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历史的智慧(助您圆梦,成就人生;职场人必备的智慧之书)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历史的智慧(助您圆梦,成就人生;职场人必备的智慧之书)[第4页]

作者:冀州少侠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1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第十三章 楚汉争霸
    (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总第19章)

    上回说到,与韩信的谈话后,刘邦认定了韩信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那么,东进中原的行动中,刘邦还会听取韩信的哪些建议呢?韩信、张良或其他人又会不会再提点更具体的措施出来?
    作为历史上有名的一代军事家,韩信当然明白仅靠士气是不可能战胜项羽的,有了战略谋划更需要战术措施,才能到达既定的目标。
    作为喜欢思考的军事人才,刘邦手下的谋士们当然在考虑,怎么办才能有更大把握战胜项羽。纵观当时形势,分析蜀地交通,韩信(对,又是韩信)认为两当栈道是出入蜀地最便捷的通道,走两当栈道会最大限度迷惑敌人,让敌人认为汉军真的要从两当出川争霸中原。
    所以,经过深思熟虑后,韩信献计刘邦:“命人大张旗鼓修复汉中、勉县至两当南部被烧毁的古栈道,您亲率大军绕道陈仓的另一条栈道,悄悄向陈仓进发”。
    刘邦眼珠一转,明白韩信的用意,当机立断依计行事,陈仓守将雍王章邯果然上当。
    得知刘邦修复两当栈道的消息后,章邯还在嘲笑:“两当栈道300多里,沿途尽是悬崖峭壁,烧起来容易,修起来可就难喽。他刘邦既打算东进,当初又何必烧毁呢,真是可笑至极!”
    但章邯哪里知道,表面上刘邦是在修复两当栈道,实际上主力部队已经绕道,抵进了陈仓。
    得知汉军已抵陈仓,章邯顿时惊的说不出话来,这汉军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怎么转眼就到陈仓了?
    惊讶归惊讶,既然对手已经来了,章邯也只能应战。但仓促之间,哪里是养精蓄锐已久,又对楚军积怨颇深的汉军对手,三下五除二就被刘邦给收拾了。
    前面已经好多次提到章邯了,既然多次登场,咱们就不得不说说这个家伙了。
    章邯是秦末汉初秦军的一员大将,率兵多次击败陈胜吴广的起义队伍,杀死魏相周市和齐王田儋,逼迫魏咎(魏王)自杀,偷袭楚军击杀项梁,北上赵地大破赵军,可
    谓以一己之力帮助秦二世苟延残喘了好几年。
    看来,这章邯还是有点能力的。
    后来,因为担心赵高陷害,重蹈白起、蒙恬被无故杀死的覆辙,无奈之下章邯投奔了项羽,成为楚军阵营的一员。
    想当初,这个章邯偷袭楚军,击杀项梁的时候,项羽还信誓旦旦为叔父报仇,如今却欣然接纳了这个杀叔仇敌。看来竞争团体之间,真是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啊。
    唉!多少有些唏嘘。
    不过,投奔楚军后,项羽应该也没太拿章邯当自己人,要不怎么安排他驻守秦地,与刘邦相互牵制,消耗实力呢。
    再说汉军在陈仓击败章邯后,乘胜追击围困章邯于废丘,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汉军水淹城池,逼得章邯拔剑自刎。
    至此,汉军破陈仓、占关中,为其后涿鹿中原,建立大汉王朝,奠定了坚实基础。
    千百年后,当时的英雄人物早已化作滚滚黄沙,埋进了历史的卷宗。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事实,也逐渐演化为“用假象迷惑对手,以掩盖真实目的,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意图”的典故,成为中华兵史上经典的谋略之一。
    其实,所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是声东击西的计谋策略。表面上告诉敌人,或者故意让敌人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实际上却集中力量向相反的方向行动。
    个中门道,值得细细品味。
    刘邦出兵后,本就对项羽不满的各路诸侯岂能袖手旁观?齐王田荣紧跟刘邦起兵反对项羽,燕王韩广也不肯受命赴任,赛王司马欣、翟王董毉等虽未单干,但也在混乱中投降了刘邦。
