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那些叱咤风云,威行天下的古今中外名将们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那些叱咤风云,威行天下的古今中外名将们[第3页] |
作者:归来的人ABC2019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1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显庆三年(658年)十一月,苏定方凯旋归来,先献俘于昭陵(唐太宗陵寝)之后,高宗在太庙又举行献俘礼仪。 |
高宗亲临殿前,大会文武百官及外国君主、使节,苏定方身着戎服,将贺鲁“献于乐悬之北”。 |
随后,高宗升苏定方为左骁卫大将军,封邢国公,另封其子苏庆节为武邑县公。 |
苏定方对西突厥实行分化和重点打击相结合的方略,攻守兼施,出其不意,穷追猛打,终获大胜,唐朝的势力也因此延伸至中亚。 |
开拓西域 |
显庆四年(659年),苏定方以少胜多,于乌海大败吐蕃副大相达延莽布支。 |
同年冬,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西的思结阙俟斤都曼原先统制众胡,率其所部和疏勒(今新疆西南部喀什一带)、朱俱波(今新疆西南部叶城一带)、喝般陀(又称葱岭国,今新疆西南部塔什库尔干一带)三个国家再度反叛,攻破于阗(今新疆和田一带)。高宗诏令苏定方为安抚大使,再度西征 。 |
苏定方经过长途跋涉,抵达叶叶水(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境内的锡尔河),而敌军在马头川筑营据守。苏定方便挑选一万名精锐步兵、三千名骑兵飞驰突袭,一天一夜强行进军三百里,至天明时到达城西十里远。 |
都曼大惊,率军在城门外仓促应战,被打得惨败,逃到马保城。苏定方又挥师速攻,唐军进逼城门之下。 |
到了夜间,后续部队陆续赶到,将城池四面包围起来,并伐木以制造攻城器械,遍布城下。 |
都曼无计可施,于是把自己捆绑起来,出城投降。 |
显庆五年(660年)春,苏定方率军押送俘虏到东都洛阳,高宗亲临乾阳殿,举行受降仪式。 |
有关官员请依法处置都曼,苏定方叩头请求说:“臣先前已经晓谕陛下旨意,答应免他死罪,希望饶其性命。” |
唐高宗说:“朕为卿保全信义。”便赦免了都曼。 |
自此,葱岭以西全部平定。苏定方因功被加赐在邢州钜鹿的实封食邑五百户,并升任左武卫大将军。 |
龙朔元年(661年),唐朝对原属西突厥势力范围内的葱岭以西诸国再次进行大规模建制行政区划 。 |
至此,唐帝国统辖的西部疆域直抵咸海(一说里海), 臻于极致,为中华历代之最。 |
夷平百济 |
百济恃仗高句丽支持,多次侵犯新罗。显庆五年(660年),新罗王金春秋上表求救 。 |
同年二月十日,苏定方随高宗巡幸太原。 |
三月十日,他被任命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位于韩国的《大唐平百济国碑铭》记“使持节、神丘嵎夷马韩熊津等一十四道大总管”),率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水陆大军十万人征讨百济。 |
高宗又以金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率领新罗兵协同唐朝大军作战 。 |
唐军从城山(今山东省荣成市东部海边)乘船横渡黄海,直抵熊津江口(今朝鲜半岛南部锦江口)。 |
百济军沿江屯兵据守,苏定方从东岸出兵,依山摆开阵势,与百济军交战,唐朝海军扬帆前行,覆盖了整个海洋,相继到达。 |
百济军战败,阵亡数千人,余众奔逃溃散。唐军大部队乘潮而上,兵力更盛。 |
战船首尾相连而前,驶入江中,飞桨击水,擂鼓呐喊,苏定方率步、骑兵夹江并进,直逼真都城。 |
距城约二十里时,百济举倾国之兵来战。苏定方率军迎击,大败百济军,斩杀一万余人,唐军乘胜攻入外城。 |
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及太子扶余隆向北境逃去,苏定方进军包围百济都城泗沘城(今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扶余义慈的次子扶余泰自立为百济王,率众坚守。 |
