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五代十国纪事(暂续)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五代十国纪事(暂续)[第17页]

作者:总老师麦加
首页 上一页[16] 本页[17] 尾页[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高平之战 四
    2022-107



    三月十六日,柴荣大军到达怀州(今河南沁阳),就在这大战即将开打之际,禁军中又出了一件事,证明冯道的担心不无道理。控鹤军都指挥使赵晁,是赵匡胤之父赵弘殷的老同事,在禁军中也算个有一定资历的将领,他就对年轻皇帝的急于求成很不以为然,私下里对通事舍人郑好谦说了一套王峻式的作战方案:“现在贼军士气正盛,不应草率与之交战,应该像以前一样持重不发,慢慢消磨其锐气,等到时机成熟,再一鼓破之。”

    郑好谦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找了个机会,向柴荣进言。只要是决定了的事,柴荣可不喜欢有人再发表反对意见,动摇人心,连老相国冯道都不行,何况你区区一个通事舍人,当即大怒道:“你说的什么胡话!肯定背后有人指使,你把指使人交待出来可以活,不然就去死!”郑好谦吓到了,只好把赵晁供了出来。柴荣随即命令逮捕赵晁、郑好谦,关入怀州大牢,然后大军继续前进。经过对这起案件的处理,军中再也没有批评新皇帝指挥能力的声音。但不直接说出口,并不代表有这种想法的人就不存在了,不久,我们就会见到那些不敢言但敢怒的家伙们。

    三月十八日,柴荣抵达泽州,为节省时间,他过城而不入,当夜扎营于城北,已至城中的各军也出城与皇帝的军队会合。差不多同时,刘崇见潞州一时打不下来,同样为了节省时间,也决定留少量军队看住城中的李筠,自己率大军绕过潞州南下,于三月十八日到达泽州北部,一个叫高平的县城,扎营于县城之南。

    高平,古称长平,是的,就是每个历史爱好者都熟知的那个长平。高平西接老马岭(古称雕窠岭、空仓岭),东联太行山,北面有几组小山岭,分别叫丹朱岭、羊头山、马鞍壑,将长治盆地与晋城盆城分割开来,丹水河在这片三面环山的盆地中川流而过,流经高平城后,再与蒲水河交汇,注入沁水,最终流入黄河。一千二百多年前,秦赵两国决战的主战场,就在高平城之北,丹水河以西,那片被群山环绕的丘陵凹地。不过,这一次聚光灯的中心,将移到了高平县城以南,一片叫巴公原的平坦沃野之上。

    三月十九日晨,后周大军向北,汉辽联军向南,同时开始进军,不多时,两军前锋相遇,经过一场小战,汉军前锋后撤。自信的柴荣得到报告,很兴奋,他并不担心打不过对面的联军,只担心联军会因为畏惧而逃走,所以马上命令各军:全速前进!

    可事实证明,自信的人并不只有柴荣。刘崇得知那位从没打过仗的后周皇帝,已亲自率军来战,也是大喜:这样只需要打胜这一仗,后周即将崩溃,天下便可平定!于是也命令各军加速挺进。很快,两军主力相遇于巴公原,双方就在这片广阔的原野上摆开了阵式,准备开战。

    在汉辽联军方面,刘崇将大约四万人的军队分成三部份:北汉皇帝亲自指挥大军位于正中,他最器重的猛将张元徽指挥左翼,辽将耶律敌禄所率的一万辽国骑兵组成联军的右翼,军容十分严整。

    后周方面,由于柴荣的快速进军,原定参战的军队还没有完全到达,所以兵力比联军弱一些,但具体数字不详。柴荣对此毫无畏惧,他将已到达战场的周军分成了四个部分列阵:白重赞、李重进率军列阵于周军左翼,对阵辽将耶律敌禄;樊爱能、何徽率侍卫亲军列阵于右翼,对阵张元徽;向训、史彦超列阵于中央,对阵刘崇;柴荣自己则领着张永德、赵匡胤等将,率殿前军位于阵后,充当预备队。
    自制地图:954年周汉交战第一阶段:高平之战

    
    高平战区地形图

    
    高平之战 五
    2022-108


    两军对峙,暂时没有开战。由于后周军队的数量本来就要比汉辽联军少一些,又安排了预备队位于阵后,布署在第一线的军队看起来就更加单薄。在刮过原野的东北风吹拂下,刘崇观察了对面的周军军阵,觉得自己亏了,对左右将领说:“早知道周兵只有这么点儿人,咱们就能完全搞定,何必向辽国要援兵呢?待会儿诸君一起努力,咱们今天不但要打垮周兵,还要让那些趾高气扬的辽国人开开眼!”

