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第29页]

作者:云淡心远
首页 上一页[28] 本页[29] 下一页[30] 尾页[7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wangmingsong2011 2020-09-14 14:06:05
    手滑发了
    高适一得知《永王东巡歌》,就不管红线不红线,立场不立场,他就不知道咋救了。单纯的幕僚、谋士,榜上有名没跑,那或许可以私下斡旋、求情必要时候金钱运作一番,或许能行——《永王东巡歌》一旦传开或者被翻出来,那是要上李亨的黑名单的。政治不政治先不说,李亨同志一拍桌子,你小子就下个ID见,二十年后又是好汉了。
    当然了,高适至少不是李白这种纯诗人、侠客,人家也是搞政治、军事的人物。也许政治......
    -----------------------------
    高适至少不是李白这种纯诗人、侠客,人家也是搞政治、军事的人物。也许政治家、政客天生理性吧。这种事情不愿意沾边。
    王兄分析得非常精辟
    @ty_虺虺 2020-09-14 11:27:27
    高适对杜甫的态度却是完全不同,那是嘘寒问暖,照顾有加.杜甫没钱了都直接写诗问高适催(是直接催而不是婉转的要).高适还对杜甫的赋大加赞扬,认为他的赋能和杨雄媲美.但最奇怪的一点是高适从来没夸过杜甫的诗,而杜甫却被后世尊为"诗圣".
    -----------------------------
    是的,高适对杜甫后来在生活上还是很照顾的

    
    @添牙海角牧羊人 2020-09-14 23:51:31
    由高适出面替李白求情,估计他也想不出理由开这个口,一旦用错了方法,后果可能更糟?!老郭是最有理由出面的人,因为李白救过他,他替李白求情是报恩,李白的生死也就皇上一句话的事,李亨也乐得做个人情,反正流放和死刑差别不大,没有赦免就回不来,就算有赦免也轮不到你,在那地方等死!对李白来说,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
    是的,史载李白曾经救过郭子仪。
    新唐书: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
    @bin5104 2020-09-15 00:14:54
    赞!!!
    -----------------------------
    谢谢夸奖,欢迎常来
    @云阳宣氏老华 2020-09-15 12:28:25
    封建王朝兴起和衰落是自然的规律,它与自然界的生物一样,有兴就有衰。王朝是由人组成,主宰是君主,君主从起兵兴业至成为皇帝,思想的变化,生活的改变,追求生活享受从简到奢迷腐朽,就是王朝从兴到衰的宿命。
    -----------------------------
    是的,不过王朝从兴到衰,应该也不光是君主的问题
    @江东一户侯 2020-09-15 14:05:57
    @云淡心远 :本土豪赏1根 鹅毛 (10赏金)聊表敬意,礼轻情意重!【 我也要打赏 】
    -----------------------------
    多谢老朋友打赏
    谢谢大家的支持,下面继续更新
    NO.110
    杜甫出身名门,祖父是著名诗人杜审言,父亲也曾在各地担任地方官,作为官三代,他从小家境不错,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杜甫也有着凌云的壮志,这从他那时的诗句可以看出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可惜他虽然博学多才,但运气却相当不好,数次参加科举都没有中第——其中公元747年的那一次尤为可惜,当时身为宰相的李林甫为了营造野无遗贤的假象,竟然一个都没录取!

    由于那时他的父亲已经去世,杜甫客居长安,迫于生计不得不担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器甲仗和管理门禁锁钥)之类自己之前看不上的不入流的小官,但凭借那点微薄的薪水养活一家人依然十分吃力,有一次他从长安赴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杜甫把家安在那里),发现他的小儿子竟然被活活饿死了!

    年少时的理想是要拯救世界,现在却连自己的儿子都拯救不了!

    可以想象,此时的杜甫该有多么悲愤,多么无奈!

    他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地写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首长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隐藏在盛世光环下的尖锐的社会矛盾,其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千古名句更形象地揭示了那时贫富极为悬殊的残酷现实!

