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德国有赢得二战胜利的机会吗(抛开原子弹因素)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德国有赢得二战胜利的机会吗(抛开原子弹因素)[第7页] |
作者:老管反清复明a |
首页 上一页[6] 本页[7] 下一页[8] 尾页[2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德国生产长四和三秃,集中力量大规模量产,成本一下子降下来,前线德军也会有数量巨大的坦克,前线德军最喜欢的就是长四和三秃 |
德国缺乏战争理论体系在于,前方相当紧张,前线没有坦克,有限的坦克油料不足,德国本土依然是歌舞升平,民用油料十分充足,而前线德军急急可可的,他们没有坦克。两千辆坦克,对于庞大德国逆天生产能力,就跟玩一样,德军士兵真的望眼欲穿,希特勒着急上火,可是,前线还是没有足够的坦克,只要有一千辆长四和三秃,德军就能够在斯大林格勒发动猛烈攻势,就能够反败为胜。两千辆坦克,一千辆给北线列宁格勒,一千辆给南线斯大林格勒,德军就可以打垮苏军。德军没有,就失去了最佳的取胜时间,这是德军缺乏战争理论体系造成的。 |
通过苏德战争,我个人提出我的建议,我个人认为人口素质高于一切,绝不走苏联路线,人口数量上去了,质量下来了,经济就不会进步。而且,人口素质不进步,数量也上不去。中国十几亿人口,如果素质上去了,自然是优生优育,如果没有素质,就养不好娃娃,那么,每个夫妻最多一个娃,经济总量如果不够,就不会娃多,娃就会少,娃的数量取决于经济建设,经济取决于文化建设 |
如果人口素质上去了,每个夫妻都是两个娃,农村三个娃,如果素质上不去,市里最多一个娃。因为娃多了,娃长大了,也没有经济崛起的供养,没有经济总量,不能恶性循环,只能娃少,所以,毫无疑问,人口素质决定一切,提高素质,就是文化强国路线,这是苏德战争给予我们的启发 |
我辅导孩子学习就是素质教育内容,实际上,就是培养孩子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学习钻研精神,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必须具备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实际上给每一个青少年洗脑,每一个青少年就进步了,我接触孩子,一到两次,就可以改变每一个孩子的一生。我的能力很强的,这恰恰就是提高素质的方法,去引导孩子精益求精和孜孜不倦,并持之以恒。 |
我培养孩子恰恰就是培养孩子工匠精神啊,孩子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和科学的分析方法,罗辑思维方法,这就是文化建设,培养孩子任劳任怨精神和培养孩子科学思维,德国人具备的东西,我们中国人都有,中国人更加出色,中国人有更加出色的工匠精神,也就有更加出色的研发能力,中国的自主研发能力,一定建立在中国特色的工匠精神基础上,中国人必须要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就是中国文化。 |
通过研究德国,得出结论就是中国大有可为。 |
我辅导孩子学习,独具特色,与众不同,我恰恰是从孩子工匠精神入手的 |
我们中国全部的孩子,都不去追星,都踏踏实实工匠精神,那就是逆天的生产能力,工匠精神和岗位无关,他是文化,其实,恰恰就是中国文化的克己奉公精益求精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恰恰就是这种精神的实现 |
我善于从文化入手引导孩子学习,而不是从补课入手,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启发,信心大增,信心倍增。突飞猛进,孩子事实上建立了德国人那样的工匠精神,影响了孩子的一生,孩子一生都是出类拔萃的 |
