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世族政治与魏晋风流 【正在连载】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世族政治与魏晋风流 【正在连载】[第20页]

作者:tsenway
首页 上一页[19] 本页[20] 下一页[21] 尾页[7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③ 正始之音(本节续完)

    从养生之道,讲到哲学的基本问题:人生观!这是嵇康与向秀的高度。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思想家,都是讲人生观的。象嵇康、向秀这样通过养身话题讨论人生观的,却不多见。不过,不是所有人都赞成嵇康的观点。比如九百年后,天朝又出了圣人,他就是仅次于孔孟的季圣朱夫子朱熹。他针对嵇康的这种人生观以“存天理灭人欲”怼之。就是说,如何对待人欲,大人物也难取得一致看法。如今的我们接受不接受他们那些深奥的哲理?我想,这本身不是最重要的,而重要的是他们的思想方法与为讲清道理而互相质疑所体现的论证态度。所以,我们在这里讨论回顾正始之音时,把重点放在他们的态度、风尚、精神面貌上,而非简单地评价他们当初的结论以及他们最终的成败。
    洛阳城来了大帅哥,名声传遍名门闺秀的厢房,其中有位皇家公主。阮籍充当中间人,玉成了一桩美满姻缘:皇室长乐亭主招得玉人。 “洛漂”嵇康手采金枝玉叶,当了皇室的东床快婿。
    长乐亭主父母是谁?前面我们说过,曹操见到秦宜禄老婆杜氏,就顺手牵羊纳为妾,忘记了把她分配给关云长的承诺。建安年初杜氏生下儿子曹林,后来封为沛王。他就是骁骑将军秦朗的同母异父兄弟。虽然从当代人的眼里,特别是从年龄上计算的话,长乐亭主很可能就是曹林的女儿、曹操的孙女。但从史料含糊的记录上看,不排除她是曹林孙女的可能。查家族成员发现,曹林有个儿子继承了堂房宗族的亲王爵位,所以其长女可拥有长乐亭主的封号。
    因长乐亭主的关系,嵇康拥有朝廷中散大夫的闲职。
    几乎同时,领军将军蒋济听说阮瑀的公子阮籍"俊而淑悦,为志高",就询问幕僚王默。王默确认阮籍的确有美名。于是,蒋济准备征辟阮籍做自己的掾属。消息很快传给阮籍,但他并不想应聘,就写了一封回信,亲自送到洛阳城外的都亭,请吏卒转呈蒋济。回信婉言谢绝蒋大人:说是自己才疏学浅,出生卑微,难堪大任。蒋济原先担心阮籍架子大不肯应辟,后来得知他已到都亭,误以为他已应命,而回信所言不过是客套话,所以很是高兴,就派人去迎接,不想阮籍已经回去了。蒋济对此非常生气,迁怒于王默。王默没有办法,只好写信劝说阮籍。阮籍的乡党亲属也都来劝喻,他不便再推托,勉强应酬。其实,蒋济手下蓄养诸多中下级军官,动机不明。阮籍对此心怀疑虑,不愿配合蒋济。不久便以奉侍生我养我的寡母为由,即告病辞归。好多年之后母亲亡故,阮籍只得复职。蒋济手下辖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等五校尉,阮籍出任了步兵校尉。所以后人以阮步兵来称呼他。

    ④多元化时代
    因讨论烂尾的政绩工程要不要下马的问题,诱发了一场百花齐放的音乐大辩论。从大清向前追朔天朝思想史与文化史,出现这种学术文化充分大辩论的年代只有两个:一是春秋战国; 二就是魏晋时期,特别就是正始年代。其实有百家争鸣,就有文化的繁荣,这就是不争的事实。
    此时,洛阳城内的聊天群,并非只有嵇康的养身群,更不是只有音乐群,比那些更普及更加兴旺发达的是玄学清谈群。具有一定规模的清谈群称论坛,其中就是以何宴、夏侯玄、王弼所在的论坛最具盛名。何晏是坛主,新入门的王弼后起之秀。此外,还有许多跃跃欲试的新秀,比如与王弼齐名的钟毓、钟会兄弟。而浮华年代的荀粲却英年早逝,而夏侯玄作为军人,作为留守西京长安的一方统帅,他必须坚持在岗位上,所以此后洛阳就少有他的身影了。
