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说曹操到曹操到,扶不起的阿斗,刘备借荆州这些典故都没人引用了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说曹操到曹操到,扶不起的阿斗,刘备借荆州这些典故都没人引用了[第3页] |
作者:伤心2025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1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成语典故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南阳邓县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
@无颜画皮 2019-02-20 20:21:58 看到大家都是张嘴就来,能说一串 ----------------------------- 是啊,都是文化人啊 |
@无颜画皮 2019-02-20 20:22:51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 这个用得少啊 |
@无颜画皮 2019-02-20 20:24:56 其实除了这些歇后语,还有很多四字成语,草船借箭,三顾茅庐,桃园结义。。。。 ----------------------------- 是啊,真的跟多都很常用 |
@修远索 2019-02-20 20:26:28 猪鼻子里面插两根葱!呵呵,楼主在装象啊..。 ----------------------------- 好吧,我笑了 |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南阳邓县隆中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 ,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又一次来到隆中。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那年诸葛亮才27岁。 |
继续说桃园三结义吧,这个很多人模仿,经常看到有人发三个人模仿桃园三结义的照片 |
桃园三结义最初是小说《三国演义》里记载的故事,述说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
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一个故事。提起刘备、关羽和张飞,人们总是会联想到他们早年在涿郡张飞庄后那花开正盛的桃园,备下乌牛白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
人们一直传诵着这个故事,也一次次有人效仿着焚香结义。梁启超在一篇文章中便谈到:"今我国民绿林豪杰,遍地皆是,日日有桃园之拜……"(《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清代一些会党如三合会等,在他们颇为庄重的入会仪式上,必定不会忘记插上桃枝,以此象征他们是在桃园结义。 |
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 |
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结义”。 |
结义经过 张飞原来是杀猪卖肉的。这年的一天,他杀了一头猪,怕一时卖不完,会变臭变坏,老张虽是个莽人,却不是那种无良奸商,心想把肉放在哪好呢?想来井水较凉,于是就把一扇猪肉吊到门口的井里了。 |
为了怕别人顺手牵羊拿去,又在井口上盖了块千斤大石。眼看“万失无一”了,倒觉得没啥意思了,于是乎便在石板上写上一行大字:“谁能揭开石板,可拿走好肉一刀!”——白吃老张的猪肉,这可是头一回!随后张飞就拿了另一扇猪肉,游乡叫卖去了。 |
这时候,从南边的大路上过来一条汉子,推着一辆独轮小车,车上装着两布袋绿豆,径直走到了井边停下,想喝点凉水,一看有口井,结果被大石头盖上了,这气就不打一处来,心想:这谁家的孩子,这么不懂事,干嘛把石头盖在井上呢?——原来这位老兄不识字的!想着就上前把石块搬开了,完了就去提那井里的绳,提着提着,提出一扇猪肉来。 |
@天路6762 2019-02-21 00:36:23 典故可以引用的!破马张飞的,哈哈 ----------------------------- 是的,很多经典典故 |
@耿磊2018 2019-02-21 07:20:56 楼主你这是断章取义还是带节奏。这些话很常用啊,我经常听到。我们喝酒聊天的时候都会说到 ----------------------------- 我身边的人用得少了 |
@梅林居士2020 2019-02-21 07:24:16 事后诸葛亮,事前猪一样! 创新版的 ----------------------------- 这个创新不错啊 |
@耿磊2018 2019-02-21 07:25:32 楼主想多了,几千年前的东西很多我们都研究不明白,可不是一样过的好好的吗? ----------------------------- 希望是这样啊 |
@耿磊2018 2019-02-21 07:23:05 历史要进步,社会要发展。历史发展的道路上太多东西,你能每样都拾起来带上吗? ----------------------------- 讨论讨论了 |
借刀杀人,这个也比较常用,只是用得比较少 释义:让别人的情况去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提供优势。借刀杀人这个计,是使用率最高的计,此计多是封建官僚之间尔虞我诈、相互利用的一种政治权术。 |
用在军事和商业及其日常生活中,主要体现在善于利用第三者的力量,或者善于利用或者制造敌人内部的矛盾,达到取胜的目的。是经典三十六计之第三计,引用时一般带有贬义。 |
引证解释 亦作“ 借剑杀人 ”。比喻自己不出面,利用别人的手去害人。 明 汪廷讷《三祝记·造陷》:“恩相明日奏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元昊,这所谓借刀杀人。” |
《红楼梦》第十六回:“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哪一个是好缠的……‘坐山看虎鬭’,‘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了油瓶儿不扶’,都是全挂子的本事。” |
清 曹雪芹 《红楼梦》第六九回:“凤姐虽恨秋桐,且喜借他先可发脱 二姐 ,用‘借刀杀人’之法。”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1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