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唐岛渔夫——大国博弈背后的欧洲中世纪(书接上回)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唐岛渔夫——大国博弈背后的欧洲中世纪(书接上回)[第9页] |
作者:唐岛渔夫 |
首页 上一页[8] 本页[9] 下一页[10] 尾页[1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1569,卢布林联合 The Union of Lublin, painting by Jan Matejko. King Sigismund II Augustus holds the cross at the centre while surrounded by statesmen, diplomats, the clergy and nobles |
卢布林联合之后的波兰立陶宛共同疆域 |
卢布林联合,徽章联合 |
波兰立陶宛——新徽章 |
波兰立陶宛联邦的疆域 |
回顾下总目录 八个部分均已成书,网络书店及实体书店均有销售。已经连载的部分如下, 第一部分 洪荒神话(已连载) 第二部分 嗜血皇冠(已连载) 第三部分 蛮族传奇(已连载) 第四部分 板块碰撞(已连载) 第五部分 王朝荣耀(已连载) 第六部分 小国雄心(正在连载) 第七部分 制霸海洋 第八部分 列强演义 |
第五部分 小国雄心 目录 第一节 波兰立陶宛 第二节 莫斯科公国 第三节 卡尔马同盟 第四节 意大利诸邦 第五节 风中教皇国 |
莫斯科公国——目录 ◇ 乌克兰与白俄罗斯 ◇ 公国奠基 ◇ 顿河英雄 ◇ 天降贵人 ◇ 幸运伊凡 ◇ 沙皇俄国 |
在上一节中,那个让立陶宛人怕的心慌慌,恨的牙痒痒的莫斯科公国,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他又是从时候开始崛起的呢?实际上,立陶宛人的恐惧,恰恰跟自己当年的趁火打劫遥相呼应。 我们还是从蒙古来袭,基辅罗斯的覆灭开始谈起。 |
乌克兰与白俄罗斯(一) 当年的蒙古人雷霆万钧,一举拿下了基辅罗斯,并且乘胜进入了波兰,扫荡了匈牙利。在东欧地区一番猛操作之后,蒙古人最终放弃了波兰与匈牙利。拔都转而在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建都,创立了金帐汗国,或称钦察汗国。 然而,这样的讲法其实并不严谨。 当年的基辅罗斯轰然倒下,但是原基辅罗斯疆域内,至少有三个政权是没有被蒙古人所完全征服的。 其中一个,是北方靠近北欧诸国的诺夫哥罗德。我们知道,诺夫哥罗德这座城市是留里克王朝最早的首都,只不过迁都到了基辅,才有了基辅罗斯这个说法。而作为行政中心的功能被剔除之后,诺夫哥罗德反而更加坐实了自己的商业属性。尤其到了基辅罗斯后期,封建制下的王国内部四分五裂,基辅罗斯内部大小贵族与各路军阀各自为政,此时此刻的诺夫哥罗德,反而以商业立国的精神为指引,成立了一个封建共和政体的诺夫哥罗德共和国(Novgorod Republic)。 |
诺夫哥罗德的疆域 |
今天的诺夫哥罗德 Medieval walls of the Novgorod Kremlin from the late 15th century. The Kokui tower (left) dates from the 17th century; its name is of Swedish origin. |
乌克兰与白俄罗斯(二) 诺夫哥罗德共和国秉承共和民主之精神,商贸契约之传统,即便连作为国家首脑的大公一职都是民选产生。毫无疑问,这样的组织哪怕放之于今天的世界,都依然算是一个十分有组织有纪律的一个现代化政体。因此,这个基辅罗斯的国中之国,也就成了当年落后的基辅罗斯所有公国之中的异类。那么到了蒙古来袭,诺夫哥罗德共和国更是充分发扬了好汉不吃眼前亏的商人本性,没有同蒙古人决一死战,反而是主动奉上了大量的贿赂。主动宣誓成为了金帐汗国的附庸,从而避免了屠戮于蒙古人的铁骑之下。 所以,诺夫哥罗德共和国,算是基辅罗斯境内当时没有被蒙古人征服的政治实体中的其中一个。 除了北方的诺夫哥罗德,南方也有一个类似组织。 话说当年的基辅罗斯境内,西北的诺夫哥罗德这个异类不参加其他人的排列组合。其他的常规小公国中间,尤其以西南部的加利西亚-沃伦公国(Principality of Galicia–Volhynia)与东北腹地的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公国(Vladimir-Suzdal)两家最强。 尤其是后者。 |
加利西亚-沃伦公国的版图 |
群里各位兄弟姐妹,端午安康! |
乌克兰与白俄罗斯(三) 在蒙古来袭之前的公元1169年,强大的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公国统治者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Andrey Bogolyubsky),挥师南下一举攻破基辅,赶走了此前在名义上还拥有整个基辅罗斯的基辅大公,并且随后自封为新的基辅大公。由此,弗拉基米尔城才取代基辅,成为了整个基辅罗斯的政治中心。并且在此基础上,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由公国僭越为大公国,早在蒙古人来犯之前,就已经将原来的行政中心基辅弄得好不灰头土脸。 当然,也正因为如此,不管是弗拉基米尔还是基辅,都在蒙古人的围城战中付出了相当惨痛的代价。 与前者相比相比,加利西亚-沃伦公国则幸运得多。 基辅沦陷,基辅罗斯灭国。原来繁花似锦的基辅城不复存在,在老城的残垣断壁上出现了一个基辅公国,成为金帐汗国的附庸。此时,基辅公国以西的加利西亚-沃伦公国唇亡齿寒,迅速投靠了当时他西边的近邻波兰与匈牙利,从而免于被蒙古人所征服。 |
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 Andrey Bogolyubsky. Forensic facial reconstruction by Mikhail Gerasimov. 1941 |