    钟毓、钟会是原太傅钟繇的两个儿子。他们也因仰慕名士,而频繁出入名流的社交群。受名士熏陶的他们竭力让自己也成为名士。钟繇一死,钟毓接替父亲的爵位,并升迁为散骑常侍。钟氏两兄弟从小被看成是一对奇人,钟会尤其突出。太和二年他才五岁,钟繇领他到魏朝老臣中护军蒋济家时,蒋济就一眼看出钟会“非常人也”。中护军蒋济负有选拔牙门将以下后备军官的权责。钟繇此行目的很清楚,就是要让蒋济能关照一下自己的后代。这里蒋济没点出“非常人”的含义,或是有意回避,不愿意讲得太透澈
    但在当年,钟氏兄弟作为佳话频传的事例不少。从那些传闻可猜测出来,钟会除聪明伶俐外,更有刁钻狡黠的另一面。《世说新语》中,有一段故事说钟毓、钟会少年时就名声在外,言语反应灵敏,尖牙利嘴。而且,常用的成语“汗不敢出”就与这对兄弟有关。故事是这样的:
    钟繇引见两儿子去见魏文帝曹丕。当场,钟毓紧张地全身是汗,而钟会却好像没事儿一样,从容的很。曹丕问:“钟毓啊,你怎么出了那么多汗啊?”钟毓说:“陛下天威,臣战战兢兢,汗如雨下。”曹丕又问钟会:“你怎么不出汗呢?”钟会学着他大哥的口气说:“陛下天威,臣战战兢兢,汗不敢出。”曹丕哈哈大笑。
    当然这故事存在一个大BUG。估计收录故事的人把魏明帝曹叡错成魏文帝曹丕了。曹丕在位才七年,钟会是在黄初末年出生的。钟繇不可能把没断奶的钟会抱着去面君的。把故事中的曹丕改成曹叡,才算一回事。
    还有一段是兄弟俩孩提时期偷酒喝的故事:
    钟毓、钟会小时候趁钟繇午睡,就一道偷酒喝。钟繇恰巧醒来,故意装睡观察看着,只见:钟毓行礼后才喝酒,钟会却只喝酒不行礼。随后,钟繇就问钟毓为什么要先礼后饮。钟毓回答说:“酒以成礼,不敢不拜”。父亲又问钟会,那你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非礼,所以不拜。”钟会就是这样口齿伶俐,模仿别人口气却反其意回答问题。还有一段是钟会小时候冒充别人笔迹行骗的故事。
    钟繇是三国时代最负盛名的大书法家。也有其父必有其子,钟会书法极受众人吹捧。钟会不仅继承了钟体,更广采众家之长。他模仿别人笔迹的手段更是高明。荀勖年龄与钟会相仿却只是钟会的从外甥,这甥舅俩从小总是勾心斗角。钟会知道荀勖有把上等宝剑放在他妈钟氏夫人住处。钟氏夫人自然就是钟会的本家姐姐。于是钟会利用自己擅长作假的优势,模仿荀勖笔迹写条子,说是让舅舅钟会顺路把宝剑稍带给自己。姐姐钟夫人见字条就确信是儿子荀勖的委托书,于是把宝剑交给钟会,却不料小弟是“骗子”。宝剑到手,他再不还给荀勖了。这位荀勖也是颖川荀氏大族的,自然也是名人。后来我们将会提到,荀勖一度与贾充一搭一档而名声不好。但在西晋灭亡之际,荀勖儿子荀藩、荀组却勇于担起重担,打着大晋朝的旗号坚持敌后继续抵抗匈奴。
    模仿笔迹制造假文件,是非常不光明磊落的行为。从此事联想到后来,钟会、邓艾出兵征蜀。钟会出于对邓艾的妒忌,就冒充司马昭、邓艾笔迹,挑拨离间,导致邓艾被冤杀了。钟会就这样制造了一起严重的冤案。当然,害人害己,那也导致自己的难堪的结局。不过此时的钟会风华正茂,写下不少著作,比如有《老子道德经注》、《周易尽神论》、《周易无互体论》等等,在易学研究富有成果,不少人认为他与王弼齐名,只是很遗憾地没得到夏侯玄及嵇康的认可。
    待续
    ④多元化时代(续1)

    这里提到的王弼,就是前面提到的建安七子王粲的养孙。他出生于黄初六年,从小就明察聪慧、爱好老庄之说,通辩能言,与裴秀、钟会年龄相仿,同样好玄学清谈,名声也相同。所以他们一开头就是好朋友。正始元年,王弼不到十五岁,就已经活跃在清谈沙龙上,与何晏、夏侯玄等名家结识,同倡玄学清谈。他为人清正高傲,深为各界所器重。因裴秀引荐,王弼与裴秀的叔叔裴徽结识。第一次见面,裴徽就对王弼十分惊奇,于是直接问了一个当时大家都没能回答的高难度问题:“‘无’是万物之根本,为什么作为圣人的孔子不对它进行解释,而老子一谈到它,便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呢?”而王弼轻松地回答:“既然都‘无’了,就没法儿表达,孔子因为深度了解了‘无’所以不去说它,只说‘有’,恰恰映衬出了‘无’。而老子对‘无’的了解还不够深,表面上好像把‘无’说得很透彻,其实只停留在‘有’的现象领域,没有达到‘无’的境界。”
