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唐岛渔夫——大国博弈背后的欧洲中世纪(书接上回)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唐岛渔夫——大国博弈背后的欧洲中世纪(书接上回)[第8页]

作者:唐岛渔夫
首页 上一页[7] 本页[8] 下一页[9] 尾页[1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胡斯战争(六)

    胡斯被火刑,波希米亚斯拉夫人的心中怒火被彻底点燃。那么,胡斯被开除教籍的这一年,恰好就是西吉斯蒙德当选德意志国王的同一年。刚刚新官上任的西吉斯蒙德马上对紧张局势进行了弹压与疏导,但维稳的效果并不明显。反而是在公元1419年这一年,发生了布拉格暴民将包括市长在内的七名市政官员扔出窗外,导致七人摔死的市民骚乱。这件事情被称为“第一次掷出窗外事件”(First Defenestration of Prague)。
    随即,一场燎原式的大起义于1419年爆发。

    这场战争因胡斯而起,因此被称为“胡斯战争”(Hussite Wars)。

    半个月之后,波希米亚国王西吉斯蒙德的同父异母哥哥瓦茨拉夫四世(Wenceslaus IV)惊惧而死。西吉斯蒙德火线兼任了波希米亚国王职务,并且利用自己德意志国王兼波希米亚国王的双重身份,对胡斯起义进行镇压。所以说,某种意义上讲,西吉斯蒙德也算是时运不济。上任就遇到胡斯出事,而掷出窗外事件爆发则索性把西吉斯蒙德彻底拖下了水。

    因为,胡斯战争的规模,估计当时很多人都没有料到。

    

    第一次掷出窗外事件
    
    
    胡斯战争(七)

    胡斯战争之前,百年战争中的法兰西和英格兰,曾经因为战争的创伤,在公元14世纪先后爆发过农民起义。但无论哪个起义,都无法与胡斯战争的规模相提并论。

    胡斯战争一直持续到了公元1434年,期间大部分的主流中世纪德意志邦国都被牵扯其中。而在胡斯起义军一侧,他们则得到了来自于波兰和立陶宛的帮助。(关于波兰和立陶宛的那点事儿,我们在后文中还会涉及)

    战争的十几年间,西吉斯蒙德作为德意志一方的主要领导人,可谓焦头烂额。并且胡斯战争不仅在波希米亚一地打的热闹,甚至一度战火还烧到了匈牙利。

    西吉斯蒙德无奈,只好向自己的近邻,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求助。

    哈布斯堡家族的带头大哥,当时是阿尔布雷希特二世(Albert II)。既然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个份上,帮自己的德意志兄弟出头,也算是水到渠成。然而,同卢森堡家族这几十年的恩恩怨怨,让哈布斯堡家族变得十分精明。既然邻居有难,可以雪中送炭,当然也可以是狠敲一笔竹杠的绝佳时刻。阿尔布雷希特二世没有放弃这个天赐良机,他提出了要迎娶西吉斯蒙德女儿——卢森堡的伊丽莎白(Elizabeth of Luxembourg)。

    这个事如果怨,也只能怨当年西吉斯蒙德的贪得无厌。

    

    卢森堡的伊丽莎白

    Elisabeth of Luxemburg - Meister der Chronik des Konzils von Konstanz 001
    胡斯战争(八)

    这个事如果怨,也只能怨当年西吉斯蒙德的贪得无厌。

    本来迎娶安茹家族的玛丽,是为了得到匈牙利。然而娶来了安茹家的玛丽,反而把卢森堡家的生娃风水也搅乱掉了。西吉斯蒙德和玛丽生不出男娃,后来又娶了一房媳妇,依然生不出。

    那么最后,西吉斯蒙德只能是把江山社稷的继承权给了自己的掌上明珠伊丽莎白。如此一来,阿尔布雷希特二世的这个竹杠,就恰好是敲到了西吉斯蒙德的七寸上。这个竹杠,可谓是敲得山响。

    公元1437年,同胡斯战争一起折腾了半辈子的西吉斯蒙德,在胡斯战争结束后第三年驾崩。德意志国王的新人选,就是阿尔布雷希特二世。

    风水轮流转。

    西吉斯蒙德费尽心思娶了拉约什一世的女儿,得到了匈牙利王国。只是没有想到辛辛苦苦几十年,老江湖却为哈布斯堡家族做了嫁衣裳。到头来卢森堡家的伊丽莎白嫁给了阿尔布雷希特二世,整个波希米亚王国和匈牙利王国,都成了价值连城的陪嫁嫁妆。我们不妨再回头想一想,当年的卢森堡家族,不正是通过和另外一个伊丽莎白(Elizabeth of Bohemia)联姻,从而一举拿下的波希米亚吗?

    卢森堡家族,兴于伊丽莎白,亡于伊丽莎白。

    所以,伊丽莎白女王,才是卢森堡家族的命中克星。

    卢森堡家族远去了,接棒的哈布斯堡家族又重新走到了历史台前。

    

    波西米亚的伊丽莎白
    王朝恒久远

    公元1437年,哈布斯堡家族重新攀上了德意志国王的宝座。

    而且令人艳羡的是,此时此刻的阿尔布雷希特二世坐拥奥地利大公国,匈牙利王国,波希米亚王国三大领地,整个东欧连成一片,都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基本盘(当然,前文说过,匈牙利王国在二十年后,又重新交给了匈雅提将军的儿子马加什一世)。并且从此时此刻开始的接近五百年的时间里,哈布斯堡家族几乎把持了德意志王国的王冠,其中只有三年时间旁落。

    要知道,此前的卢森堡家族虽然致力于排除哈布斯堡家族,但也并没有彻底垄断王位。基本上,卢森堡家族的统治,算是和巴伐利亚的维特尔斯巴赫家族所共享。因此,给波希米亚的卢森堡家族一个“卢森堡王朝”的尊号,有点算是人为拔高了。那么卢森堡家族之后,哈布斯堡家族对德意志王位的把持,则是几乎做到了没有他人染指。