    就在北汉诸将齐声赞诵领导英明之时,辽将耶律敌禄也观察完敌阵走了过来,对亢奋的北汉皇帝和将军们兜头一盆冷水:“这可是劲敌!我军不可轻进。”

    刘崇怎么说也是个皇帝,被人当面抢白,自然是很不高兴,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只用一句话就把耶律敌禄喷了回去:“现在机不可失,请将军闭嘴!”

    耶律敌禄顿时被呛了一满肚子气,何况他又不是刘崇的部下,北汉皇帝的命令,对他来说只具有参考价值。于是,这员辽军大将默默退出,心中暗道:好吧,就让你们自己打,看看你怎么输!

    这时,天气突然发生了一点儿小小的变化:原本的东北风忽然转向,变成了强劲的南风,迎面吹向联军军阵。

    北汉的枢密副使王延嗣,可能是刚刚占卜得了个大吉,赶紧派司天监李义来报告刘崇:“天时已至,可以开战了!”刘崇大喜,立即上马,准备发起进攻。正在刘崇身旁枢密直学士王得中,是个不相信占卜更相信常识的人,见此情景,连忙上前拉住刘崇的马头,阻止道:“李义该杀!现在南风强劲,一旦打起来,我军就要逆风作战,弓箭射不远,甚至眼睛都睁不开,这算哪门子天时已至?”

    一般来说,逆风作战通常是不利的,但凡事也不那么绝对,如九年前的白团卫之战,后晋军队就是在强逆风的条件下大败辽军的。刘崇应该熟悉这段对他来说并不遥远的历史,根本不把逆风当作什么了不起的事,怒道:“我已经决定的事,你个老书呆子不话多嘴,再胡说八道我砍了你的头!”

    于是,没人能够阻挡战斗的开始了。刘崇决定让自己的王牌张元徽率左翼汉军打头阵,首先攻向周军的右翼。最初的战况,好像证明了刘崇的先见之明:周军很弱,而且逆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勇猛的张元徽亲自率一千余名精锐骑兵冲锋在最前面,在他的激励下,汉军攻势如潮。后周的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与张元徽稍一交战,竟然就败下阵来,然后连声招呼都没打,便带着自己所属的右翼骑兵拔马先逃!

    右翼方阵的另一员大将,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何徽一看老同事樊爱能逃了,竟也有样学样,跨上马就跑路!两员主将相继临阵脱逃,使周军右翼瞬间崩溃,剩下的步军四散而逃!更有一千余名步卒,眼看靠两条腿追不上樊、何两位长官的四条腿,干脆把兵器一扔,卸甲投降!

    很显然,后周军队隐藏在赵晁、郑好谦事件下大疾正式发作了。这些历经数代的老兵油子们,并不是战斗力真有这么拉胯,而是在五代那种军人第一的风气熏陶下,骄横惯了,完全没把他们年轻的,从无战功的皇帝当回事。

    更何况,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大家还记得先帝郭威第一次担任主帅时是怎么干的吧?那可是真正的爱兵如子,对将士们小错从来不闻不问,稍有小功,马上赏赐,那是多好的先帝啊!而当今这位天子爷,脾气这么暴烈,赵晁、郑好谦哪里说错了?竟然也被抓。更可气的是,他还招揽山贼、土匪,扩充殿前军,这不是明摆着想抢我们侍卫军的生意吗?这要是都能忍,咱们侍卫亲军以后还有什么前途!这些,大概就是何徽、樊爱能两将不堪一击的原因了。

    再说刘崇见自己的左翼军势如破竹,不禁大喜,轻率地离开了中军,亲自跑到左翼阵中来褒奖张元徽的功绩。为了迎接皇帝,张元徽不得不稍稍暂停了攻击,并让那些投降的周军步卒在外侧跪迎刘崇,高呼万岁!一时之间,万岁之声响彻巴公原,刘崇得意到了极点,汉军士气大振!而周军将士闻之变色,战败仿佛即将成为定局!
    高平之战 六
    2022-109


    兴奋之余,刘崇竟然命人就在战场上摆下宴席,他要一面听着音乐,一面畅饮着美酒,一面观看张元徽如何为自己摧毁后周军队最后的抵抗!但他没有问过,对面的后周军队配不配合。

    与此同时,初上战场的柴荣,在本方右翼崩溃,败像尽显的危机之下,表现出仿佛是百战老将的心理素质,他没有一丝惊慌,迅速调整部署。好在刘崇画蛇添足的劳军,为北汉军队的进攻按下了一次短暂的暂停键,柴荣赶紧利用这一微小间隙,一马当先,带着当作预备队的殿前军填了上去,堵住了张元徽的攻击方向,即使流矢从其身旁嗖嗖飞过,他也视而不见!

