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历史的智慧(助您圆梦,成就人生;职场人必备的智慧之书)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历史的智慧(助您圆梦,成就人生;职场人必备的智慧之书)[第8页]

作者:冀州少侠
首页 上一页[7] 本页[8] 下一页[9] 尾页[1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第十六章 迁都关中(总第35章)

    上回说到,刘邦成功夺取天下,对有功之臣进行了封赏。那么,是不是刘邦可以高枕无忧了?大汉天下就平安无事了?
    不用说大家也知道,当然不是。
    就拿定都来说,都不是那么容易确定的。
    刘邦成功夺取天下后,定都自然就提上了议事日程,毕竟堂堂的正统王朝,不可能没有自己的国都。
    但究竟定在哪,着实费了一番脑筋。关中咸阳之地,易守难攻、沃野千里,但奈何秦朝二世而亡,对于很是信奉风水的古人来说,自然是不太愿意选择的。
    刘邦在沛县起家,所率汉军多是山东(泛指崤山以东)人氏,洛阳地处中原大地,位居崤山以东,接近沛县地方,所谓近乡情更怯,军中很多人都倾向将都城定在洛阳。
    而且关于都城的选择,刘邦的内心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当初,周天子定都洛阳,开辟了大周王朝800年的基业,刘邦很想效仿周天子,定都洛阳,再度开创一代盛世伟业。
    基于上述种种考虑,最初刘邦将都城定在了洛阳。
    但是,有一个叫娄敬的普通士兵,在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到陇西戍边,途径洛阳的时候,通过一个当了将军的老乡,表达了想见刘邦一面,谈点事情的想法。
    这个老乡也比较助人为乐,真的带着娄敬面见了刘邦。
    寒暄了一会,君臣二人就转入了正题。
    娄敬也不客气,开门见山问:“陛下建都洛阳,是想效仿周朝吗?”
    刘邦点点头:“是有这个想法”。
    娄敬却摇了摇头,为刘邦分析了其中的不同逻辑。
    “陛下取得天下的方式跟周朝大不相同。周朝的先祖从后稷(jì)开始,积德累善十几代。到了公刘,为了躲避夏桀(jié)的暴政迁到豳(bīn)地居住。太王因为狄人的侵扰,又离开豳地,移居岐山。到了文王做西伯时,才开始接受天命。武王伐纣时,不期而会的八百诸侯都说殷纣可以讨伐,武王这才灭殷。成王即位,周公等人辅佐他,才营造成周洛邑,把它作为天下的中心。凡在这里建都,都要像周朝一样,务必以德致人。陛下是从丰邑沛县起事,率领军队席卷蜀汉,平定三秦,和项羽在荥阳激战百余次,使天下百姓血流大地,尸横遍野,悲惨的哭声不绝于耳,受伤的人至今欲动不能。这种情况和周朝的兴盛,臣认为是无法比拟的。”
    刘邦沉吟片刻,无法表达反对,职能是赞同了。
    “秦地披山带河,四面闭塞,是天然的屏障,如果有了危急情况,百万雄兵进退自如。那里可是天府之地。”
    “先生的意思是?”
