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光武帝刘秀——以柔道治天下的皇帝(已完结)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光武帝刘秀——以柔道治天下的皇帝(已完结)[第9页]

作者:衣赐履
首页 上一页[8] 本页[9] 下一页[10] 尾页[1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45超级文青大咖刘秀:随口一说都是文化,信笔一写即成乐府(5)

    得陇望蜀

    公元31年,隗嚣终于倒向了公孙述,做了成家帝国的朔宁王,刘秀正式与隗嚣开战。打到公元32年,隗嚣形势越来越不妙。四月,刘秀亲征隗嚣,连打带招降,摧枯拉朽。刘秀带征南大将军岑彭与吴汉合兵一处,把隗嚣困于西县(甘肃省礼县东北)。公孙述派大将田弇、李育援救隗嚣,被耿弇、盖延围困于上邽(甘肃省天水市)。东汉军正在高歌猛进之时,首都洛阳附近突然有变民集团造反,八月,刘秀东归洛阳。刘秀写信给岑彭等说,如果攻陷西县和上邽,就直接率军南下,攻打公孙述,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次出兵,都让人白头啊。

    得陇望蜀: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有没有感觉,刘秀还有点哲学家的意思,一边抢地盘,一边反思这样究竟对不对;然后不管对不对,头发白不白,该抢还得抢,呵呵。

    敝帚自珍

    公元36年,年底,东汉终于打败了公孙述,大司马吴汉攻下成都,三天后,下令屠城。于是乎,成都被杀得一片血红。刘秀得到报告,把吴汉痛骂了一顿,然后又给副将刘尚写信,说:

    成都投降已经三天,成家政府官员全都归顺了,他们的娃娃、老娘,数以万计,一旦纵兵放火,让人听到就忍不住鼻酸泪流。家里有把破扫帚,也是千金难买(原文:家有敝帚,享之千金)。你也是宗室子弟,也任过地方官员,怎么忍心做出这种事!仰视天,俯视地,秦西巴释放小鹿,乐羊吃儿子的肉羹,这两个人谁更仁义?你们真是失掉了斩杀敌将、拯救百姓的道义!

    敝帚自珍:自己家里的破扫帚,也被视作宝贝。比喻对自己东西的珍视和爱惜。
    45超级文青大咖刘秀:随口一说都是文化,信笔一写即成乐府(6)

    乐此不疲

    刘秀是个勤政的皇帝,到六十多岁时,还是天不亮就坐朝,一直到日落才回宫。刘秀不怎么谈军事,但对经史义理方面的事非常有兴趣,时常找一大堆人来搞学术讨论,直到深夜才上床休息。皇太子刘庄劝刘秀说,老爹啊,您虽然有大禹、商汤那样的贤明,但是却没有黄帝、老子那样的养生之道诶,您还是要注意休息,颐养精神,保证健康啊。刘秀听了之后,笑着说,我自乐此,不觉疲也。

    乐此不疲: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显然,刘秀是个工作狂。实际上,历史上几乎所有高度集权的雄主,都是勤政的。因为,他们把所有权力都收到自己手里,什么事儿都得他们拍板儿,不勤政行吗?有人可能会说,不对吧,嘉靖、万历也把所有权力收到自己手里,可他们几十年不上朝,算不得勤政吧?我只能说,这二位爷,真的算不上是“雄主”。

    狂奴故态

    刘秀在常安(王莽把长安改成了常安)学习的时候,有个同学叫严光,字子陵,此人很年轻时就有高名。刘秀称帝之后,严光隐姓埋名,不见了。不晓得这个严光有什么魅力,刘秀想他想得不行,就找人画了严光的像,以“全国通缉”的标准去找,总算给弄到洛阳了。大司徒侯霸和严光是老朋友,派了个干部给严光送了个信儿,说,侯公听说你来了,想来看你,但是公务繁忙,黄昏时再来跟你见面叙旧。

    严光一言不发。

    干部急了,说,你是我亲大爷行不?倒是给句话儿啊,我怎么回复侯公啊?

