了野村大使,表明要把以往日美间的私人对话转为国务卿和大使间的正式会谈,并说可将上述《日美谅解草案》作为双方谈判的基础。赫尔告诉野村,虽然他对这些“好心人”为改善关系所作出的努力表示感激,但是他只能通过委派的大使正式同日本政府打交道,为此要求野村大使首先要取得日本政府的训令。 内容冗长《草案》足足有4000多字,概括起来有七大方面的内容,很多都是“互相承认都很牛”之类实际意义不大的语言。挑来捡去其核心内容有三条,分别对应之前日本的三大板斧“三国同盟、中国问题和南进战略”。——期间曾有日本外交官员提出能否暂时把中国问题抛开今后再说,美国副国务卿韦尔斯立即用了一个无比恰当的比喻加以拒绝,“在美日谈判中不涉及中国问题就如同询问《哈姆雷特》搬上舞台之前能否不让哈姆雷特出场一样”。可见在美国人眼中,中国并不是像捷克斯洛伐克那样可以随便出卖的。 一、两国政府对欧洲战争的态度。日本认为《三国同盟条约》是防御性的,是为了防止现在没有参加欧战的国家加入欧战。日本政府不退出三国同盟,只有在受到现在尚未参加欧洲战争的国家的进攻时才履行义务。美国对欧洲战争做出回应的出发点是保护自己的利益和安全。也就是说“哥俩好”,你不打我我也不打你。 二、承认中国独立。日本从中国撤军,不吞并中国领土,不赔偿,恢复门户开放政策,蒋介石政府和汪精卫政府合流,日本不向中国大规模移民。最关键的一个词是:承认“伪满洲国”。 三、日本不在西南太平洋地区实施武力侵略,美国愿意在日本需要的石油、橡胶、锡、镍等资源方面提供帮助和支持,也就是贸易关系恢复正常。 《草案》传到东京,日本军政高层一片沸腾。外务次官大桥忠一见此《草案》激动不已,兴奋地大叫道:“假如这个计划成真的话,世界的命运将因此而好转。” 看到美国愿意承认“伪满洲国”,以东条英机为首的军方意见也第一次出现重大转折。他们甚至同意为了促成前方的和谈,日军暂时避免在西南太平洋展开新的军事行动。军部的意思是利用美国上述意图既原则上保持三国同盟的精神,又可以沿着互相谅解的方向调整邦交。即使多少有损于三国同盟,如果能借此机会一举解决多年来悬而未决的中国事变也算成功。这是军方多年来第一次明确表示可以做出让步。 连天皇都对此事表示了关切,美国开出如此宽容的条件连裕仁都感到意外。4月21日,他对前来觐见的近卫首相说:“美国总统愿意详谈这真是出人意料。我猜想所有这一切正是日本与德国、意大利结盟的结果。最终重要的还是保持耐心和坚持不懈,你觉得呢?”在裕仁眼里,仿佛太平洋上风平浪静、悬挂星条旗和太阳旗的商船来往穿梭于两国之间的美好情景就在眼前。 我们要牢记一点,这一方案承认将“伪满洲国”从中国分离出去,分明带有牺牲中国的成分,因此被史学家称为未遂的“东方慕尼黑阴谋”。后来证明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 |
(正文) 野村在发回《草案》时并没有特别说明这只是民间人士商谈的结果,不代表美国政府都同意上述条款。赫尔的意思仅仅是大家谈判要有一个起点,不能桌子上啥也不摆在这里空对空瞎侃。他认为这一《草案》“大部分条款都是狂热的日本帝国主义者所希望的”,因此早在4月16日他就曾告诉野村,这份文件“包含的很多条款我国政府都愿意同意”,同时更强调“文件中的一些条款需要修改、扩充或者全部删除”,另外“还需要增加新的、单独的条款”。也就是说这是个起点,仅此而已。后来美国历史学家费斯形象地将《日美谅解草案》比喻成一个出生在私人小诊所里双亲不明的婴儿。 期间赫尔在征得罗斯福同意之后就已经向野村提出了美日谈判必须遵循的“四原则”,也就是:尊重一切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维护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维护包括通商机会均等在内的均等原则;继续保持太平洋的现状,除非现状的改变是出自和平手段。 