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长篇连载——蒙古人建立的大元王朝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长篇连载——蒙古人建立的大元王朝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第11页]

作者:凌峰公子2020
首页 上一页[10] 本页[11] 下一页[12] 尾页[2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第六十一章 永远的大汗折鞭处
    亲自督战,却也失败而归。三个多月来的攻城受挫,让身为大汗的蒙哥也不得不坦然接受自己的失利。
    既然攻不下来,蒙哥只能再走以前的招降老路。随后,蒙古军营中一批批使者带着蒙哥封官许愿的诺言走进了钓鱼城。但是那些蒙古使者每一次进钓鱼城之前,都是一个完整的人,等到再出来之时,他们都已经不再完整……
    眼下,对于蒙哥来说,灭宋事小,丢人事大!钓鱼城的存在,无疑是对他这个蒙古大汗无上权威的挑战。
    只是如今,这通往钓鱼城那狭窄的山道,不会因为他是蒙古帝国的大汗,就会变得坦荡。眼前坚固的城垒,奇险陡峭的山峰让蒙哥从阳春的三月到多雨的五月,一直叹息着。
    与蒙哥不同的是,钓鱼城王坚在一次次打败蒙军的进攻之后,胆子渐渐大了起来。多月来一直处于防守状态的他,如今在夜间还能偷偷摸出山门,时不时的偷袭蒙军一下。虽然没能对蒙军造成什么太大的损失,但他的每一次偷袭,都是对蒙军赤裸裸的挑衅,都是对蒙军士气的一次摧残,都是对蒙哥内心的一次打击!
    而也是在这时,从京湖地区赶来增援的吕文德部经过两个多月在长江之上和蒙军的苦战,终于冲破蒙军在长江之上的重重封锁,成功的进入了重庆府。
    经过短暂的休整,吕文德配合着重庆府的水师,开始沿嘉陵江北上,去救援已经被蒙军围困五个月之久的钓鱼城。
    只是一路逆水而上的吕文德,行至钓鱼山下的嘉陵江上却看到了一个蒙古汉将的身影——蒙古汉将史天泽的战船正横江而列,严阵以待。其本人则是傲立江心,远眺着沿嘉陵江北上的宋军。
    嘉陵江两岸,蒙军沿江布阵,救援钓鱼城的吕文德刚来就遭受到蒙军水陆三面的攻击。
    值此大江相逢之际,双方在嘉陵江上展开一场激战。但是在史天泽的率领下,交战不久,蒙军就对吕文德形成三面围攻之势。在蒙军水陆两军不断的攻击之下,吕文德败退重庆府,救援钓鱼城的军事行动宣告失败。
    吕文德的败退,掐灭了王坚等待救援的希望,这让守城的王坚苦恼了许久。但是此时身处于蒙古军营之中的一名汉将,同样也陷入了万分的苦恼之中。
    半年前,史天泽在苦竹隘打了一个漂亮的山城攻坚战,蒙哥对其恩荣至极,这让同为汉将的汪德臣眼红至极。如今的史天泽,又在嘉陵江面指挥了一场漂亮的水战,将赶来增援的吕文德击溃,其风头在蒙古军营一时无两。
    两相比较于之下,攻城不利的汪德臣感到又羞又愧。
    虽说蒙哥此时没说什么,但是如今汪德臣一看到史天泽在他面前颐指气使的样子,他都不由得在心里骂上一句:“呸!装什么大尾巴狼!不就是运气好点!想当年……”
    但每次在心里骂完之后,汪德臣还是无可奈何,钓鱼城攻不下,说啥都没用!
    不几日,蒙哥大汗召诸将一边吃饭一边议事。但宴席之上,作为大汗的蒙哥兴致却怎么也提不起来,吃着吃着就开始叹起气来。
    众人见自己的大汗如此失落,不管是有食欲的还是没食欲的都装作没有食欲,各自摆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蒙哥因何而叹息,为何而忧心。
    吃饭的气氛是没了,但是开会的气氛却也搞不起来。因为这半年来,蒙军该用的方法都用了,该使的计谋都使了,但愣是啃不动眼前钓鱼城这根硬骨头。
    此刻,也就刚打了胜仗的史天泽还有点底气。便在众人的沉默中说道:“大汗勿忧,钓鱼城乃弹丸小城,已被我军重重围困。所仗无非山高城险而已。自随军作战以来,山地作战亦我部所长。今末将望与汪将军互换,由我部担攻城之任,以解大汗之忧。”
    史天泽说完这些,还没等蒙哥说话,本来就憋了一肚子火而没什么食欲的汪德臣当场就咆哮起来:“史天泽,你什么意思?我不行!就你行是吗!”
    哪知,史天泽也不甘示弱,竟针锋相对的问道:“那敢问汪将军,自围攻钓鱼城以来,将军攻下几个城门,拿下了几个隘口啊?”
    此时,酒宴上的众人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准备看上一场好戏。但蒙哥毕竟作为大汗,他意识到,再这样吵下去,自己内部就乱了,那还打什么仗!
    在史天泽和汪德臣的争吵声中,先前一直叹气的蒙哥开口说道:“二位将军勿争,你二人皆本汗之肱股,史将军,你言重了啊,攻城失利,非汪将军之责!”
    本来听到史天泽话已经羞红了脸的汪德臣,眼见蒙哥又亲自来帮他维护脸面,一种深深的羞耻感刺激着汪德臣的内心。当汪德臣再看向史天泽之时,发现眼下的史天泽还是一脸不屑的样子看着他。而这就让喝了些酒,受了些激的汪德臣,在抑郁了多日后开始爆发了……
    只见此时的汪德臣猛地起身站了起来,搞得大家还以为他要去揍史天泽。但汪德臣站起身来之后,根本就没有看史天泽的意思,而是走到大帐中央的蒙哥面前单膝跪了下来。
    这一举动又让在座的诸位松了一口气。
    汪德臣跪地向蒙哥言道:“大军南征,凡车驾所至,诸城无不望风归降,唯钓鱼城据守而战。臣捐躯以报天恩,正此时也。钓鱼城不破,臣誓不回营”。
    说完,汪德臣拜别蒙哥,头也不回的疾身走出大帐。
    集苦恼、羞耻与嘲讽于一身的汪德臣疾身走出了蒙哥的中军大帐。此刻的钓鱼山下,黑云压城,狂风四起。大有在这六月夏日里,山雨欲来的征兆。
    而这一刻的天气,却也像极了汪德臣此时的心情。
    愤怒遮蔽了汪德臣的双眼,史天泽的嘲讽让他丢掉了最后一丝理性,汪德臣已极尽癫狂的状态。。
    在回军营的路上,汪德臣的心中就只剩下一个目标——拿下钓鱼城!