    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童叟无欺的哈布斯堡王朝。

    正因为所经历的年代绵长,所以关于哈布斯堡王朝的故事,我们后文还会多次涉及。关于一个家族名号的传奇,仍将继续。

    
    回顾下总目录

    八个部分均已成书,网络书店及实体书店均有销售。已经连载的部分如下,

    第一部分 洪荒神话(已连载)
    第二部分 嗜血皇冠(已连载)
    第三部分 蛮族传奇(已连载)
    第四部分 板块碰撞(已连载)
    第五部分 王朝荣耀(已连载)
    第六部分 小国雄心(正在连载)
    第七部分 制霸海洋
    第八部分 列强演义
    第五部分 小国雄心 目录

    第一节 波兰立陶宛
    第二节 莫斯科公国
    第三节 卡尔马同盟
    第四节 意大利诸邦
    第五节 风中教皇国
    波兰立陶宛——目录

    ◇ 子宫斗法
    ◇ 异国死社稷
    ◇ 条顿骑士团
    ◇ 冰碛平原
    ◇ 条顿战争
    ◇ 波兰立陶宛联邦
    我们在上一章曾经讲到,在胡斯战争中,胡斯党人曾坚持战斗十多年,对抗罗马教廷和德意志诸邦组成的联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胡斯党人得到了来自于波兰立陶宛方面的援助。那么,波兰立陶宛又有多大本事和胆量,敢于同中世纪的罗马教廷与德意志诸邦唱对台戏呢?

    我们还是从前一章的哈布斯堡家族改朝换代开始讲起。
    子宫斗法(一)

    话说从公元1437年开始,德意志王国就正式进了哈布斯堡王朝。

    而哈布斯堡家族赢下老对手卢森堡家族的秘密武器,就是等着卢森堡家生不出儿子了,让哈布斯堡家族的男丁们过去倒插门。而事实上,在此后的几百年中,哈布斯堡家族通过不断与其他欧洲王室联姻,拿下了一个个堪称坚固的堡垒。

    其实,这并非特例。

    如果我们让时光倒流,就在欧洲中世纪公元14世纪末到15世纪初的那段日子里,哪个王室家族女人的子宫能生养,哪家就有可能兴旺发达。而如果反过来,则就有可能眼睁睁看着别人下山摘果子。

    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一场子宫之间的斗法。

    

    子宫斗法。。。忽然就想到了乌克兰

    不好意思,就是忽然就想到了
    子宫斗法(二)

    前文我们已经提到,卢森堡家族兴盛,源于入赘波希米亚娶了伊丽莎白公主,鹊巢鸠占了古老的普舍美斯王朝;而卢森堡家族的衰败,则是源于卢森堡家族的末代老王西吉斯蒙德家里的伊丽莎白,嫁入了哈布斯堡家族。

    而实际上,我们知道,西吉斯蒙德当年可是用同样的方式,拿下过偌大一个匈牙利王国的。当时西吉斯蒙德娶回家的,是匈牙利安茹王朝的玛丽公主,这就等于是西吉斯蒙德本人所作下的现世报罢了。西吉斯蒙德的老岳父拉约什一世想当年也算是安茹王朝乃至于整个匈牙利王国都叱诧风云的一号人物,没想到就是因为生不出儿子,最后被周围的蝇营狗苟之徒钻了空子。

    而且要知道,拉约什一世当年的属地,可不止是匈牙利。

    拉约什一世生前,曾经是匈牙利与克罗地亚国王,还身兼波兰国王。

    那么我们前文在蛮族传奇一章中曾经提到过,波兰最早是皮亚斯特家族掌权。此后到了1138年之后,皮亚斯特家族自废武功,把波兰王国分成了互不隶属的一块块小藩国。结果到了公元13世纪中期蒙古来袭,波兰王国居然无法组织起像样的抵抗力量,仅仅凭着皮亚斯特家族的西里西亚大公亨利二世,才勉强参与了一次里格尼茨会战。结果一战下来,波兰联军全军覆没,亨利二世壮烈殉国。

    亨利二世之后,皮亚斯特家族甚至还被隔壁波希米亚的普舍美斯王朝代管。
    子宫斗法(三)

    那么后来时光推移,一直到了公元1320年,皮亚斯特家族瓦迪斯瓦夫一世(W?adys?aw I the Elbow-high)横空出世,才一扫波兰诸邦的颓势,统一并重建了波兰王国。然而这样的重建,好似昙花一现。

    新瓶旧酒,倒霉又倒在了男丁匮乏上。

    瓦迪斯瓦夫一世的儿子卡齐米日三世(Casimir III the Great),又是那个时代难得一见的一位英主。卡齐米日时代的波兰经济,政治,军事,都有十分长足的进步。而且尤为难得的是,卡齐米日还为后来的波兰留下了一所克拉科夫大学(University of Kraków)。文化方面的进步,更是很大程度上凝聚了波兰人民的民族精神。我们看卡齐米日三世的“谥号”,就能看出来这位国王在波兰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力。“Great”这样的称呼,整个波兰历史上,仅此一位。

    然而,伟大的卡齐米日三世终其一生,没有为皮亚斯特家族留下男性继承人。最后,只能是选择了自己的外甥。那么卡齐米日三世同志的这位外甥不是别人,正是来自匈牙利安茹王朝的拉约什一世。

    

    皮亚斯特家族——瓦迪斯瓦夫一世

    

    卡齐米日三世

    

    克拉科夫大学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岳阳楼记》.宋.范仲淹

    
    子宫斗法(三)

    话说拉约什一世的老妈也叫做“伊丽莎白”(Elizabeth of Poland),这位伊丽莎白正是瓦迪斯瓦夫一世的亲女儿,也是卡齐米日三世一母同胞的亲姐姐。如今眼看着皮亚斯特家族没了男性继承人,伊丽莎白急娘家人之所急,向自己的弟弟隆重推出了自己的儿子拉约什一世。

    于是到了公元1370年,卡齐米日三世驾崩,皮亚斯特家族绝嗣,匆匆赶过来补位的,就是拉约什一世。

    所以说,同样英明神武的拉约什一世当年,可是几乎拥有了半个欧洲的家底。他身后留下的版图,北边接近波罗的海,南到地中海,妥妥的东欧第一强权。

    那么问题同样也来了。

    既然拉约什一世手中握有两个王国的遗产,匈牙利王国通过联姻给了卢森堡家族的西吉斯蒙德,那么剩下的那个波兰王国呢?