赫尔明白日本不可能会接受美国提出的上述条件。在1945年11月美国两院共同调查会的公开报告会上,当时已经卸任一年多的原国务卿赫尔说,“鉴于日美两国的政策背道而驰,日美谈判从开始那天起圆满达成协议的希望连百分之一都没有”。而且还说,“我们之所以答应举行谈判,只是打算为了和平解决太平洋地区的局势尽最大努力,同时也为了赢得美国军事当局所需要的进行防御准备的充裕时间”。看来对于最终谈判破裂也不能一味地责难日本,连美国的二把手赫尔对两国会谈都没有多少信心。 海军将领出身的野村不是一个合格的外交官,此后很多事例说明他也不是一个合格的传话者。他只发回了《草案》却并未把赫尔说的话以及“四项基本原则”传回国内。此举导致日本国内将《草案》当做了美国政府的正式提议,想当然地认为上述条款“美国政府都是同意的”,猫拉尿脬瞎喜欢一场。 情形似乎在一瞬间变得柳暗花明。但是肯定会有细心的师兄提出一个问题,对于如此重大的外交事件,中间怎么没见酷爱发表重要讲话的松冈外相出来放个屁呢?原来不是不发言,松冈外相不在家,到欧洲找希特勒和斯大林办大事去了。 在4月17日夜间收到《草案》的第二天,很受鼓舞的近卫立即召开了一次军政首脑紧急联席会议,会上决定同意把这些建议作为谈判基础,并准备向野村大使发出训令。但大桥外务次官在联络会议上提出,等松冈回来后再向华盛顿发出指示也不迟,因为离松冈外相回到东京的时间只有四天了。近卫不愿意与好惹麻烦的松冈发生冲突,只好勉强表示同意。他听说松冈已到达大连,便电话通知他立即回国,电话里近卫只是说让他尽快回来研究华盛顿提出的一项重要建议。 接到电话的松冈兴奋异常,他立即断定这是他欧洲之行在莫斯科与美国驻苏大使斯坦因哈尔特几次会谈的间接成果。松冈得意洋洋地对秘书加濑俊介说,他不久就要前往美国,去完成他精心策划的世界和平计划。 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如果在和平年代简直就不值一提。已经出任军令部总长八年之久的伏见宫海军大将即将退役。还有一种说法是眼看战争临近,一旦打起来就有战败的可能,这时候不想让皇室的人员牵扯进来。伏见宫的离开导致军令部总长位置空缺,希望与美国和解的亲美派人士马上开始活动,图谋让米内光政来接替军令部总长,让吉田善吾或者古贺峰一出任次长的位置。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伏见宫和及川古志郎海军大臣向天皇推荐了“打瞌睡的将军”永野修身。 1941年4月9日,永野修身正式出任战前关键时期的海军军令部总长,这是日本海军走向战争的重要里程碑。永野认为,日美之间的战争是宿命而无法避免,任何努力也无法挽回。在所有海军将领中,他是最早也是最强烈鼓吹与英美作战的人。任命他的唯一原因是永野在现役海军大将中年龄最长。他非但控制不住自己的下属,还放手让他们去干,似乎十分适应来自下属军官的压力,——那些人基本上都属于战争激进派。永野对这些人总是言听计从,他给自己找到的理由是,“因为那些底下的官员最了解情况,他们最善于研究,所以我愿意接受他们的意见”。他的第一任次长近藤信竹是个温顺的人,也积极呼吁对英美开战,基本属于永野一个路子的。第二任次长伊藤正一属于和周围所有人都保持良好关系的那种人,内心里虽然反对战争但是从来没有有力地对外表露过。 由于酷爱养狗,永野有海军中“第一爱犬人”之称。他曾出任过当年自己以第二名毕业的江田岛海军兵学校校长,期间以培养海军士官的“江田岛精神”而著称,他禁止体罚提倡自习,从而和井上成美一起被称为“海兵”历史上最杰出的两位校长。永野1934年晋升大将的时候只有54岁,这是只有皇族才能享受的待遇。永野之前曾经出任过海军大臣和联合舰队司令长官,这次出任军令部总长使他成为日本海军中唯一一个历任海军三大长官的人物。由于身材高大,他获得了“大象”和“大炮”的绰号,和松冈洋右一样头上没几根头发。他的目光令人生畏,很容易被人看成是黑社会老大。