    正当娄敬继续往下说的时候,刘邦插话问到。
    “陛下应当入关,把都城定在那里。那样一来,即使山东(泛指崤山以东)发生变乱,秦朝故地也是可以保全的。与人斗,不扼住他的咽喉,不猛击他的后背,是不能完全获胜的。如果陛下入关建都,控制秦地,就相当于扼住了天下的咽喉,而猛击天下的后背。”
    “但是……”
    刘邦还是有些犹豫不决。毕竟群臣多半都是山东(泛指崤山以东)人,他们都主张建都洛阳,还争先恐后的劝说刘邦,周朝在洛阳建都,世代称王几百年;秦朝在关中建都,不过二世而亡。洛阳东有成皋,西有崤山、渑(miǎn)池,背靠黄河,面向伊水、洛水,险固的地势足以凭借。
    正当各方意见僵持不下,刘邦拿捏不定的时候,谋圣张良发挥作用了。
    听了娄敬的分析,张良对刘邦说:“洛阳虽然也有险固的地形,但他地域狭小,土地贫瘠,四面受敌,不是用武之地。”
    可能是长久以来建立的信任吧,对于张良的话,刘邦还是非常认同的。
    张良继续分析:“关中就不同了,它左有崤山、函谷关,右有陇蜀大山,沃野千里,南有巴蜀的富饶资源,北有草原的畜牧之利,凭借三面险阻来防守,只用东边一面控制诸侯。诸侯安定的话,黄河、渭水可以运输天下物资,向西供给京师,如果诸侯有变,军队可以顺流而下。这正是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娄敬的意见是正确的。”
    因为张良和刘邦特殊的关系,加之张良与娄敬分析的又入情入理,刘邦这才改变了主意,定都关中。
    以今人的眼光来看,应该说娄敬和张良的分析是有道理的。
    自古以来,都城的选定往往要考虑军事安全、淡水资源、粮食保障、人口数量、交通条件、辐射区域等综合因素后确定。
    正如张良、娄敬所说,关中之地控三秦而带巴蜀,通西域而连中原,三面险固、沃野千里,人口众多,水运便利,自古就是都城的最佳地之一,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王朝选择建都于此了。
    而洛阳虽处中原大地,交通便利,人口众多,但相比关中之地,洛阳四面受敌,军事安全要差很多,所谓的险要之地并不足以凭借,水运条件也不比关中,综合来看还是不如关中更有优势。
    之所以有那么王朝选择定都洛阳,一来是因为此地相比关中之外的其他地方还是有很多优势的;二来是某些时期的客观形势所迫,退而求其次的不得已选择。
    不管怎么说,都城算是选定了,大汉王朝算是步入了正轨。那么,下一步刘邦会干什么?还有哪些事情等着刘邦去处理呢?
    且听下回分解。


    新的一天
    新的一天
    今晚更新
    第十七章 整顿朝政(总第36章)

    上回说到,经过多方分析比较,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刘邦听从建议,将都城定在了关中之地,至此大汉王朝的各项工作逐步进入正轨。那么,接下来刘邦会干什么?还有哪些事情等着刘邦去处理呢?
    虽说将都城定在了关中,但遭受项羽的大肆破坏后,关中之地早已残垣断壁,破败不堪;经过秦末汉初多年的战乱,整个华夏大地也是一片民生凋敝、混乱萧条的景象。
    面对百业待兴的局面,大汉王朝开启了建设工作。萧何负责营建长安城,建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大仓,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建设,一座崭新的都城雏形逐步显现。刘邦也正式从栎阳入住了长安办公。
    定都长安后,刘邦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整顿朝政,休养生息、稳定局势上。
    在行政区划上,实行郡县制与分封制相结合的体制,在都城附近实行郡县制,由皇帝直接任命官员管理地方事务,官员职务不世袭。在其他地区,实行分封制,就是前面提到的,刘邦封赏了很多功臣和同姓诸侯,这部分功臣和诸侯的职务是世袭的。
    之所以实行这样的制度,也是和当时的客观形势有关。
    一方面,延续几百上千年的分封制影响依然根深蒂固。虽然秦朝实行郡县制,但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们心理上的思维惯性。
    另一方面,刘邦自己认为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之一是势孤,宗室力量薄弱,也没有可以依靠的诸侯力量,导致各地一旦生变,王朝无可用之兵。分封一些同姓诸侯,可 以更好的起到拱卫朝廷的作用,所以还是要分封一些诸侯的。
    但是全部实行分封制,又容易产生诸侯尾大不掉,威胁朝廷统治的情况。
