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细数近代欧洲五强争霸(1740-1945年)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细数近代欧洲五强争霸(1740-1945年)[第84页] |
作者:vinifera1001 |
首页 上一页[83] 本页[84] 下一页[85] 尾页[9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由此,内各种的矛盾逐渐激化。内阁中的四号人物,也是纽卡斯尔的得力助手的哈耶克,一直是维护皮特和纽卡斯尔关系的重要人物,经常在纽卡斯尔面前帮皮特说好话。 但是,这一次谈判失败后,他对皮特也十分的不满。因为,他实在也不明白皮特为什么要坚持英国独占纽芬兰渔场。 嫌隙越来越深,冲突马上就要爆发。 英国现在面临的一个非常紧急而重大问题,那就是该怎么处理法国和西班牙的结盟。 西班牙与法国签订的条约,很明显是一个同盟条约。因此,西班牙很可能要参与到战争中来,这意味着英国不但无法议和,还要扩大战争。 对于皮特来说,正合其意。 于国家而言,与西班牙开战,英国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掠夺西班牙在加勒比以及南美洲的大量殖民地。 于其本人而言,战争的继续,可以让他继续做内阁乃至整个国家的领袖! 于是,皮特在英法谈判失败后,立即着手准备与西班牙的战事。 但是对于纽卡斯尔和布特来说,此时英国和西班牙尚有回旋的余地。而且,英国绝对不能再扩大战争了! 纽卡斯尔一直都是议和派,他不像皮特那样有彻底打垮法国的决心和信心。而且作为首相,也就是第一财政大臣,已经明显的感觉到了英国的财政压力。 对布特和其背后的乔治三世来说,他们更不能容忍战争继续扩大。这样会让皮特,以及辉格党的权势更大,让他们的掌权更加遥遥无期。 而此时皮特针对西班牙的备战行动,比如加强直布罗陀的战备、整修战船等措施,不但没有缓和两国关系,反而会激起西班牙的反感。 于是,这两派达成了一致,那就是皮特必须下台! 既然大家都已经同意了,剩下的就很简单了。 布特通知内阁阁员,国王乔治三世希望皮特离开内阁,并要求各位阁员到国王那里去表达对皮特政策的反对,也就是支持国王的决定! 此时已经是孤家寡人的皮特,自然了解自己的处境。当然,心高气傲的皮特是受不了被免职的屈辱,于是在10月2日辞职了。 皮特的下台,首先在于路线之争。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探讨过这皮特和纽卡斯尔这两派的选择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他们做出的选择都有想要维持自己的权力现实的政治需要。 但究其根源,这两派的分歧在于对英国在欧洲乃至世界应该处于怎样的位置看法不同。 在皮特看来,英国是可以做欧洲乃至世界的霸主,而当在他面前的障碍就是法国。因此,英国要的不是打败法国一次,而是要彻底的击垮法国。 在议和派看来,英国是欧洲各国中的一员,而且会一直如此,他终归要与欧洲各国和平共处。英国即使击败了法国,那还会有别的国家出来阻挡英国的称霸之路。除非英国有能力实现整个欧洲的大一统,但显然英国没有这个能力。 在前面的故事中,大部分人都会自然地选择站在皮特这一边。因为就当时来看,皮特被称为“伟人”是当之无愧的。 英国与法国已经较量了半个多世纪。一直以来,英国都是靠着与欧洲各国的大联盟才勉强击败法国。 但是,在这场战争中。英国用“大英国王军”陆地对垒法国的陆军,在海外更是用舰队围攻法国殖民地。 这场战争,可以说是英国和法国一对一的较量。 而且,英国获得的全面的胜利。 对于英国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场战斗的胜利,更是一场精神的胜利。 而这方面,皮特居功至伟。 但是就长远来看,孰是孰非,我想还是很难说的清楚。 我们只是知道,英国确实击垮了法国,建立了日不落帝国,风光无二。