他是一个缺乏眼光、号召力和个人魅力的人,由于常常在办公室里睡觉被称为“打瞌睡将军”。有记者背后说,他之所以需要白天休息是因为他晚上无法满足比他小三十岁的第四任老婆。他一共有8个孩子,这一切都被部下看成是夜生活过多的证据,甚至连他儿子都叫他为“色鬼老爸”。 其实永野在前文中已经出现多次。日俄战争在旅顺口他曾像打靶一样精准击沉过多艘俄国军舰,日本退出伦敦裁军会议也是由他来宣布的,他是不折不扣的“舰队派”和“主战派”。要说他曾经到美国哈佛大学留过学,还长期担任过日本驻美使馆的武官。但此时他对美国的感情早已消失。 1936年时永野是广田弘毅内阁的海军大臣,山本五十六曾经很不情愿地当过他的海军次官。当听到永野出任军令部总长的消息后,山本遗憾地说:“这个相信自己是战略天才的人现在成了军令部总长,而他其实差得远着呢。似乎战争已经打响了。” 对于海军大臣及川以及其他海军省的高官而言,实际上在永野上任以前他们已经放弃了对海军的领导,在任何事情上海军省都没有勇气去反对永野的催逼,在对美开战的问题上永野开始代表少壮派强力要求战争。在内阁和大本营的会议上,及川一如既往像哑巴一样一言不发,就像这个人根本不存在一样,但是他的屁股却占着极其重要的海军大臣的位置。 日军的备战一刻都没有停歇。到1941年4月,联合舰队的预备动员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折磨并期盼了日本海军几十年的70%即将实现,以海军所能达到的这一最高比例进行战斗是最有利的,因为该数字今后永远不会提高。作为日本海军象征的巨舰“大和”号和“武藏”号即将服役。军令部次长近藤信竹中将认为,“与美国打一场速决战的话日本将有很大的胜机”。作战课长富冈定俊大佐告诉作战部长福留繁少将,“获胜前景大好,让我们下决心投入战斗吧”。自称把日本引向战争的狂人石川信吾大佐也宣称:“现在是反击的时候了,我们不会被打败。” 在东京,所有的人都翘首以盼,期盼着松冈外相的凯旋归来! |
@青梅煮酒1970 2016-02-20 22:37:32 最近又有新作发表吗? ----------------------------- @雪花与火花 2016-02-20 22:45:15 哈哈,暂时还没有呀!先看看吧! ----------------------------- 是的师兄,你和丁师妹那种原创的帖子才真正弥足可贵! |
谢谢tqzrd师姐以及shangwu2005、驷马桥x客、雪花与火花、嘉陵江上的渔夫L、二点五寸钢炮、施原、陕北黑脸汉子、背负青天九万里、维克多2、杨平爱梅、李劲555、诺坎普之子、吹开你的窗帘、老母猪的产前护理、坦荡小马、明月1215、yellowsaint、爆发户甲、laoshanroad、胡子60、路加、飞狐4505、行者无疆0615、河北赵二、陈道士的神神叨叨、扁舟湖上行、铁血丹心各位师兄! 祝光临土楼的所有师姐师妹、师兄师弟元宵节快乐! |
@二点五寸钢炮 2016-02-21 04:53:55 新年第一更,顶一顶,楼主 ----------------------------- 钢炮师兄,二更了。 今晚单位过节聚会,去溜一圈就跑,争取三更。 天很快就亮了。 |
@陕北黑脸汉子 2016-02-21 09:25:00 拿破仑的悲惨结局源于轻信小人,当前中国有这种问题吗? ----------------------------- 师兄,哪个朝代都会有这样的人吧? |
@背负青天九万里 2016-02-21 10:57:10 继续支持 ----------------------------- 谢谢九万里师兄。 元宵节快乐! |
@维克多2 2016-02-21 11:58:39 战争打的是国力,战役打的是后勤,战术靠的是领军者。 明治维新的成功,日本打败了庞大的大清帝国并赢得日俄战争;今天中国的陆军战力有了较大改观,海军则差强人意,反衬了我们改革的质量或许还不如明治维新,倒是有些洋务运动修修补补的味道。强烈不看好近期东海与倭寇的下一次海战,即使美...... ----------------------------- 维克多师兄谬赞。 俺还奢望能有一天去军事院校听节课呢。 上学的时候到军事院校看同学,门都不让进的。 |