我如果生在二战德国,我会在1941年八月,德国高歌猛进时候,提出具体策划,我提出首先一定要攻克基辅和列宁格勒,在南北两翼取得突破,而不在中央莫斯科突破,为什么呢,我会为德军统帅部进行解释,我提出的就是吸取拿破仑大军1812年教训,如果贸然中路突破南北两翼不肃清,则深入苏联腹地,风险太大,伤亡太大,得不偿失的。为此,必须要彻底肃清莫斯科南北两翼,要在北方和南方取得突破,为此,就必须要夺取基辅和列宁格勒,于是,这就进一步的推导出德军战略思想,这个战略思想就是反对古德里安德单刀直入,直取莫斯科思想,而反其道行之,要在莫斯科钓鱼,将苏军主力吸引在莫斯科,然后,在列宁格勒和基辅发动攻势,最后形成圆形包围圈,最后封闭圆形包围圈,莫斯科就是圆心。 战略思想形成以后,就要调动坦克部队了,当时,中央集团军群有两个坦克集团军,进展迅速,而南方集团军群被阻于基辅方向,中央集团军群的第二第三坦克集团军正好从侧后方包抄基辅,取得基辅会战胜利,在北方,不抽调第四坦克集团军攻打莫斯科,反而增加装甲师,一定要攻取列宁格勒。这样就是要迫使苏联为了保卫莫斯科,云集全部兵力,最终,会被德军合围歼灭的。 我要是二战德国人,会提出以上建议也会被采纳因为希特勒事实上就是主张先夺取基辅,不顾陆军将军反对制订了夺取基辅作战计划,取得了成功 |
@老管反清复明a 2021-11-15 10:24:16 德国二战实力非常强,他是我们的敌人,但我想揭露这段历史,我们的敌人实力非常强,美国不是他的对手,所以,我们需要研究他 ————————————————— @ty_weilin283 613楼 2021-12-03 14:26:00 我建议你最好研究美国,同时几条战线开打,都赢了 ————————————————— 建议你不要主观了,我才能回到你的问题,如果一味地主观。那就没法回答了 |
@bwangel 612楼 2021-12-03 11:34:00 德国肯定赢不了,往西被英国封锁了海上,往东掉进苏联2千万多平方公里的泥潭。拿什么赢? 欧洲的战略资源基本上都在苏联。 ————————————————— 二战德国是一个奇迹,不存在你所说的肯定 |
@bwangel 612楼 2021-12-03 11:34:00 德国肯定赢不了,往西被英国封锁了海上,往东掉进苏联2千万多平方公里的泥潭。拿什么赢? 欧洲的战略资源基本上都在苏联。 ————————————————— 德国1941年高歌猛进,很快就不行了,1945年被打的这么惨,肯定这里面有问题。就是说,德国1944已经是总体战了,德国在1944真的拼命了,但是,德国在1941和1942没有拼命,1941和1942才是取胜良机,如果不能速胜苏联,1943年美国介入,才是两线作战,德国被耗死,1944大轰炸摧毁了德国工业,德国才会有1945年战败,没有装备和油料,没有制空权,德军再勇敢,也是白搭了。说明,德国总体战时间太短,也缺乏明确战略战术,没有完备的战争理念。 |
德国真正两线作战就是1943年,德国资源用于对苏联作战,和苏联打成消耗战,德国就无法应对美国,德国一次只能对付一个敌人,这就是我如果是二战德国人,对德国的策划。一次性只能对付一个敌人。必须要在美国正式介入之前,结束对苏联作战。彻底的击溃苏联,而实际上,德国对苏联有巨大优势,举世皆知,而德国综合国力和苏联不相上下,德国的工业能力是强于苏联的,德国的制造业,钢铁产量不比苏联差,德国就是差在石油。德国的技术能力和作战优势,十倍于苏联,至少是十倍于苏联,尤其是德国的精锐部队,第六集团军,第九集集团军,第十一集团军,第十七集团军都是德国精锐部队,包括德国北方集团军群的第十六,第十八集团军,德国集团军的战斗力非常强悍,一个德国兵最少顶十个苏联兵,在苏联广阔的土地上,德国和以前不一样了,需要更多的坦克和苏联作战,如果德军具备足够的坦克和油料,完全是可以摧毁苏联军队的。 所以,这就是对苏联作战思路,必须要速战速决,必须要以一比十五左右的交换比,就必须要增大军队力量,不能打成消耗战,首先就是要增大坦克,苏联如此广阔的土地上,德军需要足够的坦克,大约五千辆坦克,这就需要德军实现总体战,并取缔复杂的德国坦克生产,坦克量产,生产长四和三秃,这样,以决战的压倒性优势,是完全可以摧毁苏联的,然后,德国庞大的生产能力被充分激发出来,摧毁美国跟玩一样,德国战争机器才会真正开动起来,基于以上分析认识,我才能提出对德国的全方位策划。并彻底的反对攻打莫斯科,要想赢得苏德战争胜利,必须要在莫斯科钓鱼,将苏联主力吸引在莫斯科,而德军主力就在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并夺取高加索油田,最后形成圆形攻击圈,莫斯科就是圆心,最后完全封闭整个圆,轻而易举摧枯拉朽的围歼六百万苏联军队,并顺利的夺取了高加索全部油田,卡断了苏联的石油供应,可以卡断苏联90%以上石油供应,苏联人口也都是德国占领区,苏联只能坐以待毙了。这样,德国战争机器被激发出来,生产出大量的战斗机,轰炸机,包括美国人没有的喷气战斗机和潜艇,将彻底摧毁美国对英国运输,并用高加索油田的原油,火烧英国,我是基于此细腻研究基础上,对德国进行了周密完备的策划,并反复推敲,一切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