    后周皇帝在这最危险关头展现出来的惊人勇气,极大地激励了护卫在他身旁的殿前军将士。不同于那些已经历仕数代,因而尾大不掉的侍卫亲军,殿前军中很多人的过去平平无奇,甚至不堪回首,是在当今天子的恩诏之下,他们才得以加入这个前途远大的群体。因此他们还没怎么沾染上五代那种兵油子习气,与将他们组织起来的新皇帝关系更加密切。他们是被老军排斥的新军,他们的未来,他们的荣辱,都已经与柴荣的成败绑定,何况现在连天子都不畏死!咱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死拼?

    第一个挺身而出,冲在最前面的,是殿前军中的神射手马仁瑀。这马仁瑀小时候是个无法无天的逃学威龙,好勇斗狠,特别讨厌读书,父亲让他跟着私塾老师学《孝经》,学了十天竟连一个字都没学会,气的老师拿戒尺打了他一顿。当晚马仁瑀就跑到私塾放了把火,老师差点儿被烧死。连老师都敢收拾,同学自然更不是对手,所以马仁瑀就是乡里的孩子王,自称将军,日常召集几十个小孩来玩战争游戏,玩得好的,他会买水果奖励,叫到不来或者来晚的都要挨打,没有小孩敢反抗(还好那时他们没有遇上石敬瑭来判案)。等这位搞天天演习的街头霸王长大,练得勇力过人,尤擅射箭,能挽两百斤强弓,遂前往邺都投入郭威门下参军。

    柴荣继位后,挑选卫士比试射箭,马仁瑀胜出,得到特别嘉奖,编入殿前军,官拜内殿直。现在,正到了他报答柴荣知遇之恩的时候,他对身边的同事们高喊:“主辱臣死!皇上养我们这些人是干什么的!”声未落,已拉弓上马,挺身而出,连连射杀冲过来的北汉军士,不多时,竟有数十人死于他的箭下!

    最早追随柴荣的武将,曾得到过郭威夸奖的殿前军右番行首马全义,此时仿佛当年的李存审附体,追上来对柴荣说:“敌方已是强弩之末,即将被我们打败,请陛下勒住马缰,不要再靠前,看我们大破贼兵!”言罢,马全义率数百骑冲入敌阵,与北汉军恶战成一团!

    在柴荣的身先士卒,和马仁瑀、马全义等人的殊死奋战之下,张元徽的第二次攻击被挡住,战况进入胶着状态,北汉军队凭借着局部的人多势众仍居于优势,但一时间无法把优势变成胜势。

    这时,身为柴荣心腹将领之一的赵匡胤,冷静观察了战场,找到上司张永德说:“贼兵骄横轻敌,只要力战可以打败!将军的部下中有不少擅长于左手射箭者,可率他们从左边迂回到敌侧,我引另一军从右边迂回,然后对敌人三面合击!国家安危,就在此一举!”张永德听了,立即同意,与赵匡胤各率两千人向张元徽军的两翼杀去。赵匡胤对随他冲锋的将士喊道:“皇上危急如此,我们岂能不拼死一战!”然后,赵匡胤一马当先,所向披靡,两千将士也个个拿出以一当百的勇气,压倒了当面的北汉军队!

    战况开始朝着不利于北汉军的方向发展,张元徽着急了,他也冲到第一线指挥,试图挽回局面。激战间,也不知道是中箭,还是绊到了什么东西,张元徽跨下的战马突然摔倒,把张元徽甩了出去!由于这位将军的位置太靠前,左右还来不及护卫,他便被蜂拥而至的周军给杀死!这一刻,高平之战的战局完全逆转。

    高平之战 七
    2022-110


    东线的北汉军失去了骁勇的主将,纷纷败退,柴荣则抓住这个机会,发起大反攻。白重赞、李重进指挥左军,向训、史彦超指挥中军,柴荣自己与张永德指挥右军,一起冲向北汉皇帝刘崇的中军牙帐!

