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细数近代欧洲五强争霸(1740-1945年)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细数近代欧洲五强争霸(1740-1945年)[第67页]

作者:vinifera1001
首页 上一页[66] 本页[67] 下一页[68] 尾页[9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乔治一世驾崩,儿子乔治二世登基时,沃尔波尔基本要玩完了。因为,乔治二世恨极了他父亲及他父亲喜欢的一切。

    汉诺威王室如果说有什么特点的话,那就是父子不合了。

    乔治二世痛恨父亲关押母亲,十来岁的时候,得知母亲的不幸遭遇,他曾经试图游过阿尔登城堡的护城河,前去探望生母,结果在上岸前被卫兵抓住,父王得知后,叫人将他狠狠地揍了一顿。此后乔治二世再也没有跟母亲见过面。

    长大的乔治二世也不受父亲待见,乔治二世在战场是个勇武的汉子,屡立战功,但是父王根本没拿他当回事,不给他任何功劳更不给任何官职,所以两人的关系极差。

    1726年,当乔治一世在汉诺威度假时,收到了他那被关押了32年的前妻的一封诅咒信,或许是由于信里骂的过于激烈,他读完之后一阵昏厥,不久就一命呜呼了。

    乔治一世去世后,得到消息的沃尔波尔急忙赶去通知乔治二世这一个好消息,在路上还累死了两匹马。

    但沃尔波尔得到的答复却是明天你不用来上班了。别的不说,这两匹马死的是真冤。

    正准备为所欲为的乔治二世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他任命的新首相却是烂泥扶不上墙,明确表示自己不想干,国王吩咐他写个就职演讲稿他都要去找沃尔波尔商量。

    当然,其实他也不是真笨,而是他知道自己根本不是沃尔波尔的对手,他根本无法在议会中组织起一个多数派。

    被请来的沃尔波尔毫不含糊,在演讲稿里写了很多奉承国王和表彰自己功绩的内容,并且利用跟国王交流的机会许诺说服议会把王室经费增加十万英镑。

    看到钱,乔治二世突然觉得自己眼界开阔了:一个合格的君主怎能因为私仇就罢黜真正能服务国家的大臣,而且在眼界更加开阔王后卡洛琳的怂恿下,乔治二世留用了沃尔波尔。
    虽然痛恨父亲,但是乔治二世本质上是个与父亲一类人,并不喜欢吵吵闹闹的英国政治,更喜欢军旅生活。

    前面提过,乔治二世曾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初期亲自带兵参战,在哥根廷战役中,一开始英国军队陷入了包围,而跌下战马的乔治二世挥刀向前,英勇砍杀法国骑兵,带领军队获得了胜利。

    不过,乔治二世的能力仅限于此,他并是不什么战争能人,顶多就是个英勇的汉子。

    然而,乔治二世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是自己国王的职责迫使他不得不放弃在战场上扬名立万的机会,因此他特别喜欢独自一人坐在壁炉旁,陶醉在对自己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回忆和如果自己如果不是一个国王而是一个将军该多好的想象中。

    如此下来,在乔治国王二父子在位期间,国王的行政权越来越多的被内阁首相掠夺去,内阁首相逐渐成为了国家的行政首脑,而国王的权威更多的是表面上的了。

    内阁首相制度确定了英国行政和立法权力的彻底统一,这就使英国可以集中力量应付外部战事了。

    说白了,到此阶段,英国国王已经不是英国政府里面最主要的人物,英国政局的主要矛盾也已经不再是王权和议会之间的斗争。

    但是,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虽然议会一直被辉格党把持着,国王只能自我安慰,但是辉格党内部的派别分歧也越来越大。

    这就要说到,英国内部的派系斗争了。我们远了不说,就从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谈起。
    (三)和平外交

    我们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战前和前期分析中,一直都有提到英国在参战方面的犹豫不决。

    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当时的英国首相沃尔波尔是个和平派,根本就不想打仗,而另一个原因则是英国正在跟西班牙打仗,不想再招惹是非,因为爱好和平的沃尔波尔之所以跟西班牙打仗,也完全是被逼的。

    沃尔波尔能够上台完全是出于自己的能力。

    乔治一世登位不久,英国就发生了一起“南海泡沫”事件。简单来说,政府为了偿还因为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欠下的债务,就建立了一个从事对太平洋贸易的“南海公司”,这个公司承担了部分债务,因此得到了政府授权可以出售股票集资。