    严光还是不理。

    干部说,您给写个条子也成啊。

    严光说,我写不了,要写,你写。

    干部无奈,提起笔来,严光说一句,他记一句:

    君房(侯霸的字)先生,做了三公,很好很好。希望你能怀着善心,辅以道义,让天下人高兴,如果阿谀奉承,顺着旨意办事就会遭杀身之祸。

    侯霸把信封好,呈给刘秀。刘秀看后,笑着说,狂奴故态也!

    狂奴故态:谓狂放不羁者的老脾气。狂奴,是对狂士的一种亲昵称呼。

    以上成语,统计并不全。其实,除了刘秀创造的成语之外,与他有关的也不少,比如推心置腹、克己奉公,等等,这里就不讲了。
    45超级文青大咖刘秀:随口一说都是文化,信笔一写即成乐府(7)


    有一次,刘秀请严光进宫聊天儿,那真是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一聊聊了好几天。刘秀随口问,你看我比从前怎么样(朕何如昔时)?严光说,你进步还是很大诶(陛下差增于往)。当天聊晚了,俩人就一道睡了,严光把脚搭在刘秀的肚子上。第二天一大早,太史满头大汗急匆匆前来报告,说,皇上啊,大事不好,大事不好,天上有客星侵犯帝座,这是要出大事儿啊!刘秀笑了,说,是我和老朋友严子陵共睡一床罢了。

    刘秀问严光,看我有什么变化。严光说,陛下差增于往。不少人把这句翻译成,你比过去胖了一点。我是怎么看怎么不是那个味道。上面我们讲了“差强人意”,一般指什么东西还不错、过得去,但我认为,“差强”二字,正说明是什么东西很不错,比人们意料得要好得多,这才合语意逻辑。此处“差增于往”,这“差增”二字,应该也是指变得比以前好很多才是。否则,跟严光这种只会说“你比以前胖了一点”的货,光武帝岂有兴致一聊好几天,一张床上睡?
    46谶之恋:光武帝刘秀迷信不迷信?(1)

    衣赐履按:吴国名士梅次仁采访光武帝刘秀。

    梅次仁说,陛下一统天下,靠得是什么呢?

    光武帝说,无他,谶(读如衬)耳。

    梅次仁说,陛下的意思是,成就帝业,靠的是迷信?

    光武不悦,说,什么迷信?谶是天命!

    梅次仁说,陛下恕罪。臣闻成家皇帝公孙述,也靠图谶起家,却为何败于陛下之手?

    光武帝说,他靠假谶,朕靠真谶,岂可同日而语?

    梅次仁说,那么,怎样分辨谶的真假呢?

    光武帝说,很简单,看结果。

    梅次仁说,哦,臣明白了。最后再问一个问题,陛下究竟信不信谶呢?

    当然。刘秀说完,露出一个高深莫测的微笑。

    谶,是什么东东?

    黄留珠先生在其著作《刘秀传》“宣布图谶”一节中,开头第一句就是:如果说马援事件是刘秀晚年做的一件错事的话,那么宣布图谶则是他做的一件蠢事。

    黄先生继续说:

    图谶本是汉代流行的一种迷信,西汉末的王莽相信它,以之作为取代汉室的理论依据;两汉之际的公孙述也相信它,将之作为称帝的最重要的精神支柱。而刘秀,更是笃信这种迷信,其定谋反莽、登基称帝、选用官吏,无不以图谶做出决定。可以说,刘秀依赖于图谶,几乎达到无孔不入的程度。史载,他用心读谶纬,竟至发病昏厥,足见其态度是何等虔诚了!总之,刘秀不仅用图谶去骗世人,同时也把它作为“鸦片烟”来麻醉自己。

    乍一看,黄先生说得在理,刘秀迷信图谶,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甚至丧心病狂的地步。然而,我想问黄先生一个问题:刘秀作为一个疯狂迷信图谶的蠢货,他最终得到什么结果?