    安禄山叛乱后,杜甫陷于长安,后冒着生命危险逃出,投奔刚称帝不久的李亨。

    李亨觉得他忠心可鉴,便封他为左拾遗(皇帝身边的谏官)。

    左拾遗虽然级别不高——仅仅是从八品,但由于属皇帝近臣,如果做得好,前途还是很光明的!

    估计那时的杜甫也以为这会是他走向巅峰的起点,万万没想到这竟然会是他一生仕途的顶点!

    事实上,他在左拾遗这个位子上只坐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那时宰相房琯因兵败陈涛斜等原因而被李亨下诏免去宰相职务,其他人倒没说什么,杜甫却跳了出来为房琯鸣冤,惹得李亨大怒:你谁啊!真是浴缸里跳水——不知深浅!

    李亨觉得,杜甫不适合拾遗这个岗位,因为他实在太不合时宜了!——提醒一下,这里有个谐音梗。

    就这样,杜甫被贬出了朝廷——被贬为华州(今陕西渭南华州区)司功参军。

    在此期间,他曾离开华州赴洛阳等地探亲,途中见到战乱带给百姓的灾难而写下了著名的“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不久,他因对时局失去信心而主动放弃了这个职务,此后流离失所,辗转来到成都依附友人,生活十分困苦——究竟有多苦,可以参见他此时所作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从杜甫这一时期的诗歌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百姓有多么苦难!

    而造成这一切的最大的罪魁祸首就是安禄山!

    也许是做的坏事太多,安禄山也没得意多长时间。

    范阳起兵后不久,安禄山的眼睛就逐渐看不清东西了,后来越来越严重,几乎成了瞎子;更让他难受的是,他身上还长了很多毒疮,经常溃疡,搞得他苦不堪言——现在有专家根据这些症状判断,安禄山的这些症状似乎有点像糖尿病的并发症,不过那时候的人不知道这些,安禄山请了很多医生都对他的病束手无策。

    身体上的痛苦,让安禄山的性情变得十分暴躁,稍有不如意就大发雷霆,对部属动不动就要大肆鞭打,有时甚至还要随意杀人。

    那些陪侍在他身边的人,上至宰相严庄,下至宦官侍从,全都遭到过他的毒打,每次见到安禄山都心惊胆战。

    谁都不知道,安禄山什么时候会发脾气;谁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人头落地。

    那个时候,他们这些人就连买芒果都不敢买青的,因为谁也无法保证,等到芒果成熟时他是不是还活着!

    严庄不愿过这种朝不保夕的日子。

    不在恐慌中爆发,就在恐慌中灭亡!

    他决定做掉安禄山。
    @Ridiculogical 2020-09-16 09:08:49
    高适怀功业之心,确实不能用“高士”的标准来要求他,情有可原。郭子仪则颇有古名将之风。
    -----------------------------
    是的,郭子仪后来的名望这么高确实是有原因的

    
    @欲火奔流 2020-09-15 22:41:49
    不就是五代十国了吗
    -----------------------------
    五代十国还早啊
    @ciwill 2020-09-16 12:15:01
    顶贴,写的很棒!
    -----------------------------
    多谢老朋友夸奖
    感谢大家的支持,下面继续更新
    NO.111
    这样的大事,当然不是严庄一个人能干得了的。

    为此,他为自己找了个强大的盟友——安禄山的次子安庆绪。

    安庆绪精于骑射,作战骁勇,深得安禄山的喜爱,加上他的长兄安庆宗早在安禄山刚起兵的时候就被杀了,安庆绪一直认为自己肯定会是父亲顺理成章的继承人,没想到安禄山由于宠爱小妾段氏,竟然打算立段氏所生的幼子安庆恩为皇储!

    安庆绪对此完全不能接受,心里很不平衡。

    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一个人好不容易抽到了五百万大奖,所有人也都认为他获得了大奖,然而就在他准备领奖的时候,却突然发现颁奖机构通过暗箱操作把大奖给了别人,你说他怎么可能不怨气冲天?怎么可能不想为自己讨个公道?

