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激扬唐朝:牛人们的精彩故事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激扬唐朝:牛人们的精彩故事[第4页] |
作者:青山万马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1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谢谢大家,你们的支持是我继续更新的动力 |
谢谢大家,你们的支持是我继续更新的动力 |
李渊派使者追上了李密的队伍,传达了一个新命令——要求李密独自返回长安。 李密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呢? 他决定赌一把。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李密曾经是雄踞一方的瓦岗军首领,他渴望恢复以前的地位和实力,不愿意回去给李渊当下属,因此李密干掉了李渊派来的使者,带人赶往附近的桃林县(河南灵宝一带),想先下手为强,在唐军做出反应前掠夺一些人口。 消息的传递需要时间,桃林的县令不知道李密已经叛唐,他还以为李密是按照李渊的命令在办事,李密声称自己奉命回长安,想让家人们在县令的官府暂住一下,县令同意了。 于是李密的部下们暗藏武器,装扮成李密的族人,迅速攻占了官府,然后李密率众继续向前走,想去投靠老部下张善相。 此时李渊已经知道了自己的使者被李密杀死的事情,下令沿途唐军围剿李密。 李密等人还在唐军控制的地盘上,只要唐军形成合围,李密这点人肯定不是对手。 为了脱身,李密想了一招——声东击西。 他放出话:自己要前往洛州。 周边的唐军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呢? 这时离李密最近的,是镇守熊州(河南宜阳一带)的唐将史万宝,现在李渊下令对付李密,史万宝自然要执行命令。 但是李密是瓦岗军首领,名声太响,史万宝怕自己不是他的对手,自信心不足。 下属盛师彦倒是很有信心,表示愿意带兵干掉李密,史万宝同意了,拨给他数千人马。 此一时彼一时,以前的李密的确很难对付,不过他现在失去了大部分人马,实力一落千丈,盛师彦根本不惧他。 有了兵马之后,盛师彦带兵迅速赶到熊耳山,找个地方隐蔽了起来。 有士兵不解的问:“李密不是说去洛州吗?我们来这儿干嘛?” 盛师彦分析指出:李密这是转移我们注意力,他扬言去洛州,其实应该是翻山去投靠他的老部下张善相,我们先进山等他。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你的招数完全被对手看破时,你就有麻烦了。 李密自以为骗过了唐军,带队进入熊耳山,等候多时的盛师彦部队发起突击,李密等人猝不及防,被当场杀死,瓦岗军从此一蹶不振。 李密死后不久,他的手下败将宇文化及也死了。 自从被李密率领的瓦岗军打败后,宇文化及带着残兵败将逃往魏县,由于他连吃败仗又不善于管理,很多下属不想再跟着他下,张恺就是其中之一。 张恺计划离开宇文化及,不料被宇文化及发现,宇文化及二话不说,马上处死张恺。 如此残暴的做法,让宇文化及更不得人心,逃走的下属越来越多,宇文化及感觉自己快完蛋了,为了死前过把瘾,他干脆称帝了。 称帝的结果,是引来了更多的对手,唐军也开始攻击他,宇文化及部队退守聊城(今天的山东聊城一带),唐将李神通带领唐军包围了那里。 这时宇文化及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兵力和军粮都不足,他想归降,但李神通拒绝。 原来,李神通打算彻底打败宇文化及,把他的财物分给士兵,好慰劳大家,如果让他归降,李神通就不方便动他的财物了。 那就接着打呗。 打归打,李神通还不喜欢别人抢他的风头。 在一次进攻中,唐将赵军德已经爬上了对手的城池,李神通把他抢头功,居然下令停止进攻。 就这样,李神通错失了一次良机。 争夺天下的可不止他们,李神通耗在聊城的时候,另外一支部队来了,李神通见对方人多势众,决定先撤退。 新来的这支军队,是隋末枭雄窦建德的人马。 |