    这还了得,不仅不听我的,还要跟着刘邦那小子打我,呀呀个呸的,看老子怎么收拾你们这群瘪三。
    听闻刘邦出兵攻占关中,田荣等又背叛自己的消息,气的项羽咬牙切齿,恨不得当即将刘邦等人碎尸万段,以解心头之恨。
    这时候,为了稳住项羽,至少暂缓项羽进军速度,刘氏集团又使出了恭维奉承的缓兵之计。
    张良致信项羽:“汉王只是想得到关中,实现盟约即可,绝对不敢再向东冒犯西楚霸王您的”。
    项羽听到类似这些话,虽然肯定还是要打刘邦,但至少暂时是怒气略消,加之原定计划是先平定齐地,再调转枪口对付刘邦。所以,就先行放过了刘邦,北上齐地攻打田荣等人去了。
    趁着项羽北上,刘邦抓紧时机壮大实力。兵出陈仓后,先后收降了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雍王的弟弟章平,魏王豹,殷王司马卯,楚国谋士陈平等一众悍将谋臣。
    而且,刘邦每到一地都极为重视安抚百姓,出台一系列政策,争取群众支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伐楚统一战线。
    比如,开放皇室园林让老百姓耕种;免除蜀郡和汉中百姓两年赋税;免除关中地区军属租税和一年的劳役;每乡推举一位50岁以上品行好,能率众做善事的庶民为三老,三乡选一人为县三老,做为县令县丞县尉的政事顾问;还提出率1万人来降的,封万户侯。
    这么多“优惠政策”,老百姓岂有不拥护支持之理?得到老百姓的拥护支持,刘邦的成功就更加顺理成章了。
    欲成大事,必定会求贤若渴广纳人才,这点刘邦做的也很好。
    每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一了解每个人。但只要身边人尤其是萧、曹、张、陈等重要人物推荐的,还有毛遂自荐的,刘邦都非常注意了解。而且只要认定此人是个人才,刘邦就大胆重用,给予施展才华的舞台,从不吝啬手中权力与物质。
    奖罚分明,恩威并施。
    一来二去,人才也愿意聚拢到刘邦身边,因为相比于金钱地位香车美女,很多人才在起步阶段更愿意得到的是证明自己的机会,施展能力的舞台。
    刘邦的政策恰恰满足了这些人追求成就感的诉求。
    更难能可贵的是,刘邦能够听懂借势谋事的智慧。当韩信向他讲起利用士兵思乡心理提振部队士气,趁机拿下项羽的计策,刘邦能够听明白,而且通过类似的谈话,能够更加坚信韩信之类是人才。
    起步阶段胆大敢干,发展阶段借助外力,全流程知人善任,注重选贤任能,制定并执行正确的战略规划。
    汇聚这些优秀品质与战术素养,首战又顺利战胜章邯的刘邦,给人的期望值更高了。那么,是不是胜利就在眼前了?刘邦与项羽的战斗是怎么开始的?期间发生了哪些事情呢?
    咱们下回再聊。





    第十三章 楚汉争霸
    (四)彭城之战——上(总第20章)

    上回说到,刘邦借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首战告捷成功战胜章邯,又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成功争取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似乎胜利就在眼前了。但事实是如此吗?刘邦与项羽的战斗是怎么开始的?期间又发生了哪些事情呢?
    刘邦当然明白,战胜章邯只是开始,与项羽的战斗才是终极PK。
    为了做好与项羽争霸的准备,刘邦着实做了大量工作。先后收降了魏王豹,俘虏了殷王司马卯,收服了项羽阵营中的思想家、政治家陈平。至此,刘邦自信心爆棚,觉得自己的实力差不多了,应该可以与项羽一争高下了。
    但是新城三老(德高望重的长者,详情见前文)董公劝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如果没有充分的出兵理由,是不会成功的。项羽行事暴虐无道,杀死了他的君主,是人人得以诛之的逆贼。汉王您应该指明项羽的这些错误,我们的征讨才能成功。您可以让三军将士都为义帝穿孝服,以此告谕诸侯,汉军是为报义帝被杀之仇才东伐项羽的。如此这般,普天之下四海之内,都会仰慕汉王您的仁德,这是上古三王实行过的正义之举啊”。
    刘邦说:“太好了,多亏先生提醒,我才听到这些高见”。
    于是,刘邦率全军为义帝发丧,坦露左臂大哭,公祭三日。
    刘邦还派出使臣通告诸侯:“当初我们共同称臣伺奉熊心为义帝,现在项羽把义帝杀了,简直是大逆无道,我要亲自为义帝发丧,征发关中之兵,收编三河士卒,跟随各位诸侯,一起讨伐杀害义帝的逆贼”。
    话说,前期的军事与后勤准备都做的差不多了,怎么一个“小小”的出兵理由还这么重要呢?