乌克兰与白俄罗斯(四) 只不过,这种寄人篱下的滋味并不好受,加利西亚-沃伦公国再没有办法拥有绝对武力加成的情况下,只能是向东宣誓做蒙古人的附庸,而向西则又需要向波兰人与匈牙利人俯首称臣。即便如此,这个偏安政权最后也没有能够逃脱灭国的劫数。在痛苦之中挣扎到了公元14世纪,最终加利西亚地区归了波兰,而沃伦地区则归了立陶宛。 在欧洲官方史书上,把加利西亚-沃伦公国的灭亡时间,定格在了1349年。 北面的诺夫哥罗德,南面的加利西亚-沃伦公国之外,中部还有一个政权,也是基辅罗斯灭国的覆巢之下,比较完美地保持了自己完整的一个小国。 这个小国的名字叫做——波洛茨克公国(Principality of Polotsk) |
乌克兰与白俄罗斯(五) 这个小国的名字叫做——波洛茨克公国(Principality of Polotsk) 波洛茨克公国的位置,在今天的白俄罗斯北部。这个公国在当时基辅罗斯一众凶悍的军阀头子中间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因为地理位置偏西又偏北。在当年的蒙古入侵时代,幸运地躲过了异族的蹂躏。当然,我们如果打开一张地图来看的话,当时的波洛茨克公国,恰好位于立陶宛的东部边境。所以,正因为波洛茨克公国侥幸逃过一劫,也让立陶宛免于直接面对蒙古人的铁蹄。当然,同时收益的,还有波洛茨克与立陶宛背后,圣剑骑士团(利沃尼亚地区的条顿骑士团)。 话虽然是这么说的,但后来立陶宛人并没有领波洛茨克人这份情。 反而是在公元1397年,全盘将波洛茨克公国纳入到了立陶宛大公国的管辖之下。换句话讲,立陶宛人趁着蒙古入侵的功夫,不断到原来基辅罗斯的地盘上打秋风。拿下了波洛茨克公国,还参与瓜分了加利西亚-沃伦公国。不仅如此,立陶宛人的胃口还大的吓人,一口气吞并了基辅公国(Principality of Kiev),将立陶宛大公国的疆域推进到了黑海沿岸。 |
乌克兰与白俄罗斯(六) 要知道,当时的基辅公国虽然孱弱,但他还是名义上的金帐汗国的附庸国,而且基辅这座城市,也是全体罗斯民族的龙兴之地。 很显然,立陶宛人这事惹得不小。 只不过公平一点讲,不管是波兰人还是立陶宛人对于原基辅罗斯诸国的吞并与消化,都还是充满着一点点温情色彩。毕竟,都还算得上是上帝子民。罗斯人所信仰的东正教,同天主教师承一派,互相之间多少还留有一点余地。所以,在波兰与立陶宛怀抱中的加利西亚-沃伦公国和波洛茨克公国,当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乃至于语言风俗和民族属性。他们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两个小国,更加像是波兰与立陶宛统一管辖之下的贵族封地,而并非被吞并灭国的附庸。甚至对于加利西亚-沃伦公国来讲,他们还趁机扩张了自己的传统领地,一路消化到了喀尔巴阡山山脚下。 正因为这段历史的存在,当年的罗斯民族才被一分为三。 以加利西亚-沃伦公国为基础,后来形成了乌克兰这个国家。而以波洛茨克公国这个国家为基本盘,才有了后来的白俄罗斯。以此类推,在金帐汗国统治下的罗斯诸邦国,后来才慢慢形成了今天的俄罗斯。 我们知道,当时俄罗斯的雏形,也就是之前提到的莫斯科公国。 |
乌克兰与白俄罗斯(六) 要知道,当时的基辅公国虽然孱弱,但他还是名义上的金帐汗国的附庸国,而且基辅这座城市,也是全体罗斯民族的龙兴之地。 很显然,立陶宛人这事惹得不小。 只不过公平一点讲,不管是波兰人还是立陶宛人对于原基辅罗斯诸国的吞并与消化,都还是充满着一点点温情色彩。毕竟,都还算得上是上帝子民。罗斯人所信仰的东正教,同天主教师承一派,互相之间多少还留有一点余地。所以,在波兰与立陶宛怀抱中的加利西亚-沃伦公国和波洛茨克公国,当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乃至于语言风俗和民族属性。他们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两个小国,更加像是波兰与立陶宛统一管辖之下的贵族封地,而并非被吞并灭国的附庸。甚至对于加利西亚-沃伦公国来讲,他们还趁机扩张了自己的传统领地,一路消化到了喀尔巴阡山山脚下。 正因为这段历史的存在,当年的罗斯民族才被一分为三。 以加利西亚-沃伦公国为基础,后来形成了乌克兰这个国家。而以波洛茨克公国这个国家为基本盘,才有了后来的白俄罗斯。以此类推,在金帐汗国统治下的罗斯诸邦国,后来才慢慢形成了今天的俄罗斯。 我们知道,当时俄罗斯的雏形,也就是之前提到的莫斯科公国。 |
俄白乌,前世今生 |
公国奠基(一) 莫斯科公国的前身,就是之前提到的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大公国。 当然,这么说其实也不严密。我们应该换个角度来讲——最先出现基辅罗斯,此后基辅罗斯慢慢瓦解,诸邦中间出现了实力强大的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大公国;而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大公国强势崛起之后,也没有避免分裂的结局,在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大公国土崩瓦解之后,诸邦之中最强大的就是莫斯科公国(Duchy of Moscow)。 莫斯科公国的诞生非常不容易。 最早同莫斯科公国沾上边的人,叫做亚历山大.涅夫斯基(Alexander Nevsky)。亚历山大出身于留里克家族弗拉基米尔分支,他的父亲是弗拉基米尔大公雅罗斯拉夫.弗谢沃洛多维奇(Yaroslav II of Vladimir)。当然,也是当时的罗斯诸邦中最强大的大公。亚历山大在公元1236年这一年,被选为诺夫哥罗德共和国公爵。 我们知道,公元1236年这一年,正是基辅罗斯风雨飘摇的时刻。 |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 Alexander Nevsky |