我的主要研究特点就是深思熟虑,反复研究,如醉如痴的进行研究,其实,我是中国人,德国得势,中国真的受到影响非常大一个中国爱国主义者反对德国。但是,二战德国如此重大研究项目,我不得不研究啊,我反复推敲,甚至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一定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反复论证,因为我必须要为自己的论证负责任。 |
二战德国的研究还没有结束,我还在研究,还在反复推敲,反复论证,我对历史研究就是如此,反复论证,爱不释手,我确实是一个卓有成效的优秀研究员,包括我对经济建设的研究,都是非常细腻的,我都是负责任的,反复论证的,我就是一个研究员。 |
从学术角度研究二战德国,对我们今天的伟大复兴有巨大意义,很显然,我完全摧毁了美国人关于二战的研究,也摧毁了美国关于经济建设研究,也摧毁了美国关于中国的历史认识,当然,我并不反对美国,我还有亲美情节呢,我善于不参杂其他因素,踏踏实实从学术入手,收获就很多了 |
研究都是触类旁通的而不是单一研究在研究中,都进步了 |
每当我研究二战德国,就会对我其他研究有启发的,我就触类旁通了 |
所以,二战研究并不是一般人想的如此简单。也不是美国人想的这么单纯,美国人在二战研究领域,他们属于空白,二战研究是美国项目,美国人是空白的,中国国防大学马骏等人照本宣科,按照美国人思路分析,并没有创新。而我是全方位的创新了 |
美国人最引以自豪的就是二战,在二战中和德国斗法,然而,美国人并不懂二战,二战对于美国属于空白点,美国人属于一片茫然,关于二战研究,美国人不是我对手,美军败于我手啊。 |
二战德国是不好的东西,是人民公敌,全世界都在对德国作战,而我们今天研究二战德国,意思就是以美国为假想敌,研究破解美国方法,道理一样的,美军败于我手啊,其实,美军是可以攻破的,学术角度德国就不是人民公敌,从事实角度,德国是人民公敌,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二战德国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的,向昔日的敌人学习,这是增强自身综合国力最好的方法,每一个有良知的,理性的中国人都反对二战德国,我也一样的,我的思维非常正常,我反对德国,并不影响我打败美国的学术研究,美国也很强,要研究如何打败美国 |
我的学术研究是以美国为假想敌进行的学术研究,学术研究并不意味着我反感美国,相反,我很喜欢美国,喜欢这片我热爱的土地啊,但在学术上,我的研究是如何打败美国的学术研究。 |
@wlj93036 634楼 2021-12-04 22:15:00 纳粹希特勒还不如日本,美军还没踏上日本本土,日本就跪了,而德国一定要每寸国土被攻占变废墟才服输,一个更机械呆板狠劲的民族 ————————————————— 日本综合实力大约为德国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之间,双方综合国力没有可比性,日本投降和原子弹有密切关系,也打不动了 |
攻打莫斯科,两翼怎么办,没有两翼,后勤会被截断,重蹈拿破仑大军失败路线,为此。首先巩固两翼 |
还想进入苏联,都是天方夜谭,无稽之谈,当时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如果没有现代化装备,如何运输机动,当时东北是平原,攻入苏联需要机械化部队,显然,中国不如苏联机械化程度高,所以,攻入苏联不可能,没有车辆装备是不行的。两条腿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特点 |