    多种因素之下,促使刘邦团队决定采取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的行政体制。
    当然,规划行政体制只是第一步,因为人类要生存发展,任何时期都绕不开老百姓的生活。面对民生凋敝,百业待兴的社会环境,刘邦团队采取了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做法。
    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五月,刘邦下诏:“关东人在关中的,免除12年赋税,回乡的减一半;允许躲藏在山泽中的民众回到原籍,恢复原来的爵位田宅;因为贫困自卖为奴隶的老百姓,都免为平民;军官士兵无罪无爵或虽有爵位但不到大夫(第五级)的,一律赐给大夫;原有大夫以上爵位的各赐爵一级;七大夫以上都受食邑;七大夫以下,免自身及一户赋役,不事差役。”
    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二月,刘邦又下诏:“现在收缴献赋(进献朝廷的税赋钱)没有明确的标准,有的官吏以多收赋为献费,诸侯王们征收的更多,导致百姓生活贫苦。现在令各诸侯王、通侯都在十月朝见时缴纳献费,各郡国都要以实际人口计算,每人每年六十三钱用来缴纳献费,不允许多收”。
    刘邦还免除了家乡沛县百姓的赋役。在一次还乡见面会上,刘邦对沛县父老乡亲说:“游子悲故乡。我虽然定都关中,但死后我的魂魄还是思念故乡的。况且我自称沛公开始,诛讨暴逆然后才有天下。现在我宣布沛县百姓世世代代都不用缴纳租税”。
    “树高千尺、叶落归根”。也许,中国人的乡土情怀是从骨子里带来的,要不怎么在刘邦那个时代,就有了这么深厚的乡土情结呢?
    通过一系列措施,大幅降低了税赋水平,减轻了百姓负担,大汉王朝步入了休养生息,恢复国力的阶段。应该说,这一时期的整体形势是逐步向好的。
    当然了,说到恢复国力,怎么能少了人才呢。自古得人才者才能胜利。前面也说了,刘邦的胜利就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建立大汉王朝后,刘邦也是一如既往,非常注重选贤任能,治国理政。
    比如,刘邦多次在诏书中提到周文王、齐桓公重用贤人的典故,以此表明求贤若渴、广纳人才的态度。
    为此,刘邦多次布告天下,命各地官吏、诸侯王必须诚意推举贤德之人,一旦发现有贤明之人不报的,即行免除地方官员职务。
    通过定都关中、完善体制、轻徭薄赋、选贤任能等一系列措施,刘邦进一步稳固了自己的统治,使百姓得到休养,财力逐渐丰厚,朝政渐趋稳固,大汉王朝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
    但刘邦需要解决的问题远不止这些。内部有功高震主的功臣宿将觊觎皇位,外部有彪悍野蛮的匈奴骑兵虎视眈眈。一个个棘手的问题都在等待着刘邦去解决。
    那么,刘邦又会面临哪些功臣宿将的问题,外部敌人又会制造哪些矛盾?刘邦是如何解决的呢?
    请听下回分解。
    @李国伟2021 2022-03-29 18:18:49
    顶帖支持
    -----------------------------
    感谢支持,国伟兄一定要常来。
    那就看啊
    第十八章 智擒韩信(总第37章)

    上回说到,通过完善体制、轻徭薄赋、定都关中、选贤任能等一系列措施,刘邦稳固了大汉朝政。但需要刘邦解决的问题远不止这些,内部有功高震主的功臣宿将觊觎皇位,外部有彪悍野蛮的匈奴骑兵虎视眈眈。那么,刘邦又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不管处理什么事儿,也不管怎么处理,都得一步步来,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刘邦处理功高震主的问题,就从他心里最在意的地方开始了。
    前面已经聊过,当初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就有人劝说韩信自立为王三分天下,只不过韩信思来想去没有同意而已。
    韩信没同意,可并不代表刘邦不在意。
    本来韩信就是有能力的人,如今又身居要职位高权重,就算韩信自己没什么想法,刘邦也会猜疑他功高震主。要不也不会有垓下之围后,刘邦迅速赶回定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境),削夺韩信兵权的事情了。
    汉朝建立后,刘邦与韩信的事情大致是这样的。
    当初,项羽有个叫钟离的部将,平时和韩信关系很好,项羽兵败身亡后,这个钟离眜逃了出来,归附了韩信。
    你韩信和钟离眜关系好收留了他,可能是你讲义气念旧情,可是你想过没有,你的主帅刘邦对钟离眜恨之入骨啊,这么做让你的主帅怎么想?