    我靠,居然胜出了!刘秀不但成功复兴了汉室,而且使大汉朝又延续了二百余年!那些不迷信图谶的,那些“唯物主义者”们,那些聪明哥,都去哪了?全都被刘秀灭了!

    那,亲爱的亲们,现在,你们觉得刘秀究竟蠢不蠢?谶,该不该信?哈哈。
    46谶之恋:光武帝刘秀迷信不迷信?(2)

    究竟什么是谶呢?

    从字型上看,是一票人,以言为戈,割韭菜,呵呵。

    我的理解,谶,就是一种神秘预言。比如,“陈胜王”,比如,“公孙病已立”(详见拙文《泰山上有块巨石自己站了起来》)。而所谓的图谶,就是配合有图解的神秘预言,比如著名的河图、洛书。所谓谶书,就是把一大堆谶语拢在一起的册子。比如,民间流传已久的《推背图》,据说是唐太宗李世民为推算大唐国运,让两个著名的道士李淳风和袁天罡编写的,一共有六十幅图像,每一幅都附有谶语,讲述唐朝之后发生在历史上的主要事件。我以前翻过一个资料,说是两位道爷连义和团打洋人、蒋介石败逃台湾都预测到了,真是太神奇了!呵呵。另有一个词叫谶纬,是谶书和纬书的合称。纬是汉代迷信附会儒家经义的一类书。

    我对这种东西的评价是两个字:呵呵。

    如果不只我一个人“呵呵”,而是所有人都“呵呵”,那么,谶就是一个肥皂泡,一碰就破了;

    但如果只有我一个人“呵呵”,绝大多数人并不“呵呵”,谶就能迸发出势不可当的能量。

    比如,“陈胜王”三个字,让陈胜迅速崛起,从农民工一下子变成张楚王;再比如,“公孙病已立”,就使得公孙述有了过一把皇帝瘾的想法,而且,他真的坐了十二年龙椅。

    那么,对于谶,刘秀究竟做了些什么呢?我们摆一摆哈。

    一是按照谶语称帝。公元25年,刘秀已经占据了河北一带,有了自己的地盘和武装,于是,他的一帮小弟就三番五次劝他称帝,刘秀一直拒绝。直到刘秀在常安(王莽把长安改称为常安)学习时的老同学强华,从关中千里迢迢前来进见,献上一部《赤伏符》,刘秀才正式称帝。这个符上有这么几句谶语:

    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

    这几句谶语大概意思是说,刘秀发兵抓捕无道的人;四方云集,仿佛龙搏斗于郊野;高祖以来二百二十七年之际,轮到火德为主。大多数人解释“四七”为二十八,意思是从高祖刘邦兴起到刘秀兴起,一共二百二十八年。但是,本年是公元25年,刘邦是前202年称帝的,一共是二百二十七年,我的理解是,二二七年,前两位二二得四,加上后面的七,正好是四七之际火为主。

    得到这条谶语,不但使刘秀继承汉室更加合理化、合法化,而且增加了神秘感,效果比高祖斩白蛇、大腿上连续长了七十二颗黑痣还要好,对天下百姓和忠于汉室的人才,有巨大的感召力。
    46谶之恋:光武帝刘秀迷信不迷信?(3)

    二是按谶语任命三公。刘秀称帝之后,任命前将军邓禹当大司徒,之后,商议选任大司空。《赤伏符》上有一句“王梁主卫作玄武”,于是,刘秀任命野王(河南省沁阳市)县令王梁为大司空。之后,又打算按照谶文中的话任命平狄将军孙咸代理大司马。王梁也是云台二十八将中的一位,封为大司空也就罢了,但这位孙咸恐怕不大服众,一听说要封他为大司马,将领们一下子炸了锅了,纷纷表示,孙咸有什么功劳竟然可以封为大司马?群众反对声音太大,刘秀没办法,改任吴汉为大司马。