    可别小看了出兵理由,不说决定战争胜负,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战争进程和走势。
    出兵理由向世人表明的是战争性质,是正义战争还是非正义战争,而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的战争性质,往往又决定了战争最终的胜负。
    因为正义的战争才能争取到最广大的民心。
    所以,出兵理由对于战争本身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双方势均力敌,或者弱势一方想以弱胜强的情况下,更要细之又细慎之又慎谋划好出兵理由。
    具体到刘邦、项羽的对决,刘邦选择为义帝发丧,以讨伐杀害义帝逆贼的理由东伐项羽,能够最大限度凝聚民心军心,提振己方士气,打压敌方气焰。
    已经初步萌生忠君爱民思想的当时百姓,看到项羽杀害了他们的君主,多数人内心会不会对项羽产生厌恶心理,认为此人心术不正,不可深交更不能支持,需要多加防备?
    反观刘邦不仅不为一己私利,反而为义帝发丧,欲带兵东伐项羽,为义帝报仇。两相对比,高低立现。大多数百姓看到这里,内心肯定会认为还是刘邦的品质好,还是跟随刘邦比较稳妥。
    一正一反之下,民心向背一目了然。这个就是出兵理由非常重要的原因所在。
    该做的准备工作都做完了,刘邦带领魏王、河南王、韩王、殷王、常山王等多路人马,开始了共伐项羽的大业。
    此时,项羽正在攻打齐王田荣,料想短期内刘邦不会兴起什么大风大浪,想等平定齐地之后再去攻打刘邦。
    江东子弟的战斗力还是蛮强的,加上项羽个人勇武无敌,击败齐王田荣,没有耗费项羽太多气力。
    也不知道是项羽确实勇猛,还是这田荣太不禁打,没几个回合,田荣就被项羽打的落花流水丢盔弃甲。
    打败田荣,占领了齐国的土地,好好安抚百姓多好啊。可项羽偏不,还是和进入咸阳一样,可算打进来了,既然你们反对我,又帮着田荣来打我,那对不起了,我就杀光你们。
    在齐地界面上,项羽又来了个烧光杀光抢光,这齐国的百姓如何不痛恨项羽啊。面对项羽的残暴,齐地百姓先降后叛,开始死心塌地反对项羽。
    项羽北上攻打齐地的时候,刘邦也不会坐以待毙,等着项羽来打。
    项羽在齐地“玩”的正开心的时候,刘邦率军急速向项羽的都城——彭城进军,待汉军打到外黄后,彭越率领3万人归降了刘邦。自此,刘邦实力大增,顺利打下空虚的彭城,尽数缴获项羽的美人珍宝。
    说起彭越,这个家伙也不是一般人物,他本是昌邑人,靠捕鱼为生,后来纠集一伙人做起了强盗。
    陈胜、项梁起事后,很多人劝彭越也树立旗号,起兵反秦。不过,彭越推辞:“两条龙正在搏斗,还是等一等吧。”就这样过了一年多,又有很多年轻人聚在一起,央求彭玉做首领,起兵反秦。
    年轻人有想法、想干事是好事儿,但是面对这样一群乌合之众,彭越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要用点措施才行。所以,最开始彭越假意拒绝了这些年轻人的提议,待到这些人再三央求之下,彭越与众人做了一个约定:“明天日出时聚会,后期者斩”。
    这些年轻人哪知道彭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还是和往常一样,松松垮垮嘻嘻哈哈的答应了。
    第二天果然有很多人迟到,最后一个竟然在中午才赶来。哪成想,彭越真把最后一个到的人当众斩杀了,而且把人头用来祭奠了天地。
    这下,众人一下敬畏起来,没有人再敢仰视彭越。彭越这才带着众人到处攻略,直到此次刘邦率军攻打彭城,彭越归顺了刘邦。
    彭越的做法无可厚非,用意也很简单,树立个人威信,建立铁的纪律,提升部队战斗力。结果也很明显,在彭越的带领下,这支队伍攻城略地,很快由几百人发展到上千人、一万人,直至此时归顺刘邦,已经是一支拥有三万人马的队伍了。
    刘邦已经把项羽的都城打下来了,是不是刘邦就获胜了?面对刘邦的进攻,项羽会作何反应?最后又鹿死谁手了?