    刘崇大惊,他没法再装镇定了,赶紧扔掉酒杯,抛下牙帐后退。退了一会儿,刘崇命令竖起红旗(后汉以两汉宗室后人自居,自认火德,色尚赤),想将败兵重新聚拢起来,组织抵抗。但形势已然逆转,不可能轻易阻止败势!北汉皇帝急红了眼,看来仅凭自己的军队是打不赢了,但自己可是花了重金请了外援的,那么拿钱的契丹人呢?他们现在在干什么?还不过来救援?

    由于史书对高平之战的记载过于厚此薄彼,我们不能确定,就在巴公原战场的东侧杀的天昏地暗的时候,战场的中部和西侧究竟发生了什么,但基本上可以断定,至少在一万辽军的正面是比较和平的,后周军队有意将打击目标集中在北汉军队身上,避开了与辽军的硬碰硬。

    这样也好,大概是对刘崇那番话还怀恨在心,交战开始后,身处西线耶律敌禄便出工不出力,使出摸鱼大法。开头这没什么,反正北汉军表现出色,似乎就算辽军不动手,这仗也能打赢。但渐渐的,耶律敌禄发现情况有点儿不对头,东面的后周军队不知怎么搞的,化身成一群狂战士,完全杀疯了!

    看着友军的败退,耶律敌禄暗暗心惊,这架势,就算自己将这一万契丹铁骑全部投进去,也不一定能扳回来!好在周军也没有主动向自己进攻的意思,那就这样吧,生死时刻,自然死道友就够了,没有必要死贫道。于是,耶律敌禄不顾刘崇的死活,自顾自地收拢了辽军骑兵,仗着都是四条腿跑得快,率先撤走。

    辽军见死不救,刘崇只得收拢残兵一万余人退往高平,退到一条涧水的北岸时,据河死守(这一地区唯一一条较大的河流是丹水,为西北至东南走向,巴公原在其西,高平县城在其东,个人怀疑是刘崇据守的是东北岸)。而后周军队虽然获胜,但毕竟兵力有限,也比较疲惫,需要休整,于是两军隔河对峙,战事暂停。

    柴荣要打破僵局,获取完胜,就差一支援军。此时,后周还有两支军队距离高平战场很近,应该能派上用场。

    第一支,是逃跑的樊爱能、何徽所部。柴荣派出使节,追上逃兵,告诉他们打赢了!严令二将不准再逃,马上返回战场,还可以给他们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但樊、何二将显然不相信柴荣还有翻盘的可能性,认为使节一定是在骗人,傻瓜才回去!于是他们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柴荣派来的使节杀了!然后一路抢劫本方的后勤辎重!负责运输护送的差役、民伕自然打不过这些正规军,只得四散逃走,周军的后勤物资损失惨重!

    就在樊、何二将率本部人马抓紧时间发国难财时候,距离高平战场较近的第二支军队,即河阳节度使刘词所部北上,正好与他们相遇。

    樊爱能、何徽一见刘词,便对他说:“我军在高平大败!除了我们之外,其他的军队都已经投降了!过不了多久,契丹人就会杀到!你现在可千万不要去送死!”但刘词可是位身经百战,处变不惊的老将,对这俩货的表演一点儿也不信,便不管他们怎么说,自己率军继续前进,终于在太阳落山时赶到了战场。

    得到生力军增援的柴荣,不顾天色已晚,立刻发起进攻。后周诸军奋勇突进,马上将北汉军脆弱的山涧防线打得千疮百孔,北汉军再次大败!气急败坏的刘崇,下令先将劝自己逆风开战的枢密副使王延嗣砍了!然后跨上辽国送他的一匹黄骝宝马,在一百余名骑兵的护卫下仓皇逃命。

    由于是深夜跑路,刘崇迷失了方向,便临时找了一个村民充当向导。但这村民好像也不认识路,带着他们奔向后周的晋州,也就北汉军队上次打败仗的地方。走出一百多里,刘崇到达了他以前到过的地方,才发现路走错了,气恨之下他杀了那村民,然后掉头往北逃。一路上,刘崇不分昼夜赶路,都不敢停下来休息。