    天越来越暗了,一场大雨的到来已经不可避免。汪德臣回到军营,其麾下军兵在他的命令之下已经尽数集结于大帐之外,于狂风中等待着他的发号施令:
    “我等围攻钓鱼城已达半年之久,至今寸功未立。为免遭人耻笑,本将决定今夜亲率精兵突袭钓鱼城东新门,为我南征大军,杀出一条进入钓鱼城的通道。众将士今夜务必奋勇当先,钓鱼城城破之日,也将是诸位加官进爵之时!”
    说完之后的汪德臣抬头看天,天空还是如此的阴暗,狂风依旧在怒吼。
    身处于狂风之中的将士,明显的感觉到他们的将军今天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此时,随着一道闪电的划破长空,阴暗的天空变得昼亮,而后又瞬间暗淡下去。紧接着又是一声震耳欲聋的惊雷,让整个山谷都为之颤抖。
    霎时间,大雨倾盆而下,整个山谷瞬间被雨水吞没。在这个黑云压山,狂风暴雨的傍晚,汪德臣率领着手下的精锐之士冒着瓢泼的大雨,走上了前往钓鱼城东新门的山路。
    ……
    夜幕降临,暴雨渐歇。汪德臣已率军悄悄潜伏到了东新门外的马军寨前。
    透过空气中的水雾在黑夜中依稀望去,马军寨内有只有那微弱的火光在闪烁。
    明灭的灯,幽暗的夜,灯火阑珊之中的宋军已经在雨后进入梦乡。
    由于傍晚大雨突至,守寨的宋军放松了警惕,只留下数人值夜之后,便安然睡去。故而,蒙军毫不费力的便拿下马军寨。
    拿下马军寨之后,汪德臣没有片刻犹豫,便去攻击东新门。
    就在汪德臣往东新门靠拢的时候,钓鱼城的东新门却突然间大开,一路宋军从东新门杀将出来,为首的正是刚刚获悉汪德臣前来偷袭的钓鱼城守将王坚。
    狭窄的关门之外,这两个对峙了半年的对手,此刻终于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到了对方。
    你死我活的对手见面,从来都没有空泛的语言交流,有的只是刀光剑影的短兵相接。一时间宋蒙双方就在这狭窄的关门前展开激战。泥泞的山路,湿润的而空气,寂静的夜晚,这个本已安眠山谷里,又一次被战火惊醒。而这场战火,在今夜看来,已完全没有了要熄灭的迹象。
    随着双方援军的不断到来,战况也越来越激烈,不知不觉间已经战至天明。
    即将破晓的天空,随着一声惊雷的响起,又一次大雨倾盆。
    暴雨夹杂着狂风,不停的吹打在交战双方的士兵脸上,让人睁不开双眼。此时的王坚浑身上下水流如注,且战且退,宋军陆续撤近关内。但此时的汪德臣却丝毫没有要撤退的意思。因为这倾盆的暴雨,仍旧不足以浇灭他那因羞辱和嘲讽而引发的怒火。
    暴雨之中的汪德臣立于马上,眼看着蒙军一次次的攻城失利,一次次的败下阵来。因愤怒而疯狂的汪德臣不顾部下的劝阻,孤身打马前往东新门的关门之下大声叫嚣道:“吕文德援军大败而归,尔等插翅难逃,而今还不速速投降,难道真要陪着王坚一起殉葬吗?尔等若是不降,破城之后,钓鱼城鸡犬不留!”
    汪德臣这么说话,这就让退回关内的王坚看不惯了。王坚当即就吩咐手下军士,瞄准关门下的汪德臣,准备给他来上一砲。
    暴雨之中,随着宋军抛石机发出一声吱呀的声响,在雨中辱骂的汪德臣应声落马。
    碎石击中了汪德臣的胸口,随着心脏的最后一次跳动,这个为祸川蜀数十年的蒙军汉将终于停止了呼吸,倒在了进攻钓鱼城的路上!
    主将汪德臣的阵亡,攻城的蒙军因无人指挥,陷入了短暂的骚乱。随着暴雨越下越急,蒙军在抢回汪德臣的躯体之后,在倾盆的大雨中撤下山去……
    看着蒙军在暴雨中退去,激战了一夜的王坚在城门之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他又一次带领着军民,取得了保卫钓鱼城的重大胜利。
    只是这次胜利,仍然不是最大的一次!
    ……
    这几天时间断了更新,楼主在这里和大家说抱歉了。这几天,楼主差一点把这个帖子的灵魂丢了,好在经过这几天的寻找,又把她找回来了。今晚本来打算睡个好觉,明天恢复更新的。可辗转反侧了这么久,睡不着。
    既然睡不着,还是写点什么吧。
    楼主写这个帖子,源于2018年年初去了一趟位于广东江门崖山的宋元海战古战场。
    记得崖山海战,也是在公元1279年年初。当时楼主就在崖门古镇珠江入海口的谯石上坐了很久。任初春的海风在耳边呼呼作响,那时的我仿佛是看到了740多年前,那场人类古代历史上发生的最大一次海战。
    黑云压船,狂风骤雨,鼓声震天,鬼神惊泣。
    大宋,就是这样走进了历史……
    楼主最开始的本意,仅仅是只是想写这一场战争。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楼主了解了南宋、了解了蒙古、继而又了解了被蒙古灭掉的大金,西夏、吐蕃、西辽、大理。而这些地方,楼主在这十年来,都曾一一走过。于是便有了这个自蒙古崛起,一路征战写起的帖子。
    这个帖子的内容动笔开始写,大概在2018年冬。后来但由于要上班的问题,一直是写写停停。之前连载过几次,但由于天涯删楼严重而中止。从去年11月初正式连载开始,三个月来已连载了差不错20万字。目前楼主手里还是有一点存稿的。在连载的过程中,还望大家不吝赐教。
    前几天,楼主在这个帖子里骂了一位网友,楼主在这里向他道歉(如果他能看到的话)。原因是他指责了对楼主来说最重要的人。楼主能坚持到现在,少不了她在台前幕后的支持。请原谅,楼主就是个护犊子的人。
    现下,工作之余,楼主正在研究蒙古三次西征的历史,争取能在以后,将其也一并连载上来。
    再次表达对诸位的歉意,晚安……
    汪德臣阵亡了,蒙哥的日子更不好过了。
    雨季过后,酷暑开始降临到这个有着火炉之称的重庆大地。艳阳的暴晒,烈日的炙烤,即将成为了压垮蒙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身处于北方苦寒之地的蒙军,无惧风霜雨雪的吹打,无惧于饥寒交迫的苦痛。但是这烈日炎炎的酷暑,终究非他们所能承受。牛马牲畜的随军,十多万士兵的聚集,邋遢的生活个性,不良的饮食习惯,让酷暑的天气和肆虐的瘟疫开始合二为一,不停的摧残着钓鱼山下的蒙军士兵。这些曾经所向无敌,纵横欧亚的蒙古人,开始一个接一个的在军营里倒下。