    别着急,咱们下回接着聊。
    第十三章 楚汉争霸
    (四)彭城之战——下(总第21章)

    上回说到,刘邦收降彭越后实力大增,率领大军顺利拿下了彭城。那么,面对刘邦的进攻,项羽会作何反应?最后又鹿死谁手了呢?
    项羽得知消息后,顿时大怒,命部下继续攻打齐国,自己亲提精兵3万,星夜疾驰回援彭城,攻打刘邦。
    打下彭城后,刘邦多少有点放松了警惕,以为打下彭城就大功告成,战胜项羽了,逐渐纵容了手下,劫掠美女侵吞财宝,摆酒设宴大会宾客,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中。
    哪成想,项羽很快就杀回来了。
    在彭城、灵璧东面的水上,楚汉两军发生了激烈的遭遇战,那场战斗真是杀得昏天暗地、鬼哭狼嚎,睢水几乎都被尸体堵塞,不能流动了。
    因为汉军的大意放纵,楚军的愤怒果敢等多重因素,此次战斗中,汉军被楚军杀死杀伤极多,很明显此役汉军失败了。
    可能冥冥中自有定数,也可能是上天注定刘邦要成就一番霸业。眼看汉军就要全军覆没之际,天空中忽然刮起了西北风,顿时折树倒屋,飞沙走石,一片昏暗。用现在的话讲,应该是起龙卷风或沙尘暴了。
    面对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楚汉两军都乱作一团,无法继续作战了。趁此乱象,刘邦才得以逃脱。
    逃亡路上,项羽骑兵追击甚紧。情急之下,刘邦将同乘一辆车的儿女推了下去,幸亏夏侯婴及时相救,儿女们才得以脱险。但是刘邦的父亲和媳妇(吕雉)被项羽抓去做了人质,这一抓就是三年之久。
    危急时刻刘邦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儿女推下车?他不爱自己的儿女吗?这件事是否说明刘邦的真实人品也如项羽一样不咋地呢?或许有一部分这方面的原因吧,但刘邦可能还有更多的考虑。
    关于刘邦将儿女推下车这段,可能和古代君臣之间的心术权谋有关。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留意,刘邦逃命时车上除了他的儿女还有夏侯婴等将领,为了逃命刘邦将自己的儿女推下车,除了追击甚急逃命需要外,可能还是笼络人心的一种手段。
    大家想一想,当与刘邦同乘一辆车的将领看到刘邦为救大家,将自己的儿女都舍弃了,这些人能不死心塌地追随刘邦吗?
    刘邦将自己的儿女推下车之后,夏侯婴赶紧将其救起,意在向刘邦表明忠心——牺牲自己的性命也要保全汉王及家眷周全。这和后世的刘备摔孩子是何其相似啊!
    其实,刘邦自己也是吃准了这一点,心里清楚手下的这些将领是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儿女被项羽抓去的,一定会出手相救。所以,刘邦才敢欲擒故纵,假意推下自己的儿女以笼络人心。
    但即便真的是这样,也不得不佩服刘邦的某种过人之处,或者鄙视刘邦的六亲不认。
    或许,真实的社会我帮哥,既有舍弃儿女赶紧逃命的心理,也有借此机会笼络人心的动机吧。
    怪不得刘邦能战胜项羽呢,怪不得有人不喜欢邦哥呢。
    面对这样的邦哥,什么样的情感反应似乎都有道理。
    事已至此,塞王司马欣、翟王董毉等诸侯立刻叛汉降楚,齐国和赵国也纷纷和楚国和解了。
    人心排下而进上。各路诸侯远去很好理解,为了利益跟随强者本来就是这些诸侯的初衷。如今你刘邦战败了,我们还跟随你有个屁用啊,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诸侯争霸,之所以能收降对手,根本原因还是自己能够取胜或者有取胜的趋势,正所谓胜者王侯败者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刘邦不是已经做好万全准备了吗?师出有名的正义战争,收降了很多诸侯,还算可以的后勤保障,谋臣战将辅佐前后,怎么还是败给项羽了呢?
