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本义》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本义》[第41页] |
作者:天行健1927 |
首页 上一页[40] 本页[41] 下一页[42] 尾页[4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13 司空府。董卓怒气冲冲地坐在那里,尚书周毖立在旁边。 董卓:方才接到郡县的报告,说蔡邕托病坚决不出来,没有到朝廷来做官的意思。这个不识抬举的东西!周尚书:你立刻发文通知他家乡的郡县:如果蔡邕不愿意出来和我共事,我就诛灭他的全族!不信我就治不了这个穷酸文人! 14 (画外音,配以图像)蔡邕被逼无奈,只好坐上公车,来到雒阳。董卓大喜,赶紧派人去应接,马上接见,对蔡邕十分恭维,百般敬重,摆出一付“思贤若渴”的样子。下车伊始,就任命为祭酒,又调任侍御史,转治书侍御史,旋又调任尚书,三天调转过三个部门,人称“三日之内,周历三台”。不久,再迁为侍中,在短短的时间里,由七品官升为三品官,提拔之迅速,实为历史所少见。 15 司空府。董卓坐于正中主位,吕布持戟立于身后。座上有司隶校尉袁绍,侍中蔡邕,尚书卢植等十几名官员。 董卓:今天把诸位请来,是为了商议一件大事。 皇帝愚味不懂事,不能做万乘之主,陈留王还强一些。当然陈留王也不算太出色,他们刘家的种就是这样,我们不能抱太大的期望,陈留王总算是皇室子弟中最好的了。我想废掉少主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袁绍:汉家君临天下近四百年,恩泽深厚,长期以来就受到万民的拥戴。 虽然年轻,天下人并没有听说他有不善的行为,明公想废嫡立庶,惟恐国人不服啊! 董卓(大怒,拔出宝剑):竖子!竟敢不听我的话!难道天下事不都是取决于我吗!我要这样做,谁敢不从!你以为董卓的宝刀不快吗? 袁绍(怒气冲冲地):天下的英雄,难道只有董公一人!岂有此理! 说着拔出佩刀,横刀长揖而去。 16 雒阳东门。袁绍骑着快马和几名骑士来到东门。袁绍把符节和印绶挂在城门之上,打马疾驰而去。 |
17 崇德前殿。董卓坐在上面,吕布持戟立于身后,文武百官罗列在下面。 董卓:最大莫过于天地,其次便是君臣,君明臣贤,方可为治。当今皇帝愚弱,不能奉宗庙为天下之主。我想要依照伊尹、霍光的先例,废掉当今皇帝,改立陈留王为帝,不知诸公以为如何? 董卓(抬高了声音):当年霍光定策于禁中,杜延年按剑立于庙堂,现在有敢阻挠废立大计者,都按军法从事! 尚书卢植突然站起来。 卢植(声色俱厉地):商王太甲即位,昏愦不明,伊尹才把他放逐到桐宫;昌邑王即位二十七天,罪过足有一千条,霍光才废掉了他。 年纪轻轻,并没有什么过失,是不能与过去的事相提并论的。 董卓闻言大怒,从座位上霍然而起,吕布也执戟跃跃欲试。 蔡邕:卢尚书出言耿直,毕竟是出于公心,请明公息怒。 彭伯:卢尚书是海内大儒,为众望所归,如果现在加害于他,唯恐天下震惊恐怖。 董卓:若不是蔡侍中和彭议郎讲情,我一定要杀了你。那就免了你的尚书之职,回家思过去吧! 18 崇德前殿。董卓上坐,后有吕布。少帝、陈留王坐在右侧,何太后坐在左侧。文武百官罗列于下。董卓拿出策文,强迫太后在上面加印。 董卓:这有太后的一篇策文,我读给大家听。