    

    来自波兰的伊丽莎白公主

    

    拉约什一世时期,匈牙利王国的最大版图

    

    拉远了看,当时的匈牙利王国在欧洲
    梅君圣俞作是赋,曾不我鄙,而寄以为好。因勉而和之,庶几感物之意同归而殊涂矣。“灵乌灵乌,尔之为禽兮,何不高翔而远翥?何为号呼于人兮,告吉凶而逢怒?方将折尔翅而烹尔躯,徒悔焉而亡路。”

    彼哑哑兮如诉,请臆对而心谕:“我有生兮,累阴阳之含育;我有质兮,处天地之覆露。长慈母之危巢,托主人之佳树。斤不我伐,弹不我仆。母之鞠兮孔艰,主之仁兮则安。度春风兮,既成我以羽翰;眷庭柯兮,欲去君而盘桓。思报之意,厥声或异。警于未形,恐于未炽。知我者谓吉之先,不知我者谓凶之类。故告之则反灾于身,不告之者则稔祸于人。主恩或忘,我怀靡臧。虽死而告,为凶之防。亦由桑妖于庭,惧而修德,俾王之兴;雉怪于鼎,惧而修德,俾王之盛。天听甚逊,人言曷病。彼希声之凤皇,亦见讥于楚狂;彼不世之麒麟,亦见伤于鲁人。凤岂以讥而不灵,麟岂以伤而不仁?故割而可卷,孰为神兵;焚而可变,孰为英琼。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胡不学太仓之鼠兮,何必仁为,丰食而肥。仓苟竭兮,吾将安归?又不学荒城之狐兮,何必义为,深穴而威。城苟圮兮,吾将畴依?宁骥子之困于驰骛兮,驽骀泰于刍养。宁鹓鹐之饥于云霄兮,鸱鸢饫乎草莽。君不见仲尼之云兮,予欲无言。累累四方,曾不得而已焉。又不见孟轲之志兮,养其浩然。皇皇三月,曾何敢以休焉。此小者优优,而大者乾乾。我乌也勤于母兮自天,爱于主兮自天;人有言兮是然,人无言兮是然。”

    ——《灵乌赋》.宋.范仲淹

    
    子宫斗法(四)

    拉约什一世当年娶了来自于波斯尼亚的伊丽莎白(Elizabeth of Bosnia),这一位伊丽莎白一共生养了三个女儿。除了大女儿早夭,二女儿就是嫁给西吉斯蒙德的玛丽,那么如此一来就还有个小女儿。而这位叫做雅德维加(Hedwig)的小女儿,后来就继承了波兰王国。

    由于波兰王国对于这位雅德维加的异族公主到来,持并不那么友好的态度。尤其是对于波兰人来讲,雅德维加是波兰历史上开天辟地的第一位女王。波兰的大小贵族们因为觊觎王权,更是各怀鬼胎。

    于是在内外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年轻的女王最终选择了来自于立陶宛的大公(Grand Duke of Lithuania)雅盖沃(Jogaila)为自己的如意郎君。用联姻的方式,把波兰王国同立陶宛大公国紧紧地绑定在了一起。女王此举,同时也稳定了自己作为一个匈牙利人在异国他乡的权力与地位。而且在此基础上,女王也为波兰人闯出了一个抱团取暖的新模式,从此之后波兰与立陶宛的名字,将会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交相辉映在一起。

    

    波斯尼亚的伊丽莎白,剧照

    

    波斯尼亚的伊丽莎白,和她的女儿玛丽公主

    Elizabeth with her daughter Mary in captivity, as imagined by Soma Orlai Petrich
    子宫斗法(五)

    意外达到人生巅峰的立陶宛人雅盖沃,不敢怠慢年轻的女王带给自己的尊荣,在他在和女王形成双王共主的局面之后,就迅速为自己改了一个波兰名字——瓦迪斯瓦夫 (W?adys?aw)。因此,后人就直接称呼他为瓦迪斯瓦夫二世(W?adys?aw II Jagie??o)。只不过名字虽然是波兰化的,但王朝血脉却是实实在在地改成了立陶宛系。

    所以此后,皮亚斯特王朝不复存在,代之以雅盖隆王朝(Jagiellon dynasty)。

    这一年,是公元1385年。

    有点乱。

    我们不妨按照时间顺序,重新捋一捋。

    中世纪欧版三国演义,也就是我们在蛮族传奇一章中曾经提到的——代表德意志人最高利益的神圣罗马帝国,代表西斯拉夫人的波兰王国(或波兰诸邦),代表马扎尔人的匈牙利王国。此外,还要算上在民族,宗教,地缘上和三家密不可分的波希米亚王国。这四家互相关联,互相挤兑,原本他们之间也的确是经常真刀实枪地操练,几方不能说是水火不容吧,但明枪暗箭却总是少不了。然而没想到世易时移,如今却要轮到用女人们的生育能力来互相挤兑了。

    

    瓦迪斯瓦夫二世

    King W?adys?aw II Jagie??o, detail of the Triptych of Our Lady of Sorrows in the Wawel Cathedral.

