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那些叱咤风云,威行天下的古今中外名将们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那些叱咤风云,威行天下的古今中外名将们[第5页] |
作者:归来的人ABC2019 |
首页 上一页[4] 本页[5] 下一页[6] 尾页[1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以参谋军事犒师采石,指挥三军大破金帝完颜亮。 |
次年,任川陕宣谕使,与大将吴璘共谋进取,收复陕西数处州郡。 |
乾道元年(1165年),拜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 |
乾道三年(1167年),出任四川宣抚使、知枢密院事。 |
乾道五年(1169年)为相,任用胡铨、王十朋等。 |
乾道八年(1172年),授左丞相兼枢密使、特进,旋即再镇四川,封雍国公,世称“虞雍公”。 |
淳熙元年(1174年),虞允文去世,年六十五。 |
淳熙四年(1177年),累赠太师,谥号“忠肃”。 |
虞允文姿貌雄伟,慷慨磊落。 |
早年以文章致身台阁,后遭逢危局,挺身而出,出将入相近二十年 ,史称其“战伐之奇,妙算之策,忠烈义勇,为南宋第一” 。 |
有《虞雍公奏议》等,今多已亡佚。 |
《宋诗纪要》及《宋代蜀文辑存》辑录其作品。 |
其书法“词语详雅,气象雍容”,传世墨迹有《适造帖》、《钧堂帖》等。 |
人物生平 |
早期经历 |
大观四年(1110年)十一月二日(12月14日),虞允文生于隆州仁寿县。 |
其先祖为唐初名臣虞世南。虞世南的七世孙虞殷,任仁寿郡守(即隆州),虞氏遂定居于此。 |
虞允文幼时聪慧,七岁即能提笔作文。 |
后来凭借父亲为官的缘故,进入仕途。 |
母亲去世后,虞允文极度悲伤。 |
他考虑到父亲孑然一身,且身患有疾病,故七年未曾调官。 |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虞允文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及第 ,获授通判彭州。 |
后改授权知黎州、渠州。 |
当时,宰相秦桧当权,虞允文等四川书生皆不获重用。 |
秦桧死后,他终于获得中书舍人赵逵推荐,就任秘书丞,累官至礼部郎官、中书舍人、直学士院。 |
采石大捷 |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帝完颜亮统率金军主力越过淮河,进迫长江。 |
两淮前线宋军溃败,金军如入无人之境。 |
十月,完颜亮自涡口渡淮河,淮东、淮西宋军后撤,“中外震恐”。 |
高宗令同知枢密院事叶义问出督江、淮军事,虞允文为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负责协助叶义问抗敌。 |
十一月,完颜亮领大军逼近采石。 |
淮西主帅王权获罪免职,由大将李显忠接任,虞允文则被派往采石(今属安徽马鞍山)犒师。 |
虞允文到采石后,见宋军萎靡不振,形势危急,于是亲自督师,向当时军心散漫的士兵演说:“若金军成功渡江,你们又能逃往哪里?现在我军控制着大江,若凭藉长江天险,为何不能于死里求生?何况朝廷养兵三十年,为什么诸位不能与敌血战以报效国家?” |
这番演说成功把士兵团结起来,并大大振奋了军心。 |
他并随即把散处沿江各处无所统辖的军队迅速统合起来,以一万八千人的兵力与十五万金军决战于采石矶,结果大败金军,赢得了著名的“采石大捷”。 |
随后,完颜亮移兵扬州,虞允文又赶赴镇江府(今江苏镇江)阻截。 |
完颜亮见渡江失败,逃往扬州。 |
进攻其他地区的金军也被宋军打退,完颜亮不禁大怒,在进退无路的条件下,孤注一掷。 |
下令金军三天内全部渡江,否则处死,这促使其内部矛盾激化。 |
十一月下旬,完颜亮被部下所杀。 |
金军退屯三十里,遣使议和。 |
采石之战后,虞允文在南宋朝野上下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
入相出督 |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正月,高宗抵达建康府,旋即商议回銮行在(临安府),下诏授御营宿卫使杨存中为江淮、荆襄路宣抚使,虞允文为副使。 |
因朝臣反对杨存中的任命,虞允文也不能成行,改任川陕宣谕使。 |
陛辞之际,虞允文向高宗分析局势,认为此时正是“恢复”之机,应该坚持用兵。 |
虞允文抵达四川后,与大将吴璘商议收复中原的大业,再次北伐中原,吴璘攻克凤翔,收复巩州。 |
金国整治兵马,想要争夺陕西被宋军收复的州郡,蜀中方面想要放弃这些地方,虞允文则认为不可。 |