    首先,刘邦这次战败不是战略性溃败,只是一次局部的战术性失利,自己的性命和自己军队的有生力量还在,根基没有动摇。
    其次,类似于两个人之间的打架,再精妙的招式,在绝对力量面前也没用。项羽的绝对实力在当时还是高于刘邦的。
    再有,刘邦攻占的是项羽的都城,又霸占了人家妻儿财富,势必引起项羽军中士兵的极大愤怒,此战项羽军士气正盛。
    所以,刘邦暂时失利了,但刘邦并未彻底失败,楚汉争霸还在继续,新一轮的竞争马上开始了。
    那么,刘邦又是如何在失败中找到成功妈妈的?除了正面对决,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刘邦集团会不会采取一些其他措施呢?
    咱们下回拭目以待。

    睡觉了
    美轮美奂
    第十三章 楚汉争霸
    (五)井陉之战——上(总第22章)

    上回说到,虽然师出有名准备周全,收降了谋臣战将各路诸侯,但是彭城之战刘邦还是失败了。那么,刘邦是如何在失败中找到成功妈妈的?楚汉之间还会发生哪些争斗呢?
    彭城战败后,落荒而逃的刘邦差点连自己的子女都顾不上了,真可谓损兵折将颜面尽失。还好,刘邦的大舅哥吕泽率领汉军驻守砀郡下邑,离刘邦不远。无奈之下,刘邦只得暂时投奔了大舅哥,这才算有了喘息的机会。
    搁一般人,刚刚经历了一场惨败,差点就赔了夫人又折兵,还不得捶胸顿足哭爹喊娘的叫唤一番啊。甚至有些悲观消极的,可能彻底就歇菜凉凉了。
    但邦哥不愧为社会我邦哥,稍微安稳后就开始搜集散兵士卒,兴高采烈的准备再战项羽。不得不说,还真得佩服邦哥的这份心态。
    但是纵有万丈豪情,也得遵循客观规律。刚刚经历了惨败就想东山再起,哪有那么容易。你想带着故人重温旧梦,问题是人家还愿不愿意跟你干啊。
    西汉高帝三年(公元前204年)六月,刘邦收降的诸侯之一,魏豹就公开背叛刘邦,和项羽订立了盟约。
    魏豹这鳖孙,看我败了就背叛我,投奔了项羽,看我逮住他不把他碎尸万段才怪。刘邦气的是咬牙切齿,恨不得亲手宰了这种墙头草。
    生气归生气,理智告诉刘邦还是要依据实际情况作出决断。为了尽最大努力和平解决争端,刘邦还是派出了广野君郦食其游说魏豹,希望化干戈为玉帛,重归于好共伐项羽。
    但是现在的你,可不是当初战胜章邯时候的邦哥了,彭城惨败妻儿老小都被抓了,你还能有多大蹦咋啊。还让我跟着你,做梦去吧!再跟着你,脑袋不是被驴踢了吗?
    看到刘邦失败后的惨样,魏豹压根就不再把刘邦放在眼里了。很明显,游说是不可能成功了。
    既然文的不行那就来武的呗。点将韩信率兵揍他丫的,干死这鳖孙,让他知道知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战败了,但邦哥还是邦哥。
    话说这魏豹真他妈不争气,装了半天X,结果没到一个月就被韩信给俘虏了。真不知道是韩信太厉害了,还是这个魏豹太尿。
    就这么点本事,还敢出来反叛刘邦,真是无语。
    处理完魏豹的插曲后,刘邦就命令韩信和张耳继续东进,攻打赵国和代国,为与项羽决战做好准备。
    不愧为一代战神,韩信率军一路破竹,很快就打到了井陉口,在这里遇到了赵国军队的强烈阻击。
    古人很早就知道了国之大战在祀与戎。战争之所以不可不察,就因为它涉及千百万人的切身利益,凝结了全人类千百年来的智慧,稍有不慎满盘皆输。
    战争是残酷的也是精彩的。两军对垒,从来就不缺智谋的较量,意志的比拼,勇武的对决。当然,没有战争没有杀戮,普天之下共享和平,那再好不过了。
    但是横看古今中外,纵观历史长河,这种想法似乎只能寄托在美好的愿望中,至少韩信与赵国之间的战争,是不可避免了。
    面对劳师远征的汉军,赵国有个叫李左车的谋士,善于分析,勤于总结,眼看汉赵两军就要开战了,早早就在心理谋划了应对之策。思前想后考录周全后,李左车就主动找到了赵军统帅陈,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
    韩信俘虏魏王,擒拿夏说,连续打了很多胜仗,如今又有张耳辅佐,下定决心要拿下赵国,现在的他们是乘胜远征的军队,锋芒正盛,不宜硬拼。
    “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师不宿宝”。井陉之地山高林密、道路狭长,战车不能并排行进,骑兵不能展开行动,他们的队伍要通过井陉,必定会前后绵延百里,到那时粮食肯定在后面。希望您借臣三万骑兵,从小路切断他们的辎重,您深沟高垒,坚守军营,不要和他们交战。他们前不能战,后不能返,不到十天两个将领的人头就可以送到麾下了。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李左车是从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客观分析天时地利人和后,得出的正确结论,对于帮助赵军战胜韩信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那么,赵军统帅采纳李左车的建议了吗?如果没采纳,又是以什么理由拒绝的?井陉之战的结果怎么样?汉赵两方各色人等又面临着怎样的结局呢?