    在这个骄阳似火的七月,打败蒙军的不是天真,是天真热!
    和蒙古军营的瘟疫横行相比,此时的钓鱼城,依然是深沟高垒,粮草充足,水源丰富。特别是在击杀汪德臣之后,守城军民的士气又一次空前高涨。
    而今,在这夏日的酷暑里,钓鱼城内的军兵只热衷于两件事:白天据城以守,晚间趁夜劫营,兢兢业业的向钓鱼城下的蒙军发出挑衅。
    一日,王坚和张钰诸将正于府中筹划军机,忽闻府外有居民求见,称有祥瑞献上。听闻此事,王坚当即放下手中工作,与诸将起身去迎接老乡。
    王坚出府门,此时只见这钓鱼城内的两位老乡,用箩筐抬着两条鱼。说是要献给日夜为钓鱼山守城的王坚大人和将士们。但是当王坚和诸将看到二位老乡敬献的两条鱼时,这两条鱼的个头着实把王坚和张钰惊着了。
    他们这里的吃惊,乃是因为这两条鱼的个头不是一般的大,而是忒大。据老乡介绍,这每条鱼至少有三十多斤重,像这样的还有很多。
    收下了这两条鱼之后,王坚吩咐士兵将这两尾鲜鱼,再加面饼百张,于护国门前,用抛石机抛下了山去。
    夏日慵懒的午后,蒙古士兵正于山前巡逻。突闻一声异响,只见头顶的钓鱼山上有异物抛落下来。蒙古军急忙闪避。当所有的异物都落地之后,他们这才敢走近一看。
    细看之下,蒙军发现这所谓的异物不过是两条鱼和数百张面饼。而就在他们准备离去之际,却发现这面饼之中似乎夹杂着书信。不识字的他们也不知道这信上都写了些什么。便将那两尾三十余斤重的鲜鱼,数百张面饼以及书信打包,全部带回了军营交给了自己的主将。随着层层传递,这些传单似的书信,很快就传遍了蒙古军营。当然,也传到了大汗蒙哥的手上。
    炎热的夏夜,自汪德臣死后又郁闷了三分的蒙哥汗坐在他的中军大帐里看着夹杂在那些面饼里的书信。而每看一个字,他手上的青筋就暴起一分。
    因为王坚的信上写着:“听闻贵军粮草告罄。我钓鱼城军民特以鱼、饼奉上。尔等北兵可烹鲜鱼,以面饼就汤而食。钓鱼城兵精粮足,三十斤大鱼比比皆是;数十万石粮草屯满粮仓。尔等尽可围困于此,十年我亦不惧矣!”
    看完这些的蒙哥血气上涌,本来已经身患疟疾的他已经到达了崩溃的边缘。只是作为大汗,他不能让自己的部将看到他的脆弱。他必须支撑下去。
    看着已经被疟疾摧残到近乎崩溃的蒙哥,身旁的谋士游显意识到了蒙哥此次入蜀的挫败感。在思考良久之后,游显向蒙哥宽慰道:“胜败乃兵家之常事,大汗不必在乎一城一池之得失。今大军远征数月,值此酷暑之际,北军水土不服者甚众。钓鱼城围城半年未克,大军士气低落,疾病流行于军旅。为南征大军所计,大汗可否引大军暂时北返以避酷暑,待秋高气爽,军马休整之后,再引大军南下,必能一鼓作气,克此孤城!”
    游显说了这么多,但蒙哥听到耳朵里的也就只有两个字——撤退。然而,在蒙哥的人生字典里,从来就没有撤退这两个字。这是他继承汗位八年来的第一次亲征。若是被这座小小的钓鱼城阻挡,而导致南征大军无功而返,那对他大汗的威信则是沉重的打击。在将来的日子里,他如何有脸面再去统治他那个东西相距万里的蒙古帝国。
    就这样,蒙哥又一次拒绝了谋士的建议,带着自己的愤懑继续战斗下去!
    随后,在蒙哥的命令之下,已经被疾病和酷暑折磨的疲惫不堪的蒙军在对钓鱼城进行严密封锁的情况下,开始于钓鱼山的西面高地筑起了百丈高楼,用以对钓鱼城的窥探。
    半个月之后,用以窥探钓鱼城全貌的百丈高楼筑成。此时的蒙哥,拖着生病的躯体莅临现场,为这座高楼剪彩。看着这座高耸入云的木质高楼,蒙哥在部下的再三劝阻下,执意而又倔强的爬了上去。他要亲自看看,这个阻挡了他平灭南宋,这个阻挡了他完成千秋大业的山城,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城池。
    半个月前,蒙军在钓鱼城西门筑楼的消息就已经被守将报给了王坚。王坚当时很轻蔑的笑了。时隔半个月,蒙古的高楼筑成,王坚也于西门的城楼之上亲身观摩。而也就在王坚依城远眺之时,蒙哥却也颤颤巍巍的爬上了楼顶。
    山顶之上,蒙哥与王坚遥遥相望。这是双方一次极目的远眺,也是二人一次遥远的凝视。而就是这一次不同寻常的远眺和凝视,在时隔七百多年的今天,仍然让人感觉热血沸腾!
    城楼上的王坚,再次看到了两个月前那个在东新门外亲身督战,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王者之气的蒙军主将。只不过这一次,这个人的身上,却没有了两个月前的王者之气。这时,在王坚的命令之下,城门之上的所有抛石机,都朝着蒙哥所在的桥楼方向调整。
    而蒙哥显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来临。半年了,他终于看到了钓鱼城的全貌,这个阻挡他征服天下的弹丸之城。
    眺望良久,蒙哥终于感觉到了视觉的疲劳。就在他准备转身下楼之际,随着王坚的一声令下,数十台抛石机万石齐飞,如雨点一般朝着蒙哥所在的高楼飞了过去。
    这次,没有人能救得了蒙哥。作为活靶子的蒙哥,只能被动的接受碎石的攻击。
    身处于高楼之上的蒙哥,终究未能幸免,以身受重伤的结局被部下救回。
    五日之后,弥留在病床之上的蒙哥对左右留下遗言:“日后若克此城,当尽屠之!”
    公元1259年七月,蒙哥不治身亡,围攻钓鱼城的蒙军尽数北撤。
    看到蒙军北撤,钓鱼城内锣鼓喧天,直到此时,王坚才知道他打死了蒙古帝国的大汗。
    随着蒙哥的身亡,蒙军的北撤,川蜀的战事到此告一段落。但是,这场因蒙哥亲征而引发的灭宋之战,却并没有到结束的时候。此刻,在中原的腹地,忽必烈已经在赶往淮西战场的路上……
    第六十二章 忽必烈横渡长江
    川蜀大地的战火虽然随着蒙哥的崩于军旅而烽烟散尽,但这烽火连天的公元1259年,至此才过了一半而已,所以这未竟的战火还是要陪着这未尽的一年继续燃烧下去。
    在蒙哥没于军旅之前,屯兵云南的兀良合台的两万军马,已经突破越南的北部,正往广西进发,以求北上湖南,再与蒙哥会师于鄂州。
    时隔两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蒙哥已经战死于钓鱼城之下,而此时的兀良合台却并没有回师云南,而是继续率军进犯广西。