    王弼脑子中“无”的概念或许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其中第四十二章称: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里的一、二、三、万,以及世间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是“有”。然而,老子的核心观念是道,是任自然而无为。“无为”就是“道”!于是,何宴、王弼引入“无”的概念,它就像数学中 “O”的概念,集合论中 “空集”概念一样。那样一来,就确保了理论体系的完备性。这道理很简单,如果没有“O”,就没有逢10,逢100进位归零的计算规则,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算数作业本的列式计算就无法完成;集合中没有代表无的“空集”,就无法确保其完备性,就不能建立相应的公理、定理体系,也将导致如今计算机算法理论无从建立。说到电子计算机,它的计算规则完全建立在(0,1)为基础的数字逻辑上。0就是“无”,1就是“有”。计算机每次开机计算,总是首先将全机清零。就是说,从“无”开始才保证了最终计算的精确。注意:这里我们用词是“精确”而非“正确“,读者不妨注意一下“精确”与“正确”的差异。都说,何宴、王弼主张‘无’是万物之根本的说法十分唯心、十分形而上学,然而那却被当代人“物化”了,出现了实实在在的计算机软硬件!这是否有点令人匪夷所思?
    我们记得这位裴徽,此时他在吏部任职。他曾经就玄学问题与荀粲过招,如今又与王弼交手。看来,他很像是个玄学清谈论坛的把门官。有裴徽就想到傅嘏,果然,傅嘏也知道了后起之秀王弼的大名。
    傅嘏已经注意到:曹操身边著名谋士刘晔的儿子刘陶,其纵横善论为时人所推崇,当时就是江湖名嘴。可是,刘陶每次与王弼辩论,总是被折服。这令傅嘏对王弼也不得不刮目相看。
    吏部尚书何晏,曾因浮华案而备受折磨,导致与傅嘏形同陌路。但对王弼的才能,他与傅嘏一样,都甚为惊奇。
    前面说过,汉文化是发扬了楚文化的。所以在汉代,老庄的思想意识一直有根基,整个汉代的“尚无为”就是老庄意识的明显表露。即使在董仲舒推广独尊儒术之后,老庄文化还一直有基础。自桓灵以来,独尊儒术受到质疑。儒家思想陷入了这样的矛盾:它在这个动乱的年代已经实在无法成为社会的规范和主流,可又不能完全从人们的思想里消失,于是就有了"援道入儒,儒道合流"的玄学,以拯救时任人的信仰。 “玄”本意就含“抽象”,所以玄学也包含着“形而上学”之萌芽。
    待续

    ④多元化时代(续2)
    “玄”本意就含“抽象”,所以玄学的出现也意味着“形而上学”在中国思想界的重新复苏。
    事实上, “无”为玄学之基础,这命题原创人正是何宴。何晏著的《无为论》堪称是玄学的入门指南。“上善若水,止于至善”。老子把道用水来比喻。何晏别出一格,把“至善”归于“无”,从老庄的“道”演变出“玄学”。何宴以为"无"能够构建一切。他建立"贵无"而"贱有"本体论体系就是以“无”为本的。联系到人生可以这样来看:一切纷繁的现象,包括功名事业、德行修养,都只是短暂的、可变的东西,因而不具有真实的价值。人生只有摆脱各种现象关系的束缚,归复到"无"这个精神本体,才能够实现生命的最高意义。