    别着急,咱们下回一个一个聊。









    睡大觉
    @海州书生 2022-03-07 20:18:41
    很多时候,刘邦被司马迁写的像小丑,史记却没有被刘邦的后代列为禁书。
    -----------------------------
    能成就一番事业的,怎么可能是小丑呢。认真学 会有所收获。
    第十三章 楚汉争霸
    (五)井陉之战——下(总第23章)

    上回说到,韩信势如破竹一路打到井陉,为了应对韩信的进攻,赵军谋士李左车向主帅陈馀提出了御敌之策。那么,陈馀采纳李左车的建议了吗?如果没采纳,又是以什么理由拒绝的?井陉之战的结果怎么样?汉赵两方各色人等面临怎样的结局呢?
    以后人的角度来看历史,多么希望那些正确的意见建议都能被采纳啊。更有好事者,总是试图分析如果如果会怎么怎么样。
    但一切的如果都只是主观幻想而已。历史就是历史,李左车已经提出了正确的行动方案,只是碍于某个人某些人的思维水平、能力经验,煮熟的鸭子给弄飞了。
    这个陈馀即使不是腐儒,也是个不怎么懂军事的人。
    听了李左车的建议后,陈大统帅还是毅然决然的宣扬他那套理论,“义军不用诈谋奇计。兵法上说,十则围之,倍则战。韩信号称几万军队,其实不过几千人,千里奔袭已疲惫到极点。如果避开敌人不敢出击,以后再有大股敌人进犯,怎么战胜他们呢?如果诸侯认为我们胆怯,就会轻易出兵讨伐我们了”。
    韩信就有几千人?长途奔袭后不会休整?采纳李左车的建议怎么就成了避开敌人不敢出击了?李左车不是主动要求出击吗?何来胆怯一说?难道非要站在平地上,两军对垒厮杀一番才叫出击?
    这都什么理论?
    很明显,陈馀没有采纳李左车的建议。
    但是韩信和陈馀可不一样,他早就知道赵军有个李左车谋略过人屡出奇计,因此事先行事十分小心。
    寂寂山谷,茫茫旷野。几处烟云,几番流水。凉风吹帽,细雨沾衣。走在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上,抬眼望去除去悬崖峭壁,就是密林河流,只有远处隔着枝枝叉叉,从密林深处透过的几点亮色,才知道外面是黑天还是白昼。
    每每看到这些再想想李左车,韩信就是忧心忡忡一脸愁容。如此易守难攻之地,大军行动不便,粮草难以为继,赵军偷袭可如何是好啊。
    所以,韩信早早就派出了人马打探赵军情报,希望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黄天不负有心人,赵军没有采纳李左车计策的情况,真就被韩信探听到了,确认情报无误后,韩信可算是放心了,赶紧率领大军快马加鞭,直下井陉口。
    到了夜间,韩信挑选两千轻装骑兵,让他们每人手里拿着一面红旗,走小路逼近赵军营垒,在山间茂密树丛中隐蔽起来,观望赵军动向。
    韩信告诉这些人:“赵军看到我逃跑,必定倾巢出动追赶我,到时你们迅速冲进赵军营垒,拔掉赵军旗帜,竖立我军的红旗”。
    然后韩信接着分析:“赵军已经抢先占据有利地形建立营垒,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看见我的大将旗鼓,是不会攻击我们前锋的,因为他们会担心,遇到险阻我们就会退兵。所以,明天我必须冲锋陷阵,引诱赵军出击”。
    安排妥当后,天刚蒙蒙亮韩信就传令军队出发。他让人亮出大将旗帜,擂响军中战鼓,大摇大摆走出井陉口,直奔赵军营垒杀来。
