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太平洋战争(前六部已出版)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太平洋战争(前六部已出版)[第47页] |
作者:青梅煮酒1970 |
首页 上一页[46] 本页[47] 下一页[48] 尾页[65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姚看江湖 2016-02-29 13:00:19 问好, ----------------------------- 跟姚师兄可谓是郎才女貌! |
@铁__血__丹__心 2015-12-05 14:26:32 有个故事,说一个中国人跟一个德国人比赛砍树,中国人扛起把斧子就出发了,而德国人却先列个清单,然后慢条斯理的按照清单上准备手套,防…… ----------------------------- @虾峙门 2016-02-27 23:22:11 老师教导我们螺栓紧几圈退两圈,到现实中十几年下来一直都是紧到底为止,一直没出问题,下次一定要改正。还有就是苏联档案解密,准备杀张作霖,只是被日本人抢先了 @自由无涯 2016-02-29 19:28:47 我是学工科的,我们学习时确实在某些工艺上是有退两圈的说法,不过我们都是严格按照工艺规范来操作。不知那些整天嘲笑我们不规范的是什么人。 ----------------------------- 无涯师兄,师弟恰恰觉得,很多事情都是因为咱们太聪明了,总想找捷径,看似事半功倍,实则事倍功半。 规范对于我们来说基本可视为无物,什么都可以变通,孰可悲也。 |
@喜欢安静看帖 2016-02-29 20:26:04 特来 ----------------------------- 师兄,咱这里可是不太安静,经常吵架哩! 不吵不热闹,您一边看着就是。 |
@背负青天九万里 2016-02-29 21:23:21 每天一顶 ----------------------------- 九万里师兄估计这会已经呼呼了。 但是还要双手合十轻轻说一声:师兄,好梦。 一定要梦见秦始皇呀! |
(正文) 1.10.3 北上?南下! 索契,一坐规模不大却风景秀丽的海滨城市,是俄罗斯位于黑海沿岸的著名旅游胜地。2014年这里曾因成功举办第22届奥林匹克冬季运动会而闻名遐迩。两年之后,这里还将成为第21届俄罗斯世界杯的赛场之一。 1941年6月22日,在索契附近黑海的一艘豪华游艇上,一个格鲁吉亚人正在悠闲地垂钓。这时秘书急匆匆地送来一封电报。看完电报之后,这个叫斯大林的小个子悻悻地收起鱼竿嘟囔到:“谁能想到会是这样的啊?” 就在这天凌晨,德国悍然撕毁两年前刚刚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三个集团军群的143个师在4000辆坦克、5000架飞机的掩护下全面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十世纪两大独裁者斯大林和希特勒终于撕破脸皮开始对掐。“全世界都将为此屏住呼吸不作评论”,——这是希特勒对这场战争的评论。的确从这一天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个炎热的下午,外务大臣松冈洋佑正在东京银座地区的“歌舞伎座”观看下午场的传统演出。这个完工于1925年的豪华剧院是日本建设成就的代表作之一,能容纳多达2700名观众。坐在松冈身旁的是一个长相英俊的中国人,他就是二十世纪中国著名汉奸汪精卫。在第一幕结束的掌声之中,松冈接到了秘书加濑递过来的纸条,上边写着关于苏德开战的确切消息。松冈马上意识到,自己精心策划的德意日苏四国联盟已彻底成为泡影。他迅速起身离开了剧院,并没有去找近卫首相而是直接进入了皇宫。松冈对天皇说:“苏德开战乃天赐良机,建议陛下马上下令实施北进作战!我们必须立即向符拉迪沃斯托克发动进攻,然后北上直取俄国腹地!” 裕仁被松冈突如其来的言论给唬得目瞪口呆。这是那个刚刚和苏联签订了合约,与斯大林勾肩搭背称兄道弟的松冈吗?前一天不是还嚷嚷着要南下进攻新加坡吗?