    这里非常有趣,亲们想一下,刘秀刚以谶语称帝,那么,同一本《赤伏符》上显示王梁、孙咸应该“位列三公”,该不该任命?不任命他们,就说明谶不可信,既然不可信,你刘秀凭什么以谶称帝?你称帝的基础就被打碎了。所以,必须任命这二位爷。但是这个孙咸威望又不够,这特么怎么办啊!刘秀只能退而求其次,任一个,免一个,大家互相给个面子。好在,谶语一般模棱两可,任命或不任命孙咸,应该都解释得通,呵呵。

    那么,亲们,你们说刘秀信不信谶?

    三是根据谶语选灵台址。公元56年,刘秀打算兴建三雍——明堂、灵台、辟雍,以及北郊兆域。明堂本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都在此举行(还有别的说法,我们不管那么多)。辟雍原是周代为贵族子弟所设的大学,后多用于藏书。灵台在两汉都是观测天象之所。也就是说,三雍都是礼制性的建筑,主要用于祭祀,也兼有教育之功能。所谓北郊兆域,是建于洛阳城西北郊的一个祭坛。

    刘秀曾经向臣子表达过以谶语选择灵台地址的意思。实际上,咱手上没有谶书原文,就很难想明白,用谶来决定灵台地址的具体程序、方法,史书上也没有进一步说明。

    四是按照谶语封禅泰山。公元54年,二月,刘秀东巡齐鲁一带。张纯等大臣上言,应该到泰山封禅。没想到被刘秀拒绝。到了公元56年,刘秀夜读《河图会昌符》,上面有“赤刘之九,会命岱宗”等语,于是,找女婿梁松等人商量。梁松等人研究之后认为,赤刘之九,指的就是刘秀,因他是刘邦的九世孙,岱宗就是泰山,于是,张纯、梁松等人再次上书建议去泰山行封禅之礼。刘秀这才批准,本年正月二十八日,从洛阳出发,东巡封禅,搞得排场挺大。

    五是宣布图谶于天下。本文开头,讲的就是这件事。按黄留珠先生的解释,就是宣布图谶为官方规定的必读书,一共有八十一篇,包括《河图》九篇、《洛书》六篇,等等。总之呢,就是说图谶成为当官立身的必修课,并且,东汉诸帝,大抵都继承了刘秀迷信谶纬的传统,凡事多以谶决之。

    大体上,从这几件事来看,刘秀对谶纬之类的东西,显得非常迷信。
    
    @浪淘沙LV 2022-01-31 12:15:25
    过年好
    -----------------------------
    虎年吉祥!
    46谶之恋:光武帝刘秀迷信不迷信?(4)

    另外,刘秀对三个臣子的态度,被广泛地用于证明他对谶的迷信:

    第一位是郑兴。太中大夫郑兴,学问老大了,他不喜欢谶,他喜欢的是天人感应那一套(我看天人感应和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其实就是乌鸦落在猪背上——看见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公元31年,刘秀和郑兴讨论到郊外祭祀的事,说,我想用谶来推断,怎么样?

    郑兴说,臣不为谶。

    刘秀火儿了,说,你不为谶,是认为它不对吗?

