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那些叱咤风云,威行天下的古今中外名将们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那些叱咤风云,威行天下的古今中外名将们[第14页] |
作者:归来的人ABC2019 |
首页 上一页[13] 本页[14] 下一页[15] 尾页[1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你们高高的名声塞于宇宙,昌盛的大业显耀于天地,远听前世古人之事,很少与你们能够匹敌。军队凯旋,知道为期不远了,我很想念你们,度日如年。” |
二将争功 |
等到回到京城,贺若弼和韩擒虎在隋文帝面前争功,贺若弼说:“我在蒋山殊死作战,打败敌人精锐的部队,活捉敌人的勇将,威风大振,于是平定陈国。韩擒虎并不怎么与敌人交锋,怎么能与我的功劳相比!” |
韩擒虎说:“我奉晋王的指示,让我和你的军队合在一起,来攻打陈国都城,你贺若弼竟敢在我前面冒险出兵,一遇到贼人就展开战斗,致使将士们死伤很多。我带领精锐的骑兵五百人,武器不沾血,就攻下金陵,使任蛮奴投降,捉住陈叔宝,占据他们的府库,把他们的巢穴都倾覆了。贺若弼到晚上,方才叩响北掖门,我打开城门接纳他。他连补救罪过都来不及,怎能与我相比!” |
隋文帝说:“你们两个都应授予特殊功勋。” |
于是升任韩擒虎为上柱国,赏赐绢物八千段。 |
后来有司揭发韩擒虎放纵士兵,淫污陈宫,因犯这罪状不对他加封爵邑。 |
功成名就 |
后来,突厥来朝拜,隋文帝对他们说:“你们听说江南有陈国天子吗?”他们回答说:“听说过。” |
于是皇上让侍从领突厥使臣到韩擒虎面前,说:“这就是捉获陈国天子的人。” |
韩擒虎狠狠地看了他们一眼,他们非常恐惧,不敢抬头看他,他就是这样威风凛凛。 |
隋文帝另封他为寿光县公,食邑一千户。 |
以行军总管的身份屯兵驻守金城,防备胡寇来犯,随之又授凉州总管之职。 |
不久,韩擒虎被隋文帝征召回到京城,隋文帝在内殿设宴款待,恩礼很厚。 |
晚年去世 |
开皇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592年12月26日),韩擒虎去世,时年五十五岁。 |
其子韩世谔继承了他的爵位。 |
人物评价 |
杨坚:申国威于万里,宣朝化于一隅,使东南之民俱出汤火,数百年寇旬日廓清,专是公之功也。高名塞于宇宙,盛业光于天壤,逖听前古,罕闻其匹。班师凯入,诚知非远,相思之甚,寸阴若岁。 |
贺若弼:杨素是猛将,非谋将;韩擒虎是斗将,非领将;史万岁是骑将,非大将。 |
李靖 (隋末唐初军事家) |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 |
唐朝杰出的军事家,隋朝凉州刺史韩擒虎外甥。 |
李靖仪表魁伟,善于用兵,长于谋略。 |
初仕隋朝,拜马邑郡丞。 |
历任检校中书令、兵部尚书,拜尚书右仆射,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逝,终年七十九。 |
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景武”,陪葬昭陵。 |
唐玄宗时配享武成王庙,位列十哲。 |
李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古代军事思想和兵法理论。 |
著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今多已失传。 |