扶余义慈的孙子扶余文思说:“国王和太子虽然都出了城,但依然活着;叔父统领兵马,就擅自称王,如果唐军撤退,我父子性命就无法保全了。” |
扶余文思于是率其左右从城上缘索而下,很多人追随他,扶余泰无法阻止。 |
苏定方趁势命士卒登上城楼,树起唐朝旗帜。 |
城中人心惶恐,扶余泰无可奈何,只好开城投降。 |
百济大将祢植又带着扶余义慈来降,扶余隆与百济众城主都前来奉表归诚。 |
百济平定后,其国被分为五部,唐朝“以其地置熊津、马韩、东明、金连、德安五都督府,并置带方州”。 |
五都督府下辖三十七州,二百五十县纳入唐朝版图。 |
左骁卫郎将刘仁愿受命率领一万名唐军并联合新罗王子金仁泰所率的七千新罗军,共同守卫百济府城。 |
显庆五年(660年)十一月一日,百济国第三十一代国王扶余义慈及太子扶余隆、扶余泰等五十八人被苏定方献俘于东都洛阳则天门。 |
至此,苏定方前后消灭三个国家,都活捉了他们的国王,前后获赏赐的珍宝无以计数。唐廷为庆祝攻灭百济,“赐天下大酺三日”,并加授苏庆节为尚辇奉御。 |
征伐高句丽 |
早在唐太宗时期,太宗李世民便数次进攻高句丽,并一度御驾亲征。 |
但因诸种原因,仍未达到灭高句丽的最终目的。苏定方回国献俘后不久,高宗开始策划第二次征伐。 |
显庆五年(660年)十二月十六日,高宗任命契苾何力为浿江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刘伯英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程名振为镂方道总管,率兵分道进击高句丽。 |
龙朔元年(661年)正月二十二日,又以萧嗣业为夫馀道行军总管,率回纥等诸部兵进军平壤。五月二日,唐军作战部署发生重大变化,朝廷改命左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大总管、苏定方为平壤道大总管、同中书门下三品任雅相为浿江道大总管,统率大军及诸胡兵“水陆分道并进”,以讨伐高句丽。 |
八月十一日,苏定方在浿江(今朝鲜大同江)大破高句丽军,屡战皆捷,于是进军包围平壤城(高句丽首都)。 |
北线的陆路唐军进展却相对缓慢,高句丽权臣渊盖苏文遣其长子泉男生率精兵数万,固守鸭绿江,唐军无法渡江,双方一直僵持到九月底。 |
天气开始寒冷,鸭绿江水结成坚冰,唐军在契苾何力的率领下踏冰而过,鼓噪奋击,高句丽军大溃,唐军追击数十里,斩首三万级,其余部众全都投降,泉男生仅以身免。 |
正当契苾何力率领的北路唐军顺利推进,将南下与苏定方合围平壤时,漠北铁勒九姓发生了叛乱,回纥比粟毒与同罗、仆固进犯边境。 |
高宗为平北方叛乱,只得召契苾何力为铁勒道安抚大使、萧嗣业为仙萼道行军总管,二人因此奉诏班师。 |
此次突然事件,使得唐军南北合击高句丽的战略部署落空,战争陷入了持久战。 |
入冬后,高句丽冰天雪地,气候及其它因素再次成为唐军进攻的羁绊。 |
此前唐高宗让新罗王子金仁问回国“举兵相应”,同时敕令新罗共同向唐军输送军粮,但新罗军在翁山城(今韩国忠清南道境内)受阻,没有按期抵达高句丽进行军事支援。 |
新罗军士不至,粮道不继,唐军开始出现粮草、冬衣的补给问题,进攻的最佳时机已不复存在。 |
龙朔二年(662年)二月,任雅相在军中病逝。 |
同月,沃沮道总管庞孝泰所率岭南水军五千余人在蛇水被渊盖苏文击败,庞孝泰与其子十三人一同阵亡 。 |
而此时,百济旧将发动叛乱。孤军围城的苏定方没有办法得到友军的援助,又正逢大雪。 |
他认为攻克平壤已不可能,遂解除包围,于二月班师回国。 |
病逝前线 |
龙朔三年(663年)五月,唐朝西北边境局势又告不安,吐蕃与吐谷浑互相攻伐。此后吐谷浑被打败,吐谷浑可汗慕容诺曷钵与弘化公主率领数千帐部众放弃国土投奔凉州,请求移居唐朝内地。 |
高宗任命凉州都督郑仁泰为青海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右武卫将军独孤卿云、辛文陵等分别屯兵于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和鄯州(今青海乐都一带),以防备吐蕃。六月二十六日,又任命苏定方为安集大使,“节度诸军”,为吐谷浑的后援 。 |