    郑兴发现情况不妙,有点害怕了,赶紧说,我是没学过谶,搞不懂,并不是说它不对。
    听郑兴这么说,刘秀才消了怒气。

    据说,刘秀后来没有重用郑兴,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再一个是桓谭。桓谭的学问,比郑兴还要大,也没得到重用。桓谭因为反对谶纬,曾经上过一道奏书,其中有几句话的大意是说:

    要想把国家治理好,仁义正道是根本,不能关注那些奇怪虚诞的事。所谓天道,连孔夫子都不好讲明白,自子贡之后,更是没人能懂,何况后世的浅薄儒生呢!如今,一帮子方士、巫医之徒,对过去的一些图书,增加章句,诈称是孔夫子所作谶记,目的就是迷惑人主,想着靠这种东西升官发财。我听说陛下严厉追究方士点化金银之术(这句话说明,炼金术不只西方有,我们在东汉初年或更早,就已经有了。当然,炼不炼得出来,是另外一回事),这是何等的英明啊!但是陛下竟然听纳谶记,这又是多么的迷误呢!谶记虽有时偶合,这与算卦的有时也能蒙中是一样的啊……云云。

    桓谭有点无神论的意思,对谶持全面否定的态度。刘秀看了奏书,非常不高兴。后来,刘秀与群臣讨论灵台的地址,对桓谭说,我想用谶来决定,怎么样?

    桓谭深默了很久,说,臣不读谶。

    刘秀问原因,桓谭又把图谶怪诞不合常理的观点当当当说了半天。

    刘秀大怒,叫道,桓谭非圣无法,拉下去,砍了!

    桓谭赶紧叩头,一直叩到满脑门子血,刘秀才放了他。但是贬到六安郡当郡丞。桓谭心情不好啊,上任的路上病逝,时年七十多岁。

    还一位叫尹敏。这哥们儿特逗,任郎中,在大司空府工作。公元26年,或稍后,刘秀认为尹敏有学问,就命他校正图谶,让他删掉崔发所作的关于王莽的一些内容(崔发做到王莽朝的大司空,王莽收集了很多谶书,曾经让崔发按照自己的要求增加了不少内容)。尹敏不喜欢谶,他说,谶书不是圣人所作,里面有不少错讹之处,很像世俗流行的打油诗、顺口溜,恐贻误后生。刘秀当然不同意,坚持让他校正。好个尹敏,竟然在谶书里加了一句“君无口,为汉辅”。刘秀看到这句话,很奇怪,以前没见过啊,于是问尹敏这什么情况。尹敏说,我看见以前的人增减图书,不自量力,于是也学着这样做了,心怀侥幸陛下不会见罪。刘秀大为不满,但的确没有加罪于他,当然,以后也没有重用。这哥们儿太好玩儿了。君无口,就是尹;为汉辅,就是要位列三公。就是我姓尹的应该当三公!这要碰上秦皇汉武,不砍你三次脑袋算你脖子缩得快!我们想想看,尹敏的这个举动,是赤足金的欺君之罪,刘秀竟然没把他怎么着,那么,刘秀对谶究竟是个什么态度呢?
    46谶之恋:光武帝刘秀迷信不迷信?(5)

    回到我们的问题,刘秀究竟信不信图谶?

    我们看一下刘秀用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以谶来证明大汉朝的合法性。包括借谶语称帝、为建造灵台选址、封禅泰山、宣布图谶于天下。

    第二类是以谶来使用干部。

    先看一下用干部。用干部分为用或是不用两种。从史书记录上来看,刘秀朝在使用干部上,从三公九卿到地方官员,基本上是比较称职的。而以谶用干部,只有一个王梁,并且第二年二月就免职了,王梁当大司空不过半年时间;至于不用干部,就是上文中的郑兴、桓谭和尹敏,这哥儿仨表面上是因为不支持谶,未得重用,但真正的原因却未必如此。此三人,都是朝里的大学问家,而在刘秀朝得到重用的人,基本上没有大学问家(有个欧阳歙是例外,当到大司徒,但这个货可不是纯做学问的,那是官场大混之一)。实际上,大学问家,未必是治国的材料。也就是说,郑兴等三人,即使信谶,也未必就会得到重用。

    再看一下第一类,刘秀以谶称帝,来证明他本人是真命天子,并且,角逐天下时,把谶用好了,胜于百万大军;灵台选址、封禅泰山,都有某种宗教仪式感,使天命与王朝统治对接;宣布图谶于天下,则希望通过谶实现大汉朝江山一统万万年而已。