晚上好,欢迎各位朋友多多评论 |
第4节 群雄崛起 窦建德来自贝州(河北清河一带),原本是个里长,他为人慷慨,早年间有个老乡没钱办父母的后事,窦建德二话不说,为老乡备好了相关费用,由于他乐于助人,在当地有很高的声望。 至于窦建德后来加入起义军,和一名叫孙安祖的人有关。 孙安祖也是窦建德的老乡,他因为杀死官员被追捕,躲到了窦建德那里。 由于隋炀帝实施暴政,局势越来越动荡,窦建德就让孙安祖去高鸡泊组建了一支队伍,为将来的乱世做好准备。 高鸡泊在河北故城县附近,隋末时期这里是一个大湖,地理环境类似梁山泊,有宽阔的水面和茂盛的芦苇,适合隐蔽。 占山为王的势力逐渐增多,他们四处抢掠,却从来不去窦建德的故乡,当地官员认为窦建德和他们暗中来往,就把窦建德的亲人们全部处死,窦建德被迫逃走,加入了高士达的起义军(高士达是当时高鸡泊一带最强的起义军首领)。 除了高士达之外,有个叫张金称的人也在当地组织了一支起义军,他们不断招兵买马,引起了朝廷的关注,朝廷多次派兵围剿,但是败多胜少,隋炀帝杨广只好派出高手——隋将杨义臣。 杨义臣的第一个目标是张金称,张金称之前多次击败隋军,自然也是有一定实力的,杨义臣没有急着开打,他带兵来到距离张金称军营20公里的地方,在这里安营扎寨,挖好堑壕,做好了防御工事。 20公里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张金称如果选择防守,就得整天提心吊胆,因为这点距离不远,隋军一个冲锋就能打过来,张金称部队随时都得保持警戒状态。 张金称受不了,决定主动进攻,不再被动等待。 他忽略了一点——不是他想打就能打的。 杨义臣早就命令士兵们做好防御措施,隋军在营地外围挖了很深的堑壕,起义军很难攻进去,张金称只好在外面挑战,希望隋军出来决战。 急了的时候,就容易掉进对手的陷阱,杨义臣和张金称玩起了心理战。 每次张金称过来挑战,杨义臣都答应地好好的,说约个时间开打。 结果到了约定时间,隋军就是不出来,张金称又攻不进去,一来二去,他被杨义臣搞得心烦意乱。 终于有一天,杨义臣郑重其事地对张金称说:“明早我一定和你决战。” 看杨义臣说得这么认真,张金称放心地回去了,准备明早开打。 这次杨义臣倒是打算出战,只是有个小变动——把时间提前了一点。 当天夜里,杨义臣带领精兵突袭张金称大营,张金称还以为是明早打呢,毫无防备,被打得一败涂地,最终被隋军杀死。 对手的话不能信啊。 张金称战败后,还剩下高士达的队伍,来对付他的是隋朝官员郭绚。 郭绚有3万人马,这对起义军是个严峻的考验,高士达觉得窦建德比较会打仗,就把指挥权交给了窦建德。 对决即将开始。 不知道窦建德是不是参考三国时期的故事,在和隋军的较量中,他上演了一出“周瑜打黄盖”。 窦建德假装和高士达发生矛盾,带着部分人马从高士达那里“逃”了出来,高士达也很配合,当众宣布窦建德叛变了。 然后窦建德给郭绚写了 ,说自己和高士达决裂了,愿意帮助隋军打败高士达。 估计窦建德“叛逃”的事情传到了郭绚那里,他信了窦建德的话,双方约定见面结盟。 窦建德等的就是这个机会,双方很快相聚,隋军以为是来结盟的,都很放松。 以有心算无备,窦建德占了先机。他带兵突然发动袭击,很快击溃了毫无准备的隋军,获得了大量战略物资。 郭绚败了,隋炀帝只好继续让杨义臣出马。 