但随后俄国、德国,再到后来的美国相继崛起,以各种方式挑战英国。 而英国最终的左支右绌中,失去了他的帝国。 到现在,日不落帝国的梦不但没有大英帝国前进的动力,反而成了他重新出发的负担。 不过,现在说这些为时过早。 赶走了皮特之后,内阁的主要任务是安抚西班牙,防止战争的进一步扩大。为此,原先皮特已经开始或者计划开始的动作都暂停了。 但是,主动权已经不在英国手中,西班牙已经决议参战了!英国和西班牙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1762年1月2日,英国向西班牙宣战。 虽然皮特因为西班牙问题而被迫下台了,但是当英国发现战争已经不可避免时,他并没有迟疑,而是直接开战。 英国的舰队立即出动,向着大洋里的西班牙船只驶去。 既然要打,就要打的漂亮。 |
二十、奇迹再现 (一)形势大好 1759年,第三次《凡尔赛条约》签订之后,欧洲战场基本上分为了两个不相干的部分。 法国和英国在汉诺威地区单挑,普鲁士则在独自应付俄罗斯、奥地利以及瑞典三国的群殴。 到1760年底,英国和法国在西部战场保持了平局,虽然法国经常战败,但是英国方面兵力有限,无法跨国莱茵河,威胁法国国内。 但从战略方面,自然是英国赢了,由于陆地战争牵制了法国的大量精力,英国在海外殖民地收获颇丰。 在东部战场。经过几年的鏖战,双方大致维持着平衡。 俄罗斯占领了东普鲁士,但是一直难以跨国奥德河威胁普鲁士本土。奥地利占领了上西里西亚的拉格茨,占有了萨克森首都德累斯顿。只不过,这两块地方也都是普鲁士从他人手里夺走的。 因此,普鲁士方面依然占有西里西亚大部分,同时占有除了首都之外的萨克森所有领土。 瑞典方面因为实力不行,一直没有多大进展,没有占领什么领土。 总的来说,俄罗斯算了占了点便宜,奥地利几乎没有什么收获,而普鲁士还算是个平局。 现在,战争已经是第五个年头。 双方都已精疲力尽。普鲁士现在的状态就是:钱没花了,但是人没了。 由于英国的支持,加上腓特烈多年的存钱,普鲁士在经费上还是可以的,只不过历年战争下来,普鲁士的士兵损失极其严重,而能够征的兵也越来越少。 到1760年,原先有20万大军的普鲁士,现在只剩下10万人可以用了。这个数字,对于普鲁士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不过,即使是普鲁士满员时期,他的实力也要比不过他的敌人。普鲁士能够存活下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敌人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 到了1761年,奥俄两国的高级将领之间的分歧和矛盾越来越大,但奥地利和俄罗斯两个女王的战斗意志不减,于是两国还是制定了新一年的作战方略。 奥军的战略与去年基本一致:总司令道恩将率领主力部队部署在萨克森,依托德累斯顿牵制腓特烈率领的普鲁士主力。同时,劳顿将军率领5万兵力,与俄罗斯军队互相配合,出兵西里西亚。 这个战略没有多大问题。夺回西里西亚是奥地利的根本目标,但已经占领的萨克森首都德累斯顿也必须保住,这可是奥地利手里唯一算得上筹码的东西了。 而普鲁士来现在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守住西里西亚,一个是继续占有萨克森。这是他手里的唯一两张牌。无论他失去了其中哪一个,那么另一个也保不住,因为他必须拿剩下的换回被俄罗斯占领的东普鲁士。 由此可见,腓特烈在先发制人占领萨克森这一招,可谓绝了。 |