    这本身不是件坏事,其本质有点像现在的银行。但是坏就坏在当时的一些贵族、官员乃至王室疯狂的抬高股票价格,引起了全民购买风潮,而所谓的南海公司根本没有什么实际业务,也就说形成了巨大的泡沫。

    最终泡沫破裂,全国的民众都是损失惨重,人们纷纷把矛头指向了政府,指责他们贪污腐败才导致这样的结果,而国王乔治一世及其情妇作为投资人也受到了指责。

    所谓时势造英雄。此时,沃尔波尔挺身而出,经过一番复杂的微操,即安抚了民众,也顾全了辉格党政府和王室的脸面,最终也赢得了国王乔治一世的信任,很快就成为了第一财政大臣,成为内阁一号人物。

    这里要说明白,那个时候还没有“首相”这一职位,首相的正式职务其实是财政大臣。而“首相”其实是骂人的话,是议会的政敌们讽刺沃尔波尔的词汇,意在批评沃尔波尔是专制君主的首席大臣,是国王的头号走狗。之所以如此,我们往下看。

    沃尔波尔执政时间长达21年。对内,他向上讨好国王一家,向下则紧紧地控制着议会,对外,外交上他与各国搞好关系,经济上他闷头做生意发大财。
    在此期间,欧洲大陆发生了波兰王位继承战争。法国国王路易十五不顾弗勒里的建议,在内部好战派怂恿下参加了战争,并且得到了洛林公国,也彻底助长了好战派的气焰。

    而英国则在沃尔波尔的坚持下没有参战,哪怕是视自己为战争天才的乔治二世早就跃跃欲试。

    这一政策显然是有利于英国的“休养生息”,尤其是在英国经历了奥格斯堡同盟战和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两场大规模战争之后。

    不过,凡是也要有个度。

    经历了长时间的和平之后,沃尔波尔在对外政策上的谨小慎微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不满,因为跟法国一样,英国内部也存在一个“好战派”。

    这些人在议会中形成了一个沃尔波尔的反对派别。注意,这个反对派并不是来自托利党,而是从辉格党自身分裂出来的一个。他们的代言人就是威尔士亲王腓特烈,也就是乔治二世的太子。

    我们前面也说过,汉诺威家族的特点就是父子不和,乔治二世在他父亲手里挨了多少打才熬出来。

    不过,登基之后的乔治二世并没有“改邪归正”,而是对自己的大儿子更加狠毒,动不动就是一顿毒打。

    而太子也毫不含糊,他与议会中的反对派实力组团反对反对他的父亲以及沃尔波尔的政策。在反对派的宣传之下,国王乔治二世被塑造成了一个糊涂蛋,而沃尔波尔则成为了糊涂国王的忠实走狗。

    这也就是首相一词的由来了。

    对于太子的行为,乔治二世没有什么办法,因为在欧洲继承权就是天注定的,只要是长子那就是第一顺位继承人,谁也不能改变,除非是死了。

    腓特烈二世的父亲就希望这么干过,不过还是不敢下手,乔治二世当然也不能这么做。不过,乔治二世却幸运的顺利的熬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那一天。

    在儿子的葬礼上,乔治二世嚎啕大哭,只不过在场的人都认为他演的太假。葬礼结束之后,乔治二世还义正言辞的拒绝为死去的儿子偿还债务。

    不过,太子的去世并没有太多实质影响,因为就跟乔治二世并不是实质的首脑一样,太子也不是反对派真正的核心,“小爱国者”团体的灵魂人物是政坛新秀——威廉·皮特。
    威廉·皮特出生于一个从事殖民地贸易致富的地主家庭。威廉·皮特的祖父托马斯·皮特年轻的时候通过到印度走私发家致富,外号“钻石皮特”。

    这个称号倒不是因为他有钱,二世因为他确实曾经拥有一块鸽子蛋大的钻石。这块钻石他胆战心惊的攥在手里好多年,因为太贵没人买。最终还是财大气粗的法国王室买了去,镶在了国王的王冠上,现在正在路易十五头上戴着呢。

    归国后,托马斯·皮特用经商赚的钱在国内买了一个庄园,该庄园控制着其附近的一个选区,能够向议会选举两个议员,但是这里只有7个选民,因此完全受到领主的控制。

    可以说,皮特家族是18世纪“商而优则仕”的典型,从家族的角度我们也能理解,威廉·皮特会反对沃尔波尔的和平政策,而是希望进一步的开辟殖民地了。

    威廉·皮特是家中的次子,按照传统一般是要做教士或者从军,威廉·皮特选择的是从军,并很快通过关系在国王的近卫龙骑兵团中谋得了一个掌旗官的职务。

    据说,为了这个职位是由首相沃尔波尔从国库中拿出了1000英镑给皮特买下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皮特家族在议会中的支持。这种在议会中售卖支持的做法非常普遍。