    这一切只因为他的主子忽必烈仍然在江淮地区继续作战。
    对于蒙哥的死,兀良合台和忽必烈都知道。但是此时的他们,统一的选择了装作不知道。
    在他们的眼里,死一个蒙古大汗不算什么,自己的亲哥哥死了也不算什么。重要的是这蒙古大汗接下来的归属。
    三路南征大军,如今有两路的军权掌握在他们手里。蒙哥的故去,让他们“痛失”大汗的同时,也让他们此刻连名义上的领导都没有。此时的他们觉得必须利用手里的军权为自己做点什么。
    而眼下,继续南北夹击南宋,无疑成为他们最为明智的选择。
    将战争继续下去,就意味着他们能将军权继续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一旦返回蒙古草原,不说汗位的归属,就连军权的归属都会成为一个不确定的存在。
    蒙哥死后留下的大汗之位只有一个,觊觎的人必然不少,而合法的继承人又着实太多。
    由于蒙哥的突然战死,对于大汗之位的平稳传承已经不太现实。从蒙古大汗的继承权上,蒙哥的兄弟和嫡子,都有继承汗位的资格。而忽必烈此刻继续展开对南宋的攻打,不仅可以继续将军权牢牢的抓在手里,更能在攻打南宋的过程中,为自己捞取继承汗位的政治资本。
    与那至高无上的汗位相比,与那众人都拜倒在其脚下的权力相比,世间的一切都不值一提。忽必烈永远记得八年前怯绿连河的那个上午,在蒙哥登基之时,那一轮破云而出的红日,是那样的璀璨夺目。他觉得,他也应该有被那一轮红日所照耀的资格!
    在蒙哥故去的一个月之后,忽必烈率领着南征江淮的东路军来到了鄂豫皖三省的交接地带,活动在大别山余脉之上。蒙军汉将张柔率军攻打虎头关(湖北麻城),忽必烈亲率大军攻打大胜关(河南罗山)。
    他们的进军目标很明确,是进入淮河以西的长江中游,也是蒙哥制定的三路大军的会师地点——鄂州(今武昌)。
    尽管因蒙哥战死,蒙古南征的西路大军已经北撤宁夏六盘山。但是在忽必烈的眼中,兀良合台的南路军和其统帅的东路军仍然有会师鄂州的必要。其给蒙古全军冠冕堂皇的说辞便是:灭宋大业岂能因一个大汗的去世而轻废!
    此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忽必烈瞅准了一个继续攻宋的时机。
    由于上半年的钓鱼城之战,宋军在京湖战区的很大一部分兵马都被贾似道调往川蜀作战。在如今宋军还没回援的情况下,京湖战区的防守根本不堪一击。而忽必烈则很好的利用这个时机,以优势兵力由江淮直接插入荆襄和淮西相接的大别山地区,顺利的突破由河南进入湖北的大胜关(罗山县)、由安徽进入湖北的虎头关(麻城)。两军会师于湖北黄陂,陈兵长江以北,兵锋直指长江以南的鄂州(今武昌)。
    如此明智、决绝、果断、迅速的行事作风,无不彰显着忽必烈不仅是一个成熟的野心家,更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家。
    忽必烈大军绕过了京湖战区的荆襄防线和江淮战区的淮河防线,直接兵临长江北岸的消息一经传播。立马引起了一个人的惊慌,这个人正是坐镇江陵的南宋长江中上游战区总司令贾似道。
    作为南宋长江中上游战区的总司令,贾似道没想到忽必烈能顶着蒙哥死去的政治以及军事压力继续进攻南宋。惊慌之后的贾似道即刻对眼前的战事失误做出了补救。
    在贾似道的命令之下,从京湖战区西去救援钓鱼城的吕文德部此刻顺江东下;驻守襄阳的高达,即刻率军由陆路南下;而贾似道本人也将率江陵府(湖北荆州)守军沿长江南下,共同前去救援鄂州。
    随着忽必烈的兵临长江,贾似道的三路救援,公元1259年的下半年,宋蒙之间的战争焦点又从钓鱼山下转移到长江南岸的鄂州城下。战争的阴云在川蜀消散之后,又在八月的黄昏开始笼罩着荆楚大地。
    ……
    话说忽必烈陈兵长江,这进攻广西的兀良合台也不甘落后。此时的兀良合台已率领着两万人马,一路攻克广西田东、宾阳、来宾、宜州,柳州等地,全力北上湖南。一时间为忽必烈在京湖的战争造就了颇大的声势。
    当宋蒙双方的数路兵马都在向鄂州挺进之时,忽必烈亲率大军,进驻长江北岸的沙武口。在陈兵江畔,俯瞅长江的同时,眺望着长江以南的青山矶。
    公元1259年九月,沙武口前,暴雨如注,孕育了华夏文明的万里长江,浩浩荡荡的奔腾东去。但是在大江对岸的青山矶江面之上,宋军数千艘水师战舰却沿江而列。
    要说在广袤的陆地千里奔袭,征战万里,蒙军将领们自信他们天下无敌。但是如今要说在这万里长江上来一场浩浩荡荡的水战,这时的他们显得不是那么自信。
    面对如此整齐的宋军水师战船,又恰逢九月的狂风暴雨,忽必烈的部将,在长江北岸的风雨里萌生怯意。
    然而,在这25年的宋蒙战争中,每当蒙将们心生怯意之时,总有一些汉将们来为其主子充当马前卒,开路兵。蒙哥的西路军虽然在钓鱼城下死了一个汪德臣,但是在忽必烈的东路军中,甘愿为汪德臣第二的人却也不在少数。
    此次跟随忽必烈南征的汉将阵容如下:万户张柔,千户董文炳,严忠济,郑鼎等人。就在那些蒙将被眼前的涛涛长江和宋军战船产生畏惧心理之时,此时的董文炳跑到忽必烈的面前,拍着胸脯说道:“宋人所恃,无非长江天险,今不夺其气不可进,臣先请之”。
    而后,在狂风暴雨之下,董文炳登上了蒙军的水师战舰,顶风冒雨的往长江南岸进发。
    控扼长江江面的宋军水师,在狂风暴雨里看到这突如其来的蒙军战船之后,即刻率领着舟师前往江面迎战。
    为了讨好自己的主子,打好这蒙军自崛起以来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长江水战,董文炳带上了他的全部家族子弟,打算以整个家族的性命来向忽必烈展示他的忠心。
    在董文炳的无畏冲击之下,疲弱的宋军水师退出了长江江面和沿江地带。之后,蒙军火速封锁了沙武口通往鄂州的长江江面。
    五日后,忽必烈南征大军全部渡过长江,屯兵于浒黄洲(今武昌东北)。自公元1234年宋蒙开战以来,蒙古铁骑第一次跨过长江中游。
    暴雨过后,在这个九月的黄昏里,江南的重镇鄂州,已是危如累卵……
    