公国奠基(二) 临危受命的亚历山大,没有辜负诺夫哥罗德人民的信任。 公元1240年,正在蒙古肆虐欧洲的当口,瑞典人以罗马教廷和天主教圣战的名义,从背后袭击诺夫哥罗德。在随后的涅瓦河战役(The Neva battle)中,天赋异禀的亚历山大率军大败瑞典人。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民主的诺夫哥罗德人民担心亚历山大成为独裁者,于是找到借口解雇了这位对瑞作战一级战斗英雄。但是此后,圣剑骑士团(条顿骑士团在利沃尼亚的分支)以利沃尼亚为根据地也开始向罗斯人宣战。 无奈之下,诺夫哥罗德政府只能重新请回了亚历山大。公元1242年春天,亚历山大在冰河之战( Battle of the Ice)中大败圣剑骑士团。 这一次的胜利,使得亚历山大在整个罗斯名声大噪。当然,我们前文也提到过,正是在亚历山大在任期间,诺夫哥罗德政府在同蒙古人的虚与委蛇中虽然也曾备受凌辱,但终究是依靠政治献金与斗争智慧,保全了整个诺夫哥罗德共和国的免受刀兵之苦。所以在随后的公元1252年,亚历山大接任了弗拉基米尔大公的位子。 亚历山大死后,被尊称为“圣亚历山大一世”(Saint Alexander I Nevsky)。 |
涅瓦河战役 Alexander Nevsky Fighting the Swedes, by Boris Chorikov |
冰河之战 Battle on the Ice (20th century work) |
公国奠基(三) 亚历山大生前,把自己第四个儿子同时也是最小的儿子——达尼埃尔.亚历山德罗维奇(Daniil Aleksandrovich)分封在了莫斯科。这位达尼埃尔同学,也就成了莫斯科公国的第一位公爵。 然而,不巧的是,达尼埃尔只有区区两岁的时候,亚历山大就撒手人寰。 达尼埃尔这辈子政绩上乏善可陈,但最重要的是,他顽强地将莫斯科公国这杆大旗打了下去,并且在他四十多岁的人生中留下了一个名叫伊凡一世(Ivan I Daniilovich Kalita)小儿子。 伊凡一世后来继承了莫斯科公爵之位。 他狡猾而残忍,做事不择手段,莫斯科公国最终在他手下发扬光大。 从伊凡一世开始,留里克家族的莫斯科分支才开始更加坚定地,更加聪明地持续经营以莫斯科为中心的莫斯科公国。并且也是从伊凡一世开始,莫斯科公国选择利用金帐汗国镇压其他罗斯诸邦国。其实伊凡一世所采用的方法并不新鲜,重金美女贿赂金帐汗国的贵族们,获取特权之后,协助金帐汗国更加容易更加方便地对罗斯诸邦进行统治。如此一来,无论从政治或军事角度,莫斯科公国都能够拿到比其他邦国更加特殊的地位。 |
达尼埃尔.亚历山德罗维奇 Св. кн. Даниил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Миниатюра из Царского титулярника. 1672-1673 гг. (РНБ. F.IV.764.Л. 30) |
伊凡一世 |
公国奠基(四) 说白了,从伊凡一世开始,莫斯科公国就彻底变成金帐汗国在罗斯诸邦中的“皇协军”或者“二鬼子”。这个二鬼子极尽上窜下跳之能事,对金帐汗国摇尾乞怜,对罗斯诸邦则手段凶残。 当然,效果自然也是出人意料地明显。莫斯科公国利用如此特殊地位,慢慢开始了自己的崛起之路,最终成为罗斯诸邦中间最大的那股势力。 公元1328年,伊凡一世率领初出茅庐的莫斯科公国,在战场上一举击败当时在罗斯诸邦中实力排名第二的特维尔公国(Principality of Tver)。由此,金帐汗国的第九代领导人穆罕默德·月即别汗(khan Muhammad Ozbeg,或称Uzbek,也就是乌兹别克汗,今天乌兹别克斯坦的人文祖先)特别授予了伊凡一世以弗拉迪米尔大公荣誉称号,以资鼓励。几年之后,弗拉迪米尔大公国就被莫斯科公国兼并,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不仅如此,伊凡一世还拿到了作为金帐汗国代理人,向其他罗斯诸邦收税的权力。只是,在收税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经常会吃掉一些回扣,如此一来,也就慢慢充实了莫斯科公国的国库。 所以,也是从伊凡一世开始,莫斯科公国开始凌驾于其他所有罗斯诸邦。 与此同时,莫斯科这座城市也成为全体罗斯人的政治中心。在金帐汗国蒙古人制定的游戏规则之中,莫斯科公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至高地位,公国也渐渐撑不起莫斯科公爵们的野心,莫斯科公国也就摇身一变,成了大公国。 |
顿河英雄(一) 穆罕默德·月即别汗时期的金帐汗国,实际上正是金帐汗国的黄金时代。 从拔都创立金帐汗国开始,这个国家的摊子就非常不好打理。跟蒙古巅峰时的四大汗国中的其他汗国没有任何区别,金帐汗国的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气候与地形多变,治理这样的国家,显然并不容易。所以,蒙古贵族们往往就采取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治理国家,他们只掌握军队和税收,而对于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则采取了顺水推舟,顺其自然的方式处理。 不仅金帐汗国如此,即便如中国元朝,其实也是如此。 正因如此,金帐汗国创立之后,从语言文化上迅速地实现了突厥化。突厥语成为整个汗国的通用语言,操一口熟练突厥语的鞑靼人,成为了金帐汗国最明显的人种特征。并且在当时,金帐汗国南部,还横亘着一个由蒙古第三次西征所留下的中东地区的伊利汗国。金帐汗国与伊利汗国之间冲突不断,于是金帐汗国在政治上迅速地同埃及马穆留克王朝结盟。在埃及等穆斯林国家的影响之下,伊斯兰教在金帐汗国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那些操一口突厥语的鞑靼人,最终大部分皈依了逊尼派伊斯兰教。 |
金帐汗国 |