    威廉·皮特是个有远大志向的人,这也是他选择加入军队的原因,他想建功立业,进爵封侯。不过由于沃尔波尔的和平政策,他一直没有这个机会,活生生的在军营里憋屈了3年。从这时起,威廉·皮特就对沃尔波尔的和平外交政策产生了不满。

    1734年议会大选时,皮特的哥哥托马斯在两个选区中被选为议员,托马斯选择了其中一个,把另外一个留给了威廉。

    于是,威廉·皮特结束了短暂的军旅生涯,踏入了政界。

    说来也巧,威廉·皮特进入议会的时候,欧洲正值波兰王位继承战争期间。这就给了反对派攻击沃尔波尔的口食。

    很快,威廉·皮特就以其天才般的口才成为了议会辩论中的主角,对沃尔波尔内阁的“和平政策”进行无情的嘲讽和奚落,使他很快成为议会反对派“小爱国者”的核心。

    眼看着这个自己花钱养着的人成为了自己最激进的反对者,沃尔波尔也不客气,直接撤销了威廉·皮特的军官职务。

    那个时候的英国议会议员是没有薪酬的,而像威廉·皮特这样的非长子由于没有多少遗产可以继承,所以必须有一份兼职工作才能生活下去,才能继续担任议员。沃尔波尔是想釜底抽薪。

    不过他的这个举动不但惹恼了威廉·皮特,也引起了舆论的强烈不满。一个议员因为发言辩论,提出不同意见而被解雇,这是对议员以及人的权力的极大损害,而且这是违背了英国议会制度的核心要义。

    这一做法为沃尔波尔找来了更多的批评。而且他的行为根本没有什么实质危害,因为威尔士亲王很快就出现了,他任命威廉·皮特作为自己的侍从官,也就是让皮特从自己那里领工资继续在议会做反对派。

    有了继承人的支持,威廉·皮特更加肆无忌惮的批评沃尔波尔的政策。

    尽管如此,此时的反对派还无法撼动沃尔波尔的绝对领导地位。他向上他获得了国王的信任,向下他他则能获得议会多数的支持。

    从根本上来说,沃尔波尔能够获得主导地位还是因为他的和平政策还是符合英国此时的国情。

    不过,事情也正在起变化。
    这一周都在西藏,实在无力更新了,见谅!
    (四)英西战争

    如要问16世纪最大的殖民地帝国是谁,答案是西班牙。如要问18世纪最大的殖民地帝国是谁,答案依然是西班牙。

    西班牙这个国家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他在15世纪末通过继承成为了哈布斯堡家族的一部分,也正是在那个时代它建立了最庞大的殖民帝国,走上了欧洲大一统之路。

    当然最后的结果,我们也都知道了,在此不再赘述。但我们还是有必要介绍一下西班牙这个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国家。

    西罗马灭亡后,日耳曼人的一支哥特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建立了西哥特王国,这一点与欧洲其他国家相同。

    不过,此后的历史就大相径庭了,因为这一地区被穆斯林占领了很长时间。

    公元7世纪,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兴起统一了阿拉伯半岛,之后穆斯林走上了扩张道路。他们沿着非洲海岸往西,并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入侵了伊比利亚半岛,直到被法兰克王国打败后才停止了扩张,帝国在西部的势力范围到伊比利亚半岛为止。

    此后的长时间里,西班牙这一地区都属于阿拉伯帝国势力范围,只有半岛北部还有一些小国残存了下来。

    随着阿拉伯帝国的衰落,北部这些小国慢慢开始反击收复失地,这一过程从718年持续到了1492年,持续了将近8个世纪,史称“收复失地运动”。

    收复失地的主要力量是半岛上的三个大国——葡萄牙王国、卡斯蒂利亚王国和阿拉贡王国,其中后两个国家通过联姻最终于1479年合并为西班牙王国,并最终消灭了半岛上的伊斯兰国家,并形成了半岛上西班牙和葡萄牙共存的状态。

    之后的历史我们都知道了。到17世纪中期,西班牙在与奥地利联合对抗法国的几个世纪的战斗中最终落败,从一个大国没落成了一个二流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国力衰弱的葡萄牙为了避免被西班牙兼并,也沦落为英国的保护国。
    感觉论坛出了问题
    到18世纪初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后,西班牙实际上已经被欧洲大国瓜分了。