    第六十三章 鄂州会战
    忽必烈的蒙古铁骑踏上了长江的南岸,招降的使者也如期到达了鄂州城下。是战、是逃、是降的抉择摆在了势单力孤的鄂州守将张胜面前。
    如今,系天下安危于一身的重镇鄂州,此刻用于防守的兵马实在是少得可怜。京湖战区的宋军至今还在从长江上游回援的路上。对于此时的张胜来说,眼下的守城之战,将是一场毫无胜算的战争。他想过逃,也想过战,当然也想到过降。
    面对鄂州城下忽必烈那咄咄逼人的蒙古大军,在守城没有任何胜算的情况下,张胜终于想到了除了逃跑、死战和投降之外的第四条出路。
    那条路便是——拖!
    早在忽必烈大军进犯黄陂之时,身处鄂州的张胜就已经意识到危险的来临。那个时候的他火速派人逆流长江而上,前往贾似道所在的江陵(荆州)求援。如今众多时日已经过去,想来,这贾似道的援军也该到了。
    鄂州的城楼之上,张胜俯视着城楼之下的蒙古劝降使者摆出一幅无奈的表情说道:“贵军渡江南下,鄂州城小兵寡,某自知无力抵挡。然贵军所求,无非鄂州城池而已。今苦思良久,愿以鄂州之城,换我城内数万生民。五日之后,贵军尽可进军鄂州,届时城内将无宋军一兵一卒。”
    获此答复的蒙古使者将张胜的这一请求汇报给了忽必烈。简单的思考之后,忽必烈决定等上那五日。
    然而,让忽必烈没有想到的是,他连两日都没有等到。
    就在忽必烈撤围鄂州的第二天夜里,长江的江面之上一群身着宋军服饰的军兵正在漆黑的夜晚里悄然渡江。夜幕此时将整个大江封锁,在这远离蒙古军的长江江面,古老的渔民就着幽暗的渔火,凭借着自己多年在风雨里横渡长江的经验,小心翼翼的为这些奔袭了数百里的宋军稳稳的掌着舵。黑夜里偶有水花的声音响起,但很快就会被无边的黑暗和那拍打着两岸的江水之声所吞噬。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五千宋军在短短两个时辰便已悄悄的潜入到长江南岸。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他们避开了屯军浒黄州(武昌东北)的忽必烈蒙军,穿插到了鄂州(武昌)城下。
    此时驻守鄂州的守城士兵不明所以,一时间以为蒙军半夜来袭,整个鄂州顿时陷入了紧急战时状态。待到大军靠近,看到来军的旗帜之时,鄂州守军才意识到自己虚惊一场,来人原来是自己人。
    这批人马的领军人,正是从襄阳府火速赶来的高达。
    襄阳守将高达自接到贾似道救援鄂州的命令之后,便沿着东进的汉江水陆并行,日以继夜的往鄂州增援。现在,他终于达到了自己此行的目的地。
    两日过后,在长江巡游的蒙军发现在由汉江进入长江的入口处,有宋军的战舰在江面游弋,通过进一步侦查,蒙军又获知汉阳出现大批宋军,为首的正是宋军长江中上游的战时统帅贾似道。
    襄阳和江陵这两路大军救援大军的相继到来,对于之前鄂州那势单力孤的局面,是大大的改观。一时间鄂州城内的兵马军心大振,军民守城的信心倍增。
    当忽必烈于长江之上看到贾似道的兵马之后,连连大呼上当,追悔于三日前没能一鼓作气,拿下鄂州城。但后悔归后悔,此时的忽必烈仍旧在兵力和地利上占据着优势,而眼下的张胜、高达和贾似道三人,忽必烈也压根就没有将其放在眼里。
    但是当他从宋军的俘虏口中获知之前逆流长江而上,前去救援钓鱼城的吕文德此时又沿江东下前来救援鄂州之时,忽必烈当即重视起来。
    他可以轻视眼下的三个人,但是他却知道自己不能轻视吕文德。因为早在二十多年前,忽必烈还作为一个少年,蒙军第一次大举进攻江淮之时,吕文德便作为南宋的一名悍将成功的救援过安丰军、庐州等地。那些年宋军在江淮大败蒙军,除了有杜杲,余玠等人之外,功劳也应该有吕文德一份。如今,经过二十多年战争的洗礼,吕文德早已不是曾经的吕文德,这时的他完全有能力挑战这天下的任何一位统帅。
    于是,在三日之后,忽必烈命蒙将拔都儿率五千蒙军西进洞庭湖畔的岳阳。因为那里的长江江面,是吕文德水师东下救援鄂州的必经之路。那里也是堵截宋军东下的最佳地点。
    待一切料理完毕,蒙将拔都儿率军出发。忽必烈则亲率大军再一次兵临鄂州。
    独倚江天,思仲谋、逐鹿几时。
    登黄鹤,楚天极目,劲风煦日。
    大江激扬汉水情,青山静听荆楚事。
    正当年、惊涛逐清浪,恐暮迟!