顿河英雄(二) 那么到月即别汗时期,金帐汗国在语言上固化为突厥语,宗教上信仰伊斯兰教,而人种上则是以鞑靼贵族为代表的多民族架构。稳定下来发展的语言文化,宗教信仰,最终为金帐汗国带来了一段时期的繁荣景象。同时,这一时期的月即别汗,也把金帐汗国的首都,从此前伏尔加河在里海入海口地区的拔都萨莱城(今俄罗斯阿斯特拉罕,Astrakhan),迁到了依然在伏尔加河畔,但靠近罗斯诸邦腹地的别儿哥萨莱城(今俄罗斯伏尔加格勒,也就是斯大林格勒)。 金帐汗国达到极盛。 所以,这一时期的伊凡一世,主动投靠金帐汗国,并且心甘情愿地做金帐汗国的皇协军,不得不说是一种非常讨巧的政治押宝行为。 然而,金帐汗国的盛况只能说是昙花一现。 |
顿河英雄(三) 月即别汗之后,在长达四十年的时间内,金帐汗国连续出现了二十多个大汗。这种走马灯似的政变上台的领导人,极大地动摇了金帐汗国的国本。金帐汗国的分裂,其实只是时间问题。作为落后民族对先进民族的征服,金帐汗国在体制上先天就存在十分不稳定的因素。举个例子来说吧,欧洲中世纪早早就已经确立的封建继承制,在蒙古人那里就要大费周章,进而引发一波接一波的政变。 更何况,金帐汗国从建国之初,就已经是一个名义上的统一政权。实际上,拔都本人掌握的只是金帐汗国本部。而他的大哥斡儿答则分到西伯利亚和今天的哈萨克斯坦一代,建立了白帐汗国;那么拔都的弟弟昔班,则得到了南乌拉尔地区,创建了青帐汗国。无论白帐汗国还是青帐汗国,都具有非常大的自主性,尤其在政治体制上并不成熟的蒙古汗国之内。 金帐汗国一片大乱,此消彼长之下,莫斯科大公国遂有不臣之心。 莫斯科大公国,在伊凡一世之后,又迎来了一个爆发性发展的时刻。 |
金帐汗国 西边为青帐汗国(蓝帐汗国),东边为白帐汗国 |
顿河英雄(四) 金帐汗国乱到极致时的莫斯科大公,是伊凡一世的孙子季米特里.伊凡诺维奇(Dmitry Ivanovich)。 季米特里是又一位能征惯战的莫斯科大公。 公元1375年,25岁的季米特里彻底击败了特维尔公国,从此之后两家合兵一处,攥成了一个拳头打人。 公元1378年,季米特里率军在沃扎河战役( Battle of Vozha River)中痛击金帐汗国军队,取得了一个多世纪以来罗斯人对蒙古人的第一次严格意义上的胜仗。 金帐汗国虽然已经病入膏肓,力不从心,但他们并不甘心被自己曾经的手下败将这样反击。他们更怕的是,莫斯科大公国的示范效应,将会带来多米诺骨牌效应,进而使整个汗国崩盘。于是在公元1380年,金帐汗国率20万军队卷土重来,越过伏尔加河直奔莫斯科。而且糟糕的是,罗斯诸邦内部的梁赞公国(Grand Duchy of Ryazan)投靠蒙古人。并且此次出兵,金帐汗国还联合了名声在外的立陶宛大公雅盖沃。 双方在顿河河畔的库里科沃(Kulikovo )展开鏖战。 最终,金帐汗国一败涂地。 |
沃扎河战役 |
顿河英雄(五) 而且,这是一次彻彻底底的一败涂地,随后金帐汗国发生政变。时任白帐汗的脱脱迷失(Tokhtamysh)成功地拿下了汗位,随后的金帐汗国的名号依然还在,只是汗位已经开始在白帐汗一系流转了。 库利科沃战役的胜利,让年轻的季米特里沉浸在巨大的幸福之中,他被当时的罗斯人民称为“顿河英雄”(或称顿斯科伊,Donskoy)。莫斯科大公国由内斗小强,一跃而成为统一全罗斯人民,英勇抗击蒙古人的先驱者。 只不过,巨大的胜利冲昏了年轻大公的头脑。 随后在公元1382年,脱脱迷失率军对莫斯科大公国进行了惩罚性战争,一举攻陷莫斯科城。又是一次杀人焚城的表演,随后莫斯科大公国重新被纳入到了金帐汗国的附庸国之列。顿河英雄季米特里的儿子瓦西里一世(Vasily I),也被脱脱迷失掳走做了人质。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幸运又一次眷顾了莫斯科大公国。 看上去最低的低谷,转眼又成了又一次胜利的新起点。 |
脱脱迷失 Detail of khan Tokhtamysh of the Golden Horde on his throne from the Illustrated Chronicle of Ivan the Terrible (book 11, page 132). |
天降贵人(一) 幸运来自于旋风一样迅速崛起的帖木儿帝国。 如果说帖木儿的意外崛起,空前延长了东罗马帝国国祚的话,那么这件事情放在当时的莫斯科大公国,则帖木儿帝国简直就是全体罗斯人民的大救星。 其实最早,脱脱迷失正是依靠帖木儿帝国的相助,才拿下了金帐汗国的王庭,进而白帐替补金帐,成为了此后金帐汗国的王室正统。但在脱脱迷失拿下莫斯科,重新确立起金帐汗国西起克里米亚半岛,东到巴尔喀什湖的庞大版图之后。脱脱迷失与帖木儿反目成仇,两个人从此开始互相伤害的一段人生旅程。然而当时的他们并不知道的是,此时两个人的争斗,则必将成全莫斯科大公国的全面崛起。 这事,确实算得上是历史的意外。 公元1386年,趁脱脱迷失与帖木儿大乱斗之机,那个来到金帐汗国做人质的瓦西里一世偷偷跑回了莫斯科。三年之后,他继承了顿河英雄季米特里的大公之位; 公元1395年,脱脱迷失的金帐汗国军队完败于帖木儿,帖木儿自称自己已经是新的金帐大汗。并且在随后,帖木儿乘胜追击,在汗国旧都拔都萨莱实施了屠城。脱脱迷失则西逃到了立陶宛大公国,寻求政治避难; 公元1399年,脱脱迷失同帖木儿部队再战,再败。 |
天降贵人(二) 公元1405年,脱脱迷失被帖木儿部队杀死于秋明(Tyumen)。当然我们也知道,就在同一年帖木儿本人也暴死于军中。 从公元1382年到公元1405年的这一段,帖木儿就像是从天而降的全罗斯人的命中贵人。帖木儿来到世间的最大功能,就是为了治疗罗斯人在蒙古人面前的软骨病。二十多年的时间,帖木儿帝国几乎耗尽了金帐汗国的最后一点精血。看上去英雄了得,愈挫愈奋的脱脱迷失,结果生不逢时地遇到了帖木儿。要知道,脱脱迷失再不济,也算是白帐汗国这一系的开国王,最后居然被帖木儿帝国打的如同丧家之犬。 所以,很多史书说,莫斯科大公国组织的库里科沃会战,是金帐汗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然而实际上我们知道,帖木儿帝国的出现,才是真正挽救莫斯科大公国的真正幕后推手。 彼时彼地的罗斯人,幸运到祖坟都冒青烟了。 |
巅峰时期的四叔朱棣,就在等你帖木儿来战,你倒是来啊 |