    因此,当严庄找到他并许诺事成后立他为主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接下来还缺一个具体执行的人。

    这个人,严庄选择的是安禄山的贴身宦官李猪儿。

    李猪儿是契丹人,从十几岁开始就跟随安禄山,安禄山肚子太大,行动很不方便,每次穿、脱衣服都要好几个人协助,其中李猪儿的作用最为关键——他是专门负责用头把安禄山像小山一样的肚子顶起来的,不然安禄山根本无法穿衣裤、系腰带。

    由于跟安禄山接触最多,李猪儿挨的打也是最多的,对安禄山早已怀恨在心,所以他也愿意配合严庄。

    一切准备就绪,严庄开始行动了。

    公元757年正月初五深夜,安禄山睡得正酣,鼾声如海浪般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
    三人悄悄摸进了安禄山的寝宫。

    进去后,严庄和安庆绪拿着兵器守在寝帐外,李猪儿则手持大刀进入了帐内,随即掀开被子,挥刀向安禄山的肚子一阵猛砍。

    安禄山发出一声声凄厉的惨叫,不过他并没有马上断气,还在挣扎——由于眼睛看不见,他只能伸手去摸自己常常放在枕头边的佩刀,然而没有摸到,只摸到了一根帐竿。
    他只能一边徒劳地摇着帐竿,一边用尽最后的力气大叫:这一定……是……家贼干的!

    恭喜你,答对了。

    可答对了又能怎样?

    说完这句话,他就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55岁的安禄山就这样死了,死得很惨——床上、地上到处都是散落的各种人体碎片,红的是血,白的是板油,黄的是肥肠,紫的是肝,橙的是晚上刚吃的还没来得及消化的一只橙子……

    李猪儿要是去剁饺子馅,肯定是一把好手!

    习惯于背叛的安禄山最终死于家人的背叛。

    也许,这就是报应吧。

    可惜这报应来得还是太晚了。

    很多人都说,历史人物是复杂的,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们,每个人都有正面的因素,也有负面的因素,但要从安禄山身上找到正面的因素,其难度却不亚于从豆腐里找到骨头、从我老婆吃剩的葡萄中找到一粒不酸的。

    因为安禄山为了一己之利掀起的这场叛乱,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实在是太大了!

    按照唐人杜佑所著的《通典·卷七·历代盛衰户口》记载,安史之乱前的公元755年,唐朝总人口有五千二百多万人,而到了公元760年,总人口却只剩下了不足一千七百万,也就是说在短短五年的时间里,唐朝的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二还多!

    虽然这个数据由于隐瞒户口等因素不可能完全正确,但毫无疑问,在这场劫难中丧生的百姓数量是极其巨大的!

    如果把安史之乱前的大唐帝国比作一个精美的瓷器,那么安史之乱后就只剩下了一地碎片,而那个率先动手打破瓷器的人,就是安禄山。

    他是毁了大唐帝国和无数百姓生活的最主要的责任者!

    他不仅是史上最胖的破坏者,也可能是史上最大的破坏者!

    这样的人,当然只能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Ridiculogical 2020-09-18 08:23:59
    安禄山终于死了。
    -----------------------------
    是的,发动叛乱一年多就死了。
    @wangmingsong2011 2020-09-18 19:41:19
    破坏之王安灵魂终于永远的安静了!不会再抖起三百多斤的身躯跳胡旋舞了!终于……不会再有一辆战车拉着胖胖的他,去掠过每一寸曾为锦绣现为焦土的大唐疆域了。
    -----------------------------
    是啊。
    有人说,如果不是杨国忠逼反安禄山的话,安禄山的身体可能熬不过李隆基,估计就不会有安史之乱了

    
    @bin5104 2020-09-20 09:09:03
    赞!!!
    持续拜读...
    -----------------------------
    多谢老朋友支持
    感谢大家的支持,下面继续更新
    NO.112
    扯远了,还是回到现场吧。