    不过,战后的西班牙仍然得以保留着大量的殖民地,尤其是整个南美洲(除巴西归属葡萄牙)、北美的墨西哥的大片领地。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因为英国和法国谁都不愿意让对方得到这么大块肥肉。

    这也就给了一些想复兴西班牙荣耀的人以资本,其代表人物就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五世的王后,伊丽莎白·法尔内塞。

    伊丽莎白·法尔内塞,虽然出身一个意大利半岛北部一个小公国,但是性格强势,属于那种能骂街的人,成为王后后她很快就控制了被性格懦弱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五世。

    按照正常的套路,刚刚在大国争霸战争中被瓜分了的西班牙应该安分守己、韬光养晦、等待时机才对,但是伊丽莎白却四处寻找存在感。

    她就派兵攻击西西里岛和撒丁岛,想夺回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被割让的领土,但是被法国、奥地利、英国联盟击败。

    眼看着大陆上根本占到不到便宜,她又把目光投向了英国。英国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摧毁了西班牙的舰队,而且还占领了直布罗陀,从而控制了直布罗陀海峡。

    这对于西班牙来说就是肉中刺一样难受,因此伊丽莎白也想着复仇。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后,西班牙虽然得以保留其庞大的殖民地,但是由于国力衰微,它还是很难对殖民地实施全面的控制,尤其是贸易方面,西班牙根本没有力量满足殖民地的全部需求,这就给了英国商人钻空子的机会。

    虽然在战后和约中,西班牙和英国商定英国可以在西班牙殖民地每年运送一部分货物,但是数量非常少,根本无法满足英国商人的需求,于是走私偷运盛行。

    英国商人往往将非洲奴隶和欧洲的货物运送到西班牙殖民地,然后带回大量原材料甚至是金银。

    其实这种情况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西班牙也一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自己能力不行。

    但是在悍妇伊丽莎白看来,这是无法容忍的,于是命令西班牙舰队四处捕捉走私的英国商船。这就导致英国和西班牙之间的关系紧张起来。
    1731年,英国商船“瑞贝卡号”船长詹金斯因为在西班牙殖民地从事走私贸易时,在加勒比海域遭到西班牙舰队登船搜索,而且被割掉了一个耳朵。

    回国之后,詹金斯向国王和议会伸冤,不过这一事件并没有引发关注。

    这自然是因为主政的沃尔波尔不想战争,为了平息事端,沃尔波尔尝试与西班牙谈判商定了新的贸易条约。

    直到1738年,也就是7年之后,当年投诉无门的詹金斯船长突然又被带到议会下议院进行听证会,向公众讲述自己的“悲惨”遭遇,并且展示他那7年之前就被割掉的、至今依然保存完好的耳朵。

    同样的故事,同样的人物,但是这一次詹金斯的耳朵成功的社会上引发了舆论的强烈愤慨,因为英国船长被西班牙人当众侮辱,这有损国体。

    很显然,这场晚了七年的听证会以及之后的舆论造势都是由反对派发起的,就是要意在发起战争,打到沃尔波尔内阁。

    因为,经过了七年,在反对派不断地进攻下,沃尔波尔的名声已经越来越差。

    除了在政治上将沃尔波尔描述成王权的走狗之外,反对派攻击沃尔波尔的还有贪污腐败问题。

    在那个时代,贪腐几乎是公开的,什么卖官鬻爵、收受贿赂都是习以为常的,甚至被人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毕竟威廉·皮特也是走关系才进入军队,后又进入议会的。

    不过,即使在这样一个时代,沃尔波尔的贪腐依然让人震惊。尤其是他在自己的老家霍顿的每年都会举行一次盛大的聚会,据说每次光是喝完的空酒瓶子就有六千多个,其奢靡程度引起了社会的强烈不满。

    这些都在反对派的宣传下,成为了沃尔波尔的污点,并将他的执政优势一点一点都的缩小。

    直到反对派发现,是时候发动全面进攻了。
    在反对派舆论造势的逼迫之下,现在政治优势已经没有那么大的沃尔波尔不得不屈从于社会舆论,最终在1739年对西班牙宣战,这场战争因此被称为“詹金斯的耳朵之战”。

    不过据知情人暴露,詹金斯死的时候两个耳朵完好的挂在头颅的两侧。
首页 上一页[66] 本页[67] 下一页[68] 尾页[9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6-26 18:10:13  更:2021-06-26 18:25:07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