    听说钟离眜躲在楚国,刘邦马上下诏命楚国逮捕钟离眜。可韩信到了楚国后,进进出出总是前呼后拥,甚至每次都要动用军队显摆自己的威仪,地方官员根本无法到戒备森严的楚王府捉拿钟离眜。
    也不知道韩信是怎么想的,你就不想想这些举动会不会引起别人的猜疑?果不其然,各种流言不胫而走。
    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的时候,有人上书告发韩信密谋造反。不过,看到书信后的刘邦并未明确表态,只是询问群臣该如何处置,有的将领说:“马上发兵,活埋这小子!”
    刘邦听了默然不语,内心还是有顾虑,不太认可这种意见。
    后来,刘邦单独召见了护军中尉陈平,让陈平帮忙出出主意。起初,陈平并没有提出什么意见建议,只是问了众将怎么说。
    刘邦就把一些将领的话告诉了陈平,于是君臣二人就有了下面一段对话。
    陈平:“有人上书告发韩信谋反这事,还有其他人知道吗?”
    刘邦:“没有”。
    陈平:“韩信本人知道吗?”。
    刘邦:“不知道”。
    陈平:“陛下的精兵比得上楚王吗?”
    刘邦:“比不上”。
    陈平:“陛下的将领用兵,有人比得上韩信吗?”
    刘邦:“没有”。
    陈平:“现在兵不如楚国精,将不及韩信强,却想兴兵攻打楚国,这不是催促韩信起兵吗?臣为陛下担忧。”
    刘邦愁眉不展问:“那该怎么办?”
    陈平笑了笑,说到:“古时天子巡视,要会见诸侯。陛下可效仿古人,装作巡游云梦泽,在陈县会见诸侯。陈县在楚国的西界,韩信听说天子出游,必定会亲自到郊外迎接拜谒陛下。在他拜谒的时侯,陛下乘机捉拿他,只需要一名力士就足够了。”
    从陈平的分析中不难看出,这其中蕴含了深邃的谋略,读书学习时应该有所启发借鉴。
    自古以来,多少棘手的问题都是通过召见或开会的形式解决的啊!远的不说,从这个韩信开始,到后世的杯酒释兵权以及鳌拜等,不都是通过正常工作的形式,打消他们的戒备心,将这些人调到指定地点,设下埋伏一举拿下的吗。
    所以,这就需要两方面分析了。如果有功高震主的地位,就要考虑被这种方式擒拿的可能,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避免被单独召见。
    另一方面,为了遏制功高震主的将领真的震主,就需要好好研究借鉴这种处理方式了,毕竟不费一兵一卒解决棘手问题,任谁都会觉得是个好办法。
    身份不同,思考方向也不同。个中智慧,可以细品。
    听了陈平的分析,刘邦也是喜上眉梢,认为这办法的确妙不可言,就按陈平的计策,派出使者通知诸侯在陈县相会,告诉他们:“我要南游云梦。”
    此时的韩信还毫不知情,等到刘邦快到陈县的时候,韩信才有所警觉。此时韩信想举兵反叛,又认为自己无罪;想拜谒刘邦,又害怕被逮捕,一时进退维谷陷入两难境地。
    要说这个韩信也真是够可以的,身为功臣战将又有功高震主被人猜疑的可能,在刘邦身边居然没有内线,对朝廷情况居然一点也不掌握,不亏有人说他是军事上的人才,政治上的侏儒呢。
    当然,并不是说一定要安排线人,毕竟安排这种线人着实很危险,一旦东窗事发,即使没有谋反的意图,也坐实了不忠的把柄,后果不堪设想。但是,哪怕有三五好友,告诉自己消息也行啊,可就连这点常识韩信都没有做到。
    反倒是很痛快的杀了至交好友钟离眜。
    看到事情不妙,有人给韩信出主意:“杀了钟离眜,再去拜谒主上,主上一定高兴,那样就不会有事了。”
    韩信还真就去找了钟离眜商量这件事。钟离眜说:“汉王所以不攻打楚国,是因为眜在这里。你想逮捕我取悦汉王,我今天死,公也会紧跟着灭亡。”
    说完,就在咒骂韩信中刎颈自杀了。
    韩信毫不客气,更没有一点惋惜之情,拎着钟离眜的首级就来到陈县拜谒刘邦。刘邦一看见韩信,马上命武士把他绑了起来,押到随行的车上。
    韩信无助的挣扎着,朝着刘邦大喊大叫:“果真像人们说的那样啊!‘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现在天下已经平安,我本来应当遭烹杀!”