后人辑有《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为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 。 |
人物生平 |
早年经历 |
李靖出生于官宦之家,隋将韩擒虎的外甥。 |
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 |
父李诠仕隋,官至赵郡太守。 |
李靖长得仪表魁伟,由于受家庭的熏陶,从小就有“文武才略”,又颇有进取之心, |
曾对父亲说:“大丈夫如果遇到圣明的君主和时代,应当建立功业求取富贵,何必做一个读书人。” |
他的舅父韩擒虎是隋朝名将,每次与他谈论兵事,无不拍手称绝,并抚摩着他说:“可与之讨论孙吴(孙武、吴起)之术的人,只有你啊。” |
李靖先任长安县功曹,后历任殿内直长、驾部员外郎。 |
他的官职虽然卑微,但其才干却闻名于隋朝公卿之中,吏部尚书牛弘称赞他有“王佐之才”,隋朝军事家、左仆射杨素也抚着坐床对他说:“你终当坐到这个位置!” |
大业(605年-617年)末年,李靖任马邑郡(治今山西朔县东)丞,在李渊帐下和突厥作战。 |
这时,反隋暴政的叛乱已风起云涌,河北窦建德,河南翟让、李密,江淮杜伏威、辅公祏等领导的三支主力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涤荡着隋朝的统治。 |
身为隋朝太原留守的李渊(即唐高祖)暗中招兵买马,伺机而动。李靖察觉了他的这一动机,于是李靖把自己伪装成囚徒,前往江都,准备向隋炀帝告密。 |
但当到了京城长安时,关中已经大乱,因道路阻塞而未能成行。 |
不久,李渊于太原起兵(参见太原起兵),并迅速攻占了长安(参见李渊攻取长安之战),俘获了李靖。 |
李靖满腹经纶,壮志未酬,在临刑将要被斩时,大声疾呼:“明公兴起义兵,本是为天下除去暴乱,怎么没有完成大事,而以私人恩怨斩杀壮士呢?” |
李渊欣赏他的言谈举动,李世民(即唐太宗)赞赏他的才识和胆气,因而获释。 |
不久,被李世民召入幕府,用做三卫。 |
平定萧铣 |
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渊建唐称帝,册封李世民为秦王。 |
为了平定割据势力,武德三年(620年),李靖随从秦王东进,平定在洛阳称帝的王世充,以军功授任开府。 |
从此,李靖开始崭露头角。当进击王世充的战役(参见洛阳、虎牢之战)打响不久,盘踞在江陵(今属湖北)的南梁萧铣政权派舟师溯江而上,企图攻取唐朝峡州(今湖北宜昌)、巴、蜀等地,被峡州刺史许绍击退,遂退守安蜀城及荆门城。 |
为了削平南梁萧铣这一割据势力,李渊调李靖赴夔州(今重庆奉节)平定萧铣。 |
李靖奉命,率数骑赴任,在途经金州(今陕西安康)时,适遇蛮人邓世洛率数万人屯居山谷间,庐江王李瑗进讨,接连败北。 |
李靖为李瑗出谋划策,一举击败蛮兵,俘虏甚多。 |
于是顺利通过金州,抵达峡州。 |
这时,由于萧铣控制着险塞,再次受阻,迟迟不能前进。 |
李渊却误以为他滞留不前,贻误军机,秘密诏令许绍将他处死。 |
许绍爱惜李靖的才干,为他请命,李靖这才免于一死。 |
不久,开州蛮人首领冉肇则叛唐,率众进犯夔州,赵郡王李孝恭率唐军出战失利,李靖则率八百士卒袭击其营垒,大破蛮兵。 |
后又在险要处布下伏兵,一战而杀死肇则,俘获五千多人。 |
当捷报传到京师时,李渊高兴地对公卿说:“朕听说使用有功劳的人不如使用有过失的人,李靖果然立了大功。” |
立即颁下玺书,慰劳李靖说:“卿竭诚尽力,功绩特别卓著。天长日久才发现卿无限忠诚,尽量给你嘉奖赏赐,卿不必担心功名利禄了。” |