(读策文)太后策曰:皇子辩即位以来,德政不修,威仪不立,服丧时无人子之心,实难继承皇统,维系社稷,今从众卿之议,废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协为帝,其戒之哉,其勉之哉! 董卓读毕,太后和少帝都流下了眼泪。殿内一片沉寂,逐渐出现了呜咽之声。司徒丁宫走出了班列。 丁宫:上天加祸于汉室,天下日益混乱。春秋时,郑庄公薨,郑国大夫祭仲废掉姬忽而立姬突,《公羊传》称之为“权”而加以赞许。权,是打破常规,权宜行事的意思。现在的废立,合天心,利社稷,称之为“权”,有何不可?我们做大臣的,诸事都要为社稷着想,只要是有利于社稷的,我们都要拥护。现在让我们同呼万岁!(大声地:万岁!) 众臣僚:万岁!……万岁!…… 丁宫上前解下了少帝的玺绶,给陈留王戴上,将他扶上正座。然后扶少帝下殿。 丁宫(对少帝):跪下,向皇帝说:臣弘农王见驾,吾皇万岁! 少帝:臣弘农王见驾,吾皇万岁! 太后见此情景,不禁泪下如雨,但又不敢哭出声来,只好欲哭又咽,不断地轻轻抽泣。群臣之中,抽泣的大有人在。 董卓:太后迫害永乐宫董太后,使其未得善终,有逆姑妇之礼,请求将太后打入冷宫。 两名武士上前把何太后带走。 (画外音)公元189年9月,9岁的陈留王刘协在董卓的扶持下即皇帝位,改年号为永汉,刘协在历史上称为汉献帝。隔了一天,董卓派人到冷宫把何太后毒死。从此,董卓进一步控制了朝政,一手遮天,独断独行,没有任何人能对他进行制约了。 19 嘉德殿。朝会。献帝坐在龙座上,董卓坐在一旁,吕布持戟立于董卓的身后。 董卓:臣启万岁:有几个官职需要有一些变动。 献帝:怎么变动? 董卓:幽州牧刘虞免去太尉之职,改任大司马;臣免去司空之职,改任太尉,兼领前将军。 献帝:准奏。 董卓:臣原为乡侯,封地不多,难以养家糊口,请改封眉阝县侯。 献帝:准奏。 20 前景。朝会。 董卓:启奏陛下:臣在朝中辅佐陛下,总揽全局,责深任重,而臣的职位,只是个太尉,似乎有点名不正,言不顺。 献帝(不耐烦):你要做什么? 董卓:臣请求就任相国之职。 扰龙宗:汉朝自从萧何当了相国以后,就没有人再当过相国,这是为了尊重萧何,也表示自己不如前人。 董卓(怒):扰龙宗:你一个小小的侍御史,竟敢和我唱反调!难道我董卓的功勋,不如当年的萧何吗? 献帝(无可奈何地):好,好,准奏。 董卓:臣还请求按照我朝名臣的先例,给与臣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礼遇。 献帝:你说的是什么意思?朕不懂。 董卓:我讲给陛下听。按照我朝的制度,臣子朝见皇帝时,赞礼人和自己要报出官职和姓名。赞拜不名,是只报官职,不报姓名。 献帝:不就是省下两个字吗? 董卓:不只是省字的问题,而是表示对朝见者的尊重,名子不是随便可以叫的。 献帝:这个我懂了,再往下说。 董卓:入朝不趋,是说入朝时不像普通臣子那样小步快走,表示恭敬小心,而是可以大摇大摆地上殿。趋,是小步快走的意思。再说剑履上殿。一般臣子朝见皇帝时,不许带着剑,穿着鞋上殿。(指下边的公卿百官)他们这些人就是这个样子,没有带剑穿鞋的。剑履上殿,是可以带着剑,穿着鞋上殿。 献帝:我懂了,准奏。相国:今后再有什么事,你自己作主就是了,不必再请示我了,反正你提出什么事,我只能说“准奏”何必再走这些过场呢?有时间我还玩呢!(叨念着)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好拗嘴! |
首页 上一页[40] 本页[41] 下一页[42] 尾页[4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