    刘邦气呼呼的说:“你别嚷了,有人告发你谋反。”
    说完,就让人给韩信带上了刑具。不过,到了洛阳以后,刘邦又赦免了韩信,改封为淮阴侯。
    因为被贬降了级,再加上早就知道刘邦害怕嫉妒他的才能,韩信就常常称病不上朝,日日夜夜躲在家里怨天尤人,闷闷不乐。
    有一次,韩信去拜会舞阳侯樊哙,樊哙对他毕恭毕敬,跪送拜迎口称臣子,不停地说:“大王竟然光临寒舍,真是臣的荣幸。”
    韩信走出樊哙的府邸,忍不住苦笑一声:“唉,真没想到,自己竟然与樊哙这样的人为伍。”
    大家可以仔细想想,从这些小事中也能窥见韩信性格中的一些问题。
    害怕被刘邦处罚,就杀了至交好友钟离眜。杀也就杀了,毕竟是事关自己身家性命的事情,在某些人性自私的说法面前,可能还有些人会理解这种做法,但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至交好友后,居然一点惭愧之情惋惜之意都没有,难道这就是一代名将该有的品性?
    再说,怎么与樊哙为伍就发出感慨?一个侯爵还不配与你为伍?还是你看不起樊哙的出身?你就这么高傲?你凭什么这么高傲?
    凭功劳?凭地位还是凭性格?难不成性生活能力也要比一比?
    这都什么心态?
    心高气傲,目中无人,缺乏政治才华,缺少现实谋略,韩信的失败也就情有可原了。
    那么,除了韩信还有其他功臣宿将要对付吗?刘邦又是怎么对付的呢?
    咱们下回再聊。




    新的一天
    第十九章 韩王之反(总第38章)

    上回说到,刘邦采纳陈平之计,不费吹灰之力就擒拿了韩信。但是,大汉王朝的开国功臣可不只韩信一人,刘邦与其他的功臣名将之间,同样要面对相互猜疑的问题。那么,刘邦与其他人之间会发生什么?他们又是怎么处理彼此之间关系的?