我认为可以这样策划,我们探讨二战,就是站在德国立场上,探究是不是能够起死回生。 我的思路就是总体战,要在美国参战之前击溃苏联,避免两线作战,两线作战必败无疑。在总体战略上,就是钓鱼进攻战略,毫无疑问,钓鱼地点就在莫斯科,而很显然,就是要加强南北两翼力量,这是明摆着的。北线坦克部队不抽调到莫斯科方向,南线第二第三装甲军团,并不调回中路,这样德军在基辅战役过后有压倒性优势,得以一鼓作气,拿下罗斯托夫,打开通往高加索的大门。然后,顺利夺取斯大林格勒,这是1941年时候,然后,以别动队,突击队和空降兵,滑翔机攻克油田,别动队就是奇袭部队,突击队就是快速部队,系轻型坦克为主,二号坦克可以排上用场,重要发挥伞兵和滑翔机部队作用。1941年苏联很惨,高加索在1941年冬季时候没有兵力守卫,兵力都派到前线当炮灰了。 |
在1941年冬季,攻克没有设防的高加索油田,为此,第二第三坦克集团军在基辅战役之后,调回莫斯科方向,而是继续在南线摧枯拉朽,将横扫苏联南方,直接攻克罗斯托夫,打开高加索油田的大门,然后,攻克斯大林格勒,那些都是苏联没有设防的城市,苏联已经快要油尽灯枯了,攻克没有设防的高加索易如反掌,冬季作战,德国士兵配备御寒物资,坦克装进防冻液,以强大的南线力量,一举成功,空降兵和滑翔机部队,夺取高加索油田,快速部队乘胜前进,攻克没有设防的苏联高加索油田,在1941年和1942年交接时候,锁定胜局,前提是战略思想,钓鱼战略思想,在莫斯科钓鱼,从而将德国后备军保留下来,夺取了高加索油田,攻克了列宁格勒,形成苏联保卫莫斯科的圆形防线,最终,封闭整个圆,围歼包围圈内全部苏军。前提要有战略思想,一定要走足够的石油储备 |
为了石油储备就必须要首先攻克高加索油田,油田是二战德国的生命线 |
所以,如果我是二战德国人,我是有总策划能力的,我的具体策划就是让中央集团军群在莫斯科钓鱼,斯大林是一定上钩的,苏联在南方基辅战役以后,南方崩溃了,德国如果不把坦克部队主力调往莫斯科方向,则苏联南方直接糜烂,直接攻克罗斯托夫和斯大林格勒,冬季就会以雄厚的兵力,轻而易举夺取高加索,切断苏联石油供应,则完全满足对苏联作战需要,精锐部队都得以保留下来了。充分的石油和总体战产生的德国装甲力量,足以保证形成圆形防线,最终。轻而易举的全歼莫斯科六百万守军,而德国几乎没有伤亡,这就是我如果是二战德国人,为德国进行的策划。 |
我如果是二战德国人,将在1941年7月16日斯摩棱斯克战役之后,为德国最高统帅部提出钓鱼战略,就是要在莫斯科钓鱼,苏联人很愚昧,中计是毫无疑问的,我进一步提出,广阔的苏联战场,一定要给充足的坦克列宁格勒前线增加三百辆坦克。中路如果有条件,也要增加坦克数量。从后备军中调齐。当时苏联军队不是在莫斯科纵深梯次配置,而是重兵集中在前,可以成势围歼维亚济马附近六十多万苏军。然后,就实现钓鱼了,斯大林更加害怕,生怕莫斯科有失 |
德国的实际情况是,将南线基辅战役后大胜的德国装甲部队调往莫斯科方向,导致南线失去攻击力,不能够对高加索发动攻势,那个时候,高加索属于没有设防状态的。北线由于第四装甲集群调往莫斯科方向,导致列宁格勒久攻不下,中路莫斯科方向,德军直接损失五十万,间接损失不少于百万,德军损失惨重,损失的都是百战精锐,而且,无法补充,这就是我如果是二战德国人,就会在1941年7月16日斯摩棱斯克结束之后,就开始为德国策划了,研究许久,进行了策划 |
今天困了 |
德国人在莫斯科城下损失巨大,直接兵力损失五十万,间接兵力还要多。德国兵力得不到补充,是后来失败的原因 |
昨天我没休息好,没恢复过来,有点累 |
昨天应该早点睡就好了,今天还是累的,没缓过来 |
昨天读书大脑缺氧了,应该洗个热水澡就好了 |
昨天我应该出去运动,不该开车去北辰,应该就在津南,出去运动一个小时,可以睡好,我缺氧时候,需要有氧运动。并洗个热水澡清醒大脑 |
我当时对德国策划思路在于,在南线基辅战役取得大胜之后,将坦克部队主力并不调回莫斯科方向,而是继续进攻,那时候,苏联西南方面军已经全部在基辅战役中报销了,德军将轻而易举的攻克罗斯托夫,打开高加索油田的大门,然后,攻克没有设防的斯大林格勒,并对苏联没有设防的高加索油田展开特种作战。 由于苏联还来不来在高加索设防,德军推进太快,德军占领斯大林格勒,就基本上切断了苏联对高加索援助的补给线,高加索产油区没有足够的部队守卫的,陆地上德国以别动队,突击队,空中以伞兵部队和滑翔机部队攻克这些油田,也就是说,莫斯科战役,德军是以大兵团作战进行的,而攻克高加索油田,要使用特种作战,因为高加索油田苏联军队人数很少,军队都去基辅前线,被歼灭了。 特种别动队就是伪装成为苏军,进入油田,事实上,德军就是这样夺取油田的。突击队就是特种部队,有轻型坦克装甲车摩托车卡车组成,因为攻克高加索油田的关键在于速度快,冬季作战,优先供应突击队,就类似于杨子荣智取威虎山那样的突击队,而不是大兵团作战,德国在苏联冬季吃亏在于,冬季进行了大规模的莫斯科战役,而不是不打莫斯科,在基辅战役大胜后,迅速前进,针对高加索油田的突击作战。德国出动滑翔机和伞兵部队,足以攻克没有设防的苏联高加索油田。 |