    

    瓦迪斯瓦夫二世

    W?adys?aw Jagie??o as depicted in Ksawery Pillati's Portraits of Polish Princes and Kings, 1888

    

    雅盖隆王朝徽章

    Jagiellon dynasty
    子宫斗法(六)

    第一轮,德意志王国的卢森堡家族,拿下了波希米亚(娶波希米亚公主伊丽莎白);

    第二轮,匈牙利王国的安茹王朝,拿下了波兰王国(借助老妈波兰公主伊丽莎白);

    第三轮,波希米亚的卢森堡家族,拿下了匈牙利王国公主玛丽(波斯尼亚的伊丽莎白的二女儿);

    第四轮,立陶宛大公国的雅盖沃,意外拿下了波兰女王雅德维加(波斯尼亚的伊丽莎白的小女儿);

    第五轮,哈布斯堡家族的阿尔布雷希特二世,拿下了卢森堡家族的伊丽莎白。

    那我细算一下,原本的外加一个波希米亚的欧版三国演义,到前一章结束时的公元1437年为止,其实已经不满四家了。德意志王国,波希米亚王国,匈牙利王国的桂冠,统统归了哈布斯堡家族。甚至这个哈布斯堡家族手中,还攥着一个欧版的襄阳奥地利公国;那么看上去牌面实力相对已经太弱的波兰王国,则好汉不吃眼前亏地同立陶宛联手,对抗看上去张牙舞爪的哈布斯堡家族。

    如此一来,四家只剩下两家——哈布斯堡王朝与雅盖隆王朝。

    实际上,事情还不算完。
    异国死社稷(一)

    子宫斗法,仍在继续。

    哈布斯堡家族,那个趁机敲了卢森堡家族竹杠的阿尔布雷希特二世,后来在娶了新媳妇两年之后就英年早逝,仅仅活了四十多岁。而他迎娶的那个卢森堡的伊丽莎白,才刚刚怀孕而已。公元1439年10月老王驾崩,而到了四个月之后的公元1440年2月,遗腹子拉斯洛五世(Ladislaus V)才刚刚出生,而且是选择在2月22日这个足够二的日子降临人世。

    原本希望让幼主继承匈牙利的“卢森堡的伊丽莎白”,却得到了匈牙利议会反对哈布斯堡家族继续统领匈牙利的噩耗。与此同时,波兰雅盖隆王朝的瓦迪斯瓦夫三世(W?adys?aw III,瓦迪斯瓦夫二世之子)却被匈牙利人民授予了匈牙利王位的继承权。而且要说这匈牙利议会的读书人也确实多,众位匈牙利智囊团成员齐心协力,为瓦迪斯瓦夫三世找到了一个源自匈牙利一代圣君贝拉四世的家谱。

    其实,这并不诧异。

    我们不妨可以考虑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
    异国死社稷(二)

    我们知道,匈牙利王国自阿帕德王朝绝嗣以来,一直都有恭迎欧洲列强入主匈牙利的光荣传统。其实这并非马扎尔贵族们软弱,而是在四面强敌环伺的环境中的一个职场生存术。既是被逼无奈之举,也是马扎尔人洞察人性,左右逢源之举。匈牙利在当时,说起来虽然表面上还在玩着欧版三国演义的好剧本。但要知道,自公元1354年异教徒的奥斯曼突厥人横渡达达尼尔海峡以来,以万夫不挡之勇冲入巴尔干半岛,先灭塞尔维亚再灭保加利亚,欧洲正统的东罗马帝国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论生存环境的话,当时的匈牙利实际上已经腹背受敌。

    况且,在这期间,马扎尔人不是没有做出过反抗,但是次次反击,基本上都是以失利而告结束。这样危如累卵的局面,难免会让马扎尔人想起一百年前蒙古入侵,当时的匈牙利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这样的悲惨往事,绝对不能重演。
    异国死社稷(三)

    因此,彼时彼地的匈牙利国王的头衔,既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利益,也不是一个光宗耀祖的荣誉称号,而是某种意义上的一个沉甸甸的烫手山芋。如果,你要成为匈牙利的下一任国王,就必须具备统领马扎尔人民保家卫国的能力。要知道在中世纪,所谓的国王也好大公也好,跟普通的贵族和骑士没有任何区别,只要是打仗就必须要御驾亲征,亲冒矢石的。

    在这种情况下,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福;在这种情况下,抛开所有同德意志人和斯拉夫人的勾心斗角,在异教徒面前先保住上帝子民的身家性命,才是最迫切的事情。基于这个考虑,马扎尔人选择一个业已长大成人的瓦迪斯瓦夫三世,远胜过选择孤儿寡母的卢森堡的伊丽莎白母子。而且如果我们这个角度考虑的话,人家瓦迪斯瓦夫三世敢在这个时候接这个锅,需要足够有种乃至于二杆子才可以。

    事实也是如此。

    仅仅在接盘匈牙利四年之后,瓦迪斯瓦夫三世就率领波兰和匈牙利联军南下为东罗马帝国勤王。

    旋即,瓦尔纳战役爆发;旋即,瓦迪斯瓦夫三世阵亡。

    异国死社稷(四)

    当然,后来真正做了匈牙利之王的拉斯洛五世,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作为哈布斯堡家族在奥地利,匈牙利和波希米亚三地的继承人,拉斯洛五世并没有能够挡住奥斯曼突厥人的铁骑,也没有能够挽救1453年的的东罗马帝国。而且带着先王最后的那点不甘的这位遗腹子,也仅仅活了十七岁。在一次从维也纳到布拉格的巡幸中,年轻的国王暴死。

    后世很多人,都认为拉斯洛五世死于毒杀。

    拉斯洛五世太年轻,尚且没有后代。所以他一死,除了他身后哈布斯堡家族的奥地利基本盘之外,波希米亚王国那边,出身于胡斯党人的乔治(George of Poděbrady)被拥立上台。而在匈牙利,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也告一段落。