面对天皇的疑问,松冈外相依然是大言不惭,“英雄必能因势利导,我以前同意南进,但现在北方出现了天赐良机,我们必须转向北方,履行对德国盟友的承诺”。裕仁还算有风度,没有反问松冈“那对苏联的承诺呢”?鉴于松冈从欧洲回国后多次公开发表亲德言论,他又获得了一个“希特勒听差”的绰号。连裕仁也曾经对人表示“松冈是不是被希特勒收买了”。 松冈走后,天皇随即宣召近卫文麿进宫垂询。近卫向天皇解释松冈的观点仅仅是他本人一厢情愿的想象,并不是内阁研究的意见。松冈如此冒失的举动只会导致今后他在内阁中更加孤立。 从皇宫出来后松冈找到了德国驻日大使奥特。他向奥特保证说,“对于战争日本不会按照日苏条约保持中立”,并答应竭力促成日本对苏联的战争,与德国形成东西夹击之势。这是松冈的真实想法。6月24日,松冈在会见苏联驻日大使斯梅塔宁时宣称,“对于苏德战争日本的政策尚未确定,未来的方向将主要取决于战争的责任由哪一方来负”。他又说,《三国同盟条约》仍然是日本外交政策的基础,如果《日苏中立条约》和《三国同盟条约》不能并存的话,那么《中立条约》将失效。也就是说日本随时可以履行对德国的义务进攻苏联。一席话吓得斯梅塔宁脸色煞白,两腿颤抖。 德国对苏联发起的战争,作为德国重要盟友的日本事先并没有接到德国政府的任何正式通知。4月以来,驻德大使大岛浩曾多次传回关于德苏即将开战的情报,驻欧各国陆军武官也陆续报告德国的精锐部队正在秘密向东线集中。针对这些消息,陆军参谋本部于5月15日召开会议讨论分析了可能出现的德苏战争问题。他们得出的结论和美国、苏联是一样的,那就是“德苏不会马上开战”。参谋本部认为,德国大军向东线集结很可能是一个支援外交活动的佯动而已。在这一点上老酒和参谋本部的看法是一致的,那就是德国不会做出同时对英、苏作战的蠢事,不管你到底有多牛。——两线作战自古以来即为兵家之大忌。 其实德国也不是完全没有提醒过日本。早在松冈外相访欧之时里宾特洛甫就曾对他夸口,如果苏联胆敢有所异动的话德军将在很短的时间内打垮苏联。松冈并没有理解这就是表示即将开战的暗示。松冈在5月28日还愚蠢地发给里宾特洛甫的一份电文:“鉴于目前我国周围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局势,希望德国现在尽量避免同苏联发生武装冲突”。当时里宾特洛甫的答复是:“现在德苏开战是不可避免的,但我确信如果战争爆发,德国用两三个月时间就可以结束作战。战争的最终目标仍然是英国。美英一贯对苏联深恶痛绝。如果现在去打苏联,英美就不会动手。” 6月6日,大岛大使再次发来电报,说他在6月3、4两日和希特勒、里宾特洛甫直接会谈的结果使他确信德苏一定会马上开战。这时内阁和大本营才判断德苏开战的可能性也不是绝对没有。 就在6月22日战争正式打响这一天,大岛浩立即从柏林拍来了电报,大岛说:“此次作战大概四周即告结束。这并非什么战争,而应视为德国对苏联采取的一项警察措施。”大岛对德国和希特勒的感情可以说已经到了比对他爹都亲的地步,他力主日本立即进攻俄国,这样既能让日本扩张领土,又能向他的纳粹主子表示忠心。即使后来到了德国进攻已严重受挫的11月份,大岛在11月11日还拍来如此的电文:“可以说莫斯科早就气数已尽,这样德国可能按计划在严冬到来之前给苏军以歼灭性的打击,使苏联陷于无法恢复的状态。”然而大岛祈盼的莫斯科落入德军之手的日子始终没有到来。 德国发起进攻的第二天也就是6月23日,德国驻东京记者佐尔格接到了来自莫斯科的命令:“尽快摸清日本政府对德国入侵苏联之后的立场。” 德苏开战意味着日本就有了两种截然相反的选择: 一、可以从北方苏联的沉重压力下解放出来趁机南下,占领东南亚广大的资源地区,确立自给自足的不败态势。 二、德苏开战意味着苏联东线的削弱,作为俄国人世仇的日本此时应该乘火打劫实施北进,进攻苏联远东地区,与希特勒形成东西夹击之势,把苏军打垮彻底解决北方问题。 之前面对苏德开战愈来愈明显的迹象,陆军参谋本部于6月7日就召开会议研究苏德战争一旦发生后日本所应采用的策略问题。因杉山元参谋总长和田中新一作战部长出差不在家,会议由冢田攻参谋次长主持,同时拍电报要求总长和作战部长尽快回京。 参谋本部认为,此时陆军大部分兵力正在进行对华作战,对苏作战已经没有余力。