@李劲555 2016-02-21 15:18:53 下午顶贴,给楼主拜个晚年,祝楼主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 同乐李劲师兄。 也给师兄拜个晚年,并祝元宵节快乐! |
@坦荡小马 2016-02-21 21:07:24 @青梅煮酒1970 我也很喜欢军事类的文章,我会仔细看完你写的所有章节。希望以后我也能在别人面前说说军事方面的趣事。 ----------------------------- 欢迎小马哥。 一杯茶,或一壶酒。 与师兄们谈论那些趣事,人生一大乐也! |
@路加 2016-02-22 08:35:00 青梅兄元宵节快乐! 今日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路加师兄,同乐同乐!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六人。 |
@施原 2016-02-22 09:58:07 @青梅煮酒1970 元宵节快乐 ----------------------------- 施老师,同乐同乐! |
@青梅煮酒1970 2015-07-18 23:20:47 早在甲午战争开战之前,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就曾预言,如果中日开战则中国必败,日本必胜。他曾经分别接待过日本和中国去学习的代表团,俾斯麦说:日本人到欧洲来讨论各种学术,讲究政治原理,谋求回国做根本的改造。而中国人到欧洲来只是问哪个船厂的船造得好,价钱如何,回去拿钱来买就是了。铁血宰相名不虚传,说话可谓一针见血。 在造船业务上基础并不如中国的日本,却一直坚持引进和自主研发并举之路。虽然最初走了...... ----------------------------- @河北赵二 2016-02-22 09:56:49 温故而知新,读史而鉴今 ----------------------------- 二哥威武,和俾斯麦一样言简意赅,一针见血! |
@陈道士的神神叨叨 2016-02-22 10:17:27 说起来好像武士道军国主义很厉害的样子,可从甲午战争到战败的半个世纪里,日本打赢了许多战争,占领了许多殖民地,但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一直是帝国主义国家中水平最低的。战后日本处于亡国状态,国土沦丧,武士道扔进了垃圾堆,但短短三十年便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科技发达,人民幸福,此中道理令人深思。 ----------------------------- 本家道兄,这究竟是咋回事呢? |
@扁舟湖上行 2016-02-22 11:12:12 ----------------------------- 湖上行师兄元宵节快乐! |
@施原 2016-02-05 10:48:08 ----------------------------- @坦荡小马 2016-02-22 18:13:55 这姑娘好美啊。美到心里去了 ----------------------------- 小马哥,确实好看。 |
@李拔峰 2016-02-22 19:42:18 元宵节快乐! ----------------------------- 拔峰师兄,元宵节快乐! |