    机警的马扎尔人民,迅速选出了匈雅提将军的儿子马加什一世,做了匈牙利之主。当然我们也知道,马加什一世是继贝拉四世之后的,又一位名震匈牙利的君主。有他在,有他手下的黑军在,奥斯曼突厥人蹉跎了几十年,都再也没有向匈牙利的地盘前进半步。然而,这样的皇帝又是没有后代。在马加什一世之后,雅盖隆王朝卷土重来,再次拿到匈牙利王位,勇敢地站在了对抗奥斯曼突厥人的最前沿。
    异国死社稷(五)

    再一次站在历史台前的人,又是一位来自于波兰雅盖隆家族的叫瓦迪斯瓦夫的,因为这位瓦迪斯瓦夫是匈牙利王国的第二位瓦迪斯瓦夫,所以称他为匈牙利的瓦迪斯瓦夫二世(Vladislaus II,或者W?adys?aw II)。而这位匈牙利的瓦迪斯瓦夫二世,因为帮助了波希米亚国王胡斯党人乔治,后来也拥有了波希米亚的继承权,从而又一次联合了波希米亚与匈牙利两个王国。

    匈牙利的瓦迪斯瓦夫二世死后,他的儿子拉约什二世(Louis II)即位。

    拉约什二世,同样是波希米亚和匈牙利两个王国的继承人。

    公元1526年,年仅二十岁的匈牙利雅盖隆王朝的国王拉约什二世,亲率大军同奥斯曼土耳其人在匈牙利南部小城莫哈奇展开鏖战。他的背后,影影绰绰地矗立着罗马教廷,波兰王国,神圣罗马帝国,波希米亚王国,匈牙利王国,下一级别的克罗地亚王国,巴伐利亚公国等等。所有人都在希望年轻的国王能够打赢这场关系匈牙利王国乃至于整个天主教世界生死存亡的一仗。

    然而,在残酷的战阵对冲时,拉约什二世国王落马身亡。

    莫哈奇之战,最终以匈牙利联军的惨败而告终。
    异国死社稷(六)

    莫哈奇之战,最终以匈牙利联军的惨败而告终。
    战后,匈牙利被一分为三,南部并入奥斯曼突厥,东部的特兰西瓦尼亚高原成为马扎尔贵族最后的避难所,并且高举匈牙利大旗屹立不倒。而匈牙利北部以及波希米亚王国,则重新归到了哈布斯堡家族手下。

    匈牙利雅盖隆王朝,活得勇敢,死的壮烈,无愧自己家族的荣耀。
    条顿骑士团(一)

    雅盖沃入主波兰,意外地率领立陶宛人民换了一种活法。

    只不过,刚刚来到波兰的雅盖沃的确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波兰语他并不熟悉。要知道立陶宛本国语言隶属于波罗的语族(Baltic language),虽然同属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languages),但跟西斯拉夫语言之间的区别可谓天差地别。此外,当年只有十一岁的出生于匈牙利安茹王朝的公主雅德维加,他并不清楚雅盖沃这个人的底细,当时的很多人都在传说,立陶宛人野蛮至极,并且这位雅盖沃也是长得似兽非兽,似人非人。在根本不知道未来丈夫底细的情况下,匆匆忙就要决定拜花堂入洞房,这事确实也是唐突的可以。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更加令人心生对未知之恐惧的是,立陶宛人包括他们的大公雅盖沃本人当时还没有正式皈依上帝。对于中世纪欧洲人来讲,立陶宛人的这个人设,确实有点让人无法接受。这样的政治实体,要么就主动投诚,要么就等着被圣战吧。

    好在雅盖沃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

    

    波罗的语族

    

    印欧语系的北半球分布图——特此声明,藏南是我们的

    

    全球印欧语系分布图。。。
    条顿骑士团(二)

    他对雅德维加公主的婚事十分看重,刚刚来到波兰就迅速改成了本地化名字,而且来到波兰的第二年,就受洗成为了一名天主教徒。不仅如此,他还从此之后就入赘到了波兰,而对立陶宛本土,仅仅是放了一名自己的兄弟做摄政王。

    雅盖沃在波兰历史上是位名气极大的君主,正是从他开始,波兰中世纪历史开始进入自己的黄金时代。雅盖沃登基之后,迅速地融入波兰人民的日常,并且后来雅德维加公主只活了25岁就因为难产而离开人世,此后雅盖沃就成了名正言顺的波兰与立陶宛之王。从双王共掌朝政直到乾坤独断,两段时间相加,雅盖沃在位时间长达48年。在这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内,波兰与立陶宛之间的联盟变得愈加紧密。这两个国家的面积相加,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天主教政治实体,妥妥的一方霸主的架势。

    然而,雅盖沃的出现对于周边政权来讲,就是一个毫无疑问的噩梦。

    受到影响最大的,是条顿骑士团。
    条顿骑士团(三)

    条顿骑士团在我们前文曾经出现过,这是一个诞生于十字军东征时代的圣战组织,其标志是白底黑十字或者白底黄十字。条顿骑士团最早成立于公元1192年的黎凡特地区的阿卡城,后来十字军东征期间被击溃,于是他们的骑士团总部也是到处迁移。不过,中东地区的十字军东征战绩虽然不怎么光鲜,但条顿骑士团在神圣罗马帝国以东的十字军运动,却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

    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或者说我们称之为德意志王国以东,尤其是沿着波罗的海南岸一带,生活着大量的文化上先对比较落后的民族。这些民族,在政治上是被德意志王国所打压的,而在宗教上则基本上还停留在原始崇拜阶段。因此,相对于这些民族,德意志人心中的那点民族优越感以及文化优越感,自是油然而生。所以早在捕鸟者亨利在位期间,德意志人就不断地向东扩张自己的地盘,尤其是沿着波罗的海海岸一线。我们前文提到的勃兰登堡,就是德意志王国东扩的急先锋。而像狮子亨利这样的人,更是因为往波罗的海方向的扩张,而名留德意志人的青史。