    黄鹤楼,孙郎始。
    望军情,筑于世!
    假舟楫,涉水江湖前事。
    蛇山映江楼百丈,孤帆掠影浪千尺。
    任平生、徒步天涯路,起于此。

    2012年4月临蛇山登黄鹤楼


    

    
    鄂州城下,忽必烈先是谴责了张胜的不讲信用,而后表示还愿意再给鄂州的军民一次机会,并再次派出使者进城招降,还是希望能和平的将鄂州平稳交接。
    随着蒙古使者的进城,高达,张胜,还有前来招降的蒙使又坐成在了一个桌子前。在这位蒙使好话,大话,空话说了一大箩筐之后,听得摇摇欲睡的张胜不耐烦的问道:“你说完了吗?说完了就赶紧回去吧!”
    正说的起劲的蒙使听张胜说完这些话,终究还是带着不情愿收住了他的滔滔口水。但是仍然还是像如今的销售人员一般,最后不甘心的问道:“张将军,真的不再考虑一下吗?”
    张胜道:“不需要!”
    听到张胜决绝的话语,忽必烈的使者只能带着失望悻悻的离开。但想到自己终究没有把命留在这鄂州城内,蒙使的心中又多了一些平衡。
    但是,这次这个蒙使真的是想多了。
    就在蒙使起身离开之际,张胜已经跨上了战马,而鄂州城内的两千兵马也于校场内集结完毕。
    随着鄂州的城门缓缓打开,围城的蒙军首先看到了蒙使的平安归来。这在忽必烈看来,此次的招降似乎还是有效果的。但他似乎忘记了五天前的张胜是怎么忽悠了他一把。
    在鄂州城内,守将张胜已经点齐了两千军马。于战马之上对高达说道:“兄弟,待我出去杀杀蒙军的威风!记得帮我守好鄂州城的大门!”
    高达神色沉重的点了点头。但是从心里面他又是极力反对张胜出去冒险的,而且是只带这么一点人!奈何在鄂州的主将是张胜,而自己只是来救援的。在苦劝无效之后,也便由他去了。
    在临别之时,高达只说了一句:“当心!”
    随着高达的话音落下,张胜也带领着两千军马冲出了城门。
    这时,先前走出鄂州城门的蒙使眼看着蒙古的大军就在眼前,忽闻身后有马蹄之声。一个不经意的转身之后,蒙使看到了身后烟尘冲天,数千宋军冲出城门,奔着他的方向而来。此时的蒙使受本能的求生意识支配,拔腿就往蒙古大军的方向跑。
    但是此刻为时已晚,宋军的两千骑兵瞬间就杀到他的背后。冲在最前的张胜一刀下去,蒙使倒在了宋军骑兵的马蹄之下。就在半刻之前还对张胜抱有投诚之妄的蒙军此刻也反应了过来,对突如其来的宋军展开激战。
    张胜的突然杀出,显然是有目的而来的。从城内一出来,张胜便直奔忽必烈所在的中军而去。就在张胜即将突击到忽必烈帐前之时,蒙军汉将董文炳又一次出场,率领亲兵堵在了忽必烈的帐前,将突击的张胜击退。但张胜此举,还是吓得忽必烈于乱军中躲避。
    董文炳的拼死顶上,让张胜的突袭没能得手,而蒙军一旦结成阵势,张胜那只有两千兵马的弱势就凸显出来。眼看蒙军越聚越多,趁着蒙军还没完全合围之际,张胜下令宋军往鄂州城下撤退,此时鄂州城内的高达也派军出城接应。
    但就在张胜调转马头向鄂州撤退之时,却不知蒙军汉将郑鼎的箭心已经瞄准了他的后背。随着郑鼎那支冷箭的射出,张胜应声落马,倒在了回鄂州城的路上。
    城楼之上的高达看见了张胜的倒下,火速奔下城楼,带领着军马想将已经奄奄一息的张胜抢回来。但是此刻大批的蒙军已经带着蔽日的烟尘向鄂州城猛扑过来,无奈之下的高达不得不打马回城,迅速将鄂州的城门关闭。
    在城门关闭的前一刻,高达看到了倒下的张胜,被滚滚的蒙古铁蹄所湮没。
    奔腾而来的蒙军在张胜死后开始了对鄂州城的攻打。此时鄂州城内的高达,不得不肩负起带领军民守卫鄂州的重任,坚守着鄂州的城池。
    就在忽必烈进攻鄂州的同时,在洞庭湖畔的长江之上,一路顺江东下的吕文德也在岳阳与等待多时的蒙将拔都儿展开激战。而作为水战高手的吕文德,没有让贾似道失望。奋力激战之下,吕文德部在长江之上冲破了拔都儿的重兵封锁,率领着水师乘风破浪,一路扬帆杀奔到鄂州城下。
    眼见吕文德到来,贾似道也率军由汉阳进驻鄂州。这时的鄂州城内外,已经聚集了宋蒙双方的十多万兵马。
    宋军三路人马的会师,让贾似道救援鄂州的军事意图得以实现,宋蒙之间长江中游的战事开始处于相持阶段。但尽管如此,执着的忽必烈仍旧没有放弃与兀良合台在鄂州会师的军事计划,因而在这长江的中游,进一步加大了自己的用兵力度。
    鉴于现在的鄂州之战处于相持阶段,那么就让我们先转移视线,看看已经进入广西境内的兀良合台和两万蒙军又是什么情况?
    第六十四章 广西、湖南、江西的战事
    就在忽必烈亲自领军日以继夜的攻打着鄂州,长江中游战火滔天之时。远在南宋帝国西南边陲的广西也已被战争摧残的一片狼藉。
    自从兀良合台八月份突入广西开始,一个多月过去了,两万北上的蒙古大军此刻已经深入广西腹地。在攻克了广西柳州之后,兀良合台正率军走在了前往静江府(广西桂林)的路上。