    刘崇一行人风餐露宿,经常饿的饥肠辘辘,手下好不容易找来点食物,这位五十九岁的老头还没提起筷子,又听说后面好像有追兵!于是大惊失色的北汉皇帝只好再委屈一下肚子,赶紧又骑上马没命狂奔!就这样历尽艰苦,累的趴倒在马背上的刘崇,总算是平安逃回太原。为感激黄骝马的救命之恩,刘崇封此马为“自在将军”,官居三品,配豪华版马厩,饰以金银。


    高平之战 八
    2022-111


    实际上,“自在将军”的功绩并没有刘崇以为的那么大,因为后周军队在打赢这一战后,只进到高平就暂停了脚步,柴荣不知道北汉皇是从哪条路逃的,也没有派军队追击。刘崇回家路上的风声鹤唳,全是自己吓唬自己。

    柴荣停驻高平,是有几件大事要办。首先,此战结束后,有大量北汉军队或被俘,或投降,需要处理。柴荣从中挑选出数千精锐编组成一支新军,名号有点儿讽刺,叫“效顺军”,编入侍卫亲军。以在会战中表现英勇的将军唐景思(就是当年郭崇韬伐前蜀时,第一个带头投降的蜀将唐景思,可见此人并非不能战,而是不愿为王衍而战)为效顺指挥使。至于挑剩下的北汉降兵,柴荣给其中的正规军每人发绢两匹,乡兵每人发绢一匹,然后放他们回家,让他们回去传播后周的仁德,以瓦解敌军的人心。

    但对于本方的降兵,柴荣就没那么宽大了。他下令搜捕在会战初期临阵投敌,并且向刘崇高呼“万岁”的那些侍卫军降兵,抓住一个斩一个,一个也不饶!这些曾经不把新皇帝当回事的兵油子们,现在懊悔也晚了,只能成为后周其他军人的反面教材!

    柴荣毫不留情地拍死了一群苍蝇,那怎么惩治他们之上的老虎,也就是临阵脱逃的“樊跑跑”与“何跑跑”?说起来,这樊、何二将也真是心大,他们在得知高平会战居然没有打败,反而是大捷之后,既不上山落草,也不化装潜逃,竟然带着他们的逃兵掉头又回来了。也许他们认为:在这个武人至上的时代,根基尚浅的皇帝也不敢轻易杀他们,不然看看刘承祐怎么死的。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个判断有个致命的失误:也许在昨天,他们逃离巴公原的时候,柴荣的确是个根基浅薄的新君。但等到今天,等到他们返身回到高平时,面对的已经是一个用辉煌胜利赢得了军心,赢得了威望的强势君主。

    不过,柴荣最初还是有点儿迟疑:该不该对高级将领下杀手?便咨询刚刚立下大功的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对樊爱能、何徽应该怎么办?张永德答道:“樊爱能这个人,从未有过什么了不起的功绩,只是凭借着混资历,才侥幸升到高位,才上了战场,便望敌先逃,差点儿导致大军溃败,即便砍头,也不足以抵消其罪过!何况陛下不是正打算着要削平四海,一统天下?如果不乘着这个机会,让这些各军将士看到违抗军法的下场,知道令行禁止,那么国家纵有众多猛将和百万雄师,又有什么用!”

    柴荣听罢,大声叫好,立即下令将樊爱能、何徽,及所部军使以上的军官七十余人全部抓起来!樊爱能是肯定不留了,但考虑到何徽以前有过坚守晋州的战功,柴荣曾想过是否免其一死,但仔细想想,还是算了,军法就应该如山,赦免的口子不能轻开。这七十多人被押到皇帝面前,柴荣亲自怒斥这些人的罪状:“你们都是经历过好几朝的宿将,并非不能战。这次你们一遇敌人便望风而逃,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想把朕当作一件奇货,卖给刘崇对不对?”随后,柴荣下令将他们全部斩首!只是对何徽略有优待,赐给一口棺材,允许将他的尸体送回故乡安葬。随着这一堆人头落地,后周部分军队骄横难制,不听指挥的情况,从此大有改观。

    柴荣是个赏罚很分明的皇帝,所以在惩办降卒败将的同时,高平之战的大批有功之臣得到了提升和赏赐。在高级将领方面,李重进加授忠武节度使、向训加授义成节度使、张永德加授武信节度使、白重赞加授保大节度使、史彦超加授华州节度使;原中层军官中,有赵匡胤升殿前都虞侯,兼严州刺史,马仁瑀升弓箭控鹤直指挥使,马全义升散员指挥使等等。很明显,在这批中层军官中,赵匡胤得到的褒赏位居第一,这除了他在此战中确实表现出众,除了有勇更有谋外,更是由于赏识他的上司张永德向柴荣的极力推荐,认为赵匡胤才可大用!
    高平之战 九
    2022-112