    这么一看,就很清楚了,刘秀用谶,范围其实很狭窄,就是以谶来证明大汉朝的合法性,从精神层面上让臣民认为天下姓刘,刘秀及其子孙的帝位是天定的。这是刘秀在政治上高度成熟的表现。至于谶是真是假,对谶是真信假信,有那么重要吗?
    46谶之恋:光武帝刘秀迷信不迷信?(6)

    黄留珠先生认为,刘秀宣布图谶于后世,是件蠢事。然而,有趣的是,东汉比晋朝、北宋、南宋、元朝都要长,特别是从第四任和帝刘肇开始,十余个皇帝全是幼年即位,外戚和太监轮着专政,东汉竟然持续了二百余年,原因当然很多,但难道没有图谶的功劳吗?刘秀宣布图谶于后世,真的是件蠢事吗?

    除了以上事例,刘秀在军事、政治、经济、法制、外交政策的制定上,从史书记录看,没有一件是通过谶来决定的。

    因此,我倾向于认为,刘秀本人,对谶,并不一定是死忠粉儿,但一是因为他以谶称帝,所以必须维护;二是他发现谶是个好东西,对维护政权大有益处,所以必须用好。
    至于刘秀信不信谶,在下结论之前,我想问一下亲们,大家信不信算命的?信不信来生?信不信有阴间?信不信有鬼魂?信不信有奈何桥和孟婆汤?……我想,极少有人会不假思索地说完全不信,也极少有人会发自内心、虔诚无比地承认他信妈祖或者萨满或者黄大仙什么的。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回答应该是有点儿信或不太信,“有点信”的意思就是有的时候信有的时候不信,对有的事儿信对有的事儿不信;“不太信”的意思就是不确定信不信,在一定环境或条件下,是可能信的。实际上,真正能够做到斩钉截铁说打死你我也不信的,不光古代,就是到了今天,都是极为罕见的。不要告诉我随着科学的发展,封建迷信那一套都破产了什么的,我看到的反而是,随着科学的发展,麻衣算命变成了电脑麻衣算命,练气功和玩儿魔术的成了人体生命科学,看风水的可以与量子理论联系起来,最近还有人把易经、人体基因密码和风水、姓名整合为一体,宣称只要改了名字,就能从天地宇宙中获取无尽能量,从而改变命运,挣到大钱,笃信者甚众,呵呵。作为中国的科学泰斗,钱老曾经以党性保证特异功能的真实性,并把特异功能提升到了人体生命科学的高度,也许是为了配合钱老的理论创新,严新严大师千里之外发功扑灭了大兴安岭大火,中华养生益智功的老大张洪堡带着成千上万的信众在黄山之巅集体接收能量,王林王大师靠空盆变蛇的本事官商黑白四道通吃……谁能告诉我,当代人比古代人更不迷信吗?

    因此,中国人极少有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你这样,我这样,刘秀也是这样。但中国人也极少彻底的迷信者,你这样,我这样,刘秀也是这样。

    刘秀对谶的态度,应该是半信不信,可信可不信。对维护政权有利的,就信,或者是假装信;对政权存在威胁的,则不但不信,还要铲除之。

    说白了,对刘秀而言,谶,与其他东西一样,也是维护统治的工具而已。面对谶,他既没有汉武帝求长生那么疯狂,也不是像黄留珠先生说的那样愚蠢。

    声明:我在写刘秀这一段时,参考了黄留珠先生的《刘秀传》,受益良多,特此感谢!文中对黄先生的个别观点进行了反驳,纯属学术探讨,绝非对黄先生不敬。
    看茶!
首页 上一页[8] 本页[9] 下一页[10] 尾页[1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6-26 18:10:13  更:2022-03-30 19:23:47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