    

    波兰立陶宛,历史最大疆域示意图
    条顿骑士团(四)

    从地理上来讲,我们知道,最早同德意志人打交道的属于西斯拉夫人种一支的文德人,他们生活在易北河以东,奥德河以西的这片沿海区域;而如果再往东,奥德河以东,维斯杜瓦河以西的这片区域,又生活着西斯拉夫人的另外一支——波美拉尼亚人(Pomeranians)。这里我们要补充一举,波美拉尼亚这个概念其实在前文已经出现过几次,我们今天地理意义上的波美拉尼亚,是指波罗的海的南岸大部分地区,包括了今天德国的东北部,也包括今天波兰的西北部。但如果落实到古代种族概念的话,波美拉尼亚人的生活范围,则比今天我们看到的地理意义上的波美拉尼亚要稍微小一些。

    那么从德意志王国沿着波罗的海海岸往东走,跨过易北河就是文德人,跨过奥德河就是波美拉尼亚人。如果说继续向东,跨过维斯杜瓦河呢?河的另外一边,生活着现如今名气极大的古普鲁士人(Old Prussians)。古普鲁士生活的范围,大体上在今天的维斯杜瓦河泻湖(Vistula Lagoon)到库尔斯泻湖(Curonian Lagoon)之间。如果要按照语言学上的分类,古普鲁士的语言也属于是波罗的语族的一种。当然我们知道,这种语言跟近邻日耳曼语,斯拉夫语都相去甚远,只有跟立陶宛语还比较接近。

    

    大名鼎鼎的,波美拉尼亚
    条顿骑士团(五)

    我们在波罗的海南岸一路走来,基本上是沿着从西向东的方向延伸。但如果到了古普鲁士人这里,则就需要开始转个很大的弯。方向的延伸也由东西方向,改为南北方向了。于是由波罗的海东南侧的古普鲁士人开始向北,下一个目的地就是立陶宛,由立陶宛再向北,则是今天的拉脱维亚(Latvia)与爱沙尼亚(Estonia)。这两个地方捆在一起,在中世纪的欧洲还有个合称——利沃尼亚(Livonia)。

    虽然在地缘意义上被统称为利沃尼亚,但语言和人种上的差别还是不小的。我们还是从语言学上来区分,拉脱维亚语也属于是跟立陶宛一样的波罗的语族。只不过虽然同属一个语族,古普鲁士语属于是波罗的语族的西支,而拉脱维亚语和立陶宛语更加相似一些,属于是波罗的语族的东支;而爱沙尼亚语则更是欧洲众多语言中的异类,他跟其他周围任何语言都没有关系,反而和芬兰语,匈牙利语有某种相似性。在整个欧洲基本属于印欧语系一统天下的情况下,者三种语言被统一收容在了一个叫做“乌拉尔语系”(Uralic languages)中的大的语系分类。

    

    利沃尼亚地区

    

    乌拉尔语系的分布范围

    注意看欧洲——芬兰,爱沙尼亚,匈牙利
    @wmwm1989 2022-05-15 19:33:48
    支持!
    -----------------------------
    加油兄台!
    条顿骑士团(六)

    就这还没有算上,这块地区地处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的角力地区,也是宗教分野中的天主教与东正教的反复争夺地区。如果放眼那个时代的话,波罗的海国家边上,还有一个蒙古人建立的金帐汗国。

    所以说,波罗的海的东岸南岸地方虽小,事情却并没有那么简单。

    那么,站在中世纪德意志人的视角而言,这一路走来的无论文德人还是波美拉尼亚人,无论古普鲁士人还是立陶宛人,抑或是利沃尼亚人。这些人都属于是异教徒,都属于是要被圣战的对象。更不用说,战争与掠夺是迅速致富的手段之一,在中东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德意志人可以很容易地利用先发优势,从波罗的海战场上捞回来。

    于是,以条顿骑士团为首的跑马圈地也就水到渠成。
    @wmwm1989 2022-05-16 09:23:59
    支持佳作!
    -----------------------------
    加油!
    波兰立陶宛——目录

    ◇ 子宫斗法
    ◇ 异国死社稷
    ◇ 条顿骑士团
    ◇ 冰碛平原
    ◇ 条顿战争
    ◇ 波兰立陶宛联邦
    冰碛平原(一)

    很多人在疑惑,为什么波罗的海南岸地区会成为较晚进入文明时代的地区,进而要被条顿骑士团当作异教徒来跑马圈地呢?尤其是较早东扩的勃兰登堡,他并没有一口气拿下沿海的波美拉尼亚地区,反而停在了波美拉尼亚以南,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打开一张地形图,今天德国北部以及波兰大部分地区,是一整块的被称为波德平原(Central European Plains)的地方,这块平原西起莱茵河,东到波兰以东,总面积大到了三十万平方公里。如果我们比照中国的话,中国的东北平原总面积,也不过是三十五万平方公里左右。看上去,这是一块千金难买的风水宝地,而且还有靠海之便利。

    按照我们的一般常识,大江大河,冲积平原。千里沃野,一马平川。这不应该是最早诞生文明的地方吗?甚至说,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不是应该有一个非常肥沃的冲击三角洲吗?