(正文) 由于之前有军方的交代,松冈只能王顾左右而言他。对于松冈的闪烁其词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都略感失望。里宾特洛甫告诉松冈,他和莫洛托夫关于缔结四国同盟的努力已经失败,因为苏联的胃口太大,对于原来分给他们的波斯湾和印度地区很不满意,他们提出的巴尔干地区也正是希特勒下一步要猎取的目标。伟大的元首对同苏联签订协定从来不抱希望,也不信任斯大林。元首认为那位苏联领袖随时会撕毁任何协定对德国进行袭击。 里宾特洛甫继续说,总的说来苏德关系还是正常的,但是并不友好。两国关系将来如何演变目前难以断定。如果苏联要在欧洲采取任何敌对行动,德国就决定毫不留情地打倒它。德国已经在苏德边界集结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准备随时应付这种突然事变。苏联如果进攻日本,德国将立即对日本实施援助。希特勒本人亲自告诉松冈,美国和英国也正在拉拢苏联。如果危机一旦出现,德国将立即采取行动干掉苏联,回过头来再对付英国。德国在苏德边界陈兵百万,这个时候日本如向南挺进攻打英国的属地,谅苏联也不敢对日本进行干预。说来说去还是希望日本去进攻新加坡。 希特勒进一步说,欧洲的战争实际上已经结束,英国承认失败不过是个时间问题,轴心国当前的目标是要宜将剩勇追穷寇彻底摧毁整个大英帝国,占领新加坡对日本称霸远东大有裨益。希特勒提示松冈,“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一个国家有过如此好的机遇”。他主动向松冈提出了一项日本没有要求的保证:如果美国介入并发生冲突,德国将履行同盟义务支持日本。希特勒认为美国总统罗斯福绝对不敢冒险把舰队开进日本水域,“即使撇开德国军队比美国人优越这一事实,美国也根本不是德国的对手”。老酒不知道希特勒这句话的依据到底是什么。 希特勒对松冈隐瞒了一个天大的秘密,他没有告诉松冈德国实际上已经在准备进攻苏联。松冈到来之前的3月18日,海军司令雷德尔海军上将曾经劝希特勒向松冈透露这一行动计划,以促使日本马上去进攻新加坡。但希特勒认为日本人和意大利人都是一个德性,肯定不能做到保密。他认为松冈很可能会把这一行动计划泄露给莫斯科,作为谋取他所盼望的日苏条约的手段。希特勒深信德军能迅速击败俄军,根本无须日本的协助。为了使德国在进攻苏联时英国不会在背后捣鬼,希特勒还是希望通过日本对新加坡的进攻来牵制英国。 德国的二号人物也接见了松冈,戈林在私人别墅卡琳宫用一场盛大的宴会来招待松冈。当酷爱收藏奇珍异宝的戈林接受了松冈赠送的一幅富士山的画后,他开玩笑地对松冈说:“如果日本攻下新加坡,他就到日本去看看富士山的真貌。”松冈的回答是:“如果我是日本首相的话,我就会立即那么去做。” 面对来自德国方面的再三请求,松冈只好敷衍说自己确信美国与日本之间的战争迟早必然爆发,并赞成与其让战争来得晚些不如来得早些。他表明闪电式地夺取新加坡是重要的,并应立即着手进行,他承诺回去后立即就该问题做政府和军方的工作。说了半天还是一张空头支票。 松冈知道自己此行的主要目标是协调与苏联的关系,最好是能与对方缔结一个互不侵犯条约。从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那里他已经得知,四国联盟的大计划已告破产,德国在签订三国同盟条约之前所答应的调解日苏矛盾的承诺已经无法兑现。但是松冈还是忍不住想提一提。当他提出缔结苏日条约的问题时,里宾特洛甫就劝他不必进行了:“怎么能在这个时候签订这样一个条约?因为这或许完全不适合当前的形势。请记住,俄罗斯人是从来不白给东西的。”里宾特洛甫再次提出了要求日本进攻新加坡。他认为如果日本能够集中精力去攻打新加坡的话,这将是对轴心国共同事业的最大贡献。有了共同的胜利,日本提出的各种愿望诸如库页岛所属以及石油开采权问题“就会象熟了的果子那样落入日本的怀抱”。 这让松冈无比烦恼。