日本陆军没有能在蒙古和西伯利亚与苏军作战的重型坦克,苏联装备对日本的优势已经在之前的诺门罕战役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不光装备,仓库里就连必备的军服都没有。如果出兵西伯利亚那将需要多少防寒装备呀,一时半会也凑不齐。而对华战争是绝对不允许中途放弃的。甚至有人主张不如利用苏联无法继续援助中国的有利时机加大对重庆的压力,迫使蒋介石屈服,彻底解决中国事变。 武力南进到法属印度支那南部和泰国的方案似乎可行,因为这将主要由海军担纲,陆军只需派出少许兵力配合就行。但如继续南进就要有对英美作战的决心。鉴于海军犹豫不定的态度,暂时也没有实现的可能。最后会议形成如下一致意见:一是继续向处理中国事变的方向努力。二是对北方只作必要的准备,等到德苏战争出现有利于日本的进展譬如斯大林政权崩溃或苏联远东地区陷入混乱的时候,再行使武力解决北方问题。三是力争实现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南部,之后静观局势、待机而动。 会议上弥漫着一种对德国强烈不满的气愤。让冢田次长和大家感到愤慨的是,日本连跟美国谈个小判都向德国提出谅解,干啥事都跟他们打招呼,现在看局势苏德马上就要干起来了,德国却连个屁都没对日本放。还是次长觉悟要高一点,自己心里不高兴还要做大家的思想工作,冢田强调考虑到构成三国同盟基础的日德两国当时还有着对苏和对美英的共同利害关系,此时还不能完全废弃三国同盟,要求大家稍安勿躁忍忍再说。 |
(正文) 杉山参谋总长和田中第一部长回京后,从6月8日到10日连续召开了三天会议。作战部长田中新一少将主张采取强硬对策。他说:“如有可乘之大好时机,就应该对北方行使武力。”杉山总长和田中都倾向于解决北方的问题,说来说去还是大领导说了算。 但陆军省不同意参谋本部的意见。陆军省对武力解决北方问题态度消极,主张只有北方的形势达到“熟柿”,也就是即将瓜熟蒂落的时候才可以行使武力,就像当年参加法国战役的意大利和波兰战役的苏联一样,在对方即将倒下的时候在背后来上一刀,虽然有点卑鄙无耻但毕竟好处最大损失最少。陆军省对德苏战争的前景并不象德国领导人所说的那样乐观。他们认为苏联同样具备强大的实力,况且地域广阔回旋余地很大,俄罗斯民族具有超强的忍受力,当年拿破仑也很牛最后不就失败了吗?陆军省认为解决北方问题势必需要大规模地行使武力,为此所需的战略物资尤其是液体燃料实际上必须求之于南方。西伯利亚地区并没有日本急需的石油资源,因此断定强行解决北方问题是危险的。 6月14日,大本营陆军部提出了《适应形势演变的国防国策》并提交海军。6月20日,大本营海军部向陆军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海军的设想也是作好准备待机而动:对南方行使武力要充分做好准备,对北方的武力准备则只以现状为基础加以整顿。海军的意见是无论对北方还是南方,是否动用武力都要根据形势的变化而临机做出处置。 海军和陆军的主要分歧在于,海军是只进行准备根据形势来决定意向,陆军则是想先决定意向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 6月初驻苏大使建川美次报告说,莫斯科似乎对即将来到的战争毫无准备。6月16日,大岛大使报告“下周内德苏将开战”。对此参谋本部第五课也就是对苏情报课判断,苏联很难象德国所吹嘘的那样可以在短期内被打败,战争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可以肯定的是,参谋本部所有人都坚信德国将取得最后胜利,只是在战争持续时间长短上存在分歧。 与此同时南方的形势也在不断恶化。美国随着战时体制的强化,一面在欧洲加强对英援助,一面在远东继续推行援蒋政策。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蒋介石尚不肯屈服,现在国际形势大变,有了美英支持的蒋介石腰杆也越来越硬。虽然双方的议和谈判断断续续一直在进行,但随着重庆抗日热情的不断高涨,迫使蒋介石投降的希望已遥不可及。 南洋地区也麻烦不断。美、英、荷三国除了努力加强南方各地区的战备外,还在马尼拉、新加坡等地屡次举行军事代表联合作战会议,看来正在促进结成对日所谓的ABCD包围阵势。