1761年初,腓特烈确实如奥地利所料,率领普鲁士主力部队驻扎在萨克森。 奥地利占有了德累斯顿,如果放任不管,奥地利很有可能夺回萨克森全境。这样的话,普鲁士不得不用西里西亚来交换东普鲁士。 对于腓特烈来说,这显然是难以接受的。 相比之下,西里西亚虽然是战争的导火索,但是其细长的结构造成了他的纵深大,而且普鲁士在那里经营多年,设置了重重关卡,不是奥地利能够很快攻克的。 不过,在这一年初,腓特烈从密探那里得到了奥地利的作战消息。这让他想起去年的战争中,他被奥地利军队牵着鼻子走,并差点被围歼的情形。 于是,腓特烈决定率领主力部队驻扎在西里西亚,以防被奥地利和俄罗斯的联合进攻。 同时派自己的弟弟亨利亲王率领部分军队驻扎在萨克森,牵制道恩的主力部队。 腓特烈这一招,可谓将计就计。 这一安排,确实打乱了奥地利和俄罗斯的节奏。 亨利亲王的3万多士兵牵制着道恩的5万士兵。道恩的性格我们是了解的,他几乎没有采取什么进攻,而是保持着与普鲁士军队的对峙。 在西里西亚,奥地利和俄罗斯在对峙腓特烈亲王率领的普鲁士主力部队时,也一直没有什么占到什么便宜。 腓特烈可不是个谨慎派,此时的他属于内线作战,优势明显,不断派出部队骚扰奥地利和俄罗斯的运输线,搞得本来就合作不愉快的俄奥联军更加艰难。 与此同时,法国本来寄予厚望的陆地攻势也很快宣告失败了,布伦瑞克亲王很好的守住了自己的西线。 时间很快到了9月底。 这一年的冬天特别的冷,西里西亚地区很早就下了一场雪。而大雪一到,兵马很快就无法行动,休兵期也马上就要到了。 腓特烈很乐观的认为,这一年的战事马上就可以结束了。 这样,普鲁士的胜算又大了一节! 他现在唯一的担心是在英国。 自去年乔治二世去世之后,腓特烈就在积极地注视着英国的政局。他知道,英国内部有威廉·皮特领导的主战派,和纽卡斯尔领导的议和派。而作为国王的乔治二世是一个主战派。 战争之所以能够进行下去,是因为英国内部的三个主要力量:威廉、纽卡斯尔和国王,主战派占了两票。 因此,国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试想,如果国王坚决反对战争,那么皮特也没有什么机会。 但是,乔治二世去世了。 一旦英国内部议和派取得优势,那么普鲁士的处境将非常危险。普鲁士不但无法再得到英国的财政支持,其西部防线也将完全暴露在法国大军之前。 普鲁士无论如何也无法应对这样的局面。 他通过消息得知,英国和法国已经开始了谈判。不过。好在9月的时候,英法和谈还是失败了。 就这样,腓特烈悬着的心也基本平静了。 他绝想不到,情况马上就要发生巨大转变。 |
上午发的被吞了,现在分成两段重新发。 |
(二)急转直下 9月一过,从10月第一天开始,腓特烈连续迎来三场大败,导致普鲁士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局。 第一场失败在西里西亚战场。 腓特烈眼看着1761年的战季就要结束,于是开始抽调兵力回国。这一点,被奥地利的劳顿将军敏锐的发现了。 劳顿将军不是个谨慎派。这也是他能够被委任西里西亚战区的重要原因。 眼看着有机会,劳顿将军迅速出击,10月1日,奥地利军队突袭了施韦德尼茨要塞,普鲁士守军应付不急,几乎没有放一炮就投了降。 施韦德尼茨要塞里面有普鲁士的大量物资补给,但是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是,这个要塞的失去让奥地利获得了一个立足点。 奥地利在西里西亚作战几年,一直寻求机会打败腓特烈,但是事与愿违。此后,每一年奥地利都会出兵西里西亚,但是到了年底都得退回奥地利境内,因为他们在西里西亚没有立足点。 在1760年,劳顿攻占了格拉茨,这让腓特烈十分紧张,因为这让奥地利在西里西亚有了立足点,让奥地利的阵地前移。不过,好在格拉茨处于西里西亚的西南角,还有一段距离。 但是,施韦德尼茨要塞却就在下西里西亚的核心地区,离西里西亚的首府布雷斯劳不远。 腓特烈完全明白其中的含义。 如果奥地利人在冬季能守住施韦德尼茨要塞,他们就能在西里西亚过冬,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了战略平衡。 这样,奥地利不仅能在明年从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开始进攻,而且他们所占领的地区也不能让弗雷德里克获得收入、物资和新兵。 这让普鲁士的战略形势愈加恶化。 当然,这也还只是开始。 第二个是失败发生在英国。 10月5日,施韦德尼茨要塞失陷后的第4天,更让腓特烈担心的消息传来了,那就是皮特下台了。 