宋孝宗即位后,因保守派史浩、汤思退的进言,认为偏安一隅较为适合当时的南宋,因此要求前线宋军退兵。 |
乾道元年(1165年),虞允文被召回临安,拜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 |
后因事被谏官攻击,于是罢相出任宫观使。 |
刷新蜀政 |
乾道三年(1167年)二月,虞允文再次入朝,授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 |
五月,吴璘去世 ,四川制置使汪应辰暂掌宣抚使司事务。 |
但孝宗担心汪应辰“不习军事”,特命虞允文出任资政殿大学士、四川宣抚使,旋即诏命他仍兼知枢密院事。 |
颁诏前,孝宗特地告诫虞允文:“凡事不宜效张浚迂阔,军前事,卿一一亲临之。” |
抵达四川一个月后,虞允文被召回临安,不到数月,又回到四川。 |
此行,太上皇赵构御书《圣主得贤臣颂》赐给虞允文,孝宗亲自题跋; |
陛辞时,孝宗又将自己穿过的两只鞋子和一套甲胄赐给他。 |
虞允文在途径郢州(今湖北钟祥)时,奏请在此地筑黄鹰山城; |
途径襄阳时,又奏请修缮襄阳府城。 |
八月,虞允文抵达汉中,又前往沔阳。 |
九月,到益昌。在四川宣抚使任上,虞允文积极整顿正规军和民兵,减缩军费开支。 |
乾道五年(1169年)八月,拜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
虞允文在相位时,大力提拔贤良之士,如洪适、汪应辰、杨万里、胡铨、周必大、王十朋、赵汝愚、晁公武、李焘等人。 他平时但凡见闻某人可取言行,便将其记下。 |
最后将人才分为三等,辑成《翘材馆录》一书,以收用贤才。 |
积劳病逝 |
乾道八年(1172年),孝宗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 |
二月,虞允文被授为左丞相兼枢密使、特进。 |
但他随即请求镇抚四川,以图光复大业。 |
同年秋,授少保、武安军节度使、四川宣抚使,封雍国公。 |
孝宗命其再度赴四川总理军政事务。 |
他在到任一年多的时间里,不断筹划由四川出师北伐,以图光复中原。 |
淳熙元年(1174年)六月十八日(7月18日),虞允文因积劳成疾,不幸病逝,享年六十五岁。 |
孝宗闻讣讯,为之辍朝,追赠少师。 |
淳熙四年(1177年),孝宗下诏,改赠虞允文为太傅,赐谥号“忠肃”。 |
庆元元年(1195年),宋宁宗重新追赠虞允文为太师。 |
个人作品 |
文学 虞允文文采出色,主要作品为奏疏类散文。 |
采石一役,他作《江上军事第一剳子》 、《江上军事第二剳子》、《江上军事第三剳子》、《奏还汪应辰知衢州词头疏》。 |
入川为川陕宣谕使时,作《论用吴璘以图恢复疏》、《论巩州未下可忧疏》、《论营田之利弊》等奏疏。隆兴元年(1163年),又有著名的《论今日可战之机有九疏》。 |
乾道三年(1167年),虞允文出为四川宣抚使,作《论明良交感惟信与诚疏》、《谢赐御书汉崔寔政论疏》、《论西蜀草木之妖、措置水旱盗贼之备疏》等 。 |
虞允文另外还有两篇早年之作比较有名,一是《辨乌赋》,一是《诛蚊赋》。 |
有《诗文集》十卷,今已佚。 |
《宋诗纪要》收录其诗两首,《宋代蜀文辑存》收录其文八十五篇。 |
书法 虞允文不仅诗文出色,还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书法家。 |
明代书法家吴宽在《跋宋虞忠肃公手帖》中评论其书法“词语详雅,气象雍容”。 |
明代文艺评论家王世贞也说:“文氏《停云馆帖》十跋……第六卷为南宋名臣书,如……虞雍公之俨雅,皆有可采者。 |
虞允文传世的墨迹有《适造帖》、《钧堂帖》等。 |
其它 |
虞允文还著有《经筵春秋讲义》三卷、《新唐书注》 、《五代史注》、《乾道重修敕令格式》一百二十卷、《虞雍公奏议》二十二卷(二百八十七篇 [31] )、《内外志》十五卷,参与监修《续会要》三百卷,这些作品至今多已亡佚。 |
速不台 |
速不台(1176年-1248年),蒙古兀良哈部人,蒙元帝国名将,成吉思汗的“四獒”之一。 |
早年辅佐成吉思汗统一诸部,常任先锋,以骁勇善战著称,享有“巴特尔”(勇士)称号。蒙古建国时,封千户长,为十大功臣之一。 |
曾参与第一、第二次西征,令大蒙古国版图扩展至俄罗斯一带。 |
其征战所及东至高丽,西达波兰、匈牙利,北到西伯利亚,南抵开封。 |
是古代世界征战范围最广的将领之一。死后追封为河南王,谥忠定。 |
人物生平 |
初随铁木真 |
速不台以质子身份效力于铁木真,先为百户长。 |
首页 上一页[4] 本页[5] 下一页[6] 尾页[1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