    安禄山被杀的时候,寝宫内虽然有几个宦官和宫女,但他们早就被吓得魂飞魄散,没人敢动——其实也没人想动——安禄山早已失去了人心,谁也不愿再为安禄山卖命。

    严庄嘱咐他们这些吃瓜群众不得对外泄露任何消息,否则全部格杀勿论,随即又命他们动手给他们之前的主子挖坑——在床下掘了个超大号的深坑,将安禄山的尸体用毛毡包裹就地掩埋。

    次日清晨,严庄在朝堂上宣布安禄山病危,传位给次子安庆绪。

    安庆绪随即继位,遵安禄山为太上皇。

    数日后,安庆绪才对外公布了安禄山的死讯。

    安禄山建立的大燕政权,就此进入了安庆绪时代。

    不过,安庆绪这个人虽然四肢发达,头脑却极其简单,外表长得人五人六,说起话来却颠三倒四,即使让他念一段别人拟定好的诏书,他也念得吞吞吐吐,云里雾里,别说别人了,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在说什么。

    严庄觉得他这个样子难以服众,便干脆让他呆在深宫,不要随便出来——老弟啊,我看你以后还是尽量少抛头露面了,你那不是露面,是露馅!

    安庆绪也乐得如此,他干脆加封严庄为御史大夫、冯翊郡王,把军国大事全都交给严庄处理,自己则躲在深宫,日夜饮酒泡妞,过起了没羞没躁的幸福生活……

    相比之下,他的对手唐肃宗李亨的责任心则要强得多。

    安禄山的死,对正处于内忧外患中的李亨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

    他又重新燃起了胜利的信心。

    公元757年二月,他带领文武百官进驻凤翔(今陕西凤翔),将这里作为自己的前敌指挥部,开始部署对叛军的全面反击。

    首先出手的是李亨最倚重的大将郭子仪。

    郭子仪率朔方军从洛交(今陕西富县)出发,悄悄渡过黄河,于深夜神不知鬼不觉地进抵河东(今山西永济)城下。

    由于之前郭子仪已在城内联系好了内应打开城门,唐军没费多大力气就占领了城池。

    驻守河东的是曾在灵宝一战中击败哥舒翰的叛军大将崔乾祐,因事发突然,崔乾祐根本来不及组织防守,只能狗急跳墙缒城而逃,接着马上组织驻扎在附近的叛军发起反扑。
    然而胜利似乎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仓促出击的崔乾祐不敌早已在城头严阵以待的郭子仪,被打得大败,只好带着残兵狼狈逃往安邑(今山西运城)。

    没想到当地军民已经反正,等叛军进去了一半他们突然关闭城门,随后关门打狗,将入城的叛军全部歼灭。

    还好崔乾祐走在队伍后面,一看情况不对,慌忙往脚底抹油掉头就跑,总算逃回了洛阳。

    河东就此光复。

    而几乎就在郭子仪夺取河东的同时,他的老搭档李光弼也在太原取得了一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李光弼这次的对手,还是老冤家史思明。

    自从扫平河北后,史思明就把自己的下一个进攻目标放在了太原。

    这一点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一方面,太原的地理位置极其关键,唐军只要占有太原,就随时都可能东下威胁河北这个叛军的老巢,这令史思明始终感到如芒刺在背,连睡觉都睡不安稳;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听说李光弼麾下只有不满万人,且大都是地方上的团练兵,其战斗力和史思明手中这支百战精兵相比,就如同“跳楼大甩卖,最后三天,样样十元”的乡下街头小店和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上的老佛爷百货相比——差了不晓得多少个档次!