幸运伊凡(一) 真正帮助莫斯科大公国彻底摆脱金帐汗国的人,是伊凡三世(Ivan III)。 伊凡三世是瓦西里一世的孙子,是季米特里的的曾孙。其实不管伊凡三世的家世有多显赫,他更像是一个创业一代,而非守业N代。属于他的那些留里克王朝的古圣先贤,列祖列宗之荣耀,其实只能让他在跟欧洲列强们吹牛的时候多了一些可以参考的素材,放在现实中则并不能够给他带来更多利益。圣亚历山大,顿河英雄这些人,只能算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这些都距离伊凡三世太过遥远。 这样说,似乎还是有些晦涩。我们换个角度。 对于现代人来讲,尤其是对于俄罗斯历史学家们来讲,他们大可以把莫斯科大公国看作一个整体来进行解读。比如先有亚历山大创业,后有伊凡一世接续,再之后就是季米特里薪火相传。接下来,奋六世之余烈,才天上掉下个伊凡三世。如此,则可以如数家珍,心有戚戚。 但对于当时的伊凡三世来讲,这些往生者的辉煌其实未必对当时的伊凡三世来讲有更多的现实意义。之前固然是鲜卑慕容,英雄辈出。但到如今兴复大燕,与我何干?慕容复就是慕容复,甚至慕容博也没法代替我慕容复。 |
伊凡三世浮雕,诺夫哥罗德 Ivan III on the "Millennium of Russia" monument in Veliky Novgorod |
幸运伊凡(二) 实情况是,季米特里到伊凡三世,中间又经历了一百年。在这一百年之中,留里克王朝的进步是不够明显的。 莫斯科大公国依然还是罗斯诸邦之一,莫斯科周边的各公国依然互不买账。莫斯科大公国依然还是金帐汗国的附庸国,年年进贡岁岁来朝不说,金银财宝和香车美女样样都不能少给人家鞑靼人一点点。 再看周边,诺夫哥罗德人依然逍遥自在,过着雁过拔毛似商业帝国生活模式,罗斯人的民族骄傲似乎与他们毛关系都没有;条顿骑士团依然活跃在波罗的海周边,他们对东正教的敌视,同对异教徒没有太大差异;更让人如鲠在咽的是,当年曾经大发基辅罗斯国难财的波兰与立陶宛,他们居然越走越近。不仅是立陶宛一路捡漏捡到了黑海沿岸,甚至波兰人也一度通过附庸国摩尔达维亚公国(Principality of Moldavia),蹭东蹭西死且百列地来到了黑海沿岸。 伊凡三世,恰好就出现在这个年代。 而且不得不说,伊凡三世这辈子运气好的惊人。 白帐一系入主金帐汗国王室之后,马上就被帖木儿劈头盖脸打了个眼冒金星。紧接着,金帐汗国就进入了一个不断分崩离析的死循环中不可自拔。 |
1789年的摩尔达维亚公国 Location of the Principality of Moldavia, 1789 |
幸运伊凡(三) 从公元1438年喀山汗国(Khanate of Kazan)独立开始,金帐汗国陆续分裂成很多不同的政治实体。包括1440年分裂出去的诺盖汗国(Nogai Horde),1441年分裂出去的克里米亚汗国(Khanate of Crimea),1456年分裂出去的哈萨克汗国(Kazakh Khanate),1466年分裂出去的阿斯特拉罕汗国(Khanate of Astrakhan),此外还有1468年分裂出去的秋明汗国(Tyumen Khanate,后来改称西伯利亚汗国,Khanate of Sibir)。 当然,这其中还不包括早期曾经短暂出现过的乌兹别克汗国(Uzbek Khanate),以及后期被帖木儿帝国抢占并后来独自建国的花剌子模汗国(Khanate of Khiva)。 伊凡三世出生是在1440年,掌权是在公元1462年。在他成长的这些年中,莫斯科大公国固然庸庸碌碌,但就在这段吃瓜看戏打酱油的美好时光中,庞大的金帐汗国几乎已经完成了自己的解体。而当这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亲政仅仅几年之后,原有的金帐汗国就已经不复存在。确切地说,分裂之后的金帐汗国,金帐汗手中的王庭实际上已经沦为了地方政权。这样,以金帐汗为首的金帐嫡系贵族们等于是就被独立了。 被独立的这个国家,被称为大帐汗国(Great Horde)。 |
喀山汗国 |
诺盖汗国 |
大帐汗国,被独立了 |
幸运伊凡(四) 换句话讲,金帐汗国已经消失了。但撑门面的正统还在,那就是大帐汗国。 好运的伊凡三世不用自己出手,兴复大燕的计划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这还不算。 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首都城破,东罗马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以为自称是君士坦丁十一世胞弟托马斯(Thomas Palaeologus)的人,带着自己的女儿索菲亚(Sophia Palaiologina)跑到了罗马教廷避祸。罗马教皇希望,能够由索菲亚公主,嫁给刚刚丧偶的伊凡三世。如此,一来可以促成莫斯科大公国出兵攻打奥斯曼突厥人,以拯救水深火热之中的东南欧;而来,可以部分实现天主教与东正教的和解,为将来的两教重新合并打下基础。 罗马教廷的想法是比较理想化的。 因为当时的东罗马帝国已经灭国,东正教最大的代表国家毫无疑问就是莫斯科大公国。天主教向东正教示好,奉送上一个原本就出身于东正教家族的索菲亚,简直是空手套白狼,一本万利的好事情。但错就错在,让伊凡三世出兵的事情不靠谱。让伊凡三世为了一个女人以身犯险,进攻如日中天的奥斯曼突厥人,除非是伊凡三世脑子里面装的全是伏特加。所以空手套白狼是不存在的,肉包子打狗还差不多。 伊凡三世人在家中坐,公主送上门。 |
索菲亚公主剧照 |
幸运伊凡(五) 刚好,伊凡三世反而成了名正言顺的东罗马帝国继承人。要知道金雀花王朝的创朝太祖亨利二世,就因为娶了一个阿基坦公主埃莉诺,就跨海拿到了偌大一个阿基坦公国。 那么索菲亚公主呢?她等于是陪嫁了一个名义上的东罗马帝国,还有莫斯科大公国求之不得的东正教正统。 伊凡三世的运气,简直好到爆棚。 只不过,这依然不算完。 公元1477年,伊凡三世兵围诺夫哥罗德。他采取了围而不打的方式,逼迫诺夫哥罗德人献城投降。自由民主而又贪生怕死的诺夫哥罗德共和国,最终经过深思熟虑,于1478年初打开城门,喜迎王师。 自此,诺夫哥罗德共和国不复存在,并入莫斯科大公国。当然,这一次吞并诺夫哥罗德,也等于是狠狠地敲打了立陶宛大公国。 一举两得。 或许,还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立陶宛大公国被狠狠打脸,北方门户洞开;那么大帐汗国,早在1476年就被莫斯科大公国拒绝纳贡,并且莫斯科大公国还不断侵略各路公国,也等于是踩到了大帐汗国的底线,挑战了金帐汗的那最后一点点尊严。 |