    见到汉军主力,陈馀大喜过望,汉军真牛逼,竟敢背水作战攻打我们,看老子怎么收拾他们。随即传令打开营垒迎击汉军,双方顿时混战在一起。胶着中,韩信、张耳假装不支,抛弃旗帜,丢弃战鼓,转身向河边逃去。
    看到汉军的大将旗鼓,赵军果然倾巢出动,争抢战利品,奋力追赶韩信和张耳。
    看到赵军大营空虚,埋伏在山间树丛里的两千骑兵冲了出来,飞似的冲进了赵军营垒,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竖起了汉军的两千面红旗。
    赵军原以为背水作战的汉军不堪一击,没想到这帮汉军就像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似的,任凭他们怎么冲锋也无法向前一步。一来一去赵军的士气锐减,已经没有兴趣和汉军继续作战了,纷纷收住脚步准备返回军营。
    然而,当他们回头望去,发现军营里已全是汉军的旗帜,赵军不禁大吃一惊,以为汉军已经把赵军将领全部抓获,霎时乱成了一锅粥。
    趁此机会,汉军乘胜追击,斩杀了陈馀,擒获了赵歇,赵国就这样被韩信彻底消灭了。
    虽然灭亡了赵国,但韩信对李左车却礼遇有佳,甚至专门拜访:“我打算进攻燕国,讨伐齐国,怎样做才能成功呢?”
    李左车谦让一番后,为韩信献计:“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德。狂夫之言,圣人择焉。成安居(陈馀)有百战百胜的计策,一着失策就在鄗城被打败,自己也死在泜水岸边。如今将军渡过西河,俘虏魏王,擒获夏说,一举攻克井陉,不到一上午就消灭赵国二十万军队,诛杀了成安君。名声传遍海内,威势震撼天下,以至农民都放下农具停止耕作,穿最美的衣服,吃最香的饭菜,战战兢兢的侧耳倾听等待命令。这些都是将军的长处。”
    “然而,军队劳顿,士兵疲惫,又很难继续作战。如果将军率领这样疲惫的军队进攻,就会使他们在燕国的坚城下陷入困境。持续时间太长,城池无法攻克,粮草无法接济,弱点必然暴露,形势必然不利。弱燕不能降服,齐国就会从容积蓄实力拒守边境。燕军、齐军和汉军相持不下,那么刘项的势力就分不出强弱。这些地方都是将军的短处。臣虽然愚昧,还是认为攻燕伐齐的计划是失误的。善于用兵的人,不要以短击长,而要以长击短。”
    韩信听得是那么的聚精会神(其实,不仅韩信听得聚精会神,笔者看得也是拍手叫好),以致说到这里,忍不住插话:“既然如此,应该从哪入手呢?”
    “为将军着想,不如按兵不动,镇守赵国,安抚赵人,犒赏将士。向北摆出进攻姿态,然后派出辨士带上书信,向燕国宣誓汉军的优势,燕国不敢不服。燕国顺从后,再派辨士往东通报齐国,齐国必定闻风而降。这样一来,天下事都可以图谋了。”李左车如是回答。
    听着听着,韩信猛击案几“好!就这么办。”
    就这样,韩信采纳了李左车的计策,派使者出使燕国,燕国果然乖乖地投降了。
    至此,韩信可谓立下奇功,为大汉建立了不朽功勋。那么,此时的刘邦在干什么?前面说的魏豹、夏说、陈馀以及英布等都是何许人,他们又做了哪些事儿呢?
    咱们下回再聊。
    睡觉了
    中午了
    第十三章 楚汉争霸
    (六)都是智慧(总第24章)

    在看刘邦之前,我们还得再聊聊井陉之战。因为战争往往包含了丰富的智慧,学习这些内容,在某些方面还是有助于今天的生活和工作的。
    为什么井陉之战韩信胜了,陈馀败了?如果陈馀采纳李左车的建议会战胜韩信吗?