    一场规模只能算中等,但影响力却十分巨大的会战就这样结束了,由唐末黄巢造反开启的漫长乱世,经过一轮轮的改朝换代,一轮轮血色洗礼,一轮轮的金戈碰撞,至此,终于露出了走向终结的一丝曙光!雄心勃勃的柴荣通过这次胜利,真正赢得了军心,从此牢牢坐稳了自己的皇位,今后,他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了。

    但话又说回来,高平之战,虽然得到了柴荣最期待的结果,但这个结果的取得,却并非是什么必然,而是极其惊险的偶然。如果让我们重新复盘高平之战的具体经过,平心而论:柴荣在其军事生涯第一战中表现出来英雄气概,丝毫不比当年的李存勖逊色,但要论指挥水平,那高平之战就没法和夹寨之战相提并论了。后周军队最后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八成靠运气,两成靠勇气。

    导致这种危险的发生,有些因素是柴荣在胜利之前控制不了的,如他刚刚继位,在禁军老兵中的威信不足,但也有些因素,恐怕得归于柴荣自身的失误。比如说,不必要的以弱胜强。

    这次战争虽然是由北汉与辽国联合入侵而引发的,可由于辽主耶律璟对南侵的态度消极,辽国出动的军队只有区区一万,而北汉本身就是小国,又在两年多前的晋州之战的败于王峻,实力非常有限。两国相加,凑出的联军也才总计四万。与之相比,疆域八倍于北汉的后周(当时后周有98个州、府,北汉有12个州府),其所能够调动的兵力数字虽无准确记载,但肯定比刘崇的汉辽联军多得多,这才使得柴荣能够说出那句“山压卵”的豪气。

    问题是,在实际使用手中这座“大山”的时候,柴荣先是将他们分成三部分,由王彦超、符彦卿、和自己分别统领,从西、东、南三个方向开向战场。分进合击的战术,在历史上成功和失败的例子都不少,关键是协调的好不好。协调的好,就能让敌人顾此失彼,如韩信破项羽的垓下之战;协调的不好,就容易让敌人各个击破,如努尔哈赤败杨镐的萨尔浒之战。柴荣这次分兵的效果,既没有韩信好,也没有杨镐差,可以算中间偏下吧,虽未被各个击破,但在会战期间,王彦超、符彦卿两路周军偏军,既没能在关键时刻参战,也没能阻截联军战败后的归路,或者切断联军的粮道,总之基本上就没发挥什么作用,只是削弱了自己的兵力优势。

    不仅如此,就连唯一参战的南路军,也因为柴荣过于强调兵贵神速,预定编入的各军还没有到齐,就匆匆进军。结果呢,就是两军在巴公原相遇之时,出现了“卵”比“山”还大的打脸状况。这显然不能算是柴荣应筹得当计划周详。

    不过好在联军方面不但运气背,犯下的错误也更多。如果刘崇在东北风正猛时就开战,不要等到逆风;如果刘崇不要过于骄傲,气走耶律敌禄;如果张元徽不要走霉运,在胜负未分时突然战死;如果耶律敌禄不要在联军大优时不动如介石 ,等刘崇告急时又跨马而润之的话……

    总之,高平之战的经过如同飞驰的过山车,玩的就是心跳!在最危险的时刻,最终胜利者柴荣,其实距离“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的悲剧,也就只隔着那么一层薄薄的窗户纸。就结果而言,冯道说错了,但老先生说的并非全然没有道理。赵晁、郑好谦“贼势方盛,未易敌也”的言论未成现实,但他们的担心也非杞人忧天。大概正因如此,柴荣下令,释放了赵晁和郑好谦,没有仗着自己得胜,追究他们的责任。

    三月二十三日,柴荣前进至潞州,之后又和迟到符彦卿、王彦超两路大军会师,周军兵强马壮,士气也很高昂。很遗憾,刘崇已经跑回太原,但柴荣不打算就此放过他。年轻的后周皇帝对诸将说,他要乘胜进军,一举灭掉北汉!
    高平之战 十
    2022-113



    从事后来看,后周此时要对北汉发起灭国性的打击,时机还不太成熟。虽然三路大军会师之后,柴荣手里已经有了可观的兵力,但军队作战是需要消耗粮食、军械等大量物资的,在本土防御时,这个问题相对好解决,但如果要开出国境远征,军需物资的运输成本就会飞速上升。这一次,后周三军原本是联军突然入侵,仓促集结赶来打防御战的,没有准备过,实际上也来不及为攻灭北汉聚积充足的物资。

    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需要考虑:与今天的某岛类似,北汉能否抗拒中央王朝对其发动的统一战争,关键不在于北汉自己的那点儿有限的实力,而在于北汉紧紧抱上的那条粗腿,究竟有多大的实力和意愿来保护自己的附庸国?