李靖的精诚至忠博得了李渊的信任。 |
李渊改变了对他的成见,并亲笔写敕与李靖说:“既往不咎,以前的事我早就忘了。” |
武德四年(621年)正月,李靖鉴于敌我双方的情势,上陈了攻灭萧铣的十策。 |
李渊对此颇为重视,二月即任命李孝恭为夔州总管,擢任李靖为行军总管,兼任李孝恭的行军长史。 |
李渊又以为李孝恭不太精通军旅之事,“三军之任,一以委靖”。 |
李靖实际上已成为三军统帅,李靖组织人力和物力大造舟舰,组织士卒练习水战,做好下江陵的准备。 |
同时,他见巴、蜀之地归附唐朝不久,各部族还不太稳定。 |
为了解除后顾之忧,李靖劝说李孝恭把各部族酋长子弟都召集到夔州,根据才能的优劣分别授以官职,安置在左右,“外示引擢,实以为质”。 |
这对于稳固巴、蜀政局起了积极的作用。 |
这年九月,李渊诏令调发巴、蜀兵士,集结于夔州,并任命李孝恭为荆湘道行军总管,李靖兼行军长史,统辖十二总管,自夔州顺流东进; |
又任命李瑗为荆郢道行军元帅,出襄州道,为北路军; |
黔州刺史田世康出辰州道,为南路军; |
黄州总管周法明出夏口道,为东路军。 |
四路大军分头并进,一齐杀向江陵,发起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军事攻势。 |
适值秋天雨季,江水暴涨,流经三峡的涛涛江水咆哮狂奔而下,响声震撼着峡谷。 |
萧铣满以为水势汹涌,三峡路险难行,唐军不能东下,遂休养士兵,不加防备。 |
唐将也大都望而生畏,请求待洪水退后再进兵。 |
李靖以他那超人的胆识和谋略,力排众议,说:“兵贵神速,机不可失。如今军队刚刚集结,萧铣还不知道,如果我们乘江水猛涨出师,顺流东下,突然出现在江陵城下,正是所说的迅雷不及掩耳,这是兵家上策。 |
纵然萧铣得知我将出师的消息,仓促调集军队,也无法应战,这样擒获萧铣,定可一举成功。” |
李孝恭依从其议,遂率战舰二千余艘,沿着三峡,顺流东进。 |
由于萧铣毫无防备,唐军连破荆门、宜都二镇,并乘胜前进,十月即抵夷陵城(湖北宜昌)下。 |
这时,萧铣的骁将文士弘率数万精兵驻守在附近的清江。李孝恭大兵一到,即想进击。 |
李靖劝告他说:“文士弘,是萧铣的健将,士卒精锐骁勇,现在荆门刚刚失守,他把精锐兵力全都派出来迎战,这是救败的军队,恐怕锐不可挡。 |
我们应当暂且把战船停泊在长江南岸,不与敌人交锋,等到他们士气衰落,然后出击决战,一定能攻破敌军。” |
李靖的避其兵锋,挫其锐气,然后一战可擒的战术是很正确的,但李孝恭由于连战告捷,错误地估计了敌人的力量,没有听从他的劝告,遂命李靖留守军营,自己率兵出战。 |
果然不出李靖所料,双方一交战,孝恭军大败,即逃奔南岸,损失很大。 |
文士弘获胜以后,即纵兵四出抢掠,兵士肩扛手提,多有收获。 |
李靖见敌军队伍大乱,遂不失时机,迅即指挥唐军出战。 |
文士弘军一时难以收拢,措手不及,结果被唐军打得落花流水,被杀及溺水而死者将近一万人,获得舟舰四百余艘。 |
攻下夷陵之后,李靖又马不停蹄,率轻骑五千为先锋,直奔南梁都城江陵,李孝恭率大军继后。 |
文士弘战败以后,萧铣非常恐惧,这时刚刚在江南征召士兵,结果征召的士兵不能如期赶到。 |
李孝恭带领大军继续进攻,李靖又击败萧铣的骁勇大将杨君茂、郑文秀,俘获士卒四千多人,攻克江陵外城,接着又占领水城,缴获了大批舟舰,却让李孝恭全部散弃江中,顺流漂下。 |
诸将对此做法都困惑不解,认为缴获敌船,正好充当军舰,为何却遗弃江中,以资敌用? |
首页 上一页[13] 本页[14] 下一页[15] 尾页[1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