窦建德比较敏锐,从之前杨义臣和张金臣的交手过程来看,窦建德觉得杨义臣不好对付,他提议先由自己带兵和杨义臣部队周旋,消耗对手,等对手状态下滑时再发起决战。 这次高士达不听。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上次窦建德大胜郭绚,大出风头,高士达可能有点不爽,他也要杀敌立威,所以他否定了窦建德的提议,自己带兵出战。 心比天高,可惜他的水平比窦建德差了许多。 刚开始很顺利,高士达带兵打了个小胜仗,他志得意满,大吃大喝来庆功。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说过: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高士达小胜就骄傲,疏于防范,很快被隋军杀死,高士达的士兵们四散而逃。 |
晚上好,欢迎各位朋友多多评论 |
谢谢大家,你们的支持是我继续更新的动力 |
谢谢各位朋友的支持,欢迎大家常来坐坐 |
祝各位朋友周末快乐 |
杨义臣很厉害,迅速干掉了高士达的部队,窦建德剩下的那点人马危在旦夕,好在窦建德运气不错,在这关键时刻,隋炀帝把杨义臣调走了,窦建德得以喘息,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窦建德又聚集了不少兵力。 这时宇文化及和李神通的部队打了起来,窦建德就带领大批人马前来,李神通怕被夹击,率军撤走,最终窦建德消灭了宇文化及的部队,河北和山东多地被窦建德占据。 当时群雄并起,河南部分地区在王世充的控制下。 前文里介绍过,王世充在洛阳发动兵变,控制了皇帝杨侗(杨广的孙子),后来王世充干脆干掉了杨侗,自己称帝了。 窦建德和王世充相继崛起,成为唐军争夺天下的主要对手,不过李渊暂时顾不到他们,他需要先对付一个老对头:刘武周。 笔者在前文里介绍过,早在李渊镇守晋阳时(晋阳就是现在的山西太原一带),刘武周在山西北部聚众作乱,和李渊作对,当时李渊急着向西进攻关中,因此没有和刘武周大打出手,李渊让部分人马留守晋阳,自己带兵向西攻占了长安。 你不去找别人的麻烦,不代表别人不来找你麻烦。 刘武周是有野心的,他找来突厥部队当帮手,带兵南下逼近晋阳城。 为李渊守晋阳的,正是他的第四个儿子:李元吉。 和能征善战的二哥李世民相比,李元吉差了很多,他在晋阳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为了自己能够尽兴打猎,他居然破坏当地的农业,引起了大家的不满,没有尽到一个守城官的职责,奉命辅助他的官员不得不向李渊汇报了这些事。 远在长安的李渊得知后很生气,马上把李元吉撤职,过了一段时间后,李元吉才得以复职。 李元吉在管理事务上有欠缺,在打仗方面,他也不在行。 刘武周部队来到晋阳城外的黄蛇岭之时,李元吉没有自己率军出击,而是派一个叫张达的下属带兵出战。 派下属出击也不是不可以,关键问题是:李元吉拨给张达的兵力不是很多。 张达一看拨给自己的兵力不足,觉得此举不妥,但是李元吉非要这么安排,张达只好勉强带兵出击,结果寡不敌众,全军覆没。 这下子刘武周夺得了主动权,他乘胜追击,逼近李元吉所在的晋阳城,远在长安的李渊赶紧派兵支援李元吉,派出了下属李仲文。 唐军派来了援军,刘武周这边也有一个新帮手:宋金刚。 宋金刚起初是起义军首领魏刀儿的部下,魏刀儿在和窦建德的争斗中落败,宋金刚就带着残部逃到了刘武周这里。 刘武周挺会笼络人心,他知道宋金刚擅长打仗后,把宋金刚视为心腹,赏给宋金刚很多财宝,分给宋金刚很多权力。 如此一来,宋金刚感动地一塌糊涂,为了向刘武周示好,宋金刚居然抛弃了自己的老婆,娶了刘武周的胞妹。 如此无情,看来宋金刚是死心塌地跟随刘武周了,这次南下进攻晋阳的计划就是宋金刚提出的,他建议刘武周扩大地盘,刘武周深以为然。 