    我们此时才介绍何宴的《无为论》,只因为裴徽与王弼的辩论能更形象地道出 “无”的本质,所以我们在介绍“裴徽与王弼的历史之辩”之后,才回头聚焦玄学的这一基础问题。
    王弼的确博学多才,虽年轻,学术成就却十分卓著。他写了《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论语释疑》、《周易大衍论》、《周易穷微论》、《易辩》等专著,研究成果颇丰,理论上多有创见,学术质量很高。其中《老子注》尤为突出。显然王弼与何宴一样崇尚‘贵无论’,都主张“无”是玄学的基础,堪称是知己。出于对知己的关照,何宴向曹爽举荐了王弼。
    不过,王弼仕途不畅。正始年间,黄门侍郎位置空缺。何晏向曹爽举荐贾充、裴秀与王弼。因贾充、裴秀的背景强势,所以都被高第录用。王弼却遭遇丁谧的阻扰,结果曹爽录用丁谧推荐的王黎为黄门侍郎,而将王弼降格为补任台郎。王弼上任与主管大领导第一次见面时,曹爽就屏退左右,意思是王弼可以谈些心里话,表达自己的志向以迎合领导。不料王弼开口闭口就是玄与道,于是遭到曹爽轻视。王弼通达,并不搞歪门邪道经营名声,所以总不被曹爽看好。后来王黎病死了,又冒出个太原王沈抢位取代王黎,王弼又吃亏了,他总是升迁不到黄门侍郎的位置。
    原本,王黎和王弼本来是一对朋友。但自王黎抢王弼的前程之后,这朋友关系就此终结。可见,在人生道路上,玄学“无”的境界还是很难达到的。王弼正因为无法抛开功名利禄这些东西,所以他距离理想中最高境界的“无”还是很遥远。奔波于名利场的何晏也同样没有达到 “无”的境界。
    不过,近代研究中国哲学的王晓毅先生盛赞王弼在哲学上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声称:"虽然他像流星一样匆匆闪过,只生活了二十三个春秋,却以其不可思议的天才智慧之光,照亮了整个时代,指明了魏晋玄学的理论航向"。虽然,这或许这赞誉之言,不是人人都能接受,但王弼的理论创新却是公认的。
    正始年间活跃起来的还有贾充、裴秀,他们都是晋代的风云人物。裴秀是裵徽的侄儿,叔侄俩出身于名门大族"河东裴氏"。裴秀少年时便颇有名气,他经毋丘俭、何宴推荐给曹爽,辟为大将军府掾属。贾充是贾逵的儿子,贾逵是曹丕的亲信,又是曹休的救命恩人。贾逵死后,贾充继承了爵位,这次又经吏部尚书何晏的举荐而成为散骑侍郎。有了功名之后,贾充就娶了尚书左仆射李丰的女儿李婉为妻。贾充还巴结帅哥司马师,成了司马家族地下军官团的成员。他一生站队正确,唯独这次却选错了李丰这位丈人泰山。
    自说到司马阁老“躺平”以来,我们又说了许多貌似无关政局的人物与话题。但老谋深算的阁老心中明白:这些似有还无的社会阶层正是曹魏政权的基础。他们所提倡的“无为”,就是让天下平民与朝廷臣子“无为”,诱导我司马家族“无为”。官民‘无为’则天下太平,曹魏政权就将因此而永恒!那正是对司马家族的积极进取精神的反动,是改朝换代之历史战车的阻力!

    3.太白袭月
    嘉平元年春正月甲午,黎明前的夜空恰逢发生“太白袭月”的天象。
    是凶,是吉?世人惶惶不安。
    ①阁老装病
    司马懿一生最擅长的,就莫过于装病了。
    建安六年,曹操刚打完官渡之战。司马懿所在的河内郡被曹操全面占有。此时天下依然豪强割据,各方胜败均还是未知数。想到人才是胜利之本,曹操决定广招天下英才归我所用。即使用不过来,也宁可囤积起来不让敌方使用。河内郡司马懿颇具声望,于是曹操决定征聘。当时的曹操是否能真正控制北方局面仍是未知数。
    像女人害怕嫁错丈夫一样,当年二十三岁的司马懿担心靠错主子,所以拿不定主意。于是他天天装病躺在床上不动,不肯马上应聘。曹操怀疑假病,就派人暗中监视。但此时的司马懿,还不够老练。一天雨后初晴,一早司马懿命下人把书晒了出去。可正当家中无下人之际,天下起小雨。担心屋外的书遭雨淋,司马懿不顾一切冲出屋外,却发现新买来的婢女已经收拾完毕。这样一来,司马懿的装病行为穿帮了!