    这样一个捏软柿子的良机,他当然不会白白错过。

    
    @奇正2019 2020-09-21 00:02:20
    安史大乱的安已经被宰了,接着就是更乱的乱,杀个安禄山也于事无补
    -----------------------------
    是的,就算安史之乱平定了,唐朝也再也没有恢复元气
    @wangmingsong2011 2020-09-21 16:31:10
    朝廷一方,经过马嵬之变的权力更迭,虽然乱象依然有,房琯兵败、永王“东巡”……烦心事还是一大堆。但以李亨为核心的新一代领……额,肃宗君臣也还是在尽力的去力挽狂澜。
    叛军一方,安禄山晚年已经颓势出现,现在又是局面不稳的情况下发生权力更迭……安禄山是叛军的缔造者不假,安庆绪他是个什么东西?善骑射是善骑射,素懦弱、言词无序……我不知道啥意思……然后上位就把事情打包交给严庄,自己到深宫内苑里玩美人......
    -----------------------------
    是的,李亨至少还是有理想的,虽然能力有限
    @Ridiculogical 2020-09-21 18:36:45
    关键是叛军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最后成了比烂的战争。苦的是百姓
    -----------------------------
    确实是比烂。两方都犯了很多错误
    @平原_明月 2020-09-22 02:18:12
    安庆绪估计是个社恐病人。
    跟高纬差不多。
    只和熟人玩的花样百出,生人面前说不出囫囵话。当众演讲更是念讲稿都念不出来。 斛律孝卿当初估计也是心里骂高纬他娘。
    这类人从政从商都是灾难。
    -----------------------------
    确实如此
    @jakac 2020-09-22 16:16:39
    过来打卡
    -----------------------------
    多谢老朋友支持
    感谢大家的支持,下面继续更新
    NO.113
    公元757年正月,史思明与另三名叛军大将蔡希德、高秀岩、牛廷玠分别从博陵(今河北安平)、太行、大同(今山西大同)、范阳(今北京)四地同时出兵,合计约十万人,气势汹汹直扑太原。

    得知十倍于己的叛军大举来攻,太原城内的唐军诸将全都大惊失色。

    他们纷纷提议将城墙加高加厚,以便于防守。

    但李光弼却力排众议:叛军马上就要到了,而太原城的周长足有四十里,现在修城根本就来不及,更何况,还没见到敌人就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怎么能应战呢?

    当然,他也不是什么都没做。

    李光弼亲率士卒与百姓在城外掘了很多壕沟,并用挖出的泥土制作了数十万块土砖——大家都莫名奇妙,不知道主帅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等到叛军开始攻城的时候,唐军将士才发现了这些土砖的妙用——一旦城墙有任何破损之处,李光弼就第一时间让人用这些土砖把缺口补上,随坏随补。

    如此一来,太原城虽未经事先修缮,但用这种更省时更省力的方式,不仅也达到了类似的效果,而且瞬间就可补好的城墙,还大大挫伤了敌方的士气!

    是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付出无数生命代价才好不容易打开的缺口,对手却不费吹灰之力就修好了,你说这气人不气人!

    见战事远不如想象中的那样顺利,史思明也急了。

    他下令从河北调来了一批攻城器械,由三千蕃兵护送,没想到李光弼事先探知了消息,在叛军必经之路的广阳(今山西平定)设下埋伏,全歼了三千蕃兵,所有的攻城器具也都被付之一炬。

    就这样,史思明带着十万大军在太原城下猛攻了一个多月,除了收获无数己方部队的尸体,始终一无所获。

    大军顿兵于坚城之下乃兵家大忌,史思明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

    他决定改变策略,不再一味硬来。

    他从军中挑选出了一批最精锐的士兵,组建了一支机动部队,叮嘱他们说:我如果从北面发起攻击,你们就悄悄迂回到南面;我如果打东面,你们就从西面包抄。只要发现哪里防守薄弱,哪里有破绽,你们就立即从那里攻进去!

    然而他这次又错了。

    要想从李光弼布置的防线中找到破绽,简直比从菜场上卖的河蚌中找到珍珠还难!

    李光弼治军极严,即使没有发现敌军,守城士兵也都从不懈怠,从不开小差;即使是在深更半夜,巡逻队也到处巡逻,从不间断,叛军的机动部队根本找不到任何下手的机会,一段时间后只能作罢。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史思明又派人天天到城下叫骂,骂得极其难听,企图以此激怒李光弼,逼他出城决战。

    有一次,那个叛军士兵正仰着头骂得起劲,眨眼间竟然消失了。

    就仿佛盐消失于开水中,彩虹消失于天空中,少年时的理想消失于一地鸡毛的生活中,他的人影消失在了茫茫的大地中。

    这到底怎么回事?