    而此时的静江府,由李曾伯统率五千兵马亲自坐镇。这个曾经经略过广西的人,这个曾经镇守过荆襄的人,这个曾经修复过襄阳城的人。现在又宛如一颗钉子一般,牢牢的钉在兀良合台北上湖南的道路上。兀良合台遇到了他北上途中最为难缠的对手。
    当蒙古的前军到达静江府之时,兀良合台和李曾伯这两个当世名将的较量也就开始了。
    在战争的世界里,实力强的一方往往最有发言权。兀良合台觉得他的实力比李曾伯强,因为他有两万兵马,李曾伯只有五千,所以兀良合台让李曾伯赶紧让开;但李曾伯不这么认为,因为他的兵马虽然不如兀良合台多,但是他有一座坚城,所以李曾伯让兀良合台赶紧滚蛋。
    既然谁都不服谁,那大家就用实力说话!
    口水仗打完之后,兀良合台派出了前军三千,架起了云梯,启动了战车,准备前去攻城和撞门。楼上的李曾伯倒也不慌张,调来了一群弩兵和弓箭手,在城楼之上摆好了阵势,意思是不怕死就往前冲。
    蒙古的前军自然不是被吓唬大的,在主将的指挥下,理都没理城上的守军。抬起了了云梯,推动着战车就往前冲。一时间静江府的城门之下炮火连天,箭如雨下。
    激战之时,静江城内外,双方的战时统帅都在各自的阵营里沉着的指挥着战斗,蒙古的前军统帅更是在城门之下骑着马来回奔跑,督促着攻城的蒙古士兵竭力攻城。但是当攻城之战进行到最为激烈之时,蒙军却突然听不到主将指挥攻城的声音了。偶有好奇之人回头一看,却发现自己的统帅已经落下马去,身上正插着一支由强弩射出来的利箭。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蒙军痛失前军主帅,五千人的战场丧失了大将的指挥,一时间攻城大军不知如何是好,短暂的混乱之后,蒙军在副将的带领下暂时退出战场。
    静江府下第一回合的较量,李曾伯获胜!
    前军主帅的丧命,并没有影响到兀良合台攻城的信心。第二天一大早,兀良合台又命偏将率领着五千军马前去攻城。但是,此时的李曾伯却不再热衷于守城。而是将宋军全部开赴静江府外,大有背城一战的气势。此时前来攻城的蒙军还带着繁重的攻城装备,却连阵势都没来得及摆开,就在城下被已经等得不耐烦的宋军迎头痛击。一战下来,这些“广西狼兵”的前身爆发出了惊人的战力,斩首千余蒙军,击溃来犯之敌!
    “背城一战,先发制人”,蒙军自此溃败,兀良合台大军后退十里。
    第二回合的较量,李曾伯获胜!
    连续遭受宋军两次重创,兀良合台在李曾伯的“教育”之下,开始放缓了进攻的势头。
    仗打到这里,兀良合台意识到这静江府内的统帅不同于自己深入广西这两个月来所遇到的守将,这里面有一个真正的对手。但是,此时的李曾伯对于兀良合台后退十里的行为显然不太满意。他觉得兀良合台后退的太少了,在李曾伯的眼中,兀良合台是应该退回云南去的。
    但兀良合台却认为自己眼下的目标在静江府(桂林),之后的目标在潭州(长沙),往后的目标在鄂州(武昌),将来的目标在临安(杭州)。不管在哪,但绝对不会在云南。自云南出发开始,他就没打算再回去。
    既然双方的意见达不到一个统一,那就只有接着打了。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李曾伯把他的那双黑手伸到了兀良合台的军营里。而且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日子里,李曾伯利用岭南多山的特点,趁着燥热的夜晚,派出宋军在这十万大山里神出鬼没,不断的对兀良合台进行偷袭,让兀良合台不得不将兵马驻地一退再退。
    “因地制宜,乘夜劫营”,半个月来的昼伏夜出,宋军越战越勇,蒙军疲敝不堪。
    第三个回合的较量,李曾伯获胜!
    虽然这场静江府的守城之战,李曾伯率领着宋军完胜了兀良合台三次,但是这场阻击蒙军的战斗,李曾伯到最后却彻彻底底的输了。
    在李曾伯不断偷袭的过程中,兀良合台克制住了自己的愤怒。面对李曾伯的挑衅,兀良合台只专注于一件事,那便是派出士兵去找路,去找一条不用经过静江府(桂林)就可以北上湖南的路。
    半个多月过去,随着前去探路的士兵不断回营,还是给兀良合台带来了一些有用的消息。
    在静江府(桂林)的东北方向有一座小镇叫做全州,而全州的东北方有一座军事重镇叫做永州,而永州已经处于湖南境内。自永州北上越过湘江可达潭州(长沙),而广西全州通往湖南永州的路程,要比从静江府(桂林)通往永州的路要近的多。
    于是,在之后的某一个晚上,李曾伯再派出宋军前去蒙军营地劫营之时,蒙军的驻地之上,只剩下空空的营寨。而兀良合台和那两万蒙军已趁着黑夜悄悄北上全州。当李曾伯再获知这支蒙军的消息之时,这支蒙军已经窜入了湖南永州境内。
    兀良合台这一去,湖南的战火便一发不可收拾。
    ……
    邕江入梦
    文/凌峰公子
    凭栏孤影倚窗斜,残阳血,渔船歇。
    青灯烟火,渡尽红尘劫。
    岭南江浔渡岁月,群山叠,怎话别。