    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的将领中,除了前面说的那个韩信之外,还有个叫韩信的人,因为后面这个韩信曾被刘邦立为韩王,为了区别这两个韩信,后人多用韩王信指代后面这个韩信。为了方便起见,咱们也把后面这个韩信叫做韩王信吧。
    这个韩王信原来是战国时期韩襄王韩仓的庶出孙子,身高八尺有余,长得一表人才,用现在的话说,妥妥一个富二代公子哥。
    这个韩王信当上韩王的过程,还颇有一番周折。当初项梁拥立楚怀王熊心的时候,原来的燕国、齐国、赵国、魏国都已经立王,唯独韩国因为找不到战国时期韩王韩安的后嗣,没有立王。
    后来实在找不到了,就立了韩国诸公子中的横阳君韩成为韩王,想用这种办法来安抚韩国。
    项梁在定陶战死以后,韩成就投奔了熊心。后来,项羽想控制韩国故地,但是此时名义上的韩王韩成还在,项羽也不好直接下手,可是控制韩地的既定策略又不能改变。
    此时的韩成,就必然成为项羽的眼中钉肉中刺了。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实在等不及的项羽,就以韩成无军功又帮助过刘邦为借口,将韩成带到彭城杀掉了。
    这样一来,韩地被项羽占领,韩王一位又空缺出来了。待项羽、刘邦争夺天下的时候,刘邦让厩将(汉时官名,主要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张良以韩国司徒的身份降服了韩国故地,韩王信就是在这个时候被张良发现的。
    刘邦被立为汉王以后,韩王信也跟随刘邦进入关中。他劝刘邦:“项羽把自己的部将都封在近地,却把王封到远地,这实际上就是贬斥。汉军的将士多是山东(泛指崤山以东地区)人,他们都在踮着脚跟盼望返回故乡,利用他们的锐气东进,可以争夺天下。”
    其实,在这里写这段话是有争议的。因为聊到前面那个韩信的时候,已经说过这段话是前面那个韩信对刘邦说的。关于到底是谁说的这段话,是有一些议论的。
    有的说是记载错误,然后论证原本是谁谁说的。有的还说这两个韩信分明就是同一个人。
    关于两个韩信是同一个人的说法是不对的,因为史记中关于韩信和韩王信都有分别的列传记载,太史公不可能明知错误还要故意记载,这是不符合历史常识的。
    那么,还有两种种可能,一种是后世流传错误,不同的版本说成了不同的人。
    另外一种就是两个韩信都说过这段话。在当时那个几乎没有信息传输的时代,两个人在不同的场合分别对刘邦说了类似的话是完全有可能的,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
    否则,你又怎么保障这段分析只能出自一人之口?
    难道就不能是一个韩信先提出来,另一个韩信借鉴前面的分析,总结提炼之后加以升华的产物?
    至于究竟是谁说的咱们就不去追究了,只要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从中触发思考学到知识就行了。
    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韩王信奉命平定了韩国故地的很多城池。不久,刘邦来到河南之地,因韩王信攻城略地,收降项羽部将有功,刘邦就暂时将韩王信立为了韩王。
    到了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的时候,已经登基做了皇帝的刘邦,正式封韩王信为韩王。
    第二年春天,匈奴频频骚扰汉朝边境。刘邦认为韩王信的封地颍川北边靠近巩县、洛阳,南边逼近宛县、叶县,东边是重镇淮阳,这些城池地处中原大地,都是军事重地,派韩王信守卫这里,还是有些不放心。于是,刘邦就下诏让韩信迁移到了更北面的晋阳(今山西太原)。
    既然你不仁就休怪我不义。察觉到刘邦诏令中的阵阵寒意后,韩王信给刘邦上了一封奏折:“封国边界辽阔,匈奴多次入侵,晋阳距离边境较远,请允许建都马邑(今山西朔州)。”
    意思是说自己的封国地域辽阔,匈奴时常骚扰边境,将都城定在晋阳的话,不利于自己的管理,还是去马邑比较好。
    这个韩王信是不是脑子进水了?怎么不在靠近内地的晋阳,非要去边疆之地的马邑呢?
    其实,韩王信还是有点自己想法的,早期就不说了,此时的韩王信应该对刘邦生出了二心。
    马邑地处汉匈边境,与匈奴来往频繁,但是与汉朝内地相距较远,中原王朝对此地的控制相对较弱。这样一来,供韩王信施展的空间就变大了。
    说的更直接更简单点,这个韩王信是想借匈奴之手对付刘邦,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自己取刘邦而代之。
    可能刘邦没有来的及考虑,也可能是刘邦不相信韩王信会谋反,总之面对韩王信迁都的请求,刘邦很爽快的就答应了。
    结果,果然不出所料,麻烦很快就来了。
    那么,很快就来的到底是什么麻烦?刘邦和韩王信后来又怎么样了?
    别着急,咱们下回再聊。






首页 上一页[7] 本页[8] 下一页[9] 尾页[1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02-16 13:41:54  更:2022-04-04 13:11:58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