幸运伊凡(六) 于是,本着维持大东欧新秩序的名义,大帐汗国与立陶宛大公国准备联手,大干一场。 但是算盘打的山响,最后真刀实枪了却一个比一个鸡贼。 公元1480,大帐汗国的阿合马汗大兵压境,一度到达莫斯科近郊。蒙古人的最后的锐气,一度让伊凡三世产生了临阵脱逃的想法,并且他也不断试探性地予以实践。伊凡三世的胆怯,甚至惹恼了莫斯科城中的首都各界干部群众。 然而,阿合马汗却一直按兵不动,他一直在苦苦等待立陶宛人的援军。只不过,他的等待是徒劳的,立陶宛人承诺中的神兵天降,到最后也没有出现。阿合马汗率军同莫斯科大公国军队,隔着乌格拉河(Ugra River)大眼瞪小眼地对峙,数万官兵互相在心中怒骂——你瞅啥?瞅你咋地! 只不过,想象中用眼神制敌用杀气逼退对手的盛况,并没有及时出现。 这场假想中的血战,最终以闹剧收场。 这场颇具黑色幽默的眼神大战,被称为乌格拉河对峙(great stand on the Ugra river)。乌格拉河对峙之后,莫斯科大公国也顺势正式同金帐汗国脱离了藩属关系。 |
俄罗斯崛起历史上标志性也是黑色幽默性实践——乌格拉河对峙 Standing on the Ugra river. 1480. Miniature in Russian chronicle. XVI century. ‘And our men had beaten many foes with arrows and muskets, and their arrows had fallen between our men, and had nobody hurting, and had repelling them off the shore’. |
幸运伊凡(七) 然而,自认为未伤元气的阿合马汗,后来也没有得到什么便宜。在撤退途中,阿合马汗被西伯利亚汗国偷袭,阿合马汗战败被杀。 公元1502年,大帐汗国被克里米亚汗国灭国。 事实证明,乌格拉河对峙之后,伊凡三世仅用眼神就看死了金帐汗国。 伊凡三世,是个真正的幸运儿。 |
沙皇俄国(一) 公元1505年,伊凡三世去世。 在他生前,已经定下了莫斯科大公国东征西讨的主基调。 对内,统一罗斯诸邦,收复基辅罗斯旧地;对外,向西同立陶宛与波兰开仗,并力图突破北欧诸国与条顿骑士团的控制,拿到波罗的海出海口。 伊凡三世之后,他的儿子瓦西里三世(Vasily III)致力于罗斯内部兼并战争,一举统一了特维尔公国,梁赞公国等数个古公国,莫斯科大公国的疆域空前辽阔。 公元1533年,瓦西里三世驾崩,他的儿子伊凡四世(Ivan IV)上台。 伊凡四世,是俄罗斯历史上一位空前绝后式的人物。 |
俄罗斯历史上的牛逼大神——伊凡四世 Ivan IV of Russia. Forensic facial reconstruction by M.Gerasimov. Иван Грозный. Реконструкция по черепу профессора М.Герасимова |
沙皇俄国(二) 伊凡四世,是俄罗斯历史上一位空前绝后式的人物。 但从伊凡四世的欧版谥号来看,就知道这个人的不同之处。在罗斯人的原版谥号中,伊凡四世的名字是“Ivan Grozny”。Grozny这个单词,语音直译就是“格罗兹尼”,这个词在俄语中有“强大而恐怖”的意思。要知道在多年之后,俄国人曾经给一座城市直接命名为“格罗兹尼”,这座城市就是后来车臣共和国的首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发生的格罗兹尼巷战,堪称人类自进入现代文明之后,最残酷的一次巷战。所以也正式因为这次巷战,更加加深了我们对于“格罗兹尼”的恐怖感觉。 因此,在英文语境中,直接把伊凡四世的谥号叫做“恐怖伊凡”(Ivan the Terrible),很显然英国人只是取了其中的恐怖之意,而并没有理会这个单词所蕴含的强大之意。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人本着信达雅的翻译方式,给伊凡四世上尊号“伊凡雷帝”,可谓是切中肯綮,入木三分—— 雷,响亮; 雷,恐怖; 雷,雷人; 雷,强大。 |
世纪之交,格罗兹尼之战 |
沙皇俄国(三) 从实际的对应情况来看,中文之妙语言艺术,恐怕是战斗民族永远无法体会的。所以,我们不妨摊开来看一看伊凡雷帝之“雷”。 先说响亮。 公元1547年,17岁的伊凡四世被加冕为沙皇(Tsar of All the Russias)。伊凡四世正式将之前罗斯人称呼东罗马帝国皇帝的“沙皇”(Tsar)头衔,直接用在了自己身上,心照不宣地导演了“第三罗马”的诞生。 从此莫斯科大公国不复存在,代之以“沙皇俄国”(Tsardom of Russia)。 再说恐怖。 伊凡四世在位期间,对国内意见相左的大贵族进行了残酷的肉体灭绝,尤其在长期受自由风气熏陶的诺夫哥罗德,更是实施了大屠杀。那么对待外敌也是如此,在征服喀山汗国的战争中,对喀山人民也是大开杀戒。那么这位恐怖的伊凡四世残忍嗜杀了一辈子,在他离开人世之前的几年,居然亲手杀掉了自己培养的事业接班人——长子伊凡( Ivan Ivanovich)。 之后我们说说雷人, |
沙皇俄国(四) 之后我们说说雷人, 伊凡四世三岁即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由他的母亲摄政。因此在漫长的成长环境中,伊凡四世养成了冷酷无情且略带神经质的性格特征。比如在公元1564年这一年,伊凡四世突然带着家人离开了莫斯科,并且留下了两封信件。在得到了东正教会所给予的绝对王权承诺之后,伊凡四世才又重新返回了莫斯科,并且以这种怄气的方式,为自己的绝对君主制(Absolute monarchy)实施打下了基础。 最后,我们谈谈强大。 一个响亮、恐怖且雷人的伊凡四世,的确也是一个强大的人。 伊凡四世在位期间,先后吞并了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西伯利亚汗国,痛击克里米亚汗国。尤其是这其中的西伯利亚汗国,罗斯人堂而皇之地翻阅了并不那么险峻的乌拉尔山。而且,在此次行动中动用了哥萨克人(Cossack)。 所谓的哥萨克,在哥萨克人母语突厥语中的意思是“自由人”。自由人所生活的自由地区,就在今天辽阔的乌克兰与俄罗斯南部大草原。由于当时的金帐汗国统治极其高压,也因为莫斯科大公国,波兰立陶宛等周边国家战火不断。大量来自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难民,最后都汇集到了这片大草原之上。这片草原基本上处于三不管地带,所有最后这群不同源流的人群就融合成了一帮半独立的鞑靼游牧部落。这群部落骁勇善战,来去如风,以自由为最高信仰。 那么这群人就被统称为“哥萨克人”。 |