ABCD即美(America)、英(Britain)、中(China)、荷(Dutch)。4月21日到27日,美、英、荷三国在新加坡召开了联合会议并制定了一个联合行动方案,规定一旦任何一个与会国遭到日本攻击时将要共同采取的对策。 当时日本绝对不可缺少的法属印度支那和泰国的大米、橡胶、锡等战略物资也越来越难足额弄到。国内粮食大感不足的日本约有900万石必须依靠从法属印度支那和泰国进口。可是法属印度支那当局在5月6日提出把6月份对日出口合同量的10万吨减半到5万吨,还提出7、8月份合同量要再减少一半。日本认为这种不合作的态度可能是由于美英和法国戴高乐派以及当地华侨的策动。1940年末英国已经向泰国为新加坡订购了60万吨大米。另外,日本虽然用美元付款取得了法属印度支那橡胶年产量6万吨中的1万5千吨,但是可以预料,取得橡胶和锡、锰等其他战略物资将会越来越困难。英国甚至在5月16日作出决定,禁止从马来亚向日本出口橡胶。 粮食少了还可以紧紧裤腰带,但是支持作战的战略物资却必不可少。最让人头疼的还是石油。日荷经济谈判的进展异常艰难。相对其他地区而言,荷属东印度最不利于用兵,它的两翼分别是英国的马来亚和美国的菲律宾。虽然荷兰本土已被德国占领,但荷兰政府并没有投降,仍然作为英国的盟国在继续战斗。因此日本如对荷属东印度发动直接进攻,很可能马上就要同英国作战。美国在荷属东印度拥有大量的经济利益,对荷属东印度的进攻也势必导致与美国的作战。 难题还不止这一些。当时荷兰在荷属东印度已经部署了相当的兵力,有能力打一场阻滞战。即使最后无法阻止日本对荷属东印度的占领,也肯定会有充分的时间在来破坏贮存的石油和油井设备。那些宝贵的油田设备被放火烧掉的话一两年内都不能恢复正常生产。——这恰恰是日本军事当局最害怕的事情,这也正是日本一直希望和平解决荷属东印度问题的根本原因。此前双方的谈判已经进行了一年多。在小林一三特使迟迟不能打开局面之后,1940年12月28日前外相芳泽谦吉抵达巴达维亚(今天之雅加达)继续开展新一轮的谈判。 对于荷属东印度日本可谓是投鼠忌器,软不得又硬不得,芳泽特使也无能无力。由于背后有英美的撑腰,荷兰人几乎拒绝了日本的所有要求。荷兰人的顽固立场使芳泽感到沮丧。他报告东京说,除非日本采取果断措施否则将一事无成。荷兰人不但不给日本特殊的经济地位,也不同意向日本出售日本所要求的那些数量的石油、锡和橡胶。期间日本人甚至向荷兰人保证,绝对不把橡胶和锡转让给他们的仇人德国,荷兰人还是不松口。6月17日日荷谈判宣告破裂。在日本人眼里,荷属东印度充当了美英对日经济战略的帮凶。松冈外相对上述荷属东印度的不合作态度非常气忿,早在5月22日的会议上就提议停止同荷属东印度毫无意义的扯皮谈判。 针对北方压力骤减和南方日益恶化的严峻形势,尤其是历经半年日荷谈判的失败和各国加紧对日战备的态度,大本营陆海军部认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必须下定决心向法属印度支那南部进驻一部分兵力。 此举遭到了松冈外相的坚决反对。松冈提出,如果没有对美英作战的决心就不能着手进驻。他预言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南部将肯定引起与英、美的战争。这一策略在外交上也行不通,是对去年8月30日进驻北部时所签“松冈-亨利协定”的背弃,违背国际信义。松冈强调如果没有德国的帮忙,法国是不会轻易同意进驻的。 大本营马上反将一军,提出在进驻南部时如遭到美英阻碍则“不惜对美英一战”。其实陆海军还没有与英美作战的胆量,从内心里讲只是在与松冈赌气。近卫首相和陆海军都想当然地认为,日本不过是从北部推进到南部,又不是直接进攻新加坡和荷属东印度,不会引起美英的过度反应,更不会导致武装冲突。对此松冈外相警告说,战争随时可能打起来。退一步讲即使仗打不起来,也必然引起美英荷是对日的全面禁运。 从6月21日下午15时至晚上23时,陆海军两位军务局长武藤章和冈敬纯专程到松冈府上对外相进行了耐心的说服工作,最后松冈总算表示谅解。外相之所以同意是因为在会谈中冈敬纯少将投其所好暗示了攻占新加坡的可能性。他说:“一旦时机成熟就要挥戈北上,一旦英国本土崩溃也要在南方进攻新加坡。”这样外相才勉强同意了军部的意见。 松冈点头几个小时之后,苏德战争正式打响。 |