1941年德军攻克斯摩棱斯克,取得大胜之后,就开始对德国最高统帅部提交策划方案了,就要充分调动中央集团军群的坦克,攻打基辅。就会将基辅战役提前一个月进行,大约八月底,完全攻克基辅,苏联军队连撤退都来不及。然后,不把古德里安装甲部队调回中路莫斯科方向,这是策划的核心,第二,第三,第一,三个坦克集群合力继续进攻,那时候,基辅战役大胜之后,苏联在南方没有人,一举攻克罗斯托夫,打开高加索大门。然后,一鼓作气,攻克斯大林格勒,这个时候作战是大兵团作战然后攻克高加索油田,进行特种作战,能够顺利的夺取油田,德国能够承受冬季特种作战。而夺取斯大林格勒,是由于基辅战役提前了一个月,德军有两个月时间呢,一鼓作气,拿下了罗斯托夫,然后,扫荡了苏联在南方残余部队,拿下了斯大林格勒,冬季来临,德军进入修整,并出动特种兵,夺取高加索油田。 在北线列宁格勒,增援坦克军和步兵,轻而易举粉碎苏联人在列宁格勒抵抗,占领列宁格勒。在中路莫斯科方向,我提出采取假进攻,真钓鱼,以增强的坦克军采取两翼合围方式,围歼苏联维亚济马方面军,坦克军两翼合围,围歼六十多万苏军,然后实施钓鱼作战计划,要在维亚济马钓鱼,维亚济马就是高悬在莫斯科头顶的利剑,严重刺激了斯大林,苏联会不顾损失,强攻维亚济马,这时候,德军针对性转入防御,构建纵深梯次配置。以火炮和重机枪构筑第一道防线。在苏联人如同潮水般的冲锋下,德军的重机枪喷吐火舌,德军MG重机枪射速很高,一挺重机枪可以消灭一万名盲目冲锋,喊着乌拉的苏联士兵,并配合火炮,大量杀伤苏联士兵。然后,部队和装备退至第二道防线。吸引苏联士兵来攻打,在给苏联士兵重大杀伤后,继续退往第三道防线,这就是纵深梯次配置的钓鱼,苏联军队通过巨大无比伤亡,锲入德军防线,越来月深入,而德军防线弹性十足,德军装甲部队作为机动兵团,运动到两翼,德国防线如同四方形,苏联人从中间深入,进到了正方形中心,而此时德军运动到四方形两个角,包围了深入的苏军,切断苏军补给站,围歼了没有后勤补给的苏军,这就是我的策划 |
这个在1941年七月中旬对德军的策划在于,基辅战役可以提前一个月结束,德军就可以平推到斯大林格勒,德军几乎没啥损失,在高加索进行小范围特种作战。而不是大兵团作战因为那时候,苏联在高加索没有准备好。在中路莫斯科就是钓鱼,钓鱼就是以守为攻,表面上,德军防御,其实,是货真价实的进攻,摧毁了苏联的后备力量,在北线列宁格勒,摧毁苏联北方集团,所需要增强的兵力有限,德国能够负担,这样。就可以保留在莫斯科战役中损失的五十万精锐德军,后期和苏军拼消耗,德军损失高达百万,这一百多万精锐德军保留下来,德军1942面增援了一百多万,都加起来,德军只要不拼消耗,兵力足够,然后,增援坦克,高加索这时候就可以出油了,苏联被迫形成圆形防线保卫莫斯科,因为钓鱼进攻的核心是建立在苏联人中计。不会放弃莫斯科的基础上,事实上,苏联不会放弃莫斯科,就形成圆形防御圈,苏联这个防御圈跟纸糊的一样,德军坦克军一个冲锋,就可以摧毁这个防线,包围莫斯科,最终,莫斯科补给断绝,就可以围歼六百万苏军了,这就是钓鱼进攻作战计划 |
钓鱼进攻作战计划的核心就是莫斯科,对莫斯科采取钓鱼,利用苏联人弱点,将苏联军队吸引到莫斯科,并利用磁性战术重大杀伤苏军,于是,其他方向经过增援的德军轻易得手,夺取斯大林格勒高加索油田和列宁格勒,形成保卫莫斯科的圆形防线,苏联人多,但是,油料供应被卡断,苏联崩溃,圆形防线跟纸糊的一样,德军想什么时侯打穿,就啥时候打穿,德国保留了三百万武装的力量加上以前的士兵,也是五六百万人,轻而易举打穿保卫莫斯科的防线,德军从后面封闭圆形,保卫莫斯科的几百万苏军和莫斯科都陷落了,只有这样,德国才是根本性胜利,前提是苏联不放弃莫斯科,德国实现在莫斯科钓鱼,而苏联人一定是中计的,对苏联战争就会很快结束。 |
苏德战争是1941年6月22日爆发,而我对德国最高统帅部提出的作战方案是1941年7月15日左右,整个计划的核心就是围绕莫斯科展开,我会在分析报告中断定苏联不会放弃莫斯科,这样,德军就要在莫斯科钓鱼,歼灭苏军,采取磁性战术,吸引苏联进攻,以重机枪和火炮射杀没有作战经验的苏联年轻士兵,然后,退至下一道防线,让苏联得到,从而引诱苏联进攻,最后包围全歼进攻的苏军全部部队,这样,全歼苏军,其他方向,德国就能够夺取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并以特种作战夺取高加索,这样,苏联油料供应被卡断,在圆形防御内,插翅难飞,德国坦克轻而易举洞穿圆形防线,最终全歼苏军,初步结束对苏联作战,空军就可以火烧英国,以高加索原油轰炸英国。而溃退的苏联,也会被德国蚕食,最终丧失战斗力,自行瓦解了。 一切设计的前提都是围绕莫斯科展开的,我断定斯大林不会放弃莫斯科,这样,其他策划方案并不需要,如果斯大林放弃莫斯科,德国将无法在短期内取胜如果斯大林不放弃莫斯科,则不仅德国轻松取胜,而且还可以轻松取胜英国美国,我断定斯大林不敢放弃莫斯科,所以,就提供这一套作战计划,其他的作战计划没有必要提供了 |