    北汉的利益当然不等于辽国的利益,所以辽国对帮助北汉反攻复国并不太热心,高平之战已为此作出了证明。但如果北汉让中原王朝给灭掉,那就是另一个性质的问题了。中原就有可能重新崛起一个强势王朝,进而把辽国从短暂的东北亚霸主的位置上踢飞!这个危险不能等闲视之,一句话,契丹人不会为了北汉而战,但他们完全会为了自己,加大力道,用各种手段帮助北汉抵抗中原王朝的进攻。

    不过,关于这一点,柴荣和他的将军们暂时都还没有清醒的理性认知,他们刚刚看见的,是耶律敌禄的全程不战而退,辽军表现软弱。既然如此,能否乘此机会一劳永逸的解决掉北汉,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三月二十八日,抱着试试的心态,柴荣命令集结在潞州的后周大军分成三部分,出兵北伐。

    东路主将仍然是老将符彦卿,郭崇为副,还有向训、李重进、史彦超等大将,从潞州直接北上,沿着之前刘崇南下的路线,直扑太原;西路由王彦超为主将,韩通为副,出阴地关,沿汾河而上,先攻取太原南部,汾河谷地的州县,打通便捷的运输线,然后与东路军会合围攻太原;其余军队由柴荣本人统率作为总预备队,暂时驻军于潞州,密切注视着前线战况的发展,再决定下一步行动。

    再说另一方,由于高平之战的失败,北汉损失了三万精锐,对于这个小国已是元气大伤。刘崇深知危险临近,一回到太原,就一刻不停地收集散卒,制造兵器,加固城防,将残存的有限兵力都尽可能的集中的太原城中来,力争都城不失。至于太原以外的其他地方,那一时间也真是顾不上了。

    由于北汉除太原之外的诸城防备空虚,后周两路北伐大军的开局都比较顺利。四月,东路的符彦卿几乎没付出什么代价,就攻到了太原城下,北汉盂县守军投降,连接太行山东西的要道井陉向后周洞开。而西路的王彦超攻抵汾州(今山西汾阳),北汉的汾州防御使董希颜开城投降,汾河通道亦被打通。

    与此同时,留在潞州的柴荣也没闲着,他分出两支偏师试探性地进攻辽州(今山西左权)与沁州(今山西沁源)。初次进攻都没能成功,但很快,北汉辽州刺史张汉超就在后周使臣李谦溥的游说之下,开城请降。

    伴随着后周军队这一系列的胜利,北汉境内的百姓纷纷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他们向周军将士哭诉:在北汉刘家人的治下,河东税赋苛重,劳役频繁,民不聊生!所以河东百姓们愿意主动向后周军队供应军需,灭掉北汉,帮助他们获得解放!


    @山中之虎2015 2022-11-02 22:56:34
    告诉各位一个好消息,麦老师的原贴已回复,这是链接: http://bbs.tianya.cn/post-no05-212172-1.shtml ,刚才看了 可以正常显示
    -----------------------------
    真没想到,居然还真能恢复。那在此想问问朋友们的意见:咱们的更新是搬回到原贴,还是就在本贴继续?
    高平之战 十一
    2022-114


    出现这种情况,也合情合理。此时北汉治下的百姓,其平均生活水平十分困苦,已经与后周平民拉开了比较明显的差距。这既是因为郭威执政后重视民生,后周平民的境遇有所提高,更是因为北汉与后周之间,本来就存在着巨大的实力差距。

    在发展模式和发展程度相当的前提下,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大致与它们的人口数量成正比。由于振武的丧失和代北的割地,北汉比李存勖继位之初的晋国还小了一大截,据估算它的政府可控人口数,只有约三十万,与之对照,后周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的调查,可控人口数约九百万(《中国人口史》推算的辽国人口巅峰约一千零五十万,但不清楚是哪一年),是北汉的三十倍!刘崇依靠这么微小的税基,不但要在军事实力方面大力投入,以期勉强与后周抗衡,还要天天上贡,孝敬契丹叔叔,开支巨大。仅靠压缩官员的薪水,根本省不了几个钱,反而弄得国内贪腐遍地!你说北汉不靠横征暴敛,怎么过得去日子?