年逾古稀的苏定方在西北边陲啸啸马鸣、瑟瑟寒风中,度过他戎马生涯的最后时刻。 |
乾封二年(667年),苏定方去世,终年七十六岁。 |
高宗在最初时尚不知情,等从他处听说了苏定方逝世的消息后,颇为悲伤痛惜,责备侍臣道:“苏定方对国家有功,按例应当褒奖封赠,卿等不说,致使死后荣宠未能及时颁下。言及于此,不禁哀伤悲叹。” |
于是立即下诏,追赠苏定方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庄”(按《谥法》:威而不猛曰庄 。 |
主要成就 |
讨剧贼: |
苏定方骁勇彪悍,胆气超群。 |
他年少时便随父苏邕讨伐州县盗贼,多次冲锋陷阵,连败张金称 、杨公卿等部叛军,使乡里得以保全。 |
清代学者李塨称赞苏定方为“遭时团练乡村者之榜样也”。 |
击突厥: |
他率二百骑兵直捣牙帐(将帅所居的营帐),迫使颉利可汗窜逃。 |
永徽六年(655年),苏定方随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程知节(即程咬金)征讨西突厥。 |
在次年的鹰娑川(今新疆开都河上游裕勒都斯河谷)之战时,他率五百骑兵直捣西突厥军营,追斩一千五百多人。 |
显庆二年(657年),苏定方再次出讨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以一万余人同十万西突厥军展开战斗,斩突厥人马数万,杀其大酋都搭达干等二百人。 |
随后踏雪兼程,掩袭金牙山(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以西),再败贺鲁。 |
贺鲁率残部逃亡,被苏定方的副将萧嗣业俘获。 |
息兵后,苏定方安抚西突厥诸部,开路设驿、慰问疾苦、恢复生产,使十姓部落安堵如故。 |
西突厥灭亡后,中亚诸国也纷纷降附唐朝。 |
御吐蕃: |
显庆四年(659年),苏定方于乌海大败吐蕃副大相达延莽布支。 |
龙朔三年(663年),苏定方出任安集大使,“节度诸军”,作为被吐蕃驱逐的吐谷浑的后援 。 |
拓西域: |
显庆四年(659年),思结阙俟斤都曼连同疏勒(今新疆西南部喀什一带)、朱俱波(今新疆西南部叶城一带)、喝般陀(又称葱岭国,今新疆西南部塔什库尔干一带)等三国反叛,苏定方奉命领军西征。 |
他抵达叶叶水(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境内的锡尔河)后,挑选精兵强行进军三百里,突袭都曼军。 |
又进逼马保城,最终迫使都曼开城投降。 |
唐朝西部疆域至此直抵咸海(一说里海),臻于极致。 |
灭百济: |
显庆五年(660年),苏定方任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水陆大军十万人征讨百济 。 |
唐军横渡黄海,直抵熊津江口(今朝鲜半岛南部锦江口),大败百济。 |
苏定方乘潮而上,率步、骑兵夹江并进,直逼泗沘城(今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 |
百济全城出动,被唐军击败。 |
其后,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及太子扶余隆投降,百济灭亡。 |
唐朝攻灭百济,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罕见的跨海两栖作战,体现了唐朝初年强大的水军建设和先进的航海造船技术。 |
此役使唐朝以百济故土为战略据点,对高句丽形成南北夹攻之势,为后来高句丽的最终灭亡打下坚实基础。 |
讨高丽: |
显庆五年(660年),苏定方以辽东道行军大总管之职与浿江道行军大总管契苾何力等分道进击高句丽。 |
次年,苏定方被调为平壤道大总管,改与契苾何力、任雅相统军讨伐高句丽。 |
但因北路唐军回师、高句丽寒冷的气候及新罗无法按期支援等因素,苏定方只得于龙朔二年(662年)二月班师。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1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