哥萨克人 |
沙皇俄国(五) 哥萨克人此时对西伯利亚汗国战事,后期对罗斯人的东扩,影响深远。 关于哥萨克人的事情,我们后边还会有提及。 那么伊凡四世除了往东扩张之外,往西对波罗的海出海口,也一直孜孜以求。伊凡四世所扩张的方向,就是我们前文提到的圣剑骑士团的老地盘——利沃尼亚。正因为如此,伊凡四世所发动的这场战争,又被称为“利沃尼亚战争”(Livonian War)。利沃尼亚战争直接导致了原利沃尼亚地区条顿骑士团组织的瓦解,同时利沃尼亚地区也被列强瓜分。除了沙皇俄国占了部分土地之外,东欧两强波兰,立陶宛,北欧两强丹麦与瑞典,也都跑过来下山摘果子,拿下了原来利沃尼亚的大片领土。 原本战争已经捞到了不少好处,但在无法吃独食的情况下,伊凡四世不干了。 罗斯人冲锋在前,你们一帮宵小坐收渔翁之利? 于是,伊凡四世在1562年向立陶宛大公国宣战。 |
利沃尼亚战争 |
沙皇俄国(六) 然而,欧洲的老兵油子们又岂是吃素的?于是在公元1569年,才出现了我们前文出现的一幕——卢布林联合,波兰立陶宛邦联正式挂牌营业;而且糟糕的是公元1570年,瑞典也加入战团,正面同沙皇俄国PK。 那么最终,利沃尼亚战争的战线越拉越长,时间越打越久。从公元1558年,一直耗到了公元1583年,最终伊凡四世承认了自己的失败,同其他列强达成了媾和。 仅仅在一年之后,带着战场上巨大遗憾的伊凡四世撒手人寰。 然而,不管伊凡四世最后的这场战争结局如何,他在位期间为沙皇俄国乃至于今天的俄罗斯民族所打下的基业却是结结实实的。 与此同时,我们认为,中文总结的这个“伊凡雷帝”,也确实是实至名归。 从伊凡雷帝开始,俄罗斯历史进入沙皇俄国的新纪元。 欧洲列强纷争,终将迎来一个步履蹒跚却野心勃勃的新的挑战者。 |
伊凡雷帝标准像 |
回顾下总目录 八个部分均已成书,网络书店及实体书店均有销售。已经连载的部分如下, 第一部分 洪荒神话(已连载) 第二部分 嗜血皇冠(已连载) 第三部分 蛮族传奇(已连载) 第四部分 板块碰撞(已连载) 第五部分 王朝荣耀(已连载) 第六部分 小国雄心(正在连载) 第七部分 制霸海洋 第八部分 列强演义 |
第五部分 小国雄心 目录 第一节 波兰立陶宛 第二节 莫斯科公国 第三节 卡尔马同盟 第四节 意大利诸邦 第五节 风中教皇国 |
卡尔马同盟——目录 ◇ 帝国纷争 ◇ 奥拉夫二世 ◇ 斯坦福桥之战 ◇ 海陆转向 ◇ 卡尔马联盟 |
在上文的莫斯科公国一节中,间歇性地出现过北欧诸国的身影,比如当年诺夫哥罗德共和国公爵圣亚历山大一世,曾经在涅瓦河战役中击败了瑞典人。那么在此后伊凡雷帝争夺利沃尼亚的战争中,瑞典和丹麦也都曾经起到过关键作用。 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中世纪的北欧诸国 北欧诸国听上去还蛮气势汹汹的。 其实不然。 如今我们提到北欧,一般都知道北欧五国。但事实上在欧洲古代历史上,只有挪威,丹麦,瑞典这北欧三国或者说北欧三王国才真正有点存在感。维京时代的主角也恰恰就是以这三者为主。现代的北欧五国中,冰岛是被挪威人发现的;而芬兰则是被瑞典人发现的。在北欧三大王国中,挪威属于长期被打压与被损害的一个,所以只有丹麦和瑞典,才能算得上是北欧的两大霸权。所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当时在利沃尼亚战争中,我们只是提到了丹麦和瑞典。 这样一来,关于北欧的国家脉络,也就清晰多了。 |
而如果单算丹麦和瑞典的话,丹麦属于中世纪小霸,而瑞典属于后起之秀。我们在维京时代一节中曾经提到过,挪威人和丹麦人是早期维京海盗的代表,而瑞典人则更加注重商业拓展。瑞典人的足迹远到里海与黑海沿岸,并且与东罗马帝国以及中东地区有过比较多的商贸往来。并且凭借远播四海的名气,瑞典人海早早就派出了留里克三兄弟,为罗斯人创建了基辅罗斯。而且我们知道,在上一节中叱咤风云的,不管是弗拉基米尔公国还是莫斯科大公国,其实都算是留里克王朝后人。 即便如此,欧洲历史关于瑞典王国的最早记载,也已经开始于公元11世纪。而且各种零散的记载也大多闪烁其词,语焉不详。要知道,在同时期东方的中国,此时此刻我们已经入了北宋盛世,《清明上河图》中的繁荣与富足,估计当时的瑞典人连做梦都不敢想。 所以相对瑞典而言,北欧历史我们先研究早期先发的丹麦,更有说服力。 所以,我们不妨把目光再次移回当年的那个空前绝后的“北海大帝国”。 |
北海大帝国 |
帝国纷争(一) 北海大帝国,囊括了当时的挪威王国,丹麦王国,英格兰王国。 但是我们知道,这个把北海变成了内海的大帝国,只存在了昙花一现的短短七年。公元1035年,克努特大帝驾崩,他身后的大帝国也就随之分崩离析了。 克努特大帝的死,来得太过突然,给当时的英格兰重新带来了王位上的纷争,最终你争我夺几十年,让一个外来户私生子威廉火中取栗,拿下了英格兰王冠,创建了英格兰诺曼王朝。 其实,当时的北欧人民也没闲着。 挨揍的不列颠是名不虚传的,既然私生子威廉可以跨海征东,北欧人民又为什么不可以举兵南下呢?事实上,北海大帝国的出现,空前串联了北海商圈的各大奸商,人人都想分一杯羹。 我们知道,当时英格兰的王位之争,诺曼底公主埃玛是最大赢家。 |
面对挨揍的英格兰,北欧人民的心理优势满满 |
维京男人不怕,维京女人也不怕 |
每日一诗 (致敬微信公众号“古文岛主”)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唐.李商隐——《北青萝》 |