    此时司马懿老婆张春华刚满十三岁,她不动声色,在夜间一刀刺死婢女。
    夫唱妇随的张春华堪称贤内助!这是司马懿表演的第一局装病戏,不算完美,但在夫人的配合下,还是混了过去。
    不过,二十年过去,生了司马师、司马昭之后的张夫人难免步入黄脸婆行列,而官至极品太傅的老司马却老来青,恋上了新娶的柏夫人。一连十几天称病不见张夫人面。张文华不放心忙到柏夫人的安乐窝探病。不想司马懿又是装病!她好意探望,却遭到司马懿一顿劈头盖脑的奚落与嘲笑!于是羞惭怨恨回家,从此绝食想要自杀。她的孩子司马师司马昭也急得也不吃饭。
    这场装病回避黄脸婆的事还是被老婆看穿。于是老婆反过来绝食装死,这回轮到司马懿惊恐而赔礼道歉,张春华才停止绝食。
    司马懿出来后对别人说:“老东西死不值惜,我不过只心疼爱子罢了。”
    不过一场戏中戏,还是初步化解了矛盾。
    其实,那是习惯,不论逢到大事小事,司马阁老一旦一时无解,就总是想通过装病、演戏以欺骗别人,拖延日子。
    此次司马老大的躺平策略,正就是故技重施。他再一次上演装病的好戏以愚弄曹爽以及那批正始之音的才子们了。
    司马阁老的演技如何,效果如何?是炉火纯熟,当上了货真价实的影帝,还只是三斧头混世魔王级的影丵帝?还有待检验。而演技水平的评估师正是河南尹李胜,就是在浮华案中名列“四聪”“八达”才子榜中的那位。
    待续
    ①阁老装病(续1)

    正始九年(248年)腊月深冬,河南尹李胜当了八年多的河南尹(也称洛阳尹)之后,要调任荆州刺史,上任的良时吉日挑选在正始十年大年过后。于是除夕前,李胜来问候老前辈司马阁老并谢恩辞行。当时,司马太傅由两婢女服侍着接见了李胜。《魏末传》中这样记述当时的情形:“宣王令两婢侍边,持衣,衣落;复上指口,言渴求饮,婢进粥,宣王持杯饮粥,粥皆流出沾胸。”活灵活现的一副老年痴呆相!注意:《魏末传》是晋代成书的,那是要敬称司马懿为“宣王”。看到司马懿这种衣食无法自理的状况,李胜禁不住满怀怜悯而涕泣。他向阁老汇报说,自己要去荆州任职。阁老就指示说:并州靠近胡人地界,非常重要,希望李胜好善为之。李胜见他听错成并州就纠正说是荆州。不料宣王乃复阳为昏谬,错乱其辞,状如荒语。显然,阁老已经糊涂到无药可救的地步了。李胜再重复是去荆州,而非并州,到此时,老人才“若微悟者”,说自己衷心希望李胜提携自己犬子司马师和司马昭,不可相舍去,等等。最后,这老汉居然流涕哽咽。
    李胜告辞出来,与曹爽等人相见时,都提到司马懿的病状。他含着泪,惋惜地对曹爽吐心声:“太傅患不可复济,令人怆然。”
    他做梦也未想到,这位因“重病在身”而100%老年痴呆的司马阁老,正紧锣密鼓地与蒋济、高柔、永宁宫郭太后以及大儿子司马师分别密谋策划一场大政变。秘密等级堪称“绝密”!连即将派关键用场的二儿司马昭都蒙在鼓里!
    其实这个冬天,有关司马懿病情的留言,就像如今的”罐装”疫情一样,让国人操心不已。此时,竹林群友之一的山涛依然在河内郡。这天,他与另一朋友石鉴共宿。那夜,他们议论的、想的东西太多,导致夜不能寐。突然山涛起来用脚踢一下石鉴,对他说:"如今是什么时候,你还在睡!知道太傅称病卧床是何用意吗?"石鉴回答说:"宰相多次不上朝,给他个尺把长的诏书让他回家就是了,你何必操心呢!"山涛说:"咄!石生不要在马蹄间来往奔走啊!"于是丢弃官符而去。
    看来,这位山涛长者比李胜、比曹爽、比石涛、比全洛阳的人更早地预测到一场政治暴风雨即将爆发。他决定及早弃官,以避免在官场纷争的乱马群中被践踏成马蹄泥!