    很多问题其实都值得探讨深思。
    韩信胜了肯定和韩信自身的素质有关。
    首先,韩信熟读兵书,深谙冷兵器时代,兵家相争的要点和注意事项,懂得基本的行军打仗、后勤保障规律,用现在的话说,在理论层面是个行家里手。
    其次,韩信因时而动灵活多变,不是本本主义。要说熟读兵书,那个陈馀也能说得头头是道,什么“十则围之,倍则战”等,听着也很有道理。只不过,所有的道理都有前提条件,满足前提条件才能应用相关理论。
    比如,你是十倍于敌人了,但是地形不允许围困,或者后勤保障不支持围困,难道不符合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围困?如果书读到这个份上,那干脆什么也不用干了,因为无论干啥也干不成。
    韩信熟读兵书,但完全不教条。看到井陉之地山势险峻,植被茂密,韩信就格外重视观察地形地势,善于利用天气、水文等客观条件,扬长避短,攻敌不备,说明韩信能够依据客观情况,实事求是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反观那个陈馀,也是赵国名将,但是怎么就只记住了“义军不用诈谋奇计;十则围之,倍则战”呢?难道忘了“兵者,诡道也”的教诲了吗?
    如此教条的陈馀,面对灵活多变的韩信,焉能不败?
    再次,韩信懂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井陉交战前,韩信早就知道了赵军中有个李左车谋略过人,生怕陈馀采纳李左车的计策。为此,千方百计打探情报,就是要做到知己知彼,灵活调整应对策略。
    这里面就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了。一是韩信十分注重情报工作,对敌人阵营的能臣名将格外重视。作为今天的人们,应该对情报工作的重要性有所了解,提前得知敌人的军事部署和将领特点,不仅能够作出相应部署,而起能极大减少战争消耗,降低己方损失,个中道理无需细说。
    另一个就是韩信对自己的弱点应该心知肚明。熟谙兵法、灵活多变的韩信,肯定明白山区行军战线过长,队伍零散,后勤保障不力的弊端。内心也怕赵军堵截重要路口,袭击后勤线路,那样自己就很危险了。
    应该说英雄所见略同,韩信的见地和李左车不谋而合。所以他才格外关注李左车的计策是否被采纳。
    再有,懂得声东击西的战术。战略上韩信注重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劣势,关注赵军的动向;在战术上韩信同样不含糊,甚至甘愿以自己为诱饵,调离汉军主力,派遣“特战分队”趁虚袭取赵军大营,从而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这样的将领,不可谓不优秀。
    最后,韩信心胸开阔,坚持以胜利为根本目的。只要胜利,韩信可以放下一切面子自尊和繁文缛节,即使受了胯下之辱也毫不在乎。
    当井陉作战胜利后,韩信不计前嫌,亲自拜访李左车,听取攻燕灭齐的计策,充分说明了韩信的理性智慧,懂得广纳人才为己所用的道理。
    总之一句话,韩信的胜利是因为韩信的智慧。
    看书就要学习一定的智慧和道理,要不费劲巴拉的看书干嘛?玩会游戏不好吗?所以说学学韩信的这些智慧是有好处的。
    反观陈馀,就不具备这些智慧了。基本可以从相反的方向来理解陈馀的失败。
    遇事教条、照搬书本,刚愎自用、自以为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如此陈馀,败于韩信之手根本就不足为奇。
    话又说回来,如果陈馀采纳了李左车的计策会赢吗?
    不好说。
    如果采纳李左车的计策,提前迷惑住韩信,使汉军不掌握赵军的动向,应该说陈馀还是有一定机会的。毕竟,利用汉军行军不便,后勤保障不力的弱点,还是有机会打败韩信的。
    但是,以韩信用兵打仗的方法,他不可不能不提前派出探子探听赵军情报,也就是说对于赵军的行动,韩信不可能一点不知情。
    当韩信得知赵军的动向后,很可能将部队集结于某处开阔地或暂缓对井陉的攻势,另寻他法攻灭赵国。
    如此一来,即使不能击败韩信,也能延缓汉军的行军速度,不至于这么快就输个精光。不过,真要是这样的话,可能对楚汉争霸的局势产生一些影响。
    当然,这都是如果,历史没有如果,一切还要以事实为依据。对于“如果”的分析,只是帮助我们开动脑筋,多学习一些智慧,对如此的“如果”分析一二,还是值得的。
    知道了井陉之战,分析了成败因素,可是对于一些人等还应该有所了解才能更好的窥探楚汉争霸的全貌。
    别着急,下回我们就来看看魏豹、夏说、陈馀以及英布等人都是干啥的,以及他们都做了哪些事儿。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1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02-16 13:41:54  更:2022-03-10 23:20:26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