    轻舟入梦穿心结,江湖邂,风雨携。
    世间冷暖,人生怎能缺。
    一梦水乡忧思解,提笔写,忆昨夜。

    2015年腊月,写于广西南宁市邕江畔
    引文:
    自从2014年8月来到广西南宁西乡塘区的邕江之畔,便在此度过了两个没有寒冷的冬天,这也算是人生中一段比较惬意的时光。也是在这里,才更有闲情逸致的把曾经喜爱的写作事业重新拾起,修身养性,终日与青山绿水为伴,渔船灯火相望!

    

    

    

    
    两江四湖,山水桂林

    

    

    

    

    

    

    
    兀良合台部的蒙军突入湖南的消息传至南宋帝国的权利中枢之后,无论是远在临安的宋理宗,还是静江府的李曾伯,或是身在鄂州的贾似道,都预感到了局势的危急。但由于忽必烈对于鄂州的日夜攻打,整个南宋帝国的大军,之前都在向鄂州增援,以致于湖南的兵力异常空虚。整个南宋上下一时间却也找不到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正在攻打鄂州的忽必烈在获知兀良合台已经进逼潭州(长沙)的消息之后,那是异常的兴奋。在忽必烈看来,这场鄂州会战正在朝着他既定的方向发展。兴奋之余,为了保证兀良合台北上鄂州的顺利进行。蒙军的另一支兵马又再次现身,准备前去接应兀良合台的北上。那支兵马,便是半个月前由蒙将拔都儿统率,西进长江,前往湖南岳阳,去拦截吕文德的那支蒙军。
    虽然在不久前的那场长江水战中,吕文德冲破了蒙将拔都儿对江面的封锁,但是这支蒙军的建制并没有被打乱,仍旧是一支可战之兵。就在兀良合台大战李曾伯的这些日子里,这支蒙军在拔都儿的带领下攻克了岳阳重镇。
    也就是说,此时的湖南境内,已经有兀良合台和拔都儿这一南一北两路蒙军。
    现在,经过忽必烈的授意,拔都儿在攻克岳阳之后,率兵南下前往潭州(湖南长沙)接应兀良合台北上。一时间战争的形势对于南宋大为不利起来。
    由于兀良合台和拔都儿统军相继进入湖南,接下来战火也将在整个湖南熊熊燃烧起来,直到烧到整个湖南也残破不堪!
    当湖南的守军获知兀良合台的蒙军突入湖南之后,大量的守军开始南下去围堵北上湘江的兀良合台。这样湘北的防御力量大大减弱。而蒙将拔都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引军南下,在几乎没有遭遇抵抗的情况下,便兵临潭州(长沙)城下。
    只是到了潭州城下,拔都儿便别想再往南前进一步。因为此时坐镇潭州(长沙)的是湖南安抚使向士璧。
    半年前,向士璧曾与刘整,吕文德奉贾似道之命去救援钓鱼城,后来蒙哥殒命钓鱼山,忽必烈攻鄂州。贾似道便以吕文德、刘整率军自重庆府东下救援鄂州,而向士璧则被朝廷任命为湖南安抚使,知潭州(湖南长沙)。
    潭州,作为控扼湖广南北的重镇,南宋多年来倾心打造,虽不说能阻挡数十万大军,但眼下阻挡拔都儿那五千兵马南下还是绰绰有余的。而在阻挡拔都儿的同时,向士璧又调集整个湖南的宋军在湘水以西展开对兀良合台的围攻,一时间兀良合台也不得动弹。
    所以,在湖南战场,南边的兀良合台和宋军正打得火热,北边的拔都儿却和向士璧在潭州城下陷入了对峙。兀良合台与拔都儿这两名蒙将也只能一南一北遥遥相望。
    此时放眼整个战局,在鄂州城下,忽必烈与贾似道、高达、吕文德激战正酣。湖南之地,向士璧南阻兀良合台,北拒拔都儿。整个两湖之地打了一个热火朝天。此时,南宋当局意识到不能再任忽必烈这么欺负下去,开始以举国之力进行抗争。于是,分驻在南宋各地的宋军开始源源不断不断的往鄂州增援。遭此境况,本就孤注一掷的忽必烈觉得再这样下去,攻下鄂州将会变的遥遥无期。所以,忽必烈认为自己有必要再搞点事情出来,不能让增援的宋军来的这么顺利。
    经过权衡之后,身处鄂州城下的忽必烈决定在湖北,湖南之外,再开辟第三战场。
    随后,在忽必烈的调令之下,潭州城下的拔都儿率军北返,协助忽必烈攻打鄂州。而另一名蒙军汉将郑鼎,则领军六千,一路往鄂州东南的黄石而去。
    在黄石的阳新境内,郑鼎击败阳新守将,突破沿途关隘,一路杀进江西,直奔隆兴府(江西南昌)而去,不久之后,又将半个江西搅了个天翻地覆。
    随着广西,湖南,江西相继被卷入战火,这本就只剩下半壁江山的大宋帝国,现在又残破了半壁。到这一刻为止,立国三百多年的大宋,未曾被卷入过战火的地方便就只剩下东南沿海的浙江、福建、广东三地……
首页 上一页[10] 本页[11] 下一页[12] 尾页[2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6-26 18:10:13  更:2021-06-26 18:44:41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