很快,前来支援李元吉的李仲文部队就遇到了刘武周的人马。 双方打得怎么样呢? 不得不说,刘武周打仗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他故意派小股部队在唐军面前诈败,李仲文没有沉住气,带领主力部队去追这支小股部队,结果中了刘武周的埋伏,李仲文战败而回。 李元吉作战失利,李仲文也败了,李渊心里很烦,该怎么办呢? 这时跳出来一个人:裴寂。 裴寂和李渊早就认识,以前二人一起在晋阳做官,裴寂既是李渊的下属,又是李渊的老朋友,李渊很看重裴寂。 在后来的刘文静事件里,李渊也是站在了裴寂这一边,处死了刘文静。 |
前文里介绍过,刘文静是李世民身边的重要谋士,当初李世民父子在晋阳起兵时,刘文静出了不少点子,那时刘文静和裴寂也是朋友。 人际关系是很微妙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文静和裴寂之间逐渐有了矛盾。 原因就两个字:嫉妒。 李渊建立唐朝后论功行赏,裴寂和李渊的关系比较铁,他的官职因此比刘文静高,这引起了刘文静的不满。 刘文静认为裴寂的功劳比不上自己,自己的官位却比他小,刘文静咽不下这口气。 与其去嫉妒别人,不如调整心态,提升自我。但刘文静心态崩了,在大臣们一起讨论事情的时候,刘文静总是攻击裴寂的观点,不管他说的对不对,因此来发泄不满。 为了泄私愤而不顾大局,这种做法是不妥的。 除此之外,刘文静还在家里说气话,说要杀了裴寂。 怨气重的人往往喜欢乱发脾气,刘文静对一个小妾不好,这个小妾就让人向李渊上报,说刘文静要造反。 这下子事情闹大了。 刘文静毕竟立过不少功劳,不能凭一面之词就定罪,李渊特意让几个老臣审理此案,裴寂也在其中。 这时刘文静清醒了,说自己是喝多了说胡话,因为裴寂待遇高于自己而不服。 裴寂是李渊的老友,刘文静这么针对裴寂,李渊自然站在裴寂这边,他认为刘文静这是想造反。 这个罪名一旦坐实,刘文静必死无疑。 人才难得,刘文静是李世民的重要谋士,李世民可不想他就这么死了,尽力为他说情。 但是决定权在李渊手里,在裴寂的劝说下,李渊最终处死了刘文静。 从刘文静事件可以看出,李渊是很看重裴寂的。 现在李渊因为刘武周的进攻而烦恼,裴寂主动请缨,表示自己愿意带兵去对付刘武周,李渊同意了。 有这个心很好,但得看自己干这个是否合适。 术业有专攻,裴寂之前大多做的是谋划的工作,带兵就有点勉强了。 事已至此,现在被困在晋阳城的李元吉只有指望裴寂的援军了,裴寂部队迅速赶过去,在介休城被宋金刚部队挡住。 宋金刚久经沙场,打仗比裴寂老练多了,他先派人干扰唐军取水。 没水喝谁也受不了,裴寂就下令全军移动,去有水的地方安营扎寨。 这正中宋金刚的下怀,他猜到对手会这么做,特意在裴寂部队移动时袭击他们,裴寂的士兵们喝水不足,状态不好,被敌人击败,裴寂好不容易才逃了回去。 裴寂这支援军失败后,刘武周更加得意,率军靠近晋阳城,这时守城官李元吉会怎么做呢? 他选择逃跑。 为了欺骗大家,李元吉提出让部分人马守城,自己带兵出城击敌。 听上去他似乎很有胆识。 听其言而观其行,李元吉这么说是为了忽悠城里的守军,他晚上偷偷出城后,马不停蹄地跑回了长安,把晋阳城里的守军丢给了敌人。 他这一跑,守军群龙无首,城池很快被刘武周攻陷。 这时的形势对唐军很不利,刘武周占领晋阳后,他的大将宋金刚又打下了晋州,山西很多地区落入刘武周手里,敌人声势很大,李渊甚至一度有退入关中、弃守山西的想法。 关键时刻,李世民站了出来。 |
谢谢,各位朋友的支持是我继续更新的动力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1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