    难道李光弼会变法术?

    当然不是。

    事实是这样的:

    李光弼特别注重选拔人才,不管什么人只要有一技之长,他都会量才录用,做到人尽其才。

    唐军中有三个士兵曾在铸钱厂里面干过采矿工作,善于挖掘地道,李光弼便让他们挖了条地道,一直通到叛军叫骂的人所在的地方,一下子将其拽了下来,随后押到城头斩首。

    这样的事之后又连续发生了好几次。

    叛军全都吓坏了。

    从此他们走路都不敢抬头,眼睛一直死死地盯着脚下,就怕有什么异样。

    这个李光弼实在是太神出鬼没了,简直像腹泻一样——你以为没事了,刚有点放松,妈的又来了!
    @奇正2019 2020-09-23 00:13:28
    这个安史之乱那真是乱,不只是天下乱,叛军内部也乱,朝廷自己这边也乱,不是传统意义上两个派别的乱,是N方势力的乱,甚至还牵扯到国际社会也来捣乱
    -----------------------------
    是的,安史之乱后唐朝再也没有恢复之前的盛况,最后导致了五代十国这样的大乱世,甚至还导致后来的宋朝矫枉过正,导致今天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汉唐时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刚得到消息,《彪悍南北朝之乱世终结者杨坚》(原名《被低估的圣王——杨坚大传》)这本书已经正式出版了,目前当当天猫已经上架,京东也即将上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奇正2019 2020-09-23 23:31:35
    太原晋阳城自古以来就是坚城,战国初期赵国就是在这起家的,后来十六国南北朝也是统帅司令部,大唐的龙兴之地也是太原城!李大帅将才难得,这时期乱归乱,打的仗对后世影响深远
    -----------------------------
    是的,太原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地形又利于坚守,南北朝时东魏北齐也把晋阳作为自己的根据地
    感谢大家的支持,下面继续更新
    再发一次吧,不知为什么被删了。

    
    @wangmingsong2011 2020-09-25 13:19:21
    吞了?
    -----------------------------
    不知道为什么在天涯会被删,公众号和微博都没有问题。
    @添牙海角牧羊人 2020-09-25 21:16:15
    心远也会有这种待遇???难得一见!!!
    李光弼这样野战和城防俱佳的将才更加难得一见!!!
    -----------------------------
    是啊,在天涯发了两次都被删了,公众号和微博都没问题,搞不懂
    @奇正2019 2020-09-25 23:23:18
    李光弼和史思明的这场太原攻守战好像高欢和韦孝宽打的柴壁之战,高欢也擅长挖地道,屡屡被韦孝宽击破,难道战争也会惊人的巧合!这个天涯又抽风了,敢对我们云真人的帖子下毒手,谴责!
    -----------------------------
    是的,玉璧之战也非常经典
    @平原_明月 2020-09-26 05:19:09
    那是玉壁,和这个都是守城战经典。
    柴壁是有名的围城打援,攻城经典。
    -----------------------------
    的确如此
    @黄龙12011 2020-09-26 17:05:03
    李光弼是史思明克星,一生中交战三次,最后一次邙山之战,不是仆固怀恩不听劝告,李光弼可能不会输。
    -----------------------------
    是的,史思明打仗厉害,但李光弼更强
    @江东一户侯 2020-09-25 16:53:40
    @云淡心远 :本土豪赏1根 鹅毛 (10赏金)聊表敬意,礼轻情意重!【 我也要打赏 】
    -----------------------------
    多谢老朋友打赏
    @Ridiculogical 2020-09-26 22:01:34
    这地道挖的,神了。
    -----------------------------
    李光弼确实厉害
首页 上一页[28] 本页[29] 下一页[30] 尾页[7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6-26 18:10:13  更:2021-06-26 18:46:18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