帝国纷争(二) 埃玛是当时诺曼底公国开国公爵罗洛的曾孙女,她为了诺曼底公国与英格兰王国的诺英亲善关系,一嫁嫁给了英格兰韦塞克斯王朝的埃德雷德二世。此后,克努特率领无坚不摧的维京海盗军团,击杀了埃德雷德父子(这个子,指的是英王埃德蒙德,Edmund Ironside,埃德雷德一婚所生),并拿下英格兰王位。那么我们的诺曼底公主埃玛,二嫁又顺势嫁给了前夫的大仇人克努特大帝。 话说克努特大帝跟埃玛的结合,也是二婚。 不仅是二婚,而且是重婚。 克努特大帝一婚娶了北桑普顿(英格兰七国时代中的一个古地名)的艾尔夫吉夫(?lfgifu of Northampton),生了两个宝贝儿子。但在没有同艾尔夫吉夫解除婚约的情况下,克努特大帝登陆英伦,又匆匆收了埃玛做姨太太。之所以说当时的欧洲还存在一夫多妻制,其实也从侧面说明了基督教对于欧洲的影响,尚处于由浅及深的过程之中。所以,前有克努特一夫多妻,后有威廉一世私生子扬威,也就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埃玛后来不负众望,也为克努特大帝生下了一子一女。 克努特大帝死后,遵照他的遗愿,帝国被重新一分为三。 |
埃德雷德二世 |
每日古文 对酒问人生几何,被无情日月消磨。 炼成腹内丹,泼煞心头火。 葫芦提醉中闲过。 万里云山入浩歌,一任旁人笑我。 元. 卢挚——《沉醉东风·对酒》 |
每日古文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唐.杜荀鹤——《送人游吴》 |
每日古文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刘禹锡《砥石赋》 |
帝国纷争(三) 他同大老婆所生的长子斯凡.克努特森(Sweyn Knutsson)已经是挪威王国的共治国王了,所以他对挪威王国的继承没有异议;那么克努特同大老婆所生的次子哈罗德一世,被安排继承了英格兰王国;而小老婆埃玛所生的哈德克努特,则被安排去继承丹麦王国。 克努特的这个安排,显然是很有问题的。 相对于较早开发且气候温暖的英格兰,丹麦王国当时还算是苦寒之地。维京海盗之所以肆虐海上,是因为他们完全是没有草原的游牧民族属性。你英格兰人来打我维京人,根本找不到我。而我在暗处来找处于明处的你,则是一打一个准。况且即便是你的军队来到我维京海盗人的老家我也不怕,因为你们过不惯这里的茹毛饮血的生活,战争一结束,你还是得撤回老家,这里依然是我维京人的天下。 所以,即便是克努特大帝本人,他也基本上都是在英格兰生活,而原本他的地盘丹麦,则很少回去。而如今你划地盘,却把英格兰这块大肥肉分给了哈罗德一世,却把你本人并不喜欢的丹麦本土给了小儿子哈德克努特。 埃玛?你考虑埃玛的感受了吗? 埃玛,那可是在更加富庶而温暖的诺曼底公国出生的金枝玉叶。 |
每日古文 千万恨, 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 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唐.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 |
每日古文 云千重, 水千重, 身在千重云水中。 月明收钓筒。 头未童, 耳未聋, 得酒犹能双脸红。 一尊谁与同。 宋.陆游——《长相思·云千重》 |
帝国纷争(四) 所以,结局我们已经知道了。 同父异母的两兄弟——哈罗德一世同哈德克努特开战,此后平分英格兰。再后来哈罗德一世去世,哈德克努特全盘拿下了英格兰王国。哈德克努特也就成了丹麦和英格兰双王。再之后,公元1042年,哈德克努特也早早离世,埃玛的另外一个儿子——忏悔者爱德华跑来继承了英格兰王位(只有英格兰,没有丹麦本土)。 于是到忏悔者爱德华这里,才算是复辟了韦塞克斯王朝。 |
每日古文 红蓼花繁, 黄芦叶乱, 夜深玉露初零。 霁天空阔, 云淡楚江清。 独棹孤篷小艇, 悠悠过、 烟渚沙汀。 金钩细, 丝纶慢卷, 牵动一潭星。 时时横短笛, 清风皓月, 相与忘形。 任人笑生涯, 泛梗飘萍。 饮罢不妨醉卧, 尘劳事、 有耳谁听? 江风静, 日高未起, 枕上酒微醒。 宋.秦观——《满庭芳·红蓼花繁》 |
奥拉夫二世(一) 英格兰尚且如此,克努特大帝的北欧老家更是乱成了一锅粥。 首先来讲,克努特大帝对于挪威王国的主权,完全是靠武力所得。 我们前文说过,公元1028年,奥拉夫二世国王治下的挪威发生内乱,克努特才得以在挪威贵族的帮助下打进挪威,拿下了挪威王座。 那么这个奥拉夫二世,又是何许人也呢? 别看我们前文提到奥拉夫二世,只是一笔带过。但实际上奥拉夫二世在当年也并非浪得虚名的人物,他是维京时代威名赫赫的几个大海盗头子之一,他早年曾经参与过英格兰战事,同英格兰人打过,也同自己的老乡丹麦人打过。后来他又辗转到达了西法兰克王国,并且在这个文明故里接受了基督教洗礼,成为挪威历史上最早的基督教徒。并且奥拉夫二世曾经利用行政力量,强迫挪威老百姓放弃北欧原始崇拜,转而信仰基督。 正因为如此,在挪威历史上,这位后来失国于克努特大帝的亡国之君,依然能够被上尊号“圣奥拉夫”(St. Olaf)。 |
奥拉夫二世 |
每日古文 到晓不成梦,思量堪白头。 多无百年命,长有万般愁。 世路应难尽,营生卒未休。 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 唐.杜牧——《不寝》 |
奥拉夫二世(二) 况且我们退一步讲,奥拉夫二世的覆灭,不是因为国力衰竭。恰恰相反,是因为国势太盛,盛极而衰。公元1026年,奥拉夫二世考虑到克努特大帝长期滞留在英格兰不回丹麦处理政事,丹麦必然是疏于防范。于是奥拉夫二世联合瑞典人,一起偷袭克努特的丹麦本土。而当时同奥拉夫二世结盟的,则是瑞典传说中开国几个王之一的阿农德·雅各布(Anund Jacob)。 最终,偷袭被克努特大帝所粉碎。 反而过来,克努特大帝反攻挪威本土,奥拉夫二世才被挪威王国内部的贵族们所抛弃。之后,奥拉夫二世开始流浪于位于波罗的海东岸的诺夫哥罗德。公元1030年,奥拉夫二世卷土重来,并且在斯蒂克莱斯特战役(Battle of Stiklestad)中阵亡。 风水轮流转。 公元1035年,克努特大帝去世。 |
斯蒂克莱斯特战役 |
每日古文 世路风波险, 十年一别须臾。 人生聚散长如此, 相见且欢娱。 好酒能消光景, 春风不染髭须。 为公一醉花前倒, 红袖莫来扶。 宋.欧阳修——《圣无忧·世路风波险》 |
首页 上一页[8] 本页[9] 下一页[10] 尾页[1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