其实松冈应该能听出来在里宾特洛甫的言语里已经将苏联当成了潜在的敌人,这是里宾特洛甫就德苏战争即将发生时能够作出的最露骨的暗示。甚至大岛浩也私下告诉松冈,德国和苏联可能不久就要开战,然而松冈依然是执迷不悟。 德国已经暗中下定了对苏开战的决心但没有向松冈外相明确表示,当然松冈外相也没能察觉出来。此时德国的处境很微妙,关于日苏之间条约的签订德国并没有表示反对,但指出苏联难以相信,暗示不要过分深入。松冈这次访欧并没有和德意缔结任何协定,大本营方面认为这不过是一次礼节性的访问而已。 4月5日,串完亲戚的松冈一行离开柏林再次前往莫斯科。当第二天清晨列车抵达德苏两国势力范围的交界线时,传来了德国进攻南斯拉夫的消息。听到这个消息的松冈顿时异常兴奋,他兴致勃勃地对秘书加濑说:“上天已经把日苏条约放进了我的衣兜!” 尽管早在三月间美国就根据可靠情报警告苏联政府说希特勒准备进攻他们,佐尔格也发来了类似的信息,但斯大林一直并不相信。斯大林认为,这并不是因为两国之间签订有互不侵犯条约,那不过是一张纸而已。德国在西线和英国的战斗尽管占尽优势,可远远不到胜负已定的地步。希特勒不会犯“两线作战”的兵家大忌。当松冈于4月7日回到莫斯科同莫洛托夫再次商谈互不侵犯条约时,苏联人的态度仍然是不冷不热。 期间的4月8日,松冈会见了美国驻苏联大使斯坦因哈尔特。他对美国人说,苏联人向日本提出的要求之高让人难以置信,他们要求日本在“领土方面作出重大让步”,将库页岛南部割让给俄国人。松冈告诉莫洛托夫,如果这样做的话他一定会受到国内狂风暴雨般的愤怒谴责,他既不愿也无权作出这种让步。 松冈对苏联的态度感到沮丧,可他仍不想空手而归,那是多么没面子的事情呀!于是他折衷地向莫洛托夫建议,能否签订一个范围较小的日苏中立条约,声明“两国互相友好,如果任何一方同第三国交战另一方愿保持中立”。莫洛托夫也做了让步,放弃了要求日本割让库页岛南部的要求。但又提出了新问题,要求日本让出在库页岛北部石油和煤的开采特许权。松冈同样是无法接受:这可恶的老毛子! 处境尴尬的松冈提出在4月11日休会一天。随后他去了列宁格勒,希望在此期间莫洛托夫能有所改变。但当4月12日他再次回到莫斯科时,莫洛托夫的表情使他知道谈判仍将以失败告终。松冈于是决定不再做无谓的努力于4月13日离开莫斯科,宁可空手而归也不能答应苏联的无理要求。他向东京拍发了电报,内称不但互不侵犯条约签订无望,连中立条约也已不可能。 东京闻讯是大为失望。 |
多谢丁莉师妹、tqzrd师姐以及饵块与米线 、linfuronghao、hotweld、雪花与火花、将底卒、明月1215、Siebeneagle 、李劲555、施原、hanclin 、河北赵二、静夜风扬、元来很近、shangwu2005、悠悠见南山、姚看江湖、村长他儿、yang7425、13691107352、联合王、背负青天九万里、周易取名字(在牛A和牛C之间)、芥末与微笑 、天际之雷、拉菲雨、chentao1013、翼天远、东海闲鸥众师兄顶贴! |
@雪花与火花 2016-02-22 23:04:37 俄罗斯人一向就太牛了! ----------------------------- 二花师兄,就是牛得有点过头了。 |
@将底卒 2016-02-22 23:08:09 看了很久,给辛苦的楼主问好!! ----------------------------- 师兄这一句话,师弟似乎觉得一下子就不累了。 |
@李劲555 2016-02-23 09:00:14 早上起来顶一顶 ----------------------------- 谢谢李劲师兄! |
@hanclin 2016-02-23 12:40:04 楼主发财,大。。。 ----------------------------- 哈,谢谢师兄的夸奖。 可惜没财,更没才。 |
首页 上一页[43] 本页[44] 下一页[45] 尾页[65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