我擅长策划,如果我是二战德国人,会在苏德战争爆发后,连续一个月都没睡好觉,赶在1941年7月15日前,提供我的策划,策划的核心就是斯大林不会放弃莫斯科 |
斯大林不放弃莫斯科,整个苏德战争策划就很简单了,如果斯大林放弃莫斯科,不围绕莫斯科展开,那苏德战争就复杂了,事实上,苏德战争简单化了,因为斯大林是不会放弃莫斯科的,在莫斯科钓鱼是可以实现的 |
整个策划的核心围绕莫斯科展开的,断定苏联一定不会放弃莫斯科,于是,采取战略,德国就可以大量杀死苏联士兵,德国却没有损失,节约了一百五十万士兵,加上1942年增援的150万士兵,德国五六百万一线部队,足够使用,在武器生产上,三班生产,流水线生产长四和三秃,成本大幅度降低,德军坦克数量增加五六倍以上,得到高加索油田的油料供应,德军最终封闭合围圈,切断莫斯科补给,以石油轰炸伦敦和莫斯科,最终赢得战争胜利,对苏联莫斯科攻克后,可以以特种部队作战,以轰炸机为先导,摧毁苏联工业和城市,然后,几十万德国大军乘坐坦克摩托车卡车就可以在行进中占领苏联城市,苏联战败,会举手投降的。 |
我昨天没休息好,特别累,但我有浓厚的兴趣,就写出来了,今天写的不好 |
当时苏德战争是1941.6.22开始的,如果我是二战德国人,就会认为,如果贸然进攻苏联首都莫斯科,不顾两翼,就会遭到拿破仑大军一样的下场,为此,必须首先肃清两翼,两翼就是列宁格勒和基辅,列宁格勒在于从北方攻击莫斯科,乌克兰的基辅是粮仓,夺取基辅对德国意义重大,进一步轻而易举的攻克罗斯托夫,打开高加索大门,这样,攻克基辅就是高加索战役的前哨战尽可能多的将苏联西南方面军牵制在基辅,予以合围歼灭,这一点,斯大林为德国做到了。然后,直取罗斯托夫和斯大林格勒,增援的坦克不调回中央莫斯科方向,可以轻而易举的夺取斯大林格勒,切断苏联对高加索油田的联系,和切断苏联的石油供应,高加索油田可以通过特种作战配合地面正规坦克兵团作战,全取高加索油田。于是,就可以在北方对莫斯科合围,中部钓鱼南方从斯大林格勒出击,包抄莫斯科后路,因为整个冬季作战德国没有损失,而苏联血流成河,全线崩溃,于是,就可以在1942年五六月份,封闭莫斯科圆形包围圈,合围苏联莫斯科六百万军队。 与此同时,经过总体战的德国装备大增,就可以对英国进行石油轰炸,火烧伦敦了 |
因为同等吨位下,石油强于炸药,一次性几万吨石油倾泻下来,集中在一个地区投放,那就是原子弹效果了,比凝固汽油弹厉害多了,因为凝固汽油弹成本太大,而直接投放石油,成本低,做的到。对伦敦的轰炸一昼夜间能够达到五万吨,投放同一个区,氧气都已经没有了就是原子弹效果了1。火舌到处游动,寻找氧气燃烧,没有氧气,导致所有地下室防空洞都被燃烧了,汽油要寻找氧气,周围氧气已经没有了 |
德国的生产能力,5000架没问题,一架25吨,则一次性能够在伦敦市中心投放12万吨原油,三个原子弹的力量,摧毁了英国伦敦了 |
所以,苏德战场决定二战,苏德战场就是围绕莫斯科展开的,而为了夺取莫斯科,就要在莫斯科钓鱼,先夺取基辅,罗斯托夫,斯大林格勒,北线夺取列宁格勒,南线冬季作战夺取高加索油田,那时候,苏联高加索没有防御力量,德国正好以特种部队夺取,这些战略要地得到,保留住精锐的德军不受损失,第二年在莫斯科打成圆形攻击圈,最终封闭合围圈,全歼六百万苏联乌合之众,然后轰炸英国,德国会在1942年取胜,获得整个欧洲的控制权,这是我对德国的策划,策划要在1941年7月15日之前完成,攻打基辅就可以顺利很多的 |