腓特烈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皮特是英国内阁中对英普同盟最大的支持者。皮特的下台表明英国内部的议和派掌权了,这就意味着英国的对外政策即将发生重大变化。 虽然,新内阁首领布特很快向普鲁士发来消息,表示英国支持普鲁士的政策不会改变。 但是,腓特烈知道英国的支持不会维持很久了。 失去英国的财政支持,失去英国在西线对法国的阻挡,普鲁士无论如何是支撑不住的。 然而,腓特烈的厄运还没有结束。 10月之后,腓特烈都在调兵遣将试图夺回施韦德尼茨要塞。不过,普鲁士本就不擅长攻城,所以到了年底,普鲁士也没有成功。 就这样,虽然隆冬已至,普鲁士军队也不得不进入休兵。 然而,休兵期的腓特烈又听到了坏消息。 这就是第三个战败,科尔贝格堡被俄兵占领了。 科尔贝格堡隶属于普属波拉美尼亚,出在波罗的海沿岸,是普鲁士为数不多的出海口。 (红圈为科尔贝格的位置) 俄军当然知道科尔贝格的重要性,1759年、1760年都曾经出兵试图攻占此地,但是都被普鲁士打退。 1671年中旬,俄军再次派出军队围攻科尔贝格。一开始,普鲁士得到了俄军试图再次围攻科尔贝格的消息,及早抽调军队加强防御。 为此,俄军也不得不再次派遣军队增援,还派出了23艘军舰从海面围攻,瑞典也派出了8艘军舰。 然而,普军防守严密,再加上普军再次派来了援军,使守军达到了2万人,一直到9月底,俄军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仍然没有进展。 不过,守军多有好处也有坏处。人多自然好防守,但是供给就是个问题。 实在没有办法的俄军,开始破坏普鲁士的供给线,毕竟俄军有充足的轻骑兵可以抄袭普鲁士的运粮队。 果然,没有了粮食补给,普鲁士士兵很快就撑不住了。眼看着到了10月底,腓特烈认为俄军也很快就要撑不住了,会像往常一样撤军,于是将一部分守军撤出了堡垒用来支援他在西里西亚的战事。 但是,他还是小看了俄罗斯人在寒冬季节的作战能力。 12月16日,科尔贝格在俄罗斯的围攻下投降。 失去科尔贝格,与失去施韦德尼茨要塞并不相同。 近年来,俄罗斯一支无法有效作战,一方面当然是与奥地利的配合出了问题,另一方面则是他的物资补给难度太大。超远距离的物资配送,不但消耗大,而且很容易被普鲁士骚扰。 所以,俄罗斯的粮草用度一直处于短缺状态,这就限制了它的行动。 但是,俄军获得了科尔贝格却能有效地缓解这个问题。 有了科尔贝格堡,俄军的物资就不需要再从陆路运输了,而可以直接用海运,这样不但省时省力,而且还安全。 有了更多的物资补给,俄军的军事行动必将更加有力。 此外,科尔贝格距离普鲁士首都柏林非常近,这对普鲁士造成了严重威胁。 还有第四个失败,发生在萨克森。 经过年初的一番调动,萨克森战争变成了普鲁士亨利亲王率领的3万对阵道恩率领的5万士兵。 在国内的催促下,道恩在11月底出兵向亨利发起了进攻,并最终将亨利逼退了数十公里,从而基本占有了萨克森的南部地区,保障了萨克森奥地利军队的物资补给。 要知道,在之前奥地利军队只占领了德累斯顿一处,所以在此处的奥地利军队就像身处大海的孤岛,物资运输经常被普鲁士骚扰。 但是,将亨利亲王的军队逐出南部以后,就能够保障德累斯顿的物资补给,从而使奥地利的军队安全的驻扎在此地。 这与劳顿占领施韦德尼茨要塞的意义是基本一致的。 所以,到1761年底,普鲁士的战略环境一下了被挤压到了极限。 这一年的奥地利和俄罗斯联军,没有再像以前那样,不断寻求消灭普鲁士的主力部队,而是采取了步步为营的战术,不断压缩普鲁士的生存空间。 这种方式,显然不能很快的结束战争,是在奥地利和俄罗斯都无力进行大战的情况下采取的下策。 但是,这一下策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普鲁士真正到了穷途末路了。 |
施韦德尼茨要塞的位置,蓝色圈圈内。 |
首页 上一页[83] 本页[84] 下一页[85] 尾页[9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