@铁__血__丹__心 2016-02-29 21:37:37 Mark! ----------------------------- 铁血师兄,晚上好! |
多谢hotweld、自由无涯、李劲555、冀天远、新昌仁慧、铁血丹心、天际之雷、aoget、东海闲鸥、橡树岭2016、姚看江湖、周易取名字、施原、但丁修斯特、richardlee14、悠悠见南山、喜欢安静看帖、寂寞不再、明月1215、雪花与火花、嘉陵江上的渔夫、海棠栖露、歇B、背负青天九万里、liu305286、在牛A和牛C之间、河北赵二诸位师兄! |
@自由无涯 2016-02-29 23:00:21 一个原因,人人都想别人遵守规章制度,而自己却拥有超越规章制度的特权或优越感。。。。 ----------------------------- 无涯师兄,开战前的日本也类似。 很多人都清楚打不过美国人,但是都希望别人站出来反对,缺乏担当。 |
@青梅煮酒1970 2015-07-20 23:25:37 @姚看江湖 2016-03-01 13:11:12 力挺~~ ----------------------------- 姚师兄几线作战还能抽时间来给师弟加油,真是多谢了。 |
@歇B 2016-03-01 23:13:28 今天。。。 ----------------------------- 不好意思师兄,昨天老朋友从重庆来了,吃饭唠嗑时间晚了,没写作业。 今天补上。 |
@周易取名字 2016-03-02 12:36:04 神仙的日子大概就是这样吧? ----------------------------- 她俩两边让让,牛老师坐中间才神仙! 嘿嘿。 |
@施原 2016-03-02 14:05:05 @青梅煮酒1970 春姑娘 ----------------------------- 施老师,这姑娘来海南还行。 在咱北边,还有点冷吧? |
谢谢楼上悠悠见南山、李劲、104944335、如你珍贵几位师兄顶贴! |
(正文) 早在希特勒入侵苏联前八天,丘吉尔就曾致电罗斯福总统说:“只要对所有情报加以判断就会感到德国对苏联的大举进攻已迫在眉睫。只有希特勒才是我们首先要打倒的敌人,我们要从这个原则上尽可能给苏联以鼓励和援助。”美国收到上述电报时的反应,赫尔国务卿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希特勒要进攻苏联一事,我们早在半年前就掌握了确实的证据。因此当听到德国入侵苏联时,我们丝毫不感到震惊。” 美国对日本下一步可能采取的对策进行了综合分析。他们认为日本为了配合德国的行动将积极实施北进,那样的话苏联就危在旦夕。远东司司长汉密尔顿在6月22日当天提出的一份意见书中写道:“由于德苏开战,在日本出现了南进论和北进论两种意见。不过估计南进会稍许推迟些。因为日美之间虽然尚未缔结谅解协定,但日本仍然害怕同美国打仗。日本撕毁《日苏中立条约》向北进击的可能性是很大的。”6月25日,远东司副司长亚当斯又提出一份意见书。他主张:“判断——日本觊觎着符拉迪沃斯托克,恐怕不会南进。日本的北进会推迟南进,从目前看对我们是有利的。但是从打倒轴心国这一长远目标来看,则应设法予以制止。” 美国同样很快得到了日本7月2日御前会议的内容。他们凭借的不是间谍,而是已经能够成功破译日本外交电文的“魔术”系统,详情后叙。7月8日,“魔术”破译了日本外务省于7月3日拍发给日本驻美、德、苏、意等国大使的一份定为“国家机密”的绝密电报,核心内容就是在御前会议上决定下来的《适应局势变化之帝国国策纲要》。美国立即知晓自己的判断错了,日本马上要采取的行动不是北上而是南下。 日本的策略大出美国意外。罗斯福对日本不去进攻美国新伙伴苏联的行动感到宽慰,但是也对日本甘愿冒着与英美开战的风险向南进军感到震惊。罗斯福认为,以德国势如破竹的进攻势头,斯大林很快就会被收拾掉。海军部长诺克斯也说:“希特勒可能在六个星期至两个月内就干掉苏联。”如果日本北进从东面进攻苏联的话,这个时间还会进一步缩短。苏联倘若被德国迅速击败,那么英国继而美国就必定会成为踌躇满志的希特勒发动进攻的下一个目标。在目前的情况下,与德国作战的苏联已经成了自己和英国的现实盟友。眼下当务之急就是拖住日本,避免苏联腹背受敌像法国那样很快倒下。