    ②驽马恋栈豆
    嘉平元年春正月甲午,也就是公元249年农历正月初六。正是这天,黎明前的夜空,恰逢发生“太白袭月”的天象。“太白袭月”这听起来很浪漫,可以想象:夜色中,月朗星稀,安详静谧,这气氛适合情人恋爱拥抱;同样,这天象也适合山寨大王率喽啰兵下山,或挂骷髅旗的海盗船悄悄靠岸,一场轰轰烈烈杀人放火的壮观场面即将出现。所以啊,这是一个美女与野兽同时盼望的“杀人放火嘎盘油”之吉日良时。
    但从星相占卜师的眼光看,“太白袭月”可不是神马好征兆。因为太白即太白金星,所以太白属金。金主兵革,主凶。兵革犯月,你说那象征着什麽?所以就此天象,通常占曰:“国失政,大臣为乱。”不过,查遍卜辞记录,就没有看到嘉平元年春正月甲午“太白袭月”留下与国难相关的记录。是星相官失职?还是因为星相官写下卜辞,再联系后来果然发生的事件,他被咔嚓了?当然,文件是否被清零,相关记叙是否因此无存?均不是我们首先关心的。说实在话,那种篡改历史记录的行为从来不是稀罕事。
    皇帝曹芳要在正月初六到高平陵祭拜历代曹氏先祖的决定,是早就决定好了的大事,大将军曹爽兄弟与一批官员荣幸地入选陪驾人员。高平陵在洛水南岸的大石山上,离洛阳城有九十里的路程! 因此,出发前,大量的车辆马匹、所需的饮水、餐点果蔬都得认真准备一番。
    正月初五这晚,习惯于一手操办大事的曹爽,此时正精心地检查着每一个细节,确保所有环节百无一缺,安全水平要达到万无一疏的级别!一阵辛劳,曹爽满意地驾车回家。刚下车,他就遇到老乡:这是个爱管闲事的人!曹爽虽有这种感觉,但又不得不客气地迎入府衙。来人正就是大司农桓范。桓范颇有才名,是个文学家与画家,虽不算顶级,欣赏他的粉丝还大有人在。在建安后期他入曹操的丞相府。就是说。魏文、明两帝期继续为官,当过中领军、尚书、 征虏将军、东中郎将、兖州刺史、大司农等等。也就是说,直到正始初年,他还略略领先于此时的太尉蒋济。其实,桓范与曹爽有同乡之谊,却不与曹爽特别密切,但绝不倾向司马懿一边。他对神秘莫测司马懿多少在内心有点不祥之感,特别是老司马称病期间尤甚。
    大司农相当于农业部长,当年全国经济收入98%依赖于农业,所以桓范是朝廷三公六卿成员之一。就是说,桓范也是皇帝手下前十号的高官,怎么说也相当如今副国级水平。这次没安排陪皇伴驾,会不会有情绪?曹爽心里滴咕,于是立即命人备坐,拉住桓范一道聊聊。
    你看,不是郭皇太后的鸾驾也没有一道上高平陵吗?还有,皇上也劝司马阁老、蒋济、高柔诸公留家好好静养……桓范摇头,表示自己不为此事而来。看来,爱管闲事的桓范是本性难移了。他此来,就只为曹爽、曹羲两兄弟屡次一道出游感到不安。他说:"你们兄弟俩,一个总揽全国军政大权的总万机,一个掌管京都警戒的典禁兵,是手握刀把子的,兄弟俩断断不可一道出城。万一有人关闭城门,把你们关在城外,怎么办?"
    哦。原来如此!曹爽放心了,于是轻松地回答:“谁敢尔邪"!除那老不死的家伙外,世间还有谁敢挑战本大将军?可惜,那老司马早就痴呆得连家都不认得了。曹爽客套一阵,把桓范打发走了。其实桓范是看着老乡曹真的份上来提醒曹爽的。然而,终究不是一代人,而且在曹爽心目中,老桓没有多少份量。
    这天,曹爽就是这样充满自信与满足,回家安睡,等待明天的潇洒之行。
    待续
首页 上一页[19] 本页[20] 下一页[21] 尾页[7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6-26 18:10:13  更:2021-08-13 15:44:11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