    其实,这只是我们在中国的常识。

    

    欧洲地形图——波德平原在哪里

    

    欧洲人心目中的波德平原范围
    冰碛平原(二)

    欧洲的大江大河比如莱茵河,多瑙河等等,他们的径流量非常大,但海拔上面的变化却并不大,携带的泥沙量以及冲击效果也不明显。而且,我们地球上的平原,在成因上有很多种。冲积平原也只是其中一种。

    波德平原在成因上,受到冰川的影响很大。千万年以来的冰川运动,对地表造成了很多影响,比如我们上文提到的挪威峡湾地貌。而在相对比较平坦的地区,冰川消融,他们搬运而来的碎屑物就容易造成沉积,这样就形成了冰碛平原。而且在冰川运动的过程中,冰川会经过非冰川地区,将非冰川地区的下垫地形压制,切削,刮擦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貌。易北河以西,冰川的作用还相对不太明显,而到了易北河以东冰川的作用就非常明显了。

    而且由于冰川运动的影响,土壤表层被损伤严重,剩余突然多粘土和砂石。况且冰川不仅带来了冰碛平原,还带了冰碛湖。因此在严格意义上讲,冰碛平原还真算不上有多肥沃,充其量算是还能进行农业生产活动,但其土壤肥力同冲积平原不可同日而语。

    

    莱茵河风光

    

    多瑙河风光

    

    长江风光——武汉段,汉江合流

    

    黄河风光——济南段
    @海州书生 2022-05-18 15:35:40
    路过支持一下!
    -----------------------------
    顶
    @wmwm1989 2022-05-18 08:20:14
    支持!
    -----------------------------
    加油!
    冰碛平原(三)

    况且,我们还要考虑到波罗的海沿岸的天气影响。波罗的海沿岸大多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普遍潮湿阴冷,而且要命的是由于阴雨天气太多,造成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热量与光照条件普遍不足。而且这种情况越是靠近海边,就越是明显。

    正因为上述冰碛平原的地形,温带海洋的气候,最终造成了波罗的海南岸地区的文明开化程度较晚。而到了欧洲中世纪,这一地区也就只能是等着被文明化程度比较高的德意志诸邦来进行收割了。
    波兰立陶宛——目录

    ◇ 子宫斗法
    ◇ 异国死社稷
    ◇ 条顿骑士团
    ◇ 冰碛平原
    ◇ 条顿战争
    ◇ 波兰立陶宛联邦
    条顿战争(一)

    当时德意志王国政治意义上的东扩,到勃兰登堡以及西波美拉尼亚基本上已经算是东部极限。而对以德意志人为主要成员的条顿骑士团来讲,宗教意义上的东扩,才刚刚开始。

    条顿骑士团高举罗马教廷的十字军东征大旗,一路跨越奥德河,维斯杜瓦河,不断蚕食波罗的海海岸。这群条顿圣战贵族们,不仅拿下了古普鲁士地区,征服了古普鲁士人,还以此地为中心,于公元1224年建了一个叫做条顿骑士团国(State of the Teutonic Order)的十字军国家。除了条顿骑士团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德意志人的圣战组织——圣剑骑士团。这个圣剑骑士团更神,他几乎全盘拿下了利沃尼亚。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Tallinn),拉脱维亚的首都里加(Riga)等名城,都是奠基于那个时代。到了公元1236年的时候,圣剑骑士团被立陶宛人击败,残部被条顿骑士团收编,变成了条顿骑士团在利沃尼亚地区的分部。
    条顿战争(二)

    所以,西有条顿骑士团,北有圣剑骑士团,立陶宛人早早就感受到了来自于德意志贵族们的压力;而对于条顿骑士团来讲,立陶宛人是必须要消化,必须要拿下的异教徒。只要拿下了立陶宛,条顿骑士团和圣剑骑士团才算是在地缘上连成一体,否则就等于是被立陶宛人给分割了。这样沿着波罗的海这个半圆圆下来,就等于是偏偏在立陶宛这里有一个缺环。

    然而,立陶宛人选择同波兰人结盟,雅盖沃一举拿下了波兰之王,并且还顺便皈依了天主。这下子,条顿骑士团尴尬了。

    因为之前无论对波美拉尼亚人还是古普鲁士人,条顿骑士团的借口都是圣战。不过人家立陶宛人既然也成了天主教徒,圣战的理由就不成立了。而且条顿骑士团还不同于一个世俗政权,宗教理由才是他存在的唯一理由。

    这是从条顿骑士团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

    那么从波兰立陶宛一方来看呢?波罗的海虽然天气条件无法与地中海相比,但好歹也拥有十分丰富的商业价值,条顿骑士团跑马圈地不要紧,结果把整个沿海地区堵了个严严实实,波兰立陶宛光有一副空架子,实际上连个像样的出海口都没有。如果说波兰王国积贫积弱,立陶宛大公国病病殃殃也好,但现实是,自
    雅盖沃登基之后,两个国家越走越近,雅盖沃的统治也算得上是政通人和。

    在这种情况下,矛盾的双方都有迫切地想决斗一场的主观想法。

    

    爱沙尼亚塔林,城市天际线

    

    拉脱维亚里加,街景
    条顿战争(三)

    一场大战也就不可避免。

    公元1409年,条顿战争( Polish–Lithuanian–Teutonic War)正式开打。第二年的公元1410年,在格林瓦尔德战役(Battle of Grunwald),波兰联军打败条顿骑士团,条顿骑士团几乎全军覆没。

    战争最终以条顿骑士团的失败而告终。

    公元1411年,波兰联军同条顿骑士团签订《索恩和约》(Peace of Thorn),和约规定,条顿骑士团每年需要付出巨额赔款。

    这当然还不算完。

    公元1434年,雅盖沃去世,他的两个儿子分别继承了波兰和立陶宛。那么我们知道,继承波兰的这个儿子瓦迪斯瓦夫三世,后来又成了匈牙利国王,并且阵亡于同奥斯曼突厥人玩命的瓦尔纳战役。由于瓦迪斯瓦夫三世是英年早逝,最后波兰这边绝嗣,只能还是由立陶宛的那个儿子卡齐米日四世(Casimir IV)继承了波兰,于是两个国家又一次被神奇地粘合在一起。