    接连的胜利与河东百姓的诉苦,让柴荣喜出望外,看样子要一举灭亡北汉,不是一个让人期待的美梦,而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柴荣决定出动预备队,亲率集结在潞州的军队北上,加入太原战场。

    出发之前,柴荣先派使者将他的决定告知前方诸将。此时,符彦卿、王彦超等大将身处前线,很清楚前方的情况并不象皇帝以为的那样乐观,相反,遇到的困难巨大,因此大多反对皇帝的计划。他们提出:虽有百姓表示愿意捐资助军,但力度根本不够。现在前方的军队无法就地解决给养,已经出现了兵缺军粮、马缺草料的问题。更有甚者,很多军队开始自己动手,打劫当地百姓,不少北汉民众因此逃离家园,躲入深山,凭险结寨,坚壁清野。如果后方大军再都开上来,没有充足准备的周军后勤系统将完全不能负担。现在的情况下,不但不该增兵,反而应该乘早班师,等将来时机成熟,再出兵攻灭北汉不迟。

    柴荣对于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哪会理睬这些嘤嘤嗡嗡的反对之声?所以,后周皇帝不管前方诸将是什么意见,还是决定挥动大军,开赴太原城下。当然,柴荣也并非无视周军在后勤方面的困难,为此他采取了几条应对措施:一、让比较能干的三司使李谷前往太原,统一管理周军后勤,向当地百姓采买和募捐军粮,凡向周军献粮的百姓,都要按其捐粮的多少授予官职;二、征调靠近战区的泽、潞、晋、绛、慈、隰诸州,及太行山以东各州的库存粮食,由各州民夫火速运往前线;三、严禁军队抢掠北汉百姓,宣布减免光复地区百姓的税赋。

    采取这些措施后,前线的后勤危机略有好转,后周军队继续凯歌高奏。四月十八日,据符彦卿奏报,北汉的宪州(今山西静乐)、岚州(今山西岚县)守将献城投降。虽然史书没有明说,但我猜想他们投降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永安军节度使折德扆(折从阮的儿子)已经从府州(今陕西府谷)出兵,攻入北汉。十九日,王彦超攻克了石州(今山西离石),俘虏北汉石州刺史安彦进。二十日,北汉沁州刺史李廷诲举城投降。二十七日,柴荣离开潞州,亲赴前线。三十日,北汉的忻州监军李勍杀死刺史赵臬和辽国派来的援军将领杨耨姑,举忻州投降后周,柴荣立即任命李勍为忻州刺史。

    忻州发生的事传到了代州,让已经退至代州的高平摸鱼王耶律敌禄提高了警惕,他怀疑北汉方面驻守此地的防御使郑处谦已经暗中同周军勾结,有可能对自己下手。有什么方法能阻止别人动手呢?当然是自己先动手了!耶律敌禄便派人通知郑处谦,要他来自己的军营议事,商讨军情。但郑处谦也听到了风声,不肯前来。耶律敌禄再派数十名辽兵去接管代州城门,与郑处谦的手下发生了冲突,双方火并,辽兵全数被杀。郑处谦一看自己已经没有回头路,只得宣布向后周投降。至此,如果只看地图的话,北汉的大部分国土都已经换上了后周的旗帜,看起来亡国在即!

    至于耶律敌禄(杨衮),按中原史书的说法,他率军逃回辽国,辽主耶律璟大怒,认为他丧师辱国,将其逮捕下狱,不久后去世。但按照《辽史》的说法,耶律敌禄仍留在北汉境内,继续与郑处谦和后周军队对抗,还参加了随后发生的忻口之战,班师回辽后去世。

    不管真实情况如何,辽国方面已经认定,仅靠耶律敌禄那一万辽军,肯定是不能应付北汉境内出现的新形势,辽国需要为了自己的利益,加大对周汉战争的干预力度了!
    自制地图:954年周汉战争2太原、忻口之战

    
首页 上一页[16] 本页[17] 尾页[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6-26 18:10:13  更:2022-11-05 01:13:49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