我们通过这张表可以看到,美国是产油大国,整个西欧除了罗马尼亚之外,没有石油,英国荷兰都是殖民地产油,油料欧洲油料只有苏联和罗马尼亚是本地产,英国荷兰本土不产油的。 二战德国煤炭资源非常丰富的,德国从煤炭中采取提炼手段,每年有五百万吨,德国的坦克就是靠着煤制油,罗马尼亚油田直接出产高质量的原油,每年最少五百万吨,1944年大轰炸,罗马尼亚油田才崩溃了,二战中,德国石油来源主要是罗马尼亚和自身煤制油,罗马尼亚必不可少的。所以,如果德国压制民用用油,凭罗马尼亚油田和德国自己的煤制油,德国军队够用的,德国极度缺乏石油,压缩民用油,是德国必由之路,德国不实行总体战,不压缩民用油料,导致了前线德国装甲部队缺油,实际上,德国加罗马尼亚油田就可以足够供应德军使用。 德国的关键就在苏联高加索油田,产量很大,每年最少三千万吨,每天十吨,如果按照我的计划,攻克高加索,完整夺取油田,多出来这部分,就可以对英国进行石油轰炸了,德国运输机大队,一次性可以投放二十万吨原油,可以起到原子弹效果,比原子弹厉害,一次性就可以摧毁伦敦。 大轰炸1942年进行。那时候美国还没有完全参战,只要是德国进行石油管制,德国军队石油够用的,罗马尼亚和德国煤制油足够德军使用苏联油田的产油用于轰炸军队,每年三千万吨,对于二战德国是惊人的数字,卡断苏联石油供应,苏联插翅难飞了 |
德国的关键在于没有实行总体战,总体战就是要压缩民用油料,油料用于军队,而且,对于占领区油料也没有控制,民用油料供应充足,正常供应德军就供应不足了 |
评论 ty_144520502:德国有美国的培训生产能力,虽然不及美国,但是,也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能力,德国实力也很强,而且,德制武器和质量好于美国,美国路途遥远,如果没有英国作为落脚点,美国没有机会。过几年之后,整合了整个欧洲资源的德国生产能力不比美国差,而质量好于美国 |
评论 ty_144520502:你说的没错,一点都没错,但你不了解德国,德国属于超级增长期,德国潜能发挥出来,十倍于实际的德国,1944年大轰炸时候德国各项产量都还增加,军队也不是迅速崩溃,可见,二战德国实力有多强。 实际上德国工业如果开足马力,从煤中提取煤制油会导致德国不缺油,德国各项指标都能翻翻,只是德国没有抓住机会,没有总体战,实际上,如果德国如同美国那样总体战,德国并不比美国差多少,德国会迅速发展起来 |
评论 ty_144520502:二战德国属于新生的八九点钟太阳,朝气蓬勃,德军统帅部不实行总体战,德国各项指标都没有发挥出来,如果发挥出来,1942就可以横扫苏联和英国。那时候,美国在欧洲没有基地登录啊 |
重要的是德国发展煤制油,都会一千万吨以上,足够军队使用和民用使用,德国工业能力都要乘以2或者乘以3,解决了油料,德国还是巨无霸,德国煤炭资源丰富 |
二战德国工业能力,和美国比肩,实力强大,后劲十足,德国不发展,导致了不能迅速战胜英国和苏联 |
@wlj93036 633楼 2021-12-04 22:06:00 要研究的是为什么1942年或至少1944年德国不能取得对苏战争的胜利及胜利无望面临毁灭下,纳粹希特勒为什么不马上向苏联下跪,向世界下跪,从苏撤军,向西和解,这样可将国家人民损失降到最低,也许自己可逃一死,就算自裁也是对国家的奉献 ————————————————— 因为德国的实力太强了,如果不毁灭德国,全世界都要遭殃,包括中国也遭殃,所以,全世界都要毁灭德国,毁灭德国符合中国利益,德国是人民公敌,因为他的实力太强了 |
德国煤炭资源非常丰富,德国在受到大轰炸时候煤制油产量也没有降低多少,如果开始时候,德国加大生产力度,生产更多的煤制油,德国会从根本上改变被动局面,这就要德国实现总体战 |
@ty_平587 684楼 2021-12-08 19:06:00 楼主太小看俄罗斯人了,俄罗斯能扛住开战时550万人的暴揍不崩溃,他广袤的土地,你几倍的人口,和你相当的工业能力,多你几倍的资源,坚强的意志,就是你暂时占领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俄罗斯把工厂搬到乌拉山脉以东,和你打消耗战你还是死 ————————————————— 你说的确实对,我小瞧俄罗斯人了,我确实瞧不上俄罗斯人。我的思路,如果欧洲部分被截断,则石油人口都被截断了,苏联亚洲部分人口,已经掏空了,苏联没有人口了,仗怎么打,后期,苏联不断解放领土,获得兵员,苏联亚洲部分兵员已经枯竭了。 |
@无水流觞 686楼 2021-12-08 23:16:00 就算占领摩尔曼斯克,日本掐断西伯利亚铁路,最多也就二成胜算,八成最后是对耗的局面,只要开战怎么打都是输,不是一两个高明的作战计划能改变的 ————————————————— 当时苏联的一个一个严重缺陷是西伯利亚油田没有发现和开采,今天的高加索油田只占苏联油田很小比重,而在二战,南高加索巴库油田占90%以上,如果夺取高加索将切断苏联石油供应,没有石油,苏联坦克无法开动,还有一个就是人口损失,苏联亚洲部分本来人少,人口已经耗尽了,所以,如果整体包围歼灭苏军之后,德用二三百万军队就可以和苏联对峙,最后,耗尽苏联最后的潜能,而德国总体战,石油轰炸伦敦之后,越战越勇,占领英国,德国不缺乏人力资源,德国前期人力损失不大,德国缺乏石油和装备,把这个补充起来,德国立于不败之地。 |