罗斯福与丘吉尔的想法类似,但是他还不能像老丘那样上窜下蹦,他还要面对众多反战的美国民众,尚未参战的美国能做的事情也不算多。但罗斯福思索再三后还是立即出了招。 1939年苏联入侵芬兰之后,美国冻结了苏联在美国的4000万美元资金。6月24日,罗斯福立即发布命令解冻了这笔款项。不仅如此,他还下令成立一个专门负责苏联所需物资和军事装备的工作组,准备根据《租借法案》再为苏联提供5000万美金的军需品。可惜远水解不了近渴,至少目前苏联还得不到这些东西。美国和英国的支持还仅仅属于政治和道义上的,斯大林必须独立支持相当长一段时间。 7月5日,日本海军省召集了由高层人士参加的联席会议,会议由及川古志郎海军大臣主持。泽本赖雄海军次官宣布:“在7月2日的御前会议上,对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南部问题已作为一项国策决定了下来。”这一决定立即遭到了与会海军高级将领的强烈反对。 航空本部部长井上成美海军中将认为此举必然导致同英美开战,一直反对与英美作战的井上厉声责问:“空军的战备还未完成啊!对如此重大的事情这样简单地决定下来,而且事隔三天以后才宣布,为什么事先就不能征求我们海军的意见吗?作出决定那一天虽说舰政本部部长出差在外,就不能提前打个电报让他回来吗?” 舰政本部部长丰田副武海军中将以他特有的刻薄话挖苦说:“正如刚才井上君所说,舰政本部并非只是海军省的一件装饰品。不能你们一说这件事就这样决定了,我们只得随声附和:是,遵命。”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询问井上:“井上君,空军的战备工作做得如何?” 井上回答说:“航空本部正在拼命准备,但进行得并不理想。” 第二舰队司令长官古贺峰一海军中将也开始发泄不满:“象这样重大的事情连舰队司令长官的意见也不听一听就简单地决定下来,须知万一发生战争再叫舰队去应战,那是打不了胜仗的。” 古贺峰一又转向永野军令部总长:“军令部对这件事的看法到底怎么样?” 永野修身好像很轻松地把责任推了出去:“政府已经这样决定了,我能有什么办法?”听着永野这样轻描淡写不负责任的应答古贺哑然。他简直不能相信这就是海军军令部最高长官的语言。 与会者在海军大臣官邸用完午餐后便走散了。井上成美刚回到航空本部部长办公室,古贺峰一就跟了进来,长吁短叹地说:“看看永野刚才说了些什么?真不象话。永野没有真正懂得军令部的责任。”这时候山本五十六也怒气冲冲地冲了进来:“永野这个人没有一点用处!” “像是有什么好吃的糖果似的!”郁闷的山本这样说了一句。井上便拿出别人送的巧克力与大家分享。山本只咬了一口便说:“这巧克力好像并不怎么高级啊?”几个人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 相比于海军的牢骚满腹,陆军的态度就积极得多。7月7日,东条陆军大臣和杉山参谋总长入宫觐见天皇,要求批准动员80万兵力做好对苏作战的准备。裕仁尽管也责问二人,“向北部和中国派兵,又向法属印度支那分出兵力,这是八方伸手,你们还有处理中国事变的信心吗?”但天皇还是根据御前会议的决定给予了准许。一贯雷厉风行的东条从皇宫出来后立即正式下令实施所谓的“关东军特别大演习”计划。第一次动员时间定在7月13日。为了配合陆军对苏作战准备,海军也于7月5日新编了以两艘轻巡洋舰为主力的第五舰队。 按照参谋本部的作战计划,日军发动对苏进攻的兵力至少不能低于25个师团,而当时日本驻中国满洲、朝鲜的兵力仅为14个师团。因此还需要从本土调入7个师团,从中国关内调入4个师团,另外再从关内抽调6个师团作为预备队。在战略物资上,关东军当时所拥有的弹药仅可满足30个师团2到3个月的作战消耗,粮食可供16个师团两个月之需,汽油可供16个师团五个月之用,因此除了人员还必须从本土调运大批作战物资。从7月到9月,参谋本部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手段把预计参战部队和战略物资运送到满洲和朝鲜。到9月份,关东军的力量已经达到了兵力70万、马14万匹、飞机600架,比动员之前扩充了将近一倍。为了掩饰真实的意图,日军特意把这次大动员称之为“关特演”。 