    

    条顿战争

    

    波兰,条顿城堡

    Panorama of Malbork Castle, ?u?awy region, Poland.
    条顿战争(四)

    再看战败一方的条顿骑士团。

    条顿骑士团手里边缺钱,但筹钱又确实难,只能是在自己领土之内摊牌苛捐杂税。于是官逼民反,条顿骑士团国内部出现了一个由反对派贵族组成的普鲁士联盟(Prussian Confederation)。普鲁士联盟同波兰结盟,发动了一场“十三年战争”(Thirteen Years’War )。条顿骑士团再战再败,于1466年签订了第二次索恩和约(Second Peace of Thorn)。

    这个和约更狠。

    和约约定,条顿骑士团的普鲁士地盘被一分为二,西普鲁士(western Prussia)成了波兰的一个省;而东普鲁士(eastern Prussia)依然归条顿骑士团所有,但要按照封建制的要求成为波兰国王的臣属。

    当然,按照我们之前的定义,西普鲁士又被称为“东波美拉尼亚”。

    至此,雅盖隆王朝达到极盛。

    

    十三年战争期间的波兰士兵

    Polish soldiers, 1447–1492. From left: two crossbowmen, two foot-knights, heavy foot-soldier, two halberdiers, and an axeman.

    

    十三年战争

    

    西普鲁士在这里,找到了吗?

    

    东普鲁士在这里,你找到了没?
    波兰立陶宛联邦(一)

    公元1511年,一个叫做阿尔布雷希特(Albert of Prussia)的 年仅二十一岁的德意志年轻人,被选为条顿骑士团的第三十七任大团长(the 37th Grand Master of the Teutonic Knights)。

    他看不惯波兰人对条顿骑士团手中的东普鲁士宗主国身份,也拒绝承担一个合格藩属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于是,一言不合,波兰人与条顿骑士团再一次兵戎相见。

    这场战争叫做“波兰-条顿战争”(Polish–Teutonic War),战争从公元1519年打到了公元1521年,结果条顿骑士团又一次被修理得灰头土脸。心高气傲的大团长阿尔布雷希特心情郁郁地返回了德意志本土,在那里,他正好赶上了德国宗教改革(Reformation),并且很快,年轻人就接受了这门被叫做“路德宗”(Lutheranism)的新教理论。

    阿尔布雷希特,来自于德意志霍亨索伦家族( House of Hohenzollern)。

    后来我们知道,阿尔布雷希特其实是条顿骑士团的最后一任大团长。后来我们还知道,就在多年之后,以新教为基础重新武装过的“条顿骑士团”即将承载更为艰巨的历史任务,新生的德意志王国,即将焕发新的生机。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我们后文还会详细说。

    

    阿尔布雷希特,那个矢志于,改变条顿骑士团积贫积弱局面的,有点斗鸡眼的年轻人


    Lucas Cranach d.?. - Bildnis des Markgrafen Albrecht von Brandenburg-Ansbach (Herzog Anton Ulrich-Museum)

    

    十六世纪早期的波兰士兵

    16th-century Polish soldiers, depicted by Jan Matejko

    

    像波兰国王致敬的普鲁士人。。。

    Prussian Homage by Jan Matejko

    

    霍亨索伦家族族徽
    波兰立陶宛联邦(二)

    总而言之,雅盖隆王朝期间,波兰人在同条顿骑士团的一番纠葛中,表现得中规中矩,既为自己赢得了面子,也赢得了里子。同时,也在强敌环伺得波罗的海沿岸,为波兰民族巩固了一片赖以生存得栖身之地。

    到了公元十六世纪来临的时候,波兰人发现,自己东边悄悄兴起了一个国家,这个国家虽然年轻,但却雄心勃勃,气势汹汹。这个新兴的国家,叫做“莫斯科大公国”(Grand Duchy of Moscow)。

    波兰人虽然不怕条顿骑士团,也并不怎么感冒当时四分五裂的神圣罗马帝国,但对于东边这个邻居,却表现出了十足的可敬与可畏。于是,经过一番外交努力,波兰人决定跟自己的老朋友立陶宛成立一个永久性的联盟。将之前这种亲密的关系,索性就以立法的形式进行固化。这样一来,才足以西挡德意志,北拒北欧诸国,南抗奥斯曼突厥,尤其是向东还能压制新兴的莫斯科大公国。

    

    莫斯科大公国开始崛起了
    波兰立陶宛联邦(三)

    公元1569年,波兰与立陶宛两国议会在波兰城市卢布林召开会议,会议决议成立“卢布林联盟”(Union of Lublin)。自此,一个统一的波兰与立陶宛联邦(Polish–Lithuanian Commonwealth)空前地出现了。当然,这个国家后来也被史学家们称为“波兰-立陶宛王国”,乃至于“波兰第一共和国”。


    从此,这个联邦在历史上存活了两百多年。

    这个联邦,存在很多弊端,比如立陶宛人被迫接受了波兰语作为他们的官方语言。一直到今天,立陶宛境内波兰语也几乎是可以畅通无阻的。又比如,联邦采取了选举式君主制,保证了绝对的公平,但丧失了集权为王国带来的效率。但无可否认的是,这个联邦在短时间内,为波兰和立陶宛两个国家带来了空前的强大,至少在公元17世纪的时候,他在欧洲是非常进步的一种存在。


    

    卢布林联合

    The Union of Lublin, painting by Marcello Bacciarelli. Two knights hold entangled banners with the coats of arms of both states. A ribbon flutters over them with the inscription: IN COMMVNE BONVM - [COMPL]EXV SOCIATA PERENNI ("For the common good - united forever")
首页 上一页[7] 本页[8] 下一页[9] 尾页[1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6-26 18:10:13  更:2022-06-01 15:42:01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