如果德国在苏联欧洲战场取胜。夺取了高加索油田,苏联会被截断石油供应,最终,会被耗死的。 |
石油供应对苏联同样重要的,只不过由于苏联石油供应一直充裕,没有显现出来,如果高加索石油供应被卡断,苏联石油危机立刻显现出来,因为那时候,西伯利亚油田没有开发,在西伯利亚,苏联没有石油 |
二战苏联我看了网上,有的人说,苏联死亡两千多万,加上平民死亡一千多万,说苏联最少死亡三千多万,全国男子除了当兵的,已经没有人了,6000万男性15到40之间死亡一半多,说苏联损失惨重。我个人同意网上观点,苏联政府也公布了巨大的伤亡数字,我感觉实际数字要比苏联政府公布的数字大的多,苏联那种打法伤亡是很大的,毫无疑问的。所以,我认为,苏联的人口损失是苏联最大损失,如果不能迅速击败德国,耗不起的是苏联,德国人口损失能够承受,德国的问题是后期的大轰炸摧毁了德国工业,德国士兵没有足够的坦克和飞机,导致了德军的大溃败 |
德国失败于思想受到束缚,德国人思想,不能影响到平民生活,实际上,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
@无水流觞 690楼 2021-12-09 08:26:00 苏联无法生产航空汽油,这部分靠的是欧美援助,在大量使用美国卡车之前苏联包括喀秋莎在内的重炮火箭炮都是靠骡马拉的,高加索的石油对德国重要,对苏联反攻的时候重要,相持的时候石油对苏联没你想象中的那么重要,斯大林格勒的时候也没高加索石油,打赢了 建议楼主深入了解下军事对抗之下一些深层次的因素,曼施坦因回忆录证明了德国根本没能力占领高加索油田同时维持几百里山路的后勤,别想当然纸上谈兵,有什么意义? ... ————————————————— 高加索石油对德国非常重要,对后期大反攻的苏联更加重要,高加索有山间公路的,德国装甲师就到达过油田附近,德国一支伪装成为苏军的八十多人的别动队就到达过,做卡车去的。所以,高加索油田是可以攻克的,德国别动队就到达过油田,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失败,导致了高加索作战的失败 |
我的观点是困难也要去做,德国本身石油困难,既然打了苏联,高加索油田就在眼前,德国装甲部队已经到达油田,拼劲最后的力量,实行总体战,也要攻克油田,油田对苏联对德国都是决定性的东西,必须要攻克的 |
@无水流觞 690楼 2021-12-09 08:26:00 苏联无法生产航空汽油,这部分靠的是欧美援助,在大量使用美国卡车之前苏联包括喀秋莎在内的重炮火箭炮都是靠骡马拉的,高加索的石油对德国重要,对苏联反攻的时候重要,相持的时候石油对苏联没你想象中的那么重要,斯大林格勒的时候也没高加索石油,打赢了 建议楼主深入了解下军事对抗之下一些深层次的因素,曼施坦因回忆录证明了德国根本没能力占领高加索油田同时维持几百里山路的后勤,别想当然纸上谈兵,有什么意义? ... ————————————————— 如同德国占领北欧各国一样,挪威丹麦荷兰等国一样,德国也有能力占领高加索,尤其是北高加索油田,德军装甲部队已经到达了。德军有实力占领整个高加索油田,德国炼油工业就可以搬迁到高加索一部分,足够苏联前线德军使用。还有结余,德国开动总体战机器,生产出足够多的武器,苏联英国不是对手,和美国呈现各有千秋两分之势,德美对峙。 |
因为1941年,苏联在高加索没有设防,德国失败在于思想失败,将装甲部队调往莫斯科莫斯科导致德军精锐部队50 万损失这是直接损失。间接损失不下一百万,导致无法在南方取得优势,本来基辅战役后,苏联西南方面军已经团灭,德军不能扩大优势。不能攻克斯大林格勒和攻克高加索这是德军失败的主要原因 |
综上所述,德国只要是不打莫斯科,不损失最后的后备军,攻克高加索就跟玩一样,德国初期力量非常精锐,生产足够的坦克,对苏联是无敌存在的,攻打莫斯科,德军后备力量被损耗,德国不实行总体战,无法补充。没有足够的坦克,人员损失自莫斯科战役后,逐渐增大了,这是德国没有战略思想导致的 |
首页 上一页[6] 本页[7] 下一页[8] 尾页[2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