对北方西伯利亚地区行使武力要受季节的制约,最迟必须在9月上旬展开,在严冬季节到来之前结束预定作战。7月12日,参谋本部得到从前线发回的情报说,苏联远东军兵力西移很少,特别是在日军准备重点攻击的乌苏里江流域和黑龙江流域尚无任何移兵迹象。8月9日,参谋本部负责对苏情报的第二部第五课根据7月底的形势就德苏战争的发展情况提出了他们的判断,认为德国无法在1941年内迫使苏联投降,以后战局的发展也未必肯定对德国有利。德军所面临的很可能是和日军在中国一样的局面。第五课的分析结论是,日本北进所期待的“熟柿”状态在1941年不会到来,即使到了1942年能不能出现也是个问题。因此,德苏开战后出现在参谋本部的那种兴奋情绪已经逐渐低落下来。 在二战即将结束之前苏联出兵东北,日本曾经指责苏联无视《日苏中立条约》进攻满洲的关东军。实际上他们在1941年就考虑过类似的事情,只不过条件不成熟作案未遂而已。 既然北方不能立即采取行动,那就必须立即专注于南方。参谋本部于是做出决定:“无论苏德战场如何演变,取消1941年内解决北方问题的计划,专心致力于解决南方问题。”“关特演”就此真正变成了一场军事演习。而后在参谋本部制定的《帝国陆军作战纲要》中规定: 一、在满洲和朝鲜的十六个师团对苏严加戒备。 二、对中国继续执行既定的作战方针。 三、对南方以十一月底为期限,促进对英美作战的准备。 参谋本部的决定立即通知了陆军省,并强调这个纲要只限于通知陆军,不要通知海军和政府。如此重要的决定不通知政府说明在陆军眼里政府不过就是个摆设,而不告诉海军也说明日本陆海军的矛盾对立已经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 “1941年暂不向苏联宣战”的消息很快被佐尔格得知。斯大林在危机关头从远东抽调了11个师到西线作战,成功将德军的攻势遏制在莫斯科城下。 |
谢谢二花、毋须躲雨、悠悠见南山、背负青天九万里、李劲555、河北赵二、铁血丹心、施原、行者无疆、shangwu2005、天际之雷、小珍珠的贝壳、周易取名字、姚看江湖、东海闲鸥、驷马桥x客、第十八天2015、寂寞不再、冀天远、在牛A和牛C之间、坦荡小马、明月1215、李拔峰、胡子60、芥末与微笑各位师兄顶贴! |
@雪花与火花 2016-03-02 22:10:15 莫斯科保卫战![xyc:顶] ----------------------------- 二花师兄,可惜在这里不是主题。 苏德战场的三大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库尔斯克会战最精彩。 相对于太平洋战场来说,那就是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和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
@寂寞不再2015 4629楼 2016-03-01 20:52 支持朋友 ----------------------------- @毋须躲雨 2016-03-02 23:21:18 人生何处不相逢!兄弟。。。 ----------------------------- 看来寂寞和躲雨师兄都是老朋友了,欢迎一起来做客! |
@悠悠见南山L 4661楼 2016-03-03 07:10 顶帖支持! ----------------------------- @背负青天九万里 2016-03-03 08:26:20 对的,顶贴支持 ----------------------------- 谢谢南山和九万里师兄! 周末愉快。 |
@小珍珠的贝壳 2016-03-03 11:15:43 更新的有点慢奥,楼主加油呀 ----------------------------- 谢谢新师兄的鼓励,是有点慢,不过师弟也很努力了。 自当继续加油! |
@在牛A和牛C之间 2016-03-03 18:25:45 牛牛顶帖专用 ----------------------------- 牛老师,真是牛! |
首页 上一页[46] 本页[47] 下一页[48] 尾页[65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